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五年級上冊語文書的百花園四、五、六的「積少成多。」
對酒 秋瑾
⑵ 語文五年級上冊語文百花園四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教學要求:
、通過關聯詞選擇填空、拓展與交流的學習與積累,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為。
2、通過本次的「積少成多」,讓學生感受誠實守信的重要性。
3、通過「實話實說:誠信」的口語訓練,培養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言的組織能力。
4、通過本次的確習作訓練,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實話實說:誠信」的口語訓練。
2、拓展與交流——寫日記。
課時節劃分: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溫故知新——詞語和句子,拓展與交流。
2、積少成多——積累一些關於誠實守信的名人名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詞語和句子。
1、這節課,我們先看百花園的第一個景點——「溫故知新」園藝去看看。步步為營入「溫故知新」園,「詞語和句子」景點區立了個牌子,在提醒我們什麼?
2、誰來讀讀這兩個句子?
本單元課文中有很多這樣的詞語——關聯詞。讀讀下面的句子,想一想關聯詞語有什麼作用。
三、拓展與交流。
離開了「詞語和句子」景區,我們來到了「拓展與交流」景區。誰來讀讀介紹這個景區的話?
1、同學們誰來讀讀寧寧的日記?
2、寧寧的方法是抓住的主要內容和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來寫的。
3、回憶我們寫日記的方法。
(1) 思想日記:就是把自己 一天的真實思想寫出來,對周圍的確各種人和事,你怎麼想的,就怎麼寫。
(2) 觀察日記: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人物、事物、景物記下來。
(3) 閱讀日記:就是把第天閱讀課內外報刊、書籍的體會、感想是、收獲寫下來,它和讀書筆記有相同的地方。
1 、你們說說寧寧這次的日記是非曲直屬於哪一種日記?(閱讀日記)
2、和同桌交流你的閱讀感受。
四、積少成多。
1、同學們,我們又來到了另一個景區——「積少成多」區。快看看這個景區有什麼特點?
快讀一讀,你發現什麼?誰認識它們是什麼?
(這是名人名言)
2、積累名人名言。
讀、記書上的名人名言。
3、簡單說說這些名人名言的意思。(抓住「誠信」展開)
4、有感情地朗讀名人名言,做到熟讀成誦、
5、學生展示自己積累的關於誠信的名人名言。
五、作業布置。
1、背誦書上的名人名言。
2、收集一些課外的名人名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進行口語交際訓練,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2、說的方面主要是訓練學生能把自己看過的童話故事轉述清楚,說的時候態度自然大方,普通話准確、流利,有一定的感情,達到口語訓練和別人交流的目的。
3、聽的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認真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把握主要內容,邊聽邊想,感悟其中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明確任務。
通過指導一個組的交流,引導學生明確要求:
(1)從自己經歷過或聽說過的講誠信或不講誠信的故事中,選擇印象最深的事講一講。
(2)講的時候可以適當地使用平時積累的名言警句或成語,以增強表達效果。
(3)同學之間可以相互補充,有不同的意見還可以展開辯論。
三、交流。
1、小組交流:四人一小組,一個人講故事,其他三個人聽,聽後交流。
2、全班交流:推薦兩名學生匯報,全班同學做評委。
四、總結評議
1、你們的評委工作做得怎樣?
2、可請評議者或剛才講故事的學生根據同學的建議重新展示。
五、活動評價。
1、發言是否觀點明確,有事例,表達是否連貫。
2、故事是否真實,能否准確地說明觀點。
3、評價、補充或反駁他人發言時要有禮貌,並恰當使用文明用語。
六、作業布置。
1、跟同學說說自己對誠信的理解與感受最深刻的事情。
2、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第三四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本次的習作訓練,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組織、運用能力。
教具准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出示習作要求。(小黑板)
我們都知道,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盡力做好。可是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往往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那麼,你是怎樣克服困難、信守諾言的呢?你有沒有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完成答應別人的事的情況呢?或者貿然答應了的事情,已經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圍而無法做到呢?讓我們從中選擇幾件事情,記敘下來吧。
1、指名朗讀本次習作的要求。
2、習作討論平台。
(1)你想選擇哪一件事情來描述呢?它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你答應了誰?後來遇到什麼困難?結果怎樣?
(2)你打算按怎樣的順序來寫這篇文章?
(3)在寫遇到困難和想為法解決困難這總分時,應該寫得具體些,並把你當時的想法寫出來。
三、寫作文,小組交流。
四、作業布置。
1、繼續完成習作。
2、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請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⑶ 語文五下百花園四教輔資料
教材分析
「語文百花園四」包括「溫故知新」「口語交際」和「習作」三個欄目。「溫故知新」中安排了「理解與運用」「拓展與交流」「閱讀平台」和「積少成多」四項練習。其中「理解與運用」編排了讀寫帶關聯詞語的句子練習。「拓展與交流」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是怎樣深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練習。「閱讀平台」安排閱讀短文《鞋匠的兒子》。「積少成多」編排了有關樹立勇氣方面的名言警句。「口語交際」引導學生圍繞「電話留言」這個話題,開展一次口語交際活動。「習作」是半命題作文,要求學生以「我和××」為題,寫一寫自己和夥伴之間發生的事情。
一、溫故知新
1.理解與運用。
引導學生體會「只有……才」「不是……而是」「既……又」這些關聯詞語在表達中的作用,並學習運用這些關聯詞語造句。
只有敢於拼搏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才」是一組表示條件關系的關聯詞語。「只有」表示唯一的或必需的條件,「才」表示在這種條件下出現的情況或結果。
老兄誤解了,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不是……而是」是一組表示並列關系的關聯詞語。「不是」提出所要否定的人或事物,「而是」提出所要肯定的人或事物,而且意在肯定,具有強調的作用。
威廉叔叔看上去既疲憊不堪,又憂心忡忡。「既……又」是一組表示並列關系的關聯詞語。在意義上表明人或事物同時具有兩個方面的性質或情況。
2.拓展與交流。
本次拓展與交流是一次學習方法的交流,重點是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在閱讀中是怎樣深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通過本次活動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3.閱讀平台。
本次閱讀平台安排閱讀《鞋匠的兒子》這篇短文,意在配合本單元自強自立、奮發向上這個主題,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短文《鞋匠的兒子》講的是鞋匠的兒子林肯當選美國總統後,一些出身名門望族,自認為上流社會的、優越的人,趁林肯首次在參議院演說之時羞辱、嘲笑他。林肯面對現實,平靜而誠懇的演講征服了參議員們。頓時,所有的嘲笑聲變成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麼好」「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的技術」「參議院里的任何人,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需要修理,我一定盡可能幫忙。但是我無法像我父親那麼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這是林肯演講的主要內容,概括起來講了以下幾點:(1)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2)父親是個偉大的鞋匠,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3)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麼好。因此,所有的嘲笑聲變成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4.積少成多。
這是一組有關樹立勇氣的名言。讓學生讀背這些名言警句,目的是增加語言積累,樹立敢作敢為毫不畏懼的氣魄,做有勇氣、有抱負、充滿信心的人。
「有勇氣的人,心中必然充滿信念。」這是古羅馬政治家、法學家、演說家、雄辯家和哲學家西塞羅關於勇氣的一句名言,講勇氣與信念的必然聯系。有勇氣的人,心中必然有自己可以確信的看法。
「真金在烈火中煉成,勇氣在困難中培養。」這是古羅馬政治家、哲學家、作家和雄辯家塞涅卡的一句名言,以真金是在烈火中煉成的這一具體事實,來類比勇氣是在困難中培養起來的抽象道理。
「喪失財富的人損失很大;可是喪失勇氣的人,便什麼都完了。」這是西班牙作家、詩人、劇作家塞萬提斯講的一句名言,講樹立勇氣的重要。一個人失去了財富會帶來很大的損失,但這個損失以後還有機會補救,如果喪失了勇氣,就一切都完了。
二、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活動是圍繞「電話留言」這個話題,開展一次口語交際活動,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電話留言的技能或發手機簡訊。
三、習作
本單元的「習作」是半命題作文,要求學生以「我和××」為題,寫一寫自己和××之間發生的事情。
【教學目標】
1.理解「只有……才……」等關聯詞語等表達作用,並能夠准確地運用。
2.交流並掌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閱讀短文《鞋匠的兒子》,領悟林肯在辯論中處亂不驚、寬容大度的心態和以情動人的演講風格,從而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處亂不驚、寬容大度的良好心態。
4.學習電話留言的技能或發手機簡訊的技巧,敢於與他人交流,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
5.寫自己和熟悉的人之間發生的一件事情。能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突出人物特點,將文章內容寫具體,有自己的真實感受。
【教學重點】
能夠正確地使用關聯詞,能夠採用聯繫上下文、多想想為什麼等方式理解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
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使事情更加具體、生動。
【教學建議】
一、溫故知新
1. 理解與運用。
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反復讀讀練習中的例句,體會這幾組關聯詞語在表達中的作用,還可讓學生從學習過的課文里或讀物中找出含有這些關聯詞語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練習造句。
2.拓展與交流。
教學時,先要引導學生讀一讀教材中的有關要求及丫丫、寧寧交流的例子,弄清楚本次拓展與交流的重點內容是什麼。然後回顧自己在平時閱讀(特別是學習本單元)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時,是怎樣去深入理解的。要指導學生結合具體實例,像丫丫、寧寧那樣交流自己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如果學生還願意交流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獲或體會,比如,文章的表達方法、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自己受到的感染等等,也是可以的。
3.閱讀平台。
教學時,讓學生反復閱讀這篇短文,引導學生在自讀中感悟,在自讀中理解,然後圍繞短文後面的思考題,組織交流。對短文中的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如「參議院、尷尬、訕笑、誹謗」等可指導學生運用字典、詞典自己解決,有的教師可做適當說明。
4. 積少成多。
這是一組有關樹立勇氣的名言。讓學生讀背這些名言警句,目的是增加語言積累,樹立敢作敢為毫不畏懼的氣魄,做有勇氣、有抱負、充滿信心的人。
教學時,重在讀讀、背背、說說,引導學生熟讀會背這組名言,體會這些名言警句所講的道理。
二、口語交際
1.談話導入。
在現代社會打電話是人們生活中常用的通訊方式。但有時候電話通了,你想通話的那個人卻不在;有時候對方又是錄音電話,這就需要你留言。
2.明確活動內容和要求。
(1)閱讀教材中「活動建議」部分,明確電話留言活動內容和要求。
(2)確定打電話的具體內容。
(3)設置電話留言的情景。
3.自由組合,模擬進行電話留言活動(電話留言時,要根據對方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要說的內容,以便對方把信息清楚地傳達給你要告知的人)。
4.進行活動評價。
(1)閱讀教材中「活動評價」部分,明確評價要求。
(2)進行評價。
關於學習發手機簡訊的活動,可視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重點要放在怎樣用簡訊的形式把信息清楚地告訴對方。如果不具備發手機簡訊的條件,可讓學生用書面的形式進行表達。
三、習作
1.談話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同學經常與自己的夥伴、朋友、親人、師長等各種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在交往中也一定會發生過這樣或那樣的一些事情,這些事或讓你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鼓舞你不斷進步;或不斷提醒你注意吸取教訓,不要重走錯誤的老路;或使你……今天你就選擇其中印象深刻的事情,清楚具體地寫下來。
2.明確習作要求。
學生習作之前,教師要引導他們弄清本次習作要求。
(1)「我和××」屬半命題作文,習作中不僅寫「我」,還要寫「××」,寫兩人之間發生的事情。
(2)要寫出自己和這個人有過怎樣的交往,你們在相處中的什麼事情給自己留心了深刻的印象,在這些交往的事件中,你們之間的感情有怎樣的聯系或發生過怎樣的變化——是互相理解,或是互相支持;是互相熱愛,或是互相懷念;是由於誤會而導致感情破裂……
(3)在動手習作之前,要先把習作題目補充完整。
3.學生動手習作,教師注意發現有新意的習作,隨時向大家推薦。
4.要求學生習作之後認真自我修改,並主動與同學交換習作,互相修改。
四、教學時間
「語文百花園四」教學可安排3—4課時。
教學資料
1. 名言警句
應當驚恐的時刻,是在不幸還能彌補之時;在它們不能完全彌補時,就應以勇氣面對它們。——丘吉爾
勇氣很有理由被當作人類德性之首,因為這種德性保證了所有其餘德性。——丘吉爾
勇敢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養的必然結果。——列夫·托爾斯泰
勇氣是衡量靈魂大小的標准。——卡耐基
勇敢是人類美德的高峰。——普希金
人要有毅力,否則將一事無成。——居里夫人
卓越的人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貝多芬
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時代的偉人。——列別捷夫
幸運的愛,與勇者長相隨。——奧維德
困難只能嚇倒懶漢懦夫,而勝利永遠屬於攀登高峰的人們。——茅以升
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魯迅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魯迅
勇者並不是蠻勇之謂;凡見義不為為非勇,欺凌弱小為非勇,貪圖便宜,使乖取巧,自私自利皆為非勇。——郁達夫
由大智中產生大勇,由理解中加強信心,是最堅毅的大勇與最堅強的信心。——鄒韜奮
2. 人物簡介
林肯(1809-1865 ),美國第16 任總統。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縣一個清貧的農民家庭,父親是位鞋匠,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童年是「一部貧窮的簡明編年史」。小時候,他幫助家裡搬柴、提水、做農活等。父母是英國移民的後裔,他們以種田和打獵為生。1816年,林肯全家遷至印第安納州西南部,開荒種地為生。9歲的時候,林肯的母親去世了。
一年後,父親與一位寡婦結婚。繼母慈祥勤勞,對待前妻的子女如同己出。林肯也敬愛後母,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幸福。由於家境貧窮,林肯受教育的程度不高。為了維持家計,少年時的林肯當過俄亥俄河上的擺渡工、種植園的工人、店員和木工。18歲那年,身材高大(1.93米)的林肯為一個船主所僱傭,與人同乘一條平底駁船順俄亥俄河而下,航行千里到達奧爾良。
在25歲以前,林肯沒有固定的職業,四處謀生。成年後,他成為一名當地土地測繪員,因精通測量和計算,常被人們請去解決地界糾紛。在艱苦的勞作之餘,林肯始終是一個熱愛讀書的青年,他夜讀的燈火總要閃爍到很晚很晚。在青年時代,林肯通讀了莎士比亞的全部著作,讀了《美國歷史》,還讀了許多歷史和文學書籍。他通過自學使自己成為一個博學而充滿智慧的人。在一場政治集會上他第一次發表了政治演說。由於抨擊黑奴制,提出一些有利於公眾事業的建議,林肯在公眾中有了影響,加上他具有傑出的人品,1834年他被選為州議員。
兩年後,林肯通過自學成為一名律師,不久又成為州議會輝格黨領袖。1834年8月,25歲的林肯當選為州議員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同時管理鄉間郵政所,也從事土地測量,並在友人的幫助下鑽研法律。幾年後,他成為一名律師。積累了州議員的經驗之後,1846年,他當選為美國眾議員。1847年,林肯作為輝格黨的代表,參加了國會議員的競選,獲得了成功,第一次來到首都華盛頓。在此前後,關於奴隸制度的爭論,成了美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在這場爭論中,林肯逐漸成為反對蓄奴主義者。他認為奴隸制度最終應歸於消滅,首先應該在首都華盛頓取消奴隸制。代表南方種植園主利益的蓄奴主義者則瘋狂地反對林肯。1850年,美國的奴隸主勢力大增,林肯退出國會,繼續當律師。
1860年,林肯成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11月,選舉揭曉,以200萬票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但在奴隸主控制的南部10個州,他沒有得到1張選票。
1865年4月15日晚,林肯在華盛頓的福特劇院遇刺身亡。5月4日,林肯葬於橡樹嶺公墓。林肯領導美國人民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促進了美國歷史的發展,一百多年來,受到美國人民的尊敬。由於林肯在美國歷史上所起的進步作用,人們稱贊他為「新時代國家統治者的楷模」。
林肯是美國第16 任總統,是世界歷史中最偉大的人物之一,領導了拯救聯邦和結束奴隸制度的偉大斗爭。人們懷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堅強的個性,他一直是美國歷史上最受人景仰的總統之一。盡管他在邊疆只受過一點兒初級教育,擔任公職的經驗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義意識,使他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⑷ 五年級語文百花園四作文我和姐姐
我和姐姐
夜裡靜靜的,連我自己的呼吸聲都聽得見,於是我起了床,向姐姐床走去。回
我的姐姐很漂亮,個子答高高的。她的成績也很好,已經讀初一了,成績還能在90分左右呢!她也很聰明,我做不到的事情,她總能做到。
一個星期天,我和姐姐一起清理廚房。我看見小壺底下結了一層壺垢,便自告奮勇去擦。我拿起水壺擦,
擦得滿頭大汗,也沒有擦去一點壺垢。這時姐姐看見我,便笑著走過來對我說:「讓我來,好嗎?」我點點頭,疑惑的看著姐姐。她從我手中拿過水壺,順手拿了一瓶醋。她先倒了一些醋在水壺里,再加了一點點水,把它放在爐子上煮,我奇怪地問:「你怎麼不擦水壺?」姐姐回答:「你等著瞧吧,我讓它自己變干凈!」果然,等水壺里的東西開了以後,她再把水壺沖了一下,水壺在太陽的照射下,又像新的一樣。壺垢也完全沒了。我心裡充滿了敬佩。
想起這件事,我更堅定地向姐姐床邊走去,床邊的書桌上放著一堆書。我恍然大悟:這應該是姐姐學習好的秘密吧!我要向姐姐學習,多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