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小橋流水人家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小橋流水人家

發布時間:2020-12-29 01:31:17

⑴ 五年級上課文《小橋流水人家》是冰心寫的嗎

作者資料:
(1906.9.5- 2000)原名謝鳴崗,字風寶,湖南冷水江鐸山人。小時隨父讀四書五經,後就讀於湖南省立第一女校(又名湖南第一女子師范),未畢業即投筆從戎,於1926年冬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前身)。經過短期訓練,便開往北伐前線汀泗橋與敵人惡戰。她的《從軍日記》就是在戰地寫成的,發表於《中央日報》副刊。1927年軍政學校女生隊解散,先後入上海藝大、北平女師大學習。從北京女師大畢業後,她用幾部書的稿酬作學資,赴日本留學(1931年)。因堅拒出迎偽「滿洲國」皇帝溥儀訪日,而被日本特務逮捕。在獄中她大義凜然,英勇不屈,當面揭露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行,受到極為殘酷的腦刑、指刑、電刑的嚴重摧殘。被遣送回國後,她又第二次更名改姓赴日本留學(1935年),就讀於早稻田大學研究院。遇到「七·七」事變,為救祖國危亡憤而返國,組織「戰地婦女服務團」,自任團長開往前線。在火線上救助了大批傷員,並做了大量的宣傳鼓動工作。她是無可爭議的女中豪傑。
抗戰爆發後組織湖南婦女戰地服務團,赴前線參加戰地工作,寫下《抗戰日記》。抗戰後期還在重慶主編刊物。曾任北平女師大、華北文學院教授。1948年赴台灣,任台灣省立師范學院(後改為師大)教授。1971年因右腿跌斷退休。現居美國舊金山。
據不完全統計,她一生出版的小說、散文、游記、書信等著作達80餘種、近400部、2000多萬字。代表作《女兵自傳》,相繼被譯成英、日等10多種文字。
謝冰瑩是當代著名女作家,因為歷史原因,加上冰瑩性格耿直,在她諸多作品中,多有不隨潮流的言論,因而她的許多作品難以在大陸與廣大讀者見面。當法國文學泰斗羅曼·羅蘭向全世界讀者推薦《女兵自傳》時,家鄉人竟不知此書為何物。我是有幸較早讀到冰瑩作品的人之一。家父與她在龍潭塾館同學1年,1943年冰瑩回到故鄉,送給家父一本《冰瑩近作自選集》,珍藏了許多年,我初識文字時即開始讀,讀過多遍。不知何原因,讀她的作品,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
謝冰瑩在家鄉冷水江市鐸山度過了她的金色童年,至今流傳著許多有關她的故事。
謝冰瑩最早就讀於龍潭塾館。在謝冰瑩就讀之前,已有40多位男生在此讀書,且都是謝姓。家父姓蘇,因外祖父姓謝,是先生的堂兄,住在塾館旁邊,且資財富足,塾館先生礙於外祖的面子,就收下家父這位異族弟子。塾館不收女生,由於小冰瑩的執著,塾館先生不得不破例。自此,這兩名特殊學生開始了他們一年的同學生涯。
謝冰瑩由母親領來上學,當時才10歲,長得俊俏,穿著整潔,是大家閨秀模樣。小冰瑩和男生分開而坐,當時塾館授課,和現代完全不同,是先生點名「某某生」,學生即捧著書站到先生桌前,先生指著課本斷句、解釋,然後,學生回座位高聲朗讀課文,讀熟了,又捧書站到先生桌前背書。學生不分年級,但程度不同,課本也不同,有的讀《三字經》,有的讀《孟子》、《論語》,小冰瑩讀《女子國文》、《四字女經》等書。她很少高聲朗讀,默讀兩遍即能背了。小冰瑩沒事做的時候,就靜靜地聽先生點書,聽同學背書,居然將同學們的功課也都記下了。當男同學搖頭晃腦背書背不下去時,她就提醒他們,先生免不了要狠狠瞪她幾眼,同學們對小冰瑩的記憶力深表佩服。
先生有一頂青緞布做成的皮帽,盡管帽沿上汗跡斑斑,氣息也不好聞,但他總是鄭重其事地擺放,上廁所從不戴帽子。每當先生上廁所時,淘氣的冰瑩就把先生的帽子戴在自己頭上,做些滑稽動作,引得同學們發笑。先生剛從廁所出來,同學即向小冰瑩報信,冰瑩復將瓜皮帽端端正正放在原處,裝成沒事一般。有一次,被先生看見,先生狠狠地瞪了瞪小冰瑩,想說點什麼,終於沒有說,在教室里踱來踱去,許久才把帽子戴了,大家才鬆了口氣。
先生高度近視,鼻尖貼著書本,說話聲音很大,情急時還有點打結,口裡不時濺著唾沫星子,穿著也不講究,他對小冰瑩很好,平時呼「鳳寶」、「鳴鳳」(是冰瑩兒時的名字)。男生犯規了,他狠狠地罵和抽打手心。但對小冰瑩僅打過一次,而且是輕輕地。那一天,上課鈴響了,愛吵鬧的小冰瑩倚靠著門,高高抬起一隻腿,跨在門檻上,要男同學鑽過去,膽小的鑽了,多數不肯鑽,先生看見了,真的發火了,「無理,無理,小女子無理」。到了教室里,先生怒容滿面,厲聲斥問小冰瑩:「你認錯么?你悔改么?」小冰瑩一動不動地站著,不回答。「你認錯么?……」先生一次比一次聲音高,簡直在吼叫。小冰瑩倏地走向先生,伸出小手說:「先生,您打吧?」先生長長地「唉」了一聲,輕輕拍了一板,後來,到底沒拍第二板了。這次算是先生對冰瑩最嚴厲的處罰。
謝冰瑩在民族危難之際,毅然投筆從戎,任戰地服務團團長,在槍林彈雨中穿行,後與胡蘭畦女士一道被授予少將軍銜。1943年,我父親聽說冰瑩回來了,欣喜異常,想去見她,但擔心此時的冰瑩已不是龍潭塾館里的「鳳寶姐姐」了,她瞧得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嗎?我父親和一些同學步行前往,一到光明山,就發現有些異樣,人們熙熙攘攘,坪里擠滿了人,經打聽才知道,是冰瑩在演說,因為聽的人多,只能遠遠地站著看,機會終於來了,在藍田大中書局管賬的姨父告訴我父親說:「冰瑩此次回來,學界開大會歡迎她,並向她索要作品,她就匆匆編了本集子叫《冰瑩近作自選集》,以謝朋友同學,這本集子由藍田書局承印,明天冰瑩要來結賬,你來罷!」第二天清晨,我父親早早地起床,來到書局。等了許久,過了正午,冰瑩來了,我父親忙著站了起來,像閏土見到魯迅一樣,想喊他,卻沒有喊,不知道稱呼什麼好。她向姨父問了好後,對我父親笑著點了點頭,樣子很誠懇。顯然,她已記不得面前的中年農夫是誰了。我父親終於鼓足了勇氣叫了聲「鳳寶姐姐,我是嗣宋,您還記得么」?冰瑩「啊」了一聲,眼睛裡發出熠熠的光,丟了蒲扇,離了坐凳,走上前來,用雙手握住父親的手,不住地說:「嗣宋你好,我記得,怎麼記不得呢?你祖父號羽鄰,我父親號石鄰,羽鄰是同治生員,石鄰是光緒舉人,兩人都以教書終其一生。」此次見面,冰瑩很少談及自己的事,父親問她,她總是說:「我是個女兵,在外面當報人,教學生。」但對我父親的境況卻很關心,問「幾個孩子?每年收毛谷多少擔?做紅茶還是做青茶?茶葉賣得起價嗎?石板窯還在挖么?」(石板窯是我外祖辦的煤礦)臨別時,特地送我父親一本《冰瑩近作自選集》。
謝冰瑩在美國舊金山度過晚年,她曾下決心回國省親,著名文人回大陸,不能不引起台灣當局的極大恐慌,冰瑩不得已放棄回國探親的打算。2000年1月5日,新千年的鍾聲剛剛敲響.蜚聲文壇的"女兵"謝冰瑩女士,在走過了幾乎整整一個世紀的路程後,在美國的舊金山溘然長逝,享年93歲.謝冰瑩的逝世,是繼冰心、蕭乾、蘇雪林等文壇老宿相繼辭世後,又一位老將的離去。冰瑩自1947年離開故土,就永遠沒有踏上回鄉的石板路。人們按照她「如果我不幸地死在美國,就要火化,然後把骨灰撒在金門大橋下,讓太平洋的海水把我飄回去」的遺囑,將她的骨灰撒入江海,圓了她的還鄉之夢。

⑵ 5年級上冊語文小橋流水人家.課文出自哪裡

小橋流水人家(作者 謝冰瑩),以元代抄馬致遠的著名思鄉詩詞《天凈沙·秋思》中的名句小橋流水人家為題,既說明她的家鄉有小橋流水人家,又能引發讀者美好的遐想,突出了家鄉的美好可愛,富有詩情畫意。
《小橋流水人家》作者謝冰瑩的資料簡介:(1906年9月5日-2000年1月5日)。原名謝鳴崗,字風寶,湖南新化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兵作家。謝冰瑩的代表作品有《女兵自傳》、《紅豆》、《秦良玉》、《舊金山的霧》、《在日本獄中》、《林琳》、《愛晚亭》。

⑶ 五年級上冊第八課課文《小橋流水人家》這課的詞語注釋

小學生教材全解五年級上冊中有

⑷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讀了小橋流水人家我想用什麼詞語贊美家鄉

詩情畫意,恬淡閑適,

⑸ 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放第八課《小橋流水人家》的範文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繞引導村莊。溪的兩邊,種著幾棵垂柳,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婀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上,畫著粼炮的波紋。當水鳥站在電腦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著,發出悅耳的聲音。

天旱的時候,這條小溪也不會乾涸。村民平時靠它來灌溉田園,清洗衣物,點綴風景。有時,它只有細細的流泉,從石頭縫里穿過。我和一群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舞並不是捉來吃,而是養在玻璃瓶里玩兒。

一條小小的木橋,橫跨在溪上。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采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

我的家離小橋很近,走路五六分鍾就到了。沿著溪岸向東行,還有一座長石橋,那是通到茶山去的。我曾經隨著採茶女上山摘過茶葉,我喜歡茶樹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黃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樹,腦海里立刻會浮現出當時的情景來。

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卧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父親的書房就在前面,我可以天天去玩。那是一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有東南兩面大窗的漂亮房子。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後山上的樹叢里鑽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故鄉所有的居民都姓謝。村莊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戶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像,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⑹ 五年級上小橋流水人家課文主要內容

小橋流水人家課文主要內容:
描寫了家鄉小橋流水的美景與家鄉人民幸福恬靜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深情懷念。

⑺ 五年級上課文《小橋流水人家》作者背景

(1906.9.5- 2000)原名謝鳴崗,字風寶,湖南冷水江鐸山人。小時隨父讀四書五經,後就讀於湖南省立第一女校(又名湖南第一女子師范),未畢業即投筆從戎,於1926年冬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前身)。經過短期訓練,便開往北伐前線汀泗橋與敵人惡戰。她的《從軍日記》就是在戰地寫成的,發表於《中央日報》副刊。1927年軍政學校女生隊解散,先後入上海藝大、北平女師大學習。從北京女師大畢業後,她用幾部書的稿酬作學資,赴日本留學(1931年)。因堅拒出迎偽「滿洲國」皇帝溥儀訪日,而被日本特務逮捕。在獄中她大義凜然,英勇不屈,當面揭露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行,受到極為殘酷的腦刑、指刑、電刑的嚴重摧殘。被遣送回國後,她又第二次更名改姓赴日本留學(1935年),就讀於早稻田大學研究院。遇到「七·七」事變,為救祖國危亡憤而返國,組織「戰地婦女服務團」,自任團長開往前線。在火線上救助了大批傷員,並做了大量的宣傳鼓動工作。她是無可爭議的女中豪傑。
抗戰爆發後組織湖南婦女戰地服務團,赴前線參加戰地工作,寫下《抗戰日記》。抗戰後期還在重慶主編刊物。曾任北平女師大、華北文學院教授。1948年赴台灣,任台灣省立師范學院(後改為師大)教授。1971年因右腿跌斷退休。現居美國舊金山。
據不完全統計,她一生出版的小說、散文、游記、書信等著作達80餘種、近400部、2000多萬字。代表作《女兵自傳》,相繼被譯成英、日等10多種文字。
謝冰瑩是當代著名女作家,因為歷史原因,加上冰瑩性格耿直,在她諸多作品中,多有不隨潮流的言論,因而她的許多作品難以在大陸與廣大讀者見面。當法國文學泰斗羅曼·羅蘭向全世界讀者推薦《女兵自傳》時,家鄉人竟不知此書為何物。我是有幸較早讀到冰瑩作品的人之一。家父與她在龍潭塾館同學1年,1943年冰瑩回到故鄉,送給家父一本《冰瑩近作自選集》,珍藏了許多年,我初識文字時即開始讀,讀過多遍。不知何原因,讀她的作品,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
謝冰瑩在家鄉冷水江市鐸山度過了她的金色童年,至今流傳著許多有關她的故事。
謝冰瑩最早就讀於龍潭塾館。在謝冰瑩就讀之前,已有40多位男生在此讀書,且都是謝姓。家父姓蘇,因外祖父姓謝,是先生的堂兄,住在塾館旁邊,且資財富足,塾館先生礙於外祖的面子,就收下家父這位異族弟子。塾館不收女生,由於小冰瑩的執著,塾館先生不得不破例。自此,這兩名特殊學生開始了他們一年的同學生涯。
謝冰瑩由母親領來上學,當時才10歲,長得俊俏,穿著整潔,是大家閨秀模樣。小冰瑩和男生分開而坐,當時塾館授課,和現代完全不同,是先生點名「某某生」,學生即捧著書站到先生桌前,先生指著課本斷句、解釋,然後,學生回座位高聲朗讀課文,讀熟了,又捧書站到先生桌前背書。學生不分年級,但程度不同,課本也不同,有的讀《三字經》,有的讀《孟子》、《論語》,小冰瑩讀《女子國文》、《四字女經》等書。她很少高聲朗讀,默讀兩遍即能背了。小冰瑩沒事做的時候,就靜靜地聽先生點書,聽同學背書,居然將同學們的功課也都記下了。當男同學搖頭晃腦背書背不下去時,她就提醒他們,先生免不了要狠狠瞪她幾眼,同學們對小冰瑩的記憶力深表佩服。
先生有一頂青緞布做成的皮帽,盡管帽沿上汗跡斑斑,氣息也不好聞,但他總是鄭重其事地擺放,上廁所從不戴帽子。每當先生上廁所時,淘氣的冰瑩就把先生的帽子戴在自己頭上,做些滑稽動作,引得同學們發笑。先生剛從廁所出來,同學即向小冰瑩報信,冰瑩復將瓜皮帽端端正正放在原處,裝成沒事一般。有一次,被先生看見,先生狠狠地瞪了瞪小冰瑩,想說點什麼,終於沒有說,在教室里踱來踱去,許久才把帽子戴了,大家才鬆了口氣。
先生高度近視,鼻尖貼著書本,說話聲音很大,情急時還有點打結,口裡不時濺著唾沫星子,穿著也不講究,他對小冰瑩很好,平時呼「鳳寶」、「鳴鳳」(是冰瑩兒時的名字)。男生犯規了,他狠狠地罵和抽打手心。但對小冰瑩僅打過一次,而且是輕輕地。那一天,上課鈴響了,愛吵鬧的小冰瑩倚靠著門,高高抬起一隻腿,跨在門檻上,要男同學鑽過去,膽小的鑽了,多數不肯鑽,先生看見了,真的發火了,「無理,無理,小女子無理」。到了教室里,先生怒容滿面,厲聲斥問小冰瑩:「你認錯么?你悔改么?」小冰瑩一動不動地站著,不回答。「你認錯么?……」先生一次比一次聲音高,簡直在吼叫。小冰瑩倏地走向先生,伸出小手說:「先生,您打吧?」先生長長地「唉」了一聲,輕輕拍了一板,後來,到底沒拍第二板了。這次算是先生對冰瑩最嚴厲的處罰。
謝冰瑩在民族危難之際,毅然投筆從戎,任戰地服務團團長,在槍林彈雨中穿行,後與胡蘭畦女士一道被授予少將軍銜。1943年,我父親聽說冰瑩回來了,欣喜異常,想去見她,但擔心此時的冰瑩已不是龍潭塾館里的「鳳寶姐姐」了,她瞧得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嗎?我父親和一些同學步行前往,一到光明山,就發現有些異樣,人們熙熙攘攘,坪里擠滿了人,經打聽才知道,是冰瑩在演說,因為聽的人多,只能遠遠地站著看,機會終於來了,在藍田大中書局管賬的姨父告訴我父親說:「冰瑩此次回來,學界開大會歡迎她,並向她索要作品,她就匆匆編了本集子叫《冰瑩近作自選集》,以謝朋友同學,這本集子由藍田書局承印,明天冰瑩要來結賬,你來罷!」第二天清晨,我父親早早地起床,來到書局。等了許久,過了正午,冰瑩來了,我父親忙著站了起來,像閏土見到魯迅一樣,想喊他,卻沒有喊,不知道稱呼什麼好。她向姨父問了好後,對我父親笑著點了點頭,樣子很誠懇。顯然,她已記不得面前的中年農夫是誰了。我父親終於鼓足了勇氣叫了聲「鳳寶姐姐,我是嗣宋,您還記得么」?冰瑩「啊」了一聲,眼睛裡發出熠熠的光,丟了蒲扇,離了坐凳,走上前來,用雙手握住父親的手,不住地說:「嗣宋你好,我記得,怎麼記不得呢?你祖父號羽鄰,我父親號石鄰,羽鄰是同治生員,石鄰是光緒舉人,兩人都以教書終其一生。」此次見面,冰瑩很少談及自己的事,父親問她,她總是說:「我是個女兵,在外面當報人,教學生。」但對我父親的境況卻很關心,問「幾個孩子?每年收毛谷多少擔?做紅茶還是做青茶?茶葉賣得起價嗎?石板窯還在挖么?」(石板窯是我外祖辦的煤礦)臨別時,特地送我父親一本《冰瑩近作自選集》。
謝冰瑩在美國舊金山度過晚年,她曾下決心回國省親,著名文人回大陸,不能不引起台灣當局的極大恐慌,冰瑩不得已放棄回國探親的打算。2000年1月5日,新千年的鍾聲剛剛敲響.蜚聲文壇的"女兵"謝冰瑩女士,在走過了幾乎整整一個世紀的路程後,在美國的舊金山溘然長逝,享年93歲.謝冰瑩的逝世,是繼冰心、蕭乾、蘇雪林等文壇老宿相繼辭世後,又一位老將的離去。冰瑩自1947年離開故土,就永遠沒有踏上回鄉的石板路。人們按照她「如果我不幸地死在美國,就要火化,然後把骨灰撒在金門大橋下,讓太平洋的海水把我飄回去」的遺囑,將她的骨灰撒入江海,圓了她的還鄉之夢。

閱讀全文

與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小橋流水人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