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歌頌蓮花的詩詞
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明--申時歌---蓮花
碧沼停寒玉,紅渠映綠波o
妝凝朝日麗
,香逐晚風多o
游戲金麟出,飛揚翠羽過o
納良依水榭,還續采蓮歌o
唐--王昌齡--采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o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o
『蓮花』
崔櫓
影欹晴浪勢欹煙,恨態緘言日抵年。
輕霧曉和香積飯,片紅時墮化人船。
人間有筆應難畫,雨後無塵更好憐。
何限斷腸名不得,倚風嬌怯醉腰偏。
『惜蓮花』
崔櫓
半塘前日染來紅,瘦盡金方昨夜風。
留樣最嗟無巧筆,護香誰為惜熏籠。
緣停翠棹沈吟看,忍使良波積漸空。
魂斷舊溪憔悴態,冷煙殘粉楚台東。
『秋池一枝蓮』
郭恭
秋至皆零落,凌波獨吐紅。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隨風。
『蓮花』
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晚蓮』
李群玉
露冷芳意盡,稀疏空碧荷。
殘香隨暮雨,枯蕊墮寒波。
楚客罷奇服,吳姬停棹歌。
涉江無可寄,幽恨竟如何。
『張靜婉采蓮歌』
溫庭筠
蘭膏墜發紅玉春,燕釵拖頸拋盤雲。
城邊楊柳向嬌晚,門前溝水波粼粼。
麒麟公子朝天客,珂馬璫璫度春陌。
掌中無力舞衣輕,剪斷鮫綃破春碧。
抱月飄煙一尺腰,麝臍龍髓憐嬌嬈,
秋羅拂水碎光動,露重花多香不銷。
鸂鶒交交塘水滿,綠芒如粟蓮莖短。
一夜西風送雨來,粉痕零落愁紅淺。
船頭折藕絲暗牽,藕根蓮子相留連。
郎心似月月未缺,十五十六清光圓。
『蓮浦謠』
溫庭筠
鳴橈軋軋溪溶溶,廢綠平煙吳苑東。
水清蓮媚兩相向,鏡里見愁愁更紅。
白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風浪。
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盪。
『采蓮女』
李中
晚涼含笑上蘭舟,波底紅妝影欲浮。
陌上少年休植足,荷香深處不回頭。
『采蓮女』
閻朝隱
采蓮女,采蓮舟,春日春江碧水流。
蓮衣承玉釧,蓮刺罥銀鉤。
薄暮斂容歌一曲,氛氳香氣滿汀洲。
2. 杭州蓮頌實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杭州蓮頌實業有限公司是2018-05-04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回(自然人投資或控答股),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五常街道西溪潤景大廈2幢617室。
杭州蓮頌實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110MA2B2HLE6H,企業法人錢瑩,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杭州蓮頌實業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杭州蓮頌實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3. 求舞蹈《蓮頌》古典舞的配樂(高分)
給你發郵箱里了
4. 歌頌蓮花的古詩詞
愛蓮說
宋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版丹。予獨愛蓮之出權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5. 請教下!童麗的《荷花頌》是甘肅民歌,那是誰作的詞和曲啊
劉熾作曲,程若作詞。
《荷花頌》是五十年代著名舞蹈《荷花舞》的主旋律。它源於專隴東、陝屬南一帶的民間歌舞素材。由著名作曲家劉熾、著名舞蹈家戴愛蓮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曲子、舞蹈的再創造。
1951年,周恩來總理交給中央戲劇學院一項任務:為歡迎印度總理尼赫魯訪華創作一個新舞蹈。
1950年周總理訪印時,受到印度人民盛大而隆重的歡迎。印度作曲家為歡迎周總理還寫了首優美的歌曲。尼赫魯回訪中國,作為東道主自然應該有像樣的節目!
由胡沙、吳堅協助劉熾擔任編舞,劉熾負責作曲。是古希臘歐特耳珀女神給予的靈感吧,他們想到了荷花,在信佛教的印度,釋迦牟尼是在蓮花座上誦經的,在中國,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一直是無比聖潔的象徵。它既可以說是新中國的象徵,也可是中印友好的象徵。有了這美好的形象,《荷花舞》很快成形了。程若的歌詞《荷花頌》也已定稿,作曲劉熾成了眾目所歸。他從民歌《揚燕麥》中找到動機,不到一個小時就完成了作曲。
6. 歌頌蓮花的詩句
古風 [唐]李白
碧荷來生自幽泉,
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
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
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
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
願托華池邊。
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7. 有哪些詠頌荷花的詩詞
贊美荷花的詩句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子夜吳歌
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奉和錢七兄曹長盆池所植
韓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葉長,芳根復誰徙。
露涵兩鮮翠,風盪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誰言盆盎是。
采蓮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摘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人落花去,風此路躕空斷腸。
烏棲曲
張籍
西山作宮潮滿池,宮烏曉鳴茱萸枝。
吳姬自唱采蓮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青陽渡 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曲 南朝·梁·蕭綱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
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曲池奇 唐·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折荷有贈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采蓮曲 唐·李康成
采蓮去,月沒春江曙。翠細紅袖水中央,青荷蓮子雜衣香。雲起風生歸路長。歸路長,那得久,各回船,兩搖手。
詠露珠 唐·韋應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
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
盆池 唐·韓愈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種已齊生。
從今有雨君須記,來聽蕭蕭打葉聲。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數瓶。
且待夜際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
重台蓮 唐·李紳
綠荷舒捲涼風曉,紅萼開縈紫蒔重。
雙女漢皋爭笑臉,二妃湘浦並愁容。
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贈荷花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唯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蓮 唐.溫庭筠
綠塘搖艷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萍。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蓮葉 唐.鄭谷
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
多謝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荷葉 宋.歐陽修
池面風來波瀲瀲,波間露下葉田田。
誰於水面張青蓋,罩卻紅妝唱采蓮。
荷葉 宋.蘇軾
田田抗朝陽,節節卧春水;
平鋪亂萍葉,屢動報魚子。
荷花 宋.蘇軾
貪看翠蓋擁紅妝,不覺湖邊一夜霜。
卷卻天機去錦緞,從教匹練寫秋光。
夢行荷花萬頃中 宋.陸游
天風無際路茫茫,老作月王風露郎。
只把千樽為月俸,為嫌銅臭雜花香。
立秋後二日泛舟越來溪 宋.范成大
西風初入小溪帆,旋織波紋縐淺藍。
行到鬧花無水面,紅蓮沉醉白蓮酣。
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紅白蓮 宋.楊萬里
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
恰似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
數點飛來荷葉雨,暮香分得小江天。
秋蓮 明.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州。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般金殿冷,風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一種幽。
題扉面荷花 明.曹鼐
玉井芙蓉紅粉腮,何人移向月中栽。
高軒忽漫看圖畫,疑是昭陽鏡里開。
秋荷 清.鄭燮
秋荷獨後時,搖落見風姿。
無力爭先發,非因後出奇
蓮花的別稱:
1 芙蓉
《爾雅》:「荷,芙蕖,別名芙蓉,亦作夫容。」《說文》:「芙蓉花未發為菡萏,已發未為夫容。」李時珍《本草綱目 》:「芙蓉,敷布容艷之意。」
2 芙蕖
《爾雅·釋草》:「荷、芙 蕖。……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疏:「皆分別蓮莖、葉、華、實之名。芙蕖,未發為菡萏。」魏曹植《洛神賦》:「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綠波。」晉潘岳《蓮花賦》:「游莫美於春台,華莫盛於芙蕖。」
3藕花
唐張籍《送從弟之蘇州》詩:「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宋陸游《同何元立賞荷 花追憶鏡湖舊游》:「三更畫船穿藕花,花為四壁船為家。」
4水芙蓉
《群芳譜》:「荷花亦稱作芙蕖、水芙蓉。」因木本拒霜花花艷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蓮」之稱,為明其區別,故又稱荷花為水芙蓉。
4 草芙蓉
《廣群芳譜》「荷花:芙蕖花,一名水芙蓉。」注雲:「杜詩注雲:產於陸者曰木芙蓉,產於水者曰草芙蓉。」
5 水花
李時珍《本草綱目》:「蓮花」釋名:「芙蓉、芙蕖、水華。」
6 水芝
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華,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本草綱目》:「《本經》謂蓮子為'水芝丹'。」金元好問《泛舟大明湖》:「晚涼一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風與秋露。」
7 澤芝
《類聚》引晉郭璞《爾雅圖贊 ·芙蓉贊 》雲:「芙蓉麗草,一曰澤芝,……」劉宋鮑照《芙蓉賦》:「訪群英之艷絕,標高名於澤芝。」
8
靈草
魏曹植《芙蓉賦》:「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吳閔鴻《芙蓉賦並序》:「乃有芙蓉靈草,栽育中川。」
9玉芝
《本草經》載:「荷花又名玉芝。」
10 君子花
北宋周敦頤著《愛蓮說》,謂蓮為花中之君子,故蓮又稱「君子花」。黃宅中《希濂堂留詩》:「是時夏六月,蓮沼吐芳芬,我愛君子花,遺花如甘棠。」
11水宮仙子
因蓮生水中,蓮花亭亭玉立於水面,好似仙女飄然而行,故名。宋張耒《雞叫子·荷花》:「平地碧玉秋波瑩,綠雲擁扇輕搖柄,水宮仙子斗紅妝,輕步潛波踏明鏡。」
12凈友 又稱凈客。
蓮花潔凈不染,因此人們稱其為凈友。唐代孟浩然《大禹寺主公禪詩》:「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宋代陳亮《新荷葉》詞:「艷態還幽,誰能潔凈爭研。」宋代劉過《賀新郎》詞:「水浴芙蓉凈。」
13菡萏 即蓮花,或指未開之蓮花。
《爾雅》:「荷,芙蕖……其華菡萏。」唐代劉商《詠雙開蓮花》:「菡萏新花曉並開,濃妝美笑面相隈。」明李夢陽《去婦詞》:「菡萏鴛鴦不羨,人生一別何由見。」
關於蓮花的詩歌鑒賞:
《枯荷》 宋·許棐
萬柄綠荷衰颯盡,雨中無可蓋眠鷗。
當時乍疊青錢滿,肯信池塘有暮秋?
【注釋】衰颯:衰敗凋殘。青錢:喻指荷葉。肯信:怎信、豈信。
【解讀】諷喻之意。繁萎榮枯,自然之序;盛衰興替,人事之常。一反贊美慣例而另闢一徑,以荷花的榮枯以喻人事盛衰,皆作者自表心意而使其然。
東坡雲:「荷盡已無擎雨蓋」,前二句意本此,著力演繹其「枯」。
下半以回顧為轉、以議論作結,可惜是回到了宋詩說理的窠臼。
作者面對衰敗已盡的枯荷想到了現實:荷在盛極時可是綠蓋滿池塘啊!那時會想到在肅殺的秋天衰敗凋殘的慘境嗎?會相信這個枯敗殆盡的結局嗎?
轉句用「青錢」喻荷葉,就通過阿睹物「錢」把物事扯到人事上來了。人事滄桑、命運盛衰,那些得意忘形、趾高氣揚之輩,會想到將來可能有破敗的一天嗎?
比興得體,諷刺辛辣,有如當頭棒喝!
《蓮花》 宋·杜衍
鑿破蒼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綠參差。
曉來一朵煙波上,似畫真妃出浴時。
【注釋】蓮花:一作《詠蓮》;作小池:一作「漲作池」;曉來一作曉開。芰荷:泛指菱、荷。參差:長短高低不一致。真妃:楊貴妃字太真,因謂。
【解讀】以人比物,神、態兼備。
起句寫因,營造環境;蒼苔、小池暗喻幽靜、嬌小。
次句應題,芰荷切「蓮」;綠參差是為「花」的出場先作渲染,進一步營造「眾綠拱花」的環境,至此情景已足,下面該主角登場了。
「曉來」二字有機關,是「轉」的關節。上面是「綠參差」,一點也不關花的事啊!可花要出場,該怎麼辦?那就讓時光偷偷地溜過一個夜晚吧,昨天看到的是一片綠,可今早醒來(曉來)所見到的已是「一朵煙波上」啦!留下了一整夜能讓人馳騁思維的空間。轉得有依據,自然合理。
最後以「人似花、花似人」收結。「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用楊貴妃雪膚花貌、婀娜多姿的嬌軟形象和她出浴時的神態來比喻蓮花,真是柔情綽態、風光無限,起到神形兼備的效果。作者又別出心裁地用「似畫」來把節湊放緩、把時間拉長:美景如畫,可正在「畫(動詞)」啊,在這個畫的過程中可以更仔細地、盡情地欣賞!
《白蓮》 宋·楊億
昨夜三更里,嫦娥墜玉簪。
馮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注釋】馮夷:傳說中的河神名。
【解讀】整篇用比的手法。用物比物,把白蓮比做嫦娥頭上的玉簪,新穎出奇,之前似未有人道過。
起句寫時間:午夜,是為切「白」營造環境,也為帶出嫦娥(月)提供了條件。試想在夜間看哪一種顏色最清楚?當然是白色。而嫦娥所居的月殿不可能在大白天出現。
次句嫦娥的出現又是玉簪出場的先決條件,天上的人事通過一個「墜」字就回到人間來了,如果沒有這個字,要准確自然地轉到人間的白蓮身上還要費許多周折。
第三句明轉暗連,畫面從天上轉到人間,由鋪敘轉為指事,一「墜」一「捧」就由這句連接。馮夷是河神,管水,蓮生水中,很自然地連上了。「不敢受」才有「芙蓉出水」的可能。
結句「捧出」動感十足,要不,那玉簪可是沉到水底去啦!「碧波心」營造冰清玉潔、孤芳獨立的襯托環境,那晶瑩高潔如嫦娥頭上玉簪般的白蓮盈盈出水的場面,是多麼地美麗動人!
全詩環環緊扣、邏輯嚴謹,頗貼宋詩說理的格調,但演繹手法又突破了「理趣」的樊籬,通篇以形象取勝。雖隻字未題白蓮,但仙子風姿綽約、玉簪聖潔無瑕的出色比喻,精當地凸顯了白蓮的鮮明形象,令人有無限遐思。
《白蓮》 唐·陸龜蒙
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墮時。
【注釋】素蘤:即白花。蘤,古花字的另一種寫法。端合:真應該。
【解讀】表面看來是寫花,其實是寫人,借白蓮詠懷自況。
「素」,本色,即「白」,起筆便切題;艷色多受人喜愛,暗喻白色受冷淡;用「欺」是增加情感的程度,襯托素花的孤寂,也可理解成白蓮受艷色的嫉妒和排擠。「別艷欺」三字為此篇定下了基調,也為後面第3、4句的轉和結提供了依據。
次句鋪開,為起句作注以補足其意:白蓮既受冷落,本就不應遺落人間,而應該生長在瑤池仙境才符合其清高聖潔的品質和身份。
後半轉為寄情托意,「無情有恨」,轉的明白。白蓮不以艷色取悅於人,這看似無情,但欲墮於月下風前,這其中能無恨嗎?此恨誰知?「月曉風清」恰配得白蓮的冰清玉潔。但篇結是由3、4兩句一起負擔完成的。前後兩半可以說是每兩句各成流水關系,分開即意殘句缺。所以後兩句是亦轉亦結,意貫而成。
整篇有懷才未遇、自傷遲暮之意。隱逸並非本心,飄零出於無奈;潔者自潔,借白蓮以自況,即其本意。
8. 蓮葉頌 作文 500字
「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描寫西湖中一望無際的荷葉和亭亭玉立的荷花的詩句。以前我只聽說過,看過它們的圖片,並沒有見過它們。但今年暑假的一次旅行讓我見到了它們的「廬山真面目」。
我去了秦皇島市區的樂島。一踏進樂島的大門,右前方便有有一條水泥路。盡頭就是荷花池。雖然這個池子面積小,但是美麗絲毫不亞於西湖。荷葉如同一個個小巧秀麗的綠盤子,又如同一把把小巧玲瓏的綠傘浮在水面上。如果雨來了,誰會拿它們當傘呢?如果青蛙拿它們當傘,青蛙沒有事,那它會被沖刷成什麼樣呢?下面如果長了小的荷花,那麼下暴風雨時,荷葉就會用自己的身軀保護它們,不讓荷花被沖壞,卻不管自己被沖刷成什麼慘狀,不管自己的生死。想到這,我忽然對荷葉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敬佩感。我覺得和也有母親般偉大的精神,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顧自己的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難道荷葉不該值得我們去敬佩嗎?
池中荷葉的旁邊是亭亭玉立的、玲瓏多姿的荷花。這些荷花有的還是稚嫩的小芽,有的已長高,長出了花骨朵,有的剛剛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完全展開,像一盞盞粉紅色的寶蓮燈插在水中,還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氣,相信到過這里的人一定會陶醉於此。
如此美景可用一句話形容:「荷葉漂水上,人在畫中游」。
9. 愛蓮說作者從哪四個方面來歌頌蓮
作者是從「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三個方面來歌頌蓮花的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容不妖」是從生長環境的角度歌頌蓮花的高潔、質朴、莊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從體態方面突出蓮花的正直、剛直不珂、威武不屈,「香遠益清」是從香氣方面歌頌蓮花芳名遠揚;而「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則是從風度方面,寫蓮花的端莊、清高.
10. 大紅燈籠高高掛 頌蓮與大少爺的關系
這兩人的關系表達得十分隱晦,頌蓮是老爺的四姨太,她愛慕大少爺,卻得不到,大少爺因為從小生長在幾房太太的勾心鬥角的環境中使他對女人已經產生了深深的恐懼,讓他視女人為恐怖可怕的東西避而遠之。
大少爺像是沉悶陳府里的一縷陽光和希望,他不僅肩負著重振陳府的家庭責任,而且是年齡相似的頌蓮生活中短暫的美好。他們之間有幾分相知和好感,但身份和處境也決定了他們之間不可能有任何結果。
郁悶,借酒消愁的頌蓮曾向大少爺訴說自己在府里的艱難處境:「整天你算計我,我算你。」但大少爺除了幾絲禮節性的同情外,也無濟於事,他默默地離開了,註定是頌蓮生活中的一個過客。
(10)蓮頌舞蹈教學擴展閱讀:
大紅燈籠高高掛之頌蓮人物分析:
初入府的頌蓮還有幾分清冷孤傲,她自認為受過教育,更聰慧,與府里的女人們有著根本的不同。而在府里女人們的明爭暗鬥中,她無法獨善其身,也愈陷愈深。
頌蓮並不是一個純真小白兔,她的脾氣並不好,也有幾分心狠和睚眥必報,但她並不高明。面對別人的攻擊,頌蓮並沒有坐以待斃,特別是她迷戀起被捶腳的感覺和象徵的特權,意識到二姨太的真實面目和對自己的詛咒後,她開始了反擊。
剪傷了其耳朵,不管是否有心,都給人落下話柄,她藉助假裝懷孕來為自己重獲特權和盛寵,這像是飲鴆止渴,被揭發則跌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老爺雖寵愛過頌蓮,但他需要的不過是個服從的肉慾機器,他不理解她,也從不考慮和在意她的內心和情感。他擅自處理了頌蓮爸爸留給她的那支簫,也象徵著在男性主導的這個空間里,女性是沒有話語權和反抗可言的。一旦女性挑戰了男性的尊嚴和權威,等待她們的則是極其悲慘的下場。
小說里埋葬著上一輩兩個小妾的井在電影里改編為房頂上的「死人屋」。當梅珊與高醫生私通的事情被揭露後,梅珊被殘忍地勒死在了「死人屋」,與上一輩的兩個姨太一樣,成為了不能說的禁忌。
而目睹了梅珊悲劇的頌蓮大受刺激,老爺咄咄逼人道:「你看到了什麼?你什麼也沒有看見。」並為她貼上了一個「瘋女人」的標簽。
影片結尾,剛登門的五姨太在紅燈籠的圍繞中卻看到了門外著一身學生服,如孤魂野鬼般游盪的頌蓮,僕人告訴她:「是之前的四太太,已經瘋了。」五姨太的特寫鏡頭里沒有新娘的喜悅,而是充斥著一種揮之不去的惶恐。她的春天開啟了,她不過是下一個頌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