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第一、二自然段中出現的生字,理解詞語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課文情感。
3.初步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麼危險,又是怎樣脫離危險的。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生對課文的朗讀和內容的表演,理解關鍵詞語的意思,初步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麼危險。
教學准備:課件、小稻秧頭飾、圖片(小稻秧、雜草、噴霧器大夫)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觀察圖片,引趣導入
1. 出示水稻田圖: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水田裡的是什麼?
2. 今天,老師就來給你們講一個關於小稻秧的童話故事,想聽嗎?(板書課題)想聽的同學有沒有做好聽的准備呢?
二、 師講故事,生憶故事
1. 老師講故事:小稻秧脫險記
2. 引導回憶:老師的故事講完了,好聽嗎?請你將剛才聽到的故事中印象深刻的地方說出來。
3. 學生打開記憶的閘門,教師相機貼相關圖片。
預設1:學生可能會回憶故事中出現的人物——小稻秧、雜草、噴霧器大夫。(師相機正音「噴霧器大夫」,多音字「大」。)
預設2:學生可能會回憶故事中的情節——小稻秧遇到了什麼危險?誰來幫助它了?小稻秧是怎麼脫險的?
過渡:同學們聽得可真仔細,說得也很棒,把掌聲送給自己!你們自己想讀讀這個故事嗎?
三、 生讀課文,理清脈絡
1. 學生自由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1>.讀准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標出自然段序號,在不理解的詞語旁標上「?」。
2.師出示詞語,學生認讀,相機正音。
3. 師出示填空,幫助理清課文脈絡:一天,水稻田裡一群________要搶_________的營養,把小稻秧氣得當場就_________。這時,___________對著雜草噴灑_________,雜草_________,小稻秧吸足了________,又向上___________。
過渡: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寫了小稻秧生病了呢?
四、 品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 指兩名同學讀。
2. 學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3. 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自主理解詞語:
表演理解的詞語:團團圍住 氣勢洶洶 一擁而上 拚命
聯繫上下文理解的詞語:激烈 蠻不講理 不由分說
(教師相機講解「營養」,普及農業常識,並引導學生用「激烈」一詞說話。)
4. 有感情的齊讀第一、二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書讀得這么好,相信這些生字也能寫好。
五、 自主探究,識字寫字
1.出示生字詞,學生說說記住生字的方法:險 吵 雜 擁 拼 跟
2.師范寫生字:雜
3.生描紅、臨寫。
4.展示學生作業,評價。
六、設置懸念,拓展作業
1.將生字詞各抄寫兩遍。
2.和小夥伴們分角色演一演小稻秧遇險的內容。
3.閱讀推薦:《植物園里的爭吵》、《蟲子不咬的蘋果》
4.師:遇險的小稻秧有沒有脫險?是誰幫助了它?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B.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滲透生態文明教育教案有哪些
三年級科學上冊滲透環保教育教案
任課教師 鄒興忠
第三課 大樹和小草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小草和大樹一樣,具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徵。
大樹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植株的高矮、莖的粗細和質地。
大樹和小草都是生長在土壤中,都有綠色的葉,都會開花結果,都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 過程與方法:
用簡圖畫出小草的主要形態特徵,能看懂維恩圖的表達方式。
滲透環保教育:
體會到小草和大樹一樣,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具有愛護小草,不踐踏不草的意識。
【教學重點】找大樹和小草的相同點,體會陸生植物生命體的特徵。
【教學難點】看懂維恩圖的表達方式。
【教學准備】
分組材料:幾種常見的小草,最好有三葉草(黃花酢漿草)和狗尾草;一條樟樹枝和它的果實、葉片。
【教學過程】
一、認識常見的小草
1.師生交流:在校園里不僅有高大的樹木,還有低矮的小草。我們認識這些小草嗎?這些小草長在校園的哪些地方?
2.教師指導:對不知名的小草怎麼認識?提供認識的方法及資料。
二、觀察記錄狗尾草
1.教師引導:在校園、田野、路旁、果園中都能找到狗尾草,為什麼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實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雜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觀察記錄要求:運用前面學過的觀察順序、觀察方法、記錄方法來觀察記錄一株狗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