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的第三單元作文。
今的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非常的重要,一旦關系處的不好,在工作和生活中就會很不順利,甚至有些人還會遭到冷落,還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所以需要互相理解、寬容和關愛。
現在的人大部分心胸很狹窄,見利忘義。甚至有的人總想讓別人對自己好,自己卻不會關愛別人,對別人好。當今這個世界是一個互動的世界。如果人們都只顧自己,不去關愛他人,那麼這個世界將是一個非常冷漠的世界,因此我們應該先從關愛身邊的人做起,先學會關愛父母,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父母的關愛下長大的,然後再去關心朋友。但是,對敵人和那些缺德的人,千萬不要去關愛他們。
我很同情那些被冷落的人,不如說像《紅樓夢》里的林黛玉,自幼父母雙亡,不像薛寶釵那些女孩子有父母,被父母帶著,總是有說有笑。因為她沒有父母所以被冷落,沒有人來安慰、關愛她,才使她成為了小心眼、愛哭的女孩子。對她更不公平的就是最後沒有嫁給賈寶玉,別人都嫌棄她身體不好,覺得學薛寶釵好,都喜歡薛寶釵,就讓薛寶釵嫁給了賈寶玉。使林黛玉更加憤怒,最後無情的蒼天還是奪走了她寶貴的生命。
現在環境污染很嚴重。尤其是我們山西,環境遭受的污染非常嚴重,人們總是不關愛大自然,我每次在大街上都能看到有人亂吐痰還沒人管。痰裡面有細菌,容易讓人得肺結核,嚴重了還會導致死亡,後果非常嚴重。還有的人愛亂扔垃圾、大量砍伐樹木,破壞森林環境,這就造成了環境污染,再這樣下去的話,人類就會遭到懲罰。
所以,這個世界需要互相關愛,去愛身邊的人,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國與國之間要互相關愛,人與自然之間也要互相關愛,這樣才會變成一個溫暖、和諧的世界。
②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作文500字
關愛是一盞明燈
關愛是一盞明燈,照亮了人們前進的道路;關愛是一艘小船,把人們帶到愛的彼岸;關愛是一把火,溫暖了人們的心。隨著關愛的腳步,我輕輕地打開記憶的閘門。
記得那一天,天空烏雲密布,雷公敲鑼打鼓,閃電雷鳴。眼看一場驟雨就要來臨那時,我和媽媽正在外婆家做客呢。突然看見老天爺裹上了一件黑外衣,心裡一驚,急忙告辭,因為我家的棉被還正在小姨家那曬太陽呢!我心想:我家的棉被今天可要變落湯雞了,我們家今晚一定會挨凍的,哪位天使姐姐來救救我們呀!這可咋辦呀!雨呀,你可要慢點來呀!
我正想著,嘿!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呀!天,下起黃豆般大小的雨來了。我們就在路邊穿上雨衣,我對媽媽說:「快點呀!再晚,棉被可就沒救了!」媽媽不回答,我想:媽媽也一定是沒辦法吧。這可咋辦呀……終於,我們到達小姨家了,我急忙脫掉雨衣,三步並做兩步地飛奔上樓,嘿,就那速度,可以與劉翔相比拼吧!我沖到樓上時,打開門,咦?為什麼門能打開呀,今天小姨家應該沒有人呀,不管了,先收棉被,等我進到屋時,我才發現棉被已經收好了,真是虛驚一場呀!
後來,我才明白事情原來是這樣的。那天,我的表哥正在家裡,突然見到風雲變色,又想起我家的棉被正在曬太陽呢。表哥立刻飛奔向露天陽台,以最快的速度收下了棉被,當表哥走進屋裡沒幾步時,雨「嘩啦,嘩啦……」地下了起來。表哥不由自主地說:「真是危險呀!」
我想:雖然表哥幫我們收棉被只是舉手之勞而已,但是他卻擁有著關愛別人的一顆火熱的心。我也要把關愛傳遞於他人,讓世界充滿關愛,讓關愛造福世界和人類吧!
③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作文 要真實
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作文指導
一、老師告訴你今天習作的主題是:關愛
二、老師給你提幾點習作要求。
1.寫一件體現人們相互關愛的事情。
2.寫之前想一想,事情發生在怎樣的環境里,是怎麼發生的,事情發展變化的過程怎樣。
3.寫時注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要表達真情實感。
4.寫完後可以和同學交換意見。
三、請打開你記憶的閘門,搜索那些令你感動的故事。
首先要理解什麼是相互關愛。就是別人愛你,你也愛別人。這一件事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寫這樣的事情,可以有一個側重點,要麼是別人關愛你,要麼是你關愛別人。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自己熟悉的一些夥伴、朋友、親人、師長……你能選擇其中一個,把你們之間的事寫出來嗎?想一想,在你生活中,你與這個人有過怎樣的交往?你們相處中什麼樣事情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些交往的事情你們之間的情感有怎樣的聯系?是互相理解,還是互相支持;是互相熱愛,還是互相懷念……
我們可以從時間角度去搜索題材:懂事的時候、上學前、去年、今年、上個月、上星期、最近……
我們可以從地點角度去搜索題材:家裡、學校、鄰居家、外婆家、公車上、郊外……
我們可以從人物角度去搜索題材: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老師同學……
在習作之前,我們應該留意身邊或媒體的報道,收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的事例。如,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幫騎車受傷的你看病;未曾謀面的朋友以書信、電子郵件、賀卡等方式成為你學習、生活上的良師益友;王大爺幾十年如一日打掃院子的公共衛生……
四、老師告訴你,本次習作要抓住的幾個要點。
1.寫兩人交往中印象最深刻的事。
2.人物之間的關愛的生活細節。
3.人物之間的關愛的生活細節、相互的對話描寫。
4.自己的心理活動的描寫。
5.要注意把一件事情敘述完整,把事情的時間、地點、起因、經過及結果寫清楚,寫具體。
6.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五、老師教給你選擇材料的方法。:
(l)首先,選擇材料一定要圍繞中心。我們要寫「一件體現人們相互關愛的事情」,就要選擇能有力地說明、突出、烘托文章的「相互關愛」的中心的材料。
(2)其次,選擇的材料要典型。也就是說,選擇的材料,要最有特徵,最有代表性,最能有力地表現人物的特點,最能集中地表現文章的相互關愛的中心。有位大作家曾經說過,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來說明小夥伴基本的特點,給人的印象是會清楚明白的,也是會突出的。
(3)選擇材料還要真實。這一條應作為寫人作文選擇材料的重要標准。學習寫人的記敘文就要寫「真人」,這才是有利於作文水平提高的正路。相反的,「避」開真人不寫,去「編」去「造」,對於作文水平提高是很有害的。
六、老師告訴你「寫好本次習作的一些方法」。
1.通過事件刻畫人物,從而表達真情。如《窮人》一文,這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個短篇小說。課文記敘了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下漁民的悲慘生活,贊美了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在寫作上特色鮮明,通過對環境和人物心理、對話的描寫,刻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環境描寫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勞、善良的品質。
2.注意刻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和心理活動。
如《窮人》一文,關於桑娜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桑娜的內心世界,刻畫了一個充滿愛心、樂於助人的窮苦勞動婦女的形象。漁夫與桑娜的對話,個性鮮明,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人物的真情實感。漁夫的話顯示出他爽直、樂於助人的品質。而桑娜則小心應對,說話斷斷續續,表明了她緊張、不安的內心,反映出她熱愛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質。例如課文中幾處描寫:
①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這樣做」是指收養西蒙的兩個孤兒,把他們扶養成人。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發現西蒙已經病故,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一個還不會說話,另一個剛會爬。面對西蒙的悲慘遭遇,桑娜本能地把兩個孤兒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與「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看似矛盾,實際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窮人、關心窮人的善良品質。
3.恰如其分的環境描寫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如《窮人》一文環境描寫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勞、善良的品質。文章的開頭,就具體描述了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而她的鄰居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慘地病死在稻草鋪的床上。屋裡又潮濕又陰冷,兩個無依無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親旁邊。這些描述飽含作者的感情,使讀者深切地感受到窮人的悲慘命運。文的環境描寫既有天氣描寫,也有桑娜與西蒙兩家情景描寫。這些環境描寫從側面烘托出桑娜與漁夫的美好品質。
4.語言平實,感情真實。如《唯一的聽眾》一文記敘了「我」在一位音樂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由沒有信心學會拉小提琴,到能夠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為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的事,贊揚了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表達了「我」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本文語言質朴、清新、很有美感。如,對林中景色的描寫,「林子里靜極了。沙沙的足音,聽起來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優美動人;對老人語言的描寫,如詩一般,打動了文中的「我」,也深深地打動著每一位讀者。
5.從兒童的視角看世界。如《用心靈去傾聽》一文,課文採用兒童的視角觀察事物,選取一些平凡的瑣事來表現人物品質,語言樸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讀來真實可信,生動感人。課文多處運用了前後照應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段「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麼拼寫嗎」與第七自然段「『修理』這個詞怎麼拼寫」照應;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與第五自然段「我對小精靈說:『我一個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了……』」照應;最後一段「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與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照應。這樣寫,使得全文層次分明,結構嚴謹。
七、老師為你列寫作提綱。
人物關系→具體事例→結尾
這一種方法要求我們在文章的開頭先交待人物關系,然後再敘述具體事例,最後點明人物特點,揭示主題。
人物關系:這里是文章的開頭,指的是要交代清楚自己和要寫的人物的關系。點明「我」和誰。這里的誰,可以是任何人物。
具體事例:這里是文章的重點段落了,要具體地敘述了。指的是具體地敘述一件或兩件事情。在敘述的過程中,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方面的特點,來細致描寫,要會選擇生活中的富有情趣的細節來描述事例。如果敘述一件事情,對事情的來龍去脈要交待清楚,開始怎樣,後來怎樣,最後又怎樣,要一步一步地寫具體。要注意突出所寫的人物的特點,以「我」襯托所寫的人物。文中的事例應該是「我」和另一個人物同時做的,是兩個人物的活動的發展變化。在事情的發展變化的展示人物的思想品質方面的特點。
特點:這里是文章的結尾,可簡單地點明人物的某一特點,也可用抒情的方法,通過贊美的口氣來點明人物的特點。
八、優秀習作請您欣賞。
放學了,小軍和小剛走在路上。忽然,天空烏雲密布,雷聲滾滾,眼看一場大雨就要到來了。
中隊長小剛想起了班主任於老師還在學校批改作業,她沒有帶傘,因為早晨上學時,天氣還是晴朗的。於是小剛忙對小軍說,「咱們趕快國家,拿把雨傘給於老師!」小軍點點頭。話剛說完,一陣雷聲滾過,接著豆粒大的雨點啪啪打了下來。
小軍到了家,找出雨衣穿上。這時,小剛也從家裡出來了,他打著一把傘,手裡還拿著一把傘,找了小軍,兩個人向學校走去。
烏雲翻滾,天空昏暗,電閃雷鳴,大雨嘩嘩。小剛、小軍冒雨前進。風,把小剛手中的雨傘颳得東倒西歪,大雨打濕了他的衣服。風,時而掀起了小軍的雨衣,時而又把雨水送進他的脖領,雨水順著脊背流了下來。路上,雨水橫流。小剛和小軍,頭頂暴風驟雨,腳踩泥濘小路,在艱難地行進著,行進著。他倆只有一個念頭:趕快把雨傘送到於老師手裡……
他倆終於跑進了學校,又輕輕地推開辦公室的門。啊,於老師還在批改作業,她是那麼專心,窗外隆隆的雷聲,閃閃的電光,嘩嘩的大雨,她似乎都沒覺察到。他倆走進辦公室的腳步聲,盡管很輕很輕,她卻覺察到了。於老師轉過身來,當她看到小剛和小軍時,馬上站起來,說:「雨這么大,你們……」話沒有說完,她全明白了,因為她看到了自己的兩個學生渾身濕透了,看到了小剛左手那高揚的雨傘,看到了自己兩個學生焦急而關切的目光。「快,快過來!」於老師來不及接過雨傘,趕忙拿起干毛巾,給小剛、小軍擦頭上的雨水。於老師眼圈紅了,淚水模糊了她的眼睛。
「老師,給您!」小剛把雨傘遞給了老師。於老師接過雨傘。啊,這小小的雨傘,可真重啊,可真重!「謝謝!」於老師哽咽著,聲音很低,可小剛和小軍聽起來,竟是那麼清晰,那麼響亮。小剛和小軍,默默地站在老師面前。
「於老師,再見!」小剛拉著小軍,轉身出門。兩個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大雨之中。
老師追到了門口,望著那嘩嘩的大雨……
隆隆隆……遠處傳來了雷聲。這雷聲從小軍和小剛的心頭滾過,從於老師的心頭滾過……
找優點談體會:
本文的小作者採用了雨景開頭的方法,然後具體敘述了雨中的一件具體事例,細致地描述了兩位同學給老師送雨傘的經過,最後以雨景結尾,使文章首尾呼應,妙不可言。
我給媽媽剪指甲
再過幾天就是「三八」婦女節了。班主任張老師號召大家回家,幫媽媽干一件有意義的事。放學後,我興沖沖地跑回家裡,心想:幫媽媽做點什麼呢?掃地?家裡已經被媽媽擦洗得一塵不染。煮飯吧?媽媽早就等我吃飯了。
我一邊吃飯一邊琢磨著,忽然,我看見媽媽的手。哦,有了!我神秘地對媽媽說:「今天我要幫你做件事!」「你要幫媽媽做什麼?」媽媽問。「等會兒你就知道了。」我說。
我趕快吃完飯,打了一盆溫水,拿來香皂,神氣地說:「媽媽,我要幫你剪指甲。先來洗手。」媽媽驚訝地說:「今天怎麼了?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咱們小寶貝要幫媽媽做事了!」說完,媽媽乖乖地把手放在盆里。我開始洗起來。一摸媽媽的手,我覺得好像老松樹皮似的,串串疙疙瘩瘩的。我舉起媽媽的手,奇怪地問:「你的手,怎麼這樣呢?不像我的手白白的、滑滑的。」媽媽微笑著說:「我的傻女兒,媽媽小時候的手和你一樣。現在做事多了,手自然就會變『老』了。」聽了媽媽的話,我懂了:「現在家裡的每一件事,不都是媽媽做的嗎?為了能讓我讀上這所市裡一流的學校,吃了多少苦啊!媽媽是紡織工人,工資不高,除了每天工作八小時以外,還經常到外邊做清潔鍾點工。媽媽,您真辛苦啊!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等水把媽媽的指甲泡軟了,我便小心翼翼地剪了起來。突然,媽媽的手顫抖了一下。我連忙一看,原來是剪到肉了。我不好意思地說:「媽媽疼嗎?」媽媽鼓勵我:「我不疼。不用怕,慢慢來。」於是,我又鼓起勇氣繼續剪。這回我更仔細,看清楚了才用力。
就這樣,我終於幫媽媽剪完了指甲。忽然,媽媽笑了。我忽然覺得自己長大了。
找優點談體會:本文寫的是給媽媽剪指甲,看似一件小事,卻使「我」深受教育。為什麼呢?因為媽媽的手是辛苦的見證——「家裡的每一件事」都是媽媽做的;為了能讓「我」讀上好學校,「還經常到外邊做清潔鍾點工」。懷著不辜負媽媽希望的決心、帶著對媽媽的愛意,小作者小心翼翼地給媽媽剪起了指甲……文章選材新穎、構思巧妙,語言和細節描寫真實。生動、具體、感人。可見,小作者不僅是個有心人,而且是個懂事、上進的好孩子。
一件毛線衣
「鈴……」一陣清脆的鈴聲響徹了沸騰的校園。同學們馬上回到教室,等待老師來上課。
今天正好考語文。屋外刮著風,坐在教室里不免有點寒意。同學們都穿得厚厚的,唯獨我只穿一件單衣。黃老師看見了,走過來問我:「你怎麼只穿一件單衣呢?」我笑了笑,沒有說話。
開始考試了,同學們都埋頭仔細答卷。這時,我抬起頭,猛然發現黃老師站在講台前,把裡面僅能保暖的一件毛線衣脫下來,又穿好外衣。她拿著毛線衣走到我跟前,親切地對我說:「你這樣不行,穿一件衣服太冷了,怎麼能堅持考試呢?來,把我這件毛線衣穿上,多少能暖和些,免得感冒了。」說完,她把毛線衣就往我身上披。我說:「不,我不冷。您給我穿了,您可受不了。」老師不管我怎樣推辭,硬是把毛線衣往我身上披,還說:「我是老師,你是學生,在學校,我就是你們的母親。」啊,多麼親切的話語。我穿著黃老師的毛線衣,感到格外溫暖,但也不時地埋怨自己。早上,我為什麼起晚了呢?我真恨自己,匆匆忙忙地忘了穿毛衣……
下課了,在樓道里一陣寒風吹打在我的臉上,涼颼颼的。黃老師只穿兩件單衣,怎麼受得了呢?我急忙來到辦公室,脫下毛線衣讓她穿上,可黃老師一把拉住我,嚴肅地說:「快穿上,回家路上凍病了怎麼辦?」說完,又給我穿上,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淚模糊了我的眼睛,看著黃老師慈母般的笑容,我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陣陣寒風襲來,我卻感到溫暖如春。一件普通的毛線衣,飽含著多少愛撫啊!
找優點談體會:讀著這篇文章,覺得十分感人。文中沒有用華麗的詞藻,卻表現了老師對學生的一片真情。文章對人物的語言、行動寫得自然、流暢、朴實。如「把我這件毛線衣穿上,多少能暖和些。免得感冒了。」「在學校,我就是你們的母親。」具體表現了老師對學生的愛。文中用詞准確,較好地表達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猛然發現黃老師站在講台前,把裡面僅能保暖的一件毛線衣脫下來…… 」這里的「僅能」、「黃老師不管我怎樣推辭,硬是把毛線衣往我身上披。」這里的「硬是」,都生動地表達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懷和熱愛。文章的結尾點明了主題,說明了毛線衣暖,老師的愛更暖。
④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作文600字
關愛
關愛,就是關心愛護,它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關愛,生活上也少不了關愛,別人給予我們關愛,那我們更應該去關心愛護他人,這樣世界上才會充滿——愛!
關愛他人可以從小事做起,譬如你幫助一個同學輔導功課,一個好老師的一句諍言或幾句鼓勵的話,往往能給學生帶來不懈的動力,還比如你扶一個盲人過馬路,陪老人談心……這都是關愛他人的表現,如果你給予了別人關愛,那你自己心裡都是美滋滋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著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懷和擔心,那你就勇敢地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創造的喜悅。」正因為愛,所以會有創造的喜悅,正因為有創造的喜悅,所以對教育、對學生更加充滿愛的情感。老師對我們有關愛,她的愛是無私的!父母給予了我們關愛,他們的愛是偉大的!我們自己也要學會關愛,關愛別人,關愛自己!
記得五年級的時候,我們班組織去養老院探望老人,在那裡,我們幫忙打掃衛生,端茶給他們喝,又陪老人們聊天,還表演節目給他們看,他們不知有多開心,笑得連嘴都合不攏了,看著他們燦爛的笑容,我想哭,他們已經老了,剩下的時日不多了,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多給他們點關心,多點愛護,讓他們老有所樂嗎?!我想他們心裡一定暖洋洋的!
還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華強北買東西,媽媽讓我和爸爸在下面等她,她到女人世界上面去買衣服,我和爸爸坐在下面等,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她長得蠻漂亮的,還穿著舊校服,但她沒有胳膊,靠雙腳寫字來乞討,她面前擺著墨、紙還有一個裝錢的小紅桶,腳趾間夾著一支毛筆,沾了沾墨水,開始寫字,她在紙上寫了四個大字:雞年快樂。字還很不錯哦!我覺得她好可憐啊!我毫不猶豫地就走過去在那個小紅桶里投了五元錢,隨後路過的人都紛紛獻出了愛心,可讓人氣憤的是總有一些抱著孩子的父母看了一眼就走了,沒有一點愛心,這讓那些孩子們從小就受到了不良的影響,不利於培養愛心。這個小女孩沒有健康的身體,沒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更沒有快樂地在學校讀書,她多麼需要我們的一顆顆愛心、和一雙雙溫暖的雙手啊!
關愛,關愛,愛在身邊,無處不在!!!
如果世界是一間小屋,關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麼關心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盞明燈。被人關心是一種美好的享受,關心他人是一種高尚美好的品德。
⑤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作文500字
關愛是一盞明燈
關愛是一盞明燈,照亮了人們前進的道路;關愛是一艘小船,把人們帶到愛的彼岸;關愛是一把火,溫暖了人們的心。隨著關愛的腳步,我輕輕地打開記憶的閘門。
記得那一天,天空烏雲密布,雷公敲鑼打鼓,閃電雷鳴。眼看一場驟雨就要來臨那時,我和媽媽正在外婆家做客呢。突然看見老天爺裹上了一件黑外衣,心裡一驚,急忙告辭,因為我家的棉被還正在小姨家那曬太陽呢!我心想:我家的棉被今天可要變落湯雞了,我們家今晚一定會挨凍的,哪位天使姐姐來救救我們呀!這可咋辦呀!雨呀,你可要慢點來呀!
我正想著,嘿!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呀!天,下起黃豆般大小的雨來了。我們就在路邊穿上雨衣,我對媽媽說:「快點呀!再晚,棉被可就沒救了!」媽媽不回答,我想:媽媽也一定是沒辦法吧。這可咋辦呀……終於,我們到達小姨家了,我急忙脫掉雨衣,三步並做兩步地飛奔上樓,嘿,就那速度,可以與劉翔相比拼吧!我沖到樓上時,打開門,咦?為什麼門能打開呀,今天小姨家應該沒有人呀,不管了,先收棉被,等我進到屋時,我才發現棉被已經收好了,真是虛驚一場呀!
後來,我才明白事情原來是這樣的。那天,我的表哥正在家裡,突然見到風雲變色,又想起我家的棉被正在曬太陽呢。表哥立刻飛奔向露天陽台,以最快的速度收下了棉被,當表哥走進屋裡沒幾步時,雨「嘩啦,嘩啦……」地下了起來。表哥不由自主地說:「真是危險呀!」
我想:雖然表哥幫我們收棉被只是舉手之勞而已,但是他卻擁有著關愛別人的一顆火熱的心。我也要把關愛傳遞於他人,讓世界充滿關愛,讓關愛造福世界和人類吧!
「叮零零……」,隨著一陣陣清脆的鈴聲響起,老師宣布我們下課了。並叮囑我們說:「暴風雪馬上就要來臨了,你們要趕快回家,不能在路邊逗留玩耍,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和同學們聽完後馬上收拾好書包,跑出了教室。
來到路邊,我看見天空中烏雲滾滾,路上人來人往,都急著往家裡趕,我也加快了腳步。當我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時,突然,一位騎自行車的叔叔把一個小女孩撞倒在地,他看見沒人注意就趕快騎車溜走了。我看見那個小姑娘的腳擦破了皮,並且有血跡滲出來了,小姑娘一下子被嚇得哭了起來。路上的行人也沒有去理會她。我覺得她好可憐就連忙走過去,用媽媽給我裝在書包里的手巾紙幫她擦血跡,她一邊哭一邊叫:「疼!疼!好疼……!」我說:「你忍著點兒,擦乾凈了我就送你回家,你住在哪裡呀?」「在世紀廣場」她哽咽著說,「真巧呀!我也住在那裡。」我擦好了就扶著她一瘸一拐地回家去。
終於走到了她家門口,她告訴我到了,我幫忙敲了敲門,小姑娘的媽媽把我們迎了進去問清了原委,並連忙向我道謝,還拿出糖果和餅干給我吃,我很不好意思就趕快回家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雖然天空一片灰暗,但是我還是感到心情格外的愉快。因為我今天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同時明白了幫助他人,才能快樂自己!我希望每個人都能獻出一點愛心,千萬不能像那位叔叔那樣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任!
⑥ 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作文(漫畫)
箐花村村委會主任楊周澤就是玉獅場人。和所有傳統的普米族人一樣,這個44歲的村寨中堅,對天然林一向保持著敬畏。他一直在說:「我們普米族與天然林是共存亡的。箐花村是雲南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好像不是第一位就是第二位;玉獅場,又是箐花村裡森林覆蓋率最高的,我猜達90%以上。」
2004年,國家林業局的相關政策有所松動,允許一些地方,合理砍伐、開發少量木材,以支援國家建設,也給村委會的集體財富引來一點活水。但有四個嚴格要求,一是只允許砍雲南松;二是嚴格按照指標進行砍伐;三是砍伐前,每棵樹都要進行逐一標記;四是只許賣原木,不許加工。
2004年,箐花村獲得了1000方的砍樹指標,當時的原木開發轉讓價格是每方230元左右;2005年,箐花村又獲得了1000方的砍樹指標,轉讓價格是260元。楊周澤說:「這些木材都是一個四川老闆來承包砍伐的。兩年來村集體通過賣樹子,獲得了將近50萬元的收入。這些收入,經過我們的力爭,鄉里沒有截留走一分錢。」
這些錢,有些用於還債,有些用來支付了「農村電網改造」時家家戶戶的電表錢(每個電表200元),有些用來做了「整體建設」,也就是給村委會蓋了辦公場所。還有10萬元左右,今年6月份,雇了台挖掘機,修了半條從村委會所在地箐口村通往玉獅場的「村社公路」,全長將近4公里。由於雨水大,夏天修好的路,現在已經沖得七溝八坎。
路正好修到了玉獅場通往箐口村的埡口處,從玉獅場可以看到埡口;從埡口眺望玉獅場,整個村寨都控制在心。「這半條路是在原有人行小路的基礎上擴充的,由於經過的林子少,經過的田地少,所以我們很容易就修了。剩下的半條路,有點難,我們得等鄉政府的支持,得等林業局的批准,因為上級不支持,經費沒有著落;林業局不批准,無法砍除道路經過路面上的樹子。」
蘭坪有世界最大的鋅礦,楊周澤的弟弟楊周明,是怒江州最著名的企業金鼎鋅業一分廠的黨委書記兼廠長。他說:「路修好了,能通車了,我們村子致富就方便了。村民有個急性病痛,也能快速送到醫院去,不會再因耽擱出誤事。」
金鼎鋅業集團的黨委書記楊道群可能是當前蘭坪縣普米族人中最大的官員,他十幾歲就離開了玉獅場,「參加革命」,他說:「玉獅場原來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位點,以前村裡全是青石板路。後來似乎是在大躍進的時候,這些青石板全都挖起來了,拿去修水道。現在村裡的道路非常難走。所以,我在想,有這筆錢,不如先把村內的道路先修好。再說,從箐口到玉獅場的路很繞道,最佳路徑是『人馬驛道』--這是當年砍樹公司為了補償我們村的樹,給我們修的,現在是出村的主要通道。我曾經建議過,應當以原來的人馬驛道作基礎,拓寬一點,直接修從玉獅場通往河西鄉的道路,這條路是最直捷的。」
二、曾經為護樹而拒絕道路
玉獅場所有的人都記得自己的「護樹拒路光榮史」。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國家、省、州、縣相繼成立了「砍樹集團」,從東北調來的經驗豐富的職業砍樹人,舉著斧頭,支著帳篷,開動油鋸,修通道路,一天天逼近了玉獅場的「勢力范圍」。玉獅場的人拚死理論,多次直接與砍樹集團發生了沖突。
楊金輝今年46歲,現在是村裡文化館的館長,過去曾經擔任玉獅場自然村的「社長」。他說:「村裡的老年人很擔心,對我們說,如果森林被砍了,災難就會出現了,他們要我們勇擔保護責任。路修到哪裡,哪裡的樹就會被砍光。當時我們全村幾十個人就沖到了大埡口那,攔住砍樹集團的人。當時我和另外一個人帶了斧頭,怎麼說他們也要砍樹,我們兩人掄起斧頭,把他們鋸好的板材全都砍上了傷疤,讓這些板材報廢。不久,怒江州的副州長趕了下來,答應先不砍玉獅場的樹子。這樣的沖突發生了很多次,每當他們逼近我們村莊的領地范圍的時候,我們村裡就會出人與他們理論,『官司』都打到了縣里、州里。當然,我們是村民,有時候也抵抗不住,為了更多的樹子,有時候也得聽任他們隨便砍走一部分。」
好在1998年,國家發布了天然林保護政策。地處長江上游,又處於「三江並流」區域內的怒江州,放下了「森林屠刀」,從過去的主要吃木頭飯,開始謀求其他的發展出路。玉獅場周圍的森林,得以倖存。玉獅場周邊的山上,仍舊有大量粗暴砍伐時代的遺跡,巨大的樹木屍體橫陳,樹樁倔強地不肯腐爛,慘不忍睹。
因此,通往玉獅場,還有「第三條道路」,就是修到了村背後大埡口的林區公路。這條公路彎曲盤繞,從河西鄉到村後的大埡口,要費時兩個小時左右,而從「人馬驛道」步行回村的人,走路可能都比開車的快。
前幾年,楊道群和楊周明等人,想給村裡修希望小學。他們認為百年大計是把小學建成鋼筋水泥結構,而不是採用傳統的泥木結構或者純木結構。為了運送建築材料,必須利用林區公路,再打通從大埡口到村裡的道路。這截需要打通的路不長,但是遭到了反對。
「我當時還罵了楊周明。」「土風計劃」的創始人、著名音樂人陳哲說。
陳哲是為了復興普米族的傳統文化而到玉獅場的,從2002年開始,他努力讓玉獅場成為土風計劃的「文化傳習基地」。他認為,修路對玉獅場的經濟發展意義不大,因為村裡的農產品,蘋果、洋芋、苞谷;畜禽產品,牛馬羊豬雞,在當地集市幾乎都賣不上好價錢,能夠供能銷售的數量也不多。「而道路修通,對村裡的文化破壞卻可能很明顯。更直接的危險是:從大埡口到村裡的那一段路,正好通過村後的森林;村後的森林實際上是全村的『地基命脈』,如果村後的林子被毀壞了,雨水一沖,積以日月,很可能就出現山體滑坡,到時候,整個村莊都可能毀於一旦。因此,我極力反對修這條道路。」
楊周明說:「他罵了我,可我不怪他,因為我知道他是為了我們村好。但我還是要修路,因此我必須把材料運到場,把學校蓋起來。我們小時候上學要走很遠的路,不能讓娃娃們繼續這樣走下去了。」
正是因為運輸不便,這所去年竣工的希望小學花了「三倍的價錢」。楊周明開玩笑說:「我計算過了,這所學校一共1800噸,這是一所1800噸的學校。光直接投入就達40多萬元,還不包括村民自發投入的人工費和一些材料費。不過這條路現在走的人很少,因為雨水很快就把路沖壞了,慢慢地就恢復了原樣,所以,陳哲老師後來也不再追究了。」
⑦ 六年級語文書上冊第三單元作文
建議書
罪惡的人類:
如今十分發達的地球,雖然環境情況看起來十分樂觀,但是卻有十分重大的隱患,這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大肆砍伐樹木、建立化工廠、胡亂排放有害液體。「對人類威脅較大的氣體,世界每年的排放量達6億多噸。。。。。;估計到下個世紀中葉,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臨沙漠化的危險,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脅著60多個國家。。。。。」看見這一組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人類,你們有何感想?從2300萬年到1800萬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現到現在人類高度發達的文明時代,對於每個人從未停止過的索取,大自然都是「有求必應」的,這更滋長了人類的貪欲。
舉一個例子:我國的木蘭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個清澈見底的河流,但現在它已是魚蝦絕跡的污河,又為我們的地球母親添多一道疤痕。這,不是給人類重重地敲響了警鍾嗎?
由此,我鄭重地向仍未覺悟的人們建議:
第一,人類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須尊重自然。對於改造自然理應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闊斧,勇於實踐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與自然協調發展,決不能重蹈西方發達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覆轍。
第二,要從我做起,首先選擇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們的家園、善待地球,共創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1。節約資源 減少污染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防止滴漏。
(2)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洗滌劑中的化學物質對水的污染。
2。綠色消費 環保選擇
(1)用無鉛汽油、無鎘鉛電池、無磷洗滌劑,減少水與空氣的污染。
(2)購買低砩家用製冷器具、無砩發用摩絲,減少對臭氧層的污染。
3。重復使用 多次利用
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減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備購物口袋或提籃。
4。分類回收 循環再用
不亂丟棄廢電池、廢塑料等垃圾、廢物;將垃圾分類投放,變廢為寶,使資源循環再生,造福人類。
5。保護自然 萬物共存
不獵殺、使用珍稀動物和受保護的動物,關愛與保護野生動植物;植樹造林,愛護我們身邊的每一寸綠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樹木。
6。講究衛生 保護環境
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製造噪音。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倡導同學門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建議叔叔阿姨們加入我們的隊伍中來,為保護環境、造福後代貢獻自己的力量。因為: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環保建議書
環保局局長先生:
您好!
我是XX小學的一名小學生。
我從小就在XX市長大,XX市是怎麼變化的,我都看到了。從一個不知名的城市變成了一個中國綠色城市,開展了民歌節,南博會……
現在在南寧,到處可以看到「環境保護,人人有責。」 等字樣。在馬路邊上,各種各樣的垃圾桶美麗極了。最近,大家都提倡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分開。
可是,我覺得光有分類是不行的,要在垃圾桶上寫一些可回收一類的垃圾和不可回收的一類垃圾的種類,不是每個人都想我們一樣接受知識多,知道什麼是可回收和不回收的垃圾是什麼,想那些民工,他們不知道,就會亂丟一氣,這樣反而不好。不僅起不到環保和垃圾分類的作用,反而會給那些垃圾場的工作人員帶來工作的困擾。
此外,我還發現一個蠻嚴重的問題。
有一天,我和媽媽還有姥姥一起去坐公共汽車,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開始我們是開開心心的出門啊,可是當我們去公共汽車車站等車的時候,發現旁邊有一個垃圾桶,裡面的垃圾已經發臭了,路過的行人紛紛五著鼻子繞到走,我們走過的時候一會聞見一股很大的腐臭味。
後來,我在去過的地方,凡是有垃圾桶的,我就仔細觀察有沒有臭味。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現在的垃圾桶都是固定的,不像以前那種可以把垃圾倒出來,可是為什麼會發臭呢??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垃圾桶是固定的,那些環衛工人早晨清垃圾桶的時候,只是簡單的把表面的垃圾撿出來,並沒有清理到底部。有一次,我就去問他們為什麼不把垃圾清理干凈?他們說不是不想,是因為垃圾桶是固定的,所以手不能伸到底部,垃圾又不能倒出來,所以就只能把垃圾留在裡面了。
由此可見,垃圾桶發臭,不是因為環衛工人不盡責,而是因為垃圾桶的設計有問題。我在此希望,為了XX市的美麗,為了空氣的清新,請市長叔叔再叫人設計過一些既實用,有好看的垃圾桶,不要再讓那些臭味來污染我們清新的空氣。
署名
日期
校園環保文明倡議書
為迎接2008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為相應全民全球健身,倡議我校全體同學、教職工,從我做起,從班級、宿舍及個人所在家庭做起,將日常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都納入環保文明化與科學化、健康美好化的軌道上來。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去認識、去行動:
一.生活、工作、學習等各方面處處節約資源,節約用水、用電等等,節約要從零星點滴做起,杜絕各種流失與浪費資源的漏洞與死角;各個方面的物質、物資消費使用都要追求節儉化,科學合理化,綠色環保化--即從購物到使用(消費)直至結束全過程都要合乎綠色生態環保的無害化、資源回收循環利用化等要求。
二.廢紙、廢塑料、廢舊金屬等等所有可回收利用的物資都應盡量分類回收,以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從而節約資源、減少垃圾污染。為此,建議各班級、各宿舍等單位設立廢舊資源回收箱......回收資金積累起來可以開展文體與健身及藝術與科學等活動,對於健身活動,在此特別推薦簡單宜行且綜合性強的踢毽子活動。此項也應推廣到學校所有成員各自的家庭生活中。
三.努力學習,掌握現代科學技術與先進文化理念與知識,學習掌握有關環保知識與技術;要充分認識當前國家與地方以及全球環境問題的嚴峻性,提高保護人類共同家園的意識,要認識到「世界上只有一個地球家園--所有人也只有一個身體,節約循環使用好各種東西」(摘自網易環保論壇),充分認識發展循環經濟與建立循環社會、循環生活這一科學發展觀、科學生活觀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熱愛和平,熱愛大自然,樹立沒有大家美好就沒有小家安康的意識,樹立環保倫理道德與環保法制意識;追求崇高意義與生命無限價值的大寫人生價值觀,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促進人與精神的和諧--即自我身心之健康、健美與和諧。總之,通過不斷學習努力,立志做有益於地球環境,有益於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世紀新人。
四.社會是個大學堂,以上倡議對人類社會整體與各個局部同樣適用。希望廣大同學、同事,既能從自我學起,從自我做起,又能將新世紀環保、健康理念向全社會各個方位傳遞,使之盡人皆知、盡人皆行......
廣大同學、同事們,面對全球一體化緊密相關的新世紀地球村時代,北京2008距我們並不遙遠......讓我們攜手同心,以實際行動為大和平的綠色奧運--這全人類乃至全宇宙的「同一首歌」去加油添力吧!
第4單元
⑧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作文300字
善意的謊言
記得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圍在桌子旁邊吃飯,晚飯有一盤可樂版雞翅,大家一起吃著,四權只可樂雞翅被我們三個人分了,還剩下一個,我望瞭望雞翅,默不作聲,繼續埋頭吃飯,飯吃到半晌,雞翅依然靜靜的「躺」在那個盤子里,沒有人動它。
我又望瞭望那個雞翅,咽了口口水,一個雞翅,三個人,給誰吃呢?我對媽媽說:「媽媽,你每天忙裡忙外的,家務事都是你做的,這個雞翅你吃。」媽媽笑著,擺擺手,說:「這雞翅今天燒得不好吃,有點兒苦,你要吃的話就你吃了吧。」我又對爸爸說:「爸爸,你每天要忙廠里的事,也很辛苦,這個雞翅你吃。」爸爸說:「我也認為有點苦,就有勞你把它『消滅』掉吧」。我又問:「你們真的不要吃?」「恩」我飛快的伸出筷子,夾起雞翅,覺得這不是一隻一般的雞翅,還覺得這只雞翅有千斤重,我把雞翅放到自己的碗里,爸爸媽媽慈愛的看著我,我緩緩張開嘴,咀嚼著雞翅,覺得這只雞翅並不苦,反而覺得格外好吃,啊,我突然明白了,原來是爸爸媽媽找借口故意要留給我吃。
父母的良苦用心我永遠不會忘記,我長大後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