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八年級下語文第一五單元

八年級下語文第一五單元

發布時間:2021-01-07 13:26:37

A. 八下語文第五單元綜合性學習怎麼做

第五單元《古詩苑漫步》

活動設計:

(一)秉燭夜編

1、以《課程標准》和七年級、八年級教材中所出現的古詩詞為基準,結合課外搜集,各小組選擇一個專題,按照編寫要求輯錄成詩集。

(1)參考專題:古詩中的春夏秋冬、古詩中的山水風光、古詩中的風花雪月、古詩中的名勝古跡、古詩中的茶酒書琴等。

(2)詩詞編輯體例:書名、前言、目錄、入選詩詞15至20篇(題目、正文、注釋)作家簡介、作品背景、簡單賞析、編後記等內容。

(3)詩歌編排分類:可以按照詩歌年代早晚、作家、詩歌體裁等進行分類。

(4)為詩集設計和內容相符合的封面。

2、各小組展示自己編輯的詩集,同學之間互相傳閱。

3、由評審委員會評選出「最佳詩集獎」、「最佳美工獎」等獎項。

(二)圍爐對詩

1、各小組以《課程標准》和七年級、八年級教材中所出現的古詩詞為基準,適當結合課外搜集,每小組編寫10道難度不等的題目,以背誦考查為主。

2、每小組推薦2位選手參加類似於「開心辭典」形式的「圍爐對詩」比賽。

3、由評審委員會確定「最佳選手獎」。

(三)撫琴高歌

1、各小組推薦2位選手參加「誦詩會」,要求:選擇一首自己最喜歡的古詩,認真領會其意境,揣摩語言,把握節奏,配上合適的背景音樂,還可以裝扮成詩歌作者的形象,聲情並茂地參加比賽。

2、由評審委員會評選出「最佳朗誦獎」、「最佳形象設計獎」、「最佳風度獎」等獎項。

3、介紹、欣賞有關唱古詩的內容,組織學生集體演唱《水調歌頭》、《月滿西樓》等詩詞音樂作品,並鼓勵學生用現代的音樂旋律對古典詩歌進行合理的創造性演唱。

(四)妙手聯對

1、學習教材「對聯常識」的相關內容,搜集、欣賞優秀的對聯作品。

2、以小組為參賽單位,開展由對聯競猜、填寫對聯等環節組成的「妙手聯對」競賽。

3、由評審委員會確定「最佳小組獎」。

(五)詩外之趣

1、各小組推薦組內有特長的一位同學以書法或課件或繪畫或音樂等的形式來表現某一首古詩詞。

2、評審委員會根據情況確定分值。

最後進行各個獎項的頒獎活動。

B. 人教版初二語文下冊第5單元作文題

1 分門別類輯古詩
以 古詩中的------ 為題

圍繞你選定的專題,把你所記得的和能夠查閱版道德相關古權詩輯錄到一起,編成一本專題詩集。
如古詩中的離情別緒、春夏秋冬、風花雪月、名勝古跡....你可以起一個新穎的名字,為每一首詩,說明作者、朝代,並作簡要介紹,對摘抄的詩句加以點評。還可以寫一篇「前言」或「編後記」,說一說你編輯過程中的對古詩的理解和感受。

簡要的寫一下,希望能幫到你。網路上還有課件可以參考。

C. 八年級下冊語文試卷第五單元A的作文(蘇教版)

競選班長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我叫王鈺婷,雖然剛滿九歲,但是已經是連任幾屆的「老班長」了。在從事班務工作中,憑著極大的熱情和干練的處事,贏得了老師和同學的好評。
今天,我又勇敢地站在這里參加班長競選。我非常清楚自己的競爭對手都是班裡出類拔萃的精英,但我相信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管理能力,仍然理直氣壯地宣布要再次參加競選。
我再次參與競爭,都是出自我的自信!當然還有我的能力!因為實踐已經證明我的能力擔任班長是游刃有餘的。 也許,在我說出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豪言壯語」後,同學們將會情不自禁地竊竊私語:小小姑娘這么自不量力、夜郎自大! 可是我想說,這不是目中無人的自負,這是發自肺腑的自信!古人說:「自信人生三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那麼他就沒有勇氣和資格做任何事情了!
我也十分清楚,擔任班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不能因為自己是女孩子就優柔寡斷。我要勇敢面對困難,決不灰心喪氣,決不遲疑不決,決不畏首畏尾,我將用自己的能力證明我的一切,坦然面對各種困難,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解決它們。
我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要盡職盡責。一個名副其實的班長,既要全心全意為同學們服務,更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是同學們效仿的典範,如果管不好自己,如何去管別人?
當班長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我知道將會面臨許多挑戰,但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擔起這副擔子,因為我有熱情,有毅力,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如果有幸再次當選,我將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和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的態度,努力做好班務工作,使班裡的學習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如果不能當選,我也不心灰意冷,將再接再厲、勇往直前,永葆昂揚向上的鬥志和自強不息的精神,爭做學習好、品德優、身體棒的好學生!
在此,衷心希望各位同學投我一票,相信我、支持我、鼓勵我,你們選擇了我絕對不會錯。謝謝!

D. 八年級上冊語文 第五單元文言文和古詩 人教版 謝啦。。。。。

到人教版網頁去,那裡都有
目錄

E. 八下語文第五單元的單元研究內容

《與朱元思書》
1、作者:吳均,南朝梁文學家.解題:「與」:給予.「書」:信.題目的意思是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說旅行所見,寥寥一百四十餘字,把富春江富陽到桐廬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繪得生動逼真,使人讀後悠然神往,就像置身於奇山異水之間,是六朝駢體文中描寫山水景物的妙品.
2、解釋重點字.①風煙:指煙霧. ②共色:同樣的顏色. ③俱:都. ④許:附於數詞之後,表約數,相當於「光景」「左右」. ⑤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⑥從流飄盪: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浮盪漾.這句是作者敘述自己的行動的,省略了主語.(7)急湍:急流的水 (8)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9)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形勢,爭著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10)軒邈: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彷彿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11)泠泠:形容水聲的清越. (12)相鳴:互相和鳴 (13)⑥戾天:到天上;戾,至(14)息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 (15)經倫:籌劃、治理.(16)忘反:流連忘返;「反」同「返」 (17)⑩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上,在上,(18)猶:好像,如同. (19)交映:互相掩映.(20)見:同「現」,顯現,顯露. (21)縹碧:青白色.
3、中心:.《與朱元思書》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沿途所見,歷歷如畫,令人有同行親見之感.同時,也表現出他沉湎於山水的生活情趣.
4、結構:第一段是文章的總起,概括描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
第二段 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了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異」的特點:.
第三段描寫了 富春江夾岸的奇山,並抒發了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異水」來寫;第二自然段寫異水,運用比喻和誇張將富春江「異水」(水清、急的特點)形象地表現出來;第三自然段寫「奇山」(緊扣山高、樹多、景美的特徵):作者從視覺、聽覺感受的角度來寫,給景物蒙上了一層清淡幽雅的色彩.
5.結合文中語句說說作者有怎樣的志趣和情懷.(4分)
(1)從「從流飄盪,任意東西」句中表現作者對自由的渴望;
(2)從「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句中表現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歌頌;
(3)從「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句中表現對山水風光的熱愛,對功名利祿的鄙視,對官場的厭惡.(重點)
6、 理解背誦.按要求寫出句子.
寫登舟縱目總體感受的:(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的:(從流漂盪,任意東西)
總的概括贊嘆富春江景的:(總領全文的句子)(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寫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寫江流氣勢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寫聽覺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 則百叫不絕(對偶句)
寫山「奇」的句子: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寫水流湍急,《三峽》一文中那句話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7、重點句翻譯.
①風煙俱凈,天山共色.----煙霧全部消散盡凈,晴空和青山呈現同樣顏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飛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涌的浪滔,與快馬無異.
③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
④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為名為利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就會平 息他那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
⑤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白天與黃昏無異.
⑥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治理社會事物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⑦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樹木在江面上邊遮蔽著,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
8、欣賞.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點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馬.作者在此連用兩個比喻,將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勢表現得十分生動形象
9、中心:「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現對山水風光的熱愛,對功名利祿的鄙視,對官場的厭惡.(重點)(也是本文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10、討論.「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是對這里的山水的總的評價,試根據作者的描寫,分析這里的山「奇」在何處?答:奇在「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連用「負、竟、軒、邈、爭、指」等字,把原本靜止的重山疊嶺寫活了,似乎仍在生成變化中,其次寫山中各種聲音,簡直是一隻自然交響曲,使人感到山間處處
《五柳先生傳》(晉宋時期詩人、散文家,陶淵明)
1、 文學常識:陶淵明:晉宋時期詩人、散文家.《五柳先生傳》出自,《陶淵明集》還學過他的文章〈〈桃花源記〉〉,詩有《飲酒》 《〈歸園田居〉其三》
2、 人物欣賞:(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貧樂道,不慕榮利,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
(2)從三方面描寫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二是:志趣(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3)對「五柳先生」的評價: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是陶淵明的自畫像.他不慕榮利,厭惡官場的追名逐利,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現實,隱居起來,不去撞擊社會矛盾的思想是消極的.
(4)本文與,《醉翁亭記》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麼不同?
五柳先生:在飲酒中自得其樂,並忘卻榮辱得失.
醉翁:借飲酒助山水游樂之興.是與民同樂.
3、 名句及成語:(1)不求甚現指:只求懂個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讀書只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過分下功夫.
(2)不戚戚於貧,不汲汲於富貴.意思:不為貧而憂慮,不熱衷於發財做官.
4、 重點實詞:會意:對書中的意旨有獨到的體會.(會;體會,領會.意:書中的意旨) 親舊:親戚、朋友. 造飲:到、往.到別人家裡去喝酒.期:希望,願望. 環堵:周圍環著四堵牆. 蕭然:冷冷清清的樣子. 短褐:粗布短衣; 穿結;打補丁. 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 戚戚:憂愁的樣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茲若人:此人.儔:朋友,伴侶. 觴:酒杯. 嗜:愛好,喜歡.
5、 重點句子翻譯:(1)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
(2)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到別人家裡去喝酒,一來、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3)好讀書,不求甚喜歡讀書,但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下功夫.
(4)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經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5)銜觴賦詩,以樂其志:一邊喝酒一邊做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樂.
6、理解背誦:《五柳先生傳》中
(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贊揚五柳先生的高潔人格並且與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戚戚於貧我是豬,我說臟話,不汲汲於富貴.
(4)文中描寫「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詩句是: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馬說》韓愈
一、作者作品:韓愈唐朝文學家.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里的《雜說》.
二、說的特點:可以說明事物,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
三、閱讀理
1、本文中心句:(中心論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2、本文寫法:托物寓意(借伯樂和千里馬為喻,對統治者不能識人才,埋沒人才,表達了強烈的憤慨):s
3、本文段意:一段:伯樂對於千里馬的決定作用.二段: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無知.三段:總結全文,寫食馬者的愚妄.
4、表明千里馬與伯樂依賴關系的句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5、千里馬必然被埋沒的原因: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6、描寫千里馬可悲命運的句子及作用: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作用:從反面論述了中心論點.
7、表明食馬者無知的句子: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食馬者無知所造成的惡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再次從反面論證論點,揭示被埋沒的原因.
9、寫食馬者的愚妄(平庸淺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0、"其真不知馬也"的作用:與開頭呼應,點明全文主旨.
11伯樂、千里馬、食馬者的比喻意義:伯樂比喻知賢識才的人,千里馬比喻出類拔萃的人,食馬者比喻埋沒摧殘人才的統治者.
12、《馬說》中寫伯樂對千里馬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3、千里馬的才能被埋沒的原因是什麼?①伯樂不常有.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14、在《馬說》第三段中,作者認為對"千里馬"的摧殘、埋沒體現在哪三個方面?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盡其材.③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5、策馬者是怎樣的不認識千里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6、《馬說》中提出人才培養需要外在條件的句子是: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7、《馬說》中描寫千里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18、《馬說》的主旨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9、懷才不遇的人常慨嘆的兩句話是:千里馬常用,而伯樂不常有.
20、這篇文章採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伯樂比喻善於識別人才的統治者;千里馬比喻有才之士;食馬者比喻不識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淺薄愚妄的統治者.
21、對食馬者進行強烈諷刺是哪一句?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送東陽馬生序》(明朝:宋濂)(閱讀課)
1、文學常識、作者 明朝著名文學家 宋濂
2、重點字詞解釋.余幼時即嗜學:喜歡,愛好. 致書:得到書.這里是買書的意思.致,取得、得到.
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弗(不)之怠:懈怠,不放鬆抄寫.「之」是「怠」的賓語,指「筆錄」這件事. 走送之:跑 既加冠:已經加了冠,到了成年.(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患,擔心,憂慮.碩師,才學淵博的老師.碩,大. 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嘗,曾經.趨:奔向.先達:學術界的前輩.執經叩問:求教.叩,問. 德隆望尊:道德高,聲望重. 門人弟子填其室: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門人,弟子、學生.填,塞.這里的是擁擠的意思. 稍降辭色: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
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詢問. 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表示專心而尊敬的)請教. 或遇其叱咄:或,有時.叱咄:訓斥,呵責. (禮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復:這里指辯解. 俟(其欣悅):等待,等. 負篋曳屣: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表示鞋破). 窮冬:嚴冬. 皸裂:皮膚因寒冷乾燥而破裂. (至)舍:學舍,書舍. 僵勁:僵硬. (持)湯沃灌:熱水.沃灌,澆洗. 以衾(擁覆):以,用.衾,被子. 寓逆旅:住在旅店裡.逆旅,旅店. (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兩頓飯.再,兩次.食,提供伙食.(同捨生皆)被(綺綉):同「披」. (戴)朱纓(寶飾之帽):朱纓,紅色的帽帶. 腰(白玉之環):腰,掛在腰間. (右備)容臭:容臭,香袋. 燁然(若神人):燁然,光彩耀眼的樣子. 緼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緼,舊絮.敝,破. 略無慕艷意:毫無羨慕之心.慕、艷,羨慕.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
3、理解背誦.
(1)為什麼作者在眾多富有的同學中能「略無羨艷意」: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2)表明第2段觀點的句子是: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4、思考、(1)從幾方面概括作者求學時的客觀條件?路途:遙遠艱難.衣著:破舊不能禦寒.飲食:每日兩頓,毫無滋味.
(2)太學生的優越條件,表現在那些方面?有書可讀,有師可問,無奔走之勞,無凍餒之患.
(3)第一、二段文字採用的主要寫作手法是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對比,增強說服力,突出中心.
(4)應怎樣看待學習條件與學習好壞之間的關系?
答:學習條件不好,仍然能學習好,像宋濂那樣;學習條件好,卻不一定序、學得好,像某些「太學生」那樣.學習條件好壞對學習能夠有所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學習成功關鍵是長期堅持「勤且堅」專心致志,這是宋濂起身體會,也是古今學有所成的人的共同體會.
(5)本文揭示了怎樣的道理?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6)本文是寫給馬生的為什麼用大量的文字寫自己求學的事?
作者現身說法(以自己的切身體會勉勵馬生勤奮學習),增強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7)作者在艱苦的環境下刻苦學習精神對你有什麼啟發?結合自己實際談一下.
5、課外積累.古人刻苦求學的事跡.
東周時代,蘇秦讀書欲睡錐刺骨. 西漢,孫敬晝夜苦讀,以繩系頭懸屋樑.
西漢,匡衡勤學無燭鑿壁偷光讀書. 晉朝,車胤(yìn)囊螢讀書.
晉,孫康家貧,映雪讀書.
(古人苦學的做法不必要後人效仿,但他們刻苦學習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要從他們的事跡中獲取勤奮學習,立志上進的動力.)
3、重點段翻譯. 現在太學生們在太學里學習,朝廷每天供給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來,沒有挨餓受凍的憂慮;坐在高大的屋子裡誦讀詩書,沒有奔走的勞苦;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去詢問而不告訴、去請教而得不到指導的情況了;凡是應該有的書都集中在這里,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才能看到.如果他們的學業還有不精通,品德還有沒養成的,那麼不是天資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樣專一罷了,哪裡是別人的過失呢?

F. 八年級上冊浙教版語文第一單元到第五單元的成語。

夜不歸戶.矜寡孤獨.怡然自樂.豁然開朗.世外桃源.無人問津.與世隔絕,22.23.25可好像都沒有

G. 《竊據》 閱讀答案 張曉風的 就是初二下冊語文新支點卷子五單元的第一個閱讀 跪求啊

(一)16. (3分)偷竊時間 六月正午 偷竊地點 台北市植物園荷花池 偷竊物品 荷香
17. (3分)我是奉派自荷花的使者。(1分)我從荷花那裡得到美的訊息,(1分)並將美的訊息向學生傳達。(1分)
18. (3分)引出下文(1分)對我的提醒,原來「荷香是值得盜取的資產」(1分)增加文章文化內涵(或趣味性)(1分)
19. (4分)修辭:①排比,增強語勢;②比喻(答出排比即給1分,只答比喻不給分)(1分)分析關鍵詞:「偷偷披著陽光金斗蓬」將陽光比作「金斗蓬」形象生動地描寫出「我」樂受陽光的情態。(2分)Or解釋本句意思:用「現行犯」「慣竊」「少年犯」三個看似含有貶義的稱謂來對我「竊據」自然的痴迷快樂做註解。(2分)實則(語勢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享用大自然所賜的陶醉、自豪、喜悅,感恩。(1分)
20. (3分)示例:梅:「梅赤露著一雙隱蔽的翅膀,為冰冷的雪地點上串串火紅的足印。她是寒冬特立獨行的思想者,是春天身體力行的預言家。」獨特感受(不抄襲原文)(1分)修辭(1分)語意通順(1分)。字數不夠(-1分)
21. (4分)給出觀點:我們應發現自然之美,享受自然所賜,(1分)但我們更應該對自然心存感恩,不浪費自然資源,保護自然。(1分)結合生活實際對觀點加以具體闡述:如生活中隨手關水。(2分)。若不結合生活實際舉例(-2分)。

H. 八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第一單元都有哪些課文

第一單元:來《藤野先生》,《我的自母親》,《列夫·托爾斯泰》
第二單元:《雪》,《海燕》
第三單元:《敬畏自然》,《喂——出來》
第四單元:《雲南的歌會》,《端午的鴨蛋》,《吆喝》
第五單元:《與朱元思書》,《送東陽馬生序(節選)》,《詩詞曲五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赤壁》,《過零丁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山坡羊·潼關懷古》)
第六單元:《小石潭記》,《醉翁亭記》,《詩五首》(《飲酒(其五)》,《行路難(其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己亥雜詩》)

I. 求語文八下第一單元和第五單元的復習資料(要人教版的)

八下語文期中復習

一、積累與運用
1、根據拼音寫漢字,給加點的字注拼音。
正īn( )危坐 冥思xiá( )想 jī( )形

熾( )熱 睥睨( ) 稽( )首

2、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國際博物館日」這天,組織了免費參觀自然博物館的活動。
B、練武術和學舞蹈的動作要領有點截然不同。
C、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使他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進步。
D沉浸在幸福中的人,往往會覺得時間過得太快。

3、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及課文內容表述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藤野先生》選自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集《朝花夕拾》,全文以作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明線,以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為暗線。
B、《雷電頌》節選自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全文借屈原的獨白托物言志,通過自然界的風、雷、電,抒發主人公渴望革命風暴早日到來的強烈願望。
C、《海燕》是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寫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結尾部分,原題為「海燕之歌」,全詩運用了象徵手法,文中的「海燕」是富於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
D、《再塑生命》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海倫·凱勒是美國女作家。本文主要描述她雖自幼因病成為盲聾啞人,但自強不息,克服巨大困難,「重新獲得生命」的頑強精神,同時也表達了她對莎莉文老師的敬愛和感激之情。

4、《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其第一部是《 》,第三部是《 》。小說裡面的主要人物有 、 等。這部書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5、根據提示,默寫下面古詩文句子。
(1)東風不與周郎便, 。
(2)人生自古誰無死, 。
(3)傷心秦漢經行處, 。
(4) ,松柏有本性
(5)念天地之悠悠, !
(6)同為送別詩,「 , 」表現了王勃樂觀豁達的胸襟和對友人的真摯情誼,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詩中用「 ,
」的詩句表達了作者對友人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
(7)《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中最能抒發詩人李白豪放超逸情懷的詩句是
, 。
(8)《五柳先生傳》中贊語與前文「不慕榮利」相照應的句子是 ,

(9)《與朱元思書》中概括贊嘆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
(10)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蘊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6、從上下文連貫的要求看,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如恰當的語句。(只填序號)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五千多年的華夏文明史,與黃河有著血肉相連的關系。黃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黃皮膚人的群落 B、燦若明珠的黃河古文化 C、漫無邊際的黃土地

7、閱讀下面的一則消息,擬定一條恰當的標題。(不超過15字)
10月18日,有關部門公布了北航廣西招生事件處理結果。主要當事人龐宏冰受到留黨察看2年、行政開除、留用察看1年的處分,另兩名主要當事人也受到處分。學校相關責任人受到行政處分。處理結果中稱:廣西招生事件是一起嚴重的違規收費事件,龐宏冰等人自作主張,擅自收取增招生和定向生的贊助費,嚴重違背了國家有關規定和學校要求。

8、在每句上刪掉一個字 ,使句子均無語病。
(1)現在我才知道,以編輯的名義回的一封信是他們多年來的習慣做法。
(2)學業尚未結束,他寫的文章就經常見諸於全國性的專業學術刊物了。

9、一個故事說黃魯直、蘇東坡、秦少游、佛印四人游寺,只見寺壁上題有杜甫「林花著雨胭脂□」的詩句,詩句末字已剝落,四才子忙著動腦動手添字補詩,蘇添「潤」字,黃補「老」字,秦說「嫩」字,佛言「落」字,爭執不下,最後找來《杜工部集》一查,原來是個「濕」字,請你談談「濕」字妙在何處?

二、閱讀 (一)
A.①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②中國留學生會館的門房裡……但到傍晚,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斗亂;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
B.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台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
……
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有一回上火車去,致使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車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1、文中畫橫線句子的用了那些修辭方法?談談這樣寫的好處。

2、A段②處主要從哪個方面描寫了清國留學生的特點?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態度?

3、本文作者寫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場時(即B段)是從哪些方面描寫的?從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4、 結合全文分析,作者開頭寫「清國留學生」的用意是什麼?

(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5、這首詩感情濃郁,但前後基調不同,前四句 ,後四句 ,前後形成鮮明對比。

6、請描述「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展現出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

(三)母親心裡的處女作
⑴那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高中畢業落榜的我回到村裡。那時家家戶戶都養牛,村裡要公推一個牛倌。牛倌很辛苦,整天趕牛滿山遍嶺地跑,沒人願干,我卻毛遂自薦當上了這個牛倌。見我放牛還帶著紙筆琢磨寫小說,村裡人都說我患「魔症」了,父親也說我異想天開。我寫了好多好多,詩歌散文小說什麼都有,偷偷寄出的如石沉大海。這樣的還好些,怕就怕那些退稿信,送到村長家被人拆開後,更加證明了大家的判斷:黃家那小子是飛機上吹喇叭——想得高。
⑵後來在鄉里中學當老師的母親就叫我把回信地址寫到學校,由她代轉。
⑶一年過去,我一稿未發;兩年過去,我還沒見一個鉛字,我成了村裡白日做夢、不務正業的一號人物。我自己也終於心灰意冷了,覺得不是那塊料,有一天,我決定放棄了,盡管我十分不甘和不舍。
⑷但就在那一天,母親給我帶回了一個好消息:我的處女作小小說《三嬸子》發表了,而且還是在一家有名的省級文學刊物。我一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母親拿出一個很新的信封,落款果然是那家刊物寄來的地址,而收信人則是我的大名,我捧著信封激動地流出了熱淚。
⑸母親說:「書讓校長拿去看了!」
⑹雖然我十分迫切要看見自己作品發表會是什麼樣,可想到校長正在欣賞我的大作,我心裡美滋滋的,覺得讓校長看過了,比直接給我看更好。校長就是我初中的語文老師,他早就說我有文才,沒准能成事,現在他一定為自己的慧眼識才而得意吧?
⑺我那篇作品只是小小說,篇幅很短,可它給我的鼓勵卻超過了千言萬語,它給了我自信、勇氣,還有收獲的快樂。於是我重新拿起筆,面對冷嘲熱諷我也不再躲避,往信箱里投稿也敢光明正大了。
⑻幾天後,母親告訴我,那本刊登我的作品的刊物正在師生間傳閱著。
⑼想到有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到自己的作品,我自然感到高興,可又有些不放心。母親看出我的心思,她笑著說:「寫東西就是要給人看的,看的人越多你的收獲就越大!現在大家都在看你呢,連我心裡都挺美。放心,我叮囑他們加倍小心,決不會弄丟弄壞的!」
⑽聽了母親的話,我不禁為自己小心眼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⑾一個月快過去了,刊物又讓鄉里書記拿走了,母親有些抱歉地說:「那天我正帶回來,書記恰巧來了,他要看我又不好拒絕……」我安慰母親:「沒關系,看的人越多我的知名度也越大!」我覺得自己成了名人,我發現別人看我的目光已不再是輕蔑嘲諷,而是羨慕敬仰。我寫得更有勁了。
⑿這一天,母親終於帶回了一本刊物,不過裡面刊登的不是小說處女作,而是一篇散文,這應該是我發表的第二篇作品。母親說:「這回我有了經驗,收到後就趕快藏到了抽屜里……」
⒀我終於親眼看見了自己的作品變成了鉛字,捧著那本樣書,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總也看不夠。
⒁幾個月後,我又收到了樣書、樣報,可是,我仍惦記著那篇處女作,沒有它就不會有以後這些收獲了,對於我的創作生涯來說,它就是點燃熊熊烈火的那第一根火柴,它就是染綠荒原的那第一棵草。
⒂五個月之後,母親終於把我的處女作帶回來了,不過那不是一本刊物,而是我自己寄出去的手寫稿,但母親卻把它發表了。
⒃一直到今天,那篇文字拙劣的手寫稿還一直被我珍藏著,盡管它一直未被發表,可它確實是我的處女作。
⒄感謝我的處女作。
⒅更感謝為我發表處女作的母親。

7、歸納第⑴段的中心意思,不超過25個字,並說說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8、第⑶段中加著重號的「不甘」和「不舍」反映了「我」當時什麼樣的心情?

9、母親告訴「我」小小說《三嬸子》發表了,這對「我」的行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10、第⒁段劃線的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請說出把什麼比作了什麼以及產生的表達效果。

11、母親說謊話的目的是什麼?你怎樣看待母親的這種做法?

八下期中模擬試卷參考答案
一、2、D.3、C.6、Cab。7、北航招生事件公布處理結果。8、(1)刪去「的」字;(2)刪去「於」字。
二、1、本句運用比喻和反語的手法,描寫了清國留學生的丑態,表達了作者的厭惡之情。
2、學跳舞(行動)等方面的特點。表明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和嘲諷。 3、從長相(「黑瘦」、「八字須」)、語聲(「緩慢而很有頓挫」)、穿著等方面描寫人物。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儉朴、治學嚴謹的學者。 4、寫清國留學生,既是作者去仙台的直接原因(對這些留學生的厭惡),又是在暗示作者的與眾不同,是一個尋求救國良策的愛國青年。 5、低沉憤懣 高昂樂觀。6、放眼望去,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這樣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側仍有千帆競發,雖有病樹但萬木依舊爭春。 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7、「我」邊放牛邊寫作,投稿卻屢屢不中,遭到周圍人的嘲諷。這一段是事情的起因,為下文故事的進一步發展作鋪墊。8、「不甘」和「不舍」反映了「我」對暫時失敗的不認可以及對自己的愛好難以割捨的無奈心情。9、使「我」重新拿起筆,敢於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敢於光明正大地往信箱里投稿了。10、把「我的那篇處女作」比作「火柴」「草」,生動易懂,形象地說明了那篇「處女作」對我創作生涯的重要作用。11、言之有理即可。

閱讀全文

與八年級下語文第一五單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