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小結

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小結

發布時間:2020-12-28 10:44:38

㈠ 九年級語文上冊單元測試(三) (第三單元) 答案

1.下列加點線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惘然(wǎng) 嗤笑(chī) 陰晦(huì) B. 恣睢(zì suī) 膽怯(qiè) 給予(jǐ)

C.狗吠(feī) 戳穿(cuó) 妒忌(dù jī) D. 詫異(chà) 過癮(yǐn) 拮據(jié)

2.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鄙夷 隔膜 撅斷 朦朧 B.恣睢 跌落 皺痕 煞白

C. 闊綽 瑟索 棧橋 蕭索 D.一縷 闊悼 打拱 嚼著

3.下列詞語中解釋加點字有誤的一項是( )

A.大事渲染(作) 相時而動(看、觀察) B.狼狽不堪(不能忍受) 緘默(封口)

C.莫名其妙(沒有人) 與日俱增(一起) D.弄性尚氣(注重) 動輒(就)

4.下列對人物的描寫方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

A.他的臉色十分蒼白,兩隻眼也跟尋常不一樣。(神態描寫)

B.他真想站起來。可是,如果舉了手,程老師會喊他嗎?課後趙小楨會不會嘲笑他?(心理描寫)

C.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肖像描寫)

D.臉上現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動作捕寫)

5.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同學們以敬佩的目光注視著並傾聽著大橋建設者的英雄事跡。

B.電視機的價格一降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三倍。

C.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管理。

D.同學們被大雨淋得渾身濕透了,仍然精神飽滿地前進。

6.與下面的文字銜接起來最為連貫的一個句子是( )

可惜正月過去了,閆土須回家裡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裡,哭著不敢出門, 。

A.但父親終於帶走了他。 B.但他父親終於把他帶走了。

C.但終於被他父親帶走了。 D.但他終於隨他父親走了。

7.下面關於小說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

B.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是外貌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和心理描寫。

C.小說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即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D.小說的自然環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景物和時代背景。

8.下列句子運用修辭手法理解恰當的一項是( )

(1)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

(2)然而圓規很不平,顯出鄙夷的神色。

(3)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4)他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著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彷彿石像一般。

A.借喻 明喻 暗喻 明喻 B.暗喻 借喻 明喻 借喻

C.暗喻 明喻 暗喻 借喻 D.借喻 借喻 明喻 明喻

9.下列說法中錯誤的一項是( )

A.《故鄉》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所以作品中的「我」並不是作者,而是小說虛構的人物。

B.魯訊《自嘲》詩中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兩句,是作者品質的真 實寫照。

C.《孤獨之旅》選自《草房子》,是中國當代一部比較有代表陛的「成長小說」。作者是曹文軒。

D.《我的叔叔於勒》選自長篇小說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文章主人公是於勒。

10.下列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

A.魯迅——《放鄉》――《徘徨》 B. 曹文軒——《孤獨之旅》一一《草房子》

C.莫泊桑——《我的叔叔於勒》一《羊脂球》D. 黃蓓佳一一《心聲》—《兒童時代》

二、閱讀題:

(一)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隻滿是級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臉,那是一張又老又窮苦的臉,滿臉愁容,狼狽不堪。我心裡默念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

我給了他幾個銅子的小費。他趕緊謝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輕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給父親,母親詫異起來,就問:「吃了3個法響這是不可能的。」

我說:「我給了他10個銅子的小費。」

我母親嚇了一跳,直望著我說:「你簡直是瘋了!拿10個銅子給這個人,給這個流氓廣她沒再往下說,因為父親指著女婿對她使了個眼包後來大家都不再說話。

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彷彿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鑽出來。那就是哲爾賽島了。

我們回來的時候改乘聖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

1.本段寫於勒,「我」,「父親」和「母親」,各用了什麼描寫手法?

①寫於勒用__________描寫手法。 ②寫「我」主要用__________描寫手法。

③寫「父親」用__________描寫手法。④寫「母親」用__________描寫手法。

2.「我」默念的三句話,修辭手法是_____________,表達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邊遠處彷彿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鑽出來。」一句屬小說中________描寫。其作用是( )

A.渲染了一種悲哀。陰冷的氣氛。B.襯託了「我們」到達旅遊目的地的愉快。

C.襯託了菲利普全家沮喪的心情。D.襯託了菲利普夫婦沮喪、陰暗的心情。

4.「我們回來的時候改乘聖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文章這樣結尾有什麼深刻含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說的三要素是什麼?本文的幾個人物中誰是中心人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個老人的最後情感

出乎意料地收到墨痕老師的一封信,信很短,正文僅一句話:

5月16日是我的七十壽辰,盼你們三個能來老朽的寒舍小聚。

墨痕是我小學時代的啟蒙老師,我沒有理由不回去看望他老人家,何況又恰逢他的七十大壽呢。

墨痕老師信中提到「你們三個」指的是:我、麻稈和鍋肚。當年我們三個是墨痕老師最器重的學生,也是到目前為止從那個小山村裡走出來的最光宗耀祖的三個人尖尖。都上過大學,之後都分配在縣里工作。如今我是一個暫時不太出名而將來必定大名鼎鼎的作家,麻稈成了一個整天忙著向學生收取各種材料費或輔導費的高中教師,鍋肚運氣最好,當上了一個以吃喝玩樂為己任的局長。

我把墨痕老師來信的事通知了鍋肚。鍋肚在電話里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問我,老師為啥只給你寫信呢?緊接著又莫名其妙地乾笑了幾聲,提高了嗓門說:沒問題,准時回去,給老師獻一千塊壽禮!

我又給麻稈拔了電話,並向他轉述了鍋肚對我說過的話。麻稈對回去看望老師沒有異議,只是一而再再而三追問我:非得給老師送一千塊壽禮嗎?

我們三個乘上一輛嶄新的「奧迪」,那是鍋肚的專車。也許是由於這個緣故,鍋肚在我們趕往老家的一路上,總是牛氣哄哄地大談特談他這幾年工作如何出色,縣里的大頭頭們對他又如何賞識之類的話題。麻稈則窩在一邊不聲不響,偶爾插兩句嘴,也像放小屁似的,顯得底氣不足。

遠遠望見老家村落的時候,麻稈突然抖著手緊緊住鍋肚的胳膊,顫著聲兒說:鍋、鍋、鍋肚長,咱們,咱們非要給老師送、送、送一千塊錢壽禮嗎?

鍋肚凝眼瞅了麻稈一陣子,又歪頭掃了我一眼,打著哈欠說:得啦,我看這么辦吧,我再多拿一千,兩千塊,算咱們三個共同給老師的禮錢,這樣行了吧?

麻稈樂得差一點拍了巴掌,連連點頭:行啊行啊。停了一一一瞬,又柔情似水地說:「謝謝局長啦」。

我沉默不語。說老實話,我有點瞧不起麻稈,也有點瞧不起鍋肚。

眼前是我們當年就讀的溝坎小學。我讓司機停了車,走了下來。麻稈和鍋肚不知我要搞什麼名堂,先是坐著不動,過一會兒,也走了出來,各自面朝野地撒了一泡小尿。

從一個作家的角度出發,我深深地懂得收集素材的重要性。事實上,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收集創作素材。這是我積極主張回來看望墨痕老師的內在原因。同樣道理也驅使我興沖沖地走進母校殘破的大門。

一切都跟童年的記憶相距甚遠,這種反差使我心裡不太好受,但同時也有了些興奮:學校的操場凸凹不平,零零落落地生了些雜草;掛著一截銹鐵軌的歪脖樹,不知何年何月枯死了,以一種別扭的姿勢,靜止在那裡,看不見一個學生,更聽不到琅琅的讀書聲;蒼灰的校舍像個久病的老人,隨時有倒下去的可能;幾只麻雀從教室已經沒有了玻璃的窗戶啾的一聲彈出來,一直彈進蒙蒙的天際……所有這些都將在我以後創作的小說里再現。

滿頭白發而又非常瘦弱的墨痕老師,見到我們說的第一句話是:去學校看過了嗎?

得到肯定的回答後,他又嗓音低沉地說了第二句話:校舍成了危房,學生已經停課兩個多月了。

我沒說什麼,因為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麻稈和鍋肚也沒說什麼,都沉默著。

墨痕老師目光緩慢地從我們三個的臉上掃過,輕輕嘆了一口氣。

墨痕老師招待我們的是大餅子小蔥拌豆腐。我們都很吃驚,之後又都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假裝吃得很香,飯桌上的氣氛很沉悶,也很壓抑。

臨別時,鍋肚掏出了兩千塊錢,墨痕老師堅決不收。一直把我們送到門外,他再也沒說一句話,只是連續不斷地輕輕嘆氣。

兩個多月後,我又收到墨痕老師的一封信,信中的話猶如利刃穿透了我的靈魂,讓我脊背一陣陣發涼:

你讀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不在人世了,我早已病入膏肓……你們都是成年人了,我不能強迫一個成年人去關心他童年的搖籃……我只是為自己感到羞愧,我培養出了三個有出息的學生,卻沒有培養出一個好人啊……

1.給下列加點的線注音。 老朽( ) 氣氛( ) 校舍( ) 膏肓( )

2.為什麼說我們三個是「最光宗耀祖的三個人尖尖」?

3.「我興沖沖地走進母校殘破的大門」是為了

4.文中對校園景象的描寫非常細致,這樣寫的好處是

5.墨痕老師做壽,其本意是什麼?

6.「有出息的人」和「好人」有什麼區別?

7.「臨別時,鍋肚掏出了兩千塊錢」,墨痕老師為什麼堅決不收?

三、語言運用

1、下列句子中所標重音與提供的情景最相符合的一項是( )

吳明參加南寧市中學生演講比賽決賽,好朋友小丁得知決賽結果後,興匆匆的跑來告訴他:

A.你榮獲襄樊市中學生演講比賽第一名啦! B.你榮獲襄樊市中學生演講比賽第一名啦!

C.你榮獲襄樊市中學生演講比賽第一名啦! D.你榮獲襄樊市中學生演講比賽第一名啦!

2、根據你的理解,仿照加點的部分,將下面這段話補充完整。

見了大海的洶涌,沒見過大山的巍峨,真是遺憾;見了大山的巍峨,沒見過大海的浩瀚,仍然遺憾;見了大海的浩瀚, , ,依舊遺憾; , ,還是遺憾。出發吧,永遠出發。世上有不絕的風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四、作文(任選一題)

1、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他就學會了憂郁。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誠實中,他就學會了公正。

請以「從生活中學習」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2、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廣袤的原野,歡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會引起我們的沉思;朝暉夕陰,寒來暑往,花開葉落,鳥語蟲鳴,都會引起我們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們會有所感悟。

請以「感悟大自然」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參考答案

一、1.C 2.D 3.B 4.D 5.D 6.C 7.D 8.D 9.D 10.A

二、閱讀(一)1、①外貌 ②心理 ③動作 ④語言、神態 2、反復 表現對父母六親不認的困惑和不滿。 3、環境描寫 D 4、是小說的結局,與開頭形成對比,增強諷刺效果,突出主題。5、小說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環境。主要人物是菲利普夫婦。

(二)1.Xiǔ fēn shè huāng

2.都上過大學又都分配在縣里工作。

3.收集創作素材

4.為下文寫墨痕老師的願望做鋪墊

5.希望三個最有本事的學生能為母校做些什麼。

6.就此篇小說而言,「有出息的人」指有事業、有成就;而「好人」則指善良、有愛心、不忘本。「有出息的人」卻未必是個好人。

7.這錢是學生給老師做壽的,而學生卻不肯為母校做貢獻,這是老師所不能接受的。

三、1、D 2、如,沒見過大漠的廣袤,見了大漠的廣袤,沒見過森林的神奇。內容合理,語言通順。

㈡ 初三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作文

兩千年前,太史公司馬遷讀《孟子》,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遂廢書而嘆。老先生所嘆者,是以為利乃亂之始也。兩千年後,我讀《孟子》,也不禁廢書而嘆。我所嘆者,是前賢亞聖孟子身上的那股咄咄逼人的英武之氣和沛然淋漓的陽剛之氣。人說:大哉孔子!我則想說:英哉孟子!天地間一偉丈夫,真男人也。
讀《論語》與讀《孟子》,感受迥然有別。前者循循善誘,吉光片羽,如雨露之養,時風之化,是典型的溫柔敦厚的儒雅風范;而後者口若懸河,滔滔汩汩,其勢不可當,「其鋒不可犯」(蘇洵),雄辯無礙,一瀉千里。孔子更多的時候是教育自己的三千弟子,故心平氣和,大言炎炎,誨人不倦,在人們眼裡是一個「至聖先師」、藹然仁者。孟子更多的是向不可一世的君王陳說自己的為政之道,故爾常常踔厲風發、意態亢昂,有時甚至帶有火氣,言辭犀利,顯露出十足的剛直不阿、磊落恢弘的大思想家的個性,有一種睥睨王者的人格風范和精神氣度。盡管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為爭霸天下,莫不紛紛採取功利主義的攻伐之術,以為孟子的「仁政」治國方略「迂遠而闊於事情」,也即見效太慢而不肯採納,但在孟子義正辭嚴的強大思想攻勢下,不能不一時心悅誠服。而孟子並不為了讓君王接受自己的政見而屈尊阿附,他無意於取媚討歡,弄個一官半職乾乾。他不僅沒有絲毫的奴顏媚骨,反而常常直刺君王的痛處,陷這些愚不可及的傢伙們於尷尬難堪的境地,不得不「王顧左右而言他」。每讀書至這樣的段落,便情不自禁再三嗟嘆:孟子孟子,何其智勇!孔老夫子曾批評他的學生子路過於勇,而他的嫡傳弟子孟軻,其勇較之於子路則更勝一籌。儒家提倡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不講勇,但是,勇,實在該是男人的本色啊!
不知怎麼回事,一提起文人書生,就是一副文弱、寒酸、迂闊的窩囊相,讓人「不足觀」,不大瞧得起。然而,在文人老祖宗孟子身上能尋出半點窩囊的影子嗎?他若知道後世文人把自身形象糟蹋成那種樣子,肯定會怒發沖冠,大罵子孫不肖的。孟子實在是為後輩文人樹立了剛直英武的楷模。男人的形象不只讓劍客游俠武裝專美,文人亦男人也。《孟子》中記載,一次,孟子要去朝見齊王,齊王正好派人對孟子說:「寡人本應去拜訪你,但不巧感冒了,怕風吹,如果你能來朝,我可以接見你。」孟子一聽這話,反而不想去了,於是回答說:「剛好我也病了,不能上朝見王。」第二天,孟子卻到東郭大夫家吊喪。公孫丑說:「你昨天托辭有病,今天卻去吊喪,這樣不太好吧?」孟子理直氣壯地說:「昨天病了,可今天好了,為什麼不能去吊喪?」以臣子的身份公然與君王較勁,沒有一身的正氣、骨氣、膽氣是不行的。孟子曾引一位勇士的話說道:「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都是男人,誰怕誰呀!又有一次,孟子離開齊國,在晝邑歇宿。一個人想替齊王挽留孟子,便大模大樣端坐著跟孟子說話,孟子不理他,趴在幾上裝睡,那人很不高興,孟子就坦率地教訓他:對一個年長的老頭子應該懂得禮數!在孟子看來,一些峨冠博帶的君王,只不過是貪財、好色的草包蠢貨,或者是率獸食人的**民賊,哪裡值得老百姓仰望尊敬?!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英雄氣概,溢於言表。孔子制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常禮數,孟子並未昏愚地全盤接受,他提出:民為貴,君為輕。他遺世獨立,傲岸宏達,凜然不可侵犯,完全不把一些平庸的君王放在眼裡。
相對於孔子的「君子」學說,孟子給中國傳統文化人格增添了一個意義深遠的概念: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丈夫者,男子漢也;大者,巍巍乎崇高也,「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一怒而天下懼並非真正的大丈夫,蠻勇鬥狠、奸詐殘忍、蠅營狗苟、見利忘義之徒更難望大丈夫項背。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的人,是意志堅定的人,是富有仁德的人,是胸懷寬廣的人。大丈夫人格的獲得,孟子有一秘訣:善養浩然之氣。何謂「浩然之氣」?他說這種「氣」「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這是一種崇高剛強的正氣,一種不可勢壓利誘的骨氣,一種超邁雄放的豪氣,一種無所畏懼的勇氣,一種宏毅堅定的志氣。孟子這一特點,是他的精神導師孔子所不及的。宋代理學家朱熹說:「孟子有些英氣。」近人林語堂說:「我們讀孟子,可使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孟子嘗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種苦心孤詣的教誨,一直使得後代文人們進退有據。不管身在魏闕,還是遠處江湖,都不應失去了做人的立身根本,培養浩然正氣。孟子身上那種有稜角、有個性的哲人風采、英俊氣度、男人本色,成為一條汲之不盡的文化源泉,更行更遠還生。

閱讀全文

與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小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