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學的老師教學質量差別大嗎
上課進度慢有慢的好處,快有快的好處,跟掛不掛科基本沒關系。
考試要考個優秀不容易,考個良好太容易,至於掛科實屬學生個人問題。
已經選擇就應該相信自己,相信老師。
⑵ 如何評價高校教學質量
教學是高校的基本職能,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要不斷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才能培養出合格的適應新時期發展要求的人才。課堂教學是高等學校教學中最基礎、最核心的教學環節,是學校教育最直接、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教學質量的高低和效果好壞,直接影響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普及,課堂教學的重要性顯得愈加重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已經成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緊迫任務。
教學質量評價是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內容,是影響學校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培養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手段。搞好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是每一所學校在管理中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合理而公正的評價方法,不僅能全面公正地反映教師工作的基本情況,而且還能充分尊重教師的權利,對於有針對性的提高其教學質量、促進其教學水平提高有明顯的激勵與導向作用,在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質量上具有較高的區分度與信度。學生評教是教育教學評價的一種方式,也是教師教學質量評估的一個重要方面,目的是發揚優勢、克服不足、揚長避短,使教學質量整體不斷提高。
我們通過學生評教方式對山東省某高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調查,並採用對應分析方法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探討不同類別的教師與課堂教學質量影響因素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為今後高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理論和方法上的科學依據。
通過對高校教師按照職稱、學歷和年齡的類別分類分別進行研究,並與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表中的指標進行對應分析,得出如下結果:
1.根據職稱將教師分為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和初級職稱三類,高級職稱教師課堂教學質量主要與方法多樣、生動有效、因材施教、注重啟發、板書工整、條理、內容豐富新穎等指標相關,中級職稱教師主要與教學責任心強、觀點正確、概念清楚、重點突出、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學生能力培養等指標相關,而初級職稱教師主要與語言生動、簡潔、嚴格要求、循循善誘、難度深度適宜等因素相關。由此可見,具有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的教師對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因素都有較好的把握,能較好的保證課堂教學質量,但需要在與學生的親和力等方面進一步加強,而初級職稱的教師雖然在語言表達等方面較其他兩類教師有所優勢,但需在教學責任心、教學方法、教學難點重點把握等方面加強努力。
2.根據學歷將教師分為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本科學歷三類,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其課堂教學質量主要與觀點正確、概念清楚、重點突出、內容豐富新穎、方法多樣、生動有效、治學嚴謹、為人師表等指標相關,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主要與理論聯系實際、難度深度適宜、語言生動、簡潔、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等指標相關,而本科學歷的教師主要與教學責任心強、因材施教、注重啟發、重視學生能力培養、板書工整、條理等因素相關。由此可見,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在為人師表方面表現的較為突出,對本學科的新理論新知識掌握全面,採用的教學方法也行之有效,但需在教學責任心、板書等方面下功夫,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對理論聯系實際、教學重難點等都有較好把握,需更加註意啟發式教學及學科新知識的學習等,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有很強的教學責任心,注重啟發式教學及學生能力培養,但需注意增加課堂教學中新方法的應用及新知識的講授。
3.根據年齡將教師分為老年教師、中年教師和青年教師三類,老年教師其課堂教學質量主要與教學責任心強、治學嚴謹、為人師表、重點突出、板書工整、條理等指標關系較密切,中年教師主要與理論聯系實際、難度深度適宜、觀點正確、概念清楚、嚴格要求、因材施教、注重啟發、循循善誘等指標相關,而青年教師主要與重視學生能力培養、語言生動、簡潔、方法多樣、生動有效、內容豐富新穎等因素相關。由此可見,中老年教師在為人師表、教學責任心及對本學科的新理論新知識掌握全面等各方面具有較好表現,而青年教師則需在這幾個方面更加努力,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結語:通過學生評教的方式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調查,發現了影響高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一些因素,並且應用對應分析方法處理調查數據,得到了這些影響因素與不同類別授課教師的對應關系,這對怎樣更好地提高高校課堂教學質量、培養更多合格的現代化建設人才的研究很有幫助。調查結果顯示:教學責任心強、注重啟發、重視學生能力培養、觀點正確、概念清楚、重點突出、治學嚴謹、為人師表等是影響高校科技人才培養的主要因素,並且不同類別教師與各項指標有著不同的相關關系,這也為今後不同類別教師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指出了明確方向。
⑶ 高校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分析
尊 敬的老 師您好, 我 是 聚華出版 的姚 編輯 , 很 高興 為 您解 答 。 高 校 教師 職 稱 評 審 注意 事項 - 高 校教師職稱 申 報 流 程 須 知 - 職 稱認可 學 術 專 著 出 版掛名-副 高職 稱 評 審 需 要 掛 名主編還 是 副 主 編 一 、 評審 資 格 條件 : 上 網 查 閱 二、 評審程 序 個 人 提交申 報材 料 — —人事 處會 同教務處 、 科技處審 核 — — 學 院 教 師 專 業 技 術 資格 評 審委 員 會 學 科 評 議組評 審 — —對 申 報材 料 進行 為期七 天 的公示 — —學院 推 薦 並 報 送 材 料 — — 省 教育廳組 織評 審。 三、 表格整 理
⑷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質量
如何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
隨著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的擴大、高校持續擴招,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各高校也在大量引進教師,高校中青年教師所佔比例不斷增大。
許多才走出校園的碩士生、博士生加入了高校教師的隊伍,教師隊伍年輕化程度提高。
理工科院校更是如此。
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自2004年合校升本科以來,該校連續三年每年新進教師的人數都在80人以上,而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應屆畢業的碩士生、博士生。
這些青年教師大多數具有較高學歷,大量承擔了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
成為教師隊伍的主力軍。
但由於很多青年教師是非師范類學校畢業,而且一畢業就直接走上講台,因此,雖然具備高學歷以及掌握前沿一的科學技能,但由於缺乏教學經驗,在教學方法、教學藝術上都又很大的欠缺。
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直接影響全校總體教學質量,同時也關系著青年教師本人能否盡快適應高等學校的教育和教學工作,能否得到學生的承認和尊重,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
筆者結合自己所在學校的實際,來談談高校青年教師應當如何盡快提高自已的教學水平。
2阻礙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提高的因素大多數新進入高校的青年教師都是才走出校園的博士生、碩士生,雖然從角色上進行了由學生向教師的轉變,但從教學實踐和科學研究方面都缺乏經驗,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加上初次踏上工作崗位,從思想、教學方法、教學藝術都有很多困惑,而這些方面也往往成為提高教學水平的障礙。
2.1思想情況復雜首先,許多青年教師一畢業就上子講台,有的青年教師甚至擔任了多門課程的教學。
因此,缺乏足夠的時間來領會教材的體系,把握整門課程的脈絡,只能邊備課邊上課,不能很好地鑽研教材,研究·學生、設計教法;
而且部分青年教師往往又急於成才,在學歷、職稱等方面既存在較大心理壓力,又有浮躁情緒,花大量的精力在攻讀更高學歷、評定職稱等方面,影響了在教學上的投入。
其次,青年教師面臨的經濟壓力也相對較大。
青年教師年齡一般處於25到34歲之間,還面臨著成家立業方面的問題。
為了解決經濟上的壓力,很多青年教師選擇了兼職,這樣做勢必會帶來精力的不足,影響教學效果。
再次,由於受社會因素的影響,青年教師中輕視教育事業的現象依然存在。
青年教師中有部分人本來對教育事業不感興趣,但由於畢業時沒有找到其它更好的工作,最終選擇教師當作一個跳板,隨時准備找機會跳槽;
還有些青年教師畢業於名牌高校,到了工作的學校之後處處與原來畢業的學校作比較,總是感覺不滿意,失落感很強。
這就導致工作後思想不穩定,在教學工作中動力不足,缺乏工作主動意識,甚至抱著混的思想,因此教學中錯誤百出卻又不思改過,得過且過,主觀上便形成了對教學工作的不適應。
2,2教學方法存在不足良好的教學方法不是短期內能形成的,它需要通過教學實踐的摸索,而這正是青年教師所缺乏的。
所以青年教師普遍在教學方法上存在不足,教學效果往往不盡人意,表現出來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心理准備不足。
盡管很多新教師課前教案的編寫非常認真、詳細,但是一到課堂,就亂了陣腳,弄得緊張慌亂,不知所措。
教研專區全新登場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題研究教育論文日常工作(2)教態不夠自然。
許多新教師由於緊張,講課從頭到尾沒有和學生進行目光交流,始終低頭讀講義或看黑板,而不了解學生的接受情況。
(3)語言雜亂無章。
有的新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任何語言障礙,但是一到課堂,由於緊張,往往會語無倫次,條理不清,邏輯思維混亂;
更多的是語速過快,把所想說一口氣說完,導致學生思路無法跟上。
(4)臨場發揮欠佳。
盡管大多數新教師在課前准備充分,教案准備得非常認真,詳細,但是到了課上,就變得無話可說。
有的在課前想好很多有利於課堂教學組織的方法,但課堂上卻把那些很好的教學素材忘得一干二凈,最後只好東扯西拉平鋪直敘。
2.3教學藝術急待提高教學藝術是青年教師在教學上急待提高的一個方面。
青年教師普遍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教學語言欠簡練,缺乏必要的抑揚頓挫;
講課平鋪直敘,猶如背書;
不貫徹因材施教,不注意進行啟發式教學,缺乏師生互動的良好氣氛,缺乏調控課堂紀律的能力。
其次,教態欠自然大方。
不夠注意儀表,穿著過於隨便;
授課時,目光不敢與學生接觸等,缺乏應有的體態語言。
再次,不能有效進行課堂組織。
雖能熟練運用先進教育技術,但在課堂教學中只面對計算機,而不管學生的表情和反映,只顧自己教,不顧及學生的學。
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3高校青年教師自身該如何提高教學水平3.1首先解決思想問題青年教師要想盡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首先要解決自己的思想問題。
首先,正確處理教學工作與個人成才方面的關系。
做好教學工作與個人成才並不矛盾,甚至可以說是有促進作用的。
青年教師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成材觀念,制定合理的計劃,首先站穩講台,做一個「達標」的大學教師,再爭先創優,促進個人的成長。
其次,對於所面臨經濟方面的壓力,一方面需要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不要和在公司拼殺的同學做經濟上的比較,而要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去獲取人生的滿足感。
學校也會為青年教師創造良好的居住條件,促使其全力投入教學科研活動。
再次,青年教師要正確評估自己的實力,相信自己能做好工作。
對於那些思想上不穩定的青年教師一定要加強師德的學習。
3.2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優秀的老教師學識淵博、精通專業、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教學水平高,有極強的教育事業心,。
懂得教育規律,具有豐富的科研、實踐經驗。
青年教師若虛心向學習,則會使教學少走彎路,避免在錯誤方法下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
轉青年教師學習老教師主要學習:如何組織教材;
.如何在授課中實施啟發式原則;
難點如何處理,重點如何突出;
幽默詼諧語言的利用;
生動的生產、生活、舉例;
信息量和進度的控制:板書和版面的布置。
3.3做好教學的准備工作,備課要充分在教學的五個環節(備課、講課、輔導、批改作業、考核)中、,備課是第一位的。
課前准備充分,上課時就得心應手,思路流暢,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反之,如果課程准備工作沒做好,那麼上課時經常會出現一些思路短路,·這樣必然會影響整個課程的流暢。
而要做好備課工作,筆者認為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1)研究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作為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它規定了一門課教學的目的、,要求和總體框架。
因此,教師必須對教學大綱進行認真研究,吃透大綱精神·,保證教學具有明確的方向。
所以要從總體知識上了解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掌握課程的整體結構、知識體系及與其他課程的關系,從而把握教學的方向,體現教學總的目標要求;
要了解各章節的地位、作用及相互間的內在聯系,把握章節要領,確定教學重點,為制定和編寫教學方案打好基礎。
(2)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
教學活動是一個老師與學生之間雙向互動過程,所以,老師在備課時,除了要備好要講授的知識,還要考慮所授課的對象學生,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狀況及對學習的需求等方面的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採取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式,從而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3)掌握教材內容。
。
在備課時要對教材內容認真體會,再安排好內容順序,然後確定出本講所要達到的目的、應注意的重點、難點等。
並針對各部分內容,考慮與其相適應的講法。
在講法中應圍繞教學目的這一中心考慮問題怎樣提出,內容間的銜接和過渡,舉什麼樣的例子,怎樣突出重點,難點怎樣容易化等。
3.4對自身教學及時進行調整、總結作為青年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和做得不好的地方,所以,課中一定要注意觀察學生們聽課的表情和反應,從而不斷地根據情況調整講課速度和適當調整講授內容,以求收到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除了在課堂上注意觀察以外,在課下,教師也可以通過召開小型學生座談會、發放教學信息調查表或在課余時間與個別伺學交談來了解對自己講課的想法和意見;
也可以通過對學生作業的批改、平時測驗等手段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隨後對這些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努力改進課程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3.5多參與科研和其它各項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作為一名教師,需要具備較淵博的知識。
有句話叫做:「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高校教師也不例外。
而青年教師剛剛走出校門,對本專業知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僅局限於在校期間老·師所傳授的知識,缺乏實踐工作的鍛煉,離一名合格教師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
因此,青年教師要盡快進入角色,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了解學科發展新動向,同時對相關的邊緣知識要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拓寬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豐富並深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參與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學水平的基礎,這就需要任課教師在潛心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尤其是青年教師更應該利用自身精力充沛的特點,關注與課程相關的最新的研究方法和實際工程應用,在教學工程中以切身體會闡述課程與學科前沿及現代工業的關系。
同時有計劃地下基層,下生產研究部門參加技術實踐,能使青年教師提豐富生產實踐知識,使教學更具有目的性和針對性,教學內容更充實。
3.6充分發揮作為青年教師的優勢青年教師大多畢業於知名正規高等院校,接受了系統的專業訓練,學歷層次高,計算機和外語具有優勢,心態年輕,易於與學生溝通,同時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精力旺盛,工作熱情高。
這些都是青年教師的優勢所在,比如青年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優勢,一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方面下功夫,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方法;
也有很多青年教師在讀書期間跟隨導師參與了很多的科研項目,這些都是其學科的發展前沿,在上課時可以對學生作些簡單介紹,·學生對這些也普遍比較感興趣。
所以說,青年教師雖然在實際工作經驗方面有所欠缺,但只要好好把握機會,充分發揮優勢,一定能夠在教學水平上取得長足得進步,贏得學生普遍的歡迎。
4結束語青年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站穩講台,這需要的不僅是時間和外力,而且需要自身努力,優化教學內容,掌握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科學研究水平。
相信通過不斷努力,反復實踐和探索,青年教師一定能更好地站穩講台,成為活躍在教學、私姍第一線的生力軍。
⑸ B題 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
至少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沒有出過這題
估計是某個學校的校內比賽試題吧
看樣子應該是去年或者今年的
⑹ 大學中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忘記打分了,看不了成績怎麼辦
那就給教師教學評價打個分,在網上評價那裡
如果你是大一新生的話,學校還會給你寄成績單
你還可以發短息問輔導員
至少我們學校是這樣,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
⑺ 學校有個老師畢業於名牌大學,由於教學質量差,被解聘了,你怎麼看
畢業名牌大學只能說明他的學習能力比較強,但當老師的話教課質量好不好跟這個方面並沒有多大的關系。
⑻ 大學的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忘了去打分,會沒有期末成績嗎
還可以去評吧,不過放心絕逼不會沒成績的
⑼ 怎樣客觀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
高校承擔著為適應社會發展急需培養各類專門人才的任務以及科研任務。其既為實施高等教育的專門機構,又是國家科研的基地。一般而言,高校教師承擔著教學和科研的雙重任務,是實施高等教育的基礎。由於高等學校的類型和校內分工不同,教師們在教學和科研兩方面有所側重,但在高校教師中純粹的只搞教學或只搞科研者是罕見的。在高校教師中,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互相促進,這對不斷提高教學特別是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深入發展的今天,形勢對高等學校的教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觀念方面,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正在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轉移,學校特別是教師如何以自己的工作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成為高等學校工作的當務之急。在此基礎上,對高校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途徑及方式便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上。在國內幾所著名的高校中已試行或實行以學生評定教師授課效果優劣作為對教師聘任與否的首要條件,有的甚至實行學生評定一票否決制。有的實行教師掛牌上崗,由學生選擇老師,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類似商品,學生形同顧客。有的學校由學生評出教學效果優秀的教師予以獎勵,等等。這些措施,在不同程度上是對教師的激勵,它有助於教師進一步樹立敬業精神和競爭意識,積極提高專業水平,為高等學校培養更多的優質人才貢獻力量。但是,這種做法的直接後果並非盡如人意,再肯定其積極作用的同時,我們不應忽視這種做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有必要明確高校教學的內容要求和評定高校教師教學效果的方式。
首先看教學內容:高校教師承擔著教學與科研兩項任務,其業績衡量標准當然與其所承擔的任務相聯系,而且教學方法雖羅列多種,但教無定法,各顯其能確實是教學方法的實質所在。因此,評定一個高校教師的教學效果,應與其科研成果相聯系,不能就其單純教學情況予以評價。在教學形式上,除傳統的課堂教學之外,實踐性教學、輔導教學、音像教學及多媒體課件軟體的製作等都已納入了高校教師的教學范圍。優秀的教學內容應體現系統全、內容新、講授精練、以及講授方法科學、語言生動得體、教態認真等多方面組成的整體特徵。特別重要的是通過教學,使學生能更好地盡快地掌握課程的理論內容,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顯著的提高。差的教學內容主要表現為:課程內容陳舊、講授主次不分、課程體系不全、語言隨便及教態不認真,使學生未能掌握課程內容、動手能力極差等。
由此可見,一個高校教師的教學效果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組成的,那麽在評定其教學效果的形式上也就要求多樣化,僅由某種評定形式一錘定音式的評定是欠科學的。
評定高校教師教學效果的方式是多方面的,但基本有兩種:即學校專家組評定和學生評定。學校專家組由學校主管教學者牽頭,主要由同專業或相近專業的教師組成,對被評教師的各類教學方式進行定時集中考核與日常考察相結合、教學內容與科研成果相結合、各種教學形式相結合的全面考察,建立科學的考核體系和考核制度,這對客觀地促進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這是高校教師教學效果評定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服務對象是新的教育觀念對我們的要求,教學相長是教學規律之一。好的教學內容自然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因此,由學生評定教師的教學效果、特別是課堂教學效果,具有一定的直接性和可信性。這也是評定高校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評定高校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參考方面,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學生的評定意見還具有一定的表面性、直觀性和明顯的感情色彩,缺乏本質的評價。這與學生們的知識結構和專業基礎有關。我們知道,評定高校教師教學效果需要具備一定的資格,學生是受教育者,對教師所講授的課程內容不可能有全面的掌握,否則有何必要來聽這個課程?因此,學生不具備評定教師教學內容的資格,故對教師的教學內容難以做出理性的中肯的評價,有時難免出現誤差,如果以學生的評定意見作為判定教師教學效果優劣的唯一標尺,那顯然失之公允。這種做法對教師人為地造成了心理壓力,不利於正常地發揮教師的業務水平,勢必給教師的培養和業務提高帶來消極影響,這顯然是不可取的。
高校教學與中學不同,對高校教師與中學教師的要求也不同,高校教師承擔的腳色有一定的復雜性,對其要求是比較高的。此外,高校的專業課程邏輯性強,體系嚴密,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枯燥性,缺乏趣味性,這是其基本特徵。在授課過程中,教師的儀表、談吐及平時的威信,都起一定的作用。學生的好惡、對教師講授的認同感等方面都在評定教師教學效果中起一定的作用。這也是在高校教師教學效果評定工作中應予充分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