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課文及書下注釋
《蜀道難》
作者:(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涼武昭王暠九世孫。或曰山東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
全部注釋
1.《蜀道難》: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瑟調曲"中的調名,內容多寫蜀道的艱險。今存《蜀道難》詩除此之外,尚有梁簡文帝二首,劉孝威二首,陰鏗一首,唐張文琮一首。李白此詩大約是在長安送友人入蜀而作,本陰鏗《蜀道難》"蜀道難如此,功名詎可要"之意。
2.噫吁嚱:蜀方言。宋庠《宋景文公筆記》卷上:"蜀人見物驚異,輒曰'噫吁嚱'。"
3.蠶叢、魚鳧:傳說古蜀國兩位國王的名字。《文選》卷四《三都賦》劉逵註:"揚雄《蜀王本紀》曰:'蜀王之先,名蠶叢、柏濩、魚鳧、蒲澤、開明。從開明上到蠶叢,積三萬四千歲。'"《華陽國志·蜀志》:"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魚鳧。魚鳧王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
4.爾來:從那時以來。四萬八千歲,誇張面大約言之。
5.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長安西(今陝西眉縣、太白縣一帶)。鳥道:只有鳥能飛過的小路。
6.地崩句:《華陽國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許嫁五女於蜀。蜀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攬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時壓殺五人及秦五女並將從,而山分為五嶺。"
7.六龍回日:《初學記》卷一天部三:《淮南子》雲:"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謂懸車?quot;注曰:"日乘車,駕以六龍。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於虞淵,羲和至此而回六螭。"螭即龍。高標: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標識的最高峰。一說高標山又名高望山,乃嘉定府之主山。
8.逆折:水流迴旋。回川:有漩渦的河流。
9.猿猱: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類。
10.青泥:青泥嶺,在今甘肅徽縣南,陝西吃力略陽縣北。《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二山南道貌岸然興州長舉縣:"青泥嶺,在縣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東,即今通路也。懸崖萬仞,山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青泥嶺。"
11.捫參歷井:參、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別指配於地上的州國,叫做"分野",以便通過觀察天象來占卜地上所配州國的吉凶。參星為蜀之分野,井星為秦之分野。捫:用手摸。歷:經過。脅息:屏氣不敢呼吸。
12.膺:胸。
13.子規:即杜鵑鳥,蜀地最多,鳴聲悲哀。《文選》卷四左思《蜀都賦》:"鳥生杜宇之魄。"劉淵林注引《蜀記》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宇死,俗說雲宇化為子規。子規,鳥名也。蜀人聞子規鳴,皆曰望帝也。"王註:"按子規即杜鵑也,蜀中最多,南方亦有之,狀如雀鷂,而色慘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鳴,夜啼達旦,至夏尤甚,晝夜不止,鳴必向北,若雲'不如歸去',聲甚哀切"。
14.喧豗:水流轟響聲。砯崖:水撞石之聲。轉,轉動。
15.胡為:為什麼。
16.劍閣:又名劍門關,在四川劍閣縣北,是大、小劍山之間的一條棧道,長約三十餘里。《華陽國志》、《水經注》卷二十、《元和郡縣志》卷三十三均有記載。
17.一夫句:《文選》卷四左思《蜀都賦》:"一人守隘,萬夫莫向"。《文選》卷五十六張載《劍閣銘》:"一人荷戟,萬夫趦趄。形勝之地,匪親勿居"。
18.錦城:《元和郡縣志》卷三十一劍南道成都府成都縣:"錦城在縣南十里,故錦官城也。"今四川成都市。
19.咨嗟:嘆息。
杜甫詩三首
《秋興八首》(其一)
唐·杜甫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寫夔州一帶的秋景,寄寓詩人自傷漂泊、思念故園的心情。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傷:使草木凋落衰敗。2.巫山巫峽:即指夔州(今奉節)一帶的長江和峽谷。蕭森:蕭瑟陰森。3.兼天涌:波浪滔天。4.塞上:指巫山。接地陰:風雲蓋地。"接地"又作"匝地"。5.叢菊兩開:杜甫去年秋天在雲安,今年秋天在夔州,從離開成都算起,已歷兩秋,故雲"兩開"。"開"字雙關,一謂菊花開,又言淚眼開。他日:往日,指多年來的艱難歲月。6.故園,此處當指長安。7.催刀尺:指趕裁冬衣。"處處催",見得家家如此。8.白帝城,即今奉節城,在瞿塘峽上口北岸的山上,與夔門隔岸相對。急暮砧:黃昏時急促的搗衣聲。砧:搗衣石。9.急暮砧:黃昏時急促的搗衣聲。砧,搗衣石。
詠懷古跡(其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1 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2明妃:王昭君.名嬙(qiáng)3去:離開.4紫台:紫宮,宮廷.5朔漠:北方的沙漠.6省:曾經7春風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zhǔ)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 , 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bìn), 潦倒新停濁酒杯。⑴詩題一作《九日登高》。古代農歷九月九日有登高習俗。選自《杜詩詳注》。作於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秋天的重陽節。⑵嘯哀:指猿的叫聲凄厲。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回:迴旋。⑷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蕭蕭:模擬草木飄落的聲音。⑸萬里:指遠離故鄉。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⑹百年:猶言一生。⑺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苦恨:極恨,極其遺憾。苦,極。繁霜鬢:增多了白發,如鬢邊著霜雪。 繁,這里作動詞,增多。⑻潦倒:衰頹,失意。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剛剛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說「新停」。
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pén)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zhēng)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gǔ)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mǐn)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xǐ)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zhé)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潯(xún)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dí)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nícháng)》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jiān)關鶯語花底滑,幽咽(yè)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háma)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xiāo)不知數。(diàn)頭銀篦(bì)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chóng)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zhé)居卧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pén)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zhāo)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ōuyāzhāozhā)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chóng)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1〕左遷:貶官,降職。古以左為卑,故稱「左遷」。
〔2〕明年:第二年。 (3)錚錚:形容金屬、玉器等相擊聲。 〔4〕京都聲:指唐代京城流行的樂曲聲調。〔5〕倡女:歌女。倡,古時歌舞藝人。〔6〕善才:當時對琵琶師或曲師的通稱。是「能手」的意思。 〔7〕委身:託身,這里指嫁的意思。 〔8〕為:做。〔9〕賈人:商人。 〔10〕命酒:叫(手下人)擺酒。〔11〕快:暢快。 〔12〕憫然:憂郁的樣子。 〔13〕漂淪:漂泊淪落。 〔14〕出官:(京官)外調。 〔15〕恬然:淡泊寧靜的樣子。(16)遷謫:貶官降職或流放。 〔17〕為:創作。〔18〕長句:指七言詩。〔19〕歌:作歌。〔20〕凡:總共。〔21〕言:字。〔22〕命:命名,題名。 〔23〕潯陽江:據考究,為流經潯陽城中的湓水,即今九江市中的龍開河(97年被人工填埋),經湓浦口注入長江。瑟瑟:形容楓樹、 蘆荻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24〕瑟瑟:形容楓樹、蘆荻被秋風吹動的聲音。(25)主人:詩人自指。 〔26〕回燈:重新撥亮燈光。回:再。 〔27〕轉軸拔弦:將琵琶上纏繞絲弦的軸,以調音定調。 〔28〕掩抑:掩蔽,遏抑。〔29〕思:悲,傷。 (30〕信手:隨手。〔31〕續續彈:連續彈奏。 〔32〕攏: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33〕捻:揉弦的動作。〔34〕抹:向左拔弦,也稱為「彈」。〔35〕挑:反手回撥的動作。〔36〕《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為西域樂舞,唐開元年間西涼節度使楊敬述依曲創聲後流入中原。〔37〕《六幺》:大麴名,又叫《樂世》、《綠腰》、《錄要》,為歌舞曲。 〔38〕大弦:指最粗的弦。〔39〕嘈嘈:聲音沉重抑揚。〔40〕小弦:指最細的弦。〔41〕切切:細促輕幽,急切細碎。 〔42〕間關:鶯語流滑叫「間關」。鳥鳴聲。〔43〕幽咽:遏塞不暢狀。〔44〕冰下難:泉流冰下阻塞難通,形容樂聲由流暢變為冷澀。〔45〕凝絕:凝滯。 〔46〕迸:濺射。 〔47〕曲終:樂曲結束。〔48〕拔:彈奏弦樂時所用的拔工具。〔49〕當心畫: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劃過四弦,是一曲結束時經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50〕舫:船。 〔51〕斂容:收斂(深思時悲憤深怨的)面部表情。 〔52〕蝦蟆陵:在長安城東南,曲江附近,是當時有名的游樂地區。 〔53〕教坊:唐代官辦管領音樂雜技、教練歌舞的機關。 〔54〕秋娘:唐時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56〕五陵:在長安城外,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57〕纏頭:用錦帛之類的財物送給歌舞妓女。〔58〕綃:精細輕美的絲織品。 〔59〕鈿頭銀篦:此指鑲嵌著花鈿的篦形發飾。〔60〕擊節:打拍子。 〔61〕顏色故:容貌衰老。 〔62〕浮梁:古縣名,唐屬饒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鎮市,盛產茶葉。 〔63〕去來:走了以後。 〔64〕夢啼妝淚:夢中啼哭,勻過脂粉的臉上帶著淚痕。〔65〕闌干:縱橫散亂的樣子。 〔66〕重:重新,重又之意。〔67〕唧唧:嘆聲。 〔68〕嘔啞嘲哳:形容聲音噪雜。 〔69〕琵琶語:琵琶聲,琵琶所彈奏的樂曲。〔70〕暫:突然。 〔71〕卻坐:退回到原處。〔72〕促弦:把弦擰得更緊。 〔73〕向前聲:剛才奏過的單調。〔74〕掩泣:掩面哭泣。 〔75〕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當時的官階是將侍郎,從九品,所以服青衫。 李商隱詩兩首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⑴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周禮·樂器圖》:「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飾以寶玉者曰寶瑟,繪文如錦者曰錦瑟。」《漢書·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古瑟大小不等,弦數亦不同。義山《回中牡丹為雨所敗》詩有「錦瑟驚弦破夢頻」;《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後夢作》詩有「雨打湘靈五十弦」。無端:沒來由,無緣無故。此隱隱有悲傷之感,乃全詩之情感基調。歷代解義山詩者,多以此詩為晚年之作。商隱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興,暗喻生平,引發以下「一弦一柱」之思憶。⑵庄生曉夢迷蝴蝶:《莊子·齊物論》:「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商隱此引莊周夢蝶故事,以言人生如夢,往事如煙之意。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成寐。這裡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也有著人生如夢的惆悵和迷惘。⑶望帝春心托杜鵑:《華陽國志·蜀志》:「杜宇稱帝,號曰望帝。……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於開明。帝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子鵑即杜鵑,又名子規。蔡夢弼《杜工部草堂詩箋》一九《杜鵑》詩注引《成都記》:「望帝死,其魂化為鳥,名曰杜鵑,亦曰子規。」傳說蜀國的杜宇帝因水災讓位於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則隱歸山林,死後化為杜鵑日夜悲鳴直至啼出血來.。⑷滄海月明珠有淚:《博物志》:「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其眼泣則能出珠。」《新唐書·狄仁傑傳》:「仁傑舉明經,調汴州參軍,為吏誣訴黜陟,使閆立本如訊,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⑸藍田日暖玉生煙:《元和郡縣志》:「關內道京兆府藍田縣:藍田山,一名玉山,在縣東二十八里。」《文選》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困學紀聞》卷十八:司空表聖雲:「戴容州謂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李義玉生煙之句蓋本於此。」⑹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然惆悵了.那麼今朝追憶,其為悵恨,又當如何!詩人用這兩句詩表達出了幾層曲折,而幾層曲折又只是為了說明那種悵惘的苦痛心情。馬嵬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能答的就這么多了,並不全,僅供你參考}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Ⅱ 語文人教版必修三必背課文
必修三蜀道難杜甫詩三首 (秋興八首(其一) 詠懷古跡(其三) 登高)琵琶行寡人之於國也勸學過秦論最後三段 (及至始皇……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Ⅲ 外研社高中英語必修三第二單元課文
外研社高中英語必修三第二模塊課文(註: 外研版沒有單元之說。)
Mole 2 Reading
The HumanDevelopment Report
In the year 2000, 147 world leaders agreed to work together to rece poverty by 2015 or earlier. From this agreement came the HumanDevelopment Repor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ections of this report is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This examines the achievements of 175 countries. The index measures a country's achievements in three ways: life expectancy (how long people usually live), ecation and income. The index has some surprises. Norway is at the top of the list, while the US is at number 7. The other topfive countries are: Iceland (2), Sweden (3), Australia (4), the Netherlands(5). The UK is in the thirteenth position, while China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list. The bottomten countries are all African countries, with Sierra Leone (in West Africa) atthe bottom of the list.
The report describes eight development goals. The most important goals are to:
· rece poverty and hunger;
· make sure thatall children have ecation up to theage of 11;
· fight AIDS and other diseases;
·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of poor people, e.g. make sure they have safe drinking water;
· encourage developed countries to givemore help to other countries.
The 2003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gives examples of successful development. For example, in nine years (1953–1962), China increased life expectancy by 13 years. In the last ten years in China, 150 million people moved out of poverty. However, the challenges are still great. Every day799 million peop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hungry. Over half of these are in South Asia or Africa. Although more than 80% of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go to primary school, about 115 million children are not being ecated. More than 1 billion peop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do not drink safe water. However, in other regions of the world, e.g. Eastern Europe, water is now mostly safe to drink.
The report shows that we are making some progress but that we need to make greater efforts. Although developed countries give some financial help, they need to give much more. Interestingly, the countries that give the most money are the Netherlands, Norway and Sweden. These are among the five rich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so it is right that they should do so.
Ⅳ 高一語文必修3必背 的課文文言文 反正是背的都 要把 人教版的 必修三 不要只寫 編目 內容都要
課文後要求背誦的.《蜀道難》《杜甫詩三首》《寡人之於國也》《勸學》《過秦論》後三段
. 蜀道難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杜甫詩三首
秋興八首·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詠懷古跡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勸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左應為「車」,原字已廢除)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過秦論》後三段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chī)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
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fān)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qián)首;隳(huī)名城
,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dí),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
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瓮牖(yǒu)繩樞之子,氓(méng)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dí)之賢,陶朱、猗(yī)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
,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yǐng)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櫌(yōu)棘矜(qín),非銛(xiān)於鉤戟長鎩也;
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ó)長絜(xié)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
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xiáo)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huī),身死人手,為(wéi)天下笑者,何
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寡人之於國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Ⅳ 人教版必修三勸學原文
原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譯文:
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的。譬如靛青這種染料是從藍草里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冰塊是冷水凝結而成的,然而卻比水更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彎曲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到)如圓規畫的一般的標准了,即使又曬幹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墨線比量過就變得筆直,金屬制的刀劍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博地學習,並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智慧明理並且行為沒有過錯了。
我曾經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卻)比不上片刻學到的知識(收獲大);我曾經踮起腳向遠處望,(卻)不如登到高處見得廣。登到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可是遠處的人卻能看見;順著風喊,聲音並沒有加大,可是聽的人卻能聽得很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藉助舟船的人,並不善於游泳,卻可以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資質秉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里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里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自然會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聖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到達,)它的成績來源於走個不停。(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這是由於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如果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勸學》是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的作品,是《荀子》一書的首篇。文章較系統地論述了學習的理論和方法,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
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闡明學習的重要性,第二段講正確的學習態度,第三段講學習的內容,第四段講學習應當善始善終。全文說理深入,結構嚴謹,代表了先秦論說文成熟階段的水平。
詞句注釋:
君子:指有學問有修養的人。
學不可以已(yǐ):學習不能停止。
青取之於藍:靛青,從藍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種染料。藍,蓼藍,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含藍汁,可以做藍色染料。
中(zhòng)繩:(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線。繩,墨線。
輮(róu):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條彎曲的一種工藝。
規:圓規,畫圓的工具。
雖有(yòu)槁暴(pù):即使又曬幹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曬干。
挺:直。
受繩:用墨線量過。
金:指金屬制的刀劍等。就礪: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礪,磨刀石。就,動詞,接近,靠近。
日參(cān)省(xǐng)乎己:每天對照反省自己。參,一譯檢驗,檢查;二譯同「叄」,多次。省,省察。乎,介詞,於。博學:廣泛地學習。日:每天。
知(zhì):通「智」,智慧。明:明達。行無過:行為沒有過錯。
遺言:猶古訓。
干(hán):同「邗」,古國名,在今江蘇揚州東北,春秋時被吳國所滅而成為吳邑,此指代吳國。夷:中國古代居住在東部的民族。貉(mò):通「貊」,中國古代居住在東北部的民族。
「嗟爾君子」六句:引詩見《詩經·小雅·小明》。 靖,安。共,通「供」。介,給予。景,大。
須臾(yú):片刻,一會兒。
跂(qǐ):踮起腳後跟。
博見:看見的范圍廣,見得廣。
疾:聲音宏大。
彰:明顯,清楚。這里指聽得更清楚。
勸學-網路
Ⅵ 高中語文必修三的課文
林黛玉進賈府 (曹雪芹)
2祝福 (魯迅)
3*老人與海 (海明威)
第二單元
4蜀道難 (李白)
5杜甫詩三首 (杜甫)
秋興八首(其一) (杜甫)
詠懷古跡(其三) (杜甫)
登高 (杜甫)
6琵琶行 並序 (白居易)
7*李商隱詩兩首 (李商隱)
錦瑟 (李商隱)
馬嵬(其二) (李商隱)
第三單元
8寡人之於國也 (孟子)
9勸學 (《荀子》)
10*過秦論 (賈誼)
11*師說 (韓愈)
第四單元
12動物游戲之迷 (周立明)
13宇宙的邊疆 (卡爾·薩根)
14*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 (加來道雄)
表達交流
多思善想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
學會寬容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
善待生命學習論證
愛的奉獻學習議論中的記敘
討論
梳理探究
交際中的語言運用
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
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
名著導讀
紅樓夢 (曹雪芹)
高老頭 (巴爾扎克)
高中語文課文必修3相關知識積累
帶*是略讀課文
Ⅶ 語文高中人教版必修三要背的課文是哪幾個
閱讀鑒賞
第一單元
1林黛玉進賈府 (曹雪芹)
2祝福 (魯迅)
3*老人與海 (海明威)
第二單元
4蜀道難 (李白)
5杜甫詩三首 (杜甫)
秋興八首(其一) (杜甫)
詠懷古跡(其三) (杜甫)
登高 (杜甫)
6琵琶行 並序 (白居易)
7*李商隱詩兩首 (李商隱)
錦瑟 (李商隱)
馬嵬(其二) (李商隱)
第三單元
8寡人之於國也 (孟子)
9勸學 (《荀子》)
10*過秦論 (賈誼)
11*師說 (韓愈)
第四單元
12動物游戲之迷 (周立明)
13宇宙的邊疆 (卡爾·薩根)
14*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 (加來道雄)
表達交流
多思善想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
學會寬容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
善待生命學習論證
愛的奉獻學習議論中的記敘
討論
梳理探究
交際中的語言運用
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
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
名著導讀
紅樓夢 (曹雪芹)
高老頭 (巴爾扎克)
高中語文課文必修3相關知識積累
帶*是略讀課文
必背課文:
4蜀道難 (李白)
5杜甫詩三首 (杜甫)
秋興八首(其一) (杜甫)
詠懷古跡(其三) (杜甫)
登高 (杜甫)
6琵琶行 並序 (白居易)
7*李商隱詩兩首 (李商隱)
錦瑟 (李商隱)
馬嵬(其二) (李商隱)
8寡人之於國也 (孟子)
9勸學 (《荀子》)
10*過秦論 (賈誼)
11*師說 (韓愈)
Ⅷ 高一語文(人教版)必修三、必修四中的必背課文
必修三
蜀道難來
杜甫詩三源首 (秋興八首(其一) 詠懷古跡(其三) 登高)
琵琶行
寡人之於國也
勸學
過秦論最後三段 (及至始皇……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必修四
廉頗藺相如列傳最後五段 (既罷,歸國……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李清照詞兩首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 聲聲慢 尋尋覓覓)
辛棄疾詞兩首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蘇軾詞兩首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
Ps Ms有的學校還讓背柳永的兩首詞 雨霖鈴和望海潮(必修四)
以及李商隱的錦瑟(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