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計劃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計劃

發布時間:2021-01-03 01:02:22

Ⅰ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

學期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

Ⅱ 四年級語文上冊蘇教版教案

您現在的位置: 蓮山課件 >> 教案設計 >> 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教案 >> 正文

16*《母雞》 ★★★
16*《母雞》

作者:佚名 資料來源:網路 點擊數:16 更新時間:2009-9-27 13:33:34

16*《母雞》

學習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歷。

2 鄰居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3 比較本文與《貓》在寫法上的異同點。

一、交流見聞,導入新課

1 交流課前收集的關於母雞的見聞。

2 導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是在熱愛社會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麼,老舍眼裡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雞》。

二、自讀自悟

1 師生共同制定閱讀目標。

(1)圈出生字詞,讀准字音。

(2)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流利、讀正確。

(3)弄清課前「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致怎樣的母雞?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在寫法上個有哪些特點?

2 自主閱讀,邊讀邊批註。

三、匯報交流

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 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1)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語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別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寫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每個事例各用一個恰當的詞語概括。

(3)聯繫上文和生活體驗談談自己對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為「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為什麼?

2 全班交流。

3 同組合作,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分辨褒貶,積累詞語

1 思考討論:

作者在表達自己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感情變化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的感情色彩也發生了變化,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2 分類摘抄詞語。

把自己欣賞的詞句按褒與貶兩類,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復回味,走近老舍

1 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後,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2 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後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課後小節:

當我讀這一課時,被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並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抓住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有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麼為主線,進行交流、體會,最後我還推薦了課外閱讀《麻雀》《柱子上的母雞》。

Ⅲ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計劃怎麼寫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一、上學期本學科取得的成績
這個班的學生經過三年多的學習,他們的語文學習習慣基本有些好轉。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明確,而且學習積極性也較高。
二、上學期本學科存在的問題
四(1)班現有29名學生,班裡學生積極性普遍不高,而且後進生比較多。學習基礎比較差、學習很被動,作業沒有及時完成。我應該要培養他們逐漸改變壞習慣,更不能僅僅看孩子們的成績,而應該從他們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三、教材主要內容
本冊教材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
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總共40篇。這些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由扶到放的設計思路。
教材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啟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啟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四、本冊教材分析
(一)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根據課程標准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要求,本冊在編寫中加強了整合性。
(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系和整合。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二)安排「綜合性學習」,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准提出的目標。
(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著力點。本冊教材繼續安排兩次綜合性學習,一個安排在「大自然的啟示」專題中,要求觀察大自然現象或搜集資料、調查訪問,交流從中的發現或得到的啟發;也可以做做實驗或搞搞小發明。一個安排在「田園生活」專題中,了解鄉村景物和人們的生活。)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四)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閱讀。
本冊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2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里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為了便於復習檢測,每組課文後安排有「詞語盤點」欄目,包括「讀讀寫寫」「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是由精讀課文中會讀會寫的詞語組成;「讀讀記記」是由精讀和略讀課文中要求認識的詞語組成。另外,教材後附有兩個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200個;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200個,以供復習總結之用。
本冊注音有下面幾種情況: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導語、課後練習、資料袋、閱讀鏈接、語文園地里不認識的字,只在全冊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後面出現均不注音。選讀課文出現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弧標出;多音字隨文注音,用方括弧標出。為了便於識字,課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語言環境中要變調讀出或讀輕聲的字,隨文注音,並在教師教學用書中加以提示。
五、學情分析
總體而言,班級學生有一定的語文學習的習慣,但是少數同學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濃厚,學習基礎比較差。在這學期,教師應抓實基礎,培養良好習慣,提高寫話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成績。
六、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七、教學重難點
1、了解景物,想像其美景、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景物的特點,激發愛
美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2、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體會人物的品質。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其表達的思想感情。
4、學會在閱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語言,留心課文對人物外貌、動作等方面的描寫,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5、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感受生命的美好,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6、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能抓住景物的特點,體會作者是通過怎樣朴實而又生動的語言展現鄉村生活的,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同時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7、通過讀課文,體會故事蘊含的哲理和情感;在練習講課文故事的同時,引導學生豐富的課外閱讀,激發讀書興趣。
8、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在自然現象中受到有益的啟示。
八、突破重難點的教學措施
1、持之以恆地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從知識到智慧,由技能到習慣絕非一日之功,習慣依靠是快速反應直覺,是要長期實踐,反復訓練的。
2、本著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原則。

Ⅳ 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四年級上冊教材從知識覆蓋面年,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科學三大領域,各領域的知識或以綜合主題單元的形式,或以獨立單元的形式呈現,前者如《冷和熱》單元,後者如《奇妙的聲音王國》單元。從探究技能的覆蓋面看,既覆蓋了單項的初級過程技能,又出現了綜合過程技能中的「假設與搜集證據」。老師們可以對照教材所設計的活動,考查諸活動中提供的探究技能訓練內容,進行相應指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覆蓋面也很寬泛,覆蓋了「對待科學」,「對待自然」,「對待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等方面的內容。

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涉及的核心概念有4個——空氣的性質、空氣流動的規律、空氣對運動物體的影響和對生命的影響。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的動手機會比較多,他們對好多都會感到驚奇、感到有趣,教師要抓住好學生的興奮點進行教學。第二單元《冷和熱》。這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單元,包括的核心概念有熱傳遞的方式、物體吸熱散熱性能、物質三態的變化及其變化條件、熱脹冷縮、霧雨露霜的成因及蒸發、凝結等。這個單元探究的問題比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較高,教師要讓孩子先學會訂計劃,學會與他人合作,講究操作的嚴密性。第三單元《奇妙的聲音王國》,包含的核心概念有聲音來源於物體的振動,聲音能穿過許多物質,耳朵聽聲的機理,聲音的音色、音強和音調,樂音和噪音等。這一單元與原先的自然課本里有好多相似,但也進行了相應的修改,注重了活動性和趣味性。第四單元《食物與消化》包括的核心概念有: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及其作用。食物金字塔——營養搭配、消化器官的認識及食品安全的知識。教學時要從價值觀上入手,讓學生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要讓孩子們意識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第五單元《假設與搜集證據》,是專門的探究技能練習單元。本冊教材前面的諸單元大量滲透了「假設與搜集證據」的活動,本單元是對這一過程技能的升華和提煉。

二、教學建議

1.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

通過一年的科學教學,好多教師認為會教了,科學就是那麼回事情,於是出現了一些對「用教教材」的誤解。他們有的任意的增刪教材,或不用教材,或放大教材,認為這樣就是「用教材教」。其實不然。「用教材教」是一種思想,在「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對於我們在用教材教的時候考慮到的一些問題,編教材的專家們他們都會有所考慮,有的比我們考慮的還要全面,還要具體。所以我們在拿到教材時必先領會他們的思想,他們所要表現的意圖。只有把握了這一點,也只有先教好教材,我們才會真正的去實現用教材教。

2.注重孩子們的預測

猜想、預測是做科學的第一步,它反應了孩子們某一問題的看法,反應了孩子們的已有知識經驗。課堂上我們應該給孩子這樣預測的機會,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猜想,在沒有得到證據前不要對孩子的猜測妄加評論。而且還要關注預測背後的深層內涵,即孩子們為什麼會這么想。接下來我們要對這些猜想加以分析處理,組織學生去找證據。

3.注重證據的合理性和可重復驗證性

本冊探究的綜合技能的著力點就是「假設與搜集證據」,所以在找證據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們注意證據的合理性,即我找的證據能不能支持我的假設。如果不能則要讓孩子們學會思考,是我找的證據不對,還是我的一開始的假設就有問題,學會反思,然後要再實踐。其次,要注意證據的可重復驗證性,即我找的證據是能夠經得起多次驗證的,並不是偶然的。證據還要充分,有時還需多找一些,這樣更合理一些。

4.講究評價的策略

評價一直是我們做得比較薄弱的環節。學生評價時要做到公平、公正。可以採用自評、互評、教師評、家長評的形式,在每一節課上有我們的評價,這學期尤其將單元評價單獨列了出來(見教學進度表),我們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後面的評價表,自己還要做一些評價表。要讓孩子感覺到評價也是一件樂事,這不得不讓我們對評價的方式作一些深入地思考。可以採用心情曲線、填合作餅圖、項目標星的方法,不僅關注做了沒有,更關心做得怎麼樣,與同學的合作,自己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的提升等等。
教學進度表
周 月日 假 日 教 學 內 容 課時 執行
次 ——月日 分配 情況
1 9月1日 一單元 1 空氣的性質 2
——9月2日
2 9月5日 10—12日 2 熱空氣和冷空氣 2
——9月9日 中秋休息
3 9月13日 3 空氣中有什麼 2
——9月16日
4 9月19日 4 空氣也是生命之源 1
——9月23日
5 9月26日 機 動 1
——9月30日 二單元 1 冷熱與溫度 1
6 10月1日 國慶休息
——10月7日
7 10月8日 2 熱的傳遞 1
——10月14日 機 動 1
8 10月17日 3 加熱和冷卻 2
——10月21日
9 10月24日 4 吸熱和散熱 2
——10月28日
10 10月31日 5 水在加熱和冷卻後 2
——11月4日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進度預定表
周 月日 假 日 教 學 內 容 課時 執行
次 ——月日 分配 情況
11 11月7日 機 動 1
——11月11日 三單元 1 聲音的產生 1
12 11月14日 2 聲音的傳播 1
——11月18日 3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1
13 11月21日 4 不同的聲音 2
——11月25日
14 11月28日 機 動 1
——12月2日 四單元 1 我們吃什麼 1
15 12月5日 2 怎樣搭配食物 1
——12月9日 3 食物的消化 1
16 12月12日 4 我們的食物安全嗎 2
——12月16日
17 12月19日 五單元 1 排序 1
——12月23日 2 分類 1
18 12月26日 12月31-1月2日 期末復習 2
——12月30日 元旦休息
19 1月3日 期末復習 2
——1月7日
20 1月10日 期末考試 2
——1月14日

Ⅳ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2課寫了什麼

2 但願人長久
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蘇軾。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這天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雲。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只有蘇軾因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
蘇軾跟弟弟蘇轍手足情深。小時候,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離。長大以後,他們就各奔東西,很少再有見面的機會。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又有七個年頭了!
月亮漸漸西沉,透過窗子把銀光灑到床前。蘇軾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著。他眼睜睜地望著那圓圓的月亮,心裡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麼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他轉念又想:世上本來就是有悲也有歡、有離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兒有隱也有現、有圓也有缺一樣,哪裡會十全十美呢!但願美好的感情長留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想到這兒,他的心裡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表達了詩人熱愛生活、積極奮發的寬大胸懷。
但願人長久:但,只。願,希望,祝願。但願,只希望。長久,長久的活著,心懷美好的情感。但願大家都能健康生活,美好的情感長留心間。
千里共嬋娟:嬋娟,美好的月色。
作者心情變化:
心緒不寧
1.思念弟弟,手足情深
2.中秋節
3.觸景生情
埋怨
1.月圓人不願
寬慰
1.真情留在人間
詞:《水調歌頭》

Ⅵ 跪求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一、 教材分析
四年級上冊教材從知識覆蓋面年,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科學三大領域,各領域的知識或以綜合主題單元的形式,或以獨立單元的形式呈現,前者如《冷和熱》單元,後者如《奇妙的聲音王國》單元。從探究技能的覆蓋面看,既覆蓋了單項的初級過程技能,又出現了綜合過程技能中的「假設與搜集證據」。老師們可以對照教材所設計的活動,考查諸活動中提供的探究技能訓練內容,進行相應指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覆蓋面也很寬泛,覆蓋了「對待科學」,「對待自然」,「對待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等方面的內容。
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涉及的核心概念有4個——空氣的性質、空氣流動的規律、空氣對運動物體的影響和對生命的影響。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的動手機會比較多,他們對好多都會感到驚奇、感到有趣,教師要抓住好學生的興奮點進行教學。第二單元《冷和熱》。這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單元,包括的核心概念有熱傳遞的方式、物體吸熱散熱性能、物質三態的變化及其變化條件、熱脹冷縮、霧雨露霜的成因及蒸發、凝結等。這個單元探究的問題比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較高,教師要讓孩子先學會訂計劃,學會與他人合作,講究操作的嚴密性。第三單元《奇妙的聲音王國》,包含的核心概念有聲音來源於物體的振動,聲音能穿過許多物質,耳朵聽聲的機理,聲音的音色、音強和音調,樂音和噪音等。這一單元與原先的自然課本里有好多相似,但也進行了相應的修改,注重了活動性和趣味性。第四單元《食物與消化》包括的核心概念有: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及其作用。食物金字塔——營養搭配、消化器官的認識及食品安全的知識。教學時要從價值觀上入手,讓學生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要讓孩子們意識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第五單元《假設與搜集證據》,是專門的探究技能練習單元。本冊教材前面的諸單元大量滲透了「假設與搜集證據」的活動,本單元是對這一過程技能的升華和提煉。
二、教學建議
1.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
通過一年的科學教學,好多教師認為會教了,科學就是那麼回事情,於是出現了一些對「用教教材」的誤解。他們有的任意的增刪教材,或不用教材,或放大教材,認為這樣就是「用教材教」。其實不然。「用教材教」是一種思想,在「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對於我們在用教材教的時候考慮到的一些問題,編教材的專家們他們都會有所考慮,有的比我們考慮的還要全面,還要具體。所以我們在拿到教材時必先領會他們的思想,他們所要表現的意圖。只有把握了這一點,也只有先教好教材,我們才會真正的去實現用教材教。
2.注重孩子們的預測
猜想、預測是做科學的第一步,它反應了孩子們某一問題的看法,反應了孩子們的已有知識經驗。課堂上我們應該給孩子這樣預測的機會,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猜想,在沒有得到證據前不要對孩子的猜測妄加評論。而且還要關注預測背後的深層內涵,即孩子們為什麼會這么想。接下來我們要對這些猜想加以分析處理,組織學生去找證據。
3.注重證據的合理性和可重復驗證性
本冊探究的綜合技能的著力點就是「假設與搜集證據」,所以在找證據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們注意證據的合理性,即我找的證據能不能支持我的假設。如果不能則要讓孩子們學會思考,是我找的證據不對,還是我的一開始的假設就有問題,學會反思,然後要再實踐。其次,要注意證據的可重復驗證性,即我找的證據是能夠經得起多次驗證的,並不是偶然的。證據還要充分,有時還需多找一些,這樣更合理一些。
4.講究評價的策略
評價長評的形式,在每一節課上有我們的評價,這學期尤其將單元評價單獨列了出來(見教學進度表),我們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後面的評價表,自己還要做一些評價表。要讓孩子感覺到評價也是一件樂事,這不得不讓我們對評價的方式作一些深入地思考。可以採用心情曲線、填合作餅圖、項目標星的方法,不僅關注做了沒有,更關心做得怎麼樣,與同學的合作,自己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的提升等等。
三、教學進度
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1
9.1-4
空氣占據空間嗎
2
5-11
空氣是會流動的嗎 空氣影響物體的運動
3
12-18
空氣也是生命之源 單元評價
4
19-25
熱水變涼 熱往哪裡傳
5
26-30
熱往哪裡傳
6
1-7 國慶節放假

7
8-16
吸熱和散熱

8
17-23
冷和熱對物體的影響 水的變化

9
24-30
水的變化 單元評價

10
10.31-11.6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聲音是通過什麼傳播的

11
7-13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聲音的大小和高低
期中測試

12
14-20
快樂的小樂隊 單元評價

13
21-27
我們吃什麼 怎樣搭配食物

14
28-12.4
食物的消化

15
12.5-12.11
我們的食物安全嗎

16
12-18
單元評價

17
19-25
假設 搜集證據

18
26-1.1
小小紙飛機
元旦放假

19
2-8
匯報自由研究

20
9-15
匯報自由研究

21
16-22
整理檔案袋

22
23-29
期末評價

Ⅶ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表

總結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一個充實而又忙碌的學期匆匆過去了。我通過歸納,總結了一些經驗。所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才能有所長進。
雖然我的語文還不錯,但是語文也可以算是我的弱點。這是因為我常常粗心大意而時常丟分。尤其在選擇題和翻譯句子的題上。而且失分嚴重的是在課外閱讀理解題。我就總是想為了寫快一點,答題沒有答准,因此常常被扣分。不過現在好多了,考試時間充足,我就有足夠的時間來慢慢做題。現在我也養成了仔細檢查的好習慣。把剩下的時間來發呆不如好好檢查幾遍,那就可以爭取少扣一些分了。
數學其實也不難,但是我卻總在細節上不注意。我常常忘了答、忘了畫圖、要寫的句子沒寫等等。上一次期末模擬考試,我居然漏看了一個大題,還好是模擬考試,不然一個題十分,我可不捨得。但是那次模擬考試給我提了個醒:看題時一定要仔細。這個學期我的數學成績有很大進步,在我眼裡數學現在越來越簡單了。
英語一直是我最喜歡的科目。英語方面我在班上一直是名列前茅。如果學英語的基礎沒有打好,學起來就會很吃力;相反,如果基礎好的話就會相對輕松一點。學英語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語法。因此我們應該准備一本「課堂筆記本」。我每個學期都要准備一本,復習起來就可以方便鞏固所學過的知識。我認為僅僅靠記語法還是不夠的,老師說了每天至少聽二十分鍾英語。這樣可以通過記住別人的正確發音從而糾正自己的發音。
政治以前是我十分頭疼的科目。我在上個學期政治成績總是上不去,老師讓大家記筆記時我也不知道從何入手。不過,現在我慢慢養成了勤做筆記的習慣。在考試之前,我邊看筆記邊整理歸納知識,看著看著就熟悉了課本,考試也沒有那麼麻煩了。我的政治成績現在也漸漸變好了,每次考試都是九十分以上。曾經讓我頭疼的政治,現在讓我為它感到自豪了。
讓我們以新的動力、新的目標來迎接嶄新的生活。

閱讀全文

與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