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小學語文課改的幾點體會論文:我對小學語文課改的
如何看待小學語文課改
進入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廣大教師更進一步認識到了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所以在課改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在此過程中存在了一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徹底的解決,將會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發展非常不利。
新課改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要將學習交給學生,使學生通過自己願意採取的方式去獲得所要掌握的知識。這肯定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但有些教師擔心如果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會影響教學的進度,使教學任務不能順利地完成。教師存在這種思想,必定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流於形式,僅僅成為課堂的一種裝飾。還有些教師認為,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要將課堂徹底交給學生,教師的指導越少越好,於是,當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這些教師往往無所事事,甚至做於當堂課無關的事情。
在課改教學中,有些語文課堂上,學生就是按導學案的設計學習,學生把導學案看作是試卷對待,有些學生把課文泛泛地讀一遍,就做下面的環節,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的教師為了合作而合作,大大小小的問題都讓學生合作討論,給人感覺學生很「忙」,課堂一場「活躍」。還有,小學課改慣用的一種教學模式是「表揚式」,學生誰回答對了,教師就讓大家鼓掌邊叫:「好,好,你真棒!」以此來激勵學生,這對一、二年級學生很管用,但對五、六年級作用不是很大。
總之,在課改中教師要明確學生學習任務,適時設計合作探究活動,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不要無所事事,要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小組中去指導,監控學生的合作。對於一些教學模式要根據自己的學生實際情況而定,不能管用一種模式。
Ⅱ 有關小學語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新課改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所用時間最多的。閱讀教學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語文教學的質量,關繫到小學分階段語文教學目的能否圓滿實現,教學要求能否達到。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借鑒能力和閱讀技能,其中閱讀技能為核心。在傳統教學中,不少語文教師仍然對閱讀沒有足夠重視,對閱讀教學一臉茫然,新課改教師必挖掘教學目標,重視整體閱讀能力培養。
一、擴大學生的閱讀知識量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的教學目標。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僅靠課堂是不夠的,需要學生加大課外閱讀量,讀書積累的多了,理解能力就增強了。那麼如何切實、有效地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呢?筆者認為從語文課本入手,適宜地補充閱讀文章,以課內帶動課外,內外聯系,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要有意識地多向學生介紹一些好的課外讀物,向他們推薦一些經典的文學著作,或者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安排一些讀書寫作活動,讓各年級的小學生,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來逐漸提高他們的閱讀總量。我們語文教師要盡量多的讓學生在自我閱讀中,感受到文章所創設的情境的美及語言的魅力,讓學生覺得閱讀是一種美的享受。這樣做不僅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更有助於他們語言的積累,最重要的是使學生不知不覺養成了閱讀習慣、培養了閱讀興趣。
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僅靠課堂是不夠的,需要學生加大課外閱讀量,讀書積累的多了,理解能力就增強了。我們語文教師要盡量多的向學生推薦一些中外優美的文學名著,讓學生在自我閱讀中,感受到閱讀是一種美的享受
二、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1.巧用故事懸念誘發閱讀興趣。對於少讀書或不願讀書的孩子來說,聽故事是沒有負擔的,反而能從講者聲情並茂的敘述中了解情節,認識人物個性,知道事物善惡。
2.談自己的讀書感受激發興趣。我們要經常講述自己(或組織學生講)閱讀讀物後的收獲和體會,用「現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章所創設的情境的美及語言的魅力,讓學生覺得閱讀是一種美的享受。
三、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
目前,全國各地的報刊書籍之多,發行量之大,可以說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巔。面對琳琅滿目的書刊,學生閱讀量或許可以得到保障,但是質又怎能保障呢?正確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教會他們方法,是擺在小學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閱讀。」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作為讀書的指導者,我們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在學生閱讀前作一些必要的方法指點。對於文章內容淺顯的,可以要求低年級學生讀通,讀順,基本上讀懂就行了。對於中年級學生,要求他們知道文中寫了什麼事。可用摘抄本摘錄文中3-5個優美詞語,一、兩個佳句,基本能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對於高年級學生則要求他們用摘記本:在中年級進行課外閱讀的基礎上,再簡單歸納一下各段段義及全文的主題,必要時寫一寫閱讀心得體會。對於一般文章可以粗讀,對於精典的優秀文章可以細讀。精讀。
四、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我們應當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讓學生調動多種感官,發展多種思維。除了重視教給學生利用工具書理解詞語、句子的方法以外,還應力求使教路、學路、文路和諧統一起來,做到以學路帶教路、以語言帶內容,並抓住契機引導學生領悟。千萬不能把自學局限於讀讀、背背、抄抄。要打破框框,放手讓學生自己從多種角度去預習,能嘗試多少是多少,不求一樣,但求一試。這樣,學生會盡自己的能力去預習,長此以往,逐漸養成自學的習慣。我們還應當努力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要以讀為中心,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學的題目應當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應當根據學生之上的高低、基礎的優劣、能力的強弱等差異,提出不同要求;應當結合學生的特點、興趣提出不同要求。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機會,分享成功的喜悅,既發展了個性,又激發了學習興趣。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決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們方法正確,持之以恆,不斷訓練,就一定能提高。作為語文教師,在閱讀理解訓練中,我們只有教給學生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才能讓學生學得輕松和放鬆,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收到閱讀教學的良好效果,為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Ⅲ 新課改以前小學語文課文目錄
第一冊 入學教育 漢語拼音 *復習一 我的家 *復習二 我會拼圖 *復習三 可愛的小動物 *復習四 有趣的游戲 看圖讀拼音識字 1香山紅葉 2一去二三里 3山石田土 4日月水火 5上中下大小 *復習五 看誰背得好 課文 1愛爸爸媽媽 2爺爺和小樹 3比尾巴 4影子 *復習六 有禮貌 5小竹排在畫中游 6哪座房子最漂亮 7神奇的塔 8我坐上了飛船 *復習七 我愛畫畫 9猜一猜 10小小的船 11自己去吧 12三個小學生 13老公公 *復習八 過新年 14畫 15雪地里的小畫家 16小貓種魚 17小山羊 18小公雞和小鴨子 *復習九 小兔運南瓜 生字表 筆畫名稱表 常用偏旁表 第二冊 識字學詞學句(一) *復習一 猜謎語 課文 1草 2春曉 3古朗月行 4登鸛雀樓 5尋隱者不遇 *復習二 找春天 6春風吹 7我愛祖國 8王二小 9我選我 *復習三 我會畫 10人有兩件寶 11司馬光 12聰明的華佗 13小猴子下山 *復習四 錯在哪裡 識字學詞學句(二) *復習五 傳話游戲 課文 14浪花 15大自然的語言 16要下雨了 17「紅領巾」真好 18小狐狸賣空氣 *復習六 愛吃的水果 19好孩子 20明明上學 21兩只小獅子 22小白兔和小灰兔 *復習七 請到我家來 23王冕學畫 24達爾文和小松鼠 25小壁虎借尾巴 26三隻白鶴 *復習八 皮球掉進池塘了 生字表 第三冊 學寫留言 識字學詞學句(一) *復習一 讓我告訴你 課文 1憫農(二) 2蠶婦 3夜宿山寺 4梅花 5江雪 *復習二 秋天裡 看圖學文 6秋天 7我要的是葫蘆 課文 8難忘的一天 9蘭蘭過橋 *復習三 打電話 10撈月亮 11狐狸和烏鴉 12坐井觀天 13小馬過河 *復習四 說說有什麼不同 識字學詞學句(二) *復習五 說繞口令 看圖學文 14精彩的馬戲 15駱駝和羊 課文 16誠實的孩子 17藍樹葉 *復習六 買文具 18四季的腳步 19我是什麼 20清清的溪水 21植物媽媽有辦法 *復習七 我說你猜 22初冬 23看雪 24北京 25動物過冬 *復習八 小鴨子得救了 生字表 第四冊 學查字典 識字學詞學句(一) *復習一 壓歲錢怎麼用 課文 1所見 2小池 3詠柳 4村居 *復習二 在家裡 看圖學文 5小蝌蚪找媽媽 6驕傲的孔雀 課文 7春雨 8小黃雞 9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 *復習三 保護有益的動物 10北京亮起來了 11日月潭 12媽媽的愛 13校園里的畫 *復習四 應該幫助他們 識字學詞學句(二) *復習五 我該怎麼辦 看圖學文 14黃山奇石 15雷雨 課文 16葡萄溝 17難忘的潑水節 18蜜蜂引路 *復習六 小熊真可愛 19看月食 20畫風 21清澈的湖水 2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復習七 怎麼過「六一」兒童節 23稱象 24刻舟求劍 25狼和小羊 26丑小鴨 *復習八 我們的成績 生字表 第五冊 學寫日記 看圖學文 1 師生情 2 親人 課文 3 灰雀 4* 三個兒子 積累·運用一 5 古詩兩首 江畔獨步尋花 菊花 6 爬天都峰 7* 動手做做看 8* 一次成功的實驗 積累·運用二 9 美麗的小興安嶺 10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11* 路旁的橡樹 12* 在南極的日子 積累·運用三 13 寓言兩則 揠苗助長 亡羊補牢 14 會搖尾巴的狼 15* 群鳥學藝 16* 七色花 積累·運用四 17 小攝影師 18* 可貴的沉默 19 中彩那天 20* 第六顆鑽石 積累·運用五 21 古詩三首 鹿柴 江上漁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2 富饒的西沙群島 23* 雨 24* 大海的歌 積累·運用六 25 做風車的故事 26 一定要爭氣 27* 不懂就要問 28*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積累·運用七 29 曼谷的小象 30 手術台就是陣地 31* 難忘的八個字 32* 新年禮物 積累·運用八 生字表 第六冊 看圖學文 1放風箏 2小足球賽 課文 3古詩兩首 四時田園雜興 小兒垂釣 4*我和企鵝 積累·運用一 5畫楊桃 6*找駱駝 7春蠶 8*一束鮮花 積累·運用二 9趙州橋 10參觀人民大會堂 11*紙奶奶的生日 12*萬能膠水發明記 積累·運用三 13翠鳥 14我愛故鄉的楊梅 15*杏兒熟了 16*信箱 積累·運用四 17古詩三首 獨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書所見 18火燒雲 19*院子里的悄悄話 20*女媧補天 積累·運用五 21荷花 22*雨中 23海底世界 24*在金色的沙灘上 積累·運用六 25李時珍 26*愛迪生 27飛機遇險的時候 28*千里躍進大別山 積累·運用七 29寓言兩則 掩耳盜鈴 守株待兔 30驚弓之鳥 31*神筆馬良 32*豬八戒吃西瓜 積累·運用八 生字表 第七冊 看圖學文 1盧溝橋的獅子 2三味書屋 課文 3和時間賽跑 4*加了一句話 積累·運用一 5珍貴的教科書 6*爸爸和書 7黃繼光 8*壯麗的青春 積累·運用二 9古詩兩首 絕句 早發白帝城 10頤和園 11*高大的皂莢樹 12*海濱小城 積累·運用三 13五彩池 14*珍珠泉 15小獅子愛爾莎 16*朱䴉飛回來了 積累·運用四 17撈鐵牛 18科利亞的木匣 19*陶罐和鐵罐 20*長城磚 積累·運用五 21古詩三首 望廬山瀑布 山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2觀潮 23*江總書記來我家 24*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積累·運用六 25爬山虎的腳 26*蜜蜂 27新型玻璃 28*2030年的一天 積累·運用七 29釣魚的啟示 30*打賭 31小珊迪 32*同一個名字 積累·運用八 生字表 第八冊 看圖學文 1趵突泉 2長城 課文 3古詩兩首 惠崇春江晚景 江南春 4*西湖的「綠」 積累·運用一 5古井 6峨眉道上 7*尊嚴 8*父親的菜園 積累·運用二 9麻雀 10貓 11*雪猴 12*鳥情 積累·運用三 13倔強的小紅軍 14*登山 15西門豹 16*獵人海力布 積累·運用四 17落花生 18*丑菊 19記金華的雙龍洞 20*山雨 積累·運用五 21圓明園的毀滅 22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23*黃河魂 24*鏡泊湖奇觀 積累·運用六 25古詩三首 贈汪倫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回鄉偶書 26*桂花雨 27她是我的朋友 28*爭吵 積累·運用七 29太陽 30*有趣的生物共棲現象 31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32*地球萬歲 積累·運用八 生字表 第九冊 課文 1海上日出 2夕照 3古詩兩首 望天門山 題西林壁 4*迷人的張家界 積累·運用一 5挑山工 6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7*高粱情 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 積累·運用二 8十里長街送總理 9再見了,親人 10*秋天的懷念 11*地震中的父與子 積累·運用三 12草原 13威尼斯的小艇 14*三峽之秋 積累·運用四 15狼牙山五壯士 16*小英雄雨來 17軍神 18*金色的魚鉤 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 積累·運用五 19古詩三首 楓橋夜泊 別董大 暮江吟 20少年閏土 21*一件運動衫 積累·運用六 22鯨 23蟋蟀的住宅 24*海豚救人 25*珍珠鳥 積累·運用七 26可愛的草塘 27蛇與莊稼 28*大瀑布的葬禮 積累·運用八 1旅行家樹 2北京的四合院 3心願 4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生字表 第十冊 課文 1燕子 2*阿里山的雲霧 3詞兩首 憶江南 漁歌子 4*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積累·運用一 5白楊 6桃花心木 7*烏塔 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 積累·運用二 8跳水 9*「諾曼底」號遇難記 10月光曲 11*金色的腳印 積累·運用三 12古詩三首 游園不值 飲湖上初晴後雨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3養花 14*理想的風箏 積累·運用四 15田忌賽馬 16*晏子使楚 17赤壁之戰 18*冀中的地道戰 按一定順序寫 積累·運用五 19黃河象 20琥珀 21*最後的輝煌 積累·運用六 22豐碑 23*毛主席在花山 24飛奪瀘定橋 25*夜鶯的歌聲 積累·運用七 26放棄射門 27*魯本的秘密 28小音樂家揚科 積累·運用八 1、小青石 2、幸福是什麼 3、遨遊太空的五星紅旗 4、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第十一冊 課文 1桂林山水 2林海 3古詩三首 墨梅 竹石 石灰吟 積累·運用一 4開國大典 5*獄中聯歡 6荔枝 7*梅花魂 體會文章睥思想感情 積累·運用二 8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 9隻有一個地球 10*宇宙生命之謎 積累·運用三 11長征 12*爭畫 13一夜的工作 14*我的戰友邱少雲 積累·運用四 15古詩兩首 泊船瓜州 遊子吟 16「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17*童年的發現 積累·運用五 18鳥的天堂 19第一場雪 20*索溪峪的「野」 21*鹿和狼的故事 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積累·運用六 22凡卡 23小抄寫員 24*向命運挑戰 積累·運用七 25學弈 26兩小兒辯日 27*牛郎織女(一) 28*牛郎織女(二) 積累·運用八 1、生活是多麼廣闊 2、21世紀社會集錦 3、冬陽·童年·駱駝隊 4、生命的林子 第十二冊 課文 1卜運算元 2十六年前的回憶 3*燈光 4為人民服務 5*延安、我把你追尋 積累·運用一 6嚮往奧運 7詹天佑 8*宋慶齡和她的保姆 9*走向生活 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 積累·運用二 10古詩三首 長歌行 七步詩 出塞 11草船借箭 12將相和 13*景陽岡 14*猴王出世 積累·運用三 15古詩兩首 示兒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6匆匆 17*難忘的啟蒙 18*三克鐳 積累·運用四 19賣火柴的小女孩 20窮人 21*魯濱孫漂流記 22*奴隸英雄 積累·運用五 23世紀寶鼎 24*清明上河圖 25古代寓言兩則 矛與盾 鄭人買履 26*關尹子教射 積累·運用六 1、有的人 2、難忘的一課 3、科林的聖誕蠟燭 4、半截蠟燭 5、拉薩古城 6、名碑薈萃 (這是2001年以前的,版本不同,課目也不盡相同。望見諒!)
Ⅳ 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閱讀該怎麼辦
一、從教材出發,不斷尋找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的結合點
首先,教師應積極的以課堂教學的相關知識為線索,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的讓學生了解有關的知識,或者說是取得有關閱讀方面的經驗,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幫助學生捕捉課文的知識點,然後讓學生自己去查閱相關的資料,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比如教師在講授《白鷺》一文時,可以讓學生通過網路搜尋有關白鷺的知識,然後在課上進行交流;其次,教師應以課文思想內容為線索。課文的思想內容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描述的是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有的論述的優勢對大自然無限風光的感嘆,為此,教師可以積極地推薦學生閱讀作品,比如教師在講授《草船借箭》一文時,就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三國演義》這本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喜歡上不同作者的書,教師要做的就是在了解學生喜好的基礎上向同學們推薦值得看的文章;最後,教師應以文章的主要人物為線索。教師在組織一些故事性特別強的文章時,可以在一堂課結束的時候故意的戛然而止,這時候,再讓意猶未盡的學生去閱讀,這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從教材出發,滲透閱讀的方法,實現課內閱讀向課外的過渡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這就要求教師要把相關的讀書方法與課堂閱讀有機的結合起來,要不斷地以教材為依託,向學生講解相關的閱讀方法,這既有利於強化學生基本讀法的訓練,實現學生的永久發展。那麼,教師常用的閱讀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指出主要有對相關課題的質疑、對文章感興趣的部分反復的練習、自己動手查閱資料以及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等,當然,更多的方法還有待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比如教師在教授《孔明智退司馬懿》一文時,會被文中的一些句子所迷惑,「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那麼,孔明的妙計到底是什麼呢?這樣的妙計在本文中又是怎樣體現的呢?這樣,教師的教學就能真正意義上的做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就能不斷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在這樣一個環節中,教師也教會了學生如何在閱讀中品詞析句。
三、建立科學、合理、規范的教學評價體系
教師要想真正意義上的將課外閱讀落實到實處,就必須給予學生一定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鼓勵那些熱愛閱讀的學生,鞭笞那些不愛閱讀的學生。首先,教師可以在班級里展開「閱讀之星」或者是「書香班級」的評選活動。就小學生而言,他們會希望得到認可,對於得到認可的事物,他們也會不斷的堅持下去,為此,教師要給熱愛閱讀的學生以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其次,積極地展開閱讀成果展示活動。在不斷的活動中,學生會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如果學生覺得自己的閱讀成果得到了別人的肯定或者說是贊揚,那麼學生就會不斷努力下去。為此,教師應為學生構建交流展示的平台,比如展示學生優秀的讀書筆記、簡報以及摘錄卡等,這樣,學生之間才能不斷借鑒,最終實現共同進步;最後,教師應建立學生課外閱讀檔案。也就是說,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展開有效的管理,比如實行積分管理,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的激勵學生自主的進行閱讀。
中國有這么一句古話:「單絲不線,孤掌難鳴。」小學語文閱讀如果只是單純的依靠課內或者課外閱讀是行不通的,教師、學生必須從自身出發,做好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簡單地說,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是教師語文教學的兩只翅膀,如果依靠一隻翅膀的騰飛就像翱翔於九天是行不通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從實踐出發,不斷探索,讓學生在課堂上實現發展,在課堂外也不斷獲益。
Ⅳ 小學課改的主要內容是
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語文課程中的滲透
學科的課程標準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依據我國的國情,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依據語文學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此兩者必須與語文目標融合、滲透,而不是扔掉語文,專門談思想政治.我們提倡教學盡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緊密結合.
二、突出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這是十年前啟動本輪課程改革的最基本的出發點.
三、集中指向於語言文字的學習與運用
語文課程,其本質是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是實踐性的課程,涉及的目標非常廣泛,是綜合性的課程.語文教學的目標指向是語言文字運用,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在此過程中,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這就是工具性與人文的統一.
四、增強課程目標的切合性和教學實施的可操作性
這是對十年課改實踐中反饋的比較集中的意見.盡可能明確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對,以利於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
五、回應語文教學和社會語言文字運用中的突出問題比如,近些年來,關於識字寫字和漢字教育,比較突出的問題有三個方面:一是錯別字情況嚴重.不光是中小學教育,社會用字情況也很嚴重;二是書寫質量普遍偏低.學生寫的字不行,很多老師的字也不行.有的老師只做PPT,不敢寫字.三是有的地區學生寫字教學負擔過重.有的地區,特別農村地區,識字環境比不上城市,對識字寫字的量反映比較強烈.本次修訂,具體目標有改動,識字寫字的量總體控制在原有下限要求,評價建議也有改動
Ⅵ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課改
新一輪課程改革,使小學語文教學充滿了新的活力。這當然是件大好事。同時,也應當看到,由於大家對新課程尚處於探索階段,到底怎樣去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眾說紛紜,使人有種無所適叢的感覺。許多觀點雖然很獨到,很新穎,但操作起來,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過聽一些課,隱隱覺得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開始走向新的極端:一味的課堂對話,一味的強調讀和感悟。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的正確方式呢?像這樣教學,能否達到課程標准對語文教學的要求?
筆者認為,像這樣去教語文,如果用辨證法來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竊以為,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千萬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律,千萬不能忽視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全面地看問題,離開了變化發展地看問題,把什麼都來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需要與時俱進,但絕不可拋棄!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們所揭示的教育教學規律。
因此,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盡力使學生具備以下基本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1、習慣好。即具有各種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習慣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無論是人格上的,學習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視,努力從多方面去積極引導,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尤其要指出的是,培養習慣,正面引導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習慣養成教育,有時還必須帶有強制性。這樣一說,好象同」以人為本「的理念相悖。其實則不然。筆者認為,真正的」以人為本「,並不完全是課堂上的熱熱鬧鬧,一味的順從和遷就學生,必要時,還需要有教師意志的左右。因為,我們要為孩子的未來著想。那,才是」以人為本「最本質的含義。
對於小學生來說,以下八個方面的習慣首當其沖:一、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習慣;二、細心認真、一絲不苟的習慣。三、勤於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四、大膽、大方、大聲說話,說普通話習慣;五、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六、好問的習慣;七、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參與的習慣;八、規范、整潔寫字的習慣。
培養習慣,要悉心引導,嚴格要求,點點滴滴到位。舉例來說,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要讓學生寫一筆好字,就必須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須規范、整潔地寫字。必須經常主動習字。習慣是具有遷移性的。還是以寫字習慣培養為例來說,在歷時數年的」土家族聚居區農村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實驗「中,筆者發現,良好的寫字習慣就具有極強的遷移性。學生把規范整潔地、有一定速度地寫字的良好習慣養成了,其他習慣:如愛惜書本文具,學習細心認真,一絲不苟,學習講效率,講質量、求速度等等也跟著上來了。
2、熱情高。即具有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學習語言文字的激情。筆者認為,某種意義上說,語文是一種活態的,有生命的現象。更贊同一種觀點,語文課堂要成為生命成長的課堂。因此,離開了學生的感情——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感情,語文課是無法上的,至少是無法上好的。尤其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需要學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這樣才有利於語文課程目標三個維度的落實。也就是說。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必須進入「角色」,我們常說的:不動感情不讀書;拒絕偽讀等等,其實就是講的這個道理。這方面,需要引導,需要熏陶,需要結合習慣養成教育來培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讓孩子同語言文字傷了感情。這一點並非危言聳聽,這種可能隨時都可能發生,如: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反感;機械重復的抄寫;教師對學困生的歧視等等,都可能導致這種後果。很好理解,試想,如果學生看了課表,某節課是語文,眉頭都是皺的,語文課還怎麼上?筆者在長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學生對語文的情,來自於趣,要讓學生對語言文字有興趣,對美好生活充滿熱愛和嚮往。一旦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感情自然也就產生了。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慾有了,主動性強了,對老師的嚴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並按老師的要求去做。教學效果自然好。最關鍵的一點,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愛,對語文學習的激情,都來源於教師對學生的愛。有種提法,筆者很贊成:用讓大愛溫暖課堂!
3、會讀書,即具有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一、學生要會朗讀,要動情地讀書;二、學生要會默讀,要能做到默讀中注意力集中,不動指、不動唇、不回視,抓住主要內容等;三、學生要學會快速讀和略讀、瀏覽。四、學生要學會在讀中思考、質疑、解疑,學會在讀中圈點、批畫。會讀書,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數量的字詞。還有課外閱讀量的達到。(課外閱讀量,課程標准有個「不少於」的界定。應當說,這只是個保底的要求。)這些,就應當說是個死任務了。當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
從更廣的視覺看,會讀書,說到底是會學習。即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訓練方法。學生要經歷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才可能學好語文。新課程不再提語言文字訓練,但訓練肯定還是要的。是必需的。語文實踐活動,總得以訓來年為基礎。某種意義說,實踐何嘗又不是一種訓練?因此,要從聽、說、讀、寫;從字詞句段篇的學習上,從合作學習上,從收集資料,處理信息上,通過指導,讓學生習得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並主動去運用,形成習慣,學生將受益無窮,有的將是終身受益。
尤其是要在讀書中,逐步使學生形成較敏銳的語感。即基本的感悟語言的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感,才可能學好語文,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語感的培養,當然首先靠讀,但教師的引導,進行一些有意思的訓練也是必要的。筆者在平時,常用講幽默、笑話、俏皮話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語感,來觀察學生的感悟語言的能力。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語感訓練方式。誠然,光靠這種方法來訓練,遠遠不夠。還要採用其他多種多樣的方法,如讀議古詩和課文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展開聯想,想像等,總之,要多方式、多層面、多渠道地訓練學生的語感,從而促進學生語感的形成和發展。
與此同時,還要讓學生在讀書中學會說話,學會寫,學會交際。即具有一定的表達,交際能力,要求達到不同標尺下的能說、能寫和與人交際的的標准。
某種意義上說,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虛與實的關系。當然這里的虛,不是無,也不是可有可無,這個虛必須務,而且必須務好!即給學生以充分的人文關懷和人文熏陶,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品德。但務虛還要務實!即必須給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為他們現在的發展,也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換句話說,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對立統一的,萬萬不可割裂開來。應當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受到人文熏陶和關懷的同時,通過各種各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來學習語文知識,習得基本技能,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心理、人格、品德等方面的發展。一味突出工具性,就走上了老路;一味突出人文性,則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也是違背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的。因此,要萬變不離其宗:為學生的發展著想、著眼。
Ⅶ 新課改後給小學語文課堂帶來了哪些變化
新課改實施後,我們的語文老師積極學習新課程標准,上網觀看專家、學者講課視頻,閱讀有關文章,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
一、 師生成了朋友。
新課改前,填鴨式教學盛行;教師的師道尊嚴,學生不可侵犯。學生的主要學習活動就是耳朵聽。老師講什麼,學生就記什麼。老師的話就是權威,沒有學生敢挑戰。即使挑戰也會被扣上不聽話學生的帽子。被動式學習,抑制了學生活躍的思維。
新課改後,我們從內心認識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得不改了。課堂上,讓學生先讀課文,書上能找到答案的,就不再講,小組能討論解決的,老師也不再講。老師只講學生不會的,把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這樣講課效率反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高了,興趣也濃厚了。老師成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學友。老師也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間討論,師生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二、 老師備課也可以「偷懶」了。
以前老師備課唯教參書為聖旨,恐怕少講、漏講,講錯。課堂上抓不住重點,鬍子眉毛一把抓,沒有把課堂教學與時代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聯系起來。老師累,學生苦。老師把大多數時間用在抄教參上了,沒有思考和鑽研教材的時間。
新課改後,課程資源豐富多彩。老師之間,學校之間展開合作備課,實行教學資源共享,提高了備課的效率。老師有時間鑽研教材,修改自己的教案了,設計出符合新課標要求的課堂教學流程。語文老師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口語表達訓練、寫作的實用性訓練、書寫的美觀、課外閱讀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