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年級上冊第三課現代詩二首的內容是什麼
四年級上冊第三課現代詩二首
1、《秋晚的江上》劉大白
歸巢的鳥兒版,
盡管是倦了權,
還馱著斜陽回去。
雙翅一翻,
把斜陽掉在江上;
頭白的蘆葦,
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2、《花牛歌》徐志摩
花牛在草地里坐
壓扁了一穗剪秋蘿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雲霸佔了半個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夢
太陽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㈡ 四年級上冊現代詩二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秋江的晚上》描寫了夕陽西下,江面上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無比喜悅的心情。
《花牛歌》寫了小花牛在草地上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表現了小花牛的活潑、可愛。
原詩:
一、《秋江的晚上》劉大白
歸巢的鳥兒,盡管是倦了,
還馱著斜陽回去。
雙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
頭白的蘆葦,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二、《花牛歌》徐志摩
花牛在草地里坐,壓扁了一穗剪秋蘿。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雲霸佔了半個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夢,太陽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2)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三課現代詩二首擴展閱讀
《花牛歌》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草地上的花牛行動的各個情景,表現了花牛的自由自在,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崇。
第一節:花牛在草地上休息,壓扁了一穗剪秋羅。花牛、綠草地、剪秋羅色彩鮮明,畫面感極強。「壓扁了剪秋羅」可以看出花牛的無拘無束。
第二節:花牛在草地上睡覺,身上的白色和白雲融為一體,「霸佔」一詞寫出了花牛與自然融合為一體,無拘無束。
第三節:花牛甩著尾巴走在在草地上。「小尾巴甩得滴溜溜」這個動作令我們感受到了花牛的自由自在和快樂。
第四節:夕陽西下,花牛在草地上睡覺。「做夢」和「偷渡」是擬人修辭,做夢可以夢到很多東西,偷渡則給人神秘之感,指太陽悄悄地落山了,說明時間過得很快,這兩處擬人給了我們無限的想像空間。
㈢ 適合四年級的現代詩二首
現代小詩,雖然抄短小,卻意境優美四字詞語可以直接在詩句中摘抄。
第一首:《小巷》顧城
小巷
又彎又長
沒有門
沒有窗
我拿把舊鑰匙
敲著厚厚的牆
第二首:《黑夜的獻詩》海子
你從遠方來 我到遠方去
遙遠的路程經過這里
天空一無所有
為何給我安慰
第三首:《絕色》餘光中
若逢新雪初霽,滿月當空
下面平鋪著皓影
上面流轉著亮銀
而你帶笑地向我步來
月色與雪色之間
你是第三種絕色
第四首:《戲子》席慕蓉
我只是個戲子
永遠在別人的故事裡
流著自己的淚
第五首:《港口的夢》
當月光層層湧入港口
這夜色彷彿透明
一級級磨損的石階
通向天空
通向我的夢境
㈣ 四年級語文第三課現代詩二首秋晚的江上那兩節怎麼標題
第一節:歸鳥馱斜陽
第二節:斜陽妝葦頭
《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詩人劉大白版1923年的作品,收錄在開明書店權1926年版《郵吻》詩集中。這首詩從整體框架上採用了當時流行的小詩體,小幅的描寫,簡潔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興的抒發,描繪出了一個江邊秋天黃昏時的景象。
(4)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三課現代詩二首擴展閱讀
中寫詩人在一個秋天的黃昏時所看到的情景。這情景好比一幅畫,但在畫面上的事物是動的,而不是靜的。
「歸巢的鳥兒,盡管是倦了,還馱著斜陽回去。」倦遊的鳥兒想回巢去。這時候,天色已晚。斜陽的余暉照在飛鳥的脊背和雙翼上,好像是把斜陽馱回巢去一樣。黃昏的景色,在詩人的筆下,帶著一股悲哀的美。「倦」、「馱」是關鍵二字。
歸鳥倦了,這是詩人的想像,同時也是詩人情感的移入。鳥倦實在也是人倦。而馱字,一方面是景緻的進一步的渲染和奇麗的想像,另一方面也是突出鳥倦的程度,因為馱是一種負荷,而馱的又正是太陽。這樣看到的就不僅僅是一種景緻,而包含詩人對生活的體驗。
㈤ 小學四年級現代詩二首第三課第五大題第三小題
小學四年級現代詩二首第三課第五大題第三小題
....................
為什麼貓科動物打不過棕熊?
------
如果動物之間也有武林大會,那麼棕熊的武力值可能名列前茅,即使是獅子、老虎等大型貓科動物,在一對一的情況下都不是它的對手。
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在人類世界中,有一個成雨:四兩撥千斤,意思是只要用對技巧和方法,即使是小力也能勝大力。但是在動物世界中遵循著一個基本的原理:質量為王。
體型較大的動物,不僅可以獲取更多的能量,而且還能夠抵禦天敵的攻擊。比如:大象,即使是成群的獅子,或者是獵豹都不敢去攻擊食草動物大象。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在絕對質量面前,任何格鬥技巧都是空談(用毒除外)。
棕熊體重為什麼這么大?
棕熊的體重非常大,但是雌性和雄性差距非常大,其中雌性棕熊體重只有80-250千克,而雄性體重可達135-545千克。
之所以它們體重如此巨大,是因為它們的主要食物是各種漿果以及魚類、蜂蜜等,大多數棕熊並不擅長長途追擊捕食獵物,而是喜歡尋覓熱量豐富的蜂蜜或者是魚類。每當鮭魚溯游季節時,棕熊們就會提前到達河水之中,占據有利位置捕獲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鮭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