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理論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理論

發布時間:2021-01-19 08:56:14

『壹』 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理論基礎的區別

一、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幾個重要問題
1、中小學教育理論知識包括哪些內容?
中小學教育理論知識考試范圍主要涉及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政策法規、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等;其中主要考查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
2、幼兒園的教育理論知識和中小學考的一樣嗎?
中學和小學的教育理論知識一般不做明顯區分,考試用的是同一張試卷。幼兒園崗位的考試一般以學前教育理論知識為主,主要包括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學前專業知識等。
3、中小學教育理論知識有沒有考查重點?
從各地歷年考試來看,教育理論知識雖然考查范圍廣泛,但相對來說,教育學是重點考查的學科,案例分析題一般都考查的是教育學的知識。一般在只考查教育學、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試卷中,教育學往往能佔到半壁江山。
4、教育理論知識都包括哪些題型?
教育理論知識的題型分為客觀題和主觀題兩大類型。客觀題主要是指單選題、多選題、不定項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等;主觀題主要包括名詞解釋題、辨析題、簡答題、論述題、材料/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活動設計題)等。一般地域不同,題型也有所區別。
二、教育理論基礎知識考哪些內容
1、教育學的考查重點在哪些章節?
教育學的章節可以分為宏觀教育原理、中觀教育系統、微觀教育實踐三大部分。其中宏觀教育原理(教育與教育學、教育與社會、教育與個體發展)多考查客觀題,常出現細節識記型選擇題或填空題;中觀教育系統(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課程)識記型、理解性題目都有涉及,還是以客觀題為主,最多考查到簡答題層面;微觀教育實踐(學生與教師、教學基本理論、德育基本原理、班級管理)更側重於考查理解分析型題目,尤其是教學和德育兩大部分。其中德育與教學的原則、方法,教學過程,個別教育等知識點是材料分析題的高頻考點。在復習過程中,對核心的理論和觀點深入理解,需具備聯系實際以及較強的分析能力。
2、心理學的考查重點是什麼?
心理學內容相對較少,重點在心理過程中的認知過程、意志過程、個性心理部分的個性心理特徵等章節。心理學主要集中在客觀題上考查,較少出現案例分析題。在復習過程中,需要重視細節知識點的識記與理解。
3、教育心理學的考查重點是什麼?
教育心理學是所有學科中難度相對最大的學科,涉及的章節內容也很多。其中學習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學習心理等章節的知識是考查的重點。教育心理學的考查題型較為廣泛,主客觀題都有所涉及,主觀題一般以簡答題和論述題的形式出現。在復習過程中,除了識記重點知識理論之外,還要能舉例子並聯系實際,達到掌握應用的水平。
4、教育政策法規考什麼?
教育政策法規包括兩方面內容的考查,一方面是法理學基礎知識,一方面是重要法律條款。法理學基礎知識往往只在浙江、四川等地的考試中涉及到,大多數地區的教育政策法規以重要法律條款的識記、應用為主,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難度不大。常考的教育政策法規有《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等。
5、教師職業道德考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是國家對從事教師職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道德准則的要求,在近年考試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且常常以材料分析題的形式出現,必須引起考生足夠的重視。考試重點是《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識記和理解。
6、教育教學能力考什麼?
教育教學能力有多種不同的叫法,有的地區在公告中稱作教學論,有的稱之為教材教法,有的地區叫做教育教學技能,但無論怎麼變換,核心是考查考生對教育教學理論的實踐應用能力,在試卷中往往結合具體的學科進行考查,出現在試卷的最後一道大題——教學設計題中。

『貳』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教學設計題怎麼答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之簡答題備考指導
一、考情分析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簡答題總共三題,每題10分,總分30分,占總卷面的的1/5。難度適中屬於記憶性題型。具有以下特點:題目涉及廣泛,答題知識點明確,較單一。主要考察學生對知識點記憶能力,因此,需要大家對於所學知識點能夠熟練掌握。
根據最近幾年的簡答題分析發現在以往試題中出現過的簡答題基本不會出現。考試內容主要分布在:教育基礎、學生指導、班級管理、教學設計和教學評價與反思這幾大模塊;並且隨著教師資格考試的發展,小學教育學知識與能力的簡答題考查的知識點會在教育理論的基礎上越來越廣范。因此考生在復習時應該有所側重點,合理復習。同時在作答時應該注意書面書寫的作答規范要求:分條列點、條例清晰、字跡工整。
二、真題分析
【2017上小學】簡述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分析:本題屬於教學評價,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是以多維度的、全面的、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因此在作答時只要答出該理論的提出者以及其基本理論即可
【參考答案】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多元智能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智力結構中存在著七種相對獨立的智力,一:語言智力,二:邏輯-數學智力,三:視覺-空間智力,四:音樂智力,五:身體動覺智力,六:人際智力,七:自知智力。每種智力都有其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每個人身上的組合方式不同。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為我國新課改「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與支持。
【2017上小學】簡述班主任了解、研究學生的主要內容。
分析:本題屬於班級管理,考生在作答時要考慮全面,可以從學習,品德,家庭,心理等方面分析。
了解學生個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個體的思想品德、個體的學習、個體的身體狀況、個體的心理、個體的家庭。
對學生群體的了解包括:對正式群體的了解、對非正式群體的了解。

『叄』 請問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的那章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在心理學的第四章:需要、動機與興趣。

拓展資料

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

  1. 邏輯數學智力

  2. 語言智力:這種智力

  3. 音樂智力

  4. .空間智力

  5. 身體運動智力

  6. 人際關系智力

  7. 內省智力

  8. 自然智力

多元智能理論與新課程改革

1 積極樂觀的學生觀

2 科學的智力觀

3 因材施教的教學觀

4 多樣化人才觀和成才觀

馬丁·伽德納(Martin Gardner,1914年10月21日—2010年05月22日),美國數學家和著名的數學科普作家。1936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學的專業是哲學。畢業後先當《民友報》記者,後來在芝加哥大學公眾關系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在美國海軍中擔任隨軍記者,曾到過印度、菲律賓、東南亞、土耳其與中東、近東許多國家和地區,見聞甚廣。戰後,他開始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涯。據不完全統計,已寫了五十本以上的書,並曾多次獲獎。他的肖像曾在《生活》雜志及《新利周報》上刊登過。

『肆』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在山香版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哪一部分

山香版第二部分心理學,第四章人格心理,第四節智力與創造力

『伍』 求小學教師資格證 《教育知識與能力》的復習資料(word)

教師資格證是全國統考的,小學教師資格證考《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由於網路問答無法上傳Word資料,只能文字形式。

想要《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這門考到高分,首先要很清楚這科往年的考情,也就是分多少版塊,每個版塊重點是什麼?佔多少分值,然後再針對性的學習,下面將一起分析這門科目考情分析,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一、考情分析:

2017年下半年全國教師資格統考將在11月份舉行。分析歷年考試真題可知,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題型和形式基本保持不變,考試時間為120分鍾,滿分150分鍾。報告分數120分,摺合分70分及格(卷面分數要確保達到96分以上考試就沒問題)。考試模塊包括教育基礎、學生指導、班級管理、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6個部分。

現總結分析歷年考題,把握其命題規律、知識點考查形式、考查知識點分布等特點,幫助考生從整體上明確考試方向,促進考生從整體上把握各部分內容。

(一).試卷結構及題型分布

總結:總體來說,2017 年下半年考試保持靈活、開放的特點。具體章節出現了新的變化。具體分析如下:

模塊 1:

1.整體佔比:略微下降,但仍是考點最集中的章節,是備考的重點章節;

2.具體知識點:比較常規,緊密結合教育實踐,並且出現了領導人講話類考題(單選題第7題);考題集中在基礎課程改革,涉及學生觀、課程理論、課程評價、新課程改革;

3.提分知識點:

單選題: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教育與社會的發展、心理學基礎知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

簡答題:教學研究

模塊 2:

1.整體佔比:大幅下降,減少 16 分;

2.具體知識點:知識點較常規,但出題角度新穎,例如德育方法一改從操作方法角度出題,而從作用、功能角度出題。

3.提分知識點:

單選題:德育方法、心理輔導

模塊 3:

1.整體佔比:大幅度上升,增加 20 分;

2.具體知識點:集中在班級管理、突發狀況處理。兩個新情況:1.開始考察少先隊詳細知識點(《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2.考題重復(簡答題與 2014 年重復)

3.提分知識點:

單選題:課外活動

簡答題:班主任常規工作

材料分析題:突發事件處理

模塊 4:

1.整體佔比:保持不變;

2.具體知識點:沿用學科知識-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的風格設置題目。統一設置導入環節,統一要求設置「設計意圖」;

3.提分知識點:

教學設計:文本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導入環節、新授環節、設計意圖

模塊 5:

1.整體佔比:略微上升,增加 8 分;

2.具體知識點:延續教育學考點,增加教育心理學考點(學習動機、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

3.提分知識點:

單選題:教學原則、教學組織形式、學習動機理論、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

材料分析題:教學原則

模塊 6:

1.整體佔比:無考題

2.提分知識點:

單選題:教學評價、教學反思

(三).試題難度

1.2017 年下半年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察難度居中,基本都是講義內容。出現一些比較靈活的題目,一方面是領導人講話文件,另一方面是教育實踐分析,需要考生根據講義內容進行靈活分析。

2.單選題難度較小;簡答題常規;材料分析題設計知識點教廣,相對難度較大;教學設計題比較常規。

二、真題再現

1.單項選擇

教育研究主體通過對有意義的教育教學事件、教育教學實踐的描述與分析,發掘或揭示其背後的教育意義。這種教育研究方法是( )。

A.經驗研究法 B.調查研究法

C.行動研究法 D.敘事研究法

【答案】D。 解析:教育敘事研究是指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開展的教育研究,教師通過對有意義的校園生活、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與分析,發掘或揭示內隱於這些生活、事件、經驗和行為背後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從而發現教育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

2.解答題

簡述小學教師撰寫操行評語的注意事項。

【參考答案】

(1)操行評語要實事求是,抓住主要問題,有針對性,能反映學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現和發展趨向。

(2)操行評語要充分肯定學生進步,適當指出他們的主要缺點,指明努力方向,不可羅列現象,主次不分。

(3)操行評語的文字要簡明、具體、貼切,使人一看就明白,能夠接受,切忌空洞、抽象、一體化,嚴防用詞不當,傷害學生感情造成家長誤解。

3.劉老師教學《第一場雪》時運用各種方式激勵學生,學生在質疑中提出的問題有價值她就說:「你真是個愛思考的孩子!」學生朗讀表現出色。他就贊賞道說:「讀得真好!老師彷彿置身雪景中,心中無比輕松愉悅。」大家齊讀得好,她便說:「老師也被感染了,想美美的讀一讀。」學生讀得不夠好時,他首先肯定「讀得不錯」,然後提出希望:「若能將「嗬」讀的不僅能表現出驚訝,還能表現出贊嘆的意思來,那就更棒了!」

問題:

(1)評析劉老師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評價。(10分)

(2)談談「新課文」倡導的評價理念。(10分)

【參考答案】(1)劉老師的教學過程體現了新課改的相關理念,符合新課改的評價理念,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值得我們學習。

首先,劉老師的做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材料中,劉老師一直在運用各種方式鼓勵和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快樂和成長。

其次,劉老師在評價中體現了新課改中倡導的發展性評價。材料中,面對生的質疑,或者學生在朗讀中的不當之處,李老師採取了發展取向的評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找到自己的問題,不斷改正,不斷發展。

(2)新課倡導的評價理念:

第一,在評價功能上,要由側重甄別和選拔轉向側重發展。

第二,在評價對象上,要從過分關注對結果的評價逐步轉向關注對過程的評價。

第三,在評價主體上,要強調評價主體多元化和評價信息多源化,重視自評、互評的作用。

第四,在評價結果上,不僅要關注評價結果的准確、公正,更要強調評價結果的反饋以及被評價者對評價結果的認同和對原有狀態的改進。

第五,在評價內容上,要強調對評價對象的各方面情況進行全面綜合考察。

第六,在評價方法上,要強調評價方式多樣化,尤其注重把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結合起來,以質性評價統整量化評價。

第七,在評價者與評價對象的關繫上,要強調平等、理解、互動,體現以人為本的主體性評價的價值取向。

『陸』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考情分析

教育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教師資格證考試主要考察教育與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教育與人及社會的發展、教育目的與教育制度,在進行簡答題、辨析題備考中,建議教育與人的發展、教育與社會的發展以及教育目的章節重點識記。



中學課程:主要考察課程概述、課程組織、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備考中單選題主要集中於課程概述,尤其是課程的分類,主觀題部分主要集中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部分;


中學教學:主要考察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教學原則、教學方法、常見的教學組織形式,其中教學原則作為材料分析題重點備考學習;


中學生學習心理:教師資格證考試主要考察認知過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學習理論、學習心理,重點理解學習動機理論、學習遷移分類以及學習策略分類,學習遷移理論注意結合實驗理解學習;


中學生發展心理和中學生心理輔導:主要考察中學生的認知、情緒、人格、身心發展及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輔導的方法;


中學德育:主要考察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德育原則、途徑與方法,建議以材料分析為主,結合案例,理論與實踐結合進行備考。


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教師資格證考試主要考察群體心理、班主任與班級管理、教師心理,涉及的知識點較多,但是考點容易理解。對於群體心理部分,建議結合生活實際,以理解為主。


大家對於考察的重點應該都清楚了吧,哪塊比較薄弱就強加訓練,有一天理想一定會實現的。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柒』 請問教育綜合知識和教育理論基礎知識一樣嗎

請問教育綜合知識和教育理論基礎知識一樣。2個方面:

1、教育專綜合知識主要考查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法屬規、新課程理論和教師道德修養等5個模塊的相關知識和應用能力。

2、教育理論基礎知識一般包含:教育學基礎知識、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和教育法規等;教育理論理論綜合知識一般包括教育學、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教學技能、教育觀等。


(7)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理論擴展閱讀:

教育綜合知識的教學思想基礎:

教育,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根據學校條件和職稱,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推敲於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

以提高實踐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讓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對一種事物由感官觸摸而到以認知理解的狀態,並形成一種相對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識思維。

『捌』 想問下,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的《教育知識與能力》和教師招聘考試中的《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內容一樣嗎

需要再買一本,抄因為教基是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以及法律法規還有道德等等的知識。而綜合素質這本書裡面有一些教育的知識,所以教育知識與能力這本書相對教基少一點。而且他倆考試的側重點不一樣。所以建議你去買一本新的。

『玖』 教師資格證報考時,考試科目只有教育理論,正常嗎

應該是不太正常的,正常的筆試科目如下:
《綜合素質》:主要考查5個方面:職業理念、專教育法律法屬規、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文化素養和基本能力。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主要考察教育基礎、學生指導、班級管理、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基本能力。
《保教知識與能力》:主要考察教育基礎、學生指導、班級管理、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基本能力。
《教育知識與能力》:主要考核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中學教學、中學生學習心理、中學德育、中學課程、中學生發展心理、中學生心理輔導、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等基本知識。
《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每個學科的考試大綱根據本學科特點制定,基本包含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的內容。

閱讀全文

與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