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堂16課答案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堂16課答案

發布時間:2020-12-28 12:40:25

A. 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 冊第十六課配套練習冊答案

16.草 原
一、玻璃、彩虹、襟帶、馬蹄來、迂迴、源羞澀 二、1.你看那棵樹,樹葉是那麼碧綠,樹干是那麼粗壯。2.不管困難有多大,我們總會克服的。三、1.草原 羊群 羊群和小丘相映成趣,草原景色如詩如畫 2.蒙古族人民迎客心切 主人的盛裝 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迎客場面像過盛大節日一樣隆重多姿多彩。四、1.一碧千里 翠色慾流 2.萬古長青、莽莽蒼蒼、鬱郁蔥蔥、青翠欲滴、一碧萬頃、綠油油等 3.他被草原美景深深陶醉,所以感覺馬牛也跟他一樣 4.《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六、1.介紹草原綺麗風光 2.品嘗草原風味小吃3.親歷套馬、摔跤等運動。

B.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課課通16課草原答案

一、課文簡說這篇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朴、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並通過這些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
本文層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敘述,先描寫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寫草原迎客場面和草原聯歡的情形。作者移步換景,由景及人,最後,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詩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課文寫景語言優美,善於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同時又不失純朴簡練,生動感人。三是情景交融,無論是描寫自然風光還是主客相見、聯歡、惜別,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本文作為「走進西部」的第一篇課文,目的一是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意的草原風光與民族風情,體會作者對草原的熱愛和對民族團結的贊頌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表達上的一些特點,並積累語言;三是走進西部,通過這一篇課文的學習,引發學生對西部了解的慾望,激起對西部探討的興趣。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隨著作家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教學難點一是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表達方法;二是通過學習此文,引起認識西部,了解西部的興趣。二、詞句解析1.對句子的理解。(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碧」是形容青草很綠。「千里」指草原的范圍遼闊無邊。「一」是「全」和「都」的意思。總起來是說整個草原全是碧綠碧綠望不到邊的青草。這句話寫出草原遼闊、碧綠的特點。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裡都是綠的,但不因空曠而顯得蒼茫。這句話也是這一段的中心句。(2)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渲染」「勾勒」均是繪畫用語,「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塗抹畫面,以取得不同尋常的藝術效果;「勾勒」是指用線條勾畫出輪廓。「翠色慾流」是指青草鮮嫩,顏色青翠,似在流動,富有生機。老舍將草原擬為一幅揮毫潑灑的寫意畫,突出了草原的遼闊碧綠,小丘線條的柔美,整個草原猶如巨幅中國畫那樣讓人賞心悅目。置身於這充滿詩情畫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會驚嘆、並產生舒服之感,因此,既願久立欣賞,又想吟誦詩篇。(3)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回味」,細細地回憶,品味。這里是駿馬和大牛的天然牧場。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風光如詩如畫,有著無限樂趣,因此連靜立的牛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樣在享受和回味。這種擬人的寫法構成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增強了草原風光的感染力。(4)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句話是寫蒙古族老鄉身著節日盛裝,策馬疾馳,遠迎來客。鮮艷的服飾,飛馳的駿馬,飄舞的衣襟衣帶,作者將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僅形似而且神似。(5)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詩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麼捨得馬上就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涯,邊際。天涯,天邊,大地與天空相接的地方。這句話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體現,同時給讀者以回味的餘地。從迎客、聯歡到話別,處處洋溢著「蒙漢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舉目皆是詩情畫意,所以才讓人流連不已,難分難舍。2.對詞語的理解。境界:事物所到達的程度和表現的情況。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氣清鮮,一碧千里,翠色慾流的那種如詩如畫的情境。灑脫:本指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遼闊平坦,在開車時可以隨心所欲,而不必擔心有什麼危險。迂迴:迴旋,盤繞。文中指河像帶子,彎彎曲曲的樣子。拘束:過分約束自己,態度顯得不自然。

C. 人教版配套練習冊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6課答案

閱讀「梗概」,想一想:魯濱孫在荒島上生活了多少年?做了哪些事情?

D.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堂作業16課草原

夏天的夜晚,是那麼寧靜,那麼美麗 不管天氣怎麼樣,他總是按時到校

E.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6課草原練習冊的答案

16.草原抄
一、玻璃 彩虹 襟帶 馬蹄襲 迂迴 羞澀
二、1、小草是呢么嫩,呢么綠。
2、不管嚴寒酷暑,郵遞員叔叔總能按時把信送到我家。
三、1.綠毯指草原,白色的大花指羊群。讀了這句話,你覺得草原美、可愛。
2.說明馬的速度快,說明人的衣服色彩鮮艷,感受到蒙古人熱情好客。
四、1.一碧千里 翠色慾流
2.千山一碧 萬古長春
3.離離原上草
五、1、美麗景色
2、可愛牛羊
3、熱情好客蒙族人
我們做過了,你是六年級的吧

F. 六年級語文上冊補充習題16課答案

16草原
二.造句
1.看著媽媽連夜給我做的書包,我心裡那麼的感動,那麼的難以平靜。
2.不管我在外面是怎樣的失敗,爸爸媽媽,你們總會很體貼我,關愛我。
三.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1.綠毯指大草原, 白色的大花指羊群, 讀了這句話,你覺得草原好象一幅中國畫,太美了.
2「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表明馬群移動得很快,彩虹說明蒙古族人衣服顏色很多,你感覺到人群在馬上的美麗畫面。
四.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1.一碧千里 翠色慾流
2. 綠意盎然 花紅柳綠,千山一碧
3.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從中你感覺到內蒙古草原寬廣一望無際,風景綠的是如此的迷人!
4.關於草原的古詩《敕勒川》
五.展開想像,具體寫出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情境
在夕陽的陰著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顯得格外楚楚動人。草原上的綿羊,似乎都像披上了一曾華麗的衣裝,凝視著我們。在這兒度過了愉快的一天,大家都對大草原產生了感情,與熱情、好客的草原主人,與翠色慾流的大草原依依惜別……
「謝謝你們今天的熱情款待,讓我們品嘗了許多美味,領略了大草原的風光,觀賞了民族舞蹈。有機會的話,你們可以到我們這邊來看一看城市風光,那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哦!」我微笑著說。「謝謝,我們一定會去的,祝你們一帆風順、一路走好,美麗的大草原永遠歡迎你們!」草原的人們揮手向我們告別,直到遠去……
我們走了,但大草原上的所有東西都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真是「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啊!
六.還有一題:如果你當導游,會怎樣向遊客們介紹草原風光?列出三個簡要提綱:
1.介紹草原風景
2.介紹草原特產
3.介紹草原文化

G. 六年級下冊語文補充習題第16課全部答案



1、茅塞自頓開、豁然開朗、恍然大悟

2、決定、確定



1、親切地

2、失望地(嚴肅地)

3、語重心長地(意味深長地) 蘇格拉底是一位循循善誘(善施教化)的大哲學家。



1、放大的理想和抱負 擺在眼前的機遇 擺在眼前的機遇

2、一個人需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但更需要抓住自己眼前出現的機遇,實實在在地完成好當前的任務,這樣就不會錯失良機,一事無成。

五、

1、謙虛 骯臟

2、「彎腰的谷穗」比喻謙虛低調的人。

體會到只有真才實學的人往往謙虛低調,深感自己學時的不足。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一位高尚的人。

H.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新課堂蘇教版的 16課答案 要正確的 急用

4.蒙族人和漢族人在夕陽下,看著這一望無際的草原,互相道別,依依話別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上冊語文課堂16課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