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教育要發展,師資需先行"。幼兒園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追求的教育理念是創造高質量的幼兒教育,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它需要通過
教師的工作去實現。因此,對高質量幼兒教育的要求,最終會轉化為對教師的要求。建設一支團結向上,富有凝聚力和戰鬥力,作風扎實,素質高強的幼兒教師隊
伍,是幼兒園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證。要想讓幼兒進步和成長,首先必須以教師的進步和成長為前提,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本。多年來,我園嘗試著從本園的實
際、從教師的實際出發,尊重教師的主體性,採取多渠道、多方位發展教師的專業技能,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我園教師隊伍專業現狀,現有教師 人,幼師專業畢業教師 人,其餘都是從其他專業畢業的,在一線崗位專業人員僅
人。因而對幼教專業知識、幼兒教育教學技能、技巧都是從頭學起。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學前教育大發展的時期已來臨,對幼兒園教育的質量要求更高。面對
這樣的形勢,我們認識到目前我園的教師隊伍專業現狀急待發展,專業水平急待提高。結合近年的工作實際,就如何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談自己的一些粗淺認
識。
一、抓學習,促進教師對專業成長緊迫性的認識。
"幼兒教師專業化程度的強弱,專業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幼兒園教育質量的好壞"。近年來,我們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如:組織教師學習
了解幼教前沿理論,幼教新觀念,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名園所,學習交流,請專家來園講座、指導教學等,教師們統一思想,明確了認識,但要真正提高教師專業水
平,還需要我們腳踏實地,制定一系列的方法措施,才可促進教師專業化大的發展。
二、抓培訓,促進教師幼教基本功全面提高。
加強規劃,有效落實。近年來,我們堅持每學期培訓一項幼兒教師的基本功,但隨著教師隊伍的不斷壯大,幼教專業人員的嚴重缺乏,培訓任務愈加重
要,依據幼兒園目前教師隊伍現狀,我們立足實際,設立了"幼兒教育研究室",重點就教師專業培訓,課題研究,結對幫扶等方面開展工作,制定了中、長期教師
專業發展的規劃,短期培訓計劃,就教師目前的專業水平,採取突出重點,制定措施,分步實施,有效推進。
1、分層培訓,整體推進,分類指導,整體成長。
崗前培訓。我園教師95%都不是普通幼兒師范學校畢業,沒有系統的學習幼教專業知識,雖然有一半以上的教師在幼兒園工作15年以上,有一定的保
教經驗,但在教學一線崗位的教師都是近年來從中、小學調入的,對幼教理論、專業知識缺乏,因此,我園應在每一學期開學前利用一周的時間組織教師開展主題教
育活動,學習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幼教《法規》、《綱要》,幼兒園各崗位人員的職責與要求,請專業特長教師進行基本功展示,盡快讓教師進入角色,投入到
新學期的工作中去。
新教師培訓。新教師作為教師隊伍中的新鮮血液,不管在師德修養還是在教育教學中,都要經歷成長羽化的過程,因此我們要通過多種的培養方式幫助其
遞進成長。要開展幼兒教師的四心(愛心、耐心、細心、恆心)的培訓輔導,幫助教師從思想到理念上的轉變;學習幼教法規和幼教基本理論,鼓勵新教師自學幼教
專業知識;帶領新教師深入班級跟孩子在一起生活、游戲一個周,讓她們初步了解幼兒的特點,有了感性的認識,再通過聯系幼教理論分析幼兒教育的特點,讓她們
明晰幼兒教育與中、小學教育的區別,促進其盡快轉變角色;開展基本功展示活動,請園里的特長教師展示幼教基本功,讓新調入教師展示自己的特長,促使新調入
教師認識到幼教基本功是每個幼兒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同時也了解了新調入教師在專業基本功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的制定幫扶計劃;帶領新教師聽園里骨幹
教師講課,聽新教師試講課,由骨幹教師幫助、指導、新教師組織教學活動,讓她們逐步掌握幼兒園保教活動的組織方法。
專業技能培訓。針對我園教師在幼教專業基本技能方面存在的差異,把教師按照技能強弱分成小組,有針對性的開展
技能培訓。採取每學期定培訓重點任務,抓關鍵環節。如,定"彈唱"為培訓重點,先讓每位教師進行彈唱,然後根據彈唱的水平,分成初級、中級、高級,再確定
培訓策略,最後由培訓教師按計劃分步實施,做好階段檢查,動態調整培訓方法,培訓結束時,進行考核,檢查培訓效果,然後再確定下一步的培訓重點,直至每位
教師的彈唱在原有水平上都有較大的提高。對彈唱基礎太差的教師,安排專業教師長期跟蹤,個別指導,不急不躁,讓不會彈唱的教師在一對一的幫助中增添信息,
在專業教師手把手的指導下提高水平。對每一項基本功的培訓都制定相應的措施,每期各有側重點,以點帶面的促進其它各項基本功都有所發展。
三、抓教研,促進教師保教能力全面提高。
團隊運作,能充分激發各組員的積極性,發揮各自的潛能,取長補短,有效促進教育合力的形成。我園要按照教師們各自特長,把教師分成三個組,如:
把有音樂、舞蹈、彈唱特長的教師分為第一教研組,把繪畫、手工製作、體育特長的教師分為第二教研組,把負責照顧幼兒生活起居的教師分為一個組,便於教師們
在一起探索、研究保教方法。因此,在幼兒園工作中,我們要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園本教研,做實實在在能夠幫助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教研,以我園實際為本
位,以教師自己或他人的行動為基礎,由園內骨幹教師作引領,通過加強理論學習,樹立反思意識,提高教研能力,認識教研活動對專業成長的重要意義,並在實踐
過程中開展教研反思活動。另外還可以組織園里骨幹教師交流個人專業成長歷程,通過分享,使教師產生共鳴和感悟,從而對個人的成長帶來促進與幫助。為教師的
專業成長提供合適的平台和載體,打造了一支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過硬專業素養的幼教教研團隊。發揮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對一些新課程改革中遇到的重點問
題、難點問題,要通過"一課多講"、"教研組推優"、"教學比武"等形式,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教師們在發現問題--設計方案--實踐操作--反思總
結--發現問題的循環往復的過程中,將活動演繹成了一個師幼共同成長的故事。
㈡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什麼
在思想方面:
首先應注意建立新的教育觀、兒童觀、課程觀。因為以「幼兒為本」改變了以往的師生關系。
1、提高教師實踐操作能力,正確判斷幼兒的興趣和發展的程度;
2、加強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正確對待開放教育與傳統教育;
3、擺正教育過程與結果的關系,實現教育目標與快樂成長相容。
其次要提倡「開放的空間、開放的時間、開放的玩具」。
再就是教育應與幼兒學習特點、實際發展水平相適應,尊重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個別差異。
在活動方面:
活動要考慮年齡的特點,要符合並滿足各年齡班幼兒的需要;活動策劃要周密,預設目標要明確,工作分工要具體、管理要到位;活動設計要本著創新與高參與的原則;避免少數人忙乎與表現的情形。注意讓幼兒參與活動策劃,並能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充分展現自己;活動的整合性要強,盡可能地整合各項培養目標;活動要體現家園共育思想,動用家長的智慧,開好活動。
在其他方面:
活動一定要制訂適度的常規。不能因過多過細的所為常規而阻礙了幼兒的自由探索與交流,當然也不能因無序、混亂而影響幼兒的學習,注意給幼兒松綁,實現自由和常規的協調;教師要利用讓幼兒參與活動制訂常規指導的過程,培養幼兒的民主意識、參與意識、自製能力等現代公民素質;教師要著力在維持幼兒對活動、活動室的新奇、熱愛以及舒服感等方面下功夫;活動室的環境第一應滿足社會需求、安全需求、物品需求,要能發展幼兒的內在直覺、鑒賞力以及對他人的同理心;活動室環境第二應能刺激幼兒想學習、有目的的學習;活動室環境第三應有助於兒童文化的發展,以促進真實的活動。以幼兒為本要求我們教師熱愛幼兒,尊重幼兒,促進每個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全面健康的成長。這不僅僅是嘴上說說的,它需要我們老師在日常工作中落到實處,無論是教學活動還是游戲活動,甚至是一日活動中的細微環節,一切以幼兒的發展為大前提,這樣才能做到真正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標准。我們應該隨時關注幼兒的發展,注意他們的一舉一動,發現問題並及時找出對策,我們要熱愛幼兒,尊重幼兒,把每個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孩子那麼呵護。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最不應該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來。不管發生什麼事,每天早上我都會先對著鏡子笑一笑,告訴自己:又是新的一天。帶著一個美好的心情與孩子們一起學習,游戲,把孩子們也帶到快樂中去
㈢ 幼兒教學教育的內容包括哪幾個方面
知識技能和道德人格。
推薦參考大安法師開示
兒童是一個民族的未來。看一個民族的興衰,就看這個民族的小孩的素質怎麼樣,所以兒童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是治國安定之根本,所以不得不加以考究。兒童的教育更多的是道德教育、人格教育、整體素質教育,心生敬畏感的教育以及在行為層面的一種規范。小孩子在懂事的時候,你教他什麼呢?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德的教育如果成功,他一生受用無窮。首先要教孝,孝敬他的父母。你不能溺愛他,不能以小孩為中心。傳統社會到吃飯的時候,小孩要幫父母添飯的,幫父母端茶的,這在培養他的一種孝心,孝行。現在可是顛倒了,小孩坐在上面,他好像是小太陽,做父母為他服務,忙得團團轉。如果他是在三歲以前,或者是自己不能料理,你可以為他服務。當他到了七八歲,十來歲的時候,你就不要這樣做了,一定要讓他來為父母服務,來為他人服務,來盡到他的一份孝心。悌,處理兄弟之間的關系,做弟弟的要恭敬兄長,兄長當然也要關懷弟弟,這裡面兄弟之間要有悌的這樣的一個德性。忠,處理個人跟社會,跟國家的關系。你在社會供職,做公務員,一定要對國家盡忠,忠心耿耿。你如果有忠心的話,你就不會用自己的權力去謀私利,去貪污腐化,去把國家的錢存到外國銀行,你做這些事情就是不忠。所以我們看到這么多貪官污吏,就是由於從小沒有教育;信,是朋友關系,要講信譽。這個信,一邊是個人字,一邊是個言字,人說的話就是可信的,如果說出的話不可信,你都不是人了。所以自古以來對人都是很尊嚴的,有的事情用人格擔保,那大家都無話可說。但現在人格瓦解了,你說用人格擔保誰也不相信。古人的信,那是一諾千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無論怎麼樣都得兌現諾言。信是植根於誠,真誠心才會表現出信。現在這個社會也是誠信極為低落的時代,人與人之間已經很難建立一種信任關系了。有時候看到這一點真是感慨不已。經濟領域的坑蒙拐騙,假冒偽劣,各種事情,甚至媒體當中摻水分的,虛假的報道,虛假的廣告,虛假的文憑學歷,那太多了。所以一個人一定要有信。孔子在教化當中,有一次子貢問孔子治國之道,治國有三個要素:足食、足兵,再就是信譽,信。子貢又問:如果這三者要去掉一項,應該去掉什麼?孔子回答:可以去掉駐兵(就是國防力量)。如果三個要素非要去掉一個就把國防去掉,剩下兩個。足食就是吃飯的問題,那麼進一步問,足食和信這之間非得要選擇一個的話,那取什麼、舍什麼?對一個治國者來說,這是很嚴峻的。孔子回答:去掉足食。把這個民生吃飯問題都可以放下,剩下這個信。子貢一聽大吃一驚,怎麼會作這個選擇?孔子說:自古誰無死,民無信不立。你沒有食可能會死,自古以來誰沒有死啊,但是人沒有誠信的德性,他就站立不起來,他的人格整個瓦解。也就是說這種信的道德價值超過肉體的壽命,這是我們中國聖人擲地有聲的語言,我們對聖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能把一種道德精神價值高揚到這個程度。然而我們現在的不孝的子孫卻把這個信的道德價值淪落到這個程度,我們都愧對孔老先生(孔夫子),要進行信的教育。禮,禮貌、禮敬,禮的精神就是恭敬,恭敬表現得要有禮節,要有禮的形態來表達這種恭敬;義,正義,中國文化當中,關羽的形象就是義的一個典型,桃園三結義之後,他對於兄弟關系,對於劉備的忠心,是什麼都不能動搖的;廉,廉潔、節儉。一個人要減低自己的物質慾望,要廉潔,做官要做清官,兩袖清風。一個人能夠廉潔,他的道德人格就能上來,如果一個人,他很追求高消費,過那種奢侈的生活,他就容易走向墮落的道路,就會取那些不義之財;最後一個是恥,羞恥,內疚,當做了某件事情的時候,愧對良心,愧對天地,愧對他人。知恥近乎勇,你知道這個恥,才會勇於改過。這個恥就相當於佛門的慚愧,慚愧心,如果一個人沒有慚愧心,那就無葯可救了。如果一個人沒有羞恥感,到無恥、免恥的程度,那也就無葯可救了。這種恥感是他的良知良能還沒有泯滅的一種情緒反應,如果良知良能都汩沒了,汩沒在物慾裡面,仇恨裡面,這些,他就不會有恥。不會有恥,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你看現在有些做壞事,他搶了人家東西,他當面炫耀自己,你看我搶的過程多麼有勇氣,多麼有謀略,怎麼怎麼回事,他都把它作為一個炫耀的東西。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自己搞婚外戀,還炫耀自己,你看我多有魅力,我有幾個情人這樣這樣,你看他都在炫耀。所以就是免恥,無恥了,一個人到了無恥的程度就沒有辦法了。八德,這八個字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做人的人格。如果這八個字都沒有的話,那古人說就叫亡八字嘛,亡八字,你這八個字都忘記了,在你身上都體現不出來了。忘八字比較文雅一點,如果把那個「字」字省掉,就叫亡八,有點罵人的樣子了,你這是亡八蛋 ,那怎麼了?就是亡八蛋,就是這八個字一點都沒有了。對小孩進行這樣的教育,這是實實在在的教育,這才是教育最本真的東西。然後進一步教三世因果,一切行為在過去、現在、未來,這個三世因果是真實不虛的。我們每個行為在六道輪回都會有體現的,把三世因果、六道輪回教給小孩。因果和輪回是佛教的核心,如果一個小孩能接受這樣的道理,能夠在內心深處建立這樣的觀念,他一定就會有敬畏感,他就不敢胡作非為,他就建立了懲惡勸善的一個根據。這個根據是深深地扎在他的內心深處的,他就會在行為上真正做到慎獨,在沒人看到的時候他也會按照這八個字來約束自己,來規范自己。如果沒有因果的觀念,沒有輪回的觀念,那麼一切道德的教化就沒有根,沒有基礎。盡管他口頭上說講道德,那都是口頭上作表面文章。所以我們現在感到深深的憂慮,當一個社會不相信三世因果,不相信六道輪回,他的道德一定會滑坡的,一定會淪喪的,這是非常重要的。
㈣ 學前教育教學有哪些方法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7日起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應當配備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標準的玩具、教具和幼兒圖畫書,不得使用教科書。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此消息一出,議論紛紛。
孩子是不斷發展的個體,從小就接受教育。現在的家長普遍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好。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孩子學的更多,學的更早。教育部的草案一出,家長們開始著急,著急自己家的孩子上小學後,要是學習跟不上怎麼辦?
現在孩子上培訓班已經是普遍現象,是不是上了培訓班就有用呢?為什麼明明做了這么多幼小銜接工作,孩子上小學還是會感到累?甚至有的孩子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開始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如:厭學、抑鬱等。還是那句話:「因為幼兒園小學化」。過渡幼小銜接非但沒有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反而提前讓孩子感受到了學習的壓力。杜威說的:「學校教育必須與兒童現在的生活聯系起來。」
有這么一個案例:思思是一個三歲的寶寶,但是思思媽媽會讓思思握筆寫字,寫1、2、3、4、5之類的字。一天,媽媽也是照常讓思思進行握筆寫字,但是在思思握筆的時候,媽媽發現思思的握筆姿勢不對,媽媽就上前去說:「思思,握筆要這樣握,像媽媽一樣。」媽媽邊說邊示範,可是思思怎麼也握不好筆。案例中的這情情況,思思是個三歲的孩子,一般來說,54個月之前的寶寶不建議握細小生硬的筆寫字。因為54個月之前的寶寶小肌肉發育不完全,握筆是比較困難的。如果這時候讓寶寶握筆寫字,以後握筆錯誤的姿勢會改不過來,嚴重會導致手部發育畸形。更嚴重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思思感受到的是枯燥的數學書寫,這樣的書寫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意義(既不能產生有趣的作品,也不能用它為自己服務,有的只是旁人的態度:好或不好)。案例中的家長過於急切的想讓孩子學習寫字,很可能對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產生消極影響,作為家長,對於寶寶能力的發展要有耐心,多給孩子進行小肌肉鍛煉的游戲,等寶寶肌肉發展完全了再寫字也不遲。
杜威說:「生長是生活的特徵,所以教育就是不斷生長在他自身以外,沒有別的目的。學校教育的價值,它的標准,就看他創造繼續生長的願望到什麼程度,看它為實現這份願望提供方法到什麼程度。」[ 杜威著:《民主主義與教育》]
㈤ 簡述幼兒園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說實話幼兒園孩抄子接受襲的知識並不多,幼兒園主要起到一個照顧孩子的作用,讓孩子學到一些阿拉伯數字及26個字母的的書寫與認識,為將來的小學打下一定的基礎。
一般來說教育模式都是以玩為主,讓孩子在快樂玩耍的同時學到一些知識及品德,比如團結同學,樂於助人等。
㈥ 幼兒園常用的八種教學方法
一、直觀法:幼兒園教學的主要方法。包括:觀察(物體和現象)、演示、示範、使用直觀教具、採用電化教育手段等。
1、觀察法:幼兒園直觀教學方法之一,運用觀察進行教育的方法。科學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方法,指有預期目的的感知活動。觀察方法:指觀察事物的具體方法。依據觀察的目的要求,選擇科學的觀察方法會提高觀察的效率。
(1)幼兒自發觀察:幼兒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主動、自發地觀察周圍新奇的事物。如:天空中的飛機、樹下的螞蟻等。
(2)個別物體觀察:在一定的時間內,組織幼兒觀察某一物體或現象,使幼兒掌握這一物體或現象的名稱、外部特徵、功能、與人們及社會的關系,從而獲得有關的粗淺知識。如一般的認識食物、動植物都用這種方法。
(3)比較性觀察:指組織幼兒觀察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體、現象,比較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通過分析、比較、判斷、思考,能更精確、細致、完整的認識事物,形成概念。如認識圖形(正方形和長方形)、認識常綠樹和落葉樹等。還可以分為整體比較和分解比較。整體比較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進行整體比較,找出它們的相似性、相反性和相近點。分解比較是對兩種物體分別從局部逐一地進行比較。
(4)長期系統性觀察:也稱「追蹤觀察」。在較長的時間內,組織幼兒連續的對某一物體或現象的發展變化進行間斷性的、系統的觀察。如觀察種植角里的植物、月亮的變化等。
(5)順序觀察法:即對觀察對象按照先後順序,從不同的角度細致的觀察。一般觀察動物時是按照從頭到腳、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
(6)特徵觀察法:是對觀察對象的最主要或某一方面特徵進行相對靜止的觀察。
(7)分解觀察法:是對觀察對象各部分進行仔細分解觀察,然後再綜合起來,達到清晰地了解全貌的目的。
(8)探索性觀察:即觀察事物之間的聯系、轉化、原因和結果進行探索。
2、示範法:指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所做的教學表演,為幼兒提供具體的模仿範例。一般語言、藝術、健康領域用得較多。
(1)完整示範:對新的教學內容,從頭到尾的示範,給幼兒完整的印象,便於理解和掌握,形成整體的概念。如:新授歌曲、詩歌、早操時經常用到。
(2)部分示範:在幼兒學習過程中出現難點、錯誤時,教師進行部分示範以幫助解決局部問題,對已經會的內容不再示範。
(3)分解示範:把學習材料分成幾部分,分部、分段地示範,使幼兒掌握每一處要領和學習的重點。
(4)不同方向示範:從正面、背面或側面進行示範,使幼兒從不同角度得到完整的印象。一般舞蹈、律動時用得較多。
二、提問法:是教育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是指導幼兒觀察、學習的主要方法。
1、描述性提問:即提示幼兒細致地觀察並描述事物,一般這樣提問「你看到的啄木鳥是什麼樣的?」
2、比較性提問:即啟發幼兒比較事物的異同。如「正方形和長方形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
3、分類性提問:即啟發幼兒運用概念進行思維的提問。如「你認為桔子是屬於哪一類呢?(干過還是水果)
4、解釋性提問:即提示幼兒了解事物及變化的原因並清楚的加以說明。如「雨是怎樣形成的?」
5、選擇性提問:即對幾種結論進行取捨的提問。如「你們說,葡萄乾是屬於水果還是乾果呢?」
6、反詰性提問:指對幼兒在觀察、感知過程中得出的判斷進行反問。如「小海馬是媽媽生的嗎?」
三、談話法:又稱「問答法」,古老的教學法之一。通過教師提問和幼兒回答進行教學。即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回答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檢查知識、鞏固知識。
㈦ 幼兒園教育教學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和討論活動,知道小朋友爬高是很危險的道理。 2、願意用「XX幫幫我,我要……..」的簡單句型請求別人幫助,感知得到滿足的快樂。 活動准備: 幼兒用書,糖果玩具等放在高處的櫃子上。 活動過程: 1、幼兒看圖,了解畫面上人物的行為。 教師:圖上有誰?小朋友在做什麼? 2、引導幼兒看圖討論,知道爬高的危害。 教師:小男孩想要什麼?他是怎樣做的?摔倒了會怎樣? 教師:小女孩想要什麼?她拿不到,喊誰幫忙?寶寶高興嗎? 3、自己的生活經驗,知道爬高的危害。 教師:小朋友你有沒有摔交?你是怎麼摔交的?感覺怎麼樣? 教師:假如你想要一樣東西,可是這樣東西放的很高,你拿不到怎麼辦,是自己爬高拿還是請大人幫助好呢? 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 小結:現在小朋友太小了,有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自己爬高拿東西會摔交的受傷的,我們小朋友不做危險的事情,等長大長高以後,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嗎? 4、情景表演,引導幼兒演示請求別人幫助的語言情景。 教師:小朋友,看一看櫃子上有什麼?你想要嗎? 請一個小朋友自己上來嘗試拿高處的玩具。(夠不著) 教師:拿不到怎麼辦?你會請老師幫忙嗎? 引導幼兒說說:老師幫幫我,我要拿玩具。然後大家一起說一說,將玩具拿給小朋友。 教師(將一瓶糖果放在高處的櫃子上):櫃子上還有什麼?你們想吃糖果嗎?誰想來拿糖果? 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拿,嘗試夠不著,鼓勵有一起請求:老幫幫我,我要糖果。老師:好呀,我來幫助你們。教師將糖果拿下來一個一個發給孩子,鼓勵幼兒說謝謝。。最後讓幼兒品嘗甜甜的糖果。
㈧ 幼兒園主要採用的幼兒教育教學法是
幼兒教育目標是通過幼兒園各學科領域的教學活動來實現的對嗎?
你好
幼兒教育目標是通過幼兒園各學科領域的教學活動來實現的對。
㈨ 幼兒園教育教學主要方法是什麼
觀察法
㈩ 你認為幼兒教育(教學)的主要形式是什麼
主要方法是
1、啟發探索法啟發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兒已掌握的數學知識和經驗,啟發其去探索並獲得新的知識,這是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啟發探索法的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
(1)啟發探索法要貫穿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以及教師指導下幼兒進行積極思考探索的學習過程
(2)啟發探索法應與操作法結合進行
(3)教師的提問要能起到引導幼兒思路、引導探索方向的作用
(4)在教師的啟發下,鼓勵幼兒獨立思考問題,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5)當幼兒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予以開導、鼓勵,並給予幫助。
2、游戲法游戲法的目的是通過游戲引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游戲是幼兒學習數學的一種十分重要的途徑和方法,也是幼兒獲得數學知識和思維發展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游戲方法有
(1)有情節的游戲,如看電影按票號坐座位
(2)運用感官進行的游戲,如聽鼓聲說數
(3)口頭游戲,如數數歌
(4)競賽游戲,如倒數比賽等。
3、歸納演繹法歸納法是藉助已掌握的知識,概括出簡單本質特徵和規律,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演繹法是運用帶有規律性的知識進行推理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
通過這兩種方法幼兒可以獲得初步的推理能力,並能運用之來學習新的數學知識。
如幼兒在認識了三角形之後,知道凡是有三角三邊的圖都是三角形;在學過1、2,3,4,5的排列規律後可以推理出6-10的排列形式。其他方法(欣賞法、觀察法、談話法、歸納法、演繹法、情景法)
4、比較法比較法的目的是通過兩組或兩組以上物體的比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處。按照比較的形式來分,可分為對應比較(如重疊等)和非對應比較(如單雙排的不對應等)。
比較法的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
(1)比較過程中要引導幼兒進行認真觀察比較
(2)教師要以啟發性的提問(問題要圍繞重點要求進行),指導幼兒進行比較
(3)觀察的過程中要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努力發現,並學會總結和歸納。
5、操作法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通過藉助於事物在頭腦中的形象來思維。單純地向幼兒傳授講解,既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又不利於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如何優化數學教育活動,促進幼兒更有效主動地學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