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職業教育教學熱點

職業教育教學熱點

發布時間:2021-01-19 04:45:24

❶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職業教育發展

事件背景抄:
廣東是我國經濟大襲省、人口大省,也是職業教育辦學大省。良好的經濟基礎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和空間。特別是近年來,珠三角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推進,高質量人才需求拉動廣東高職院校發展進入快車道,「領頭羊」學校的辦學實力和內涵進一步加強,一批行業院校和地市學校的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特色進一步提升,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和趨勢越發清晰。
廣東高職發展過程中,除了市場機制,政府的引導、保障作用明顯。出台《廣東省職業教育條例》,將職業教育發展列為黨政領導抓教育實績的主要考核指標等舉措,保證了高職院校改革發展的精力和能力,整體辦學水平提升較快。
當前,產教融合已然成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理念和提質升級的重要手段。《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發布後各項落地的政策利好,使職業教育發展迎來新的機遇。希望廣東把職業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突破口,不遺餘力推進產教融合,創造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互為支撐、共同繁榮發展的新經驗。

好老師、好課程、好服務。

❷ 目前職業教育研究中有哪些熱點問題

職業教育是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個人就業的要求,對受過一定教育的人進行職業素養特別是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為其提供從事某種職業必需實踐經驗,並能迅速適應職業崗位需要的一種教育。
自「十一五」規劃綱要實施以來,在中央和各地的關注推動下,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辦學模式不斷創新。招生規模和畢業生就業率再上新台階,駛上了發展「快車道」。
據統計,2005年全國僅有中等職業學校11611所,當年招生537.29萬人,在校學生1324.74萬人。經過3年發展,2008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共有14767所,招生規模達810萬人,在校生達2056萬人。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規模已大體相當。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模式,成了我國職業學校,尤其是中職學校畢業生高就業率的秘訣。
教育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05年起,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連續5年保持在95%以上。2008年及2009年,盡管國際金融風暴使許多人就業困難,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仍沒有回落,分別高達95.77%和 95.99%。
2012年6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2012~2015年期間我國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保持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扶持建設緊貼產業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專業,建設既有基礎理論知識和教學能力,又有實踐經驗和技能的師資隊伍。逐步實行免費中等職業教育。
中國正在舉辦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2008年職業院校的招生規模總數已經達到1100萬人,在校學生總數已超過3000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分別占據了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的一半。

❸ 當代中國教育政策改革的熱點問題是什麼

熱點一 如何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問題
我國現行高考招生制度的突出問題是不利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人才的培養,具體體現在:高考導致中小學教育的唯「分數」現象,不利於人的全面發展;「一考定終身」不利於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也不利於傑出人才脫穎而出;高考太重知識基礎,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高考導致學生的思維方式僵化,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因此,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勢在必行。
第一,必須堅持統一高考。高考是人才選拔質量、公平選拔人才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關乎著國家的長遠發展與社會的持續穩定。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一項基本制度,我們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看待我國的高考,堅持統一高考不動搖,絕不能盲目廢止或變動高考。
第二,改革高考管理體制,實行「教、考、錄」三者相對分離。為了理順高考與教育的關系,提高高考在選拔人才和造就人才方面的效能,有必要改革高考管理體制,明晰政府、高校、考試機構和中學等各自的責權關系,實現「教、考、錄」三者分離、各司其職,從而實現良性互動。
第三,高考改革要穩步推進。因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關繫到社會和教育的公平與公正,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要避免急風驟雨式的激進改革,否則會造成更多矛盾、更大混亂。此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還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充分考慮到考生、教師的適應性以及多部門的協調性,要避免否定式的改革方式,更不能是推倒重來。
熱點二 如何解決農村教師問題
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主要面臨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農村中小學教師待遇低,教師津貼補貼拖欠嚴重;農村中小學教師縣鎮超編和鄉村缺編(包括結構性短缺)現象並存,邊遠地區教師嚴重短缺且補充困難;農村中小學教師結構性短缺與師范院校畢業生無法入編並存;農村中小學教師學歷、職稱有待提高;農村中小學骨幹教師流失現象突出,邊遠農村地區教師流失更為嚴重;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經費缺乏保障,教師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清退農村代課教師難度大、遺留問題多。
解決農村教師問題的目的在於建設一支以解決農村教育症結為出發點、以促進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隊伍。農村教師問題涉及政府、市場、教師教育機構、中小學校與教師個體等諸要素的關系。農村教師問題的解決依賴政府、市場、教師教育機構、中小學校和教師個體等要素的共同參與,並通過退出規則、吸入規則、價值規則和提高規則四個基本規則維持其運轉,達到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目標。
解決我國農村教師問題可以採取八大舉措:一是制定適合農村學校情況的教師編制標准、職稱名額。二是設立具有切實獎勵作用的農村教師特殊津貼制度。三是中央、省級財政統籌農村教師工資。四是師范院校和地方政府雙管齊下,確保農村教師培養質量和入編上崗。五是建立政府教師培訓經費支付制度,建立教師培訓學分管理制度。六是改革農村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和方法。七是建立教師退出機制和縣域內交流制度。八是與代課教師簽訂勞動合同,妥善解決代課教師問題。
熱點三 如何發展職業教育問題
我國職業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一是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對職業教育吸引力的影響:我國主流文化教育思想是「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求學,求的是聖人之道,講求的是「大道不器」、雄才大略。「技」、「藝」都屬於雕蟲小技,這似乎是在教育領域之外的。這從深層心理上影響著人們對職業教育的看法。二是社會現實勞動分工中存在的勞動環境、工資待遇等問題的影響:職業教育培養生產、服務一線的勞動者,而我國一線勞動者的就業穩定性差、勞動環境差、工資待遇低直接降低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三是職業教育有關管理與政策的不完善降低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辦學體制、招生政策等所導致的重職前教育輕在職培訓、中職與高職的脫節等問題使職業教育沒有吸引到有潛在需求的人群。四是職業教育本身存在種種問題所導致的質量不高的影響:我國職業教育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工學結合模式推行困難等問題導致一些職業教育質量不高,也降低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提高職業教育吸引力的七大政策建議:一是真正提高職業教育的地位。二是切實提高技能崗位的經濟待遇與社會地位。三是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四是提高質量,滿足學生與社會的需要。五是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等利益相關者對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六是改善職業教育的形象,讓全社會都了解職業教育。七是滿足各類人群尤其是處境不利人群對職業教育的需求。
熱點四 如何解決擇校問題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大中城市中擇校現象的逐漸顯現和擴大,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對擇校問題進行規范治理。在政策的總體思路上,概括來說經歷了一個從禁止擇校,到「堵」、「疏」結合,再到以均衡發展破解擇校問題的轉變過程。
最初,擇校及其收費問題被認為是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的表現,政策上要求學校不得搞「計劃外」招生,向學生收取高額費用。從1995年開始,政府強調對擇校生高收費問題進行綜合治理,並認識到義務教育階段亂收費和「擇校生」問題,不單純是收費行為不規范的問題,進而提出繼續採取措施加強薄弱學校的建設,逐步縮小學校間辦學水平上的差距,是解決「擇校生」問題的根本途徑。同時,鼓勵和支持社會團體、公民個人依法開辦民辦學校,以滿足一些家長的擇校要求。然而,在隨後出台的政策中,既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不得招收「擇校生」和變相「擇校生」,又提出在一些大中城市經審批可允許少數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近期內招收「擇校生」,擇校費等收入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管理使用。政策本身的自相矛盾使得治理擇校的初衷無法實現,將社會上擇校需求向民辦學校引導的設想在現實中也嚴重走樣。21世紀初,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衡發展的呼聲日高。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貫徹了教育公平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精神,為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有效治理擇校難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以均衡發展化解擇校問題成為政府和社會的共識。
我們應當對義務教育階段公眾的擇校需求與公眾對現實中擇校的不滿有一個理性的認識,應當反思公眾究竟是反對擇校,還是反對目前失控、無序以及越來越遠離教育本義的擇校?二者不應混為一談。治理擇校的政策不應以消除擇校為目標。注重優質教育的生成而非單純擴充,提供可選擇的優質特色教育,使人人各得其所,各擇其校,才是真正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熱點五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問題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高校功能的拓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教育的影響,國外高等教育改革建議的不斷引進,以及中國在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高校的沖擊,傳統的高校教學面臨著諸多的問題與挑戰,傳統的教學在異化和改變,行政化的問題和政績觀的影響使得高校教學更加關注表面現象,而使受教育者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漠視。對此,需要教育界和全社會給予充分的關注和清醒的認識,嚴重的偏向需要及時加以調整和改善。
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政策建議:一是應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樹立正確的高校質量觀,強調「以人為本」,增強教育服務的意識,最核心目標的確立要指向提高大學畢業生的水平和質量,既有學術學習的維度,又有社會適應性、創造力、社會服務能力和意識等。二是應關注專業設置、課程改革與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導向作用對教學質量提高的影響。三是調整對教師「雙肩挑」等要求的政策導向,使高校教師能用心教學,通過高質量的教學發揮重要的作用。四是要從思想轉變到制度完善,再到文化建設,使教學質量的提高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五是改善和優化高校本科教學的質量評價,增加學生、教師、社會和行業的參與,使教學評價工作的服務性、專業性、系統性、參與性、互動性、診斷性、建設性、可信性等均得到保證。六是鼓勵高校因校制宜的教學創新探索,加強相關成功案例的研究與推廣,特別應在提供經費、政策支持、培訓教師、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更新內容、探索教學方法、完善學籍管理、優化實習和就業指導、健全教學組織、改善評價、進行畢業生追蹤調查等方面給予導向性的支持,使高校的教學質量提高有更開闊的探索和發展空間。
熱點六 如何改革教師評價制度問題
我國教師評價制度大致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確立而不規范到制度化,再從制度化到不斷完善的三個歷史階段。現階段,由於我國存在行政化與應試弊端,教師評價制度不利於教師專業自主發展,教師職業倦怠現象嚴重。高等教育階段教師學術腐敗現象頻出,改革現行教師評價制度十分必要。
在教師隊伍中推行績效評價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績效評價的價值取向不被業界人士接受。二是評價量化標准難以確定,教育的本質是育人,而人的發展是不能夠或者不完全可以量化的。三是績效工資改革中,教師同工不同酬的問題難以解決。四是難以保證教師最低收入不低於公務員,並不斷提高。五是難以保證績效評價不以學生的考試分數和升學率為依據。六是績效評價不能減輕教師負擔,反倒會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對於改善和根治教師職業倦怠無益。七是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對於自身評價制度的設計以及是否應該實施績效評價往往沒有發言權,利益訴求沒有表達的途徑。這些均不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
我國推行教師績效評價,實行績效工資制度已成定勢。如何使這一評價制度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服務於教師隊伍建設,服務於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改革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我國實施績效工資需要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首先,要有可為廣大一線教師接受並認同的標准。這一標準的產生和實施都要有能夠真正代表教師利益的群體組織監督和參與。在教師績效評價制度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主體不能缺位。第二,要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性,保障教師評價的主體地位。因此,要發展並培養教師行會,賦予其一定的政策空間,使得教師這一教育評價中現實的弱勢群體有自己利益訴求的代表。第三,對教師進行績效評價的主體應該是多元的,而不僅僅是教育系統中的權力部門。已有的研究表明,提高教師工資起點,保證客觀,不設上限,這些是對教師實施績效工資制度的必要條件。
熱點七 如何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問題
我國的教育投入一直嚴重不足,國家財政性教育支出佔GDP的比重較低。這是制約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公用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的原因是:政府收入多頭管理,支出重經濟輕民生;教育財政責任過多下放到基層政府,中央和省級政府負擔過低。
建立政府教育投入保障機制的理念和思路是:一是保障教育投入須有法可依。為保障教育投入的穩定來源和增長,還需要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法律法規,使法律責任具體化、規范化,增強可操作性。教育投入有法可依的另一方面是要有標准可依。如制定義務教育財政支出標准要遵循保障基本支出的原則、承認地區差別的原則、通用和簡便的原則。二是政府行為必須到位。要合理確定各級政府對教育投入的責任。根據現行財政體制,按照各級政府財力水平的具體情況,從建立公共財政的基本要求出發,合理劃分各級政府對教育投入的責任。政府履行自身責任,行為必須到位。三是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應依法加強和改善對同級政府教育投入情況的監督。既要對預算進行監督,又要對預算執行過程和決算進行監督。要在明晰教育法律責任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細化教育行政處罰辦法,增強可操作性,加大處罰力度。可以考慮通過建立教育法庭等,保證司法尊嚴,維護教育權益。
熱點八 如何破解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前者主要是:自我認識不足;知識結構單一,實際能力欠缺,人文精神缺失;就業觀不科學,就業心理脆弱;創業意願和意志薄弱,創業准備不足。後者主要包括: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和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促進就業的社會政策有待於進一步完善;高校的教育體制不完善和教育體系不合理,存在著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方面;大學生缺乏系統的就業教育。
大學生就業教育的主要問題:部分高等學校對就業指導教育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就業教育的課程內容體系不完善;就業教育的相關理論研究不夠深入;就業教育方法手段比較單調;就業教育的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有待提高;就業指導教育的個性化指導不夠;就業指導教育的社會化程度不夠;就業指導教育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就業指導觀念存在誤區;創業教育發展嚴重滯後。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就業教育對策與措施建議的指導思想,要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探討建立大學生就業的長效機制。具體建議有:政府積極引導,加強宏觀調控;大膽創新,轉變教育思想,完善高校教育體制,培養滿足市場需要的人才;完善就業教育;加強宣傳,促進用人單位樹立良好的用人觀;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增強大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大學生綜合能力;優化市場結構,協調其與政府、高校的信息溝通;完善創業教育,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
熱點九 如何發展學前教育問題
目前,我國兒童接受學前教育遠未達到普及的程度,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學前教育普及率遠低於經濟發達地區與城鎮地區。當前我國農村學前教育主要問題有:農村學前教育的普及率低,中西部貧困地區的學前教育迄今沒有改變「一窮二白」的面貌;農村學前教育資源配置欠缺,普惠性優質資源少;政府對於農村學前教育的責權不清,管理不力;農村學前教育、教學「小學化」傾向嚴重;農村學前教師隊伍素質低且穩定性差;農村幼兒園保教質量的評估監控力度不夠。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與農村經濟發展弱勢拉大了城鄉教育差距;精神貧困與家長教育消費理念欠缺;政府責任未落實,規劃、督導等制度性偏差等。
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建議對策:第一,把學前教育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統籌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探索建立「縣鄉結合,以縣為主」的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明確各級政府發展和管理學前教育的具體責任。健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建立學前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第二,完善政府、社會和家庭共同分擔學前教育和托幼服務成本的機制,建立補償救助制度。合理調整布局,大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機構,實施鄉(鎮)中心幼兒園標准化建設工程。第三,加強農村幼兒教師隊伍建設,落實幼兒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制訂幼兒教師的資格標准和工資標准,穩定教師隊伍,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第四,深化學前教育改革,推進素質啟蒙教育,提高農村學前教育質量。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導制度,加強對農村學前教育的督導評估。加快學前教育立法進程,促進農村學前教育發展與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
熱點十 如何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問題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主要有:課業負擔、活動負擔、心理負擔、身心負擔、多重負擔等。形成這些負擔的根本症結在於體制障礙,即由巨大的就業壓力造成的一種不良的社會、學校、家庭聯動競爭與博弈機制的存在,這種競爭與博弈機制就是人才選拔與考試制度,它成為一隻「看不見的手」,控制著學校教育的走向,引發惡性競爭。教育系統內的學業負擔只是這種不良機制的產物,其發生的機理是競爭與博弈過度;其根本動因是人們想通過競爭與博弈獲得稀缺的優質教育資源,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實現向社會上層的流動,而人才選拔與考試制度是實現社會分層的「過濾器」,只要社會分層存在,這種「過濾器」就有存在的可能。這正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高考制度不斷改革而依然無法改變現狀的根本症結所在。
減負是一個復雜的教育、社會問題,不是單一的教育系統可以解決的問題,它需要對社會、學校和家庭進行綜合治理。人力資本競爭與博弈、用人制度缺陷、社會評價誤導是產生學業負擔過重的社會歷史根源;傳統人才觀、功利主義教育價值取向是產生學業負擔過重的思想基礎;教育質量低是產生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教育內部原因。
真正實現減負,要認真研究並處理好減負與就業、減負與升學、減負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減負與擇校、減負與學生自主發展等問題之間的關系。具體對策主要有:正確認識學生負擔過重問題;制定完善的減負政策,減小政策代價;繼續擴大高校招生規模,提高高中入學率;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實縮小校際差距;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道德素養;課程改革應積極穩妥地進行;建立現代教育評價體系;建立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等。

❹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職業教育發展如何復習

國家公務員的考試中申論熱點話題中職業教育發展的題目的備考版問題,你可以看一下國家對權於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規劃,自己各個地區對於本地區職業教育方面的計劃,並結合自身的理解加以簡單的理解和闡述。當然,首先要明確職責教育的前景是很好的,畢竟現在的社會更注重個人能力,而不是簡單的學歷。

❺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職業教育發展

國家公務員的考試中申論熱點話題中職業教育發展的題目的備考問題,回你可以看一下答國家對於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規劃,自己各個地區對於本地區職業教育方面的計劃,並結合自身的理解加以簡單的理解和闡述。當然,首先要明確職責教育的前景是很好的,畢竟現在的社會更注重個人能力,而不是簡單的學歷。

❻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職業教育發展

考點預測
1.概括題:請根據資料內容,概括為什麼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參考答案】
1.隨著回社會的發展和技答術的進步,越來越需要產業工人和技術工人,需要技術加持扶持企業發展,而非簡單的知識文化,這對技術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
2.社會事業的發展和教育本身存在的規律對孩子的成長提出新要求,讓職業教育成為生活改善和職業再造的新選擇;
3.新的時代終身教育成為職業生涯最好的延伸,所以職業教育成為素質教育、高中、大學教育最好的延伸和必須。
2.分析題:請根據資料內容,分析網紅食品存在哪些問題?
好老師、好課程、好服務。

❼ 在線教育丨2016年僅有5%的在線教育企業盈利,2017年教育熱點有哪些

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7727萬人,預計2018年用戶將達.3億人。這一數字表明,在線教育成為了互聯網領域中最具成長性的板塊之一。
其發展趨勢為:
①K12和職業教育增長迅猛;
②投資並孵化網紅教師是熱點;
③投資並購潮已經到來。
在線教育是最具活力的行業之一是無可厚非的事實。
有權威數據表明,截至2015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1192億元,預計2018年有望突破2046億元;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7727萬人,預計2018年用戶將達1.3億人。已經聽過太多故事,見證了太多的利好消息,在線教育給予我們的才是更加理性的認知和客觀的分析。在線教育成為了互聯網領域中最具成長性的板塊之一。
1、K12和職業教育增長迅猛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K12)方面已經初步形成從課上到課下、教材到教輔等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模式。
職業教育方面需求日益旺盛,以搭建教育服務平台形式為主的模式也逐漸明晰。高等教育方面,以MOOCs和SPOC等發展成熟的在線課程為主也具備良好的發展態勢。
職業教育方面,在線教育企業平均營收2016年為13823萬元,2015年為6859萬元,留學/游學類互聯網教育企業平均營收增幅也較為可觀,由2015年的6919萬元增加到2016年的10790萬元。
從投資規模來看,據互聯網教育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小學教育的投資規模為35.04億元,職業教育為13.76億元,語言學習為26.02億元。
2、投資並孵化網紅教師是熱點
據互聯網教育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互聯網教育產品中內容型產品佔到32.07%,而綜合類佔到27%,平台型佔到18.14%。

業內人士解析,為了擁有更多優質的教學資源,各個在線教育平台競爭的焦點集中在名師的孵化和中小教育機構的爭奪上。
呂森林表示,從2013年開始,在線教育企業的教學模式由翻轉課堂、拍照搜題答疑、三通兩平台發展到2016年的一對一直播和雙師模式,2017年在線教育企業的教學模式將轉型為網紅教師的打造上。2016年出現了中國首家名師經紀公司——琢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知識網紅的經紀運營業務,而目前有多家名師經紀公司也在醞釀中。
3、投資並購潮已經到來
目前在線教育受到資本的青睞。騰訊課堂發布了針對在線教育機構的「啟航計劃」,在2016年投入千萬基金,助力100家在線教育奇偶股。藉助新三板獲得融資機會成為數字教育借力資本的重要途徑。
自2013-2016年1-10月,A股公司對教育行業並購金額從2013年的6.9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397億元。
互聯網教育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只有5%的互聯網教育企業盈利,虧盈平衡的佔到26.62%,其他處於虧損中。而在2016年間,獲得A輪融資的互聯網教育企業達到14.35%,沒有獲得融資的達到44.31%。呂森林預測,2017年在互聯網教育企業追求個性化服務的同時,也將迎來新一輪的投資並購潮。

❽ 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有哪些

學技術的話,理論與實操結合吧,實操更重要!

❾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職業教育發展

2020年國考申論熱點:清考即將取消,大學門不好出!

【熱點背景】
大學生活是眾多學員嚮往的生活,同是也是離開學院的學生感到惆悵的地方。放鬆、悠閑、無人管制是大學生的天堂,不過這樣的狀態似乎就要告一段落了......
2019年10月12日我國教育部就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發布意見,提出要完善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學業考評制度、加強考試管理、科學合理制定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要求、嚴把學位授予關。
意見指出,要完善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學業考評制度,綜合應用筆試、口試、非標准答案考試等多種形式,科學確定課堂問答、學術論文、調研報告、作業測評、階段性測試等過程考核比重。加強考試管理,嚴肅考試紀律,堅決取消畢業前補考等「清考」行為。
同時,科學合理制定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要求,嚴格全過程管理,嚴肅處理各類學術不端行為。落實學士學位管理辦法,健全學士學位管理制度,嚴格學士學位標准和授權管理,嚴把學位授予關。
意見明確,支持高校建立與學分制改革和彈性學習相適應的管理制度,加強校際學分互認與轉化實踐,以學分積累作為學生畢業標准。完善學分標准體系,嚴格學分質量要求,建立學業預警、淘汰機制。學生在基本修業年限內修滿畢業要求的學分,應准予畢業;未修滿學分,可根據學校修業年限延長學習時間,通過繳費注冊繼續學習。
【熱點解析】
其實把重要的信息總結一下就是: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加強考試管理,嚴肅考試紀律,堅決取消畢業前補考等「清考」行為。所以,那些考試不合格的選擇以補考的形式來畢業的考生,找個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了。而大學的價值得到了真正的體現。
不少同學在大學里「混日子」,平時不學習,考前抱佛腳,過一門是一門,最後清考還是能畢業,而現在取消畢業前的清考,意味著大學生不能再一味混下去了,不努力學習,掛科太多的話,畢業都困難。
所以大學生到底怎麼樣提升自己的水平呢?
1、努力學習專業知識,開拓視野
大學的性質與高中、小學是一致的,同樣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在大學提升自己的水平主要是還是對課本知識的掌握程度。當然還有其他能力的培養,尤其是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2、增加社交范圍,積極參與實踐活動
大學,它像是一個社會,又不像一個社會。學校內部的活動與社會上的活動有幾分相似,但這卻能更好的鍛煉自己交往能力,同時也能在社團組織這個平台上多結交一些朋友,增進相互之間的友誼。
總結:
大學生活是眾多學生渴望的地方,他們經過中考,高考的層層角逐,最終來到了自己希望的天堂。但學校不是游樂玩耍的地方,也不是過著自由放縱的場所,學習知識,學習技術才是大學里該有的精髓。這里,小編需要提醒各位未畢業的學生,如今教育部下發了明令,禁止補考。因此,趁著現在僅剩的時間趕緊學習和努力,祝各位學生畢業考試一次性通過!

閱讀全文

與職業教育教學熱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