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語文s版古詩1~6年級(上下冊)
小學語文S版一至六年級古詩 一年級上冊 課文 唐,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窗前灑滿了皎潔的月光, 疑是地上霜。 我還懷疑是地上鋪滿了一層秋霜。 舉頭望明月, 抬頭遙望高潔的明月, 低頭思故鄉。 低下頭,不由得思念起那久別的故鄉。 百花園 清,高鼎,《畫》
遠看山有色,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 , 近聽水無聲。 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 春去花還在, 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妍斗艷, 人來鳥不驚。 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唐,駱賓王,《詠鵝》 鵝,鵝,鵝,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彎著脖子,向著天空,歡快地唱歌。 白毛浮綠水,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湖面上, 紅掌撥清波。 紅色的鵝掌劃動著清清的水波。
宋,寇準,《詠華山》 只有天在上, 站在華山頂山,只有藍天在我們的頭頂, 更無山與齊。 遠近的山都在我們的腳下,沒有哪座山能與華山一樣高。 舉頭紅日近, 抬頭看到太陽離我們那麼近, 回首白雲低。 回過頭看,一朵朵白雲低低的飄在山腰間。
明,唐寅,《畫雞》 頭上紅冠不用裁, 頭上戴的鮮紅的帽子用不著去裁剪, 滿身雪白走將來。 全身穿著潔白的衣裳走了過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 平素從不輕易開口說話, 一叫千門萬戶開。 但它一啼叫,千家萬戶就會把門打開。
一年級下冊
課文
唐,孟浩然,
《春曉》
春眠不覺曉,
春天的夜晚睡覺非常香甜,不知不覺中天已經亮了。
處處聞啼鳥。
醒來時聽見到處都是鳥兒的鳴叫聲。
夜來風雨聲,
昨天夜裡聽見刮風下雨,
花落知多少。
不知道又有多少花兒被風雨打落了?
清,高鼎,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小草鑽出地面,黃鶯亂飛的早春二月,
拂堤楊柳醉春煙。
垂柳的紙條輕拂著堤岸,迷濛的春煙令人心醉。
兒童散學歸來早,
小孩子們早早就放學回家了,
忙趁東風放紙鳶。
他們趕緊趁著春風放起了風箏。
唐,王之渙,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夕陽依傍著遠山漸漸地落下,
黃河入海流。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欲窮千里目,
要想看到遠方無窮的美麗風光,
更上一層樓。
只有再登上更高的一層樓。
唐,李白,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
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呼作白玉盤。
把明月叫做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
又懷疑是瑤台仙鏡,
飛在青雲端。
飛在夜空雲彩中間。
百花園
唐,李嶠,
《風》
解落三秋葉,
能使晚秋的樹葉脫落,
能開二月花。
能催開早春二月的鮮花,
過江千尺浪,
它經過江河時能掀起千尺巨浪,
入竹萬竿斜。
刮進竹林時可把萬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二年級上冊
課文
北朝民歌,
《敕勒歌》
敕勒川,
美麗敕勒大草原,
陰山下,
鋪展在陰山腳下。
天似穹廬,
天空就像一頂巨大的圓弧形帳篷,
籠蓋四野。
籠罩著遼闊的大草原。
天蒼蒼,
天色青青,
野茫茫,
大草原茫茫無際,
風吹草低見牛羊。
風吹過時,野草低伏下去,大草原上露出一群群的牛羊。
唐,李白,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升騰起紫色的雲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遠看瀑布就像一條大河直掛到山前的河流上。
飛流直下三千尺,
瀑布好像從三千尺的高空飛瀉而下,
疑是銀河落九天。
使人懷疑那是銀河從天的最高處落了下來。
宋,王安石,
《梅花》
牆角數枝梅,
牆角有幾枝梅花,
凌寒獨自開。
正冒著嚴寒獨自開放。
遙知不是雪,
為什麼遠看就知道那不是雪呢?
為有暗香來。
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淡淡的清香。
唐,白居易,
《夜雪》
已訝衾枕冷,
半夜驚訝地發現被子有些冰冷,
復見窗戶明。
有看見窗戶被映得明亮亮的。
夜深知雪重,
這才知道夜間下了大雪,
時聞折竹聲。
不時聽到院子里的竹子被雪壓折的聲音。
Ⅱ 六年級上冊語文s版第6單元試卷題目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期末檢測卷
一、根據拼音寫出漢字。6分
niǔ línɡ yàn fá xiá chánɡ
電( ) ( )雲 ( )語 ( )木 純潔無( ) ( )試
( )轉 ( )魂 ( )台 竹( ) 空( ) 報( )
二、給下面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畫上橫線。3分
及至(zì zhì) 直奔(bēn bèn) 屏氣(bǐnɡ pínɡ)
預定(yì yù) 確實(qiè què) 顫動(chàn zhàn)
三、解釋下面帶點的字詞。4分
1、十八般武藝: 2、三軍過後盡開顏:
3、遊子吟: 4、非然也:
四、把下面的成語補充完整。4分
高不可( ) 畫龍點( ) 迫不( )待 惟( )惟( )
明知( )問 齊頭( )進 手不( )卷 萬古( )青
五、下面各組中各有一個詞語不是同類的,請把它劃掉。2分
1、茶幾 茶壺 茶杯 茶盅 茶盤 茶葉
2、大公無私 善始善終 同心協力 南轅北轍 專心致志
六、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詞,使前後搭配得當。2分
美妙的( ) 精心地( ) 保留( ) 保存( )
七、選詞填空。4分
瀏覽 審閱 觀察 觀測
1、我們要善於培養自己的( )能力。
2、每天早晨一起床就( )天氣是爸爸的一個愛好。
3、老校長正在認真地( )學校少先隊的工作計劃。
4、我( )了一下地攤小報,覺得那些東西真沒意思。
八、按要求寫句子。4分
1、擴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電腦成為 工具。
2、縮句: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
3、改為反問句: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後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4、改為轉述句:父親忍住眼淚說:「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九 、把下面的詩句補充完整。3分
1、誰言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全不怕, 3、青山 ;
報得 。 在人間。 畢竟__________________。
十、判斷下面句子的說法,對的在括弧里打「√」,錯的打「×」。5分
1、「地力之生物有大數」和「生物生存應有適宜的溫度」中的帶點字意思相同。( )
2、「思/援弓/繳而/射之。」這樣的朗讀停頓是對的。( )
3、「他們跑得快,所以跑得相當輕松。」這句話沒有毛病。( )
4、課文《林海》的感情基調是喜愛、贊嘆的,朗讀的語氣應該輕松、歡快。( )
5、作者把凡卡的爺爺寫得很樂觀,很有趣,把鄉村之夜寫得很美,目的是為了反襯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獨與凄苦。( )
十一、根據課文原文或內容填空。7分(3+4)
1、一兒曰:「日初出________,及日中,______________,此不為 」
一兒曰:「日初出________,及其日中______________,此不為 」。
2、有一句歌詞是:「快樂其實很容易。」作家肖復興認為孝敬母親是一種快樂;小抄寫員敘利奧認為_____________是一種快樂;天體物理學家霍金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種快樂,敬愛的周總理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種快樂……我想用一句話來總結快樂:快樂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閱讀下面一段話,按要求作答。8分(1+3+2+2)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推開門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樹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堆滿了蓬鬆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陣風吹來,樹枝輕輕地搖晃,銀條兒和雪球兒簌簌地落下來,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映著清晨的陽光,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1、這段話選自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天晴」、「雪大」、「景美」的意思,把這段話分為三層(用「/」線表示)
3、「推開門一看,嗬!好大的雪啊!」這個句子說明了作者看到大雪時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作者 。
4、用「——」線畫出描寫雪後景色靜態美的語句,用「 」線畫出描寫雪後景色動態美的語句。
十三、閱讀短文,按要求作答,17分。(3+2+2+2+2+2+4)
風雨中的三輪車
突襲而來的夏日風嗚嗚叫著,時而緊貼地面,將街頭的紙屑高高揚起,時而竄上天空,將一朵朵黑羊般的雲駕趕到一塊。於是,天色迅疾陰沉下來。
頃刻間,傾益大雨從天而降。急雨如箭,行人躲在屋檐下,仰望著墨潑的天空。‖
就在這時,「叮鈴鈴……」駛來一輛輛棕色的三輪車,它們像驚濤駭浪中浩盪而來的小船。
「上車……每位兩元」,三輪車工人迎著風雨呼喊。
困在雨中的行人爭先恐後登上車。棕色的三輪車在風雨中唱著歡樂的歌。‖
「叮鈴鈴……」一輛最年輕的三輪車,繞城一圈後就要返航了。
霎時,他彷彿憶起大街拐角處,還有三雙憂郁的眼睛。他們蜷縮在屋檐下,小小的單衣早被雨水濺濕,只有緊摟在懷中的小書包還沒有沾上一滴水。
「掉頭!」年輕的三輪車在風雨中勇往直前。
「叔叔……我、我們……沒錢……」三個小孩可憐的聲音在顫抖。
誰說我們認錢不認人 年輕的三輪車憤怒地大叫 我不要錢 這沙啞的聲音撕開雨簾 在與暴雨的碰撞中閃著光芒
在這座被夜色籠罩著,被短暫的暴雨統治著的小城中,這輛三輪車嚴嚴地垂下了濕透了的帆布,載著三個小孩子,穿過風雨,向前駛去,一路上留下一串新歌。‖
1、給第10自然段中沒有標點的地方加上標點符號。
2、在短文中找出兩個表示時間很短的詞:___________ _________
3、省略號的作用有:①表示停頓;②表示內容的省略;③表示聲音的延續;④表示說話結結巴巴。「叮鈴鈴……」中的省略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叔叔……我,我們……沒線……」中的省略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時而……時而……」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已用「‖」線分為三段,請寫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二段畫橫線的句子中的「唱著歡樂的歌」明指____________________,其實暗喻了三輪車工人 心情。
7、這篇短文記敘 ____________________ 贊揚 ____________________
Ⅲ 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每課中心思想
祖父和我:贊美濃厚祖孫情,以及我對自由生活詩一般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熱愛內
金黃的大斗笠:贊美了濃厚容姐弟情在斗笠下的溫馨、歡樂、幸福、富有生機
凡卡:表達了凡卡內心悲苦以及對美好生活和爺爺在一起生活的嚮往和渴求
散步:他們詮釋了整個世界的生命現象,體現了一家人的互相謙讓、互相關愛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百草園:表達我對自由生活詩一般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熱愛
三味書屋:作者對於三味書屋的回憶和描寫是充滿溫情、情趣,所以作者批判的是舊教育的古板、陳腐,並非先生,相反他對先生的態度是充滿恭敬和敬佩
後面不打了!太多了建議你買
《現代文品讀·文言詩文點擊》
上面都有
純屬自己一個一個字打出來的,望採納
Ⅳ 語文S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主要內容
《稻抄草人》
課文結構
第一部襲分(第1~2自然段):寫農人做的稻草人整天整夜站在田地里,盡守職責。
第二部分(第3~8自然段):寫一天夜裡,稻草人在稻田了看著新抽穗的稻子長勢很好,很替主人高興;當他看到一隻小蛾飛來,落在稻葉上下子時,卻無法把禍事告訴主人而焦急、發愁。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寫田裡到處是小蛾下的子變成的肉蟲,把稻子吃得只剩下光桿兒。稻草人為主人一年的辛苦有白費了而痛心。
主要內容
本文通過對替主人看守田地的稻草人前後心理活動的描寫,刻畫了一個心地善良、盡職盡責的稻草人形象,也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生活的同情。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S版6課《開國大典》中心思想
《開國大典來》的中心思想是:通過源寫開國大典的盛況,揭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表達了一種當家作主的喜悅感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開國大典》是原新華社副社長李普創作的一篇記敘文。文章描寫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著重寫了「會場、大典、閱兵、遊行」四個場面。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可分為四段,分別為開國大典前會場的情景、開國大典的盛況、閱兵盛況和群眾遊行的情景。
(5)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s版擴展閱讀
《開國大典》的賞析:
《開國大典》文章是按時間順序來安排的,第一部分寫開國大典舉行之前,第二、三、四部分寫開國大典盛況,第五部分寫開國大典結束後的情形。全文層次十分清楚,讀後能使人清楚地了解開國大典的全過程。
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有重點地記敘了開國大典的幾個重要的場面。段落之間過渡自然、層次清楚、結構嚴謹、中心突出。文章用詞恰當、准確,較多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展示了遊行隊伍的聲勢和群眾的歡欣場面。
課文通過記敘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表明了開國大典偉大的歷史意義,贊頌了人民軍隊的威武雄壯,表達了人民群眾無限熱愛領袖毛主席和歡慶人民當家作主的激動心情。
Ⅵ S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什麼教輔資料好用
現在沒有S版了,全都是部編版,建議考慮榮德基的圖書,點撥、典中點、好卷,優質品牌圖書哦,你值得擁有。
Ⅶ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S版四單元試卷
什麼意思? 課文?說清楚。
Ⅷ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S版6課《開國大典》中心思想
《開國大典》的中心思想是:通過寫開國大典的盛況,揭示了中華人專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屬表達了一種當家作主的喜悅感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開國大典》是原新華社副社長李普創作的一篇記敘文。文章描寫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著重寫了「會場、大典、閱兵、遊行」四個場面。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可分為四段,分別為開國大典前會場的情景、開國大典的盛況、閱兵盛況和群眾遊行的情景。
(8)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s版擴展閱讀
《開國大典》的賞析:
《開國大典》文章是按時間順序來安排的,第一部分寫開國大典舉行之前,第二、三、四部分寫開國大典盛況,第五部分寫開國大典結束後的情形。全文層次十分清楚,讀後能使人清楚地了解開國大典的全過程。
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有重點地記敘了開國大典的幾個重要的場面。段落之間過渡自然、層次清楚、結構嚴謹、中心突出。文章用詞恰當、准確,較多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展示了遊行隊伍的聲勢和群眾的歡欣場面。
課文通過記敘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表明了開國大典偉大的歷史意義,贊頌了人民軍隊的威武雄壯,表達了人民群眾無限熱愛領袖毛主席和歡慶人民當家作主的激動心情。
Ⅸ 小學語文s版一到六年級古詩大全
小學語文S
版一到六年級古詩大全
一年級上冊
課文
唐,李白,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窗前灑滿了皎潔的月光,
疑是地上霜。
我還懷疑是地上鋪滿了一層秋霜。
舉頭望明月,
抬頭遙望高潔的明月,
低頭思故鄉。
低下頭,不由得思念起那久別的故鄉。
百花園
清,高鼎,
《畫》
遠看山有色,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
近聽水無聲。
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
春去花還在,
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妍斗艷,
人來鳥不驚。
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唐,駱賓王,
《詠鵝》
鵝,鵝,鵝,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彎著脖子,向著天空,歡快地唱歌。
白毛浮綠水,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湖面上,
紅掌撥清波。
紅色的鵝掌劃動著清清的水波。
宋,寇準,
《詠華山》
只有天在上,
站在華山頂山,只有藍天在我們的頭頂,
更無山與齊。
遠近的山都在我們的腳下,沒有哪座山能與華山一樣高。
舉頭紅日近,
抬頭看到太陽離我們那麼近,
回首白雲低。
回過頭看,一朵朵白雲低低的飄在山腰間。
明,唐寅,
《畫雞》
頭上紅冠不用裁,
頭上戴的鮮紅的帽子用不著去裁剪,
滿身雪白走將來。
全身穿著潔白的衣裳走了過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
平素從不輕易開口說話,
一叫千門萬戶開。
但它一啼叫,千家萬戶就會把門打開。
一年級下冊
課文
唐,孟浩然,
《春曉》
春眠不覺曉,
春天的夜晚睡覺非常香甜,不知不覺中天已經亮了。
處處聞啼鳥。
醒來時聽見到處都是鳥兒的鳴叫聲。
夜來風雨聲,
昨天夜裡聽見刮風下雨,
花落知多少。
不知道又有多少花兒被風雨打落了?
清,高鼎,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小草鑽出地面,黃鶯亂飛的早春二月,
拂堤楊柳醉春煙。
垂柳的紙條輕拂著堤岸,迷濛的春煙令人心醉。
兒童散學歸來早,
小孩子們早早就放學回家了,
忙趁東風放紙鳶。
他們趕緊趁著春風放起了風箏。
唐,王之渙,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夕陽依傍著遠山漸漸地落下,
黃河入海流。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欲窮千里目,
要想看到遠方無窮的美麗風光,
更上一層樓。
只有再登上更高的一層樓。
唐,李白,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
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呼作白玉盤。
把明月叫做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
又懷疑是瑤台仙鏡,
飛在青雲端。
飛在夜空雲彩中間。
百花園
唐,李嶠,
《風》
解落三秋葉,
能使晚秋天樹葉脫落,
能開二月花。
能催開早春二月的鮮花,
過江千尺浪,
它經過江河時能掀起千尺巨浪,
入竹萬竿斜。
刮進竹林時可把萬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二年級上冊
課文
北朝民歌,
《敕勒歌》
敕勒川,
美麗敕勒大草原,
陰山下,
鋪展在陰山腳下。
天似穹廬,
天空就像一頂巨大的圓弧形帳篷,
籠蓋四野。
籠罩著遼闊的大草原。
天蒼蒼,
天色青青,
野茫茫,
大草原茫茫無際,
風吹草低見牛羊。
風吹過時,野草低伏下去,大草原上露出一群群的牛羊。
唐,李白,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升騰起紫色的雲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遠看瀑布就像一條大河直掛到山前的河流上。
飛流直下三千尺,
瀑布好像從三千尺的高空飛瀉而下,
疑是銀河落九天。
使人懷疑那是銀河從天的最高處落了下來。
宋,王安石,
《梅花》
牆角數枝梅,
牆角有幾枝梅花,
凌寒獨自開。
正冒著嚴寒獨自開放。
遙知不是雪,
為什麼遠看就知道那不是雪呢?
為有暗香來。
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淡淡的清香。
唐,白居易,
《夜雪》
已訝衾枕冷,
半夜驚訝地發現被子有些冰冷,
復見窗戶明。
有看見窗戶被映得明亮亮的。
夜深知雪重,
這才知道夜間下了大雪,
時聞折竹聲。
不時聽到院子里的竹子被雪壓折的聲音。 喜歡就採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