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八年級語文上冊作者簡介

八年級語文上冊作者簡介

發布時間:2021-01-01 20:01:51

1. 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第5課作者簡介

聶華苓

2. 初一語文上冊人教版所有作者簡介

你可以在參考書上找答案,老師應該講過,找作者的話可在語文書的目錄中看,這樣方便。就這樣,打起來他太煩,再不行去買教參書。在作者的簡介中,最重要的是魯迅的原名,作品等一定要記住,很會考。

3. 八年級語文上冊所有課文作者資料

做任務,抱歉

4. 八年級上語文課文作者資料

聶華苓一九二五年出生於大陸,一九四九年抵台灣定居並從事創作。一九六四年,由於「自由中國停刊」事件,聶華苓離開台灣,應聘至美國愛荷華「作家工作室」工作,致力於世界文化交流,一九六七年更創辦國際寫作計畫,每年邀請世界各地的作家、詩人前往愛荷華大學進修創作。

自五零年代起,聶華苓創作了長篇小說《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中篇小說《葛藤》,短篇小說集《翡翠貓》、《一朵小白花》、《聶華苓短篇小說集》、《王大年的幾件喜事》、《台灣軼事》及散文評論集《夢谷集》、《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顏色》、《三十年後——歸人札記》與《沈從文評傳》等,部分作品亦翻譯成多國語文發表,其代表作品為《桑青與桃紅》,被列入亞洲小說一百強之中。最新著作有回憶錄《三生三世》,明年一月將由天津的百花文藝出版社推出簡體字版,二月由台灣的皇冠出版社出版繁體字版。

在其代表作《桑青與桃紅》中,聶華苓藉由主體的精神分裂的「同一人」桑青、桃紅歷經時空經緯的縱橫交錯,在范圍廣大的版圖里不斷地逃亡。從大陸到台灣,台灣到美國,在流亡的旅途中,桑青一直在揚棄,揚棄民族認同、及其道德、文化、禮教、傳統、倫理等,甚至最後也揚棄了自己。正如聶華苓在《桑青與桃紅》序中所說:「我所奉行的是藝術的要求:藝術要求怎麼寫法,我就怎麼寫法。我所追求的目標是寫『人』……超越地域、超越文化、超越政治……」聶華苓冷靜細微的筆調所描繪人性的糾葛復雜,使作品具有相當高的可讀性。

對不起只有一個

5. 初二上學期語文課文作者簡介

第一單元
1.新聞兩則-毛澤東
2.蘆花盪-孫犁(li)
3.蠟燭-西蒙諾夫
4.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維克多·雨果
5.親愛的爸爸媽媽-聶華苓(ling)
第二單元
6.阿長與《山海經》-魯迅
7.背影-朱自清
8.台階-李森祥
9.老王-楊絳(jiang)
10.信客-余秋雨
第三單元
11.中國石拱橋-茅以升
12.橋之美-吳冠中
13.蘇州園林-葉聖陶
14.故宮博物院-黃傳惕(ti)
15.說「屏」-陳從周
第四單元
16.大自然的語言-竺(zhu)可楨(zhen)
17.奇妙的克隆-談家楨(zhen)
18.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19.生物入侵者-海濤
20.落日的幻覺-黃天祥
第五單元
21.桃花源記-陶淵明
22.短文兩篇
23.核(he)舟記-魏學洢(yi)
24.大道之行也-《禮記》
25.杜甫詩三首
第六單元
26.三峽-酈道元
27.短文兩篇
28.觀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張岱(dai)
30.詩四首
課外古詩詞背誦
1.長歌行-漢樂府
2.野望-王績
3.早寒江上有懷-孟浩然
4.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5.黃鶴樓-崔顥(hao)
6.送友人-李白
7.秋詞-劉禹錫
8.魯山山行-梅堯(yao)臣
9.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
名著導讀
《朝花夕拾》:溫馨的回憶與理性的批判
《駱駝祥子》:舊北京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理想主義的旗幟與人生的教科書

6.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作者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期末檢測題 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本題滿分為10分,共5...也可解釋為移情於物,作者以花鳥擬人,它們競也因悲傷哀怨而濺淚驚心。 三...

7. 求語文八年級課本上冊 夢回繁華 的作者 毛寧的簡介

夢回繁華的作者毛寧,浙江舟山人,1975年12月出生。2003年6月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專專業,博士學屬位,年輕有為。

現任浙江財經大學藝術系副教授,主講課程有中外美術史、美術鑒賞、、建築賞析等。

代表著作有《龍門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論中國佛教藝術的本土化與世俗化》、《夢回繁華》等。

《夢回繁華》被選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書(2017年秋季修訂版)的課文 。

(7)八年級語文上冊作者簡介擴展閱讀

毛寧以《夢回繁華》為題介紹了《清明上河圖》 這一畫作 ,描摹北宋時期繁華的市井風情。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寬25.2厘米,長528.7厘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8. 語文八年級上第二課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作者簡介:
孫犁(1913~2002年7月11日),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 ,被譽為「荷花澱派」創始人。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學畢業後流浪到北平,在圖書館讀書或去大學旁聽,當過職員。1936年到安新縣的小學教書,了解到白洋淀一帶勞動群眾的生活。後任教於冀中抗戰學院和華北聯大,在晉察冀通訊社、《晉察冀日報》當編輯。1944年赴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和工作,發表了著名的《荷花澱》、《蘆花盪》等短篇小說。1945年回冀中農村,1949年起主編《天津日報》的《文藝周刊》。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等職。1956年起因病輟筆。1977年以後,又寫有不少散文和評論以及少量小說。從40年代起,孫犁作品結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說集《蘆花盪》、《荷花澱》、《采蒲台》、《囑咐》,中篇小說《村歌》、《鐵木前傳》,長篇小說《風雲初記》,敘事詩集《白洋淀之曲》,通訊報告集《農村速寫》,散文集《津門小集》、《晚華集》、《秀露集》、《澹定集》、《書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澤集》、《曲終集》,論文集《文學短論》,還出版了《孫犁小說選》、《孫犁詩選》、《孫犁散文選》、《孫犁文論集》以及《孫犁文集》等。2003年7月,孫犁紀念館在河北省安新縣白洋淀荷花大觀園落成,2004年7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餘萬字的《孫犁全集》。
孫犁的作品以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為其秀雅、雋永的創作風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澱》、《囑咐》等短篇作為現代文學史上負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藝界視之為「荷花澱派」的主要代表作。孫犁的小說以抗日戰爭時期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農村為背景,生動地再現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戰斗情景。茅盾說過:「孫犁的創作有一貫的風格,他的散文富於抒情味,他的小說好像不講究篇章結構,然而決不枝蔓;他是用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雲變幻的,好處在於雖多風趣而不落輕佻。」(《反映社會主義躍進的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時代的躍進》)

寫作背景
本文創作於1944年。由於作者在冀中平原一帶生活了很長時間,所以他對這里的生活,尤其是這里的人民抗擊日寇侵略的斗爭生活非常熟悉。在抗戰的冀中平原上,孫犁到處看到一種無形的力量,為這里的人民的英雄行為所感動,因而寫下了像《蘆花盪》這樣美麗而感人的作品。

求採納!

閱讀全文

與八年級語文上冊作者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