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助: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生字表、寫字表!
第一單元生字詞語1、《愛什麼顏色》
碧(bì) 綠(lǜ)
遼(liáo) 闊(kuò)
將(jiāng) 來(lái)
戰(zhàn) 士(shì)
乘(chéng) 風(fēng) 破(pò) 浪(làng)
威(wēi) 武(wǔ)
蔚(wèi) 藍(lán)
新(xīn) 疆(jiāng)
顏色
因為
生活
夢想
朝陽
楓葉 隊旗
保衛
保護
寶貝
寶藏
軍裝
火紅的朝陽
遼闊的天空
無邊的大海
威武的軍裝
2、《金色的草地》
弟(dì)弟(dì)
呵(hē) 欠(qiàn)
引(yǐn) 人(rén) 注(zhù) 目(mù)
一(yī)次(cì)
並(bìng)不(bú)是(shì)
返(fǎn) 回(huí)
隨(suí)意(yì)
似(shì)的(de)
蒲(pú) 公(gōng) 英(yīng)
茸(róng) 毛(máo)
假(jiǎ)裝(zhuāng)
揪(jiū)掉(diào)
窗戶 草地 開放 臉上 整個 傍晚 手掌 愛 睡覺 原來 起床 合攏 接近 前進 進步 相反 反正
尋開心
一本正經 仔細觀察 許許多多 千千萬萬
風風光光
風風雨雨
三三兩兩 平平安安 大大小小 高高興興
快快樂樂
認認真真
開心的日子
一本正經地喊
3、《五彩池》
*哄(hǒng)著(zhe) 漫(màn)山(shān)遍(biàn)野(yě) 光(guāng)輝(huī) 鋪(pū)展(zhǎn) 地(dì)毯(tǎn) 一(yī)畝(mǔ) 普(pǔ)通(tōng) 丘(qiū)陵(líng) 茂(mào) 盛(shèng)
昆(kūn) 侖(lún) 山(shān)
燦(càn) 爛(làn) 閃(shǎn) 耀(yào)
面(miàn) 積(jī)
不(bù) 止(zhǐ)
倒(dǎo) 影(yǐng)
真想
神仙 神奇 晴朗 眼睛 無數 寶石 綵帶 蓮花驚奇 溪流 瑰麗 倒茶 到達
騰雲駕霧
花草樹木 五光十色
五彩的瑤池
晴朗的天氣 燦爛的陽光 茂盛的花草
瑰麗的景色
4、表示顏色的詞語:
紅
火紅 鮮紅 紅通通 紅彤彤 紅撲撲 紅艷艷
黃
金黃淺黃 枯黃 黃澄澄
黑
漆黑烏黑 黑油油
黑洞洞 黑漆漆 黑乎乎黑壓壓
綠
翠綠嫩綠 碧綠 青綠 深綠 草綠
綠油油
藍
蔚藍深藍 天藍 碧藍
白
雪白乳白 白花花 白晃晃 白茫茫
②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二單元的教學反思
自復主選擇,合作探究
制在學生初讀課文,知道課文是從外形、活動以及生活習性三方面來介紹翠鳥之後,再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翠鳥的什麼,以此激發學生深入研究的熱情。然後讓學生用自己最擅長的學習方法,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內容,獨自或自選合作夥伴,進一步探究有關翠鳥的知識。如:第一自然段,寫到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像……背上的羽毛像……腹部的羽毛像……那為什麼不直接寫翠鳥頭上,背上和腹部羽毛的顏色呢?學生們合作學習,進一步體會到比喻句的形象生動,進一步感受到生動靈活的語言才能抓住讀者的心。
在第二自然段里,描寫的是翠鳥活動的特點。可引導學生用「對比」的方法來合作探討、理解:動起來的翠鳥和停在蘆葦稈上安靜的翠鳥。「動」起來的速度快是為了什麼,「一動不動」又是為了什麼?因此讓學生理解翠鳥「動」和「不動」的目的都是為了捕捉小魚。也可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在學習中學生應該什麼時候動起來,什麼時候該安靜
③ 新北師大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能通過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人民幣的單位及溫度的單位。
2.能對長度單位等作初步估計。
3.培養合作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對長度單位等作估計
教、學具准備:
1米的直尺、摺尺、捲尺,紙條。學生每人1根較長的繩子,1米的捲尺,刻度尺,溫度計。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
教學課時:2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口答:
(1)量比較短的物體,通常用()作單位。
(2)量一量,我們的數學書長大約是()厘米,寬大約是()厘米。
2.讓學生量一量黑板的長度。(通過量一量,讓學生發現用學生尺子不方便)
3.老師拿出一把米尺,讓學生量,讓學生發現認識到量黑板等長的物體的長度時,用長的尺子比較方便。直接說出:我們把這把尺子的長度叫做米尺。
4.讓學生小組觀察認識認識米尺。觀察米尺上有什麼?
根據學生回答總結:米尺上也有刻度線、米尺上也有數字、每兩個數字之間的間隔都是一樣的、還是和學生尺子一樣把零刻度線作為起點。
教師揭示:我們把這統一把尺子的長度叫做一米,長度是一米的尺子叫做米尺。
5.教學生認識溫度計。
二、一米到底有多長呢?
(1)學生拿出自己
的米尺,用兩手掌夾住米尺的兩端,說說兩手間相距的長度大約是多少。
(2)說說1米大約有幾枝鉛筆長、有幾本數學書的長。
(3)用米尺比比自己的身高,1米到自己身體的什麼地方。
(4)用米尺量量課桌長的一邊,看比1米長還是比1米短。長(短多少)?(用手比劃)
說明:課桌長的一邊接近1米。你還能說出大約長1米的物體嗎?
學生討論生活中大約是一米的長度的物體。
三、出示教冊圖示,提問卡車能不能通過呢?
1.說說3.25米和3.5米有多高呢?
2.指名字舉例,讓學生感受長度。
3.教師指導完成討論。
4.拓展、活動
教師指出:在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時我們除了可以用米尺量,隨著人們的實際需要還發明了軟尺和捲尺等。
告知用捲尺量物體的方法:在用捲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拿住捲尺一端,對齊要量物體的另一端,捲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麼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准確的長度。
活動:學生可以互相量一量身高,或選擇教室的物品量。
四、鞏固練習。
五、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2.你能用今天學到的本領,利用課余時間量一量籃球場的長和寬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實踐一下。
七、板書設計
能通過嗎
3.5-3.25=
課後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始終突出「生活化」這個特點,即在數學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把較為生硬的問題情境設計成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相當高。學生在課堂中既獲得知識與能力的提高,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④ 新北師大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能通過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人民幣的單位及溫度的單位。
2.能對長度單位等作初步估計。
3.培養合作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對長度單位等作估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1、口答:
(1)量比較短的物體,通常用()作單位。
(2)量一量,我們的數學書長大約是()厘米,寬大約是()厘米。
2、讓學生量一量黑板的長度。
3、老師拿出一把米尺,學生量,學生發現認識到量黑板等長的物體的長度時,用長的尺子比較方便。直接說出:我們把這把尺子的長度叫做米尺。
4、讓學生小組觀察認識認識米尺。觀察米尺上有什麼?總結:米尺上也有刻度線、米尺上也有數字、每兩個數字之間的間隔都是一樣的、還是和學生尺子一樣把零刻度線作為起點。
揭示:我們把這統一把尺子的長度叫做一米,長度是一米的尺子叫做米尺。
5、教學生認識溫度計。
二、一米到底有多長呢?
教學過程
說說兩手間相距的長度大約是多少。
(2)說說1米大約有幾枝鉛筆長、有幾本數學書的長。
(3)用米尺比身高,1米到自己身體的什麼地方。
(4)用米尺量量課桌長的一邊,看比1米長還是比1米短。說明:課桌長的一邊接近1米。你還能說出大約長1米的物體嗎?
學生討論生活中大約是一米的長度的物體。
三、出示教冊圖示,提問卡車能不能通過呢?
1、說說3.25米和3.5米有多高呢?
2、指名字舉例,讓學生感受長度。
3、教師指導完成討論。
3、拓展、活動
在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時我們除了可以用米尺量,還可用軟尺和捲尺等。用捲尺量物體的方法:在用捲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拿住捲尺一端,對齊要量物體的另一端,捲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麼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准確的長度。
四、鞏固練習。
五、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2、你能用今天學到的本領,利用課余時間量一量籃球場的長和寬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實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