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課堂教學行動研究》的社會價值和人文價值
行動研究是指有計劃有步驟的對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問題由教師或研究人員共內同合作邊研究邊行動容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把「行動」和「研究」兩者結合里起來表述為「行動研究」是本世紀 30年代的事情。美國的柯利爾在 1933 年至 1945 年擔任美國印第安人事局局長期間,安排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結合一起研究改善印第安人和非印第安人關系的方案。在這一過程中他得到啟發,認為專家研究的結果還須依靠實際工作者執行和評價,倒不如讓實際工作者根據自身的需要,對自身工作進行研究,或許效果更好。他稱此法為行動研究法。的確,專業性的研究需費較長時日,注重實際應用者等待不了取得研究結果後再來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對迫切問題的解決,難以採用全面研究的方式。更合適的是就已有資料提出改革措施,一邊實施,一邊觀察分析結果,隨時調整修改行為。行動研究法對實際問題解決的這種適宜性使它很快得到發展。
② 講課題目是價值 要怎麼講
如何設計有意義有價值的教學問題
1、「牽一發而動全身」,抓住學生思維的聚焦點
教學問題是教學目標的轉換,是教學目標的具體表述。有效的問題應該是「提領而頓,百毛皆順」,主導文本研讀、對話的大方向,提綱挈領引導學生縱覽全局,感悟全篇,做到一「問」立骨。最大限度地調動盡可能多的學生來參與思考討論探究
這樣的問題,(1)可以從標題入手;(2)可以從結尾入手;(3)抓住重點語句和關鍵細節設問。
2、「一石激起千層浪」,激發學生思維的興奮點
皮亞傑曾經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對於學生來講,只有他感興趣的東西,才會使其產生學習的慾望和動力,而富有價值的問題,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例如我在教學《岳陽樓記》時,通過知識競賽導入:「我們中國地大物博,亭台樓閣林林總總,有誰知道中國的『四大名樓』嗎?」一問既出,學生很興奮,興趣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前後左右,七嘴八舌,思維異常活躍。「鸛鵲樓」,「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甘落後。在意猶未盡中,我又拋出第二問:「誰還能舉些有關寫這四大名樓的詩句嗎?」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學生的思維再次被激活。一學生道出「岳陽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因勢利導:「 你知道這句名句出自哪位名家的哪篇名作嗎?」,「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很好,今天我們就要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來感受范仲淹的這一偉大的政治抱負」,學生的勁頭更足了,興致勃勃地趕緊打開書仔細讀了起來。如此水到渠成,確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學生不僅願意學習,樂於學習,而且學生的思維火花不斷的得到迸發與跳躍。
同時,富有價值的問題還在於尋求學生興趣與課堂深度的契合點,抓住學生最感興趣而又同文章重、難點有著緊密的聯系的問題。如在學習了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把握了該文的思想內容「寄情山水,與民同樂」後,我又設計問題:作者與柳宗元都是被貶謫的官員,柳宗元也曾在《小石潭記》中抒寫寄情山水的情懷,也有「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的寫「樂」之句。但《醉翁亭記》的「樂」與《小石潭記》的「樂」是否一樣?巧妙的問題設計,觸動了學生的興趣點、情感點,因而學生們說得興味盎然,此文的難點也在這一刻自然地得到突破。所以說,「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如果把學生的大腦比作一泓平靜的池水,那麼教師有效的課堂提問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啟迪學生的心扉,開拓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始終處於最佳狀態,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一條重要途徑。
3、「條條大路通羅馬」,開啟學生思維的發散點
課標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課堂教學中設計開放性問題,促使學生全面的觀察問題,深入的思考問題,並用獨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解決問題。
可從體驗人物精神品質角度設問,可從體驗人物現實經歷角度設問,還可從體驗人物生活啟示角度設問。
有人說:「一堂好課往往起源於一個好問題。」問題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心臟。問題是思維活動的起點。因此,好的問題能帶動一堂課,好的問題需要設計,一定要有效設計。
③ 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知識的價值傳遞
有價值的數學從教材體繫上更加突出體現為對後繼學習有用性(有價值)上,即具內有後容繼性的特性。
《數學課程標准》中關於計算數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改革方向是強化口算,淡化筆算。以「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為例,許多老師在教給學生口算的方法後,往往通過大量的有關練習使學生「熟能生巧」。也許學生能達到老師所期望的水平,但訓練是否「科學、價值高」,恐怕就沒有更多地去深思了。
④ 怎樣體現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價值
美術作品可通過不同的形式表達,猶如百花奇放而不是拘泥於一種形式。如製作粉印版畫,水蠟不相融的方法,剪影對印,拼貼堆積,指印手印,水墨游戲等等,都是孩子們喜歡的形式。又如在指導學生進行泥塑創作時,我只要求學生樹立與眾不同的觀念,即使失敗也不要和別人相同,以保證創作過程和結果的獨特性。在五年級泥塑《器皿》一課中,我只找一些風格各異的示範作品引導學生來欣賞,觀察作品的表現手法的不同點,讓學生認識到一幅作品,可以這么做,也可那麼做。這樣,學生就從思想上掃清了表現個性的障礙,會將自己的個性融入創作活動中,同樣是表現一個器皿,每個人做的樣式都不同,是學生個性的表現,正是我們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又如抽象畫中線和色的運動,是眾多現實的形體和圖形中提煉和概括出來的,這是一種遠比單純記錄生活外在圖象更高級的思維程序,從小讓學生接觸抽象派作品,學習抽象畫,能拓展學生思維空間,促進單一思維向多向思維、立體思維發展。讓學生的繪畫進入一種本質的崇高的精神境界,以一種純粹直覺語言的手段,來溝通和達到人類心靈的彼岸,因此讓學生畫一畫抽象畫具有極積的探索意義。我在教學中,向學生展示各式各樣的抽象作品,讓學生的心靈直接和畫面上線和色的運動碰撞、旋轉、感應,進入一種朦朧和激奮的精神境界,現在我們用不同直線、弧線拼裝成千變萬化的圖形組合,以表達我們內在的用語言說不清的一種感受,如高興、沮喪的程度,對春夏秋冬的理解,對冷暖的感受等,充分的反映著學生的個性和體驗美術作品的藝術美。
⑤ 課堂教學為什麼要開展價值觀教育
發揮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作用。緊密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社會主專義核心價屬值觀的基本內容有機融入到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的德育課程體系之中。鼓勵學校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統美德、民族精神等內容納入德育校本課程,讓廣大青少年在課堂教學中自覺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
⑥ 教學反思有哪些新作用課堂教學反思的存在價值有哪些
教學反思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的本質是通過較短的時間或一段時間持之以恆地寫教學反思﹑總結後發現的,它是對教學過程的思考,在思考中不僅能提高教學水平,還能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
教師教學反思的作用:其一,教學反思增強了教師的道德感和責任感,使教師自覺的在教前、教中、教後嚴謹地審視自已的教學行為,改進自已的教學實踐,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的課後反思在教學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平時在課後我特別注重課後反思,表現在課後經常和同事們一起討論交流,並且及時糾正在課堂上自己存在的問題.其二,教學反思強調學會教學,是全面發展教師的過程.學會學習早已為人們熟悉,而教學反思強調教師要學會教學,即要求自己把教學過程作為學習教學的過程.即要求老師教學生,學會學習,全面發展學生,又要求自己學會教學,自身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其三,教學反思以解決教學問為基本點.在具體操作中,自己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的提高自已的薄弱環節,也可以從各方面的訓練中總體提高自已.比如在某一次備課中,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效果加以鑒定.這樣既有實效性,又增加了教師的成就感.其四,在教學活動的自我評價的習慣和能力不斷提高,對教學過程進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也相應提高,從而加強教師的監控能力,自如地應對教學過程中各種問題.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問題,主要有都是在課堂教學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實際接受狀態存在的差異.例如,我們要求在上每一節課時,對自已要講什麼內容,為什麼要講這些內容、沿著這種思路進行講授這些內容等都要有清醒的認識.課後對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是否從學生實際出發、教材的呈現是否清楚合理、教學是否得法等方面的分析.
總之,教學反思是我們教師成長的階梯,它記錄著我們曾經的迷茫,見證了我們灑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們堅實的腳步.讓我們一起來善待反思,全方位地反思,進行有效地反思吧!
⑦ 為什麼小學數學的課堂學習評價要關注能力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學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而新課程標准明確要求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對於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這些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它對於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或發展,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培養都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學習數學的情感和態度主要是指學習數學的興趣、動機、意志和自信心,對包含有數學信息材料的接受程度,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程度,在數學活動中遇到困難時的態度和行為,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所能獲得的成功體驗和對待數學學習的自信程度。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學會」時,享受到的數學活動的成功的喜悅,能強化學生學習的動機,使他們更熱愛數學;反之,則使他們感到枯燥、乏味而遠離數學。
在昨天的課堂上,給興趣小組的同學出了一道很有意思的趣味數學題,沒想到的是,今天得出答案的竟然是平時成績不怎麼突出的幾位學生,當全班同學給他們抱以熱烈的掌聲時,分明看到這幾位孩子的眼裡是亮晶晶的。那麼當這幾個孩子從這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時,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會隨之而提高。
有一份資料顯示,對幾百名中學數學教師以及大學數學系的研究生調查:當你接觸到數學這個概念時,你把數學想像成什麼?調查的結果是:
76%的人首先想到的是計算、公式、法則、證明;
20%得人想到的是煩、枯燥、沒意思、成績不及格;
4%的人回答數學使人聰明、有趣、有用。
這個結果的確使人深思。一個人在今後生活中遇到數學問題時處理的能力,較大程度地依賴於他從小對數學的態度,兒童長大後,無論從事何種工作,他們從數學活動中獲得的自信心,獲得對客觀事實尊重的理性精神,獲得建立在獨立思考與交流基礎之上的對科學追求的態度等等,將會影響其一生。因此可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之重要。
⑧ 淺談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怎樣體現
首先抄,開展理論學習。教師襲有針對性地學習現代教育思想、發展心理學、素質教育理論。通過學習,每個教師都認識到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健康心理素質和提高每個學生的創造能力並制定整體方案,切實樹立了整體育人的意識。
其次,組織教師認真鑽研和分析情感教育的具體措施,並積極進行探索。教師不僅積極主動地參與課題實驗研究,而且還在實驗實施的過程中創造性的探索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陸續將研究成果發表,使課題研究向縱深方向發展。
⑨ 如何發揮古詩的課堂教學價值
古詩文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文專化的國粹,有著屬很高的文學價值和審美價值,古詩文教學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古詩文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古詩文課堂教學也出現了新的氣象,本文主要研究了初中語文古詩文課堂的教學現狀,並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以期提高我國初中教學的整體水平和學生對古詩文的綜合運用能力。
⑩ 課堂教學最終體現了什麼樣的價值觀
師生共進、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