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作參考文獻怎麼寫
教學論文的三種類型及其寫作方法
如果從內容的角度對目前常見的教學論文進行分類( 不包括課堂實錄、案例設計、敘事類手記、教育散文等) ,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方法型、觀點型、隨筆型。教研論文,顧名思義,是以論證和闡述為主的。上述三種類型的教學論文雖然都要求以論證和闡述為主,但在具體的寫作程式上,卻又有明顯的區別。准確把握這種區別,有助於我們更快地寫好論文,
也有助於讀者閱讀理解。那麼,這些教學論文各有什麼重點和要求呢? 下面逐一分析。
一、方法型教學論文
這是一種介紹具體教學方法和經驗的論文。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通常會摸索出一種新穎而有效的操作方法,或者是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應該說,任何一個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都會有自己的好方法和好經驗。當這種方法和經驗相對成熟時,我們就可以通過總結和提煉把它寫成教學論文。這種論文的標題,通常是用《……的嘗試》(做法、應用、實踐、探索),或者是一個具有操作性的句子。比如:《鼓勵學生走生活作文之路的嘗試》《「自學——質疑——釋疑」的閱讀教學的應用》《用經典範讀引領學生進入文本》等。方法型教育教學論文的寫作程式一般為——
1.闡述運用方法的依據
為什麼要運用這種方法?依據是什麼?任何一種新穎方法的運用,不可能憑空捏造,總會有一定的背景。背景通常有兩種:現實背景和理論背景。現實背景是指當前教學中的實際情況和客觀存在;理論背景是指新的教學理論和思想。方法介紹之前,應該把它扼要地寫清楚。寫清楚背景,有助於增強論文的現實針對性,有助於增強方法的實用性。如果這種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較冷僻,還有必要對概念作些詮釋,
以便讓讀者一讀開頭就能明白。
2.介紹方法的實施過程
這是教學論文的重點部分,必須對方法作詳細的敘述。介紹方法要根據具體情況,有的方法是漸進式的,有邏輯順序,這就應該按邏輯順序一步一步地介紹;有的方法是並列式的,沒有嚴密的邏輯性,這就可以根據先主後次的順序來介紹。在介紹時,小標題中不要用空洞的、玄乎的詞語,也不要用表示結果的話來代替操作,要盡量用操作性的語言,直接寫明怎麼做。比「如每學期向學生推薦三篇時文美文」,如果換成「用時文美文陶冶學生情操」,那操作性就大大削弱了。介紹過程時,最好用小標題,分條列項。如果操作步驟較多,在小標題下還可以再分幾個方面來說。總之,方法的介紹要有層次性,力求讓讀者讀起來方便。
3.陳述方法實施的效果
一種科學而新穎的方法實施後,往往會取得理想的效果。作為方法型的教學論文,有必要把效果陳述出來,以引起讀者的關注。效果有顯性和隱性兩種,對顯性的效果,能夠用數據說明的,盡量用數據;對有些無法用數據說明的,可舉例說明,選擇一兩個典型事例。陳述效果時,最忌諱的是光說些大而空的話,比如「提高了積極性,激發了興趣」。用事實說話,讓人心服口服,是這一部分的關鍵。當然,陳述的效果必須與實施的方法相關,不要把與本方法毫不相乾的效果也統統扯上去。
4.陳述應注意的若幹事項
某種方法在實施過程中,肯定會碰到一些想像不到的問題,比如本來以為某個環節很簡單,實際上卻非常復雜,或者本來以為學生很感興趣,可實際上興趣不大;有些方法在實施時,必須有充分的物質准備和心理准備。而這些,對沒有經歷過的人來說,可能不會注意。總之,某種方法在實施前、實施中、實施後要特別注意些什麼,都要交代清楚,以免讀者走彎路。這部分可簡單些。
對於處於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來說,最喜歡看的就是方法型的教師教學論文,因為它最實用,學了馬上可以在自己的實踐中運用;最容易寫的也是方法型教學論文,因為它來自自己的實踐,都是自己曾經做過的和想過的,寫起來比較順手。如何使方法型教學論文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如何使介紹的方法更有普遍的指導性,這是寫作方法型教學論文的關鍵所在。
二、觀點型教學論文
在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思考,往往會產生一些新的觀點和想法,不吐不快;一旦有了新的觀點和想法,又覺得它會對現實有一定的警示意義和指導意義,就總想把它表達出來,於是就有了觀點型教學論文。觀點型教學論文是直接闡明作者觀點的,常常用這樣的句子形式作為標題《要……》《……是……》《應該(必須)……》等。例如《低年級學生要特別注意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學設計應該簡單扼要》。觀點型教育教學論文的寫作程式一般為——
1.根據現狀提出觀點
觀點總是通過對現狀的分析提出來的,它是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可以先羅列一些現象,陳述一二個具體事實,然後從現象和事實中概括出自己的觀點來。這里的現象和事實必須具有典型性,不是個別的偶然的;觀點必須是旗幟鮮明的,不要含糊其辭,當然也不能絕對化或極端化。例如浙江有位教師最近通過尚在使用的浙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和將要使用的根據新課標編寫的人教版教材進行比較後,寫了篇教學論文,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正面臨著全新的挑戰。這個觀點建立於兩種教材的比較,由於馬上要使用新的教材了,因而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有些人,為了讓自己的觀點吸引人,用聳人聽聞的語言形式來表達,這是不可取的。
2.擺出依據分析觀點
光有觀點是沒有說服力的,只有通過具體的論證,才會使觀點站立起來,才能為讀者接受。這一部分就是論證觀點。論證通常有理論依據或事實依據。理論依據就是用邏輯思維進行推理、演繹或概括,常常要引用一些名人的觀點作為佐證;事實依據就是擺出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實。一般而言,依據越充分,就越有說服力。例如上文說的「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正面臨著全新的挑戰」這個觀點,作者就是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論證的:
A.課內分量明顯增加;B.課外閱讀要求提高;C.課文理解難度加大;文本內涵豐富多元;E.知識分布鬆散無序。對這些依據,作者自然都作了詳細分析,或舉例說明,或用統計數字,或運用對比等。這一部分是此類文章的重點,它的篇幅應該佔全文的三分之二以上。
3.得出結論指出對策
經過詳盡論證後,往往要有一段結論性的論述。這段陳述,可以是觀點的重申,可以是主要觀點的概括,可以是觀點的延伸,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希望,還可以提出一些新的思考。這段文字不必多,但必須集中、有力。
觀點型教學論文是表達個人思想觀點,特別是全新的觀點,往往會有一部分人接受不了,這並不重要,也不要考慮得太多,關鍵是要能自圓其說。此類論文的觀點必須鮮明,如果怕有不同意見而不敢直說觀點,故意表達得含含糊糊,那就寫不成任何文章了,這也是觀點型教學論文的大忌。
三、隨筆型教學論文
眼下,教育隨筆的寫作非常繁榮,應該說,這是一種很好的現象。隨筆簡短、隨意、取材方便、形式活潑,寫起來又不必佔用大量的時間,十分適合處在第一線的教師寫作。隨筆的寫法靈活多樣,似乎很難用一個固定的程式來概括,但通過大量閱讀時下教育類報刊的隨筆,我們還是可以概括出一些基本思路。或者說,這種基本思路是符合一般的思維習慣的。隨筆類教育教學論文的一般的寫作程式為——
1.敘述事例引出想法
教育隨筆往往是由一個具體事例作為由頭。對這個事例的要求是:真實、生動、有新意。真實,就是事例必須是生活當中確實存在的,是自己所見所聞甚至是經歷過的,而不是隨意捏造的,或者道聽途說的;生動,是指事例有一定的故事性,而且比較有趣,或者有經典細節的,可讀性較強,不是那種平淡無奇的老生常談;有新意,指的是事例能折射出某種新的動向、新的意識,或者是一種新的現象的端倪。例如下面這個事例:
這是一次區級優秀小學語文教師語文教學課堂展示活動。第三位上場執教的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她執教的課文是《董存瑞捨身炸暗堡》。因為是借班上課,上課伊始,老師為了調動情緒,活躍氣氛,她問學生「:你們最崇拜的是誰?」學生紛紛舉起了手,有的說崇拜球星羅納爾多,有的說崇拜影星趙薇,有的說崇拜棋王聶衛平……待學生講了一些崇拜對象後,老師反問:「你們猜,我最崇拜誰?」話音剛落,學生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老師崇拜董存瑞。」一聽這么整齊的回答,坐有近百位聽課教師的多媒體教室里頓時爆發一陣鬨笑。老師們為什麼笑?笑學生回答得巧妙?笑學生回答得整齊?恐怕都不是。本來,老師也許是要說崇拜董存瑞的,可是,這一陣鬨笑,使老師尷尬了,語塞了,她承認不行,不承認也不行。
這個事例無疑是新穎而有新意的。事例的敘述應該簡潔而不粗略,具體而不煩瑣,不要用籠統的概括,也不要用細膩的描繪。事例是否具有典型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隨筆的價值。因此,精心選擇事例是寫好隨筆的第一步。引出事例後,可以說說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旁徵博引深入分析
事例的內涵總是多元的,往往可以從多方面來思考,產生不同的想法,但在教學論文寫作時,
不能想到什麼寫什麼,不能方方面面都寫,而是要抓住感受最深的、有新意的、最有現實意義的一點來展開。在這一層寫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A.不要就事論事,只作簡單的判斷,說這個現象好或不好,簡單的判斷是容易的,但這是沒有說服力的。
B.要透過現象看實質,作深層次分析,挖掘出潛伏在現象背後的根源。例如有一篇《教學的尊嚴在於思想》的隨筆,在舉出事例後分析:「有些教師太聽話,他們規規矩矩照著課本教,他們不折不扣地按參考書上說的辦,他們把課本和教參作為絕對正確的聖旨,不敢越雷池一步。為什麼會這樣謹小慎微、唯唯諾諾呢?分析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他們以為這樣教就不會錯,保險,因為課本和教參就是這樣,如果說錯了,那也不是我的責任;二是他們以為這樣教,就能有效應對考試,考試的內容總是課內為主,課外是沒底的,課內是抓得牢的;三是這樣做省力,課本和教參里現成的,拿來就可用,不用動任何腦筋,而且誰也不會說」。這個分析,實事求是,很有說服力。
C.分析要旁徵博引,要打開思路,從多方面簡述,以增強文章的深度和廣度。還是《教學的尊嚴在於思想》一文,在分析原因後,有這樣一段引申和發揮
「四百年前法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帕斯卡爾曾經說過:『人只不過是一棵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棵能思考的蘆葦。』因而他又說:『人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帕斯卡爾一生體弱多病,只活了39歲,但在身後卻為自己留下了高聳的紀念碑。他的《思想錄》給無數人帶來心靈的慰藉。帕斯卡爾後面的這一句,粗粗一聽,似乎有點不可理解,細細一想,卻頗有道理:一個沒有思想的人,一個被別人的思想牢牢控制的人,一個有思想卻無法表達的人,還會有多少尊嚴?那還不是奴才!這里,我想冒昧地引申一下:教師教學的全部尊嚴也在於思想。一個教師想在教學上獲得尊重,就必須有自己的個性和思想。一個沒有自己教學思想的人,是不可能贏得學生尊重的,也是不可能贏得同行的贊賞的。」這段旁徵博引,不但突出了立意,而且使論述更富有力度, 同時,也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
3.照應開頭表明態度
以事例為由頭的教育隨筆教學論文,結尾處一般有這樣三種寫法:一是照應開頭,對事例作結論性的判斷;二是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三是強調和重申自己的觀點。《教學的尊嚴在於思想》一文的結尾是這樣的:「思想是一種尊嚴。人最大的恥辱是不善於思考,最大的痛苦是思想被壓制,有話不能說;人最光榮的就是自己的思想得到別人擁護。作為當代教師,不能只是傳播思想,而是應該努力體現自己的思想,實踐自己的理想。」這個結尾無疑是對自己的觀點作了進一步的強調。
在各種教育教學論文文體中,隨筆型教學論文的寫作是最無定式的。但隨筆教學論文的幾個特點是最為重要的:立意的新穎性,材料的生動性,語言的活潑性。
㈡ 關於小學語文參考書
當然是:「小學教材全解」嘍,該系列叢書從點,線,面,體四個角度對教材版進行全方面解讀,達到了教材內容權全解,教材習題全答,教學資料全有!更別提課文解析,而且人教科標版,人教大綱版,北師大版等等,那真是應有盡有,絕對滿足你的口味!!!
這個答案不錯吧!拜託置為「最佳答案」吧
謝啦!!
㈢ 小學語文活動課活動設計參考什麼資料
培養知識能力,提高語文素質,是當前素質教育的研究課題之一。國內外大量資料表明,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培養語文的知識能力,一方面要靠課堂教學方面的努力,另一方面要靠課外閱讀的啟迪,第三方面靠語文課外活動的鍛煉。開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對於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使之成為社會主義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一、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語文能力的基本因素是聽說讀寫,人們交流思想都離不開它們,開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應著重從聽說讀寫諸方面加強指導,指導它們的活動內容和形式。
(一)以指導寫作的活動內容和形式
1、觀察日記 指導學生觀察生活,寫觀察日記,可以開闊學生視野、豐富知識、積累材料、發展智力、陶冶情操,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基礎要確定觀察的觀點,全面了解事物在不同領域中變化發展的情況,要有計劃有重點地觀察,做到邊觀察、邊思考、邊記錄,逐步養成觀察生活,寫觀察日記的良好習慣。
2、課外練筆實踐證明,課外練筆是補充課內作文統得較死,容易脫離學生實際的有效途徑。課外練筆是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點,小學生思維幼稚,尚未成熟,認識生活欠全面。在鼓勵學生大膽放筆同時,應積極引導教育學生正確分析評價各種生活現象。練筆內容,應學會「寫日記」、「寫一般書信」、「做讀書筆記」等。指導練筆方法可通過優秀練筆,進行正面誘導。每學期或每周規定篇數和字數,並作為作文教學的部分成績計入成績表。
3、寫作競賽寫作競賽包括書法競賽和寫作競賽。開展這兩項活動有助於提高小學生的書寫能力和寫作水平,可以使其中的佼佼者脫穎而出,發現和培養語文尖子。參賽者往往面廣人多,興趣盎然,效果良好。各級語文教研機構,語文報刊等組織的競賽活動,語文教師有責任積極組織學生認真參加。
指導寫作競賽,要在抓好平時訓練基礎上進行,並在競賽活動的推動下促進平時的寫作訓練,要及時表彰優勝者,展覽他們的作品,可以匯編成冊,並將最佳作品推薦發表,以資鼓勵。
(二)以聽說為主的活動內容和形式
1、朗誦會 朗誦是將作者靜態的書面文字轉變為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朗誦內容可以從書刊上選擇,以可以由學生自己撰寫。所以,舉辦朗誦會能全面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藝術欣賞和表演才能。朗誦形式有獨誦、對誦、集體誦,還有配樂朗誦、化裝朗誦等。
2、演說會 演說是就某一問題表達自己的意見或闡述某一事理的語言藝術邊沿形式。演說活動能發展智力,訓練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宣傳群眾,動員群眾的社會活動能力。演說會的形式有專題演說,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有即興演說,如當場出題或看圖象再演說等。指導演說,要激發學生強烈的發表欲,用普通話講,要學會停頓,隨時與聽眾交流思想,做到邊說、邊交流、邊調整。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能力水平,應降低要求,激發興趣。
3、 故事會 故事會是學生喜愛的活動,尤其是小學生。它可以訓練口頭敘述、描寫、抒情的多種方式的表達能力,使學生受到故事清潔、人物思想的熏陶,提高課外閱讀能力。故事內容要具有生動性、趣味性、教育性,可以選講古今中外的故事,要重視選講富於時代氣息的現代故事。可以層層選拔,舉行「故事大王」等競賽,做到普及與提高相結合。
二、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指導的原則和方法
小學語文課外活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開展這一活動,要做許多細致的工作。這里提出一般的原則和方法,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一)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指導的原則
1、寓教於樂
語文開外活動要做到動中有樂,樂中受教,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活動內容要體現思想性和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語文課外活動要貫徹寓教於樂的原則,既要是受教育的過程,又是充滿樂趣的活動。
2、學生活動與教師輔導相結合
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自己組織、開展活動並及時總結評比。教師不要事事包辦代替,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活動能力和創作能力。但是,教師也不能袖手旁觀,而是要自始至終給予關心、輔導,主動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當好參謀和顧問。
(二)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指導的方法
語文課外寫作、聽說活動指導的方法要根據具體內容而定。一般指導的方法如下:
1、認真制定計劃。應寫明每項活動的目的、內容要求、時間和負責人等。有些活動可列入班隊工作計劃中。
2、建立組織。先應調動學生的不同興趣和愛好,讓學生自願參加各種組織活動。其次要選拔有特長有能力的學生成為骨幹,保證活動順利進行。
3、深入進行臨場指導。重要的是要在實踐活動中進行具體的個別的臨場指導,如范讀、范寫、范講、范演等。
4、做好總結評比工作。每次大的活動和每學期結束,要做好總結評比工作,及時表彰,積累經驗,展示成果,鼓勵先進,推動後進。
㈣ 小學語文論文參考文獻有哪些
國超,《我國小學語文教材發展初探》,《探索與實踐》,2002 年第二版期.
[2]崔巒主編:《小學權語文教學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年.
[3]董蓓菲主編:《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年.
[4]付宜紅著:《日本語文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年.
[5]朱紹禹、庄文中主編:《國際中小學課程教材比較研究從書·本國語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
㈤ 求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參考文獻10條
推薦你一個網站,中國知網,有不少相關論文,都是公開發表的專業論文. 近代學制中的小學語文教學
鄭國民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6年 第1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近代學制中的小學語文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博士鄭國民近代的語文教學是我國語文教育史上的過渡時期,無論是教學的目的、內容,還是教學的方法,都具有鮮明的二重性的特徵,既保留著幾千年沿襲下來的傳統,又逐漸增添了當時的特殊的社會發展階段 ...
被引用次數: 3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2. 小學語文教學書訊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2003年 第1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00小學語文備課藝術12.00小學語文教學藝術16.00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11.00小學語文教學疑難答問13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3. 談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
易昌波,王天白 文獻來自: 江西教育 1981年 第1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要明確教學任務,切實搞好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過渡。 1、由識字教學過渡到閱讀教學。一,二年級識字是重點,三年級雖也有識字的任務,但重點已轉到閱讀上。語文教材取消了集中識字和給獨立閱讀課文全部注音的形式。因此,識字主要以學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4.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文獻來自: 四川教育 1980年 第08期 CAJ下載 PDF下載
這兩點是和一二年級不同的。另外,由於學生已經學會查字典,在識字教學的教法上也應和一二年級有所區別,要加強查字典的訓練,培養學生自學生字的能力。 (1)讀准字音課本中的所有生字都有注音,基礎。11練中鞏固漢語拼音的作業有{5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5. 關於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的調查
丁煒 文獻來自: 上海教育科研 2002年 第10期 CAJ下載 PDF下載
使u語交際教學的理論和實踐逐步走向成熟上誨右|盲n研2002年第10卿關於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的調查@丁煒$上海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
被引用次數: 4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6. 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探討
雷小芳 文獻來自: 文教資料 2005年 第27期 CAJ下載 PDF下載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無定法,只要教師善於發現,注重引導,日常生活中識字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留心生活,你會有無盡的發現。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探討@雷小芳$耒陽市紅衛煤業公司子弟學校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7.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評價方法
吳愛寶 文獻來自: 上海教育科研 1987年 第06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全面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整體發展,還有待於不斷研究和完善。32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評價方法@吳愛寶<正> 二年級階段總結性考察是整個小語教學過程中一項關鍵性的評價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8. 中日現行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比較
付宜紅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7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二、中日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在具體內容上的不同首先,表現在小學語文教學總目標方面。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這樣概括的:「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9.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崔巒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7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語文教學的目標和語文教學應做的全部工作。怎樣在語文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 ... 充分發揮語文教學育人的作用。在強調語文工具性的時候,要防止出現淡化思想性、削弱語文教學進行思想教育的偏向。2 ...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0.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散性思維訓練
戴玉琴,趙海 文獻來自: 教育科學研究 2002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散性思維訓練@戴玉琴$北京市朝陽區勁松第四小學中學!高級教師100021 @趙海$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1. 新課程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構建
姜迎雪,白先傑 文獻來自: 吉林教育 2005年 第09期 CAJ下載 PDF下載
根據以讀為本的閱讀教學達標模式,我們進行了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以語文第二冊第14課《荷葉圓圓》第二課時為例。第一步,復習上節課認讀的生字詞。第二步,交待學習目標。這節課第一展示朗讀課文的水平,第二展示寫字的水平。然後教師出示課件《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2. 小學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之我見
盧松春 文獻來自: 龍岩師專學報 1997年 第04期 CAJ下載 PDF下載
筆者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應以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為核心,並以此為目的進行教學全過程的改革。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體現如下特點:一是以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語文教學大綱》為依據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3. 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研究
王本中 文獻來自: 電化教育研究 1996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各試驗學校產生了一批優秀的教案及課堂教學實錄資料。 2.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質最。通過教學試驗,對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都產生了十分顯著的效果。主要表現在: (1)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由於學生對使用計算機很感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4. 探源尋根 根深葉茂——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之淺見
田本娜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法 2004年 第10期 CAJ下載 PDF下載
總結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四、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要根深葉茂 今天我們要改革小學語文教學,怎樣才能使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紮根傳統,面向現代,形成根深葉茂的態勢呢 ... 繼承並發展了傳統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必須紮根傳統,面向現代:要以科學的發展觀學習傳統、發展語文教學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5. 馬關縣舉行小學二年級語文、數學課堂教學競賽
楊壽瓊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 2005年 第09期 CAJ下載 PDF下載
馬關縣小學二年級語文、數學課堂教學競賽分別在城東學校、城西學校同時舉行。這次競賽有各鄉鎮、城區3校推薦出來的語文、數學各17位選手參加,觀摩人數達600餘人。此次競賽呈現出3個顯著特點:一是參賽教師的素質明顯提高,尤 ... 馬關縣舉行小學二年級語文、數學課堂教學競賽$馬關縣教育局教研室@楊壽瓊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6.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原理(上)
田本娜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法 2001年 第09期 CAJ下載 PDF下載
提高語文教學的創造性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原理(上)$天津師范大學@田本娜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7. 美國的小學語文課程和閱讀教學
吳忠豪 文獻來自: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2年 第03期 CAJ下載 PDF下載
美國的小學語文課程和閱讀教學@吳忠豪$上海師范大學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心<正> 一、美國小學的語文課程。 美國小學的課程一般分為語文、數學、社會學、科學、藝術(畫圖、音樂、舞蹈)、體育等。而用於語文課程的教學時間遠遠超 ...
被引用次數: 1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8. 試論素質教育中的小學語文教學
戴佩瑤,徐文博 文獻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 1997年 第03期 CAJ下載 PDF下載
也是小學語文落實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四、語文教學評價與語文素質評價教師教學工作評價和學生語文素質評價是一種新的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成績考查方法,它對教育效用予以價值上的判斷,是指導教學和推動教學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 ... 能全面地、深層次地評價學生的語文素質試論素質教育中的小學語文教學@戴佩瑤@徐文博 ...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19. 小學二年級語文《一株紫丁香》片段教學案例比較
陸燕 文獻來自: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04年 第02期 CAJ下載 PDF下載
這種教學效果與第一次的教學效果簡直是天壤之別。小學二年級語文《一株紫丁香》片段教學案例比較@陸燕$江蘇省海門市育才小學!226100 ...
被引用次數: 0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20. 中韓兩國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比較
權瑚 文獻來自: 課程.教材.教法 2001年 第05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對中韓兩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情況作一大略的比較 ,以幫助大家了解韓國小學語文教學狀況 ,為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中國朋友提供一點參考資料?...
被引用次數: 2 文獻引用-相似文獻-同類文獻
查語文教學 的定義
搜小學語文教學 的學術趨勢
搜年級 的學術趨勢
翻譯 二年級小學語文教學
搜索相關數字
山東省少年級運動員
年級學生作業量
年級語文教輔書成本價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參考資料:中國知網
開發表的專業論文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學到老。
㈥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參考文獻有哪些
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縮小誇張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隻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塊天地超前誇張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後出現她還沒有端酒杯,就醉了。
㈦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是什麼性質的參考文獻
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回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答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㈧ 小學語文教師考試要看哪些參考書
我用的也是教學參考用書和備課手冊,我感覺很好的,在加上晚上查下網上相關參考書就可以了
㈨ 小學語文,求推薦教學參考書,關於作文的
我剛開始教小學作復文時也是很迷制茫,自己會寫但是感覺不會教,又怕教不好,去網上搜資料,看到有推薦本《優秀教案》的,就搞了一本,還真的挺不錯的,每課都是兩個教案,可以隨意選擇,還有課件和其他的一些電子版資料,自己可以修改調整,所以我後來就一直在用這套書,課文更新了也可以免費去跟客服要電子版的新教學設計,就很方便啊,我慢慢也就知道怎麼教效果更好了。。我的回答您是否明白?不明白的話,歡迎隨時提問
㈩ 學裡面的語文學科教學參考書有哪些
語文教材與課外豐富的文本資源互通聲息,互相呼應,是花與葉,枝與根一般的親密。把豐富的課外文本資源引入課堂教學,能使語文課堂更具語文味道,在情感上更動人心弦,對教材的理解上更深入透徹。 一、描寫空白處的填充 小語教材中有許多文本是節選的,如《少年閏土》選自魯迅的小說《故鄉》, 《最後一頭戰象》選自沈石溪的小說《最後一頭戰象》,《懷念母親》選自同題散文《懷念母親》等。在進行此類課文的教學時,適當引入與本文相關的一些課外文本資料對課文內容進行補充,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中的關鍵詞句,體會文中蘊含的深情。 如《懷念母親》一文,如果單單從課文中去閱讀,學生很難理解季老「我痛哭了幾天, 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這樣的情感,更無法真切觸摸到作者當時極度的悲痛。如何有效突破這個難點,在讓學生聯繫上下文說說自己的理解後,我適時地出現了兩段文字資料: (一) 到了中秋節——農民嘴裡叫「八月十五」——母親不知從哪裡弄了點月餅,給我掰了一 塊,我就蹲在一塊石頭旁邊,大吃起來。在當時,對我來說,月餅可真是神奇的東西,龍肝鳳髓也難以比得上的,我難得吃一次。我當時並沒有注意,母親是否也在吃。現在回想起護酣篙叫蕻既戈習恭盧來,她根本一口也沒有吃。不但是月餅,連其他「白的」,母親從來都沒有嘗過,都留給我吃了。她大概是畢生就與紅色的高粱餅子為伍。到了歉年,連這個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二) 有一次我回家聽對面的寧大嬸子告訴我說:「你娘經常說:『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他走的! 』」簡短的一句話裡面含著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 母親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啊! 然而這個兒子卻始終沒有歸去,一直到母親離開這個世界。 「這是存留在作者腦海中的關於母親最深刻的記憶和最深切的悔恨了,當母親突然離 世,作者內心深處又怎能接受?讓我們有感情地再來讀讀這句話。」 應當說這兩段文字描寫使一個含辛茹苦、慈祥溫暖的母親形象更為豐滿與動人,很恰當地彌補了課文中描寫的不足。而季老朴實的語言中所蘊含的對母親的深情也能深深打動孩子的心,課文學習的難點便迎刃而解。 二、情感基調的鋪墊 「語文課堂首先是情感的課堂。」這樣的定位是因了語文教材中豐富的情感因素。除卻少數說明文、議論文外,新課程的小學語文編排體系中多選用文筆優美、情感豐富的文本作為教材。學生對課文的學習不僅是一次字詞句篇章的知識積累,更是一次生動而豐盈的感情體驗。而課外文本資源的引入,能很好地為這種情感的產生做好鋪墊。 如教學《伯牙絕弦》一文時,教師先用大屏幕逐一出示了四句詩詞: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韻依依,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覓。——華而實 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明·馮夢龍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南宋·岳飛 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深相知。——北宋·王安石 在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教師領著學生逐句追問:人生最難覓的是什麼?朋友易得,而知音難求;愁腸百結,瑤琴弦斷,卻無人能懂,該是多麼叫人悵惘。這知音讓人從千年前追尋到千年後,他到底又去了哪裡?今天我們就要循著知音的蹤跡,去感受其中的知音情懷。 的確,正因為自古知音難覓,才有伯牙、子期知己相投,靈犀相通的極度欣喜愉悅;才有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的悲愴絕決。教師從豐富的古詩詞資料中引入四句寓意深刻、情感深沉的句子,通過動聲動情的朗誦,讓學生初步感知知音的難求,知己的可貴以及失去知音的孤獨與凄涼,為課文的有效學習埋好情感的伏筆。 三、情感高潮處的升華 一字一句總關情。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情感性是語文學習最富魅力之所在。我們行走在語文這條花香四溢的通渠中,能撲面迎來「昔我往兮,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的惆悵,能觸摸到「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的深情,能采擷到 《月光曲》中月籠平洋般的清幽,能感受草蟲村落里無憂無慮的快樂。語文的豐富不僅僅在於文筆的變化多端,更在於每一段文字里有著不同的經歷,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感受以及跌宕起伏的情感波瀾。而在語文課堂上,在師生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感情趨向熱烈的時候,一段優美的文字,更能把整堂課點燃,點亮,從而達到情感的升華,給學生留下鮮明的印象。 如教學《老人與海鷗》一文。文中的老人十幾年如一日,年年冬天來到翠湖邊上餵食海鷗,與海鷗結下了親人般的情誼。老人逝世後,一大群海鷗圍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成兩行靜靜為老人守靈……人與動物間純潔深厚的情感足以打動每個讀者的心。在課文學習行將結束時,老師動情地說:「老人雖然離去了,但在海鷗的心裡一定牢牢記住了這位老人,我們心裡也牢牢記住了一位老人和這一群懂得感恩的海鷗,最後讓我們用一首小詩來結束今天的學習: 永遠在一起 怎能忘,那隻為了海鷗的每一個冬日; 怎能忘,那天地間有聲有色的樂章。 肅立不動的守護,卻留不住往日的歡樂, 翻飛盤旋的旋渦,卻挽不回親人的腳步。 我們對老人說:您放心吧,一路走好; 我們對海鷗說:別太悲傷,親人在含笑望著你們; 我們對圍觀的人說:讓我們的心永遠銘刻這動人的一幕: 我們對地球上所有的人和動物說:我們就像親人一樣,讓我們永遠在一起,在一起…… 在背景音樂中,學生聲情並茂地朗讀著這首小詩,不少孩子的眼裡閃出了淚花。 這淚花,是孩子內心情感達到高潮處的真實渲瀉,是因人與動物之間純美情感的最真切感動。一首引入的小詩濃縮了課文的精華,也點燃了孩子心頭情感的導線,使課堂結束在情感最高潮處,心靈最震撼處。 四、文本內涵的延伸 在博大浩渺的語文天地里,常常有著同工異曲的奇妙。就如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與好友秦觀不同的字謎可以暗指同一個漢字一般,在豐富的課外語文寶庫中同樣也有許多優秀的文章可以與我們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優美課文相互應和,發出同一個聲音。我們把這些或文字優美,或觀點鮮明的閱讀資源引入課堂,可以有效地延伸文本,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如教學《少年閏土》一文,在學生聆聽閏土講的希奇事,了解「我」從心底里產生的對閏土的欽佩與羨慕後,問學生:「如果讓你和閏土交換童年,你願意嗎?」在學生自由發表觀點後,教師出示了周國平的《童年的價值》一文,讓學生兩文對照,說說自己的想法: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不起眼的。大人們都在做正經事,孩子們卻只是在玩耍, 在夢想,彷彿在無所事事中揮霍著寶貴的光陰。可是,這似乎最不起眼的童年其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季節。粗心的大人看不見,在每一個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個靈魂在朝著某種形態生成。 對聰明的大人說的話:倘若你珍惜你的童年,你一定也要尊重你的孩子的童年。當孩子無憂無慮地玩耍時,不要用你眼中的正經事去打擾他。當孩子編織美麗的夢想時,不要用你眼中的現實去糾正他。如同紀伯倫所說:孩子雖是借你而來,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愛,卻不可給他想法,因為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執意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軌道, 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正是在粗暴地奪走他的童年。 在文本中,魯迅與少年閏土的對話,表面上是羨慕閏土心中裝滿無限希奇的事,實質上,是在向那個時代討還這他少年應有的故事與夢想。而周國平用哲學家的睿智,簡明扼要地表達了這種想法,說出了孩子心中最想說的話。這一課外閱讀資料的引入,不僅延伸了課文的內涵,更拉近了與孩子心靈的距離,讓孩子對課文的理解也更上層樓。 五、閱讀視野的拓展 「語文教本只是些例子。」葉聖陶老先生的話深刻地提示了教材與課外閱讀材料之間的淵源關系,我們既要指導學生在語文教材中如何學習語文,更要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加以實踐運用,以提高閱讀與理解能力。而教師在課堂內巧妙地呈現相關文本,恰可起到橋梁與紐帶的作用。 再如《少年閏土》一文,魯迅與閏土後來真的沒再見過面嗎?並不是,三十多年後,魯迅重回故鄉,又看到了閏土。當學生讀到這一段文字里,腦里必定會有許多的疑惑出現:閏土為什麼變成了現在這個樣 子?這三十年來的生活,他怎麼過來的?他叫魯迅老爺,為什麼?」 蔡元培先生說過:「我們教書,是要引起學生的讀書興趣,做教員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 字一字地都講給學生聽,最好使學生自己去研究」。讓學生讀而有疑,進而引起進一步閱讀了解的願望,這便是教師引入這段文本,誘導學生急於去閱讀小說《故鄉》的全部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