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情節舞蹈,適合中班幼兒的
三歲的孩子還是建議學一學比較簡單的幼兒舞蹈,民族舞可以等5到7歲的時候學一學,可以在幼
兒園有舞蹈興趣班的話,可以跟老師先簡單學一學看看孩子的興趣
② 適合幼兒中班的舞蹈有哪些
中國舞和芭蕾舞蹈都可以因為,年紀小,身體的各個機能還沒發育完全在訓練基本功的時候,正好能發揮小孩自身軟度的空間而對於形體上來說,也是從小練起,才能練就完美的體型!在自身的協調能力上,也會對以後有很大的幫助接受能力上,一樣會有很好的鍛煉!所以,幼兒學舞蹈,不是專業的舞蹈練習,最好不要去學因為,很難保證那些不是很專業的舞蹈教學會對孩子的各個因素造成不良後果
③ 中班舞蹈律動教案do re mi
樂創造:用do re mi》教案第一單元快樂的do re mi教學內容:1、學習歌曲《快樂的do 1、學習歌曲《快樂的dore mi》、《我是小小音樂家》第一單元《快樂的do re mi》教案第一單元 快樂的do re mi教學內容:1、學習歌曲《快樂的do re mi》、《我是小小音樂家》2、欣賞歌曲《多來咪》、電影《音樂之聲》3、音樂創造:用do re 2、欣賞歌曲《多來咪》、電影《音樂之聲》第一單元《快樂的dore mi》教案第一單元 快樂的do re mi教學內容:1、學習歌曲《快樂的do re mi》、《我是小小音樂家》2、欣賞歌曲《多來咪》、電影《音樂之聲》3、音樂創造:用do re 3、音樂創造:第一單元《快樂的dore mi》教案第一單元 快樂的do re mi教學內容:1、學習歌曲《快樂的do re mi》、《我是小小音樂家》2、欣賞歌曲《多來咪》、電影《音樂之聲》3、音樂創造:用do re mi三個音創編音樂短句活動《小小作曲家》根據《多來咪》創編律動、表演教學目標:(薪疽師盧剪會視竹類恰憐歸蒙潮促豺肝郊貪不簾蕪產文煩阿勢屋藏狽綴般訝貌高斗冉乒勒 用dore mi 三個音創編音樂短句第一單元《快樂的do mi》教案第一單元快樂的do re mi教學內容:1、學習歌曲《快樂的do mi》、《我是小小音樂家》2、欣賞歌曲《多來咪》、電影《音樂之聲》3、音樂創造:用dore 活動《小小作曲家》第一單元《快樂的dore mi》教案第一單元 快樂的do re mi教學內容:1、學習歌曲《快樂的do re mi》、《我是小小音樂家》2、欣賞歌曲《多來咪》、電影《音樂之聲》3、音樂創造:用do re 根據《多來咪》創編律動、表演第一單元《快樂的dore mi》教案第一單元 快樂的do re mi教學內容:1、學習歌曲《快樂的do re mi》、《我是小小音樂家》2、欣賞歌曲《多來咪》、電影《音樂之聲》3、音樂創造:用do re mi》教案第一單元快樂的do re mi教學內容:1、學習歌曲《快樂的do (一)單元總要求第一單元《快樂的dore mi》教案第一單元 快樂的do re mi教學內容:1、學習歌曲《快樂的do re mi》、《我是小小音樂家》2、欣賞歌曲《多來咪》、電影《音樂之聲》3、音樂創造:用do re 通過演唱、欣賞歌曲和音樂活動,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學習有趣的音符do re mi。第一單元《快樂的do re mi》教案第一單元 快樂的do re
④ 幼兒園中班舞蹈教案:《我的朋友在哪裡》
2、培養幼兒對節奏的認識。 3、在游戲過程中對幼兒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使幼兒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活動准備為曲調選節奏的四列火車及節奏型卡片。 活動過程一、 游戲《趕花會》,引導幼兒在句末大膽創編造型。 教師以游戲的口吻引入,引導幼兒大膽創編B段中花葉花莖的各種造型,活動中注意保持自己與別人之間的空間距離,不擠在一起,不相互碰撞。 二、 多聲部朗誦《小鴨小雞做游戲》,培養幼兒相互間的協調性。 三、復習歌曲(拉拉勾) 2、 復習歌曲《拉拉勾》。引導幼兒有表情地表演唱。 四、 學舞蹈游戲《我的朋友在哪裡》 1、 復習歌曲《我的朋友在哪裡》 ① 教師問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裡?啟發幼兒答:在這里,在這里,我的朋友就是你。 ② 幼兒齊唱後,復習這道歌有幾個樂句?(4個)。 2、 為曲調選節奏,並練習拍打節奏。 ① 出示四列代表四個樂句的小火車,引起幼兒興趣。 ② 出示節奏型卡片,幼兒拍打節奏。 ③ 引導幼兒為歌曲選相應的節奏型貼在車廂上。(合作性、互助性的培養)。 ④ 讀節奏。 3、 看著節奏譜學習基本動作。 4、 學習舞蹈游戲。 ① 教師唱曲示範一次。 ② 交待舞蹈游戲的規則。 ③ 組織幼兒舞蹈游戲。 游戲過程中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 五、 小鴨小雞律動退場。 六 游戲結束 這篇幼兒園舞蹈教案《我的朋友在哪裡》就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活動帶有很大的樂趣,一節課完成孩子們意猶未盡的討論這是我的動作這是誰誰的動作,而且他們會持續很長時間不會忘記這個舞蹈。從孩子的興趣出發還能夠為他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⑤ 在幼兒韻律活動中,體態律動和舞蹈有什麼區別
1、目的來不同。
體態律動是以訓自練聽音樂、感受音樂為主。以身體為樂器,根據音樂的速度、節奏、力度、分句、感情等變化,有控制地作出各種幅度和力度的動作,表達聽到的樂曲。
舞蹈是對為了鍛煉出身體的柔韌度、平衡力、協調力,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開發藝術潛能,改善形態以及氣質。
2、訓練效果不同。
體態律動既培養節奏感,又有助於對音樂的全面感受,加強表演的自信心。
舞蹈啟迪幼兒的藝術天賦,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從而達到培養少兒形體美與藝術氣質的效果。
3、難度不同。
體態律動難度較低,日常學習可以很快見到成果。
舞蹈難度較高,需要進行系統細致地訓練,長久學習可見效果。
(5)中班幼兒律動教學舞蹈擴展閱讀:
少兒舞蹈分為國際舞蹈與形體舞蹈兩種。
國際舞蹈通過規范化、系統化的教學系統,以科學系統的形體芭蕾訓練為基礎,學習世界各國代表性舞蹈、了解世界各國的藝術。
形體舞蹈通過啟蒙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對舞蹈、聲樂的熱愛,提升學生的藝術氣質和藝術視野。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
網路-少兒舞蹈
⑥ 中班幼兒舞蹈的動作特點
舞蹈是人體藝術,他要求舞者良好的體型和必要的舞蹈條件。幼兒舞蹈以其流暢優美的音樂和形象生動的體態動作,反映幼兒的童趣、童心,是幼兒喜聞樂見愛學的一種藝術活動。它對於豐富幼兒審美經驗,培養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與能力;開發藝術潛能;發展幼兒理解、聯想、想像、創新等方面的能力;促進幼兒動作與身體機能的發展,提高幼兒動作協調性、靈活性等有重要意義。 部分幼兒站姿仍存自然形態的習慣,因此首先要克服幼兒的自然形態的習慣,訓練出一個良好的體態,初步掌握肌肉的緊張和鬆弛,鍛煉後背和腿的能力;其次解決腰腿的軟度和控制能力;然後,在訓練的整個過程中教會幼兒聽音樂,養成跟著音樂來做動作的習慣。 幼兒的生理特點是:人小,穩定性差,但軟度和開度較好,而軟度和開度又是一切舞蹈動作的根本點,所以,藉助平整的地板來幫助幼兒進行軟、開度的訓練,由於幼兒是躺或坐在地上進行訓練的負擔較小,容易掌握動作達到理想的訓練目的,因此在舞蹈時,動作盡量簡單。 上肢在搖動同時,下肢動作不要太大。如:小丁字步、連續跳等。動作簡單,孩子易學會,這對初學舞蹈的幼兒來說,他們不會產生厭倦恐懼的心理。另外,動作要一定的情趣,如果一味地強調某種正規的動作,這會影響他們學的興趣,稍加點情趣,效果就不一樣。因此本學期活動安排如下: 幼兒舞蹈興趣活動在訓練教學上分為兩大部分: 一、舞蹈基礎訓練。也可稱為舞蹈的基本技能訓練。主要是採用地面訓練的方式,訓練(4—6歲)這一年齡段的幼兒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動作。 二、表演性組合。主要訓練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藝術表現力。力求充分挖掘幼兒的天性,使幼兒的舞蹈動作能夠達到高一層次的協調流暢。從而啟發幼兒用肢體去表達情緒,抒發感情。 基礎訓練與表演性訓練相結合的方法,更加適用於幼兒園舞蹈訓練及各種演出需要,使訓練更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總目標: 1.學會基本手位,腳位及基本功的練習:大八字位、小八字位。壓腿:前壓,側壓,後壓。踢腿:前踢。方位:2、3、4、5、6、7、8位。 2.學會12個考級組合: (1)走步 (2)音樂反應 (3)擴指 (4)手臂動作 (5)彎腰,轉腰 (6)前壓腿 (7)雙吸腿 (8)腳位 (9)投得的動作 (10)擺臂 (1 1)蹦跳步 (1 2)平踏步 3. 學會跟音樂跟節奏:可以聽著音樂即興跳小組和,有節奏感,能走出簡單的隊形。 4. 學習跳一個成品舞。 5. 為今後學習舞蹈的過程打好基礎,增加身體的柔軟度。 (四課時) 第三周: 第一節 內容站一位、大八字步、小八字步、 1、 2、 3、 4、 5、 6、 7、8方位的認識,壓腿:前壓、側壓、後壓。 目標:讓幼兒的身體得到很好的舒展,培養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第二節 內容:拉伸肌肉,復習上節課教授內容。 目標:讓幼兒在柔軟度上得到鍛煉。 第四周: 第一節 內容:復習鞏固上兩節課所學內容。 目標:加深記憶,能跟上節奏。 第二節 內容: (1)走步 目標:了解走步,知道走步與走路的區別。 (八課時) 第一周: 第一節內容: (2)音樂反應 目標:能聽清楚音樂節奏,跟得上節奏。 第二節內容: (3)擴指 目標:學會動作,知道什麼叫做擴指,動作一定要到位。 第二周: 第一節內容: (4)手臂動作 目標學會基本動作,知道手臂動作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第二節內容:手臂動作,踢腿。 目標:學會組合中的舞蹈動作,加深記憶。 第三周: 第一節內容: (5)彎腰 目標:學會彎腰的動作,動作要求到位。 第二節內容:轉腰 目標:知道什麼是轉腰,學會動作,動作做到位。 第四周: 第一節內容: (6)前壓腿 目標:練習在把桿上壓腿(前壓) 第二節內容:前壓腿 目標:練習在地面上壓腿。 (八課時) 第一周: 第一節內容: (7)雙吸腿 目標:知道什麼是雙吸腿,學會基本動作。 第二節內容:雙吸腿 目標:復習雙吸腿,復習手位,腳位, 1、 2、 3、 4、 5、 6、 7、8方位。 第二周: 第一節內容:(8)腳位 目標:教授組合中的腳位。 第二節內容:腳位 目標:復習上節課所教內容,加深記憶。 第三周: 第一節內容:(9)頭的動作 目標:學會頭的基本動作 第二節內容:(10)擺臂 目標:學會擺臂的動作,記住節奏與歌詞。 第四周: 第一節內容(1 1)蹦跳步 目標:學會腳的基本動作,分清方向,腳位。 第二節內容:蹦跳步 目標:復習上節課所教的腳的動作,教會手的動作,復習走步。 (八課時) 第一周: 第一節內容:(1 2)平踏步 目標:教會腳的動作,復習擴指,手臂動作。 第二節內容:平踏步 目標:教會手的動作,復習上節所教內容,結合在一起練習。 第二周: 第一節內容:平踏步 目標:教會變隊形,結合上兩節課的內容一起練習。 第二節內容:平踏步 目標:記住平踏步的隊形和動作。 第三周: 第一節內容:復習轉腰、彎腰、壓腿:前壓、側壓、後壓,手位知識。 目標:加深鞏固幼兒對動作方法的掌握。 第二節內容:成品舞 (1) 目標:學習舞蹈基本動作 (一) 第四周: 第一節內容:成品舞 (2) 目標:繼續學習舞蹈基本動作,結合上節練習。 (二) 第二節內容:成品舞 (3) 目標:學習基本動作,並進行組合練習。 (三) (四課時) 第一周: 第一節內容:成品舞 (4) 目標:學習成品舞隊形,結合動作練習。 第二節內容:成品舞 (5) 目標:結合音樂、動作、隊形進行整體練習。 第二周: 第一節內容:成品舞 (6) 目標:要求幼兒對舞蹈的音樂節奏,動作,隊形記牢,掌握。 第二節內容:調節課 第二節 內容: (1)走步 目標:了解走步,知道走步與走路的區別。
⑦ 幼兒園動作簡單又歡快的律動舞蹈有哪些
牛奶歌 愛我你就抱抱我
⑧ 什麼是律動教學
律動兩字是希臘語RrhmlDs發展而來,英語稱Rhythmic,是節奏的意思。從字意上來講,律動可理解為有韻律節奏的身體動作。而律動教學是通過人體有感情、有節奏的舞蹈,表現出各種不同高低、速度、力度等內心節奏的音樂內容。
《幼兒律動》強調幼兒律動的游戲性、趣味性和時代感。根據不同年齡段劃分為小班、中班、大班,內容豐富廣泛,除了提供自然、植物、動物、家園、生活常識等主題外,還在律動基礎上增加了部分幼兒歌舞表演。
律動課程強調幼兒律動的游戲性、趣味性和時代感。根據不同年齡段劃分為小班、中班、大班,內容豐富廣泛,除了提供自然、植物、動物、家園、生活常識等主題外,還在律動基礎上增加了部分幼兒歌舞表演。
律動在教學中的作用及意義
音樂和舞蹈雖然具有各自的特性與價值,但兩者卻同根同源,節奏和情感就是音樂與舞蹈的共同點。因此,音樂教學中的舞蹈律動將音樂與舞蹈融合起來用來輔助音樂教學,使音樂課堂教學能夠有效的實施。
它不以訓練系統的、專業的舞蹈技能為目的,也不需要高超和高難度的舞蹈技巧,而是通過肢體語言向兒童傳達特定的音樂信息,激發兒童的興趣和內心的表現慾望;幫助兒童加強對音樂的感知、體驗與理解;提高兒童對音樂的表現力。
特別適用於小學生(6—12歲的兒童),可以貫穿於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對兒童的全面發展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⑨ 適合幼兒園中班小朋友跳的舞
我們班小班的時候六一跳的是大小姐的《GO GO GIRL》,中班的時候六一跳的是大小姐的《起立敬禮做下》,都比較歡快,但是要看各個班孩子舞蹈的基礎,我們班孩子從小班開始就常跳這類的律動舞蹈,所以還好,如果平時跳得少的話,大小姐的舞蹈動作就有難度!網上有教學版的視頻~你可以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