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四年級語文全品第二單知識單元小結內容
五、《古詩兩首》
《題西林壁》
[解題]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山北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注釋] 1、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里牆壁上的。
2、 緣:因為。3、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4、 此山:指的是廬山。
[詩句理解] 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其他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認不清楚廬山本來的面目,只因為自己在廬山中。
[明理]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游山西村》
[解題] 游覽山西村
[注釋] 1、臘酒:臘月[十二月]里釀造的酒。2、足雞豚(tún):意思是准備了豐盛的菜餚。豚,小豬,詩中代指豬肉。足:足夠,豐盛。3、山重水復: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疊疊。4、柳暗花明:柳色深綠,花色紅艷。
[詩句理解] 不要笑話農家的酒渾濁,豐收之年有豐足的佳餚款待客人。 翻過一重重山,趟過一道道水,疑惑無路可行間,忽見柳色濃綠,花色明麗,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
[明理] 只要人們正視現實,面對重重艱難險阻,不退縮,不畏懼,勇於開拓,發奮前進,那麼,前方將是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6、《爬山虎的腳》
多音字:空:kònɡ(空隙)kōnɡ(空氣)
易錯字:「疊」字注意三個又 「痕」字注意兩點 「逐」字不要加點
近義詞:舒服——舒適 牢固——堅固 空隙——間隙 均勻——平均
反義詞:彎曲——筆直 牢固——薄弱 均勻——不等 仔細——粗心 舒服——難受
構詞特點:嫩綠[程度]
作者簡介:葉聖陶,原名葉紹鈞,漢族人。字秉臣。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
背誦內容:全篇
默寫重點:第四自然段
主要內容:這篇課文細致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讀後使我們也產生了探究的願望,激起我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興趣。
課文的重點部分是第3至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莖上的卷須比作「腳」,非常生動地描寫了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以及它是怎樣向上攀爬的。它長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它的形狀是「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顏色如新葉。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通過「觸、變、巴、拉、緊貼」等一系列動詞,清楚地寫出了爬山虎爬牆的過程。最後一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與牆的關系:它的腳要是沒觸著牆就會枯萎。
詞句解析:
(1)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
「一順兒」是指同一個方向或順序;「鋪」在這里讀pū。這兩句話具體地寫出了爬山虎葉子的特點。先概括地寫出葉子綠得新鮮,看著舒服。令人驚嘆的卻是葉子長得如此整齊,鋪排得那麼均勻——「葉尖一順兒朝下」,沒有一片葉子是朝另一個方向的;「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就好像是哪位高明的畫家創作的一幅圖畫。
(2)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葉柄」是連接葉片和莖的部分。作者用這三句話介紹了爬山虎的腳長在哪裡,形狀和顏色是怎樣的。中間的長句子是對第一句的補充,更具體地說明腳是長在莖與葉柄相連之處,而且是從葉柄的反面伸出來的,它由六七根枝狀細絲組成。作者又以蝸牛的觸角比喻每根細絲的形狀,寫得非常逼真,可見作者對事物的觀察十分仔細、認真。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理解體會「彎」「拉」「緊」等有因果關系:由「直」到「彎」,縮短了距離,所以產生了拉力;由於產生了拉力,使它在牆上貼得很緊。
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一是細心觀察,所以才能看見「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才能發現爬山虎的腳是「枝狀的六七根細絲」及「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二是連續觀察,所以才會發現原先直的細絲,後來變彎了;才會發現沒觸著牆的腳「不幾天就萎了,後來連痕跡也沒有了」;才會發現「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
為什麼爬山虎的葉尖一順朝下?
因為爬山虎的莖上有去多小葉子,每片葉子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都有腳,每個腳都在這樣拉著莖和葉子往上爬,所以爬山虎能夠爬滿牆,而且「葉尖」一順兒朝下。
7、《蟋蟀的住宅》
多音字:藏[cáng]藏身 [zàng]西藏
㈡ 小學語文知識與能力之四年級下冊訓練單元自測四怎麼寫
連綿不斷
㈢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四單元試卷及答案
三、比一比,再組詞來(5分)源
防( ) 鍵( ) 挺( ) 濟( ) 槍( )
訪( ) 健( ) 蜓( ) 擠( ) 蒼( )
四、把下列的詞語補充完整。(4+3分)
草木( )兵知己知( )( )草叢生 兵( )神速
以( )萬一永( )人間 圍( )救趙 聲東( )西
這些成語與 有關,我積累了兩個類似的成語 、
五、修改病句。(4分)
1、他的意見基本是完全正確的。
2、我們要發揚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不斷取得進步。
㈣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3單元試卷(復慣用)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測試卷
班級 姓名 總分
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分)
一、 看拼音,寫詞語(5分)
xī shēng kǒu shào shāo hǔi kǎi xuán gòng xiàn
( ) ( ) ( ) ( ) ( )
二、 我會給正確的讀音打「√」。(3分)
還(huán hái)鄉河 氣喘吁吁(xū yù) 困難(nán nàn)
還(huán hái)有 呼籲 (xū yù ) 逃難(nán nàn )
三、比一比,再組詞(5分)
防( ) 鍵( ) 挺( ) 濟( ) 槍( )
訪( ) 健( ) 蜓( ) 擠( ) 蒼( )
四、把下列的詞語補充完整。(4+3分)
草木( )兵 知己知( ) ( )草叢生 兵( )神速
以( )萬一 所( )無敵 圍( )救趙 聲東( )西
這些成語與 戰爭有關,我也積累了兩個類似的成語:
、
五、修改病句。(4分)
1、他的意見基本是完全正確的。
2、我們要發揚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不斷取得進步。
六、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入括弧里。(5分)
強烈 激烈 猛烈
1、經過( )的戰斗,游擊隊員消滅了德國鬼子。贊同135| 評論(8)
㈤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知識點歸納
1、 運算順序:1、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依次)計算。
2、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後算加減法。
3、算式里有括弧時,要先算括弧裡面的。
2、 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為四則運算。
3、 有關0的運算:1、一個數加上0得原數。
2、任何一個數乘0得0。
3、0不能做除數。0除以一個非0的數等於0。
(二) 位置與方向:
1、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或者繪制物體的具體地點。(比例尺、角的畫法和度量)
2、位置間的相對性。會描述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位置關系。(觀測點的確定)
3、簡單路線圖的繪制。
(三)運算定律及簡便運算:
1、加法運算定律:1、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a b=b a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一個數,和不變。(a b) c=a (b c)
(四)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來表示。
2、小數是十進制分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3、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
4、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5、小數的讀寫法:讀法:整數部分按照整數讀法來讀,小數部分要順次讀出每一個數。
寫法: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整數部分是0就寫0,小數部分依次寫出每一個數。
6.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注意:小數中間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數時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作用可以化簡小數等。
7.小數大小比較: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相同比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較百分位,……
8.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
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倍;
移動兩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倍;
移動三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0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就縮小10倍,(小數就縮小為原數的 );
移動兩位,小數就縮小100倍,(小數就縮小為原數的 );
移動三位,小數就縮小1000倍,(小數就縮小為原數的 );
9.名數的改寫:1噸30千克+800克=( )噸
長度單位:千米 ———— 米 ———— 分米 ———— 厘米
面積單位: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質量單位:噸————千克————克
10、求小數的近似數(四捨五入):(保留兩位小數與精確到百分位的提法)
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百分位,取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
應該就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