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美食也是語文課作文600字

美食也是語文課作文600字

發布時間:2020-12-28 04:32:52

A. 這也是一種美味 作文600字

今天下午,我正窩在家裡看電視,這時,老爸回來了,手裡拿著個袋子,對我說:「Dave,給你個驚喜。」我有些期待,於是問老爸到底是什麼驚喜,他從袋子里拿出一袋食品,笑著說:「我請你吃臭豆腐。」臭豆腐?太好了。對於我這個吃貨,關於臭豆腐,我只聞其名,未嘗其味!我迫不及待地從老爸手中搶過那一袋臭豆腐。包裝袋上寫著」祖名臭豆腐「,下面還有一行小字「聞著臭,吃著香」這激起了我強大的食慾,不看了,開始吃!
我一打開包裝紙,就有一股臭味撲面而來,熏得我有點受不了,聞著這么臭,難道吃起來會香?我猶豫了一下,想到美食節目支持人那吃得津津有味的饞樣,還是拿起了一塊臭豆腐,閉著眼睛;硬著頭皮咬了一口,哇!真個口腔充滿著奇怪的臭味,當我快撐不住的時候,奇臭瞬間轉化為怪香,那股濃濃的香味,讓我越吃越帶勁,這味道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真是棒極了,味蕾頓時大開,這味道有些酸酸的,甜甜的,令我想起了甜辣醬,真是美妙絕倫、無與倫比!我終於又發掘了一個美味!
我不斷地吃著,知道老爸提醒我:「別再吃了,留著點下次吃。」我「戀戀不舍」地放下了超級臭豆腐。「對了,要記得去漱口哦,小心別人說你口臭!」哈哈。臭豆腐真是太臭了,會引發口臭哦!我想說,臭豆腐真的好好吃!醜陋的外表也許藏著美妙。我想請你也去嘗一嘗!

B. 家鄉的美食作文600字

介紹一種美食——西安羊肉泡饃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是極為豐富的,各地都有獨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饃就成了你必須品嘗的佳餚之一。
羊肉泡饃無論做法還是吃法都是很講究的。製作時先將優質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種佐料大火煮爛。這時,店家會給你一個大碗和兩個饃。
吃羊肉泡饃最主要的就是掰饃,越細越好,泡起來才更入味,通常黃豆打小就可以了。接著將滾燙的羊肉湯倒入碗中,同時配以蔥末、香菜、粉絲、鹽、味精和地道的陝西油潑辣子,一碗羊肉泡饃就完成了。
看著這碗羊肉泡饃,就像一件完美而又傑出的藝術品。紅紅的辣子油漂浮在湯上、灰濛蒙的羊肉、翠綠的香菜和蔥末、晶瑩剔透的粉絲、雪白的饃,真令人賞心悅目。看著看著我彷彿看到羊肉湯變成了大海,粉條就像層層波浪,饃塊的肉片就像星羅棋布的小島,而翠綠的蔥末就像點綴在小島上鬱郁蔥蔥的樹木。
羊肉泡饃的香味也十分誘人。那濃郁的香味早就已經隨著熱氣四處彌漫,它就像一隻無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
這時我也顧不上什麼紳士風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真是鮮、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和蔥末的清香,泡饃的柔軟筋道,油潑辣子的香辣,這就是羊肉泡饃的特色。再喝上一口羊肉湯,真是鮮美至極!如果再配以幾顆糖蒜,就更是享受了。湯鮮而不膻,羊肉肥而不膩,泡饃細膩柔軟充滿湯的鮮美和饃原有的香味,粉條爽滑可口,這就是我對羊肉泡饃的評價。一股腦吃完這些,全身發熱,頭上也冒汗了,總之就一個字:「爽!」
羊肉泡饃不僅色香味形俱全,歷史也很悠久,也許是因為它是古城西安的名吃吧。羊肉泡饃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時叫做羊羹。關於它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未得志時生活貧困,流落長安街頭。一天,他身上只剩下兩塊干饃,十分干硬無法下咽。一位好心的羊肉鋪店主看他可憐就給了他一碗滾燙的羊肉湯。趙匡胤將干饃掰碎吃了起來,吃得渾身發熱,飢寒全消,後來他當上了皇帝,這一美食就出了名。
羊肉泡饃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愛,許多國際友人也爭先品嘗,一飽口福。羊肉泡饃已經成為陝西小吃的「代表」。

C. 傳統美食的作文600字

外婆從廚房間里拿出了一盤熱騰騰的小點心。我傻傻地問她:「這個金燦燦版的『棉襖』裹著什麼東西啊權?」「你吃了就知道!」外婆和藹地說。「棉襖怎麼可以吃呢?」我非常得疑惑。但是我並沒有多想,因為外婆啊外婆,我知道,你是我最親的外婆,應該不會害我的,不會的!我拿著從外婆手中遞過來的筷子,慢慢吃起來。

哇!真是色、香、味俱全吶。光聞上去,就已口水直流,嘗起來味道一定更佳……那金燦燦的「外衣」裹著我最愛吃的蔬菜之一——黃芽菜,其中還包有肉絲與胡蘿卜絲,實在是美味呀!

D. 山西美食作文600字

山西美食之石頭餅 「石頭餅」是流行在汾陽一種別具風味的食品。它不僅具有油酥咸香、營養豐富、易於消化、耐貯等特點,而且因為其製作手法獨特而深受人們喜愛。因為是把餅胚放在燒熱了的石子上面格制的,故而得名。石子餅具有明顯的古代石烹遺風。黃河人類用火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石烹法的出現,應該說與人類谷、麥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關系。植谷為食,始於神農時期。神農氏是黃河先民中的一位聖人,即傳說中的炎帝,是黃河民族的祖先之一,他首創農業生產,教人食谷。《白虎通》雲;「古之人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來呂,教民勞作。」然穀物粒食,不宜於火上直接燒烤,先民就發明了「石上燔谷」之法。《古史考》雲:「神農叫時民食谷,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關於「石上燔谷」,其它典籍中也多有所載《禮記·禮運》有「其燔黍捭腸人。污尊而杯飲燔黍,以黍米加於燒石之上,燔之使熟之。」、「臂析腸肉加工於燒石之上而熟之也。」這種方法是將石塊燒熱,穀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這主要是利用石塊傳熱慢,散熱也慢,布熱比較均勻的特點,以達到控制火候的目的。這種方法一直為後人所沿用,唐朝時有「石鏊餅」之制,明清謂之「天然餅」。而這種古老的烹調法,至今仍在汾陽廣泛流行。汾陽石子餅有白面和豆面兩種,後一種一般供自家食用。由於人們的食性不同,所以白面餅又分為包餡石子餅、糖石子餅與一般石子餅。主要原料為白面、麻油、酵母(比例為白面1公斤、麻油0.2公斤、酵母0.1公斤)、鹼面,如制豆面石子餅最好放些炒熟的麻子、花椒水、食鹽。制包餡的,則是紅糖餡。 一般石子餅:1.在製作的前一天就先調好酵母;2.潑油鹼:將麻油倒入瓷盆內,按比例(0.2公斤麻油、加入兩酒盅鹼汁)將鹼汁加入其中,攪拌勻,隨即倒入開水,再攪拌。3.將油鹼水晾冷後才可倒入麵粉(倘油鹼水不夠使用,可用涼開水代之)。用手攪勻呈棉絮狀時,把面和好,軟硬程度類似於干餅。面和好後,放的十分鍾,再製作。製作前,先將石子淘洗干凈,倒入砂鏊,擦點油,(以防石子粘在面餅上)然後反復攪拌,使石子升溫均勻。製作時,先揪一塊面團,反復揉之,使之看似光滑即可。然後,把揉好的面團檊成圓狀薄餅。將烘熱的石子向鏊子的四周攤開,中央留下薄薄的一層,將圓狀餅胚置於其上,再將四周的石子覆蓋於上。一般每公斤面可製作15個左右。 包餡石子餅:1.事先將紅糖餡拌好,內放點芝麻,與炒熟的白面和熟麻油拌均勻。2.製作與包月餅法雷同,但餡僅是月餅餡的一半,其餘與前一種製法相同,但需防流出糖汁。 和糖石子餅:1.和面前將白糖用開水溶化;2.油鹼水應酌情減少;3.和面時要先用油鹼水,再加白糖溶汁;4.其它製作與前同。 豆面石子餅:1.事前將麻子炒黃,要注意防止炒焦;2.將食鹽用開水溶為液體,再注入花椒水;3.和面時,先注入油鹼水,再加鹽汁水,拌勻後,反復揉搓;4.製作與燒烤法同前。這種烙制食品的方法雖然古老,然而由於焙烙傳熱均勻,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吃起來咸酥成香,非常可口。現在,石子餅的身價倍長,已成為人們訪親問友小孩過生日的禮品。

E. 介紹一種美食的作文600字!!快

《美味的小籠包》
常聽人們說小籠包美味可口,我卻從沒嘗過,也不知是啥味道。這天下午,爸爸媽媽帶我來到小籠包子店讓我開開眼界,飽飽口福。那天終於如願以償了.小籠包一個個白生生,皮薄薄的,裡面好象有一包汁水在,小籠包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壯,晶瑩透黃,寶塔頂上一陣陣香氣隨風四溢,形狀也和包子差不多,難怪叫小籠包。小籠包以上一般都是一籠裡面有十個,每個都是圓鼓鼓的像一個個小雪球似的,只不過上面有一個凹凸不平的地方,還沒上來我就被這香氣熏得如痴如醉了。真恨不得把整個蒸好的小籠包一口吞掉。 一籠小籠包上來了,我坐在椅子上,剛蒸完的小籠包發出了一絲淡淡的香氣息。一聞到這種香氣息,我就忍不住要去大口大口的吃它了。剛夾起一個 「小胖墩」塞進嘴裡,它就開始反 抗。 我這時肚子正餓得咕咕叫,恨不得將嘴巴變大,把四籠小籠包一口吞下去。於是我就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小籠包,因為輕咬了一小口,汁水就像千軍萬馬往我嘴裡奔跑。我把它沾一點醋,輕進我的嘴裡,肉餡又松又軟,只要一嚼,它的肉就一下子鬆了下來,鮮美無比 媽媽說:「吃小籠包應該先醮點醋,輕輕咬一個洞,把裡面鮮美的湯汁吸干,再吃皮和肉。小籠包的美味精華就在湯汁里。我按照媽媽的方法吃,湯汁鮮、皮薄肉嫩,真是好吃極了。果然,小籠包一會兒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它的肉非常十足,咬一口鮮鮮的,濃濃的,咸鹹的,讓你吃了還想吃。於是我又纏著媽媽去買一客,當阿姨笑盈盈端來後,我又怎能放過呢?吃了一個又一個,在吃得滿口流香,砸咂嘴,不住稱贊道:「美!真是美味之極。」一眨眼,又被我消滅了,摸了摸鼓鼓的小肚子,舔舔嘴,余興未了。 怎麼樣,心動了?心動不如行動,去吃吃你們家鄉的小籠包吧!

F. 我是美食達人作文六百字

我們班有許多小能人,比如說:奧數小能人李知浩;語文小能人夏若溪;英語小能人司版子凡;美術權小能人趙曉雯等。但幽默小達人刑睿哲,和他們比起來,卻是那麼與眾不同。他的話經常出人意料,讓人捧腹大笑,開心不已,他是同學們的開心果。
有一次下課,他跑到我跟前,冷不丁地對我唱起了他自己改編的歌曲:「我是一隻貓,腦子沒長好,天天睡大覺,永遠不洗澡,身上長跳蚤;人家拔我毛……」邊說邊手舞足蹈地做著貓的樣子,我被他的樣子逗得笑個不停。
還有一次晨會過後,他突然對我說:「神舟行,我看行;我不交話費,你看行不行?」哈哈……,同學們聽了他的話,都笑得前仰後合。
最經典的一次是我向他借橡皮,我說:「刑睿哲同學,能不能借用一下你的橡皮?」他翻翻眼睛做了個搞怪的表情說:「不行,不行,我這塊橡皮可是絕無僅有的啊!」我不解地說:「就這橡皮啊,到處都有賣的,還絕無僅有呢?」他俏皮地說:「因為我用過這塊橡皮,怎麼可能有與這塊橡皮一模一樣的呢,明白了吧?」「呃,我暈!」我又被他戲弄了一次。
這就是我們班的開心果,幽默小達人——刑睿哲!

G. 寫美食的作文600字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我對這句話非常贊成。我可以封自己為「小小美食家」,因為我對菜頗有一番研究。光菜名,我就可以滔滔不絕的說上百種。北京的烤鴨、內蒙古的小肥羊、西安的羊肉泡饃、山西的刀削麵……在這么多香甜可口的美食中,最讓我喜愛的,便是山城重慶的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不僅吃起來麻辣鮮香而且顏色五彩繽紛。嫩白的豆腐丁排著整齊的「隊」站在盤中,穿上了用鮮紅的辣醬做成的「衣服」,看上去火紅火紅的一片,就像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紅色火焰,中間還夾雜著一些外酥里嫩的肉沫,綠色的蔥花散落在盤中,就如同一片片綠葉,沾著辣醬的豆腐丁成了一朵朵盛開的紅花,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不時,從盤中散發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真令人垂涎三尺!
看上去,麻婆豆腐的做法是十分復雜的,其實非常簡單:把豆腐切成一個正正方方的小塊,讓它們一個個「跳」入熱氣騰騰的水中熱熱「身」,再把它們撈出來,一會在用。接著,把肉切成極小的塊,用植物油把肉塊抄酥。然後,向鍋里倒入適當的油,打開開關,向油中放入事先准備好的干辣椒、花椒和薑片,等油在七、八十度時放入豆腐丁,再加上適量的澱粉,翻抄幾下,再加入適當的鹽、黃豆醬、豆瓣醬,點上一點白酒,最後用小火慢慢燒兩分鍾,在快起鍋時加入少許的味精,這道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就大功告成了!
吃麻婆豆腐也是很有講究的。吃時,先夾上一塊豆腐,多沾一些盤中的辣醬,把它輕輕地放入嘴中慢慢地咀嚼,吃上去,麻麻的,辣辣的,這種味道一下充滿了嘴的任何角落。我吃的時候,喜歡先把豆腐上的辣醬舔一舔,頓時,辣醬的麻和辣味一下「撲」入嘴裡,再吃豆腐,嫩嫩的豆腐從嘴裡一過,順滑爽口,這樣的吃法,吃到了麻婆豆腐別具一格的風味。如果你幸運的話,還能夠吃到一點點的肉沫,外酥里嫩,更一步增添了麻婆豆腐的風味,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怎麼樣,聽到了我的介紹,對麻婆豆腐有了一定的了解吧。它算不算是一道美味佳餚呢?唉喲,不跟你聊了,一盤麻婆豆腐出鍋了,我這個「小小美食家」要去品嘗品嘗了,再見!

H. 求行走在美食街里的作文600字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歷來對飲食文化是非常講究的。我們臨海人更是對「吃」充滿了熱情。因此,誰都不會錯過這個美食節。

昨天傍晚,我拉著媽媽的手隨著人流擁進瞭望江門美食廣場,只見整個望江門廣場人頭攢動,被擠得水泄不通,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香味和一陣陣熱氣。一排排的小吃攤前,食客們里里外外擠了三四層,差一點兒把桌子都擠翻,真是熱鬧極了。望江門廣場的台階上也坐滿了痴迷的食客,有的正在品嘗著搶購到手的小吃,有的擠累了坐在那裡休息。隨處可聞食客嘴裡發出的細嚼聲、贊嘆聲、評論聲,這聲音組成了獨特的合奏曲。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因為我個子不高,所以只能聞到香味,卻看不到食品。一道道人牆擋在我的前面,急得我兩腳直跳。抬頭望去,各個攤位前都掛著小吃的名稱:寧波湯圓、天津大麻花、新疆手扒羊肉、還有毛澤東最愛吃的臭豆腐……饞嘴的我一邊咽著口水,一邊拼「小命」往前擠,總算買到一串羊肉串。我輕輕一咬,羊肉串就發出清脆的「咔嚓」聲,不一會兒就在牙齒間消失了,味道美得沒話說。在細細品嘗著餘味的時候,我又使出力氣,朝另一個香味撲鼻的攤位「殺」去。可惜力氣小,許多名點的攤位都擠不進去,擠得我頭上直冒汗,只買到冰糖葫蘆和四川麻辣牛肉,總算過了把嘴癮。

這次美食節,真是讓我大飽口福啊!

I. 介紹一種美食的作文600字

傳統美食──餃子
說起餃子,可以說大家是再熟悉不過了。在我們中國,每當逢年過節,迎親待友,總會包餃子。餃子滑潤可口,味道鮮美,寓意深刻。每年除夕之夜,在我國北方家家戶戶都會圍坐在一起包餃子。「水餃人人都愛吃,年飯尤數餃子香。」這句話代表著人們對餃子的鍾愛之情。
餃子由來已久,始於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在冬至回鄉路過南洋時,看見不少窮困老百姓耳朵凍傷,飢寒交迫,很多人染上風寒。張仲景頓生憐憫之心,於是便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口大鍋,用羊肉、辣椒和袪寒提熱的葯材做餡,再用包成耳朵形狀,盛給窮人們吃。人們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為了感謝張仲景的善良、無私。每年的冬至和除夕,人們都要吃餃子。漸漸地,吃餃子就成了我們中國人的一種習俗。
在不同的時期,餃子的叫法也各不相同。東漢末年稱餃子為「嬌耳」。唐代卻稱之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歲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又稱為「扁食」……隨著歷史的發展,餃子漸漸開始變得名目繁多。如廣東的澄粉蝦餃、上海鍋貼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水餃、東北的老邊餃子。四川的釧水餃等,都各有特色,受人歡迎。
餃子不僅好吃,而且做法獨特、簡單。首先需要將面團搓成長條,再把長條切成一個個小塊,擀成麵皮。然後將一些菜或肉剁碎,用油鹽醬醋等佐料調成餡。再用麵皮把餡包起來,用手把麵皮一點點兒捏緊,這樣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做好了。這些包好的餃子也是形狀各異,蘊含深意:月牙形的叫「捏福」;元寶形的象徵著財富遍地,金銀滿屋;麥穗形的象徵著新的一年會五穀豐登……看來,這小小的餃子里也飽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餃子可不僅僅是中國人的專利哦!外國的餃子也別有一番風味。如俄國人的餃子餡有牛肉、胡蘿卜、雞蛋、蔥頭、鹽和味精等,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在餃子餡中添加一些辣椒末,而且包的個頭很大。最特別的是他們煮餃子用的是牛骨熬成的清湯。不過,對俄國人來說,喝煮餃子湯是第一道菜,吃餃子和是第二道菜。其他諸如匈牙利餃子、義大利餃子、朝鮮餃子等,也都很有特色,別具一格。
看到這里,你一定很饞了吧!那就讓我們一起動手,做一份香噴噴的餃子吧!

J. 一篇家鄉美食的作文 600字

俗話說得好:「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山西的麵食可謂是鼎鼎有名,而在眾多麵食之中,我最喜歡刀削麵。
刀削麵由於製作迅速,材料簡單,風味獨特,深受大家的喜愛。
刀削麵的做法與其他面不同,刀削麵不是用刀切,而是用刀削,削出來的面是否好吃,就要看你的刀功是否夠好了。在削麵時,左手拖住揉好的面團,右手持刀,不僅手腕要靈,而且出力要平,只聽「嚓,嚓,嚓」幾聲,削出的面像密集的短箭一樣射入鍋中,在鍋內,湯滾面翻,十分迅速,不到兩分鍾一碗。
廚師把煮好的面撈入碗中,澆上香飄四溢的濃湯,灑上香菜和牛肉,白的.紅的.綠的,五彩繽紛,光看一眼,就會讓你垂涎欲滴,一飽眼福!
再放入口中吃吃,只見這刀削麵軟而不爛,口感極佳,再看一看,這刀削麵中厚邊薄,棱鋒分明,有些像柳葉,有些像木耳的花邊,樣子十分奇特。放入口中,再仔細嚼嚼,彷彿還有一絲甜味,越嚼越香,另每一個食麵人都十分喜歡。轉眼間,一大碗面就讓人吃了個底朝天。四周頓時香飄四溢。
一碗刀削麵不僅可以讓你眼,嘴都得到滿足,而且營養豐富。刀削麵里富含各種礦物質,可以防止各種疾病,讓人身體健康。
刀削麵不愧為山西麵食之首,怪不得在世界享有盛譽。

閱讀全文

與美食也是語文課作文6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