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

發布時間:2021-01-08 06:23:02

㈠ 八年級語文版上冊語文書六七單元自讀課文和古詩的書下註解

上海市八年級第一學期 語文
古詩文部分
第一單元 每周一詩
(1)春日五首(其一) 秦觀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cēn)差(cī)。有情芍葯含春淚, 無力薔薇卧曉枝。

(2)三衢道中 曾畿(jī)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
第二單元 文言文
八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每周一詩
(3)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zhàng)江邊。
(4)予告歸里,畫竹別濰(wéi)縣紳士民 鄭燮(xiè)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tuó)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第三單元 宋詞
九 訴衷情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一〇 西江月
阻風山峰下
張孝祥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准擬岳陽樓上。
一二 辛棄疾詞二首
丑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每周一詩
(5)卜運算元

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6)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zhè)鴣(gū)。
第四單元 每周一詩
(7)歸園田居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8)畲田詞五首(其四) 王禹偁(chēng)
北山種了種南山,相助刀耕豈有偏?願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
第五單元 每周一詩
(9)北陂(bēi)杏花 王安石
北山種了種南山,相助刀耕豈有偏?願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
(10)和《淮上遇便風》 蘇舜欽
浩盪清淮天共流,長風萬里送歸舟。 應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滄溟始自由。
第六單元 文言文
二〇 孔孟論學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論語·公冶長》)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kuì),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論語·子罕》)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盡心下》)

二一 勉學 顏之推
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修身以求進也。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
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二十之外,所誦經書,一月廢置,便至荒蕪矣。然人有坎壈,失於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
夫聖人之書,所以設教,但明練經文,粗通注義,常使言行有得,亦足為人;何必「仲尼居」即須兩紙疏義,「燕寢」「講堂」,亦復何在? 以此得勝,寧有益乎?光陰可惜,譬諸逝水。當博覽機要,以濟功業;必能兼美,吾無間焉。
二二 黃生借書說 袁枚
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
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若業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guǐ)藏焉,曰:「姑俟(sì)異日觀」雲爾。
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後,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蟫灰絲時蒙卷軸。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今黃生貧類予,其借書亦類予;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
為一說,使與書俱。
二三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 鄭燮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無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千古過目成誦,孰有如孔子者乎?讀《易》至韋編三絕,不知翻閱過幾千百遍來,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雖生知安行之聖,不廢困勉下學之功也。東坡讀書不用兩遍,然其在翰林讀《阿房宮賦》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灑然不倦。豈以一過即記,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張睢(suī)陽、張方平,平生書不再讀,迄無佳文。
且過輒成誦,又有無所不誦之陋。即如《史記》百三十篇中,以《項羽本紀》為最,而《項羽本紀》中,又以鉅(jù)鹿之戰、鴻門之宴、垓(gāi)下之會為最。反覆誦觀,可欣可泣,在此數段耳。若一部《史記》,篇篇都讀,字字都記,豈非沒分曉的鈍漢!更有小說家言,各種傳奇惡曲,及打油詩詞,亦復寓目不忘,如破爛廚櫃,臭油壞醬悉貯其中,其齷(wò)齪(chuò)亦耐不得!
二四 問說 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
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也。等於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nàn),審問而明辨之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qiǎng)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yì)度(ó)。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於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於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聖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每周一詩
(11)冬夜讀書示子聿(yù)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2)觀書有感 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méng)艟(chōng)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第七單元 每周一詩
(13)聽彈琴 劉長卿
泠(líng)泠(líng)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14)聽張立本女吟 高適
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閑庭逐夜涼。自把玉釵(chāi)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第八單元 每周一詩
(15)早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jiǒng)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16)雪梅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㈡ 北京出版社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書上的第六單元宋詞、宋詩(8首)和第七單元25、26課

????????????????????????????回???????答????????我????????????????????????????????????????不????????????????????????????????自導?????????????????????????????????????????????????????????????????????????????????????????????????????????????????????????????????????????????????????????????????????????????

㈢ 八年級上冊語文字詞

約1460個字。
八年級語文下冊重點字詞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
緋fēi紅
標志
落第
不遜xùn:謙遜
詰jié責:質問並責備。
托辭:借口。
油光可鑒jiàn:照
抑yì揚頓挫:聲音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
深惡wù痛疾
物以希為貴
蘆薈huì
匿nì名:隱藏
眼翳yì
責罰
管束
氣量
廣漠
寬恕shù
質問
文縐縐zhōu
幽默
凄慘
奧秘
翻來覆去
黝yǒu黑
滯zhì留
愚鈍dùn
器宇:氣概,風度。
禁錮gù:束縛,限制。
軒昂: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
犀xī利
侏儒zhūrú
酒肆sì
尷尬gān

熾chì熱
粗製濫造
藏污納垢gòu
鬱郁寡歡
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頭顯得很突出。
正襟jīn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著。形容嚴肅莊重的樣子。
頷hàn首低眉:低著頭顯得謙卑恭順的樣子。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
無可置疑
黯àn然失色
廣袤mào無垠:廣闊無邊。
搓cuō捻
企盼
繁衍yǎn
遷徙xǐ
覓mì食
油然而生
花團錦簇cù
美不勝收
繁花似錦
風雲突變
不可名狀
落英繽紛
冥míng思遐xiá想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第二單元
博識
美艷
消釋
褪tuì盡
凜lǐn冽
升騰
脂粉奩lián:盒子
朔shuò方:北方。
睥睨pìnì:眼睛斜著看,形容高傲的樣子。
污穢huì
犀xī利
迸bèng射
播弄
虐nüè待
雷霆tíng
躊躇chóuchú
鞭撻tà
祈禱qǐdǎo
罪孽niè
拖泥帶水
稽qǐ首:古代的一種跪拜禮。
暘yáng谷:古書上指日出的地方。暘:日出。
姮héng娥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㈣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測試卷

第七單元語文能力訓練測試卷
一、積累與應用(30分)
1.課文默寫填空。(10分)
①足蒸暑土氣, 。
②東風不與周郎便, 。
③ ,化作春泥更護花。
④吾 , ,故逐之。
⑤山河破碎風飄絮, 。
⑥《山坡羊•潼關懷古》中高度概括了歷代人民共同遭遇的句子是:「 ; !」
⑦《過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 。」
2.把下列相關的內容連接起來。(4分)
作 者 朝 代 作 品
孟子 東晉 《聊齋志異》
左丘明 清 《搜神記》
干寶 春秋 《孟子》
蒲松齡 戰國 《左傳》
3.下列加點字讀音相同的一組是( )。(2分)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行拂亂其所為
又何間焉 入則無法家拂士
夫戰,勇氣也 須眉畢見
夫語妻曰:「吾為王作劍……」 路轉溪橋忽見
4.解釋下列加點詞。(4分)
①干戈寥落四周星( )
②零丁洋里嘆零丁( )
③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
④望西都,意躊躕。( )
5.「東風不與周郎便」,這個詩句使人聯想到取自三國故事的一個8字成語: , 。(2分)
6.「長勺之戰」是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克強的著名戰例。請再舉出這樣的一個古代戰例: 。(1分)
7.《勞山道士》通過講述王生到勞山拜師學藝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什麼道理?(2分)
8.「一鼓作氣」原指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現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口氣把事情完成。請用後一個含義造句。(2分)
一鼓作氣:
9.請在下面橫線上補寫一個句子。要求緊接上文,另舉一個例子,句式要與畫波浪線的一句相同。(3分)
古往今來,彪炳史冊的傑出人物,都曾做出過非同尋常的努力,因而在事業上創造了輝煌的業績。試想,如果沒有李時珍跋涉山水,遍嘗百草,沒有他數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筆耕不輟,哪裡會有葯學巨著《本草綱目》的問世!
二、閱 讀(70分)
(一)閱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完成1——7題。(21分)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1分)
故 天 將 降 大 任 於 是 人 也
2.解釋下列加點詞。(4分)
百里奚舉於市( ) 空乏其身( )
所以動心忍性( ) 困於心,衡於慮( )
3.指出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思。(4分)
①益:曾益其所不能( ) 余益鼓勇上( )
②拂:行拂亂其所為( ) 入則無法家拂士( )
4.把下面句子譯成白話文。(3分)
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5.第一段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的事跡,他們的共同特點是 。(2分)
6.用文中句子填空。(5分)
①孟子認為對「是人」磨煉的目的是:「 , 。」
②課文從反面論述經受磨煉的益處是:「 , , 。」
7.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所論述的觀點(20字內)。(2分)
(二)閱讀《曹劌論戰》(節選),完成1——7題。(18分)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1.指出下列加點詞的意思。(3分)
又何間焉( ) 衣食所安( )
小信未孚( )
2.下列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2分)
何以戰 其鄉人曰 肉食者謀之
必以分人 公問其故 小大之獄
3.下列加點詞古今意義不同,請解釋其句中意思。(3分)
①齊師伐我( ) ②犧牲玉帛( )
③小大之獄( )
4.把下面句子譯成白話文。(3分)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5.按提示,填入文中句子。(3分)
①體現曹劌積極參與精神的一個詞語是:「 。」
②曹劌晉見魯庄公的主要原因是「 , 。」
6.為什麼曹劌強調「忠之屬」是戰爭取勝的基本條件?(2分)
7.根據上文內容,簡單評價曹劌的形象。(2分)
(三)根據《干將莫邪》(節選),完成1——5題。(14分)
王夢見一兒,眉間廣尺,言欲報仇,王即購之千金。兒聞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謂:「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將,莫邪子也,楚王殺吾父,吾欲報之。」客曰:「聞王購子頭千金,將子頭與劍來,為子報之。」兒曰:「幸甚!」即自刎,兩手捧頭及劍奉之,立僵。客曰:「不負子也。」於是屍乃仆。
客持頭往見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頭也,當於湯鑊煮之。」王如其言。煮頭,三日三夕不爛,頭踔出湯中,躓目大怒。客曰:「此兒頭不爛,願王自往臨視之,是必爛也。」王即臨之。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客亦自擬己頭,頭復墮湯中。三首俱爛,不可識別,乃分其湯肉葬之。
1.解釋下列加點詞。
①入山行歌( ) ②兩手捧頭及劍奉之( ) ③王如其言( )
2.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王即購之千金 兒聞之,亡去
楚王殺吾父,吾欲報之 亡羊補牢
於是屍乃仆 聞王購子頭千金
此乃勇士頭也 不負子也
3.把下面句子譯成白話文。(3分)
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4.干將的兒子赤決心為父報仇,哪些描寫表現了這一點?(3分)
5.文中的「客」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四)閱讀下面短文,完成1——6題。(17分)
西 游 後 傳
話說安史之亂後,大唐由盛轉衰,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正當唐玄宗苦惱之時,一道士求見,表示自己願為大唐效力。他向唐玄宗透露,如來佛祖手中,有一《極品經書》,只要得到它,便可國泰民安,保住大唐基業。一聽救國有方,唐玄宗龍顏大悅,要設宴答謝道長,並希望道士幫忙。不料,道長只是輕輕一笑,說:「您的手下人才濟濟,何需我來湊熱鬧!」說罷,化作一股青煙,飄然而去。
唐玄宗左思右想,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無奈之下,只好請來修成正果的唐僧師徒四人,唐僧接到聖旨,心情激動,說:「阿彌陀佛,貧僧為國效力,義不容辭!」
話說第二天,唐僧跨上白龍馬,一行四人又出發了。照樣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後,他們來到了萬佛殿。凈身之後,他們如願以償地見到了如來佛祖。說明來意,如來搖著頭歉意地說:「你們不遠萬里再次來到這里,真不容易!可不幸的是,這本經書剛剛被大不列巔國的使臣取走。」說到這里,他停頓了一下,接著說,「一切只能聽上天的安排了!」
師徒四人只得掃興而歸。在歸途中,悟空打死了江河中的一條大魚。在剖魚過程中,八戒意外地發現魚腹中有一本青黃且發著紫光的書——竟然是《極品經書》。原來大不列巔的使臣過河時,一不小心翻入江中,葬身魚腹了。
欣喜若狂的師徒四人回到長安,把書交給了唐玄宗。四人加官封侯自是不用說,唐玄宗還特意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儀式,把經書供於佛堂之上,供萬人敬仰。其實,《極品經書》上記載的乃是深奧的治國之道,遺憾的是,唐玄宗一直沒有讀過一頁,只是把它當作擺設裝飾著大唐。大唐自然沒有擺脫歷史的命運了。
1.唐玄宗即唐朝皇帝 ,長安在今 市一帶。(2分)
2.本文想像奇妙,將 的歷史和 的故事巧妙糅合起來,形成故事新編。(2分)
3.根據下面提示,概括文章的情節(不超過方框字數)。(5分)
(唐玄宗危難時) (難尋合適人選時) (經書被取走後)
→ →
(師徒歸途中) (返回長安後)
→ →
4.本文構思奇特,懸念迭出。你認為其中最出乎意料,頗有戲劇性效果的一個情節是什麼?(2分)
5.文中表現了唐僧師徒的什麼精神?(3分)
6.文章結尾令人回味無窮,請簡要談出你的一點感受,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3分)

第七單元參考答案
一、1.略 2.略 3.D 4.①戰爭 ②孤苦的樣子 ③只 ④感慨萬千,非常痛心 5.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6.示例:官渡之戰 7.只有不畏艱辛,才可能取得某種成就,否則只可能到處碰壁,落得可笑的下場。 8.略 9.示例:如果沒有司馬遷實地考察,搜集史料,沒有他忍辱負重,發奮著述,豈能有不朽之作《史記》的誕生!
二、(一)1.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1分)
故 天/ 將 降 大 任/ 於是 人 也
2.解釋下列加點詞。(4分)
百里奚舉於市(提拔,起用) 空乏其身(窮困,缺乏)
所以動心忍性(用這些來) 困於心,衡於慮(阻塞)
3.指出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思。(4分)
①益: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余益鼓勇上(更加)
②拂:行拂亂其所為(違反,阻撓) 入則無法家拂士(輔佐)
4.把下面句子譯成白話文。(3分)
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一個人的心事)要人臉色上表現出來,從聲音上表達出來,然後才能被人所了解。
5.第一段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的事跡,他們的共同特點是 在經歷艱難困苦之後才成就了非凡的事業。(2分)
6.用文中句子填空。(5分)
①孟子認為對「是人」磨煉的目的是:「 動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
②課文從反面論述經受磨煉的益處是:「 入則無法家拂士 ,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國恆亡。」
7.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所論述的觀點(20字內)。(2分)
憂患可以使人生存發展,安樂享受必導致滅亡。
(二)1.指出下列加點詞的意思。(3分)
又何間焉( 參與) 衣食所安(養生的東西)
小信未孚( 使人信服)
2.下列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B )。(2分)
何以戰 其鄉人曰 肉食者謀之
必以分人 公問其故 小大之獄
3.下列加點詞古今意義不同,請解釋其句中意思。(3分)
①齊師伐我( 軍隊) ②犧牲玉帛(豬、牛、羊等祭品)
③小大之獄(案件)
4.把下面句子譯成白話文。(3分)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這是)忠於職守一類的(事情),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
5.按提示,填入文中句子。(3分)
①體現曹劌積極參與精神的一個詞語是:「 請見 。」
②曹劌晉見魯庄公的主要原因是「 肉食者鄙 , 未能遠謀 。」
6.為什麼曹劌強調「忠之屬」是戰爭取勝的基本條件?(2分)
曹劌認為大小案件按照實情處理是關系百姓的大事,是君王在忠於職守,百姓就會信任你,支持你。因此得民心是作戰的基本條件。
7.根據上文內容,簡單評價曹劌的形象。(2分)
國難當頭,曹劌能挺身而出,主動請纓,表現出為國分憂的愛國精神。「位卑不敢忘憂國。」他富有深謀遠慮,深知取信於民的重要性。
(三)1.解釋下列加點詞。
①入山行歌(哭唱) ②兩手捧頭及劍奉之( 進獻) ③王如其言(按照)
2.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D )。(2分)
王即購之千金 兒聞之,亡去
楚王殺吾父,吾欲報之 亡羊補牢
於是屍乃仆 聞王購子頭千金
此乃勇士頭也 不負子也
3.把下面句子譯成白話文。(3分)
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你年紀輕輕,為什麼哭得特別悲傷啊?
4.干將的兒子赤決心為父報仇,哪些描寫表現了這一點?(3分)
赤聽「客」能為父親報仇,當即自刎,把自己的頭和劍相托「客」,頭被煮還怒目圓睜,這些都可以看出赤報仇堅決的剛烈行動。
5.文中的「客」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客」是我國古代十分推崇的俠客形象。他替赤報仇,多方設計,不惜獻身殺掉楚王,表現他除暴安良、不負諾言、捨生取義的俠義精神。
(四)1.唐玄宗即唐朝皇帝 李隆基 ,長安在今 西安 市一帶。(2分)
2.本文想像奇妙,將 唐朝走向衰亡 的歷史和 《西遊記》 的故事巧妙糅合起來,形成故事新編。(2分)
3.根據下面提示,概括文章的情節(不超過方框字數)。(5分)
(唐玄宗危難時) (難尋合適人選時) (經書被取走後)
道長指點 → 唐僧師徒受命 → 師徒掃興而歸
(師徒歸途中) (返回長安後)
→ 悟空剖魚得書 → 盛迎經書
4.本文構思奇特,懸念迭出。你認為其中最出乎意料,頗有戲劇性效果的一個情節是什麼?(2分)
經書被大不列巔國使臣取走後,途中葬身魚腹,後經書失而復得。
5.文中表現了唐僧師徒的什麼精神?(3分)
國難當頭,能挺身而出,為取經書,戰勝艱難險阻,體現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願擔風險的大無畏氣概。
6.文章結尾令人回味無窮,請簡要談出你的一點感受,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3分)
觀點示例:唐玄宗夢寐以求的經書,竟是用作擺設物,並非急求治國之道,如此國寶,視如兒戲,置國難於不顧,是十分昏庸的。(另:作者把大唐的衰亡歸結於未得經書的真傳,是不合歷史的觀點的,因為大唐的盛衰有著極其復雜的時代原因,而非一本經書解決得了的。)

已經有了

㈤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課

《蠟燭》教案

教學目標: 分析品味重點語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分析人物動作描寫,體味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2、體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重點難點: 通過分析人物外貌、動作描寫,品味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准備: 1. 預習課文, 2. 查找有關二戰時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況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蠟燭,曾是人們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點昏黃的光往往勾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勾出無限遐想。於是,無論中外,都有許多詩文以蠟燭為題。例如,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現在,蠟燭已失去它本身的實用價值,但我們仍常用它來寄託某種情感:喜慶,或是憂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西蒙諾夫的《蠟燭》更是抒寫了一種人類最美好的情感,純潔而又令人震撼。 二、檢查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拂曉fu xiao

瓦礫 wa li
地窖 di jiao
鞠躬 ju gong
顫巍巍 chan weiwei 2、介紹二戰解放南斯拉夫情況。(建議小組討論候選代表發言)
3、作者簡介 三、整體把握,感知課文: 1.自由朗讀:讀懂大意。 2.目的尋讀:為了突出某種形象、某種感情,作者往往會對有些內容反復交代和描寫。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復描寫? 理解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對德軍炮火的11次描寫 對蠟燭的6次描寫 對黑圍巾的4次交代
對老婦人動作的反復描寫(3次「爬」、3次「跪」)
提示:
對炮火的多次描寫,為人物活動設置了一個典型環境,寫出了德軍的殘忍瘋狂,突現了老婦人的不顧生死、臨危不懼。
在一個特殊的環境、特殊的氛圍中,反復描寫蠟燭有著特殊的意義。燭光,象徵著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寄託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用血肉凝結的深厚情誼的象徵。
「黑色的大圍巾」表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寫出了老婦人對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的跨越國界的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3次「爬」寫出了老婦人年勞力衰;3次「跪」寫出了行動不便的老婦人對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的深痛哀悼。 四、探究寫法,揣摩感悟: 1 、再讀全文, 其中是否有些片斷令你感動?請你為大家朗讀一下,並說說令你感動的原因。(學生任意選擇片斷朗讀,原因的說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選擇重點語句作詳細的討論和分析)。
題材感人,重點描寫老婦人掩埋蘇聯烈士的過程,突出蠟燭、燭光。 感人的原因:環境危險,炮火連天;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的意義。 2.課文倒數第二小節這樣描寫,有什麼作用?
勾畫了戰後的環境、燭光的背景,控訴著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肆意踐踏,再次點出燭光非同尋常的意義,足以表現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至高無上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勝母子,它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戰爭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第一段1-7
第二段8-31
第三段32-44

㈥ 八年級上學期語文一共有幾個單元

第一單元

閱讀

1 新聞兩則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2
蘆花盪
3*蠟燭
4*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5*親愛的爸爸媽媽
寫作
學習寫消息

第二單元
閱讀
6 阿長與《山海經》
7 背影
8*台階
9 老王
10*
信客
寫作
敘事要詳略得當
綜合性學習
讓世界充滿愛

第三單元
閱讀
11中國石拱橋
12*
橋之美
13蘇州園林
14故宮博物院
15* 說「屏」

寫作
說明要抓住特徵

第四單元
閱讀
16大自然的語言
17奇妙的克隆
18*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恐龍無處不在

被壓扁的沙子
19* 生物的入侵者
20*
落日的幻覺
寫作
使用恰當的說明方法
綜合性學習
走上辯論台

第五單元
閱讀
21桃花源記

22短文兩篇

陋室銘

愛蓮說
23* 核舟記
24* 大道之行也
25杜甫詩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寫作
學會說點兒道理

第六單元
閱讀
26三峽
27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

記承天寺夜遊
28* 觀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詩四首
歸園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荊門送別

登岳陽樓(其一)
寫作
多角度描寫景物
綜合性學習
怎樣搜集資料

課外古詩詞背誦
長歌行

野望

早寒江上有懷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黃鶴樓

送友人

秋詞

魯山山行

浣溪沙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名著導讀
《朝花夕拾》:溫馨的回憶與理性的批判
《駱駝祥子》:舊北京人力車夫的心酸故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理想主義的旗幟與人生的教科書

附錄
欣賞王羲之書法

漢語詞類表(虛詞)

㈦ 語文版八年級上7單元的復習資料 越多越好

http://www.ywzy.net/jiaoan/chu/yuwen/bashang/200609/2137.html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gid=130237
《曹劌論戰》

http://www.xhe.sh.cn/cms/data/html/doc/2003-12/24/36663/ 《干將莫邪》

http://www.tt53.com/Article/zxyw/cz4/200608/88923.html 《勞山道士》

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67488/Uxwshi/A330033.html

http://www.syfls.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913
<觀刈麥>

http://www.5156e.com/showzip7859.html 《赤壁》《過零丁洋》《山坡羊·潼關懷古》

http://www.byvip.cn/downinfo/22502.html
《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

閱讀全文

與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