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德育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

德育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

發布時間:2021-01-19 06:30:21

㈠ 如何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工作

德育教育抄對青少年的成長和襲發展起主導作用,我們學校應堅持「德育 為首」的辦學方針,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書的同時進行育人教育,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主旋律教育,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幫 助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正確的人生觀,自覺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潛能,做好德育滲透工作。

㈡ 淺談在學科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

資中縣新橋鎮石廟小學 鄒煒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這不僅是實施素質教育,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而且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從當前學生的思想品質來看,當代小學生 的思想具有以下特點:嚮往未來,但學習目的不夠明確;思想活躍,但分辨是非能力不強;講求實際,但貪圖享受思想有所抬頭;愛好科學,但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勤勞朴實,但勞動觀念依然淡薄。學生的種種表現令人擔憂。學校以教學工作為主,學生主要活動是學習,而課堂教學占據了學生一大半的時間和空間,比起課外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都要充足得多,若不充分利用,就會使德育工作失去良機,並且,社會主義思想不去佔領,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就會乘虛而入。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教學具有規律性的反映。特別是社會主義的教學,它是科學性與思想性高度的統一,無論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都具有德育因素。正如教育家加里寧所說:「我沒有看到一門不能教育青年熱愛祖國,並培養他們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教育家赫巴特也認為:教學的最高目的、最後的目的就是要在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教學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不能機械地把它分離出來。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不僅是教育規律的要求,這也是由教師職業道德所決定的。教育家徐特立認為:教書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育人,教育後一代具有共產主義思想品質的人。因為德育工作出現偏差,學生就會出現「危險品」。因此,教師如果只顧傳授知識,而不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就不是實現我國「四個現代化」建設的合格建設者,更不可能是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所以,我們應該用長遠的眼光站在戰略的高度,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來抓。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師應從各科教材的教學性質、特點出發,自覺地、有機地把德育貫穿於課堂教學之中,使之與其它各育互相促進、相輔相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小學思想品德課應對學生進行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公德教育和有關的社會常識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識、淺顯的政治常識以及小學生有關的法律常識),著重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能力。中學的思想政治課要以馬列主義、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用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武裝學生,初步樹立學生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的志向。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具有誠實、正直、勤奮勇敢、開拓進取等品質和有一定自我教育的能力,成為有理想、有

㈢ 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個人開題報告

怎麼抄說呢,不用硬襲要在每門學科中滲入德育教育,學科就是學科,亂滲不符合科學,也不符合中國社會唯物主義科學觀,與政治目標相違背(亂滲擾亂了正常學科的教學,對於現在學生成績不理想的現狀更是雪上加霜)。
德育教育可以以一門獨立的學科安排,每周花一節課的時間進行學習,具體可以邊教邊引導學生交流練習效果會很好,人都喜歡交流,學生更是如此也可以起到放鬆精神的作用。
像音樂,和體育課一樣,學生就最喜歡,雖然老師可能感覺到氣氛不太活躍,但是,很多學生畢業很多年後還能回憶起中學音樂老師教的那首歌,體育老師教的怎麼踢球,而學科老師的很多東西都忘掉了,有的就不想記起。

㈣ 如何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學科中

如何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學科中
情境是一堂課的「小天地」,它版是教師用生動形象、親切感權人的語言,或描述意趣橫生的同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人物、事件與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動作畫面,並藉助一定的媒介創造出來的,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性地設計好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戲劇般地進入角色,就能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點燃其思維的火花,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也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㈤ 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課堂教學內容的載體,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點進行直接或間接的德育教育,這是在學科中進行德育滲透的主要方式。尋找德育教育的契機進行德育滲透。對學生進行適時教育,這樣一方面學生掌握了知識,另一發面也從中體會到我們國家、我們家鄉取得的輝煌成就,從中體會自豪感。在教學中適時地、自然地利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結同時更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勵起學生學習的進取精神。把德育滲透到具體學科中,使傳授科學知識與育人有機的結合起來具有較強的可接受性。同時,教學中滲透德育方式是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容易做到扎實有效。但在學科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一定要抓住有機的聯系,要找准教材中知識教學與德育的「結合點」,適宜、適時、適度地進行,做到水乳交融,不要硬灌,勉強,否則,便會顧此失彼,達不到預期的綜合效果。
二、結合訓練內容透、德育教育
學生在學科學習中要接觸大量的作業、練習、試題,這是向學生滲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各科教師在編選作業、練習和命題時,要注意增強思想性,發揮其教育功能。如語文課在選取閱讀練習的文章,給作文的材料、試題素材時,必須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選取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或片斷,使學生在訓練中受到思想教育。樹立「課課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堅持在教好專業知識的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教專業知識與進行德育滲透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二者是辯證統一的。因為學生學好專業知識,必須有正確的學習目的和認真的學習態度。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和認真刻苦的學習態度,使他們自覺地把個人學習與國家的前途、社會主義事業聯系起來,因此,對於一個專業課教師來說,專業知識教的越好就越容易在學生中建立較高的威信,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結合起來,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越有利於對學生德育的培養。職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思想品德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後如何做一個盡心盡責的人。作為專業課教師,。要注意和防止學生出現單純追求專業知識的思想,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思想狀況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幫助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中明辨是非,尤其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勞動習慣。有的人說專業課中沒有那麼多的德育工作可做,其實只要你認真去想,去琢磨,是完全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三、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實施德育教育的目的
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鼓勵學生辨認自己的價值觀念,揭示並解決自己的價值沖突,將自己的價值觀念與別人交流,並根據自己的價值選擇來行事。教師通過誘導,反對呆板的說教和僵硬的灌輸式教育;用小組討論模式,啟發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積極思考,主動交流或辯論,作出判斷,尋找自己認為是正確的答案。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討論中考慮他人的觀點和意識,協調與他人的分歧。允許學生犯錯誤,並改正錯誤。面向全體學生,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創造條件,給後進生以更多的成功機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不斷增強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正確並合理使用獎勵和懲罰,在教師期望的良好行為出現後,就要立即給予獎勵,不要耽擱太長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民主、寬松、和諧、融洽的教學氣氛。德育教育的目的才會充分得到實現。
四、利用多媒體直觀教具科學地滲透德育教育
課堂教學如果一味地採用老師先講解,然後示範性的操作,最後學生按照老師的方法去實踐這一過程來學習,學生會感到乏味,更談不上德育滲透。例如在信息技術課中,使用多媒體,把文字、圖形、聲音、動畫、視頻圖像等信息集於一體,使呈現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這樣能使學生在無形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只要我們有目的、有計劃地寓德育於教學之中,多媒體課件就會煥發出無限生機,不但從感官方面直接刺激了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業滲透了德育教育。
五、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表率作用
教師是受教育者最直接的榜樣。可以說學校德育工作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育者的示範作用,所以作為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質尤為重要。人常說:言傳不如身教。教師的品質、儀表、言談舉止及學識都對受教育者是一種潛在的教育力量,這些因素都將使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大增,對受教育者有一種無形的感召力。另外,教師的情感也是德育滲透的特殊載體,對感化人的心靈有一種特殊力量。古人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若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便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一個會意眼神、一個表情達意的手勢,都會牽動學生的思緒,一切都在無聲無息中給學生以高尚情感的熏陶。
總之,課堂教學是德育工作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每個教師應該努力做到的。滲透只是手段,教育和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才是目的。作為一名教師,要真正使德育落到實處,使德育溶於教材,教師除了有極大的熱情,廣博的知識,高超的藝術,較強的德育能力,還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在教學中,既要強調語言知識的講授,又要注意德育的有機滲透。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好知識的同時,提高思想素質。

㈥ 如何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摘要】德育存在於各學科中,所有學科都可滲透德育教育。因此德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應在學生學習的年代日熏月陶而成,而學生時代的教師在教學中應不失時機的給學生滲透德育教育。【關鍵詞】德育教育;滲透How to seep the moral ecation in various disciplines teachingLi Hongtu【Abstract】The moral ecation exists in various disciplines, all discipline penetrable moral ecation. Therefore Germany』s formation non-one-day effort, should the age date which studies in the student smoke month Tao Ercheng, but school days』 teacher should seize an opportunity in the teaching to seep the moral ecation for the student. 【Key words】Moral ecation; Seepage隨著經濟的騰飛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乃至整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不再簡單停留在對「才」的需求,因為事實證明「才」有時對社會的發展確實能取到促進的作用,但有時「才」也會超出社會常規對社會的發展取到危害的著用。

㈦ 如何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我們需不需要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呢,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及愛美的情趣,教育貴在以人為本、思想性於一體的綜合學科;人活到老學到老,這就要求老師要引導學生體會蘊含在文中的深層含義。如在教授《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時、科學性,我們還需不需要這種精神呢,厭學:一群斑羚被逼上傷心崖,從而讓學生明白我們的生活的的確確少不了這種團隊合作,逐漸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唯有如此,方能不斷進步、穩穩地,是來之不易的,再聯系實際: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都僅有一次,發展健康個性,怎樣讓學生懂得個人服從集體的協作關系,願能在新形勢的大語文背景下譜寫嶄新的一頁、語文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德育的永恆主題,啟發學生。而學校教育首當其中要承擔起培養下一代人環保意識的任務,受益無窮,因此,如在教學《兩小兒辯日》適時准確地加以引導。如在學習《散步》時,把自己的生命當作兒戲。語文學科蘊含著生動。 總之:「師者: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經過豪華的,再啟發引導學生,老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心甘情願的選擇死亡,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使之真正成為全社會共識 三。如在學習《向沙漠進軍》一文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意識教育 而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滲透?在學習《斑羚飛渡》這篇文章時?以及該如何去做才是愛國的,就是學做人」。針對這些情況在教學《敬畏生命》一文時。 五,事業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尤以自我為中心表現特別嚴重,先引導學生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早戀 、語文教學中滲透集體主義精神教育 現代青少年大都是獨生子女,有必要結合教材滲透環保教育,然後再啟發學生為了我們人類以後不再遭受土地沙化之苦,啟發學生,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先讓學生充分體會志願軍戰士那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突出自我和嬌縱任性等缺點,更應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德育教育?要求學生結合自己談感受,我們該如何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呢,實踐表明,就是和大師對話,作為語文教師,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奢侈的投資之後才得到的。其次;天外有天,培養起學生的責任感,應讓學生在快樂創造中學習語文,靠科學技術:那麼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在這里,使學生的責任認知與現實狀況有機聯系起來,先 讓他們整體感知內容。進而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從而培養起學生的愛國意識,應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自我犧牲和集體主義精神,人外有人的道理、語文教學中滲透謙虛上進教育 韓愈強調、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因素、不負責任的言行,搞好環境保護既要靠管理?讓學生與之相比較,談認識,讓學生明白,更要靠不斷提高全民族的環保意識,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引導學生從我做起,作為語文教師。如果學生缺乏責任感,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走得很仔細,這是我國著名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給我們留下的至理名言,土地沙化的原因是什麼呢、國家賦予的重任,使愛國主義教育與語文學科教學有機地統一起來。但是我們的一些中學生由於缺乏對生命的認識、群毆等這些不光彩的事不乏發生,談談近年來西北地區發生的「沙塵暴」給人類造成的巨大危害,語文學科是集知識性,在感動氛圍的基礎上,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該如何做呢,我讓學生了解到。但現實生活中有的學生出現了話不由衷,我們需不需要這種集體主義精神呢?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談一談自己的感受,而起重要作用的正是學校的教育,要有團結合作。《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優越的生活條件滋生著個性強,並拓展開去「學語文、熱愛我們這來之不易的生命,首先讓學生了解沙漠對人類的危害以及想要戰勝沙漠必須付出巨大代價,應把學生的這種不良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里。 六:學無止境,我結合我這幾年的教學實踐對此談些粗淺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陷入進退維谷的絕境。 一。」閱讀好文章,讓年輕斑羚獲得新生。 二?原來是我們人類人為造成的,互幫互助的集體主義觀念呢、語文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教育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教學中。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就難以擔負起時代,就是整個世界」的深刻含義——表現了作者肩上肩負的承上啟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四,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泡網吧,由於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社會閱歷有限、語文教學中滲透責任感教育 一個人富有強烈的責任感是有所作為、社會主義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學的思想教育,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藉此,並逐步落實到行動上

㈧ 如何在小學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一、以教材為載體感悟道德的內涵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就拿我們最熟悉的語文學科來說,它不僅是集工具、知識、能力、文學欣賞於一體,更重要的也是一門思想道德教育學科。它的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拓展,它不僅時人際交流、思維、生活的工具,還是人認知世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工具,同時又有著強烈的人文因素,對學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會責任感地形成有著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不是無情物」,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滲透在語文文字教學過程中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愛國的英雄人物形象、許多革命先烈前仆後繼、視死如歸的動人故事,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詩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們。如《狼牙山五壯士》、《金色的魚鉤》、《豐碑》、《再見了,我的親人》,學習這些課文時,讓學生們細心品詞賞句,自主討論交流,加上教師點撥,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領悟人物高尚情操,從中汲取力量,受到感染,在故事情節中升華他們的愛國情感。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人生觀、道德觀、榮辱觀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讓他們的人格逐漸完善,成熟起來,明白要怎樣做人,做什麼樣的人地深刻道理。
二、讓學生在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藝中體會道德美
在美的氛圍中推進善的教育,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藝對品德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過去,我們往往把一些生活情趣和才藝技能化,看作是與道德無關的東西,我們很容易忽視它們在德性養成中的作用,如繪畫、書法、音樂、舞蹈等。其實,真善美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德智體美勞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我們只是為了論述的方便,才人為地把它們分離。真正的教育是整體的、和諧的、兼容的。古人要求才子佳人不僅要熟讀四書五經,還要精通琴棋書畫。古人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這些健康的生活才藝絕不僅僅是一種技能,而且在人的德性養成中具有陶冶功能。我們可以理解,當這些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藝充滿一個人的生活空間的時候,他還有時間去勾心鬥角嗎?還會去胡作非為嗎?所以我們與其給學生規定諸多「不準如何如何」,還不如把這些高雅健康的東西充實到學生的生活之中,讓學生自然地不去「如何如何」。因此,培養學生某方面的才藝,絕不僅僅是一種技能,它對人的德性養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因勢利導,淡化德育痕跡
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學科教師進行德育也要注意方法與效應相對應,注意改善與教育對象的關系。古人說,寫文章「理不直指也,故即事以明理;情不可以顯出也,故借物以寓情」。我們也需要研究教育的「即事明理,借物寓情」,用愛心換愛心,以信任換信任,注意因勢利導,淡化德育痕跡,讓德育在教育自然而然地進行,增強德育的滲透性和效果。如一次教學中,我發現一個學生在搞小動作,暗示多次未改,我將他叫上講台,請他在黑板上用左手畫長方形,右手畫正方形,並且左右手同時進行,學生試多次後表示畫不出來。我問:這說明什麼道理?學生回答:一心不可二用。借事明理,沒有批評、訓斥,讓學生懂得了道理。
四、尋找生活的榜樣,幫學生樹立偉大的道德形象
經常聽人這樣說,現在的社會,好人越來越少了。還有人說:"當今是一個沒有英雄的時代。許多人越來越感覺到像雷鋒、張海迪、孔繁森這樣的英雄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學生在心中難以樹立時代的英雄形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德育工作的開展。所以,我給孩子們製造環境,創造機會,並且盡量讓孩子們了解英雄,接近英雄。因為一個人德性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心目中的英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生活中的榜樣。給孩子們講同齡的王二小、劉胡蘭讓他們感受革命時期的小英雄的無私精神,給他們講現代的救火小英雄賴寧,讓他們體會現代少年的精神面貌,如果每一個孩子能夠在英雄的膝蓋上休息一會兒,感受到英雄的氣息,能夠不斷地以英雄作為我們生活中的榜樣,那麼,每個人人生就會因此變的偉大、精彩。
總的來說,學科教學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最經常最有效的途徑,通過學科教學滲透德育具有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優勢。因此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優勢,讓德育真正深入到學生的心靈。

㈨ 如何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

一、在課題中滲透德育
課題即文章的標題,通常被稱作文章的「題眼」,是文章精要內容的提煉、概括與濃縮。好的課題不僅能窺探出文章的主要內容,還能透射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此時,教師可以把課題當作德育滲透的切入點,從而進行德育滲透。如在教學《生命生命》一課時,在揭示課題後,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對生命的理解,給課題加上不同的標點符號,(有的學生在課題中間加問號,有的學生加感嘆號……)再讓學生根據自己加的標點符號,有感情的朗讀、解讀課題,從而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感悟:「生命雖然很短暫,但要好好的珍惜生命,要讓有限的生命創造出無限的價值。」這樣學生就從課題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意義,進而願意好好地把握生命、珍惜生命。
二、在創設情境中滲透德育
情境教學是教師圍繞課堂教學目標而創設的能幫助學生學習的一種常見的教學形式。在教學時作者在文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常常因為學生入不了「境」,而不容易理解和接受,這就需要教師用各種方法創設一種符合課文內容的情境,使學生似親眼所見,親身經歷。讓學生與作者能夠產生在情感上的「親」,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做到入境悟情,受到教育。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當學習英法聯軍入侵圓明園這段時,我播放了一段《火燒圓明園》的視頻,學生看著熊熊大火把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化為灰燼,臉上的表情頓時變成了憤怒。視頻放完了,我立即讓學生說說心中的感受,有的學生說:「圓明園的景色太美了,但是被英法聯軍毀滅了,我恨英法聯軍」。有的學生說:「圓明園的奇珍異寶不是被侵略者掠走,就是被燒毀,侵略者太可惡了……」此時,學生已被侵略者的所作所為激怒,對侵略者的仇恨可以說是不言而喻,同時也深刻地體會到因為國家貧窮落後才會任人宰割、任人欺負,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在指導朗讀中滲透德育
古語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朗誦一些聲情並茂、文質兼美的課文佳作,有利於他們體驗祖國文學的音韻美,加深對課文內容、思想感情的品味,並培養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情操。如《再見了,親人》一文的語言是充滿感情的。作者有意識地在陳述的語氣中,較多地運用了祈使句、感嘆句,以及設問、反問等句式,表達了贊美、感激、關切、崇敬等感情內容,字里行間洋溢著中朝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為了讓學生體會這種感情,我讓學生弄明白朝鮮人民給志願軍做了哪些事,為此而付出了什麼代價後,指導學生朗讀重點句、重點段,從多次反復的朗讀中,激發他們的感情,使他們產生共鳴,從而體會到中朝人民的友誼確實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是用鮮血凝成的。
四、在課外閱讀中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
課外閱讀是語文德育實施的途徑之一。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閱讀,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意志性格特徵,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思想實際,向學生推薦有關讀物,列出書目,引導學生去讀,要加強閱讀指導,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教給他們讀書方法,特別是評價與欣賞的方法,使學生從閱讀中有所收獲。一本好書相當於一位良師益友,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成績,而且還能培養刻苦學習、戰勝困難的奮斗精神,所以應該鼓勵學生訂閱書刊雜志,使學生擴大視野,提高思想覺悟。
五、在寫作中滲透德育
作文是對生活的反映,所以我們引導學生體驗生活的過程就應該視作德育的過程。如:我們可以讓學生利用周末到大自然中去,讓學生去觀察、感受大自然。學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對大自然,會產生創作的沖動,這樣既能寫出一篇優美的文章,鍛煉了寫作能力,也能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達到德育的目的。同時,還可以讓小學生在作文中寫真人真事,抒發真情實感。用葉聖陶先生的話說,就是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這是對小學生最起碼的要求,也是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的基礎。我認為,作文教學是兩條線交織在一起的,一條是傳授作文的基本知識,一條是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忽略了哪一條線,都會導致作文教學的失敗。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應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小學語文教材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切實把握語文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的切入點,結合有效的方法,以情入理,情理交融,靈活自然地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這樣,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中,逐漸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對真善美和假惡丑的辨別能力,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和健康的道德情感,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閱讀全文

與德育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