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高一語文課本第一課課件ppt

高一語文課本第一課課件ppt

發布時間:2021-01-08 15:40:31

A. 高一年紀必修3語文第一課《林黛玉進賈府》的重點字詞

1、阜(fù)盛 復2、敕(chì)造制 3、長(zhǎng)房 4、小廝(sī) 5、雕梁畫棟
6、台磯(jī) 7、穿紅著(zhuó)綠 8、發喪(sāng)9、怯弱不勝(shèng)
10、斂(liǎn)聲屏氣 11、軒(xuān)昂 12、瞋(chēn)視 13、孽(niè)根禍胎
14、懵(měng)懂 15、杜撰{zhuàn) 16、忖度(cǔn ó) 17、遂(suì)心省力
18、紈絝(wán kù) 19、嫡(dí)親20、兩靨(yè)

B. 高一語文下冊第一課課後習題

1 0 祥林嫂的人生悲劇快樂與幸福 苦難與不幸

逃出婆家在魯四老爺家做工
滿足,有笑影,白胖了 被婆家賣掉
拚死反抗再婚:沒婆婆,丈夫有力氣
有自己的房子
生了兒子
胖了 丈夫死了,兒子被狼吃了
她又流落到魯四老爺家做工

被魯鎮的人歧視(阿毛、額頭上的疤)
被魯四老爺鄙視
對地獄的恐懼
捐門檻贖罪

神氣很舒暢,眼光也分外有神
參加祭祖儀式被拒絕
惴惴的,頭發也花白了,最終
被趕出魯家,淪為乞丐
帶著疑問和恐懼貧困而死

2 0 (1)年底的「祝福」作為一個時間標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劇串連起來,形成清晰的發展脈絡。同時,作者用「祝福」為題,包含了反諷的意味。魯鎮家家祝福,「天地聖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豫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而被眾人歧視迫害的祥林嫂,卻在這一時刻死去。在這樣美好的日子死去,對眾人來說是祥林嫂最後的「罪過」,所以魯四老爺罵她是「謬種」。祈求「無限幸福」的眾人,在眾神給予「無限幸福」的時刻,扼殺了一個不幸的婦女。
(2)祥林嫂初次來魯鎮時,還很年輕,「順著眼」,是一個本分的農村寡婦的形象;第二次來魯鎮時,容顏衰敗,眼中還帶著淚痕,已經沒有過去的神采了,說明她飽受生活的折磨;而臨死的祥林嫂,臉上呈現的只有麻木,眼睛也只是機械地轉,已經沒有了生命的活力。她已經被冷酷的社會摧毀了。作者寫祥林嫂這樣的變化,主要是表現祥林嫂在精神上所受的迫害。
(3)小說的環境主要指的是社會環境。冷漠的社會環境,與祥林嫂人生悲劇有著直接的關系,而作品的批判鋒芒也蘊藏在對社會環境的描寫之中。同時,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也隨著她和社會的矛盾、沖突豐滿起來。作者關於新年氣氛的渲染,反襯了祥林嫂命運的悲劇色彩。
3 0 (1)要注意作者是從什麼角度來描寫祥林嫂的形象的。要讓學生想一想作者為什麼這樣寫,為什麼不用括弧中的寫法。可以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看法。但要指出,原文修飾語後置的寫法確實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
(2)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使國民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壓抑、摧殘和毒害,造成民眾的愚昧、自私和冷漠。這些老女人「特意」尋來,聽祥林嫂悲慘的故事,並不是真心同情她,而是作為無聊生活的一種調劑。「一齊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淚,嘆息一番」,獵奇之後得到一種「滿足」,以通過鑒賞他人的痛苦來填補自己精神的空虛。
(3)說「大家咀嚼賞鑒」祥林嫂的悲哀,表現了作者對民眾冷漠麻木的心靈的批判和激憤之情。
(4)①祥林嫂第一次感到「疑惑」,她並不明白自己的「罪過」;而第二次她已經捐了門檻,認為自己已經「贖罪」了,可以被「寬恕」了。可是四嬸的斷喝讓她明白自己永遠不能被這個冷漠的社會「接受」,她的精神崩潰了。②「祥林嫂,你放著罷!」「你放著罷,祥林嫂!」兩句話的語氣是很不一樣的,後者命令的意味更強烈,態度也更嚴厲。

C.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課沁園春長沙的課文內容

沁園春·長沙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xiāng)江北去,橘子洲版頭。
看萬山紅遍,權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gě)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chàng liáo kuò),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zhēng róng)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qiú)。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è)飛舟?

D. 高一語文第一課是什麼

《沁園春》 長沙 毛嗲嗲寫的
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專,
層林盡染;
漫江碧屬透,
白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盡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糞土但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E. 高一語文第一課是啥

《沁園春》 長沙 毛嗲嗲寫的
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版;
漫江碧透,
白舸爭流。
鷹擊長權空,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盡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糞土但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這樣可以么?

F. 高一語文第一課後面的練習是哪首詩

浪淘沙·北戴河
毛澤東 1954年夏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時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G. 成都市洞子口職業高級中學高一語文材料第一課的課後習題答案

,自己寫啊五一節

H. 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課

閱讀《荷塘月色》往往會有這樣的疑問: 作者為什麼要寫江南采蓮的事情, 並引用《采蓮賦》和《西洲曲》的內容? 同樣是聯想, 作者為什麼不引用周敦頤的《愛蓮說》?要分析作者引用敘說江南采蓮的優劣, 還得從《荷塘月色》的具體內容說起。《荷塘月色》寫的是什麼?《采蓮賦》和《西洲曲》寫的是什麼? 引用的內容是否能恰當地表現文章主題思想?《荷塘月色》的內容和評價可以用這樣兩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在《荷塘月色》里, 作者成功地描寫了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里的月色。讓人嘆為觀止。正如作家自己所說,「於人們忽略的地方, 加倍地描寫, 使你於平常身歷之境, 也含有驚異之感。」作者借「荷塘月色」之景,抒「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之情。那彌望的荷塘, 那田田的葉子,那裊娜的花朵, 那縷縷的清香, 那凝碧的波痕, 那脈脈的流水, 那薄薄的青霧, 那淡淡的雲彩, 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與影和諧的旋律, 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月下荷塘, 為作者營造了一個「夢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貪歡」的亦實亦虛的理想國。作者說「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在描寫荷塘和月色的字里行間不難看出作者那種陶醉的、忘我的、「什麼都可以想, 什麼都可以不想」的自由的心境。除了寫置身荷塘環境下這種獨處的冷靜的自由的喜悅之情, 作者還表達了諸如:「這幾天心時頗不寧靜」、「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那種亦隱亦現的淡淡的憂愁。家國之思, 揮之不去。《荷塘月色》後來收錄在散文集《背影》里。在序言里, 作者說,「我所寫的大抵還是散文多, 既不能運用純文學的那些規律,而又不免於有話要說, 便只好隨便一點說著。」「我意在表現自己, 盡了自己的力便行; 仁智之見, 是在讀者。」散文大家余秋雨說,「把自己已明白的問題講給學生, 把不甚明白的問題交給學生討論, 把自己想不明白的寫成散文交給讀者共同探討。」《荷塘月色》正是這樣。筆者認為,《荷塘月色》表達的思想內容是豐富的, 除了簡單的家國之思, 更有深沉的人生況味在里邊。「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再說《采蓮賦》和《西洲曲》寫的是什麼。作者在文中明白指出,「采蓮是南的舊俗」「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 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女子必穿上鮮艷的服裝, 亂入池糖, 坐著小船, 唱著民歌。歌聲此起彼伏, 姑娘追逐嬉鬧, 彷彿節日一般。「低頭弄蓮子」正是姑娘情思纏綿、春情萌動、羞澀嬌柔之舉。那境界的優美有點類似王昌齡的《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顯然,《采蓮賦》和《西洲曲》寫的是男歡女愛、古樸而風流的鄉土風情, 是人到中年的作者所「早已無福消受」的年青人的事情。那麼, 作者引用詩賦寫江南采蓮的事情, 其用意是什麼? 這種引寫優乎劣乎?作者由寫荷塘月色到寫江南采蓮是有自然過渡的。其一是「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一句「但熱鬧是他們的, 我什麼也沒有」, 由對冷的靜的荷塘月色的描寫轉到對熱的動的江南采蓮的描寫。作者不是強調指出采蓮是「一個熱鬧的季節」嗎? 其二,描寫荷塘時特意寫到楊柳, 楊柳是否也是一個過渡呢? 「舉頭望楊柳, 低頭思故鄉」。作者在引用了《西洲曲》後不是寫到「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嗎?可謂水到渠成, 自然聯想。在上一世紀六十年代, 蕭雲儒提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理論。主張散文寫作除了實寫眼前所見所聞所感之外, 還要虛寫相關的風土人情。要聯想, 要想像。那麼, 寫於上一世紀二十年代的《荷塘月色》該是自覺地先覺地引領和符合了散文寫作的規律。《采蓮賦》、《西洲曲》的聯想, 使靜美的自然的荷塘有了文化的詩意的色彩。在靜穆的自由的荷塘世界裡, 作者「什麼都可以想, 什麼都可以不想」。在熱鬧的風流的采蓮古俗里, 現實的家國之思可以得到暫時忘卻,精神得到按摩和撫慰。蛙鼓蟬鳴是熱鬧的少有社會性的, 江南采蓮舊俗也是熱鬧的, 更是自由的。再談《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蓮, 花之君子者也。」《愛蓮說》是君子品德和人格的贊歌,那麼, 作者為什麼不引用它呢? 雖然都是與荷塘相關的文化內容, 但其取捨自然有作者的用意。《荷塘月色》的思想內容主要的不是表白作者如何品德高尚。所以, 與《愛蓮說》無關, 也就不必引用。《采蓮賦》

I. 高一語文第一課課文全張的我看

是要拍下來嗎?是沁園春 長沙

閱讀全文

與高一語文課本第一課課件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