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語文的心得體會
上周五、六,頂著瑟瑟的寒風,我參加了全國小學語文主題學習觀摩研討會議,聽取了趙紅、韓興娥、畢英春三位名師的展示課,現場觀摩了語文主題學習優秀實驗學校的先進做法,周六聽取了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崔巒教授對改進閱讀的一些思考和實驗學校校長的報告,感受頗深,我的心也熱血澎湃。
講課的三位老師,以前曾多次聽過他們的課,但每次聽都讓我有不同的收獲。
1、主題閱讀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學生帶著主題來閱讀,激發了學習的興趣。主題閱讀的心基礎是學生的興趣,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自己喜歡的,才有可能廣泛地去閱讀。學生只有明確了學習的主題,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過閱讀找到其中的快樂。
韓興娥老師的課,平凡卻最有實效。她的課是平常積累的一種展示,實在不做作。曾經很多人慕名而學,但是成就的僅僅只有韓老師自己。看過網上很多關於韓老師的評論,印象最深的卻是平凡扎實兩個字。在她的課堂上,我感觸最深得就是語文就是生活,尤其是韓老師將我們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最為日常所習,從小就培養學生的這種文化底蘊,其妙處不僅僅在於多認字,更重要的是一種人生的沉澱。這種嘗試有時候是膽量的問題,當然,也需要老師不斷的積累、學習、反思、堅持,韓興娥老師做到了平常老師所不能做的,所以她成功了。
2、主題閱讀有力地開發了教材,讓學生有書可讀,讀得全面。經濟時代和網路時代的到來,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學生越來越不愛讀文學作品。教育部門雖然已給中學生提供了許多「文學作品必讀篇目」,但真正去讀過的同學很少。
韓老師為我們展示了「海量閱讀」的課堂教學藝術,以及畢英春老師的「1+X」單元閱讀教學展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書已經不再成為需要,而那些必讀篇目也成了學生心上的一筆筆債務。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讓學生從文學作品中吸取有益的營養,成了當今中學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主題閱讀叢書」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可以藉助一本書了解一個主題的,藉助一本書讀很多篇書,藉助一本書豐富閱讀積累。
3、語文主題學習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幫助。它給學生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作用,並且讓個人的興趣完成由淺入深、由粗到精的蛻變,同時又充分利用學生相互間的影響、學習作用,通過交流,達到對文學作品的閱讀、理解、體會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閱讀文學作品的層面上,讀可以促進寫。主題閱題可以幫助解決學生寫作素材的大問題,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從語言文學的角度進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了解這一事物中蘊含的哲學思想、文化心理、人類情感、生活情趣,為學生的筆記、縮寫、改寫和仿寫提供豐富的題材,開拓思維空間,成為學生寫作起步的根據地。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認真學習這幾位名師的先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創新地運用主題學習的方法,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體驗緊密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Ⅱ 一年級教師學習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
本人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已有十幾個年頭。這些年來,一直認真學習新課程標准,研讀教材,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主動參與評課研討,聆聽名師的課,把學到教學知識運用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下面就將自己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一些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不妥之處請大家指正:
在語文教學中我首先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良好的習慣總是會讓人受益終生的。同樣的道理,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不僅能提高當前的語文學習成效,甚至對他們今後的學習、工作都會產生影響。新課程標准提倡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盡可能多地發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為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供了可開拓的無限空間。據此我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以課內學習為軸心,向課外延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並培養學生養成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影電視和參觀游覽等習慣。此外,還注意讓學生養成有目的的閱讀,邊讀邊思考,專心閱讀,隨時翻檢工具書等學習習慣。。
在新課程標准實施的今天,我的課堂教學有啟發性、自主性、開放性,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他們都能在民主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其次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因為我知道豐富的語言來自於積累。語言積累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實際教學中,我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分別有不同的側重,如引導學生對字詞、古詩、名言諺語等方面的積累。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並讓他們把課文中優美的語句、四字詞語摘抄下來。引導他們學會積累。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我還特別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首先,我們在班級圖書角里放臵圖書架,動員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書放在班級圖書架上,推薦給同學們,以便和大家一起分享,還給出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在一起相互交流,談閱讀體會和感受等等。
語言的積累不能是死記硬背,更重要的是要在實踐中掌握,在運用中記憶。在課堂里,我通過記憶比拼、開火車、快速接龍等游戲活動,讓學生體驗到積累的樂趣。同時我還圍繞「日積月累」這個主題,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語文實踐活動,如讓學生准備好詞佳句摘抄本,設計語文小報,經典導讀手抄報、古詩配畫、開心小練筆等,激發學生積累的興趣,培養積累詞語的習慣。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的開展和習慣的養成,他們的語言豐富了,這在他們習作中有明顯的體現。孩子們很喜歡些活動方式,現在不少同學在家裡也自主創設一些積累庫,還興致勃勃地拿給我看。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朗讀。《新課標》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這就為我們的語文教學確立了一個方向,即通過以讀來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在課堂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對文章充分地朗讀,這時可以不求甚解,但一定要讀足讀夠,在盡情的朗讀中達到了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和體悟。在這基礎上再進入對課文內容的學習,這時把理解與朗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讀啟悟,以悟促讀,在理解的基礎讀得更深刻,更有情,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讀的方法也是要有所考慮的,我常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欣賞地讀、陶醉地讀、自由自在地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得更加精彩,最終達到語言的內化、語感的外化、情感的升華、審美能力的提高及思想境界的飛躍。
課堂教學中我還注重對學生的評價。評價是很值得重視的一個教學環節,因為我知道教師的一句稱贊,對孩子們來說,就是一種興奮劑,能樹立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我們對學生的評價不能簡單化,不能只說「是」和「不是」「對和不對」。課堂上,我對學生的上課表現一般都是用這樣的語言來評價:謝謝你,你給楊老師帶來了驚喜;你真像個小老師;你為同學帶了個好頭;你的想像真奇特;你的朗讀很動聽;你真會觀察等等。如果學生答問有偏差,我會說:「你的想法不一樣,沒關系,老師很欣賞你積極發言的表現。」而不0是簡單地給以否定。我觀察到,學生往往在得到這樣的評價之後,表現都更加踴躍。
對學生的評價有時要委婉,有時要嚴肅,有時要熱情,有時要直言不諱。富有感染力的評價才會真正產生激勵性的效果。孩子們的表現常告訴我,用親切的語言來評價學生,能給學生帶來學習的快樂,讓他們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也更高。
以上僅是平時教學工作的一個縮影,在新課程理念的洗禮下,我的課堂教學充滿著樂趣,學生們多了一份主動,在這其中我也收獲頗多。過去的已將過去,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Ⅲ 如何做一個有魅力的語文教師——遠程崗位培訓心得體會
如何做一個有魅力的語文教師 ——遠程崗位培訓心得體會通過本次遠程教育培訓,收獲很多,受益匪淺,使我真正體會到講課是一種藝術。總感到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特別是在遠程培訓中第六個專題「做有魅力的語文老師」,受益頗深。做下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這可以說是每一位語文老師的夢想。什麼是有魅力的語文教師?怎麼才能成為一個有魅力的語文教師?通過培訓我認為一個有魅力的語文教師最起碼是應該具備以下幾點基本素養的: 1、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應該是睿智、幽默的。其表現在語文老師自身應該有豐富的語言和很好的表達能力,富有詩情畫意,在學習與生活中能引領學生去感受生活與學習中的美,使學生能快樂、幸福地在你所教的學科里學習、生活、成長。 2、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應該是有豐厚的學識和文化蘊底的。如:一口流利、清晰的普通話、一筆漂亮的粉筆字,一個扎實的文化基礎。有書卷氣,博覽群書,與人交流能出口成章且有美的語言。 3、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應該是有愛心的,他(她)不僅愛自然、愛社會、愛生活,特別重要的是愛自己的學生。因為學生是你教育服務的對象,他們從你的言談舉止中感受到這種愛,他們在跟你一起學習的過程中,例如在閱讀分析一篇文章時,學生們有體驗不到的地方,你能夠體驗到更深刻,這就能更好地給學生引領。使學生從中感受到你對自然、對社會、對生活的這種愛。 4、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應該是有一顆童心。如:在語文教師的教學中,當你和學生分享一篇課文或著在分享(評講)學生們的習作的時候,你能用一顆童心從孩子們的視角去欣賞、去觀察,孩子們就會覺得你和他們的心很近。他們就會更加親近你,同時更加喜歡你,敬佩你。 5、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應該有一顆慧心。因為老師的慧心能讓孩子們感覺到我們的老師是很聰慧的,他(她)有那麼淵博的知識,跟著你這樣聰慧的老師學習他們可以不斷地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不斷地全面發展自己的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跟著這樣的語文老師學習,我們會不斷地進步。老師淵博的知識和豐厚的文化底蘊都是學生們喜愛的,這樣的老師,學生們不僅喜愛他、親近他,而且會很崇拜他。 6、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應該是寬容的,他能和孩子們心貼心,善於鼓勵賞識學生,在對學生的教育教學中善於循循善誘,在和學生的交談的過程中能不斷地啟發、引導學生,能修身樣性,富有責任感,給學生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 7、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應該是有一定的文化素養的,有良好的讀書習慣和寫作習慣,從我們所教的學科來看,語文教師必須擁有激情.根據教材內容,要麼在課堂上開懷大笑,要麼被作品感動得流淚。因此,語文教師應該是一個感情特別豐富的人。 二、怎麼才能成為一個有魅力的語文教師? 要成為一個有魅力的語 文 老師,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1、有高尚的師德修養,虛心好學,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的文化基礎,堅持閱讀並背誦上百篇優秀詩文,苦練教學基本功(一筆好字,一口流利清晰的普通話,真正有一個扎實的文化基礎)。在工作中帶著問題讀書,能面對各種挑戰有針對地讀書學習。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養成勤動筆的好習慣(學習心得,教育教學札記,人生感悟等雜記如實記下)。 2、關愛學生,注意自己在平時工作中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成長所起的影響作用。因為教師有時一句不經意的話或一個鼓勵的眼神和動作,有可能影響一個學生一輩子(因為,後者是一種無聲的獎勵)。根據《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基礎,更多地關注學生、理解學生,作一個教育學生的有心人。 在教學中講究融會貫通,關注兒童語言發展,理解兒童語文素養發展的基本階段特徵,教師的教學語言要跟得上教學內容。 3、樹立遠大的職業境界,將開闊的課程視野,高超的教育智慧和豐厚的文化底蘊作為自己必須的支撐支柱和從教語文的標尺。 4、談泊名利,樂於奉獻。擁有自己獨特的人格和精神魅力,不為現實的經濟利益所浮躁。千萬不要把所謂的閱讀補習,習作輔導將自己投入經濟市場。關心學生的學習,耐心輔導後進生,是教師職業道德要求,不是教師生財之便。 5、與學生平等交流,和諧共處,作到讓學生愛,不讓學生怕。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過程,樂於聽取孩子們交流的不同見解,和學生共同讀書,互相學習,這不僅有利於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還有利於自己積累文化知識,達到從容有餘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6、努力做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教學之餘,多參加文體活動,不斷學習其他方面的新知識,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在學生眼裡不呆板,在課堂上正確處理好教材教學的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這就要自己心中有底氣,知識視野寬,教學方法多樣而且靈活)。使學生樂於聽你教的課,喜歡你所教的學科。 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一個語文教師要注重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文學修養,明確自己所教學科教學的價值和追求。在工作中帶著問題讀書,在學習中解決問題。
Ⅳ 作文七年級上冊語文心得體會
語文課有許多種,但每一位老師講課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老師注重課文的內容,有的老師注重課文的解說,還有的老師注重課文的結構思路.老師們的講課方法不同,學生們喜歡的方式也就不同,學習的知識也不一樣.我也有自己所喜歡的講課方法.在我上七年級的時候,我的語文老師是任老師.他的教學方法是我目前最喜歡的.我比較喜歡嚴肅而又有點幽默感的老師,任老師就是這樣一位老師.任老師在為我們上第一節課的時候,就先讓我們熟悉一下作者,看一看課文下的作者簡介,再讓我們感情充沛地朗讀課文,體會出課文中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後再讓我們邊讀邊畫出文中詞語,不會讀的詞語讓我們自己查字典,再查不出來的就提出來求助於同學或老師.按照老師的要求,我們每一節語文課都要准備好詞典,預習的時候就動手查詞典,這樣可以鍛煉我們的動手能力,讓我們養成勤查詞典的好習慣.任老師可以算是我所見過的最好的老師了,他時而嚴肅,時而風趣,幽默,對我們卻很嚴厲.他在朗讀課文時,有著極豐富的感情,彷彿我們就是詩文情境里的人.比如,他給我們補充課外閱讀《滿江紅》和《小重山》,在讀岳飛的兩首詞的時候,時而猶如波濤滾滾,時而又如平靜的湖面,讓人沉醉其中,陶醉不已.在上語文課時,我們如果遇到不會的字詞時,任老師會特別強調地把它一筆一劃地寫在黑板上,而且寫得很大,可以讓我們看得清楚,近視的同學也不用擔心,還能引起同學們的特別注意.在寫難寫的字時,任老師會故意寫錯,讓我們找,等改好後,再寫出它的形近字,一點一點給我們講出來它們在外形和用法上的區別,防止同學們再走入它的誤區.而且講完後,任老師會讓同學們走到黑板前,寫幾個難寫的詞語.如果不會的,就想一想老師所講的,便很容易走出誤區,讓大家加深一下印象.任老師在講課文的時候,禁止同學們使用資料,因為課文中的很多內容包括課後練習,《教材全解》上都有解說和答案.如果按照資料上的讀,學完就會忘記,一點印象都沒有,而且不能培養自己的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如果是自己體會到的,那印象會很深刻,而且要自己先寫在課本上,在交流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有備而發言了.比如,老師要讓我們找出在文中給你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或句子,有什麼體會.再比如,文中有精彩的詞語、句子、段落等,我們要學會賞析,理解他們的妙處,還要細心地讀一讀背一背.可是如果同學們看了資料,而認為資料上有了現成的就不必寫了的話,那就錯了.因為我們自己思考能鍛煉我們的能力.在考試的時候,有閱讀短文,你可以更好地憑自己的理解做出來,這樣你不就可以多得分了嗎?所以任老師不讓我們看資料其實有莫大的好處.課堂上,有時老師提出的問題沒有人回答,任老師會鼓勵同學們舉手回答問題.就在昨天,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班上沒有一位同學舉手回答,老師說,成功從舉手開始.說過時,就有一個同學舉手了,我抬頭一看,是一位男同學舉手了,老師說,女生怎麼回事?藉此刺激女同學,又有一位男同學舉手了,結果女同學也舉起了手,氣氛越來越活躍了.同學們也不怕舉手了,都爭先恐後地回答問題.一節好的語文課,自然要有一位好的老師,任老師就是這樣的一位.在上課時,任老師會帶動起同學們的積極性,讓人情不自禁地喜歡語文課.總之任老師上課時有著獨特的魅力,彷彿天生就是為了教學生的語文老師,任老師上的課是我最喜歡的,也是讓我終身難忘的.
Ⅳ 語文學習心得小作文(200字)5篇
我從小就喜歡語言文字,因此對語文課特別感興趣。我的愛好是讀書,所以經常在業版余時間閱讀一些書籍權,畫線一些精彩的片段或一些富有知識性的名人名言,以及一些課外的小常識。這樣,慢慢地積累,我的知識就會越積越多,那時我發現書是一個永遠也學不完的知識庫,它會幫助我解決各種問題,來幫助我探索大千世界。天才在於學習,只是在於積累。笛爾卡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上的人談話。」當我讀書時,正如笛爾卡所說,我感覺到我的身邊立刻出現了學問淵博的孔子,急中生智的司馬光,還有……我感覺他們正坐在我的身旁,同我一起討論世界萬象。
我不只是愛好讀書,還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那就是課前預習,課後復習。我每天放學回家後,第一步就是完成老師留的作業,而第二步就是預習和復習了。我每次都會先復習今天所學的,然後拿起語文書和全解開始預習。預習完後帶著昨天在預習中的疑問去聽老師講課,通過在課上認真聽講,解決了預習中的問題。所以,我才能在前幾次檢測中取得比較滿意的成績。
「不吃飯則飢,不讀書則愚。」「不聽老師言,知識不周全。」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語文。同學們,贏在習慣,這就是我學習語文的心得體會,希望咱們共同進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