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鹽城中學語文老師

鹽城中學語文老師

發布時間:2021-01-06 13:57:53

A. 找一個叫陳旭的老師,02年在鹽城市射陽縣臨海鎮八大家初級中學語文老師,現在在南京

去公安句查是

B. 江蘇省鹽城中學高三年級階段測試語文2016.12.20 閱讀理解高原的茶花閱讀

孩子,曾經的我也像你一樣找答案,可最後害的還是自己,考試就不會了,自己動腦想,一定行的

C. 鹽城市新興中學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探討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獨
立思考,有獨到見解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可以培養他們善
於發現問題,勇於質疑並善於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精神和能
力是新一代人才所需要的素質。
在高中階段,語文學科進行研究性學習,具有得天獨厚的
條件,這是因為:從研究主體這方面來說,高中生已具有了研
究性學習的知識積累和能力,從小學到升入高中,學生已積累
了一定的詞彙量,具有正確理解和運用文字的水平,此外,隨
著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日趨豐富,閱讀面的增大,他們已
積累了相當量的便於他們分析問題的感性和理性材料,掌握
了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已具備了自學語文的能力。
從研究對象這方面來說,語文學科的開放性和模糊性,為研
究性學習提供了多向性介面和深入鑽研的餘地。「語文」是個有
著豐富內涵和外延的概念,研究「語文」你可以從文化角度研究
它,也可以從文字角度研究它;可以從文學角度研究它;也可以從
文字角度研究它。這多個角度,無疑形成了一個多維空間,使學
生具有了多層次的研究平台。再就是語文學科的模糊性,給學生
留下了充分的鑽研餘地,小到一詞,大到一本書,高明的解讀者
都無法一步到低,古人所謂「詩無達詁」就是這個意思。
總之,無論從主體方面來看,還是從客觀方面來看,高中語
文已具備了研究性學習的條件,高中語文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
能力,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在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方面勇創佳績。
那麼,如何開展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呢?研究性學習作
為現行教育體制中一種學習方式,一般有兩種方式:實踐性
研究學習和理論性研究學習。我認為:一般學校不具備實踐
性研究學習的條件,再說,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也不需要利
用大量的時間去搞實際調查研究,因此,我主張高中語文研
究性學習仍以課堂為陣地,在加強語文理論知識學習的前提
下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下面我們所探討是如何把常態課堂
教學強化研究性學習,我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主要總結了以
下四種方式:
一、開展課堂提問
以前課堂教學是師講生聽,這自然沒有什麼研究可言。目
前,課堂教學比較注重啟發學生思考了,但基本上還停留在問
題設計與解答階段:即教師備課精心設計幾個與課文理解相
關的問題,然後在課堂上啟發學生思考逐一解答。弊病是學生
只能被動地跟著教師的思路走,當然,在課堂上教師提出研究
的問題固然是必要的;這樣可以形成比較嚴密的教學環節。但
課堂教學中,提問不能成為教師的專利,為了使課堂教學價值
發揮到位,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閱讀去發現問題,
進而提出問題進行課堂討論,這樣不但能形成課堂教學的平
等交流,而且還可通過對問題的探討研究,啟發學生創新思
維,培養深入思考問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二、寫專題論文
光有討論辨析還不夠,還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寫命題論文,
做到「該動口時動口,該出手時就出手」。當然寫專題性論文必
須經過充分的准備。首先教師應向學生介紹研究性學習的具
體要求和方法。其次,還要注重激發學生興趣,進行課堂交流
與總結,另外還要布置學生課余時間去收集資料,比如學習魯
迅先生的《祝福》,可以讓學生寫《論祥林嫂之死》的論文,學習
古代小說,可讓他們課外收集資料寫《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簡
史》,學習契訶夫《裝在套子里的人》可以激發學生的聯想,讓
他們聯系現實生活寫《套子的啟示》等等,這樣學生通過思考、
討論、收集、整理,研究意識會增強,邏輯思維能力也會有很大
的提高,同時又鍛煉了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研究式作文評選
傳統的作文評選方式是教師「一言堂」一評了事,這樣學
生只能處於被動接受狀態,要改變這種狀況,老師可試著採用
研究式作文講評方式,讓全班同學都動腦參與評論。有一次作
文訓練,我曾讓學生從社會生活中選材寫一篇小小說,那時我
們剛學過《祝福》,有一位同學寫出一篇題目叫《當代祥林嫂》
的小小說,內容是一個農村婦女,丈夫出外打工,自己在家領
著獨生兒子度日,但在一次外出時被人販子綁架,賣到了山
里,她曾多次逃跑沒成功,最後因人販子再次作案被捉,警方
根據犯罪分子的交待尋到山裡,把她營救出來,最終一家團
圓。我批改後覺得這個材料較典型,但對材料的處理不夠妥
當,於是評講作文時,把這篇習作當例文在課堂上宣讀,讓學
生討論並寫出評價,最後總結出以下幾點:1.內容與題目不夠
吻合;2.選材較好,但對材料的處理不夠妥當;3.像紀實散文,
缺少恰當的藝術虛構。接著我讓該生把她對這篇小小說的構
思講一下。她說她寫的是一件現實生活中的真事,她選用這個
材料的目的是想提示目前社會中仍然有殘害婦女的這種事情
發生,特別是在思想文化比較落後的農村。聽完這個同學的發
言,我讓學生圍繞她的寫作目的和題目,對這個生活素材進行
再次加工處理,寫出修改意見。最後經過討論總結出主要意見
如下:1.可刪去被販賣經過,直接從被販賣後寫起,事情的起
因可以側面交待。2.對被販賣後的心理活動、逃跑行動進行細
致描寫;3.對警方的營救略作交待。4.虛構補充主人被救後又
因失貞而被丈夫拋棄的情節,以提示目前農村中還殘留著封
建糟粕,新時代中農村婦女仍然受封建思想的毒害。這種重在
過程,重在試探式的作文評講,使學生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去
掌握寫作技巧,使學生對如何選材如何裁剪有了深切的體會。
這種探討性學習也適用於作文語言、結構等其它方面的講評。
四、比較性研究學習
把內容和形成上有一定聯系的讀物加以對比,有目的進
行探討研究叫比較性研究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既可以提高
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可以發展和開拓學生的思維。一般情況下,
學生拿到閱讀材料,就只知道研究這一篇,想不到還有可比較
的另外作品,這就需要老師通過指導訓練,培養學生的自覺比
較意識,這種意識的培養是很關鍵的。我教《智取生辰綱》時,為
了讓學生深入了解楊志這個人物形象,就讓學生回憶:他們看
過、讀過的《水滸》作品中,還有哪些人物是軍官出身?同學們通
過回憶,指出兩個人物:一個是初中語文課文《魯提轄拳打鎮關
西》中的魯智深,一個是高中《語文讀本》中的《林教頭風雪山神
廟》里的林沖,找好了比較對象,我又進一步點撥提示幫助學生
建立「對比點」讓學生進一步拓展。這樣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對楊
志這個人物有了深一層的認識,覺得他遠沒有魯達和林沖這兩
個人物形象可愛。《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內容之一是分析文中
的肖像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我教課時有意讓學生比較作者
對王熙鳳和林黛玉的肖像描寫,通過對比,同學們發現這兩個
人物雖然都是美人,但穿著、打扮、氣質、性格卻不同:一個俏艷
俗氣,一個飄逸脫俗;一個潑辣張狂,一個柔弱內向;一個陰險
狠毒,一個善良多情。通過比較,他們比較深刻地認識到小說中
人物肖像描寫的妙處。這樣,經過多次強化訓練,學生會有意識
地展開聯想,自覺尋找對比點,達到這一目的,就意味著這一方
法,已被學生初步掌握。
34

閱讀全文

與鹽城中學語文老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