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13課課後題第三題,實是哪些,說明手法是什麼
據有幸飛上太空來的宇航員介紹,源他們在天際遨遊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比喻】
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擬人】
它是一個半徑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列數字、打比方】
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舉例子】
希望可以幫到你OVO打了好久了給點分唄
㈡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13課課後題
課後題
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zy/kbjiaocai/xy6s/200807/t20080729_501900.htm
答案:
1.說它可抄愛,是因為地球無私地養育著人類,說它破碎,意在說明各種原因造成對地球的傷害,突出保護地球的累迫性。
2.(1)本來是原來的意思,意思是資源在合理利用,積極保護下應該能夠再生,長期為人類作貢獻。
(2)「至少」是副詞,最小限度,「至少」一詞點明了到現在為止。宇宙中只有一個地球,人類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生存的。
3. 這個我就不說了,例:列數字,舉例子。
㈢ 六年級語文書上冊13課課後習題(61頁)1,2,3,怎麼做
課後習題
第一題:1、地球渺小;2、地球所擁有的資源也是有限的;3、目內前,在宇宙中還容沒有發現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4、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 宇航員發出感嘆是因為我們的地球十分美麗壯觀、和藹可親,無私的養育人類,孕育著萬物,但又經不起人類的破壞。
第二題:1、「本來」這個詞語很准確地點明了可能再生的資源受到人類的破壞,也不能再生了。
2、「至少」這個詞語點明了我們人類不能指望破壞了地球後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告訴我們要保護地球,突出了保護地球的緊迫性。
第三題: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
㈣ 六年級人教版上冊語文13課課後練習
2、(1)「本來」原來。這句話的意思是資源在合理利用、積極保護的情況下應該內能夠再生,長期容的為人類做貢獻。「本來」一詞點明了這些資源原來可以再生,但人類無節制的開采和破壞卻改變了它。
(2)「至少」是副詞,最小的限度。「至少」一詞點明了到現在為止,宇宙中只有一個地球,人類不可能移居到別的星球。警告人類,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我們應該保護它。
3、本文採用了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㈤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3課的課後習題第三題怎麼做
列數字 打比方 舉例子
㈥ 六年級上冊13課的課後題(1)
可愛是因為地球的外形是美麗壯觀的,同時他也在無私地哺育我們,但是地球是渺小的,礦場資源是有限的,人們無法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所以說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有太容易破碎!
是不是這個?給個最佳吧!
㈦ 六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第13課答案
13 只有一個地球
1 比一比,再組詞.
幸(幸福) 忘(忘記) 賜(恩賜) 遨(遨遊) 經(經歷)
辛(辛苦) 望(希望) 竭(枯竭) 遙(遙遠) 徑(幽徑)
2 給帶點的詞換個意思相近的詞語.
(1)在天際遙望地球,這個水藍色的晶瑩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痕跡)相互交錯(交叉)著.
(2)如果不加節制(節約)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乾涸).
(3)人類不能指望(盼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後再移居(遷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3 將下列詞語組合成四字詞語,然後選用一兩個寫話.
生態 基地 礦產 災難 資源 移民 枯竭 開采
生態災難 移民基地 開采礦產 資源枯竭
未來的地球由於生態災難和資源枯竭已經不再適合人類生存,那時人們在一些行星上一邊建立了移民基地,一邊建立工廠開采礦產……
4 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並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1)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 又太容易破碎了!
小敏既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同時又是數學課代表呢.
(2)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必將 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
如果人類繼續這樣浪費和污染,地球資源必將有枯竭的一天.
5 默讀課文,完成練習.
(1)課文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地球:①地球的渺小;②地球的資源有限;③人類無法移居到別的星球.
(2)課文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留給你深刻印象的有哪些數字?請摘錄相關句子,並寫寫你的感想.
摘錄:1、它是一個半徑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2、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感想:1、「六千三百多千米」這個數字突出了地球同茫茫宇宙相比,非常渺小.2、「40萬億千米」這個數字突出了地球是唯一的,我們一定要保護它.
B、品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6 品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有人會說,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那裡有數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
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後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不錯,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設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這些設想能實現,(也是)遙遠的事情,(再說),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
1) 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2) 文中帶點的兩個數據的對比說明了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答:文中帶點的兩個數據的對比說明了到目前為止,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再也找不到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以此強調了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這樣寫既突出了科學小論文的用詞嚴謹性,又為人們敲響了警鍾——只有一個地球,一定要珍惜.
(3) 讀了這個片段,你有哪些感想?寫一寫.
啊,地球,我們的家園!你在我們心中是獨一無二的,是無可替代的.沒有了你,我們完全無法生存;沒有了你,我們別無去處……但是,現在卻有許多人在破壞您,他們太貪婪了!,你是無私的、慷慨的.為了你的美麗,我們必將加倍地保護你!那些貪婪的人們必將得到他們應有的懲罰.
㈧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13課課後第二題
唔,我只會本來的那個……希望能幫到你:
本來一詞突強調了這些資源原先可以再生,突出了現在不可再生的現實,用詞十分准確,
㈨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3課的課後習題
1.地球的形狀、顏色、物資。說它可愛,是因為地球無私地養育著人類,說它破碎,回意在說明各種答原因造成對地球的傷害,突出保護地球的累迫性。
2.(1)本來是原來的意思,意思是資源在合理利用,積極保護下應該能夠再生,長期為人類作貢獻。
(2)「至少」是副詞,最小限度,「至少」一詞點明了到現在為止。宇宙中只有一個地球,人類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