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講評教案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講評教案

發布時間:2021-01-02 06:30:10

六年級下冊比例講評課教案反思

正比例的意義
☆知識要點:
(1)正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成正比例關系. ①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系可以用以下關系式表示:

②正比例關系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規律:同時擴大,同時縮小,比值不變.例如:汽車每小時行駛的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是否成正比例?

以上各種商都是一定的,那麼被除數和除數. 所表示的兩種相關聯的量,成正比例關系. 注意:在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時應注意這兩種相關聯的量,雖然也是一種量,隨著另一種的變化而變化,但它們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不一定,它們就不能成正比例. 例如:一個人的年齡和它的體重,就不能成正比關系,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也不成正比例關系. 反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成反比例關系. 用字母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分別「x」和「y」表示,「k」表示不變的量,那麼反比例關系式是: xy=k(一定) ②反比例關系的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規律是一種量擴大,另一種量縮小,一種量縮而另一種量則擴大,積不變. 例:圖上距離一定,實際距離和比例尺是否成反比例. 因為實際距離×比例尺=圖上距離(一定) 所以,實際距離和比例尺成反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相同點:兩種量都是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不同點:兩種量成正比例,是一種量擴大,另一種量也隨著擴大,一種量縮小,另一種量也隨著縮小,它們擴大,縮小的規律是,這兩種量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不變,即商一定. 兩種量成反比例是一種量擴大,另一種量反而縮小一種量縮小,另一種量反而擴大,它們變化的規律是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積不變(一定).
☆基礎練習:
1. 填空 ①兩種( )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 ).如果這兩種量中( )的兩上數的( )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 ).

判斷下面兩種量成什麼比例,並說明理由.
①時間一定,每小時織布的米數和織布總米數.
②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它的底和高.
③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數值.
④報紙的單價一定,總價與訂閱的份數.
⑤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
⑥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
⑦路程一定,車輪的直徑與車輪的轉數.
⑧被成數一定,成數與差.
⑨三角形的高一定,底和面積.
⑩甲、乙兩數互為倒數,甲數和乙數 ☆數學醫院:
①鋪地的總面積一定,每塊磚的面積與需要的塊數成正比例. ②班級學生的總人數一定,出勤率與缺勤率成正比例. ③小剛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體成正比例. ④長方形周長一定,它的長和寬成反比例. ⑤圓的半徑和它的面積成正比例
反比例
反比例關系是通過應用題的總數與份數關系幫助學生認識的。在總數與份數關系中,包含總數、份數和每份數。當總數一定時,每份數和份數是兩種相關聯的變數。如果每份數變化,份數也隨著變化。同樣如果份數變化,每份數也隨著變化。它們的變化,無論擴大還是縮小,相對應的兩個量的乘積(也就是總數)一定。具體說,當總數一定時,每份數(或份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份數(或每份數)反而縮小或擴大相同的倍數。簡稱為「一擴一縮(或一縮一擴)」。具備這種變化關系的每份數和份數成反比例關系。反比例關系在典型應用題中屬於歸總問題。反映在除法中,當被除數一定,除數和商成反比例關系。在分數中,當分數的分子一定,分母與分數值成反比例關系。在比例中,比的前項一定,比的後項與比值成反比例關系。如果再把總數與份數關系具體化為:在購物問題中,總價一定,單價和數量成反比例關系。在行程問題中,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關系。在做工問題中,工作總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成反比例關系。如果兩種量成反比例,那麼一種量的任意兩個數的比,等於另一種量的兩個對應數的反比。如,加工零件的總數一定,是600個。如果每小時加工10個,60個小時完成任務。如果每小時加工20個,30個小時完成任務。每小時加工數量的比1∶2,與它相對應的完成時間比是2∶1。2∶1是1∶2的反比。

教學反比例的意義採用類比逆向推理法。即,教學開始,首先由學生根據正比例的意義,直接寫出反比例的意義:

兩種相關聯的量——→兩種相關聯的量,

一種量變化——→一種量變化

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乘積一定

再由學生根據自己寫出的反比例的意義,舉出實例,加以驗證。

之後,進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①分析反比例的意義。

成反比例的量包括三個數量,一個定量和兩個變數。研究兩個變數之間的擴大(或縮小)的變化關系。一種量發生變化,引起另一種量發生相反的變化。這兩種量是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成反比例關系。

②反比例實質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比較正、反比例:

相同點:①正比例和反比例都含有三個數量,在這三個數量中,均有一個定量、兩個變數。

②在正、反比例的兩個變數中,均是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也隨之變化。並且變化方式均屬於擴大(乘以一個數)或縮小(除以一個數)若干倍的變化。

不同點:正比例的定量是兩個變數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反比例的定量是兩個變數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

正、反比例之間的相互轉化:當正比例中的x值(自變數的值),轉化為它的倒數時,由正比例轉化為反比例;當反比例中的x值(自變數的值)也轉化為它的倒數時,由反比例轉化為正比例。即,

比較總數與份數關系中的正、反比例

⑵ 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題「和小鳥最相親愛」答案(人教版學習輔導,已經評講的同齡人快說吧)

1·第三段:春天到了,很多鳥兒過來嬉戲,讓我感受到了一片熱鬧的景象。
第四段內:由容於想到了父母對我的牽掛,而不去破壞鳥兒的家庭,表現了我的愛心。
第五段:講述了小鳥從出生到長大的樣子,同時說明了鳥兒成長的過程是與媽媽的照顧分不開的。
2·「青鳥為快樂的象徵」是因為青鳥的鳴聲中,婉轉地報著春的消息。

3·表現作者的神情的句子:我在山亭中有時抬頭瞥見,只屏息靜立,連眼珠都不敢動,我似乎恐怕將這弱不禁風的小仙子驚走了。
從中體會到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的熱愛,為了讓鳥兒不受驚嚇,甚至屏住呼吸、不眨眼睛!

4·人應該和大自然的生命和諧共處。愛是相互的:我們付出了愛,同時收獲了快樂;動物們也是一樣有情感的,他們會體會到人類的愛,然後和人類做朋友。我們不能因為自私而對其他生命構成傷害,世界就是一個由愛構建的大家庭,所有的成員都是因為愛而存在的。

⑶ s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作文《我的一次科學嘗試》講評教案

科學是人類的成長之門。是它,讓人類得知了那麼多深奧的科學知識;是它,讓我們了解了大自然的奧秘;是它,讓我們擁有了那麼多的科學發明;是它,讓我們小小的心靈受到了啟發與好奇……
科學,它開啟了我們的眼界,讓我們充滿了好奇與興奮,讓我們從中看到那麼多的東西和奇怪的事物。它好比是一個無底洞怎麼看都看不見邊……
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中我在湖南衛視的網路全說的節目里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科學實驗:將一個杯子盛滿水,用之蓋住杯口,然後把杯子倒過來,水卻不會流出來……
我覺著這根本不可思議,一張薄薄的紙,怎麼會托起一個杯子呢?
我半信半疑拿出所需要的道具,倒上水後倒了過來。我細心的看著紙,明顯的看到水在杯子里一動也不動,但紙卻有一些濕了我開始為這張小小的紙擔心了,萬一它小小的身子挺不住怎麼辦呢?我的心開始緊張起來,我更仔細的看著杯底這么長時間過去了,但水沒有流出來……我的眼睛已經看乏了,好累呀!
這張薄薄的紙挺住了,我太開心了……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我家人,家人都半信半疑的,我又在家人面前表演了一遍,但這次不知怎麼了,倒過來時水一滴一滴的流了下來家人們都說我騙了他們,我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呀!不行我一定向他們證明我沒有騙他們。
於是,我又在他們面前表演了一遍,我小心翼翼的生怕做錯……「哈哈,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呀!」我終於成功了,家人們都感到不可思議,哈哈!
科學,是要我們發現的,只有一雙愛觀察的眼睛,才能發現科學;還要用一顆探索真理的心去體會生活中的科學……

⑷ 如何上小學數學六年級試卷講評課

一、解題方法要大眾化
數學考試離不開考查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在復習過程中我們當然要對它們進行歸納總結.雖然我們偶爾也會講一講某些技巧性較強的思想和方法,但我們千萬不能本末倒置、千萬不能把強化「通性通法」置之腦後.
二、講解題型要模型化
數學能夠發展到今天,正是不斷接受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斷將典型問題模型化的功勞. 因此,我們在試卷講評時要大膽地將知識、題型歸類和模型化.
三、解題過程要規范化
(1)考試要精力集中,要書寫規范、計算正確. 精力集中、做事一板一眼是一種優秀品質,對成才大有裨益. 好的習慣靠平常養成,等出了問題再來糾正就非常困難了,所謂積重難返嘛.
(2)出現錯題要重做,要查明原因,要把失誤點記入「錯題集」.只有把失誤控制在平常,才能取得考試的好成績.
(3)要避免不下結論或下錯結論的事情發生.
重點:
1.從抓錯題著手,自查互查。
這次期中測試評卷工作結束後,我發了試卷但沒有急著去講解,而引導學生自己去分析丟失分數的原因,讓學生展開自查,互相糾正錯誤。在開始上課時,我先檢查學生小組的糾正錯誤的情況,讓小組匯報存在的情況,以學生匯報為課堂的素材進行分析講評。
2.突出針對性
在這次試卷講評中,我針對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的典型錯誤、理解偏差等,幫助學生搞清出錯的原因,並指出解此類題目的思路和方法,還為學生准備了相應的即時練習,爭取做到葯到病除的效果。
3.突出鞏固性
講評結束後,我要求學生如果是做錯了的題,要堅持在講評後重做一次,爭取滿分卷。還出了一份「再次檢測」的題目給學生練習,要求他們絕不能滿足於自己答得還可以。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講評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