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第18課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第18課

發布時間:2020-12-28 04:47:42

1.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18課全文

男女

2.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18課<廣玉蘭>課文內容

廣玉蘭

一天晚上,我獨自在叢林中散步,感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空氣中盪漾。原來,在林陰道兩旁,有許多開著白色花朵的高大樹木,那一陣陣幽香就是從這兒散發出來的,園丁說,這些樹木叫廣玉蘭,是從廣東一帶傳過來的。以後我在散步的時候,都要去觀賞一下。
五、六月份是廣玉蘭花盛開的季節。在綠油油的葉叢中,花朵是那樣的潔凈、高雅。我無法用文字准確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說它純白吧,又似乎有一種淡淡的青綠色滲透出來;我也無法用文字准確形容那花瓣的質感,說它玉琢冰雕吧,它又顯得那樣柔韌而有彈性。總之,只憑幾個優美的詞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內涵的。
廣玉蘭開花有早有遲,在同一棵樹上,能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羞待放,碧綠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幾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鑽了進去,那裡面橢圓形的花蕊約有一寸長。盛開著的玉蘭花,潔白柔嫩得像嬰兒的笑臉,甜美、純潔,惹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廣玉蘭花呢,花瓣雖然凋謝了,花蕊卻依然挺立枝頭,它已長成近兩寸長的圓莖。圓莖上面綴滿了像細珠似的紫紅色的小顆粒,這就是孕育著新生命的種子。遠遠看上去,一株廣玉蘭就像是一個數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廣玉蘭的葉片富有光澤,好像塗了層蠟,再配上有著鐵銹色短柔毛的葉背和那微呈波狀的邊緣,使人覺得另有一番情趣。密集油亮的綠葉終年不敗,始終透著生氣,透著活潑。有了它的襯托,玉蘭花便顯得格外皎潔,格外清麗了。
秋冬時節,許多樹的葉子凋落了,廣玉蘭卻披著一身綠葉,與松柏為伍,裝點著自然。
我愛廣玉蘭的幽香與純潔,更愛廣玉蘭無比旺盛的生命力。

3. 誰知道六年級下冊語文第18課的課文

人教版的《跨越百年的美麗》 梁衡寫的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國科學院人聲鼎沸,一位年輕漂亮,神色莊重又略顯疲倦的婦人走上講台,全場立即肅然無聲。 她叫瑪麗·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在這里宣布一項驚人的發現:天然放射性元素鐳。本來這場報告,她想讓丈夫來作,但皮埃爾·居里堅持讓她來講。因為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個女子登上過法國科學院的講台。瑪麗·居里穿著一襲黑色長裙,白凈端莊的臉龐顯出堅定又略帶淡泊的神情,而那雙微微內陷的大眼睛,則讓你覺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她的報告使全場震驚,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她那美麗而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的心裡。
關於放射性的發現,居里夫人並不是第一人,但她是關鍵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了X光,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了天然放射性。盡管這都還是偶然的發現,居里夫人卻對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質有沒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灘上撿到一個貝殼,她卻要研究一下這貝殼是怎樣生、怎樣長,怎樣沖到海灘上來的。別人摸瓜她尋藤,別人摘葉她問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這個詞。兩年後,她發現了釙,接著發現了鐳。為了提出純凈的鐳,居里夫婦搞到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廢渣。他們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鍋,一鍋一鍋地進行冶煉。然後再送到化驗室溶解、沉澱、分析。化驗室只是一個廢棄的破棚子。瑪麗終日在煙熏火燎中攪拌著鍋里的礦渣。她衣裙上,雙手上,留下了酸鹼的點點燒痕。一天,疲勞之極,瑪麗揉著酸痛的後腰,隔著滿桌的試管、量杯問皮埃爾:「你說這鐳會是什麼樣子?」皮埃爾說:「我只是希望它有美麗的顏色。」終於經過三年又九個月,他們在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克鐳。它真的有極美麗的顏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發出略帶藍色的熒光。
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她的性格里天生還有一種更可貴的東西,她堅定、剛毅,有遠大、執著的追求。這種可貴的性格和高遠的追求,使瑪麗·居里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在發現鐳之後的不斷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變化著。當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時,鐳射線也在無聲地侵蝕著她的肌體。她美麗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隱退,她逐漸變得眼花耳鳴,渾身乏力。皮埃爾不幸早逝,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負擔。但她什麼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一個端莊堅毅的女學者,變成科學教科書里的新名詞「放射線」,變成物理學的一個新計量單位「居里」,變成一條條科學定律,她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遠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從她發現鐳那一刻起就流傳於世,迄今已經百年。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換來的榮譽。她一生共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兩次諾貝爾獎。她本來可以躺在任何一項大獎或任何一個榮譽上盡情地享受。但是她視名利如糞土,她將獎金贈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而將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去當玩具。她一如既往,埋頭工作到67歲離開人世,離開了她心愛的實驗室。直到她死後40年,她用過的筆記本里,還有射線在不停地釋放。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4. 五年級上冊18課課文

1.課文簡說.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
課文先講「我」想買一本《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見渴望之極.但一元多的書價,貧困的家境,「我」的願望難以實現.
接著,寫母親給錢讓「我」買書.這部分是全文的重點.描寫了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在車間一角工作的媽媽「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瘦弱的母親!「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貧苦的母親!「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勞的母親!然而正是這位母親,當同事認為「我」是要錢買閑書,勸阻她給我錢時,母親卻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通情達理的母親.這些地方突出表現了母親的慈祥與善良,表達出對母親深深的敬意與無比的熱愛.
最後,講「我」終於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說.
讀完課文,誰都會被慈母情深深打動.這位平凡的母親,辛勞的母親,貧寒的母親,在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現出的深沉的母愛,給人留下了何等難忘的印象.
學習這篇課文,要著重引導學生通過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語句,體會平凡母親的偉大,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我想我沒有權利用那錢再買任何別的東西,無論為我自己還是為母親.」
這句話是說,母親掙錢那麼不易,家境那麼困難,但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書,使我滿足了讀書的強烈願望.我如果用那錢買別的東西,實在對不起母親,對不起母親濃濃的愛子真情.
(2)對詞語的理解.
失魂落魄──形容極度驚慌,行動失常的樣子.
震耳欲聾──耳朵都震得快要聾了.形容聲音很大.
龜裂──皮膚因寒冷乾燥而裂開.
二、作者介紹:
梁曉聲(1949—)小說家.山東榮城人.1968年去北大荒勞動.197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先後在北京電影製片廠、北京兒童電影製片廠工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父親》;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長篇小說《雪城》、《年輪》等.小說集《天若有情》、《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間煙火》、《白樺樹皮燈罩》、《黑紐扣》.《慈母情深》選入小學語文教材.

5. 六年級上冊語文18課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的課文主要內容

第一段:主要講人抄民群眾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

第二段:主要講魯迅先生啟發教育「我」認真讀書。

第三段:主要講魯迅先生在談笑中抨擊舊社會。

第四段:主要寫魯迅先生熱情救護和幫助黃包車夫。

第五段:主要寫魯迅先生關心女傭阿三。

6. 六年級語文課本上冊第18課的書後問答題的答案

文章通過下雪前和下雪後的壯麗景色寫出了學的偉大.
按雪前,雪中,雪後,的順序寫的

7. 六年級語文課本第十八課將軍與孤女中的「美穗子」的資料!

1940年8月21日,正在指揮戰斗的聶榮臻聽說部隊在炮火中救出了兩個父母雙亡的日本小姑娘,便將她們接到了指揮所。他說:「雖然敵人殘忍地殺害了我們無數的同胞,但這兩個孩子是無辜的,他們是戰爭的受害者,我們一定要好好地照料。」

聶榮臻拉著稍大一些的女孩,親切地問她名字,知道她叫「興子」。這個女孩就是美穗子。看到她驚恐的神色,聶榮臻便拿出一個甜梨和藹地說:「這梨洗干凈了,吃吧!」美穗子見聶榮臻和善可親,便接過梨吃了起來。吃飯時,聶榮臻還親自給她喂飯。不久,美穗子不再拘束了。她拽著聶榮臻的馬褲,跑前跑後,形影不離。為安全起見,聶榮臻派人將她們送到了日本軍營,但聶榮臻始終牽掛著兩位日本小姑娘的下落。

1980年,《人民日報》發表了《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裡?》的報道。日本《讀賣新聞》予以轉載。「當《讀賣新聞》的記者拿著我的照片找到我時,我激動得哭了。沒想到40年後,還能找到救過自己的親人。」美穗子回憶說,「那時我已在都城市安家落戶,和丈夫與3個女兒生活得很幸福。」

這次見面,聶榮臻元帥送給美穗子一幅松竹梅 「歲寒三友圖」。他說:「在寒冷的冬天,百花凋謝,只有松、竹、梅可以保持勃勃生機。我祝願中日友 誼像它們一樣經得起考驗。」美穗子特意將自己家的門房改建加高,以懸掛這幅珍貴的畫。

1986年,美穗子夫婦再次來華探望聶榮臻。美穗子說:「父親要我們為中日友好事業出力,他還希望我所在的日本都城市能和他的故鄉江津市結為友好城市。」1999年,在聶榮臻元帥誕辰100周年之際,中國江津市與日本都城市結為友好城市。積極促成此事的美穗子激動地說:「我終於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8. 七上語文課文第十八課《蟬》  原文


小思復
今年,蟬鳴得早。杜鵑花還沒零制落,就聽見斷續的蟬聲了。近月來,窗外蟬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
一天,在樹下拾得一隻病蟬,透明的翅收斂[②]了,身軀微微顫動,沒有聲響。它就是曾知知不休的在樹上過日子的小東西。那麼小,卻那麼響,竟響徹一個夏天!曾這樣問:何必聒聒[③]?那隻不過是夏天罷了!
朋友說:知道么?它等了17[④]年,才等到一個夏天。就只有這個夏天,它從泥土中出來,從幼蟲成長過來。等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結了。
17年埋在泥中,出來就活一個夏天,為什麼呢?
朋友說:那本來的生活歷程就是這樣。它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著。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
哦!那是蟬的生命意義!
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

9. 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18課課文,主要內容

原文:
——周曄
伯父魯迅先生在世的時候,我年紀還小,根本不知道魯迅是誰,以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伯父去世了,他的遺體躺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里,許多人都來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聲痛哭。數不清的輓聯掛滿了牆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滿了整間屋子。送輓聯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學生,各色各樣的人都有。那時候我有點驚異了,為什麼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我獃獃地望著來來往往弔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到伯父家裡去。那時候每到周末,我們姐妹三個輪流跟隨著爸爸媽媽到伯父家去團聚。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談起《水滸傳》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麼會知道我讀了《水滸傳》,大概是爸爸告訴他的吧。老實說我讀《水滸傳》不過囫圇吞棗地看一遍,只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那些好漢的個性,那些復雜的內容,全搞不清楚,有時候還把這個人做的事情安在那個人身上。伯父問我的時候,我就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伯父摸著鬍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聽了伯父這句話,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受,從此,我讀什麼書都不再馬馬虎虎了。 那天臨走的時候,伯父送我兩本書,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約翰》。伯父已經去世多年了,這兩本書我還保存著。 有一次,在伯父家裡,大夥兒圍著一張桌子吃晚飯。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對他說:「大伯,您跟爸爸哪兒都像,就是有一點不像。」 「哪一點不像呢?」伯父轉過頭來,微笑著問我。他嚼著東西,嘴唇上的鬍子跟著一動一動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們半天才說。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著說,「我小的時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樣,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麼——」 「可是到了後來,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說,「您怎麼會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哦!」我恍然大悟,「牆壁當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有一天黃昏時候,呼呼的北風怒號著,天色十分陰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趕著回家。爸爸媽媽拉著我手,,到伯父家去。走到離伯父家門口不遠的地方,看見一個拉黃包車的坐在地上呻吟,車子扔在一邊。 我們走過去,看見他兩只手捧著腳,腳上沒穿鞋,地上淌了一攤血。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難以忍受的痛苦。 「怎麼了?」爸爸問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動著的嘴唇里發出低微的聲音,「沒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進腳底了。疼得厲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裡,不一會兒,就跟伯父拿了葯和紗布出來。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著,一個半跪著,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碎玻璃片,伯父拿來硼酸水給他洗干凈,他們又給他敷上葯,紮好綳帶。 拉車的感激地說:「我家離這兒不遠,這就可以支持著回去了。兩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麼謝你們!」 伯父又掏出一些錢來給他,叫他在家裡休養幾天,把剩下的葯和綳帶也給了他。 天黑了,路燈發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門口看著他們,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腳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這么冷的天,那個拉車的怎麼能光著腳拉著車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來的時候,我就問他們。伯父的回答我現在記不清了,只記得他的話很深奧,不容易懂。我抬起頭來,要求他給我詳細地解說。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變得那麼嚴肅。他沒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後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伯父逝世以後,我見到他家的女傭阿三。阿三是個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業,她愁得兩隻眼睛起了霧,看東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著霧。她跟我談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說:「周先生自己病得那麼厲害,還三更半夜地寫文章。有時候我聽著他一陣陣接連不斷地咳嗽,真替他難受。他對自己的病一點兒也不在乎,倒常常勸我多休息,不叫我乾重活兒。」 的確,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主要內容:
課文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幾件事。說明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無比懷念、熱愛與敬仰之情。

生字:
挽 囫 圇 棗 搞 恍 霜 祥 逝 章 咳 嗽

四字詞語:
失聲痛哭 囫圇吞棗 張冠李戴飽經風霜 各色各樣 恍然大悟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第18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