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語文課本八年級下冊22課

語文課本八年級下冊22課

發布時間:2021-01-01 12:28:29

Ⅰ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本地二十二課課文原文

22. 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1)人也,亦不詳(2)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3)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hào)讀書,不求甚解(4);每有會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飲輒(zhé)盡(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12)(lìn)情去留.環堵蕭然(13),不蔽風日;短褐(hè)穿結(14),簞(dān)瓢(piáo)屢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娛,頗(pō)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17).贊(18)曰:黔(qián)婁(lóu)(19)之妻有言:「不戚(qī)戚於貧賤,不汲(jí)汲於富貴(20).」其言茲若人之儔(chóu)乎(21)?銜(xián)觴(shāng)賦詩(22),以樂其志.無懷氏(23).之民歟(yú)?葛天氏之民歟(yú)?

原文註解
⒈【何許】何處,哪裡.許:處所.
⒉【不詳】不知道.詳;詳細地知道
⒊【因以為號焉】就以此為號.因,於是,就.以,把.以為,以之為.焉,語氣助詞.
⒋【不求甚解】這里指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
⒌【會意】心意相通,領會其意.會,體會,領會.
⒍【嗜】特別喜愛指對酒的喜愛.
⒎【親舊】親戚朋友.親,親戚.舊,這里指舊交,舊友.
⒏【或】有時.
⒐【造】到,往
10.【輒(zhé)盡】就喝個盡興.輒,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2.【曾不吝(lìn)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態度率真,來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強否定語氣.吝情,捨不得.去留,意思是去,離開.
13.【環堵蕭然】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環堵,周圍都是土牆,形容居室簡陋.蕭然,空寂的樣子.
14.【短褐(hè)穿結】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結,指衣服上的洞和補丁.
15.【簞(dān)瓢(piáo)屢空】形容貧困,難以吃飽.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瓢,飲水用具.屢空,經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樣子.晏:安然自若
17.【自終】過完自己的一生.
18.【贊】傳記後面的評論性文字.
19.【黔(qian)婁】戰國時齊國的隱士.
20.【不戚(qī)戚於貧賤,不汲(jí)汲於名利.】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戚戚,憂慮的樣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21.【其言茲若人之儔(chóu)乎】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儔,輩,同類.
22.【銜觴(shāng)賦詩】一邊喝酒一邊作詩.觴,酒杯.
23.【無懷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傳說中的上古帝王.據說在那個時代,人民生活安樂,恬淡自足,社會風氣醇厚朴實.以上為本文註解.

Ⅱ 初二語文書第22課

是上冊還是下冊?

上冊是 短文兩篇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愛蓮說 (北宋)周敦頤 (yí)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下冊是 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

我找的是 浙教版 的、

不知道對不對?

Ⅲ 八年級下冊語文22課原文

人教版的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
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
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
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
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譯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而就以「五柳」為號。性情閑靜,說話不多,不羨慕名利。好讀書,不鑽牛角尖;每有會意之處,便高興得忘了吃飯。好喝酒,可惜家境貧窮不能常常得到。親戚或老朋友知道他這樣,有時就准備了酒邀請他來喝。他只要一去總是喝光,約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從不掩飾自己的感情。家裡四壁空盪盪的,擋不住風雨也遮不住太陽。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爛爛的,縫綴補綻著;常常沒有吃的沒有喝的,但心裡很坦然。常寫文章娛樂自己,顯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懷了,並堅守這原則直到死去。

贊曰:黔婁的妻子有這樣的話: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為富貴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說這一類人吧!醉酒賦詩,以娛樂自己的心志。是無懷氏之民嗎?是葛天氏之民嗎?

Ⅳ 八年級下冊語文21.22.23課文及解釋。

21.與朱元思書 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piǎo)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líng)作響;好鳥相鳴,嚶嚶(yīngyīng)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yuān)飛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煙霧都散凈了,天空和遠山是一樣的顏色。(乘船)隨著江流飄盪,任意往東或往西。從富陽縣到桐廬縣一百里左右,奇山異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看到底,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波浪好像飛奔的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著茂密碧綠的樹木,使人看了有寒意,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彷彿都在爭著向高處和遠處伸展,(它們)都在爭高,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形成無數的山峰。泉水沖激著石頭,冷冷地發出聲響;美麗的鳥兒互相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不斷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之心;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象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見到陽光

22.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zhé)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遮蔽風日;短褐(hè)穿結,簞(dān)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qián)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chóu)乎?銜觴(shāng)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yú)?葛天氏之民歟?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因此用它做為自己的號。他安安靜靜,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裡窮,經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時擺了酒叫他來喝。去喝酒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並不裝模作樣,說走就走。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遮不住風和太陽。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飯籃子和飲水用的瓢里經常是空的,可是他依舊安然自若。經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憑借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23.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zhǐ)辱於奴隸之手,駢(pián)死於槽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才美不見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 其真不知馬也。

世間有了伯樂,這樣之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不能獲得千里馬的稱號。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喂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喂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站到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得千里馬啊!

Ⅳ 人教版語文初二下冊22課翻譯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因為住宅旁邊版有五棵柳樹,因此權用它做為自己的號。他安安靜靜,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裡窮,經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時擺了酒叫他來喝。去喝酒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並不裝模作樣,說走就走。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遮不住風和太陽。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飯籃子和飲水用的瓢里經常是空的,可是他依舊安然自若。經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憑借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曰: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吟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他大概是無懷氏時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統治下的百姓吧?

評論這張 轉發至微博

Ⅵ 八年級下冊語文書第5單元課文以及翻譯,急急急!老師布置的作業 。和21,22課課文

《與朱元思書》
原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翻譯:
(天空中),江面上的煙霧都消散盡凈,天與遠山都顯現著同樣的顏色。(我乘船)隨水流漂浮游盪,任憑船兒時而向東,時而向西。從富陽到桐廬,大約一百多里,奇峭的山和奇異的水,是天下獨一無二的美景。
水都呈碧綠潔白之色,千丈深的江水清澈見底。江底游動的魚兒和細沙碎石,可以看到底,毫無障礙。急流的江水比箭還快,迅猛的大浪像飛奔的馬。
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山巒憑借著(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群山)競爭著高聳,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山峰。泉水沖擊著岩石,發出泠泠的清越的泉聲。美麗的百鳥相向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時間地叫個不停,猿猴也長時間地叫個不斷。那些像老鷹飛到天上一樣(為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就會平息追求功名利祿的心;那些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還可以看見太陽。

《五柳先生傳》
原文: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翻譯: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為住宅旁邊植有五棵柳樹,於是就用「五柳」作為自己的別號了。五柳先生安閑沉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五柳先生)喜歡讀書,但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讀書有所領悟的時候,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五柳先生)生性喜歡喝酒,但因為家裡貧窮不能經常喝酒。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擺了酒席就叫他來一起喝酒。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離開,竟沒有捨不得離開。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破舊得連風和太陽都無法遮擋,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盛飯的碗和飲水的工具經常是空的,而他卻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寫詩作文章當娛樂,稍微抒發自己的志趣。他能夠忘掉世俗的得與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為自己確定的志向而感到快樂,他也許是無懷氏時期治理下的人吧?也許是葛天氏時期遺留下來的人吧?

《馬說》
原文: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翻譯:
世間有了伯樂,這樣以後有了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所以即使有了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馬夫的手裡,(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之間,不把(它)當做千里馬。
能日行千里的馬,有時一頓能吃下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領)去喂養(它),(所以)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德(也就)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跟普通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能夠日行千里呢?
驅使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喂養馬,又不能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面對著千里馬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認識(千里)馬啊!

《送東陽馬生序》
原文: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翻譯:
我小時候就愛好讀書。(因為)家裡貧窮,(所以)沒有辦法得到書來看,就常常向藏書豐富的人家去借,自己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期,按期歸還。天非常寒冷的時候,硯池裡的水結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伸直,也不敢放鬆抄書。抄寫完畢,跑著趕快還書,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大多數願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成年以後,我更加仰慕聖人賢者的學說,又擔心沒有學問淵博的老師和名人可以相互交往(請教),(為此)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拿著經書向當地有名望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聲望高,向他請教的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他(卻)從來沒有把言辭放的委婉些,把臉色放的溫和些。我站著陪伴在他旁邊,提出疑難(問題),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著耳朵向他請教;有時遇到他大聲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辯解;等到他高興了,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最終還是能夠獲得(一些)知識。
當我跟著老師學習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節,刮著凜冽的寒風,積雪有幾尺深,腳上的皮膚因寒冷乾燥而開裂卻不知道。到了學舍,四肢凍僵了不能動彈,服侍的人用熱水澆洗(我的手腳),用被子給我蓋上,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旅館里,主人每天(只給我)兩頓飯(吃),沒有品嘗過新鮮肥美的滋味。同屋住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紅纓珠寶裝飾的帽子,腰上掛著白玉環,左邊戴著佩刀,右邊掛著香袋,光彩照人好像神仙一樣;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當中,一點也沒有羨慕的心意。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就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了。我求學時的勤奮與艱苦的情況大概就是這樣了。

Ⅶ 8年級下冊語文書22課的成語解釋

洞若觀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對簿公堂:在公堂受審.
耳濡目染:形容見得多聽得多之後,無形之中受到影響.
耳熟能詳:聽得次數多了,熟悉得能詳盡地說出來.
耳提面命 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於同輩之間和貶義.
罰不當罪:處罰和所犯的罪行不相當,多指處罰過重.
翻雲覆雨: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
繁文縟節:比喻其他煩瑣多餘的事項,也說繁文縟禮.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方枘圓鑿 形容格格不入
方興未艾:事物正在發展,一時不會終止.
沸反盈天:形容喧嘩吵鬧,亂成一團.
焚膏繼晷:形容夜以繼日地用功讀書或努工作.
粉墨登場:化裝上台演戲.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譏諷意)
風馳電掣:形容像刮風和閃電那樣迅速.
奉為圭臬 把某些言論或事物當作準則
否極泰來:壞的到了盡頭,好的就來了.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一樣,一晃就消失了.
高談闊論:大發議論,多含貶義.
隔靴搔癢 比喻說話作文等不中肯,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為對的去做.
耿耿於懷:對某些事總記在心裡,形容心存怨恨.(一般指自己對某些事不滿)
功敗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時候遭到失敗.(多含惋惜意)
狗尾續貂:泛指以壞續好,前後不相稱,多指文藝作品.
孤注一擲:把所有的錢一下子投做賭注,企圖最後得勝.比喻在危急時把全部力量拿出來冒一次險.
瓜田李下 經過瓜田,不彎下身來提鞋,免得人家懷疑摘瓜;走過李樹下面,不舉起手來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懷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來看待.
掛一漏萬:形容列舉不全,遺漏很多.
管窺蠡測:從竹管里看天,用瓢來量海水,比喻眼光狹窄,見識短淺.
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鬼斧神工:形容技藝的精巧,似非人工之能為.(形容人工技藝的精巧)
含英咀華:比喻琢磨和領會詩文的要點和精神.
汗牛充棟:形容書籍極多.汗牛,牛累得出了汗.充棟,堆滿了屋子
皓首窮經:皓首,白頭,鑽研經典到老
厚積薄發:長期積累,突然暴發.
虎視眈眈: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
怙惡不悛:一貫作惡,不肯悔改.
渙然冰釋:嫌隙、誤會消除.
荒誕不經:不經,不正常的.虛妄離奇,不合正理.
黃粱一夢:比喻想要實現的好事落得一場空.也說黃粱美夢,一枕黃粱
諱莫如深:緊緊隱瞞
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上了大當,一無所得.
禍起蕭牆: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積重難返 指長期形成的不良風俗、習慣不易改變

Ⅷ 八年級下冊語文22課原文

《五柳先生傳 》
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專有五柳樹,因以屬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Ⅸ 八年級下冊語文22課原文

五柳先生傳抄
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
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
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
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
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Ⅹ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22課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東晉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lin]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味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譯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何許:何所,什麼地方。不詳:不清楚)。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於是用「五柳」為號(因:連詞,於是,便。以為號:用『五柳』為號。以:介詞,省略了指代「五柳」的代詞賓語「之」。焉:句尾語氣詞,表示提示氣)。性情閑靜,說話不多,不羨慕名利。喜歡讀書,不追求過細的理解(按:這里指不拘泥字面,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實質)。每次對精神旨趣有所領會,便高興得忘了吃飯。性格酷愛喝酒(嗜:酷愛),家境貧窮,不能常得到。親戚老朋友知道他這樣,有時就准備酒宴邀請他(親舊:親戚故舊,舊:指老朋友。或:肯定性無定代詞,這里代時間,有時候。招:邀請)。前往飲酒總是把酒全部喝完,事先便打定了主[發『煮』,非『竹』]意必醉(造:到,往。輒:每每,總是。盡:指把酒全部喝完)。每次喝醉了酒,退席下來,說走就走,一點也不留戀什麼(曾:語氣副詞,與否定副詞「不」連用,以加強否定語氣。吝情:留戀,顧念。去留:復合偏義詞,這里偏指「去」意。)。房屋四壁空盪盪的,擋不住風雨也遮不住太陽(環堵:房屋四壁。堵:牆。蕭然:空空盪盪,形容一無所有的情景)。粗布短衣破破爛爛,打有補丁,盛[發『成』]飯食的圓形竹器、水瓢經常是空的,安然自若的樣子呀(短褐:粗布短衣。穿結:破破爛爛,打有補丁。穿:有破洞。結:補綴,打補丁。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常寫文章使自己歡樂,稍稍表達出自己的志趣[『去』非輕聲](頗:程度副詞,稍,略)。從內心深處忘卻名利榮辱等(忘懷:從內心深處忘卻,指一點也不放在心上),用這種超然世外的態度來度過自己的一生。

贊道(贊:史傳體文章結尾部分的評語。這篇文章是摹仿史傳體寫的,所以用『贊』來作評結尾):黔婁的妻子有這樣的話(春秋時魯國人[一說齊國人],終身自潔,不求仕進。家貧,死後停屍窗口,衣被不能蔽體),「對貧賤不悲傷憂愁,對富貴不渴望追求(戚戚:愁苦的樣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樣子)」,體味一下這兩句話(味:品位,體會),五柳先生就是黔婁這一類人吧(茲:代詞,指五柳先生。若人:這樣的人,指黔婁。儔:同類)!飲酒賦詩,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歡樂(銜觴:指飲酒。觴:酒杯。樂其志: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歡樂。樂:用作使動)。(五柳先生)是無懷氏時代的百姓吧?(或者)是葛天氏時代的百姓吧(與:句尾語氣詞,表探詢語氣)?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課本八年級下冊22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