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目錄
第一單元
1.*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2.詩兩首
雨巷.............................................................戴望舒...........
再別康橋......................................................徐志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
第二單元
4.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5.荊軻刺秦王........................................ 《戰國策》...........
6.*鴻門宴............................................ .....司馬遷 ...........
第三單元
7.記念劉和珍君..........................................魯迅 ............
8.小狗包弟.............................................. ...巴金 .............
9.*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梁實秋 ........
第四單元
10.短新聞兩篇
別了,「不列顛尼亞」.......................... ....周婷 楊興 ......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羅森塔爾 ......
11.包身工....................................................夏衍 ............
12.*飛向太空的航程............................ .....賈永曹智 白瑞雪 ....
❷ 高中語文必修1的延邊版
中語文必修1是由延邊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語文類教科書,作者是薛金星。本書主要有幾下幾個特點,即1、設計理念新穎,欄目科學合理;2、重視規律總結,強調能力提升;3、關注社會熱點,注重知識拓展;4、重視細微環節,體現人文關懷。本書主要收集了《沁園春長沙》、《燭之武退秦師》等名篇,並配有相關的練習題。
書名: 高中語文必修1
作者: 薛金星 主編
出 版 社: 延邊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5-1
I S B N : 9787563417995
定價: ¥13.80 時光荏苒,光陰如梭,伴隨著一路陽光,《中華一題》以其深遠的影響走過了八個春秋。讀者的滿意是我們最大的心願,學子的進步是我們最大的欣慰。為了更好地回報社會,做到精益求精,我們在廣泛徵求廣大讀者的意見和建議基礎上,特邀長期奮戰在教學一線的全國著名特高級教師、教育教學專家對《中華一題》進行了全面的提升打造,她將以全新的形象、多方位的視角,引領您進入新課標殿堂,讓您體味新課程的精彩,聆聽專家的教誨,把握考試的動向,圓您升學的夢想。
本叢書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1.設計理念新穎欄目科學合理
從新教材和新課標出發,貫穿最新的教學理念,密切關注命題趨向,全面提升綜合能力。欄目設計靈活,習題選材經典,內容緊扣教材並體現時代氣息,題目設計合理,題型新穎多樣,答案解析詳細,便於師生使用。
2.重視規律總結強調能力提升
既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運用,又注重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知識的系統梳理、剖析和歸納,精心設計了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課內課外習題,突出了重點、難點、考點;加強了對熱點題型設計與解析,對解題技巧、解題規律進行了全面的引領與點撥,從而增強了解題能力和創新意識。
3.關注社會熱點注重知識拓展
在著重歸納、分析教材知識的基礎上,注重選題的新穎性和典型性,增加了大量的研究性、開放性、創新性和社會熱點問題的題目,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利於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重視細微環節體現人文關懷
針對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本叢書在裝幀設計上體現了知識性、趣味性、專業性的設計理念,有著濃厚的人文色彩,既有利於增強視覺效果,又有利於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 第一單元
1沁園春長沙
2詩兩首
3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單元
4燭之武退秦師
5荊軻刺秦王
6鴻門宴
第三單元
7記念劉和珍君
8小狗包弟
9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第四單元
10短新聞兩篇
11包身工
12飛向太空的航程
單元檢測卷
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階段性檢測(一)
第三單元
第四單元
階段性檢測(二)
課時習題參考答案
單元檢測參考答案
❸ 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這幾首現代詩要背
因為新課標的原因,各地使用的教材並不相同,一般按教材出版社分出回很多版本,拿語文必修答一來說,就是人教版、蘇教版、魯教版、魯人版等等。
這是《教材完全解讀》人教語文必修一的目錄(人教版用的范圍最廣),它是和教材課程完全同步的,所以人教語文必修一的教材課程目錄也是這樣的。
所以,現代詩就四首,哦,裡面詩兩首是《雨巷》和《再別康橋》
❹ 高一必修一語文第一單元作文題目
寫作指導:激活我們的詩情
鮮明的觀點是議論文的靈魂
夾敘夾議,枝繁葉茂
寫難狀之景如在目前
寫作實踐(三選一):給父母寫封信、以「長大」為題寫篇散文詩、寫首小詩表達自己人生的追求
以「我的讀書故事」為題寫篇文章、以「讀書的苦樂之境」為題寫篇文章、圍繞自己的名確定一個字敘述選擇的過程與原因
以「靜聽回聲」為題作文、以「遠方」為題作散文、以「在路上」為題作散文
選你喜歡的音樂或繪畫作兩三百字的短文記述你想像的畫面和意境、選你最震撼的自然畫面作兩則清新雋永的小品文、以「大自然的智慧」為題作文
範文:
激活我們的詩情》教案
訓練目的
能寫充滿激情的詩歌,
通過「激活我們的詩情」的專題寫作訓練,激發學
生生命活力,促進學生生命的成長。
訓練重點難點
1.
從生活中發現寫作靈感,激活我們的詩情;
2.
運用意象表現生活。
訓練時間
:
一課時
訓練過程
:
一.導語——調動積累,引發思考,引發交流。
同學們,
青春是什麼?有人說青春應該像玫瑰那樣熱情如火,
像百合那樣潔
白無暇,
像玉蘭那樣馨香四溢;
也有人說青春應該有參天大樹般的挺拔,
有巍峨
高山樣的胸懷,
有綿延流水似的堅韌;
更有人說青春是一幅彩色的畫,
一首歡快
的歌,一篇朦朧的詩„„其實,青春就是我們,我們就是青春,青春是我們的特
點,我們是青春的化身。
走進青春,你就走進了人生最美好的花季;走進青春,
你就走進了世間最迷人的驛站。
走進青春,冰雪便在你們的肌膚上融化;走進
青春,
情感便在你們的企盼中駐扎。
在如詩如畫的青春歲月里,
你有哪些難忘的
經歷和獨特的感受?又能引起你怎樣豐富的聯想和想像?
二.課文解讀
詩歌是抒情性最強的一種文體,
情感是詩歌創作的核心和原動力,
激活情感
在詩歌創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那麼如何激活我們的詩情呢?
我們可以從社會尋找詩情。
從自身所處的社會、
時代來尋找詩情,
最重要的
是要能准確把握時代的脈搏,
深入體會時代的精神。
只有和時代脈搏同跳、
和時
代精神共振的情感,
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們點檢一下近百年的新詩史,
從郭
沫若的《女神》,到聞一多的《死水》、
《紅燭》,到戴望舒的《災難的歲月》,
到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再到舒婷的《雙桅船》„„有的
提倡個性解放,有的歌頌母親土地,有的關心國家命運,有的體察下層百姓,有
的盛贊不屈的抗爭精神,
有的推崇懷疑批判的思想„„這些心憂天下、
關注社會
的作品,
無不折射著強烈的責任感、
高度的使命感和深切的憂患意識,
跳動著時
代的脈搏,體現了時代的精神。
我們可以從人生尋找詩情。日常的平凡生活,粗粗看去,似乎波瀾不驚,了
無詩意。但只要靜下心來,悉心品味,便會發現生活是那麼廣闊。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詩情和詩意:
嬰兒甜美的笑容,
老人佝僂的脊背,
父母殷
切的叮嚀,
老師諄諄的教誨,
惜別時默默的揮手,
相聚時無語的凝視„„這些人
們日常生活中的場景,蘊含著多麼豐富的情感。只要經過藝術化的提煉、升華,
就能成為詩歌表達的對象。
在人生情感的深深海洋中,
有許多都具有永恆的打動
人心的魅力。
舉凡理想、
青春、
自由、
悲憫、
親情、
愛情、
友情、
鄉情、
別情„„
無不閃耀著動人的光輝。它們生生不息,沒有窮盡,是詩歌不竭的源泉。
我們也可以從自然這一本「打開的大書」中尋找詩情。大自然豐富多彩,有
聲有色,
有形有相,
蘊含著無限詩意。
不是嗎?高山流水,
森林草原,
纖雲飛星„„
哪一樣不能觸發我們無盡的情思、
優美的情愫?
「登山則情滿於山,
觀海則意溢
❺ 高一語文必修1第一單元測驗試題答案
1.請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並朗讀兩遍。
百舸爭流( ) 悵惘( ) 寥廓( ) 百侶( )
崢嶸歲月( ) 稠密( ) 遒勁( ) 遏制( )
2.下列兩個字各有幾個讀音?請分別寫出來,並組詞。
勁:
盡:
3.比較下列各組形似字的意義,然後分別組詞。
洲—— 竟—— 蒼—— 侯——
州—— 競—— 滄—— 候——
4.結合文意解釋下列詞語,有誤的一項是( )
A.漫江:即滿江。漫,遍布,充滿。
B.沉浮:本指起伏升降,常比喻社會或個人的起落盛衰。
C.崢嶸:指超乎尋常,不平凡。也指山勢高峻突兀。
D.激揚文字:是指激動昂揚的文字。
5.「遏」,可以組成兩個詞,一個是「遏制」,另外一個是「遏止」,請翻閱詞典,弄清其含義,再分別用這兩個詞造句。
遏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遏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詞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詩歌體裁,它可配樂演唱,句式長短不一,又名長短句、曲子詞、樂府、詩余等。因為詞牌的限制,故寫詞又稱填詞。
B.古人按字數的多少把詞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沁園春•長沙》屬於中調。
C.「沁園春」是詞牌,它規定了這首詞的字數、平仄、押韻等;「長沙」是這首詞的題目,它揭示了這首詞的主要內容。
D.毛澤東的詞雖然反映的是現代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但因為採用的是古體詩的形式,因此這類詩歌仍屬古典詩歌。
7.對《沁園春•長沙》中的語句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層林盡染」意思是山上一層層的樹林經霜變紅,都像染過一樣。
B.「萬類霜天競自由」意思是萬物都在秋光中競相自由地生活著。
C.「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意思是,讀書人常常意氣用事,批評別人強勁有力。
D.「糞土當年萬戶侯」,意思是把當時的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一樣。
8.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說明錯誤的一項是( )
A.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使用了誇張的手法。
B.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使用了反問,因為問題不需回答。
C.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使用了借代,用「江山」代「國家」。
D.糞土當年萬戶侯:使用了借代的手法,萬戶侯借指大軍閥、大官僚。
9.詞受平仄押韻的制約,語序往往要做一定的調整。請用現代散文句式將下面的句子改寫成一句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感悟鑒賞】
◆同步閱讀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1.總領這一闋的一個詞是________。
2.「霜天」即________。
3.這節詩描寫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魚翔淺底」如果換成「魚游淺底」好不好?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悵」的原意是________,這里用來表達________。
6.「沉浮」同________意思相近,這里指________。
7.這節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8.「萬戶侯」本義是__________,這里指__________。
9.「糞土」的意思是__________,用法是__________。
10.這節詩由________字領起,先________,再以設問結尾,實際上巧妙地回答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上闕的「____________________」。
◆遷移閱讀
憶秦娥 憶秦娥•婁山關
李白 毛澤東
蕭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
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從頭□,蒼山如海,殘陽如□。
11.從下面列舉的詞語中選擇最恰當的填入《憶秦娥•婁山關》中的空格處。
月 泣 卻 越 血 霞 咽 冷 畫
12.這兩首詞都通過景物描寫渲染氣氛,但所渲染的氣氛並不相同,請以「月」為例加以概括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兩首詞的結尾都通過寫景來抒情,氣象宏大,但所抒發的感情不同。請概述其感情的不同之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卜運算元•詠梅
毛澤東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卜運算元•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14.比較以上毛澤東和陸游的兩首《卜運算元•詠梅》,分析這兩首詞的思想內容和表現手法有什麼異同。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應用】
1.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試分析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所寫景物是如何體現作者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你學完這一課之後,是否也想嘗試填詞呢?實際上,填詞並不難,只要掌握相關詞牌常識,便可以「照貓畫虎」,填上一首詞了。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也叫詞牌名。如「菩薩蠻」、「水調歌頭」、「沁園春」等,稱為詞調或詞牌。詞調表明這首詞寫作時所依據的曲調樂譜,並不就是題目。各個詞調都是「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並且各不相同。詞是按照樂譜填作的,所以,作詞先要選擇詞調。我們先從簡單的《如夢令》開始。
先看例子:
如夢令
詞例:[宋]李清照
昨 夜 雨 疏 風 驟,
◎ ● ◎ ○ ○ ▲,
濃 睡 不 消 殘 酒。
◎ ● ◎ ○ ○ ▲。
試 問 卷 簾 人,
◎ ● ● ○ ○,
卻 道 海 棠 依 舊。
◎ ● ◎ ○ ○ ▲。
知 否!
○ ▲,
知 否!
○ ▲。
應 是 綠 肥 紅 瘦。
◎ ● ◎ ○ ○ ▲。
說明:《如夢令》又名《憶仙姿》、《宴桃園》、《無夢令》,單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上去通押。
用字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壓平聲韻 壓仄聲韻
標記符號 ○ ● ◎ △ ▲
依照上邊詞譜,現在請你試著填一首《如夢令》,題目自擬,內容自定。你可以先不去管平仄,只要押韻即可。
如夢令( )(題目)
________,(韻)【六字】
________。(韻)【六字】
________,【五字】
________。(韻)【六字】
________,(韻)【二字】
________,(韻)【二字】
________。(韻)【六字】
3.(選作)《沁園春•長沙》藉助詞的形式表達了毛澤東青年時期的理想追求,仔細體會詞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效果之餘,你能否將其改寫為其它詩體呢?比如說,新詩、散文詩……。
4.(選作)有人說毛澤東的詩氣度恢宏有帝王之氣,勝過曹操的詩,你怎麼認為呢?試從創作背景、寫作意圖、意象運用、語言特點、思想感情、表達技巧和表達效果等角度談談你的思考。(選一兩個角度即可)
2 詩兩首(《雨巷》《再別康橋》)
【積累整合】
1.請給下列詞語字標上讀音,並朗讀兩遍。
彷徨( ) 寂寥( ) 青荇( ) 頹圮( )
彳亍( ) 浮藻( ) 長篙( ) 漫溯( )
2.下列詞語中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太息 輕手攝腳 水波盪漾 飄浮 B.籬牆 柔聲細語 波光艷影 破錠
C.惆悵 力挽狂瀾 招搖過市 回溯 D.凄婉 悄無生息 沉默寡言 沉澱
3.解釋下面兩個詞語,然後再翻閱詞典進行訂正,並且試著用這兩個詞寫一句詩。
【寂寞】
我的解釋:________________詞典解釋:________________
【寂寥】
我的解釋:________________詞典解釋:________________
我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詩句中沒有運用比喻的一項是( )
A.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B.她飄過,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
C.她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默默彳亍著。
D.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5.默寫填空。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 )
丁香一樣的( )
丁香一樣的( )
在雨中( )
哀怨又( )
——《雨巷》
那河畔的金柳,
________________
波光里的艷影,
________________。
【感悟鑒賞】
◆同步閱讀
雨巷
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的,
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1.標出本詩的韻腳,體會其音韻的婉轉。這首詩主要押______韻。
2.對詩句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整首詩凄清,婉轉,而又含意綿綿。
B.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一種肝腸寸斷之感。
C.詩人以「雨巷」為題,揭示內心的苦悶、惆悵以及對理想的渴望。
D.詩人大量運用反復、排比等修辭手法,給人回味。
3.如果說詩歌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採用了象徵手法,那麼請寫出下列短語各象徵了什麼。
丁香姑娘的美麗高潔——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
丁香姑娘的飄然離去——
4.本首詩的意象可分為兩類,一為背景意象,一為主體意象;請分別找出來,並任選一個背景意象,簡要分析其表達作用。
背景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體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較詩歌的首尾兩節,說說它們有何異同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請從詩中任選一節,簡析戴望舒詩歌的意境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陰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7.找出本詩中的主要意象,並選擇其中的一個意象,說說它是如何來渲染和表現作者對康橋的眷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最後一節,詩人說「悄悄的我走了」,為什麼要「悄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再別康橋》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多年來被人們所欣賞。試以詩歌的第四小節為例簡析該詩融情於景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選作)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詩人。「新月派」在新詩的寫作上提出了「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詩學主張,舉例分析《再別康橋》是如何體現「三美」主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積累整合】
1.xí tái wǔ bō xiè niǔ ní chì bó
2.菲:fēi芳菲;fěi菲薄 殼:ké貝殼;qiào地殼 悄:qiāo悄悄;qiǎo悄然 結:jiē結巴;jié結黨營私
3.堤堰 偃旗息鼓 揠苗助長 忸怩 紐帶 扭曲 屋檐 贍養 高瞻遠矚
4.①排比 ②比喻 ③借代 ④擬人
5.C(乳兒對大堰河的愛並非是含蓄的)
【感悟鑒賞】
1.撫養、喂養 養活、供養
2.一種生理現象,是「夢」的本義 在現實的具體條件下不能實現的想法,是「夢」的比喻義
3.第一、二個:介 行為的目的 第三個:連 行為的原因
4.本課是一首回憶童年生活的抒情詩。由於具有回憶性,用「她」便於寫實,寫大堰河的勤勞、善良、純朴,但不便抒情;而用「你」則有利於抒發自己對大堰河的深切懷念、贊美之情,更容易激起讀者在感情上的共鳴。
5.排比 勤勞、善良、樂觀、充滿愛心
6.大堰河不論冬夏不分寒暑,年復一年地承擔著如此繁重的勞動:洗衣、做菜、喂豬、熬湯、收麥、曬豆……但又始終含著笑,這突出了她勤勞、淳樸、寬厚、善良、本分,也滲透著詩人對她悲苦命運的同情。她以自己的雙手換取自己和一家最低的生活需求,她為此感到滿足。
7.因為大堰河的身份是一個保姆,夢中做了她乳兒媳婦的婆婆,這對於她來說是非分的,所以不能對人說;但大堰河對她乳兒的愛是如此深切真摯,就連夢中也念念不忘!這個夢體現了她那慈母的深情。
8.D
9.D
【探究應用】
1.略
2.
歌
徐志摩譯
我死了的時候,親愛的,/別為我唱悲傷的歌;/我墳上不必安插薔薇,/也無需濃蔭的柏樹;/讓蓋著我的青青的草,/淋著雨,也沾著露珠;/假如你願意,請記著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我再不見地面的青蔭,/覺不到雨露的甜蜜;/再聽不見夜鶯的歌喉,/在黑暗裡傾聽悲啼,/在悠久的昏暮中迷惘;/陽光不升起,也不消翳。/我也許,也許我記得你,/我也許,我也許忘記。
單元達標
1.A 2.C 3.C 4.B 5.①⑦ ②⑧ ⑩③ ④⑤ ⑥⑨ 6.A
7.D(作者和「百侶」游泳,擊起的波浪把行船阻擋住了,側面表現了游泳者「風華正茂」,搏擊風浪,要做革命的中流砥柱)
8.B
9.C(細品全詩,可知:a處,主語是「陽光」,賓語是「眼簾」,「弄」字顯然不當,據下文「無論誰都不能驚醒你」可知ab兩處用的是擬人手法,「照」和「射」不能產生擬人作用,所以a處應選「撥」。「飄、吹、掠」也都不能產生擬人作用,所以b處應選「刷」。c處,「團」字與「松陰」搭配不當,「樹」和「片」與「撐」字搭配不當。只有「傘」字,既能與「撐」搭配,又能與「庇護」搭配。比較四個選項,答案當為C)
10.A
11.C
12.山 顏 端 看 寰 間 還 攀
13.指毛澤東從北京趕來重遊昔日革命根據地。
14.①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②歡樂祥和,清幽活潑,而又峭拔聳立(山)。
15.這句話應該和下闕首句連接起來理解。此句是說黃洋界地勢險要不足觀,可觀的是當時人民充滿壯志豪情的革命景象。
16.C
17.詩歌內容提示:詩的第一節寫的「掛圖、代數、琴、槳櫓」四個意象,表面看來並無聯系,其實和「思念」緊緊聯系在一起,寫出了內心思念的焦灼、煩躁、惆悵、失意等情思。「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極言時間之緩慢,「夕陽一樣遙遙地注目」極言距離之遙遠,兩個比喻,詩意全出,含蓄曲折地寫出了「思念」的那種焦灼感和迫切感。「也許藏有一個重洋,/但流出來,只是兩顆淚珠」,兩句詩形象地表明詩人內心雖有千言萬語要傾訴,卻藏在心裡,不讓它輕易流露出來。全詩寫「思念」,但不著一字,寫得纏綿、凄婉。
❻ 高一語文必修一練習題及答案(全套)單元測試卷
下互動作業
❼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練習
18個文言虛詞用法專練
要求:仔細了解各虛詞的基本用法,然後做題鞏固。
第一課時而⑴表示轉折關系,相當於「然而」、「可是」、「卻」。⑵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⑶表示假設關系,連接主語和謂語,相當於「如果」、「假使」。⑷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⑸表示承遞關系,相當於「而且」、「並且」、「就」或不譯。⑹通「如」,好像,如同。⑺通「爾」,你,你的。(8)[而已]罷了。(9)「而後」才,方才。(10)「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乃⑴於是,就。⑵才,這才。⑶卻。⑷是,就是,原來是。⑸竟然。⑹他的。⑺乃至,甚至。⑻可是。⑼而,又。⑽這樣。[11]你,你的。
[鞏固練習]
良乃入,具告沛公。
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
今君乃亡趙走燕。
諸葛亮真乃神人。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作計乃爾立。
何⑴什麼。⑵怎麼樣。⑶哪裡。⑷多麼。⑸為什麼。⑹怎麼。⑺作語助詞相當於「啊」。注意一些復合詞。
與
⑴解釋為:和、跟、同。⑵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⑶作實詞用,可解釋為「給予」 「結交、交好」。
其⑴用作第三人稱,表示領屬關系,相當於「他、她、它(們)的。」 ⑵其中,其中的。⑶活用作第一人稱。相當於「我(的)」、「自己(的)。」 ⑷用作第三人稱,相當於「他、她、它(們)。」⑸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遠指,相當於「那」之類的詞。⑺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是......還是...... ⑻指示人、事、物,有時表示近指,相當於「這」之類的詞。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⑽在句中表示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不概」、「可能」。(11)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
且⑴暫且,姑且。⑵將,將要。⑶而且,並且。⑷況且,再說。⑸尚且,還。⑹連接兩個形容詞,表示關系:又,又......又......。⑺同「夫」,句首助詞。⑻連接兩個動詞表示並列關系:一面......,一面......;一邊......,一邊......。⑼如果。
若⑴如果,假如。⑵像,好像。⑶你(的),你們(的)。⑷此,如此,這樣。⑸至於。「若此」如此,這樣。 [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
所⑴處所,地方。⑵用在動詞或者「介詞+動詞」之前,組成名詞性片語,相當於「......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所以」⑴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於用來......的方法是用來......的等。⑵表示原因。相當於「......的原因(緣故)」。「所謂」所說的。「所在」⑴到處。⑵所在之處,處所。
則⑴卻,可是。⑵那麼,就。⑶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⑷用在對比句中,相當於「就」。⑸就是。⑹原來是。⑺只。⑻同「輒」,總是,常常。⑼原來已經。(則是)只當是。(則則)贊嘆的聲音。
為⑴成為,變成。⑵做。⑶作為,當作。⑷是。⑸以為,認為。⑹被。⑺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⑻指心理活動。⑼有。(11)治理。(12)裝作。(13)為了。(14)給,替。(15)對,向。(16)因為。(17)則「於」,在,當
以1、為,由於。2、而。3、把,拿,用。4、以為,認為。5、憑,靠。6、按照,依照。7、根據。8、通「已」,已經。9、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10、在。11、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12、任用。「以為」1、把......當作或作為。2、認為。3、把......製成。
也⑴同現代漢語「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斷語氣。⑶用在句末,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⑷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⑸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語氣。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⑺用在句末,表示反詰語氣。⑻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也者)⑴語氣助連用,起說明或解釋作用。⑵用在句末,表示反問。(也與)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帶有反詰之意。(也么哥)句尾助詞連用,無實義 (也已矣)罷了。
於⑴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