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小河與青草一文講了什麼道理
一、說教材
《小河與青草》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從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二、說教學要求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有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9個生字,認識6個漢字。理解生詞。
三、說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通過反復誦讀,體會小河與小草謙虛謹慎,甘於奉獻,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四、說教學流程
設計本篇課文的教學,我注重了新課程標准所要求的「三個維度」。
為了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我在教學中設計了給生字找朋友的游戲,既能鞏固漢語拼音,又能復習本課要求學會的生字,力求在玩中學,玩中鞏固,寓教於樂。
在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中,首先,我注重了以讀為本,讀為主線,在讀中積累,讀中感悟。
學生對於課文的理解與吸收不單靠理性的分析來解決問題,特別是抽象思維能力還處於起步階段的低年級兒童更是如此。可以利用漢字的形、聲、義配合的方式,通過反復的誦讀在掌握字音,字形的同時十分便捷的了解課文的意思,並感受它的形式美和內在美。
讀有層次。初讀時,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並在小組討論中讀一讀,講一講自己最想讀的句子。然後,通過學生看圖,逐段反復誦讀,深入感知文章的內在美。最後,學生分角色表演,讓情感體驗得到升華。
讀有目標。在每一次朗讀的過程中,我都以對話形式給學生提出明確的目標,讓學生讀有所依。如:我在初讀時,向學生提出了:把你們最想讀的句子讀一讀,並向小組的同學講一講。讓學生在讀中有一個情感體驗過程,找到自己喜歡的句子,並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讀的方法,形式多。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較多讀的方式。比如,小組互相交流讀,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方式,讓學生讀的輕松,讀得有趣。
正因為採取了這么多層次清晰,目標明確的讀,學生才可能在讀中一步步感悟課文要表達的情感和寓意,在讀中積累。
其次,我注重了情感目標和認知目標的融合。
情感目標和認知目標是統一的,因此,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是一致的。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讀、演、看、說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以達到實現情感目標並與認知目標相結合。
我注重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激發。
在教學設計中,注重提供學生寬泛的學習空間,給他們絕對的自由,和教師朋友般的相處。如:在教學過程中,我所提出的問題都是以對話的形式或商量的語氣表達,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樂於思考。
多種激勵手段的運用,教師贊揚,肯定的話語,以及小青草的發放,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將自己的身份定為一個學習的參與者,與學生一同由未知走向已知。在教學過程中,我與學生共同探討小河與青草生活在一起為什麼會這么幸福快樂,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的。
總之,在本次教學中,圍繞教學要求,以及新課程標准,我進行了愉快教學,通過對比,分角色朗讀等,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學習,並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正確處理知識的重難點,與突破重難點的關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2. 一年級上冊語文書第十三課小河與青草要寫哪些生字
小學語文課本每課後面都有生字表,課本上還有總的生字表。要寫的生字就專是生字表裡屬列出的並且要求會寫的字。
所說的應當是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十三課《小河與青草》。課文後面要求寫的生字有:青、草、對、住分、干(田字格中比較大的字)。其餘的生字:與、邊、能、到、感、謝、岸、緊、得、流,課本上要求會認,暫不要求會寫。如果老師沒有另外規定,就按課本的要求寫。這已經是第十三課了,以前老師是怎麼要求的就怎麼辦。
本冊生字317個,要求寫的123個
3.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小河邊長滿什麼和什麼
小河邊長滿野復花和青青的小制草。
原文:
彎彎的小河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 小草對小河說:「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小河說:「這要感謝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要不,我早就變成渾濁的泥水了。」 接著,小河對小草說:「你長得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小草說:「這也要感謝你呀!是你給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乾枯了。」 小河流得更歡了,小草葉長得更綠了。
此文出自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第13課《小河與青草》
《小河與青草》是小學的課程,這篇課文採用擬人的修辭方法,語言活潑,通過小草與小河的對話,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同時,通過對話也讓孩子們知道自然界的變化,對美麗的大自然產生好奇,清清的河水與綠綠的小草是互相依存的,只有保護好了環境,環境才會帶給人們美好。
4. 誰有小學蘇教版語文一年級可以上公開課的教案和課件 謝謝
上學樂中國找找,全國最大的小學類專業教育網站
不過我這里也有一些,你看看:
教學目版標
1、學會g、k、h3個聲母權,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讀准g、k、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3、初步掌握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4、認識5個生字,會讀兒歌。
教材分析
本課包括五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聲母g、k、h,配有一幅圖。圖上一隻和平鴿銜著彎曲的橄欖枝飛來,鴿子的「鴿」提示g的音,橄欖枝的形狀提示g的形。湖邊有水草和小蝌蚪,蝌蚪的「蝌」提示k的音,小蝌蚪和水草構成的形狀提示k的形。兩個小孩坐在靠背椅上喝飲料,「喝」提示h的音,椅子側面的形狀提示h的形。
第二部分是g、k、h與單韻母的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g、k、h的書寫格式和筆畫筆順。
第四部分是三拼音,包括兩項內容:一是以音節guā為例,藉助圖畫教學三拼音的方法;二是三拼音的練習。
第五部分是認字,配有圖畫和一首兒歌。畫面上一個小哥哥在湖邊畫荷花,弟弟拉著媽媽在一邊看。
教學重點難點:
g、k、h的發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學准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