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能力培優卷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能力培優卷

發布時間:2021-01-03 18:46:58

① 四年級下冊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四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新的學期又開始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教育形勢越來越好,社會對合格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全體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因此,培優補差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示,根據班級實際,特製訂培優補差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學生的個體差異是一個客觀存在,因此培優補差是教學工作不可少的一環。提高優生的自主和自覺學習能力,進一步鞏固並提高中等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差生取得適當進步,讓差生在教師的輔導和優生的幫助下,逐步提高學習成績,並培養較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基本能力。培養優秀計劃要落到實處,發掘並培養一批尖子,挖掘他們的潛能,從培養能力入手,訓練良好學習習慣,從而形成較扎實的基礎和閱讀寫話能力,並能協助老師進行輔導後進生活動,提高整個班級的素養和成績。
二、制定目標:
在這個學期的培優補差活動中,培優對象能按照計劃提高讀、說、寫的綜合語文能力和數學的靈活運用能力,成績穩定在90分左右,並協助老師實施補差工作,幫助後進生取得進步。補差對象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好,成績有一定的提高。特別是考試這一基本的能力。
三、定內容:
培優工作主要是繼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話能力。介紹或推薦適量課外閱讀,讓優生擴大閱讀面,攝取更多課外知識,尤其是散文化傾向方面,多給他們一定的指導,以期在寫作中能靈活運用,提高寫話水平,定時安排一定難度的練習任務要求他們完成,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數學上主要是提高學生在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在實際運用中的高效練習。
補差的工作內容是教會學生敢於做題,會做題,安排比較基礎的內容讓他們掌握,寫話至少能寫得出,可先布置他們摘抄。仿寫,後獨立完成,保證每個差生有話可說,有文可寫。訓練差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堂上創造情境,讓差生嘗試說、敢於說、進而爭取善於說。
四、主要措施:
l .課外輔導,利用課余時間。
2.採用一優生帶一差生的一幫一行動。
3.請優生介紹學習經驗,差生加以學習。
4.課堂上創造機會,用優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差生。
5.對差生實施多做多練措施。優生適當增加題目難度,並安排課外作品閱讀,不斷提高做題和寫作能力。
6.採用激勵機制,對差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並鼓勵其繼續進取,在優生中樹立榜樣,給機會表現,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功感。

② 全程培優卷四年級下冊語文參考答案

現在誰還會在問答軟體求答案?
我們都是用軟體』互動作業『和『作業幫』。
只要輸入書本條版行碼就OK了。
你的採納是權我前進的動力,
記得好評和採納,答題不易,互相幫助,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③ 小學四年級語文培優計劃

學生的個體差異是一個客觀存在,因此培優補差是教學工作不可少的一環。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發展,體驗學習的快樂,進步的樂趣,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我們根據我班學生學習情況分層教學,在班級中挖掘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好拔尖補差工作,從而讓優生更優,差生不差,共享成功。

為了更多了解學生,摸清底子,做到有的放矢。 對班上按學生成績分開類別,以做到對培優補差工作心中有數。進班級後,考察了學生聽說讀寫,發現這班學生兩極分化很嚴重。

我認為只有扎實做好培優工作,才會是優生更優,差生不差。於是就先成立課外興趣小組,通過活動進行培優。對於優良學生在時間上把好關,課堂內他們能吃飽,但不會吃好,因此給予「精科」,也就是精心挑選一些拔高題,題型要多種多樣,這樣能給他們新鮮感,然後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逐步提高優良學生的學習成績。接著更要照顧好中等生,因為中等學生中還存在個別科目比較差的現象,所以他們的補差科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為此,我們要求做好中等生的補差工作。使他們喜歡這一科目,循序漸進,不斷提高,從而使他們優上加優,不優創優,真正成為優秀的接班人。

認真落實補差工作是我班重中之重

④ 培優名卷四年級下冊a版第八周圖片第八題語文

早晨,我拉開窗簾,看見一層厚厚的冰花,有的像玫瑰,還版有的像森林,中間有權一條彎彎的小道......美麗極了!
我走出家門,看見地上覆蓋了厚厚的雪,像給大地穿上的衣服。
樹木失去了以前的光彩,變的光禿禿的,但是雪在樹上像開了梅花一樣,真美麗呀!我想,過了今年那些樹就會又長出葉子的,所以我不難過。房上的草沒有了,卻有了一層雪花,讓屋頂變成白色的屋頂,像一個小雪屋。它好美麗啊!小河變成了滑冰場,一群高興的孩子來這里滑冰,他們滑的可真好。
整個冬天太美麗了,不管是哪裡都很美!
篇五:冬天的景色

⑤ 金榜培優四年級下冊語文月考答案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有的說畫得真漂亮,有的說這幅畫畫內得真是栩栩如生呀,容還有的說這幅畫要是是他畫出來的該有多好。一位媽媽帶著她的孩子到花港觀魚,孩子指著青年的那幅畫說:「媽媽,我也學畫畫!」媽媽笑著說:「只要你肯,學什麼都行。」一個小學生說:「他畫的真美呀!」又一個小學生說:「他畫得的確很美!」一個老人說:「他能畫出金魚的動態,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真厲害呀!」一位中學生說:「對呀!等高考一結束,我就拜他為師!」大家議論紛紛,惟獨只有這位青年在專心作畫,彷彿什麼也沒聽見樣的。雖然至少了點,但還行吧!!!~~~求最佳

⑥ 小學四年級下冊培優應用題30道(人教版)

沒找著答案

一、行程問題
例.客貨兩車分別從相距900千米的甲乙兩城同時出發 ,相向而行。已知客車從甲城到乙城需要10小時,貨車從乙城到甲城需要15小時。兩車出發後多少小時相遇?
2.一輛汽車和一輛摩托車分別從相距240千米的甲乙兩城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已知汽車從甲城到乙城需要3小時,摩托車從乙城到甲城需要6小時。兩車出發後多少小時相遇?
3.客貨兩車同時從相距480千米的甲乙兩地出發,相向而行,4小時後相遇。已知客車行完全程需要6小時,貨車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時?
4.客貨兩車分別從相距800千米的甲乙兩城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客車每小時行80千米,貨車每小時行60千米,4小時後兩車相距多少千米

例.甲乙兩隊學生從相隔18千米的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一個同學騎自行車以每小時15千米的速度在兩隊間不停地往返聯絡。甲隊每小時行5千米,乙隊每小時行4千米,兩隊相遇時,騎自行車的同學共行多少千米?
1.王欣和陸亮兩人同時從相距2000米的兩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鍾行110米,陸亮每分鍾行90米,如果一隻狗與王欣同時同向而行,每分鍾行500米,,遇到陸亮後,立即回頭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再向陸亮跑去。這樣不斷來回,直到王欣和陸亮相遇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2.A、B兩地相距400千米,甲乙兩車同時從兩地相對開出,甲車每小時行38千米,乙車每小時行42千米,一隻燕子以每小時50千米的速度和甲車同時出發,向乙車飛去,遇到乙車折迴向甲車飛去。這樣一直飛下去,燕子飛了多少千米,兩車才能相遇?
3、甲乙兩個車隊同時從相隔330千米的兩地相向而行,甲隊每小時行60千米,乙隊每小時行50千米,一個騎摩托車每小時行80千米,在兩車隊中間往返聯絡,問兩車隊相遇時,摩托車行駛了多少千米?

例3.甲車每小時行6千米,乙車每小時行5千米,兩車於相隔10千米的兩地同時相背而行,幾小時後兩車相隔65千米?
1.甲每小時行7千米,乙每小時行5千米,兩人於相隔18千米的兩地同時相背而行,幾小時後兩人相隔54千米?
2、甲每小時行9千米,乙每小時行7千米,甲從南庄向南行,同時乙從北庄向北行,經過3小時後,兩人相隔60千米,南北兩庄相距多少千米?
3.東西兩鎮相距20千米,甲乙兩人分別從兩鎮同時出發相背而行,甲每小時行的路程是乙的2倍,3小時後兩人相距56千米,兩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例4.甲乙兩人同時從相距36千米的AB兩地同向而行,乙在前甲在後,甲每小時行15千米,乙每小時行6千米,幾小時後甲可追上乙?(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時間)

1.甲乙兩人分別從相距24千米的兩地同時向東而行,乙在前甲在後,甲騎自行車每小時行13千米,乙步行每小時行5千米,幾小時後甲可以追上乙?
2.解放軍某部從營地出發,以每小時6千米的速度向目的地前進,8小時後部隊有急事,派通訊員騎摩托車以每小時54千米的速度前去聯絡,多長時間後,通訊員能趕上隊伍?
3.小華和小亮的家相距380米,兩人同時從家中出發,在同一條筆直的路上行走,小華每分鍾走65米,小亮每分鍾走55米。3分鍾後兩人可能相距多少米?

例5.一條環形跑道長400米,小強每分鍾跑300米,小星每分鍾跑250米,兩人同時同地同向出發,經過多長時間小強第一次追上小星?(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時間)
1.甲乙兩人沿運動場的跑道跑步,甲每分鍾跑290米,乙每分鍾跑270米,跑道一圈長400米。如果兩人同時從起跑線上同方向跑,那麼甲經過多長時間才能第一次追上乙?
2.光明小學有一條200米長的環形跑道,亮亮和晶晶同時從起跑線起跑。亮亮每秒跑6米,晶晶每秒跑4米,問:亮亮第一次追上晶晶時兩人各跑了多少米?
3.甲乙兩人繞周長為1000米的環形廣場競走,已知甲每分鍾走125米,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現在甲在乙後面250米,乙追上甲需要多少分鍾?

例6.一輛汽車由甲城開往乙城,3小時後因車發生故障修了30分鍾,然後每小時加速5千米繼續行駛,再經過6小時准時到達乙城。甲乙兩城之間相距多少千米?
1.一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每分鍾行560米,預計30分鍾到達,但行到一半路程,汽車需要加油,用3分鍾加滿油,如果仍需要在預定時間到達,餘下的路程每分鍾必須行多少千米?
2.從A城到C城要經過B城,一輛汽車從A城到B城每小時行60千米,共行了420千米,從B城到C城每小時加速5千米,到達C城時一共行了10小時,求AC兩城之間相距多少千米?
3.AB兩個港口相距515千米,甲乙兩只快艇分別從AB兩港同時出發,相向而行。2小時後,甲艇有事返回A港,接著又繼續對開了3小時後兩艇相遇。已知乙艇每小時行50千米,甲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二、一般應用題
例1.百貨商店運來300雙球鞋分別裝在兩個木箱和6個紙箱里。如果兩個紙箱同一個木箱裝的球鞋同樣多,每個木箱和每個紙箱各裝多少雙球鞋?
1.某玩具廠把630件玩具分別裝在5個塑料箱和6個紙箱里,1個塑料箱與3個紙箱裝的玩具同樣多,每個塑料箱和紙箱各裝多少件玩具?
2.新華小學買了兩張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款195元。已知每張桌子的價錢是每把椅子的4倍,每張桌子多少錢?
3.王叔叔買了3千克荔枝和4千克桂圓,共付156元。已知5千克荔枝的價錢等於2千克桂圓的價錢。每千克荔枝和每千克桂圓各多少元?

例2.一筐梨,連筐重38千克,吃去一半後,連筐還有20千克,問:梨和筐各重多少千克?
1.一桶油,連桶重180千克,用去一半油後,連桶還有100千克,問: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2.一筐蘋果,連筐共重35千克,先拿一半送給幼兒園小朋友,再拿剩下的一半送給一年級小朋友,餘下的蘋果連筐重11千克,這筐蘋果重多少千克?
3.一隻油桶里有一些油,如果把油加到原來的2倍,油桶連油重38千克;如果把油回到原來的4倍,這時和桶共重46千克,原來油桶里有油多少千克?

例3.有6筐梨子,每筐梨子個數相等,如果從每筐中拿出40個,6筐梨子剩下的個數的總和正好和原來兩筐梨子的個數相等,原來每筐有多少個?
1.有5盒茶葉,如果從每盒中取出200克,那麼5盒剩下的茶葉正好和原來4盒茶葉的重量相等,原來每盒茶葉有多少克?
2.在5個木箱中放著同樣多的橘子。如果從每個木箱中拿出60個橘子,那麼5個木箱中剩下的橘子個數的總和等於原來兩個木箱里橘子個數的和,原來每個木箱中有多少個橘子?
3.某食品店有8箱餅干,如果從每個箱子里取出20千克,那麼8個箱子里剩下的餅干正好等於原來3箱餅乾的重量。原來每個箱子里裝多少千克餅干?

例4.電視機廠接到一批生產任務,計劃每天生產90台電視機,可以按期完成,實際每天多生產5台,結果提前1天完成任務。這批電視機共有多少台?
1.一個木器廠生產一批課桌。原計劃每天生產60張,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生產4張,結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務。原計劃要生產多少張課桌?
2.小明看一本故事書,計劃每天看12頁,實際每天多看8頁,結果提前2天看完。這本故事書有多少頁?
3.修一條公路,計劃每天修60米,實際每天比計劃多修15米,結果提前4天完成,一共修了多少米?

例5.有兩袋麵粉,第一袋麵粉有24千克,第二袋麵粉有18千克。從第一袋中取出幾千克放入第二袋,才能使兩袋中的麵粉重量相等?
1.有兩盒圖釘,甲盒有72隻,乙盒有48隻,從甲盒中拿出多少只放入乙盒,才能使兩盒 中的圖釘相等?
2.有兩盒玻璃球,甲盒有72隻,乙盒有48隻,每次從甲盒中拿4隻放到乙盒,拿幾次才能使兩盒相等?
3.有兩袋糖,一袋是68粒,另一袋是20粒,每次從多的一袋中拿出6粒放入到少的一袋裡,拿幾次才能使兩袋糖同樣多?

例6師徒兩人共同加啊840個零件,如果師傅先加啊9天,再由徒弟加工2天,則可以完成任務;如果徒弟先加工6天,再由師傅加工6天,也能完成任務。師徒兩人各加工多少零件?
1.張師傅和李師傅兩人共同加工750個零件,如果張師傅先加工7天,再由李師傅加工4天,則可以完成任務;如果李師傅先加工5天,再由張師傅加工5天,也能完成任務。兩位師傅各加工多少個零件?
2.甲乙兩車間共同加工540件服裝,如果甲車間先加工2天,再由乙車間加工5天,則可以完成任務;如果甲車間先加工3天,再由乙車間加工3天,也能完成任務。甲乙兩車間各加工多少件服裝?
3.煤氣公司計劃由10名工人16天鋪設一條煤氣管道,開工4天後,增加了10人。若每天每名工人的工作效率不變,原定的鋪設任務可以提前多少天完成?

三、消去法解題
例1.學校第一次買了3個水瓶和20個茶杯,共用去134元,第二次又買了同樣的3個水瓶和16個茶杯,共用去118元。水瓶和茶杯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1.哥哥買了4本練習本和3枝鉛筆,一共用了2元9角錢,姐姐買了同樣的4本練習本和1枝鉛筆,一共用了2元3角錢。求每本練習本和每枝鉛筆的單價。
2.第一次買3千克茶葉和5千克糖,一共用去420元,第二次買同樣的5千克茶葉和5千克糖,比第一次多用220元。每千克茶葉和每千克糖各多少元?
3.為發獎品,一班用39元買了2枝鋼筆、5枝圓珠筆,二班用48元買了同樣的3枝鋼筆、4枝圓珠筆。一枝鋼筆比一枝圓珠筆貴多少錢?

例2.買3個籃球和5個足球共用去480元,買同樣的6個籃球和3個足球共用去519元。籃球和足球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1.光明小學買了2張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110元;育才小學買同樣的6張桌子和6把椅子共付240元。每張桌子和每把椅子各多少元?
2.某商店一天共賣出蘋果和橘子660千克,已知上午賣了3箱蘋果和2箱橘子,共180千克;下午賣了4箱蘋果和8箱橘子。每箱蘋果和每箱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3.3頭牛和6隻羊一天共吃草93千克,6頭牛和5隻羊一天共吃草130千克。每頭牛平均每天比每隻羊平均每天多吃多少千克?

例3.4包科技書和6包故事書共560本,同樣的3包科技書和5包故事書共450本,兩種書每包各多少本?
1.5千克水果糖和2千克餅干共76元,同樣的3千克水果糖比2千克餅干貴20元錢。每千克水果糖和每千克餅干各多少元?
2.同學們去公園劃船,4條大船和3條小船共坐29人,4條大船比3條小船多坐11人。求1條大船和1條小船各能坐多少人?
3.3條毛巾和2條床單共154元,同樣的3條毛巾比3條床單少171元。求1條毛巾和1條床單各多少元?

例5.7頭牛和5匹馬每天吃草155千克,5頭牛和7匹馬每天吃草145千克。每頭牛和每匹馬每天各吃多少千克?
1.4台手扶拖拉機和5台脫粒機總價17000元,5台手扶拖拉機4台脫粒機總價19000元。一台手扶拖拉機多少元?一台脫粒機多少元?
2.食堂第一次運進大米5袋,麵粉7袋,共1350千克;第二次運進大米7袋,麵粉5袋,共1650千克。每袋大米和每袋麵粉各多少千克?
3.小紅到商店買獎品,買12枝鋼筆、文具盒15隻共需付300元,小紅錯買成同樣的鋼筆15枝、文具盒12隻,結果多付了21元。每枝鋼筆和每個文具盒各多少元?

例6.學校體育室一次購買籃球、足球和排球各兩只共用支340元,第二次買4隻籃球、3隻足球和2隻排球共用去495元,第三次購買了5隻籃球、4隻足球和2隻排球共用去605元。籃球、足球和排球每隻各多少元?
1.王老師第一次購買3隻畫夾、3盒顏料和3枝畫筆共用去195元,第二次買了3隻畫夾、4盒顏料和3枝畫筆共用去213元,第三次買了4隻畫夾、5盒顏料和3枝畫筆共用去266元。畫夾、顏料和畫筆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2.一群小夥伴去劃船,已知2隻小船、3隻中船和1隻大船共坐23人,3隻小船、4隻中船和2隻大船共坐35人,1隻小船、2隻中船和3隻大船共坐26人,問:每隻小、中、大船各坐多少人?
3.小明買了2枝鋼筆、1枝圓珠筆和2枝自動鉛筆共用了26元,小華買了1枝鋼筆、3枝圓珠筆和4枝自動鉛筆也用了26元,已知1枝圓珠筆的價錢正好是4枝自動鉛筆的價錢。鋼筆、圓珠筆和自動鉛筆每枝各多少元?

例7.周阿姨在百貨大樓買了一件大衣、一條褲子和一雙皮鞋共花了904元。已知大衣的價錢比褲子貴312元,大衣和褲子一共比皮鞋貴392元。你知道周阿姨買的大衣、褲子和皮鞋各花了多少錢嗎?
1.毛奇在新華文具店花44元買了一個文具盒、一枝鋼筆和盒水彩筆。已知文具盒比水彩筆貴6元,文具盒和水彩筆一共比鋼筆貴6元。你知道文具盒、鋼筆和水彩筆的單價各是多少嗎?
2.小王花了58元買了一些梨、蘋果和香蕉去看望老師,已知三種水果共重2290克,梨比香蕉少180克,梨和香蕉一共比蘋果重770克。你知道小王買的梨、蘋果和香蕉分別重多少克嗎?
3.媽媽在超市買了兩瓶「海飛絲」洗發露和三塊「力士」香皂共需48元,付錢時,媽媽又把兩塊香皂換成同樣一瓶洗發露,收銀員讓她再會10元。請你算一算「海飛絲」洗發露和「力士」香皂的單價各多少元?

四、平均數問題
例1.數學興趣小組舉行了一次測驗,四(1)班的八位同學成績分別是82、75、95、98、100、80、87、79。求八位同學的平均成績是多少?
1.敬老院有8位老人,他們的年齡分別是78歲、76歲、77歲、81歲、78歲、76歲、80歲、78歲。求這8個老人的平均年齡。
2.氣象小組每天早上8:00測得的周氣溫如下:13、13、13、14、15、14、16。求一周的平均氣溫。
3.六(3)班有7個同學參加數學競賽。其中兩個同學得了99分,還有3個同學得了96分,另外兩個同學分別得了97分、89分,這7個同學的平均成績是多少?

例2.自行車廠四月份前10天共生產自行車4500輛,後20天共生產自行車8400輛。這個月平均每天生產自行車多少輛?
1.小明參加數學考試,前兩次的總分是170分,後三次的總分是270分,求小明這五次考試的平均分數是多少?
2.二(1)班學生分三組植樹,第一組有8人,共植樹80棵,第二組有6人共植樹66棵,第三組有6人,共植樹54棵。平均每人植樹多少棵?
3.手工課上,三(4)班同學分三組做花,第一組有8人,平均每人做10朵花,第二組有6人,平均每人做11朵花,第三組有6人,平均每人做9朵花,三(4)班平均每人做幾朵花?

例3.小王進行爬山鍛煉,上山時他一共走了1200米,每分鍾走30米,下山時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鍾走60米,求小王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小王進行爬山鍛煉,上山時他每分鍾走30米,下山時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鍾走60米,求小王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1.從山頂到山腳的路長36千米,一輛汽車上山,需要4小時到達山頂,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時到達山腳。求這輛汽車往返的平均速度。
2.小強早上從家到校,每分鍾走120米,10分鍾到達,中午他沿原路回家,每分鍾走80米,求小強往返學校的平均速度。
3.小亮爬山,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時走2千米,到達山頂後立即下山,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時走6千米。小亮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例4.小軍參加了3次數學競賽,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兩次平均分是82分,求他第三次得了多少分?
1.李華參加體育達標測試,五項平均成績是85分,如果投擲成績不算在內,平均成績是83分,李華投擲得了多少分?
2.小麗在期末考試數學成績公布前她四門功課的平均分數是92分,數學成績公布後,他的平均成績下降了1分。小麗數學考了多少分?
3.有七個數排成一列,它們的平均數是31,前三個數的平均數是29,後五個數的平均數為34,求第三個數。

例5.如果三個人的平均年齡是22歲,且沒有小於18歲的,那麼最大的人年齡可能是多少歲?
1.如果四個人的平均年齡是23歲,四個人中沒有小於18歲的,那麼年齡最大的人的年齡可能是多少歲?
2.如果四個人的平均年齡是29歲,且沒有大於32歲的,那麼最小的人年齡可能是多少歲?
3.如果四個人的平均年齡是25歲,四個人中沒有小於16歲的,且這四個人的年齡互不相等,那麼年齡最大的可能是多少歲?

例6.李雲同學期末考試語文、外語、自然、體育、音樂、美術六科功課的平均分是85分。數學成績比七科功課的平均分高12分,李雲數學考了多少分?
1.小明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數學、音樂、體育、美術五門功課的平均分是89分,英語成績比六門功課的平均分高5分,他英語考了多少分?
2.一次外語測驗,甲、乙、丙三位同學的分數分別是87分、75分、93分。丁的外語成績比甲、乙、丙、丁四人的平均成績高6分。求丁的外語考了多少分?四人的平均成績是多少?
3.四(1)班進行劃船比賽。老師把這些同學分成A、B、C三組。租來12隻小船,租船的費用由三個小組平均分攤。A組先預付7隻船的租金,B組將餘下的租金付了,C組暫時沒有付錢。劃船結束後,老師結算了一下,C組應交12租船錢。問C組應付給A、B兩組各多少元?

五、重疊問題
例1.五年級有122名學生參加語文、數學考試,每人至少有一門功課 取得優秀成績。其中語文成績優秀的有65人,數學優秀的有87人。語文、數學都優秀的有多少人?
1.一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會上問:「誰做完語文作業?請舉手!」有37人舉手,又問:「誰做完數學作業?請舉手!」有42人舉手。最後問:「誰語文、數學作業都沒有做完?」沒有人舉手。求這個班語文、數學作業都完成的人數。
2.四年級一班有54人,訂閱《小學生優秀作文》和《數學大世界》兩種讀物的有13人,訂《小學生優秀作文》的有45人,每人至少訂一種讀物,訂《數學大世界》的有多少人?
3.學校文藝組每人至少會演奏一種樂器,已知會拉手風琴的有24人,會彈電子琴的有17人,其中兩種樂器都會演奏的有8人。這個文藝組一共有多少人?

例2.五(1)班有40個學生,其中有25人參加數學小組,23人參加科技小組,有19人兩個小組都參加了。那麼,有多少個人兩個小組都沒有參加?
1.某班有36個同學在一項測試中,答對第一題的有25人,答對第二題的有23人,兩題都答對的有15人。有多少人兩題都答得不對?
2.一個班有55名學生,訂閱《小學生數學報》的有32人,訂閱《中國少年報》的有29人,兩種報紙都訂閱的有25人。兩種報紙都沒有訂閱的有多少人?
3.某校選出50名學生參加區作文比賽和數學比賽,結果3人兩項比賽都獲獎了,有27人兩項比賽都沒有獲獎,已知作文比賽獲獎的有14人,問數學比賽獲獎的有多少人?

例3.一個旅行社有36人,其中會日語的有24人,會俄語的有18人,兩樣都不會的有4人,兩樣都會的有多少人?
1.某班有56人,參加語文競賽的有28人,參加數學競賽的有27人,如果兩科都沒有參加的有25人,那麼同時參加語文、數學兩科競賽的有多少人?
2.一個俱樂部有103人,其中會下中國象棋的有69人,會下國際象棋的有52人,這兩種都不會的有12人。問這兩種棋都會下的有多少人?
3.三年級一班參加合唱隊的有40人,參加舞蹈隊的有20人,既參加合唱隊又參加舞蹈隊的有14人,這兩隊都沒有參加的有10人。請算一算,這個班共有多少人?

例4.在1到200的全部自然數中,既不是5的倍數又不是8的倍數的數有多少個?
1.在1到100的自然數中,既不是5的倍數也不是6的倍數的數有多少個?
2.在1到130的全部自然數中,既不是4 的倍數又不是9的倍數的數有多少個?
3.五(1)班做廣播操,全班排成4行,每行人數相等。小華排的位置是:從前面數第5個,從後面數第8個。這個班共有多少個學生?

閱讀全文

與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能力培優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