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年級人教版坐井觀天寓意怎麼引導
把部分當整體,「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種看問題回的方法是錯誤的,但答我們在生活中卻常常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學藝,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剛接觸時,自我感覺特別好,以為自己會了,待到用時,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學無止境。這無異於「坐井觀天」啊。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1)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擴展閱讀:
坐井觀天作為一則寓言故事,最早出自《莊子·秋水》 。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2017年,本文入選人教社新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改版後為第12課的課文,並改由陳亮、梓君、左小群為課文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