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里的古詩有哪些(全部)
《夜書所見》
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版一燈明。
《九月九日權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小兒垂釣》
唐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②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適合上公開課的是哪些課文!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1、「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醜陋的毛毛蟲,可能蛻變為一隻五色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這是台灣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對於生命的感悟.同學們,能不能把你喜歡的有關生命的格言或精彩語段、篇章讀給大家聽?
2、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生命的語句.(指名說)
3、你怎樣理解生命,你就會有一個怎樣的人生.我剛才提到的杏林子從小病魔纏身,身心都受到了極大的折磨,但她並沒有因此虛度年華,反而更加珍惜、熱愛生命.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她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 生命》.板書課題.
4、發現這個題目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兩個生命放在一起,你覺得該怎樣讀?(指名讀)一起讀課題.
二、合作交流
1.找五名同學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本課的生字詞.好,開始吧!
2、(課件出示生字詞)現在我來檢查一下你們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指名讀、齊讀)
3、快速再瀏覽一遍課文,想想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哪幾個事例?
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對三個事例加以概括,(飛蛾求生、瓜子生長、心臟跳動)同學們說得不錯.老師再給總結一下(板書、齊讀一下)
三、品讀體驗
(一)走近飛蛾,體會飛蛾求生之慾望
(1)誰先來讀第一個事例?其他同學可是有任務的,邊聽邊畫出讓你感到震驚的語句(指名讀,讀後找同學說句子).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
出示: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讀得真流利)
(2)同學們,伸出手來,現在有一隻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的飛蛾正握在我們手中,你感覺到了什麼?(生命的頑強)能把這句話讀好嗎?(出示句子.指名讀.)我聽出了你內心的情感.
(3)現在你就是那隻被人攥在手中的飛蛾,你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你會對自己說些什麼?你又會對攥著你的人說些什麼?
(4)同學們,飛蛾想盡一切辦法想要求生,可是你們知道一隻飛蛾的壽命有多長嗎?平均壽命只有9天,只有9天那!可它卻為了這短暫的9天,在你的手中掙扎了一分鍾、兩分鍾、十分鍾、二十分鍾……甚至會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小小的飛蛾為什麼要如此掙扎呢?(活下去)是呀!飛蛾求生的慾望是多麼強烈!(板書:強烈)
小小的飛蛾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人呢?下面這些是四川地震中的一些圖片.(出示後說)這一張張熟悉而又曾經震撼過我們心靈的圖片向我們詮釋了生命的偉大、堅強.
讓我們帶著強烈的求生慾望,讀一讀課題——生命 生命
(5)飛蛾強烈的求生慾望讓作者感到捏在自己手中的不是一隻小小的飛蛾,而是一個不屈的——(生答):生命
是的,作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原來生命就是(課件出示,讓生齊讀)生命就是——飛蛾掙扎的身影;生命就是——飛蛾極力振動的翅膀;生命還是——飛蛾強烈的求生慾望.
作者震驚了,於是忍不住放了它.(再次出示句子)誰再來讀讀這句話,讓大家感受你的震驚.(指名讀)
(讀得真好,我感受到了你的震驚)
(二)走近香瓜子
(1)作者對於生命的震驚還不僅在於此,現在請仿照第一個事例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另外兩個事例,請先明確學習要求(出示)1、劃出每個事例中讓你感到震驚的語句.
2、從所劃語句中你體會到什麼?
等一會兒我們看哪個小組學習的最棒,好,開始吧!
(2)、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學習收獲.先看第二個事例「瓜子生長」.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
先說讓你們感到震驚的句子.(生說,隨機出示)
出示: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呀!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1、誰願意來讀讀這句話?(讀得真好)
2、現在你就是那一顆種子,你已經有了自己鮮活的生命,可上天對你真的不公啊!因為你是一顆生長在磚縫中的種子,你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幾天呀!此時,你想說些什麼?
多麼頑強勇敢的香瓜子啊!(板書:頑強)
讓我們帶著頑強勇敢,帶著對生命的期待,一起呼喚課題——生命生命
3、這粒頑強的香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里竟然發芽了,而且還長出了幼苗,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啊!這不由得讓我們驚嘆——指名讀句子(誰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4、 讀得真好!聽了你的朗讀,我的眼前出現了這樣的畫面,在一個陰暗潮濕的牆角,細小的幼苗輕輕搖動,杏林子就坐在牆角,注視著這株瓜苗,你聽,她說:(課件出示讓生齊讀)生命就是磚縫里——不屈向上的幼苗;生命就是—香瓜子沖破堅硬外殼的勇氣;生命就是即便只活幾天也要——頑強活著的勇氣!
5、同學們,生活中還有許多小生命像飛蛾、香瓜子那樣為了生存而努力著!(播放多媒體,教師旁白)你們看這些小生命:稚嫩的花苞要經歷多少風吹雨打才能長成絢麗的鮮花呀!
(三)、心臟跳動之負責
(1)是啊,小小的生靈為了自己的生命付出了多麼艱辛的努力啊!更何況我們人類?哪個小組來匯報第三個事例?
哪一個句子讓你感到震撼?
出示: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誰來讀讀這句話).
(2)那是一種怎樣的震撼呢?同學們,請你們閉上眼睛把手放在胸口靜靜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播放心跳的聲音,教師旁白)你今年10歲?這樣的心跳在你胸膛里跳動了10年,你曾經注意過它的存在嗎?這樣的心跳在你胸膛里跳動了三千六百五十天!你感覺到了嗎?這樣的心跳在你胸膛里跳動了八萬七千六百小時,你曾經關注過嗎?這樣的心跳在你胸膛里跳動了五百二十五萬六千分鍾,你知道嗎?這樣的心跳在你胸膛里跳動了四億一千零四十八萬次,你又曾經注意過多久?現在,感受著你心臟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你想說些什麼?(生說)老師想說:(課件出示)
出示: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
1、你想帶著怎樣的心情把這句話告訴大家?(高興、自豪、激動……)
2那就帶著這種心情一起讀讀這句話.
3、是呀,這樣的生命是屬於你自己的,一切全由自己決定,快不快樂誰來決定?成不成功誰來決定?對,一切全由自己決定,你必須對自己負責.(板書:負責)
讓我們帶著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再讀一讀課題——生命 生命
(四)、感悟升華
(1)學到這兒,老師不得不向你們介紹一個人,她就是課文的作者杏林子(出示照片)中間的那位女子便是杏林子,看了照片,你感覺杏林子應該是個怎樣的人?(指一名生說)
(2)師說:而實際上,杏林子自12歲起就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關節壞死.從12歲患病到61歲去世,她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抬,頭不能轉,保持著一種姿勢,在輪椅上坐了整整50年.你們想到了嗎?整整50年時間,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她都在經受著病痛的折磨,從她開朗的表情中你能感覺到她的痛苦嗎?
老師有一篇資料:
杏林子曾經在她的作品中這樣寫道——
十二歲那年,我得了一場大病,聽都沒聽過的怪病,不用別人告訴我,我也能從醫生和父母的臉上看出來,我永遠不會好了!看著 自己的關節一個個壞掉,漸漸不能走不能跳,那一種打擊令我無法承受!心靈上的痛苦更甚於身體上的病痛.我不知道像我那樣既沒有念過多少書,又癱瘓在床上的病人到底有什麼用?我要永遠做一個廢人嗎?
我告訴自己,如果三年還不康復的話,我就不要活了.結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還是沒有好!我想:好吧,再延長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我就絕對不要活了!
(3)師:就是在這樣一種生存狀態下,杏林子被掙扎求生的飛蛾所感動,被頑強生長的小瓜子所感動,被自己的心臟那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所感動,於是對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想:讓我們齊讀最後一段(生齊讀)
出示: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誰來讀一讀這句話),誰能把這句話再簡練一些?(引導學生說出:生命有限 價值無限)(板書)
(4)你准備把這八個字送給誰?(送給自己,那就用最真摯的心來告訴自己吧,一起讀)
(五)、學生眼中的生命
(1)讓我們再次回到課文開頭,誰願意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2)生命是什麼?這個我們開始回答不了的問題,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可以怎麼回答?(出示,讓生填空)
生命是( )
(3)這些精彩的句子,讓我們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貴,可以成為你的座右銘,激勵自己努力生活,努力進取!最後我們來聽一聽著名作家冰心對生命的感悟.
(多媒體出示,師讀):
宇宙是一個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葉歸根,我們是宇宙中的一員,我們是大生命中的一份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芽.生命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
為了生命的美麗,我們再次呼喚課題——生命 生命
(4)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告訴我們什麼?(珍惜 珍愛生命)引導學生從小處體會怎樣做才是珍惜生命(比如遵守交通規則,注意水電安全,不亂吃垃圾食品等)
四、鞏固延伸
生命是什麼?不同的人、物、事,會告訴我們不同的答案.在你的眼中生命又是什麼呢?課下請拿起你的筆,用你們優美的文采,豐富的感情,寫下一段生命的感言吧.
【板書設計】19、生命 生命
飛蛾求生 強烈
瓜子生長 頑強
心臟跳動 負責
生命有限 價值無限
③ 三年級語文所有古詩
1、《夜書所見》作者葉紹翁【朝代】宋。詩文: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釋義: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吹來秋風,使出門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王維【朝代】唐。詩文: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釋義: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3、《乞巧》作者林傑【朝代】唐。詩文: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千萬條。
釋義:今天七月七,晚上大家看看那晴朗的天空啊,牛郎和織女牽著大水牛、牽著兩孩子,正在渡過天河上架起的喜鵲橋呢。各家各戶的大小姑娘們望著天上的月亮,誠心誠意地向神靈乞求機巧和智慧,她們對著月光把紅絲線穿進針孔,穿了一條又一條,這一夜不知穿了多少紅線啊
4、《嫦娥》作者李商隱【朝代】唐。詩文: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釋義:透過裝飾著雲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漸漸沉沒,晨星漸漸消失。嫦娥後悔寂寞,後悔偷吃靈葯,現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3)三年級語文上冊下冊擴展閱讀:
《語文三年級上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重印出版的教材,包括8組32篇課文及8篇選讀課文 ,供三年級上學期使用。
第三組9古詩兩首,夜書所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10風箏,11秋天的雨,12*聽聽,秋的聲音。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作的七言古詩。詩一二兩句寫景,借落葉飄飛、秋風瑟瑟、寒氣襲人烘托遊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凄涼之感。
三四兩句寫兒童夜捉蟋蟀,興致高昂,巧妙地反襯悲情,更顯客居他鄉的孤寂無奈。該詩以景襯情,動靜結合,以梧葉聲和風聲襯出秋夜的寂靜,還運用了對比手法,以兒童夜捉促織的樂景反襯自己客居他鄉的悲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之一。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
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乞巧》是唐朝詩人林傑的詩,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想像的空間,表達了人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願。
《常娥》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作品。此詩詠嘆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發詩人自傷之情。前兩句分別描寫室內、室外的環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氣氛,表現主人公懷思的情緒;後兩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憶之後產生的感想,表達了一種孤寂感。全詩情調感傷,意蘊豐富,奇思妙想,真實動人。
④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所有古詩
第一單元第2課《古詩兩首》
草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回
宿新市徐公店
宋答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第五單元第17課《古詩兩首》
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⑤ 三年級語文書上有鬼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三年級的語文肯定是沒有鬼的,相反,裡面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只要用心就能感受到美好。
⑥ 語文上冊三年級下冊第94頁全部答案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難忘的一件事,我也不列外,其中最讓我難忘的就是那一件事了專。
那一次,我屬和往常一樣,放學後,背上書包,一蹦一跳的往回走,但在一個拐彎出,突然飛出了一輛轎車,我靈敏了一躲,但是還是沒有躲過,轎車了尾巴把我撞倒在地,司機好像是沒有看見,就開著車走了。當時痛的我咬牙切齒,滿臉淚水,每一個過路的人都瞅著我,就是不來拉我起來。
突然,一個麵包車停在了我的面前,拉下玻璃,對我說:」小朋友怎麼了,我說:沒事,他一看我就看出了我,他說:我不是壞人。我半信半疑。他說: 我送你去醫院吧,我說:不用了,我已經沒事了,他立刻打開車門,把我抱進了車里。我說:你要把我送到那,他說」醫院,到了醫院,醫生給我檢查了檢查,說:我的腳骨折了,要做手術,隨後醫生給我打了麻葯,我就什麼也不記里了,等我醒來,那位叔叔就在我的身邊,他一看我醒了,就說餓不餓,我點了點頭,他一看我餓了,就立刻下樓給我買東西吃,我就又迷迷糊糊的睡著了,等我醒來,身邊有我的媽媽,爸爸,還有食物,但是那位叔叔不見了。
這就是我最難忘的一件事。
⑦ 三年級下冊語文書和四年級上冊語文書有何不同
相同點:(1)行文結構上,都是先介紹鵝的特點,再具體描寫。《白鵝》的線索更加清晰一些,它以過渡段統領全文,再從叫聲、步態和吃相上敘述鵝高傲的特點;《白公鵝》則以「海軍上將」突出鵝的派頭,接著描寫這只白公鵝走路「慢條絲理、不慌不忙」和爭搶淺水灘的趣事。(2)在描寫方法上,兩篇課文都非常注意擬人手法的運用。作者並沒有僅僅把鵝當作動物來寫,而是更多地賦予了它們人的情感,鵝的形象變得可親了,鮮活了,使人讀起來感到非常親切。(3)都善於用反語來表達對鵝的喜愛之情。《白鵝》的作者雖然口口聲聲言其「架子十足」,是「鵝老爺」,言語間卻流露出無法掩飾的親昵,《白公鵝》中寫道:「有多少次,它徑直把我罐頭筒里的魚餌咽進了肚裡,有時還拖走掛著魚餌的釣繩。干這種勾當它從不偷偷摸摸,總是從從容容、不緊不慢的,因為它自認為是這條河的主宰。」作者的無可奈何中同樣透出了對鵝滿心的喜愛。另外,作者的語言都風趣幽默,用詞也有許多相同之處。不同點:(1)語言風格不同。由於國籍不同,民族不同,兩位作家的語言也帶有各自鮮明的特點。如,前者把鵝稱作「鵝老爺」,後者說鵝「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讀來給人以不同的形象感。(2)敘述的語氣不同。雖然兩位作者都是非常喜歡鵝的,但從敘述中,卻能感覺到不同的語氣。豐子愷更多的是善意的揶揄,如「我們的鵝老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們這位鵝老爺的脾氣」;葉·諾索夫更多的是欣賞,並且語調輕松,頗有調侃的味道。這在課文很多地方都有體現,如,「要是可以把軍銜授給禽類的話,這只白公鵝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了。」「干這種勾當它從不偷偷摸摸,總是從從容容、不緊不慢的……」
⑧ 剛上三年級語文上冊還是下冊
你好,剛升三年級,
也就是說九月份入
學,學習的是語文
上冊,而寒假回去
上課是語文下冊。
⑨ 三年級上下冊全部古詩
三年級上冊
28、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29、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1「色彩」《語文天地》讀背)
30、贈花卿
(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
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
31、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聲音」《語文天地》讀背)
32、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3「祖國在我心中」《語文天地》讀背)
3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4「塞北江南」《語文天地》讀背)
3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8「成長的經歷」《語文天地》讀背)
35、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9「幻想和想像」《語文天地》讀一讀背一背)
36、元旦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12「過年」)
[本冊共9首]
三年級下冊
37、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禮物」《語文天地》讀背)
38、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2「春天的腳步」《語文天地》讀背)
39、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40、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6「奇妙的石頭」《語文天地》讀背)
41、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42、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7「特產」讀背)
43、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1「書信」《語文天地》讀一讀)
[本山共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