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總結語文

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總結語文

發布時間:2021-01-03 03:12:15

⑴ 一八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單元為話題寫一篇以想念為話題的一篇600字作文

與七年級的同學們分別快兩個半月了,真是想念他們,想念和他們在一起的日子啊!
我想念我的七三班,卻不知道為什麼。它與每個班級都是一樣的普通,在這裡面,有友愛、有誤解、有快樂、有悲傷、有彷徨、也有無奈。但我就是想念它,而這種想念又幾乎是每天都要從我腦子里掠過的。每天熟睡之前,我躺在床上,心裡、腦子里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使我愛在心裡的七三班。想到同學們搞笑逗樂的場面,我會甜甜地笑起來;想到爭吵與誤會的場面,我會皺起眉頭;想到如今就連吵架的機會都不會再有了,我會落淚……
回想起當初的軍訓,是這段回憶的起點,酷熱的陽光考驗著我們意志的同時也是我們變得更加團結。一個成功的班集體,團結無疑是最重要的。
漸漸地,住宿生們成為我們最佩服的人。他們每天晚睡早起,吃不到一頓父母的飯菜,全靠自己撐起了自己的生活,學習成績也大多是名列前茅。平日里,遇到不懂的難題,放學後住宿生有的連飯都不去吃,我呢?也是連家都不回,我們共同在教室里研究著、探討著……每每這時候,看到我們之間竟如此和諧,如此團結,心裡便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欣慰。在同學們的互幫互助、共同努力下,我們班總是第一名!
七三班是我心海里的一處最美的風景。風景里,有少言寡語的姚依寧,有勤奮可愛的張正,有搞笑的「大美二美」,有幽默的李雲瑋,也有憨厚的李孝然……風景因為有了這些不一樣的性格而顯得更加美麗、多彩。美麗多彩的生活中有著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故事,每個故事裡都有個我,我心裡的每一個角落也都有這些故事。
七三班不像有的班級那樣遇到什麼事張張揚揚、熱熱鬧鬧,那樣的班級使人心裡未必太快節奏、太緊張了。它給人的感覺總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總是自然而不做作,活躍而不失態,總是從容地准備,從容地應對。
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誼不因遠而疏。我們分開了,但心還是一體的。我想念七三班的教師,因為那裡面有我們的歡歌笑語;我想念七三班的過道,因為那裡有我們追逐嬉戲的身影;我想念七三班的每一張桌子,因為桌子上有我們寫作業的印記;我想念七三班的每一把椅子,因為椅子上面曾有我們端坐的身軀……
愛仍在繼續,思念也在繼續,抹之不掉,揮之不去……

⑵ 八年級下冊語文作文第一單元有旁批評語

書包是多麼偉大啊,是多麼神聖啊。書包就像是我身邊的以為置信朋友,它總是默默無聞為我付出,時時刻刻地為我付出,時時刻刻地陪伴著我。書包就像我們的寬容心,寬容別人的錯誤,書包又像一把火,燃燒了我們的羞愧心。我的書包現在對於我來說就像是個無價之寶。
書包是多麼偉大啊,是它教會我寬容是他教會我不要斤斤計較,是它默默無聞的為我付出。讓我能更好地學習,讓我也不要斤斤計較。
雖然那一件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依然清晰的印在我的腦海里。記得那是我上五年級的時候,我背著我心愛的書包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知是誰,把我推倒在地上,害我摔了一跤。我生氣極了,我真想去報復那個同學。當我想要把書包放在一邊,再去報復那個同學的,把他也推倒以解我心裡的憤怒。當我看到書包時,我停住了腳步。想到書包在我的折磨下也沒說過一句怨話。想到書包的寬容。書包每天為我們承載的重量,無怨無悔,無私貢獻。我就冷靜下來了,想了想。這時,書包好想再對我說:「主人,算了吧,不要斤斤計較了。冤冤相報何時了呢?或許他是無意的,或許他是一時貪玩罷了。你要學會寬容別人,不要去報復別人,就讓我沒用寬容的心去感化別人,假如你做錯飢餓時,不也是希望別人原諒你嗎?諒解你嗎?來吧主人,讓我們用寬容的心去感化別人吧。
在聽完書包的話之後,我才恍然大悟。這時,我回過頭來對書包看了又看,腦海里突然浮現出書包的無私奉獻的精神,也沒有抱怨一聲。書包多麼有寬容心的,作為他的主人,我真的很慚愧。書包是多麼無私與寬容啊,難道他的精神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我的書包,你就像一陣北風,在我想去報復別人的時候,你吹醒了我,使我不再做錯事;你就像一把火,把我的寬容心喚醒,使我學會寬容別人;你更像一場春雨,滋潤了我的心田,使我的心靈得到安慰——讓我每天快樂!

⑶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知識梳理

八下期末語文復習資料(人教版)之現代文第一單元知識梳理資料介紹:
1 藤野先生
一 文學常識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首次使用「魯迅」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先後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本文選自他唯一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

1 未識藤野——與藤野相識、相處、離別——懷念藤野
2 中心:以表現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質為中心選材
3 線索 明線: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線:愛國情 清國留學生的生活(憎惡,離開東京前往仙台見到藤野先生的緣由)途徑的日墓里的水戶(愛國思鄉,學醫的主要動機)
仙台的職員對自己的優待(為下文寫藤野先生做正面襯托。)
日本「愛國青年」尋釁(為藤野先生做反面襯托。)
寫課堂上看電影(與藤野先生告別的直接原因。)
4 以事寫人——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
添改講義——工作認真、一絲不苟 糾正解剖圖——嚴格要求、尊重科學
關心解剖實習——誠懇熱情、熱情無私 了解裹腳——認真求實的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
5 人物描寫 外貌、動作(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聲調緩慢而很有頓挫)——生活儉朴、治學嚴謹
6 情感:感激(無私的幫助、學術的影響);敬重(偉大);懷念(收集講義、掛照片、寫文章);愧疚

1 「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雲」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具體生動地表現上野的櫻花鮮艷而美麗的特點。
2 「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用比喻、誇張的修辭手法,諷刺清國留學生盤辮子的丑態,表現作者對他們的厭惡、鄙夷、反感之情。
3 「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
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運用反語的修辭手法,諷刺清國留學生解散辮子的丑態,暗示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失望厭惡之情。
4「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在全文起了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與「東京也無非是這樣」相呼應。
5 作者寫1—3段的用意是什麼?追述在東京的所見所感,交代去仙台的原因,為下文見到藤野先生埋下伏筆。同時,活畫出清國留學生的丑態,揭露其腐朽靈魂,表達作者的憎惡之情與愛國之情。
6 作者寫清國留學生庸俗不堪的生活,主要抓住看櫻花、盤辮子的細節來進行形褒實貶的描寫,其描寫角度,除視覺外,還從聽覺角度進行,如「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
7 這篇文章題為「藤野先生」,但用很多篇幅寫清國留學生的生活,寫了到仙台途中想到的事,還寫了日本「愛國青年」尋釁和看電影的事件,這與寫藤野先生有什麼聯系?本文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敘事線索,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熱忱、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高貴品質。寫清國留學生賞櫻花、學跳舞是作者離開東京前往仙台見到藤野先生的緣由。寫途徑的日墓里的水戶表現作者的憂國之情,這是作者學醫的主要動機。寫仙台的志願對自己的優待是為下文寫藤野先生做正面襯托。寫日本「愛國青年」尋釁是為藤野先生做反面襯托。寫課堂上看電影是作者與藤野先生告別的直接原因。
8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厭惡失望——愛國(憂國憂民——痛苦根源)
9 「愛國青年」:運用反語手法,諷刺了狹隘的民族主義,與藤野先生形成對比
10「正人君子」:運用反語手法,諷刺了走狗
11「物以稀為貴「:自嘲——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12 「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雙重否定表強調,突出了中國人精神的麻木不仁,反映了作者的愛國(痛苦根源)
13 如何表現愛國情?二3+對藤野先生的敬仰也主要是因為他能不懷民族偏見,真誠幫助中國學生;把懷念先生的深情化為實際行動,寫些為「正人君子」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14 我看到先生改講義吃驚的原因是什麼?藤野先生是醫學教授,批改講義上的專業知識是他的職責,而他還幫助訂正文法上的錯誤,所以我「吃一驚」,這更能突出先生高度負責的精神
15 「可惜我那時太不用功,有時也很任性」能否刪去?不能。一來它在結構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二來也表達我深深的自責之情。刪去不能達到這種效果
16 改講義事件中,我對「過了一個星期,大約是星期六」的時間還記得這樣清楚,原因是我尊重先生,被他的沒有民族偏見的精神所感動,所以對藤野先生給我修改講義的印象非常深刻
17 「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對作者後來棄醫從文有什麼影響?「匿名信事件」寫弱國人民受歧視,作者希望祖國強大。「看電影事件」寫中國老百姓愚昧麻木,不覺悟,這正式造成我們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這兩件事促使作者棄醫從文

⑷ 人教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 野藤先生 的課後生字詞拼音和解釋、在線等、

又指考試不及格,節奏分明。
抑揚頓挫yì
yáng
dùn
cuò指聲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
不遜bù
xùn無禮

⑸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

智者無為,庸人自縛。心若無異,萬法一如。--《信心銘》(僧璨大法師)

我們驚嘆太白清新飄逸的詩句,那是因為他熟悉中華的經典;我們欣賞朗朗(編者注:郎郎)悠揚婉轉的琴聲,那是因為他熟悉黑白的鍵盤;我們感嘆哥白尼的發現,那是因為他熟悉浩瀚的宇宙。

真正的智者不是博而不精的涉獵,那樣只會庸人自擾。當心無旁騖地對一個領域深入研究,達到無人能及的熟悉,在熟悉中,萬物法度便清晰簡單。

中國自古就有「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的訓誡。當百遍的「咀嚼」之後,才會熟悉文中意旨;當百遍的「消化」之後,熟悉才會讓其義自現。

西方哲學家也說過「知道的越多,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熟悉會讓人明白很多道理,熟悉才會讓人了解萬物的法度。

當司馬遷熟悉中華歷史,才有了《史記》的不朽;當李時珍熟悉百草千方,才有了《本草綱目》的偉大;當紀曉嵐熟悉經史子集,才有了《四庫全書》的浩瀚。熟悉造就了華夏的輝煌,締造了民族的昌盛,成就了偉人的不朽。

心無旁騖地研究,才有了無人能及的熟悉,才造就了千古流傳的功績。冷僻枯燥的文字沒有阻止住他鑽研的腳步,孤獨凄涼的大漠沒有停止住他探訪的腳步,冷嘲熱諷的眼光沒有動搖他追尋的心靈。當對西域一種即將失傳的文字達到無人能及的熟悉時,人們毫不吝惜地把「國學大師」的稱號贈予了季羨林先生。

如果沒有對文字的熟悉,他不會有巨大的成就;如果沒有對汗牛充棟的經典的熟悉,他不會有深刻的認知,如果沒有對華夏典籍的熟悉,他不會有真知灼見的眼光;如果沒有……

沒有那麼多如果,熟悉成就了這位偉大的國學大師。而他熟悉的秘訣,就在於心無旁騖地鑽研。心無異,行才正,思才深。

成功其實很簡單,就是達到無人能及的熟悉。熟悉,一把通向成功的鑰匙,一塊登上成功的階梯。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七天七夜的心無異,才成就了佛祖的大徹大悟。僧璨大師對佛法的熟悉,才有了「智者無為,庸人自縛。心若無異,萬法一如」的勸世良言。

⑹ 八年級下冊語文書的全部古詩總結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唐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2.赤壁
杜牧 唐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3.過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gé),低綺(qǐ)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5.山坡羊 潼關懷古 元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6.飲酒(其五)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行路難(其一) 唐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傾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 嬌兒惡卧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0.己亥雜詩 清 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11.贈從弟(其二) 漢 劉禎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13. 登幽州台歌 唐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14.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15.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16.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7.無題 唐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18.相見歡 南唐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19.登飛來峰 宋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20.清平樂村居 宋 辛棄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卧剝蓮蓬。

⑺ 八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第一單元總結

1、 文學常識――新聞、消息和通訊
(1)新聞
新聞,是指報紙、電台、電視台、互聯網經常使用的記錄社會、傳播信息、反映時代的一種文體。新聞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就其廣義而言,除了發表於報刊、廣播、電視上的評論與專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屬於新聞之列,包括消息、通訊、特寫、速寫(有的將速寫納入特寫之列)等等;狹義的新聞則專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敘述方式,比較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外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的事實。
(2)消息
指報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講述詳細的經過和細節,以簡要的語言文字迅速傳播新近事實的新聞體裁,也是最廣泛、最經常採用的新聞基本體裁。
(3)通訊
通訊,是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它是記敘文的一種,是報紙、廣播電台、通訊社常用的文體。它包括人物通訊和事件通訊兩類,它和新聞一樣,要求及時、准確地報道生活中有意義的人和事,但報道的內容比新聞更具體更系統。
(4)新聞的特點
真實性、准確性、時效性
2、 以《蘆花盪》為例,探究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的作用
(1)人物描寫①肖像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②行動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
③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徵,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④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2)環境描寫
①烘托、刻畫人物的精神風貌;
②深刻地表現文章主題。
(3)《蘆花盪》中的環境描寫,烘託了人物故事的傳奇色彩
3、以《蠟燭》一文為例,探究文中母親的心理活動,根據她的舉動(動作描寫)感知、體會她的內心世界
4、以《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布特勒上尉的信》一文為例,體味作者充滿諷刺意味的語言和豐富的思想
5、詞語積累
一、新聞兩則
銳不可當:鋒利無比,不可抵擋。
阻遏:阻止。
二、蘆花盪
陰森:陰沉可怕
月明風清:月光明亮,清風微動。形容美好的夜晚。
悠閑:閑適自在。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陰慘:陰森凄慘。
颯颯:形容風雨聲。
悶熱:天氣很熱,氣壓低,濕度大,使人感到呼吸不暢快。
張皇失措:慌慌張張,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三、蠟燭
瓦礫:破碎的磚頭瓦塊。
匍匐:爬行。
僵硬:肢體不能活動。
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勞,體力消耗已盡,形容極度疲乏。
屏障:像屏風那樣遮擋著東西。
肅穆:嚴肅而恭敬。
永垂不朽:永遠流傳不磨滅。
四、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贊譽:稱贊。
典範: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人或事物。
恍若:彷彿。
驚駭:驚慌害怕。
不可名狀:不能夠用語言形容。名,說出。
晨曦:早晨的陽光。
瞥見:一眼看見。
盪然無存:空盪盪的什麼東西都不存在了。
豐功偉績:偉大的功績。
五、親愛的爸爸媽媽
發泄:(把情緒或情慾)發泄出來。
殺戮:殺害(多指大量的);屠殺。
苦雨:連綿不停地雨,久下成災的雨。形容天氣惡劣,比喻境遇悲慘凄涼。
蜿蜒:彎彎曲曲地延伸的樣子。
屹立: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固地立著。
肅穆:嚴肅而恭敬。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荒謬:極端錯誤,非常不合理。
憧憬:嚮往。

⑻ 人教版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文 重點知識歸納

►整體掃描
本冊課本共7個單元。五個現代文單元共19篇課文,分為記敘性散文、現代詩歌、戲劇文學、演講詞和報告文學。其中,戲劇文學、演講詞和報告文學是本冊教材出現的新文體,也是教學中的新內容。兩個文言詩文單元包括9篇古文和10首詩詞,多為歷代名家名作。全冊還有三次綜合性學習、兩次寫字練習。
►重點再現
第一單元是四篇課文都是記敘性散文,有的敘事,有的寫人。結構上,都有一條明顯的線索;寫作手法上,以敘述、描寫為主,夾以恰當的抒情、議論。首先,要掌握散文的線索,這是解讀散文的關鍵。《背影》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永久的悔》以吃的東西「白的、黃的、紅的」為線索,《鐵騎兵》以離開大隊的騎兵的行蹤為線索,《蘇姍·安東尼》以蘇珊·安東尼爭取選舉權的男女平等的斗爭活動為線索。其次,在掌握了線索以後,還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人物的性格。我們是否體會《背影》中兒子的真情摯愛、《永久的悔》中兒子的「悔」、《鐵騎兵》中八路軍的機智勇敢、《蘇珊•安東尼》中主人公的信念和斗爭精神?學會通過具體的事例去加以分析,進而把握散文中敘事與人物刻畫之間的關系。
第二單元是五首現代詩歌。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對養育之恩的謳歌,《樵夫,別砍那棵樹》是對美好往事的留戀;《長城謠》抒發了綿綿不絕的思鄉之情,《致空氣》運用象徵手法寄寓了對真善美的贊頌。欣賞這些詩歌,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可以獲得審美享受。
第三單元是戲劇單元。走進文藝殿堂,欣賞戲劇人生,聆聽獨具韻味的百態生活。我們可以從《日出》中了解20世紀30年代半殖民地中國大都市光怪陸離的社會現實;可以從《欽差大臣》中認識沙皇專制制度下形形色色官僚的丑惡與腐敗;可以從《 放下你的鞭子》了解父輩在外敵侵略下的遭遇,激發愛國熱情。
第四單元是議論文單元。這些演講詞文章,思想性強,文化內涵豐富,不僅體現了正確的價值觀,而且頗能啟迪智慧。這對於發展學生思維,提高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義。學會《為人民服務》一文中圍繞中心論點進行寫作的方法,激發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為他人服務的熱情;學會《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擺事實與講道理有機結合的方法,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培養懷疑精神與探究意識;感悟馬丁·路德·.金的那種為了實現自己夢想的崇高獻身精神,體會文章激情飛揚、文辭優美、氣勢恢弘的寫作特點。
第五單元是報告文學單元。品味報告文學《南京大屠殺》散文化的語言,體會作者隱含於文字中的悲憤之情,可以激勵為中華崛起而奮斗的愛國熱情;《尋找時傳祥》一文於樸素中見奇崛,於平實中顯機鋒,學習時傳祥實實在在幹活,本本分分做人;掌握《阿 炳在1 9 5 0》電視解說詞的特點,從阿炳坎坷的一生中汲取生活的營養成分;學習《滑鐵盧之戰》一文工筆細描和大筆勾勒相結合的寫作方法,體會報告文學兼有新聞和文學兩重特徵的特點。

⑼ 初二語文下冊第一單元課後詞語

緋紅,標致,落第,不遜,詰責,托辭,油光可鑒,抑揚頓挫,深惡痛絕,翳,責罰,氣量,質問,廣漠,管束,寬恕,文縐縐,幽默,凄慘,奧秘,翻來覆去,黝黑,滯留,愚鈍,器宇,禁錮,軒昂,犀利,侏儒,酒肆,尷尬,粗製濫造,藏污納垢,鬱郁寡歡,鶴立雞群,正襟危坐,頷首低眉,誠惶誠恐,無可置疑,黯然失色,廣袤無垠,搓捻,企盼,繁衍,遷徙,覓食,油然而生,花團錦簇,美不勝收,繁花似錦,風雲突變,不可名狀,落英繽紛,冥思遐想,期期艾艾

閱讀全文

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總結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