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一課翻譯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一課翻譯

發布時間:2021-01-05 18:12:17

① 基礎泰語2第十一課對話和課文翻譯

對話一
我要寄信去北京
你要寄平郵還是寄掛號信?
我必須要寄快件EMS,幾天到?
2天
郵費回多少錢?
要先稱稱重量看,35元
這個答表要怎麼填?
你必須要寫姓名,地址,郵編,和寄件人和收件人的電話號碼,讓它清楚。
那麼必須要簽名嗎?
是的,請在這里簽你自己的名字。你還需要些什麼嗎?
我想要5張明信片,一張多少錢?
一張兩元
我要貼多少錢的郵票?
你要寄到哪裡?
泰國

②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十一課課文分析

背影分析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閱讀這篇散文,我們可以感受到父子親情──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這是人間至情。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1.感受深切父愛。

想想父親當時的困厄,對父愛的感受就會更加深切。當時,父親遭遇雙重災禍,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喪母的悲痛加上生存危機,父親陷入了困境。朱自清是大兒子,還在大學念書,接手還早,還要供養,養家重擔壓在父親一人肩上,他是怎樣急於謀事啊。父親在謀事與送行二者之間再三躊躇,天平的一頭是那麼沉重,他卻把天平的另一頭──兒子路途平安看得更重,這種愛子之心,真是情深似海!父親親自送行,照顧得無微不至,不光顧到眼前,還為兒子一路著想,臨別還給兒子買橘子。買橘子要過鐵道,那時月台很高,爬起來非常費勁,父親是看在眼裡的,為了兒子,再難的事情他也心甘情願。「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他是這樣吃力地過鐵道買橘子的,愛子之心是多麼強烈,父愛的力量是多麼巨大,這樣的父愛催人淚下。

《背影》中的父親形象,是慈父的形象。有人說「我們在《背影》中看到的與其是一個父親的形象,毋寧是一個母親的形象」,這是把父親的形象絕對化了,以為父親就是嚴父,其實慈父的形象也是父親的形象。朱自清父親性格中也有剛強的一面。聽他面對雙重災難的心聲:「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大有泰山壓頂不彎腰的氣概。而浦口送行,則更多地表現他慈愛的一面。

看看父親愛子的行為方式,對父愛的感知會更深一層。在中國父母的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幾十歲的孩子還是孩子,朱自清的父親也這樣。盡管急於謀事,最後還是決定自己去送兒子,到底放心不下,惟恐孩子有什麼閃失。講價錢要自己講,揀座位要自己揀,買橘子要自己買,力不勝任的事情也要自己上前,能為孩子盡心盡力,心裡就會感到滿足、舒心。「背影」,為了兒子而勉為其難的形象,正是中國慈父形象的定格。中國的慈父總是甘為孺子牛,自己能省則省,最好的東西讓兒子享受,請注意,父親是一身布衣,給兒子的是紫毛大衣。

2.體會「我」當年的感受與寫作這篇文章時的感受。

朱自清那一年20歲,北京大學學生,寫《背影》那一年28歲,清華大學講師,這是心智成熟程度不同的兩個年齡,所以對父愛的感受也迥然不同。20歲時的心智還不夠成熟,28歲就比較成熟了。文中一再寫當時怎樣自以為是,現在想起來非常後悔,為什麼起初體會不到父愛,反而對父親的言行不以為是呢?一方面,因為中國父母不太理解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長大了,有很強的自立自強的要求,總是替孩子包辦一切,無論孩子多大也要「抱」在手裡,實在是吃力不討好,兩代人之間容易起沖突。另一方面,20歲那樣的歲數,又懂事又不懂事,容易自以為是,對父愛不容易體察到,對父親的行為方式往往以為陳舊而反感。待到真正成熟了,才理解父輩的行為方式是他那個時代養成的,應該透過這種行為體察父親的愛心。作者一再自責「那時真是聰明過分」「那時真是太聰明了」。「太聰明」就是半生半熟的狀態,真正成熟了才是真聰明,真聰明才能理解父輩的行為方式,不去計較父輩的行為方式,才能感受父愛。

望著父親攀爬月台的背影,「我」的心受到觸動,頓悟父親的愛心,「我」哭了。「我」發現了父愛,引得讀者都聯想起父愛,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動了,心靈凈化了,這篇散文引起普遍的共鳴。

二、問題研究

1.為什麼著力描寫背影?又是怎樣突出背影的?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寫法對我們寫作有什麼啟示?

父親買橘子爬月台的背影,作者印象最深。那一回送行,整個過程,這一刻是父親最費勁的,也是父愛表現得最強烈的一刻。在父親的許多好處中,這次送行是最突出的,在這次送行過程中,過鐵道買橘子是最突出的,在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中,爬那邊月台的背影是最突出的,背影可以說是重中之重。著力描寫背影,可以強烈地表現父愛,可以給人最深刻的印象。重中之重,也是精彩瞬間,形象的定格。突出這一瞬間形象,提起父親,頭腦里就出現這一形象,由這一形象又會想起前前後後的種種事情。再則,背影這種視角也新。背影引人想像正面形象,開拓了想像空間,無盡的想像更能引起感情的激盪。總之,將背影作為全文的焦點,可以凝聚作者對父愛的獨特發現和深刻體認,給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作者為突出背影,多處作了獨具匠心的布置。

朱自清用「背影」作為題目,非常顯豁地突出了背影。開頭一段就說:「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顯出「背影」非同尋常的意義,懸念驅使讀者集中注意力探尋這個背影的意義。

快要寫到父親攀爬月台的背影,先作鋪墊,一處說,「父親是一個胖子」,讓人想見他的身材;一處寫他的衣帽──「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色棉袍」。兩處肖像描寫安排在背影之前,就是要讓讀者把它們跟背影的特寫鏡頭整合起來。背影的特寫鏡頭,寫了手的動作,腳的動作,整個形體的動作,刻畫得十分精細:「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處動作描寫只寫攀爬的起始動作,不再寫下去,在強光聚焦中,成了形象的定格。還用自己的情感反應去烘托──「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感情的強烈表現將這個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

作者又捕捉到另一個背影,分手後,佇望著離去的父親:「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此刻作者心中,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受到父子情深,想到父親的至親至愛,想到自己先前的自以為是,想到父親的命運,想到父親的前程,真是百感交集。這一次對背影逝去的追憶,包含無盡的牽掛。

末段回顧父親這些年來的境遇,回顧這些年來的父子關系,最後又落腳到背影上來,與開頭呼應:「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像一尊塑像似的矗立起來,完成了形象的定格,永存在讀者心中。

突出背影,是這篇散文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由此可以得到一個啟示,寫人記事,應該選擇最動情的一件事,寫最動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動情的瞬間。

2.關於文章的剪裁。

文中寫回家奔喪,寫在南京遊逛,都一筆帶過,因為這些跟主題關系不大。詳寫送行的過程,其中也分主次,買橘子的過程寫得較詳細,寫背影的筆墨,又特別詳細。可見,詳略的原則是為了突出重點。

六年級上英語第十一課翻譯

內容是什麼

④ 九年級英語第十一課翻譯

南希:嗨,伯特,我覺得我是把愛麗絲給惹惱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伯特:發生內什麼事情了?
南希:你知道朱容麗葉是愛麗絲最好的朋友吧?
伯特:對呀。
南希:好吧,我越了解朱麗葉,我越發現我們之間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所以最近我們花了更多的時間在一起。
伯特:那是錯在那兒啦?
南希:額,這讓愛麗絲不開心了,因為她認為朱麗葉和我的關系比她的朱麗葉的關系還要好了。
伯特:我知道了。額。你為什麼不在你和朱麗葉在一起的時候叫上愛麗絲呢?這樣她就不會覺得自己被忽略了。
南希:哦!方法棒極了!那會使我們的友情更深厚的!

⑤ 8年級下冊語文第11課的翻譯

一 緋紅抄 fēi hónɡ鮮紅;通紅. 標致biāo zhì外表、風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喚起美感上的極大享受的 落第luòdì原指科舉時代應試不中,又指考試不及格. 不遜bù xùn無禮. 詰責jié zé質問並責備 托辭tuō cí借口 油光可鑒yóu guāng kě jiàn形容非常光。

⑥ 英語初一下冊第十一頁課文怎麼翻譯

向左轉進入第一大道,請慢慢欣賞這城市中的寧靜街道和小公園。
步行在中央大道,穿過這個公園是一個老舊的旅館,在旅館的旁邊是一幢有著有趣花園的小房子。這就是花園旅行的開始。

⑦ 七年級上冊語文《論語十二章》的原文和翻譯(新版)

《論語十二章》翻譯: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譯文: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這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反復練習實踐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的時候立志研究學問,三十歲確立自己的理想,四十歲不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歲的時候我懂得自然的規律和法則,六十歲時無論聽到什麼;

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領會其中的意思,並明辨是非,七十歲我的道德修養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規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6、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譯文∶孔子說∶「賢德啊,顏回吃的是一小筐飯,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 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賢德啊,顏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譯文: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每個人都應保持自己的人格尊嚴。三軍可以的元帥可以被抓,也不能隨意污辱我的人格。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子夏說,一個人知識要淵博更要有堅定的意志,多聽多問還要切近平實的思想。做到這兩點,仁這個學問的中心就有了。

(7)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一課翻譯擴展閱讀:

課本上的十二章論語,其中多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論語》是記載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文集,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選自《論語譯注》(楊伯峻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

所選的十二章語錄是孔子及其弟子關於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個人修養等方面的經典論述,都是蘊含著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一則,就是《論語》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則見於《學而》篇,第三、四、五則見於《為政》篇,第六,七則見於《雍也》篇,第八,九則見於《述而》篇,第十,十一則見於《子罕》,第十二則見於《子張》,其內容都與學習和為人處事有關,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價值的部分。

⑧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十課《論語十二章》的翻譯

依曰:習,亦說乎?朋自遠,亦樂乎?知慍,亦君乎?《》 翻譯:孔說:,按定間復習,愉快?志同道合遠,快樂?家解我,我卻怨恨,道德修養? 貳曾曰:吾三省吾身:謀忠乎?與朋友交信乎?傳習乎?《》 翻譯:曾說:我每反省自:替別辦事否盡竭力呢?同朋友交往否誠實呢?師傳授給我知識否復習呢? 三曰:吾十五志於,三十立,四十惑,五十知命,六十耳順,七十所欲,逾矩.《政》 翻譯:孔說:我十五歲立志習,三十歲立足於社,四十掌握知識致迷惑,五十歲解並順應自規律,六十歲聽別說能明辨非真假,七十歲隨所欲,超規矩 四曰:溫故知新,師矣.《政》 翻譯:孔說:"溫習舊知識,能新體,新發現,師." 5曰:思則罔,思則殆.《政》 翻譯:孔說:"讀書卻思考,迷惑所適;空想卻讀書,害 陸曰:賢哉,簞食,瓢飲,陋巷,堪其憂,改其樂.賢哉.《雍》 翻譯:孔說∶顏品德高尚啊,!吃筐飯, 喝瓢水,住窮陋房,別都受種貧苦,顏卻仍改變樂趣.顏品德高尚啊! 漆曰:知者者,者樂者.《雍》 翻譯:孔說:於習,知道習,習;習,習樂趣. 吧曰:飯疏食飲水,曲肱枕,樂亦其矣.義富且貴,於我浮雲.《述》 翻譯:孔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枕,樂趣間.用手段富貴,於我講像浮雲. 9曰:三行,必我師焉.則其善者,其善者改.《述》 翻譯:孔說:三走起,其必定我師.拿優點自習,拿缺點自改. 依0川曰:"逝者斯夫,舍晝夜."《罕》 翻譯:孔站河岸說,像流水,白夜晚都流 依依曰:三軍奪帥 匹夫奪志."《罕》 翻譯:軍隊奪 主帥,男漢 卻奪志氣. 依貳夏曰:博篤志,切問近思,仁其矣.《張》 翻譯:夏說:博覽群書廣泛習且能堅守自志向懇切提問考慮前事仁德其

⑨ 大學日語標准教程基礎篇1第11課課文翻譯

感覺你說的應該是這課

第十一課
在公寓里打電話
中山:未,你好,我是中山,是小王嗎?
王:你好,我就是
中山:那個,你現在方便嗎?
王:方便啊,什麼事
中山:其實這個周末打算駕車去旅行,你周末有什麼安排嗎?
王:恩....周六的話稍微有點(不太方便)
中山:是嗎?那周日怎麼樣?
王:好的,周日可以
中山:那麼這個周日我們大家駕車去旅行好吧
王:駕車旅行啊,我還是第一次呢 要去哪兒
中山:我們去日光看紅葉吧 小李和木村也去
王:是嗎 好期待啊 那麼 周日我們幾點 在哪見面呢
中山:早上6點到大學門前集合
王:啊 好早啊
中山:曝光很遠,所以周六要早點休息啊
王:是 明白了 謝謝你打電話約我
中山:那麼 我掛了

⑩ 誰知道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一課《春》的全文翻譯

這課我學過了,不過是課文吧,是朱自清寫的,你是不是搞錯了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一課翻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