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發揮信息化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一、 運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激情引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探索真理的一種精神力量。由於現代教育媒體圖文音像並茂,直觀性好,感染力強,把靜態的灌輸變為動態的傳播,運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有利於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處於活躍狀態,快速切入課題。
二、運用電教媒體突出重點、突出難點
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在學生已有認知水平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發展特點,去幫助學生構建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
因此,我遵循趣味性和針對性的原則,根據新課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巧妙運用電教媒體增強演示效果,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從而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有效地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之功效
三、運用電教媒體啟迪思維,培養美感
在教學中,依據教學目標和內容,合理運用電教媒體,把現代教育技術與常規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實現教育遞質和傳授方式的多元化,促進教育時空的多向組合,化抽象為形象。
將學生的無意注意轉化為有意注意,可以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促進情感思維,開發創造潛能,使他們自由馳騁於想像的王國之中去感受美、享受美。
(1)三年級上美術教育信息化教學總結擴展閱讀:
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在素質教育的實施和音體美的完善落實情況下,我們美術教育業被推到了最前沿。然而美術教育的根本引導點在於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觀,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新的教學大綱中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陶冶情感的功能,努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我們美術教育者們應多方面探索素質教育的發展之路,當然也要根據美術教育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心理素質來促進素質教育。
一、正確認識學習美術的意義美術課程是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學生感知和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能夠促進學生的創造和技術技巧意識的形成,能夠促進學生個性化和全面發展。
學習美術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訓練,而是一種文化的學習。只有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來學習美術,感悟美術、理解美術,才能真正體驗美術的精髓,學好美術對於訓練學生觀察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力、想像力和動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好處。
還可以提高自己對藝術的修養和欣賞能力,很有美感地進行色彩搭配 (比如衣服穿著上運用色彩對比與和諧知識)等;通過繪畫還可以表達事物的另外一種方法,也可以為留住少年時代記憶另一種方式;還有工藝製作,如製作賀卡可以加深同學之間的友誼,標志設計體驗自己設計的成就感。
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帶有情緒色彩的認知傾向」。對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我們人人都是美的追求者。尤其是青少年階段,對美的要求比其他階段的人還要高。不管是對穿著、首飾、形象的搭配、就連吃的食物造型都要求有一定的美感。如同我們吃的蛋糕,冰淇淋等。
新的《美術課程標准》在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就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進行了說明 「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感和認知特徵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
要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利用美術學科的特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興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