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語文動作老師博客

語文動作老師博客

發布時間:2021-01-04 03:09:33

⑴ 優秀小學語文教師怎樣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新浪博客

語文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一、愛崗敬業。教師的行為就如同一面鏡子,時刻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師德是執教者的魂,是耕耘者的根,只有師德高尚、樂於奉獻、熱愛教育事業的教師,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響、塑造學生。
二、加強自身的修養。這種修養既包括學識方面,也包括道德方面。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果自身修養欠缺,何談對學生進行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相對於其他科老師而言,知識面要更廣,要多讀書,多思考,勤練筆,要讓自己顯得比較淵博,比較有涵養。同時,語文教師還應在道德方面作出表率,為學生率先垂範,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堅持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為了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我們利用新課改的理念,開展各種調研活動。教師基本功訓練主要靠教師持之以恆的自我鍛煉,也要靠教師培訓部門組織開展有關的研討活動、比賽活動、培訓活動,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或訓練。
四、加強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過程和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教學反思貫穿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的整個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寫教學後記、教學日誌、做案例分析、課例錄像分析、請同事討論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學反思能力。

⑵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如何走進課程改革博客

徹底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 新的課程在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管理等方面都有較大改變。在功能上,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⑶ 小學語文怎麼進行深度學習+博客

當視覺因太多淺表化、碎片化的語文教學而疲憊時,我們很渴望能看到有深度學習的語文課堂。不久前,在南通舉行的第五屆「中語杯」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初中組)觀摩研討會中,筆者看到了優秀同行為促成語文深度學習而做出的種種努力,很有感觸,形成與深度學習路徑的相關思考如下:

一方面,執教者在把語文課堂引向深度學習方面做出了有益嘗試:

1.及時抓住關鍵,激發深度學習的興趣

如果說一堂語文課就是一桌盛宴,那麼桌上必定有令人嚮往的主打菜餚,好的廚師應該推算到食客的期待,在此盡顯「烹飪」的功夫。本次活動中來自四川的鄧湘娟老師在《定風波》課堂上有這樣的環節:

師:有覺得難說或說不明白的句子嗎?

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師:到底有沒有風雨?(學生沉默)穿林打葉了啊,一蓑煙雨啊!怎麼就無了呢?

生:自然界的風雨是有的,人生中卻無風雨,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樂觀和豁達。

師:那麼什麼是「也無晴」呢?榮耀的時候,顯達的時候,風雨是外界的風雨,晴明是外界的晴明,我還是我。這是一種超脫,一種寵辱不驚!

鄧老師抓住了「風雨」這個關鍵詞語,啟發學生思考「一蓑煙雨」與「也無風雨也無晴」之間是否矛盾。其實這個問題對初中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因為他們既無蘇軾那樣的復雜經歷,也缺乏一定的知識積累和理性思維,所以一開始學生是沉默的。而此時的沉默正標示著學生對這個問題是感興趣的,他們的沉默正是深度學習的開始。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孫榮穎在《錢塘湖春行》的教學中也有這樣一個片段:

生:第二聯前一句主要寫燕子,後一句「幾處早鶯爭暖樹」中的「爭」寫出了鳥很多。

師:他說鳥很多。

生:「爭」寫忙碌,顯露了春的生機。

師:這里的「幾處」能換成「到處」,「誰家」能換成「家家」嗎?

生:不可以。這里寫出了早春鳥的活潑和作者的驚喜。

孫老師首先抓住了「爭」.這個關鍵字,注意對學生思維的深度挖掘。當學生領會了「爭」的含義後,『教師則用詞語置換的方法,進一步啟發學生思考「幾處」和「誰家」的表達作用,可謂引導得力,且都落在關鍵處。

如果我們在課堂上能抓住幾個關鍵點,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關注和思考這些點,那麼我們的課堂就容易走向深度學習。

2.適時穿插知識,提供深度學習的支撐

美國深度學習的研究者Eric Jensen和LeAnn Nickelsen認為追求深度學習時,教師要想法幫助學生預備與激活先期知識,以實現新知識與學生現有背景知識的聯結。本次教學觀摩會中,執教者能適時穿插知識點,為學生提供知識基礎和思維支撐:

內蒙古許彥老師教學《天上的街市》,在三讀詩歌後,介紹寫作背景和郭沫若相關作品,這有助於學生深入探尋詩人的內心世界;福建曾艷娟老師教學《梵天寺木塔》,是在體會了該文科學性與文學性結合的魅力之後,再介紹作者沈括和《夢溪筆談》的,這不僅顯得順理成章,而且會把學生由一篇文章導向一本書的認知;山西李躍魁老師在教學《春》的開始,先從甲骨文和金文中關於「春」的字形分析來探究其涵義,不僅增添了課堂的文化氣息,還興味盎然地把課堂引向了關於春的特點的描述,為學生深入思考作品的內涵提供了鋪墊。

3.結合語言訓練,明確深度學習的方向

語言與思維如同一個硬幣的正反面,它們是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實際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訓練往往能為深度學習規定方向。廣西龍起珠老師執教的《老王》課堂上有這樣一幕:

師:請用兩個詞擴充題目為「____而

一的老王」,想想老王是個怎樣的人?

生:慷慨、熱心而朴實的老王。

師:「而」在這里前後有轉折關系,意思落在後面一個詞語上。

生:不幸而善良的老王

師:不幸表現在哪裡?哪裡又能看出善良?

這里教師藉助於講解「而」的用法,啟發學生從前後為轉折關系的詞語上探尋人物形象的不同側面,避免了學生思維的天馬行空,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陝西邱俊老師在教學《鳥》一文時,有一個環節,很受好評:

師:由「愛鳥」到「不忍看」似乎有矛盾。我們來看看,作者為什麼「愛鳥」而又「不忍看」呢?請看屏幕,完成填空:

我愛聽____,那____,讓我感到____。

我愛看____,那____,讓我感到____。

我不忍看____,那____,讓我感到____。

我不忍看____,那____,讓我感到____。

這個環節,思維的方向明晰,而且把思維訓練和表達訓練熔為一爐,對學生思維品質和表達能力的提升無疑起到了積極作用,有利於促使學生進入深度學習。

4.提供成熟範例,提升深度學習的層次

初中學生的思維和表達大多還停留在比較淺表的層面上,思考不到位或者表達不完善是課堂的常態,這就需要語文老師給予引導示範,幫孩子們打開思路,讓他們有章可循,觸類旁通,在模仿和舉一反三中激活思維,促使學習由淺層走向深度。本次活動中不少老師做到了這點。

廣東吳慧玲老師在執教《賣油翁》時,有一個「趣析故事」的環節,要學生說說賣油翁中的「兩」。這樣一個引自一篇已發表論文的創意,如果沒有一定的示範和引領,學生必然會莫名其妙,不知所措。教師提供了兩個相關的示例後,孩子們馬上興奮起來,他們圍繞文本,開始了自己的發現與探究之旅,一氣呵成地找出了四個與「兩」相關的例子。

湖北胡家俊老師在教學《古詩二首》時,課堂結構極為精巧。《望岳》由教師引導學生詳解,花了課堂近2/3的時間;而《春望》則依託教師的賞析思路,以學生自讀為主,只用了課堂1/3的時間,學生也基本上讀懂了詩歌內容和作者情懷。由教師的示範引路到學生的自主學習,標志著課堂學習走向了深入。

另一方面教者在探尋語文課堂深度學習路徑時也存在不足:

1.課堂機智不足,錯失深度學習契機

《記承天寺夜遊》課堂上一學生提出「蓋竹柏影也」一句流露出作者的失望,被教師以「這是陶醉啊,哪有失望呢」輕輕帶過。其實仔細品味,作者在陶醉於美景之餘,猛然發現「積水空明,藻荇縱橫」的美景只不過是鏡花水月的幻境,於是禁不住有些失望,進而產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的幽微感慨,這是極其合理的品悟,帶著孩子可貴的發現的眼光。此時教師只要耐心一些,讓孩子說說理由,或者交由大家討論,便是把課堂引向語文深度學習的良好契機!這種由於文本解讀不足和課堂機智的不夠,導致課堂上深度學習的機會被忽略的情形在本次活動中不在少數。

2.教者用力過度,沖淡深度學習意味

相對於導向深度學習不足的情況而言,觀摩中也發現一些「過分」追求語文深度學習的例子,尤其是讀寫結合的濫觴,有可能會沖淡閱讀教學本身的味道,使得閱讀在文本表面兜幾個圈子,就匆忙走向所謂的寫作深化訓練,這樣的課堂過猶不及,也不是我們所期待的語文深度學習。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治大國如烹小鮮」,意思是治國如同製作新鮮菜餚一樣,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怠慢,一切都要恰到好處,其實語文的深度學習也是如此。讓我們隨著這些優秀同行,積極投身語文課堂,去尋找和實踐更多的通向語文深度學習的有效路徑。

⑷ 哪裡有好的中學語文教師博客

發現一個,超級好的中學(特別系統)的語文博客,有教案、復習資料、寫作指導、同步練習回及試題、答中高考試題、語文素材的系統的語文博客,流量很大,可見有很多同感的人。適合教師、家長、學生長期收藏,不必老是為找資料處處注冊,所用有限。

⑸ 如何進行教學語文教學設計 博客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回重要渠道。然而課堂教答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新課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學是一重要途徑。

⑹ 如何開展對話型教學 小學語文 博客

有效的閱讀對話是在民主、平等的對話氛圍中,以語言為依託,在學生已有的水平下,回教師引領學生對答文本的語言、思想、情感、內涵等內容作出的多方面、多層面的自主理解與感悟。可以通過:搭建平台,營造融洽氛圍;創設情境,激發情感;抓住契機,適時開拓等途徑實現。
「對話」是一個環節,是一個過程,更是一種理念。它形成了師本之間、生本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的網狀關系,實現了學生、教師、文本的和諧統一。可以說,有效的對話能創造精彩的課堂。

⑺ 有誰知道松柏中學語文教師連子波的博客

連子波?沒這人吧
我的老師是松柏副校長名字也有個波字
他沒有博客吧

⑻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 張晨的博客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

我們面對的當今社會乃知識爆炸的社會局面,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倘若你沒有較多的知識、較強的業務能力,將會被社會無情的淘汰。心中要有一種緊迫感。特別是我們這些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更應該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的沉重。在各門功課中語文是最重要的一門功課,可以說,學好語文是學好其它各門功課的基礎。那麼,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該感到這項任務的艱巨。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呢?結合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實際情況,我認為,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首先要做到一下幾點:
一、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
大家都知道,老師是學生的表率,現在的小學生模仿能力較強,就是說,老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也堅決不做。另外,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熟練掌握《漢語拼音方案》,因為學好漢語拼音是學好語文的基礎。
二、要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言,更是教師的職業語言,這些都是語文教師所應具備的基本功。
三、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古人說:「善良的心是衡量一個人的標准。」老師對待每一個學生都要有一顆「慈母」之心,在教師的眼裡學生應該是平等的,絕不能有高、低、貴、賤之分。
四、要入細
老師應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經常和學生談心,更多的去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和學生打成一片。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對你放下畏懼的包袱主動接近你,向你訴說他們的心裡話,這樣你就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他們的情況。「因材施教」才能不誤人子弟。
五、要持之以恆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所以,要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恆」是非常重要的。教學中要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循循善誘,然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他們應得到的知識。另外還要注意一些培養學生恆心的方法:1、給學生訂立一些具體的目標,讓他們學習《挑山工》的那種向著一定目標踏踏實實前進的精神,每天堅持去做並及時鼓勵。2、當學生堅持做一件事,取得一定成效時應給他們適當的獎勵。獎勵未必是物質的,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或者給他們做一個進步記錄。3、從容易培養的習慣開始逐漸培養學生的毅力,這樣慢慢就可以達到持之以恆。切忌「恨鐵不成鋼」的做法,那樣容易釀成「欲速則不達」的惡果。
六、要做到「一切為了學生」
語文教師一般都肩負著「班主任」的重擔。一定要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宗旨。不能因個人私事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要做到「 寧願老師等學生,不讓學生等老師。」
七、要學會設計導語和板書
好的導語可以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讓他們在心裡對本課產生一種好奇心理,強烈的求知慾迫使他們更深入地去學習本課。板書要工整、合理、簡單明了,是學生看到板書就可以很清楚地回想七本課的內容。
八、要以學生為主體
語文教師在講課時,要以學生為主體,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敢於創新,不要讓學生為這老師轉,老師提什麼問題,學生回答什麼;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積極發問,老師逐個解答或進行討論,促使學生動腦,養成愛動腦的好習慣。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老師不但要能嫻熟地駕馭教材和課堂,而且還要有非常廣泛的知識。

閱讀全文

與語文動作老師博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