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語文二年級《坐井觀天》一課說明了什麼道理
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1)井底之蛙語文課擴展閱讀:
主要內容
青蛙坐在井裡。小鳥飛來了,落在井沿上。
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來呀?」
小鳥回答說:「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兒水喝。」
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裡,一抬頭就能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來看一看吧。」
『貳』 請提供 二年級語文課文《井底之蛙》
一口廢井裡住著一隻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邊碰上了一隻從海里來回的大龜。
青蛙就對答海龜誇口說:「你看,我住在這里多快樂!有時高興了,就在井欄邊跳躍一陣;疲倦了,就回到井裡,睡在磚洞邊一回。或者只留出頭和嘴巴,安安靜靜地把全身泡在水裡:或者在軟綿綿的泥漿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適。看看那些蝦和蝌蝦,誰也此不上我。而且,我是這個井裡的主人,在這井裡極自由自在,你為什麼不常到井裡來游賞呢!」
那海龜聽了青蛙的話,倒真想進去看看。但它的左腳還沒有整個伸進去,右腳就已經絆住了。它連忙後退了兩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訴青蛙說:「你看過海嗎?海的廣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只千來丈。古時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並不漲了多少;後來,八年裡有七年大早,海里的水,也不見得淺了多少。可見大海是不受旱澇影響的。住在那樣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樂呢!」
井蛙聽了海龜的一番話,吃驚地呆在那裡,再沒有話可說了。
『叄』 坐井觀天如何被選入語文課本
這篇寓言對現代社會的孩子有積極、正面的教育意義,也容易理解,因此被選入課本。
《坐內井觀天》是人民教育出容版社二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第12課的課文,由曉澄為本文錄音。本文是一則寓言故事,最早出自《莊子·秋水》。
『肆』 小學二年級人教版語文 學習了《坐井觀天》一課,我想對青蛙說
一隻青蛙坐在井裡,一隻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 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專兒飛來呀?」 小鳥回答說屬:「我從遠處飛來.我在天空中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 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裡,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相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這個成語開始是說 一隻在井底的青蛙 一直以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 一天他被一隻鳥帶出了井,才發現天不只井口大.意思就說,不要只用自己的方式想問題,否則會被局限,也可以說是沒見識.
『伍』 小學語文《井底之蛙》的朗讀課件, 人教版的青蛙和小鳥之間的對話。謝啦
青蛙;你再做什麼呢 鳥 在外面飛多好可以看到遼闊的世界 蛙 且 我才叫享受呢 在井裡想做專什屬么就做什麼 潮了 還可以去井上曬太陽呢 鳥 那時你沒見過世界的廣闊 外面大著呢 不信你出來看看 青蛙只好出去 蛙 世界原來如此光苦熬
『陸』 在井底之蛙課文中,鱉的快樂是什麼
在《井底之蛙》這篇課文中,鱉的快樂是生活在寬廣的大海中,可以自由自在的遨內游。
《井底之容蛙》是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文中語言介於古文和白話文之間,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這篇課文講了一隻生活在淺井裡的青蛙覺得自己很快樂,在聽了生活在東海里的鱉述說大海的遼闊後,感覺自己很渺小。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像「井底之蛙」一樣目光短淺,安於現狀。這則寓言故事被用來諷刺那些見識短淺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6)井底之蛙語文課擴展閱讀:
井底之蛙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ǐng dǐ zhī wā,意思是指井底的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比喻那些見識短淺的人。出自《莊子·秋水》:「井蛙不可語於海者;拘(局限)於虛(所居住的地方)也。」
白話翻譯:井裡的青蛙你和它講海多大講不通,因為它被狹小的生活環境所局限。
【近義詞】:一孔之見、坐井觀天
【反義詞】:見多識廣、東海之鱉(比喻見多識廣,知識淵博的人。)
『柒』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井底之蛙園地
2**********222
『捌』 《井底之蛙》是誰寫的
一、如果單純說這個成語的作者,那就是莊子;如果說的是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課文,這篇課文沒有具體作者,就是語文課本的編輯結合莊子的故事翻譯整理而成的。
二、詳解:
1、莊子故事原文:
坎井之蛙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還(視)虷、蟹與蝌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夫海,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此亦東海之大樂也!」於是埳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規規然自失也。——《莊子》
2、翻譯結果如下:
在一口淺井裡有一隻青蛙.它對從東海中來的大鱉說:「我多麼快樂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欄桿上蹦蹦跳跳,回來休息就蹲在殘破的井壁的磚窟窿里休息休息;跳進水裡,水剛好托著我的胳肢窩和面頰;踩泥巴時,泥深只能淹沒我的兩腳,漫到我的腳背上。回頭看一看那些赤蟲、螃蟹與蝌蚪一類的小蟲吧,哪個能同我相比!並且,我獨佔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樂極了!您為什麼不常來我這里參觀參觀呢?」
海鱉左腳還沒踏進井裡,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於是,它在井邊慢慢地徘徊了一陣就退回來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訴青蛙,說道:「千里的確很遠,可是它不能夠形容海的遼闊;千仞的確很高,可是它不能夠控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時候,10年有9年水災,可是海水並不顯得增多;商湯時,8年有7年乾旱,可是海水也不顯得減少。永恆的大海啊,不隨時間的長短而改變,也不因為雨量的多少而漲落。這才是住在東海里最大快樂啊!」
淺井的青蛙聽了這一番話,惶恐不安,兩眼圓睜睜地好像失了神。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
三、根據這個故事編輯以後結果如下:
這個成語故事的意思是指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見井口很小的一片天。後來人們用井底之蛙的故事來比喻眼界狹小,目光短淺的人。這則故事出自《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根據這個故事人們引出「井底之蛙」這個詞。
有一隻青蛙,住在一口廢井裡,它只知道井底小小的一塊地方,只看見井口上小小的一塊天空,根本不知道井外有多麼大的世界。一天,一隻來自東海的海龜,出現在井口上。青蛙便向它誇口道:「喂,你瞧我這里有多好啊!我可以自由地跳躍,可以安閑地坐在井壁的坡里休息。要游泳,水是很充足的,可以浸沒我的腳,浸到我的下巴;要散步,可以在軟軟的爛泥上舒服地踱來踱去,快樂無邊。你也下來玩玩,參觀參觀我的住處,看看我的這一汪大水吧!」海龜聽了青蛙這番洋洋自得的誇耀,動了心,倒真想下去看看,可是左腳還沒有跨進去,右腳的膝蓋卻已在井口上被絆住了。海龜連忙後退一步,站住腳,對井下的青蛙說:「朋友,你知道海嗎?海之廣,何止千萬里;海之深,何止千萬丈。鬧水災,海水也漲不了多少;乾旱幾年,海水也不見得會淺些。住在那樣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逍遙快樂呢!那隻井蛙聽了這一番話,驚訝得目瞪口呆,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