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七年級語文下冊十三首古詩詞
向無數英雄致敬,珍惜現在學習的機會,101教育初中小編整理了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
1、泊秦淮
【作者】杜牧【朝代】唐代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竹里館
【作者】王維【朝代】唐代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望岳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5、己亥雜詩·其五
【作者】龔自珍【朝代】清代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6、晚春
【作者】韓愈【朝代】唐代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7、登飛來峰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8、約客
【作者】趙師秀【朝代】宋代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9、游山西村
【作者】陸游【朝代】宋代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0、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登幽州台歌
【作者】陳子昂【朝代】唐代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2、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朝代】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作者】楊萬里【朝代】宋代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上述是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內容,希望幫助同學們復習。
② 七年級後進生班,進校語文成績都是30分以下的,讀課文都困難,教學任務怎樣完成.
這主要還是要靠學生的自覺了,叫他們之前就要先叫他們做人,開導他們,讓他們有上進心,如果學生不聽那也沒有辦法了
③ 七年級下冊語文學習之友答案第三十頁2016年的
語文七年級下冊作業本答案(含課外閱讀) 第一單元
呢?媽媽: 哎,這孩子怎麼就不明白未經抽打的樹結不出好果子來呢?也罷,就犧牲棵樹讓他明白這個道理吧!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1.撒 秕 啄 罩2.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3.不必說她名人輩出,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不必說她物產豐富,有享譽世界的西湖龍井、紹興黃酒、金華火腿等;單是她那優美的自然風光,江南水鄉的秀美神韻,她——浙江就足以令人嚮往。4.按斑蝥 拔何首烏 摘覆盆子 5.不能。「伏」、「竄」比「停」和「飛」更形象生動。「伏」字生動地寫出了黃蜂肥胖的可愛形象;「竄」字不僅生動地寫出了叫天子的輕捷機靈,也寫出了兒童的羨慕之情。6.示例:蝴蝶在這里翩翩起舞,蜻蜓在這里表演空中雜技。7.對百草園各種景物和活動的喜愛、懷念之情,並以對百草園自由歡樂生活的喜愛對比襯托對三味書屋枯燥無味生活的不滿。(言之有理即可)8.表現出「我」對櫻桃樹
的溺愛。為下文「我」護住櫻桃樹和樹最後的酷似做鋪墊。9.「我」: 哈哈,太好了。我保護了櫻桃樹使它免受災難,現在它長得多好啊。媽媽當初怎麼那麼傻去鞭打它
10.母親告訴「我」要學會取捨。貪心最終會導致我們不堪重負、兩手空空,像那棵「未經抽打的櫻桃樹」一樣只能枯死。適當的舍棄,其實讓我們獲得更加豐厚的給予和回報! 11.「抽打心中的櫻桃花」形象生動地寓意了人們要懂得捨去,要及時祛除心裡過多的慾望與貪念。這個題目別具一格,意味深長,讓讀者深思,留下深刻印象。
④ 七年級語文書上的名言30條(人教版)
七年級試卷 - 七年級(上)詩詞名句背誦積累
1、《論語》:
①闡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於從正面學習,也善於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來表示;
⑤闡述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的句子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⑥當別人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採取的正確態度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⑦ AAPP會議在重慶召開,山城百姓喜迎各國嘉賓,《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曹操的《觀滄海》:這首詩是一首樂府詩。
詩中對景物作總寫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詳細寫詩人見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樹木從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描寫詩人想像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本詩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懷的詩句是: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本詩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描寫,但是也有兩句詩是敘事的,這兩句詩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3、王灣的《次北固山下》:
詩中有一個對偶句,蘊含新事物孕育於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這兩句詩是:
海曰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4、李清照的《如夢令》:
追憶郊遊地點、時間及由於景色迷人而忘了歸路的詩句是:常記溪亭曰暮,沉醉不知歸路;起承上啟下的詩句是:興盡晚回舟
5、辛棄疾的《西江月》詩中,暢談豐收,歡快之情與自然之景融為一體的詩句是: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6.杜牧的《泊秦淮》:抨擊統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現詩人憂患意識的詩句是: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7、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超越時空,想像曰後重逢時的情景的詩句: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8.曹操的《龜雖壽》:最能體現詩人曹操慷慨激昂,壯懷激烈的情感的詩句(含比喻)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出自本文的成語:老驥伏櫪
9、朱熹的《觀書有感》:借景喻理,說明只有思想永遠活躍,接受種種不同新思想、新知識,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表現作者這種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出自本文的成語:源頭活水
10.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本詩中,正面寫詩人的愁緒,表達對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詩句是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對友人的懷念之情託付給明月,見於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1、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兩句詩,寫出了禪院幽靜的環境,以及這幽景給人生的啟示
12、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
描寫景物的氛圍是蕭條、冷落、凄涼的詩句是: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
表明遊子飄泊在外思鄉心情(點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遊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徵的9個景物描繪了一幅秋原黃昏行圖,即: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13、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著重寫今曰的感傷、被譽為"千古奇偶"的詩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說明季節的變換,年華的交替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的詩句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14、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
:直接描寫動物(鶯燕報春)的兩句詩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體現花草茂盛的句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15、孟浩然的《過故人庄》:
①詩中描繪優美寧靜的田園生活的句子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表現對朋友、對鄉村的依戀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陽曰,還來就菊花。
綜合專題部分
1.寫出古今詩文中表達雄心壯志的名句:
曹操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陸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請寫出古今詩文中有表現奉獻內容的名句。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3.請寫出古今詩文中有表現愛國內容的名句。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陸游) 王師北定中原曰,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4.請你從古代詩詞中找出兩句寫春雨的句子(含"雨"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杜牧:《清明》)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曰風雨大作》) .
5.請寫出兩句你所喜歡的描寫春天的古代詩詞。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6.請寫出古代詩詞中有關山的詩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種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7.請寫出古代詩詞中有關花的詩句。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課外古詩詞背誦》填空整理
一《龜雖壽》
①以高亢的語句,後人常用來勵志的名句是:
②最能體現詩人慷慨激昂,壯懷激烈情感的句子是:
③表達詩人為統一全國而繼續奮斗的雄心壯志的句子是:
④強調發揮人的主觀作用,反映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的句是:
⑤運用比喻表明自然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句子是:
⑥比喻有志的人雖年老而仍有雄心壯志時,常用的成語是:
⑦表現了英雄人物老當益壯的胸懷的句子是:
⑧配樂所加與內容無關的句子是:
⑨表現出人雖到暮年但雄心壯志尤存的詩句是:
⑩以神龜和騰蛇為喻,極言人的壽命有限的詩句是:
⑾抒發詩人年老雄心在的詩句是:
⑿最能體現曹操慷慨激昂,壯懷激烈情感的,採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詩句是:
⒀表現詩人越到晚年越思進取的詩句是:
⒁表現曹操要老當益壯,積極進取,完成統一大業的詩句是:
⒂流露出詩人要利用短暫的生命建功立業,不要虛度一生的想法的句子是:
⒃我們比喻有志的人雖年老而仍有雄心壯志時,常用的句子是:
①-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④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⑤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⑥老驥伏櫪
⑦「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⑧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⑨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⑩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⑾-1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二《過故人庄》
① 描繪優美寧靜的田園生活的句子是:
②借樹、山來表現夏景的詩句是:
③描寫鄉村秀麗景色的詩句是:
④寫出農家勞動生活的句子是:
⑤表現對朋友、對鄉村的依戀之情的句子是:
①-3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④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⑤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三《題破山寺後禪院》
①描繪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詩句是:
②以動顯靜,因情生景、含蓄雋永的詩句是:
③寫禪院幽靜的環境,以及這幽景給人啟示的句子是:
④比喻探尋幽遠盛景樂趣的句子:
⑤被譽為千古名聯的句子:
⑥寫景的句子是:
⑦表明入寺時間的句子:
①3-4-6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②-5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⑦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四《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①表達對友人深切同情的詩句是:
②正面寫詩人的愁緒,表達對友人深切同情的詩句是:
③把對友人的懷念之情託付給明月的詩句是:
①-3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五《夜雨寄北》
① 想像將來與親友團聚、剪燭夜話的詩句是:
② 表達詩人思念朋友,渴望團聚的詩句是:
③ 設想未來相逢景象,表達深沉離情的句子是:
④後來成為離情的代用語的詞是:
⑤盼望有朝一日與友人相聚的歡快場景的語句是:
⑥超越時空,想像日後重逢時的情景的詩句:
⑦詩中蘊含宦途失意、羈旅他鄉,思鄉不得的抑鬱愁苦之情,並把愁苦之情融入凄涼蕭瑟的景色之中的詩句是:
①-2-4-6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③巴山夜雨
⑦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六《泊秦淮》
①表現詩人的憂患意識(借古諷今)的詩句是:
②鞭打沉溺酒色,醉生夢死的統治階級,告訴他們將重蹈南朝亡國覆轍的詩句是:
③諷刺上層人物不顧國家艱難,只顧吃喝玩樂的語句是:
④表現作者憂國憂民的一句是:
⑤抨擊統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現詩人憂患意識的句是:
①-6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七《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① 詩中著重寫今日的感傷、被譽為"千古奇偶"的詩句是:
②說明季節的變換,年華的 交替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的詩句是:
③給人以哲理性啟迪的名句是:
④構成「新」與「舊」「來」與「去」對比的詞句是:
⑤追憶難忘歡聚,感嘆流光易逝的句子是:
⑥表現詩人沉思形象的句子:
⑦時光流逝,不能倒流,人們無力挽回,經常用晏殊的「 」這兩句詩表示慨嘆。
①-4-7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⑤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⑥小園香徑獨徘徊。
八《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① 登山、下山這一日常生活現象中總結哲理的句子是:
②李玉同學剛升入初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感覺學習沒有什麼困難,於是學習有些鬆懈了。請你用《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兩句詩告誡他:
①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九《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① 寫瞬間美的享受的句子是:
② 表現對往事的回憶的句子是:
③ 寫回舟迷路的句子是:
④ 追憶郊遊地點、時間及由於景色迷人而忘了歸路的詩句是:
⑤起承上啟下的詩句是:
①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②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③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④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⑤興盡晚回舟。
十《觀書有感》
①表現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②借水之清澈是因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來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的句子是:
③我們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時,常引用《觀書有感》中的句子是:
④成語「源頭活水」的源出句是:
⑤運用比喻的方法作比書及書中內容的句子是:
⑥形象地描述了詩人深切而獨特的讀書感受的句子是:
⑦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⑧借景喻理,說明只有思想永遠活躍,接受種種不同新思想、新知識,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表現作者這種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⑨蘊含「想要學問深,必須不斷努力,常學才能常新新境界」的名句是:
⑩表達詩人深切而獨特的讀書感受的句子:
①-10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七年級(上)語文期末古詩詞復習題(一)
1、東臨碣石, 。2、水何澹澹, 。
3、樹木叢生, 。4、秋風蕭瑟, 。
5、日月之行, 。6、星漢燦爛, 。
7、 ,歌以詠志。8、客路青山外, 。
9、潮平兩岸闊, 。10、海日生殘夜, 。
11、鄉書何處達? 。12、孤山寺北賈亭西, 。
13、幾處早鶯爭暖樹, 。14、亂花漸欲迷人眼, 。
15、最愛湖東行不足, 。16、明月別枝驚鵲, 。
17、稻花香里說豐年, 。18、七八個星天外, 。
19、舊時茅店社林邊, 。20、枯藤老樹昏鴉, 。
21、古道西風瘦馬, , 。
22、神龜雖壽, 。
23、 ,終為土灰。 24、老驥伏櫪, 。
25、烈士暮年, 。 26、 盈縮之期, 。
27、養怡之福, 。28、幸甚至哉, 。
29、故人聚雞黍, 。30、綠樹村邊合, 。
31、開軒面場圃, 。32、待到重陽日, 。
33、清晨入古寺, 34、曲徑通幽處,
35、山光悅鳥性, 36、萬籟此都寂,
37、楊花落盡子規啼, 38、我寄愁心與明月,
39、君問歸期未有期, 40、何當共剪西窗燭,
41、煙籠寒水月籠沙, 42、商女不知亡國恨,
43、一曲新詞酒一杯。 、
44、 、 ,小園香徑獨徘徊。
45、莫言下嶺便無難, 46、正入萬山圈子裡,
47、常記溪亭日暮, 48、興盡晚回舟,
49、爭渡,爭渡,
50、半畝方塘一鑒開, 51、問渠那得清如許?
52、孟浩然的《過故人庄》中描寫田園風景的句子是 , 。
53、《過故人庄》中詩人與朋友把酒閑話的句子是 , 。
54、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寫春到西湖,鳥兒開始活躍的句子是
, 。
55、《錢塘湖春行》中寫花草生機勃勃的句子是 , 。
56、《錢塘湖春行》中交代詩人行蹤的句子是 , 。
57、《過故人庄》中表現作者與朋友間融洽的感情及對田園的喜愛的句子是
,
58、《過故人庄》中描繪山村優美寧靜的田園風光的句子是
,
59、《過故人庄》中表現詩人對田園的喜愛之情的詩句是
,
60、《錢塘湖春行》描寫西湖鶯歌燕舞的景象的詩句是
,
61、《錢塘湖春行》表現西湖之春到處充滿生機勃勃景象的詩句是
,
62、《觀滄海》中描寫大海雄偉壯闊的詩句是 ,
63、《觀滄海》中表現詩人博大胸襟和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的詩句是
,
七年級(上)語文期末古詩詞復習題(二)
1、 ,以觀滄海。 2、 ,山島竦峙。
3、 ,百草豐茂。 4、 ,洪波湧起。
5、 ,若出其中。6、 ,若出其里。
7、 ,歌以詠志。8、 ,行舟綠水前。
9、 ,風正一帆懸。10、 ,江春入舊年。11、 ?歸雁洛陽邊。12、 ,水面初平雲腳低。13、 ,誰家新燕啄春泥。14、 ,淺草才能沒馬蹄。
15、 ,綠楊陰里白沙堤。16、 ,清風半夜鳴蟬。
17、 ,聽取蛙聲一片。18、 ,兩三點雨山前。
19、 ,路轉溪頭忽見。20、 ,小橋流水人家。
21、 ,夕陽西下, 。
22、 ,猶有竟時。23、 ,終為土灰。
24、 ,志在千里。25、 ,壯心不已。
26、 ,不但在天。27、 ,可得永年。
28、 ,邀我至田家。29、 ,青山郭外斜。
30、 ,把酒話桑麻。31、 ,還來舊菊花。
32、 ,初日照高林。33、 ,禪房花木深。
34、 ,潭影空人心。 35、 ,但余鍾磬音。
36、 ,聞道龍標過五溪。37、 ,隨風直到夜郎西。
38、 ,巴山夜雨漲秋池。 39、 ,卻話巴山夜雨時。
40、 ,夜泊秦淮近酒家。 41、 ,隔江猶唱後庭花。
43、 ,去年天氣舊亭台, 。
44、 ,似曾相識燕歸來, 。
45、 ,賺得行人空喜歡。46、 ,一山放過一山攔。
47、 ,沉醉不知歸路。48、 ,誤入藕花深處。
49、 ,驚起一灘鷗鷺。50、 ,天光雲影共徘徊。
51、 ,為有源頭活水來。
52、《次北固山下》中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鼓舞的句子是 ,
53、《次北固山下》中詩人觸景生情,思念家鄉的詩句是 ,
54、《如夢令》中表現對往事的回憶的句子是 ,
55、《如夢令》中寫回舟迷路的句子是 ,
56、《西江月》中用互文的方法寫景的句子是 ,
57、《西江月》中表現豐收在望景象的句子是 ,
58、我們贊揚人到老年仍有雄心壯志,通常引用曹操的《龜雖壽》中的「 , 。 , 」
6.杜牧在《泊秦淮》中諷刺上層人物不顧國家艱難,只顧吃喝玩樂的語句是: , 。
7.朱熹的《觀書有感》中蘊含不斷學習新知識,就能達到新境界的語句是: , 。
8.李玉同學剛升入初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感覺學習沒有什麼困難,於是學習有些鬆懈了。請你用《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兩句詩告誡他: , 。
59、《論語》十則中關於學與思關系的一則是 。
60、《次北固山下》一詩的名句是 。
61、《錢塘湖春行》一詩的頸聯是 。
第五單元詩、文背誦題《桃花源記》
1、表現「村人」都來關心漁人的句子是: 。
2、反映老老少少都十分愉快的語句是: 。
3、自雲先世避秦時亂, ,不復出焉, 。
4、《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林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中人們安居樂業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陋室銘》
1、《陋室銘》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 。
2、《陋室銘》表明中心的語句是: 。
3、《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銘》中運用比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銘》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緻,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銘》中表現作者愜意閑適生活情趣的語是: 。
《愛蓮說》 :
1、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 ;蓮, 。
2、 菊之愛, 。蓮之愛, ?牡丹之愛, 。
3、 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是: 。4、表明中心的語句是: 。5、人說「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所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寫蓮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
7、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8、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核舟記》
1、說明核舟大小的句子是: 。
2、閉之,則右刻「 , 」,左刻「 , 」。
3、左臂掛念珠倚之—— 。
4、《核舟記》中介紹蘇黃二人友好關系和相互切磋、談論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刻畫蘇東坡外貌特徵的句子是:
6、刻畫佛印外貌特徵的句子是:
《大道之行也》
1、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 。
2、故人不獨親其親, , , ,
, 。
3、 ,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 ;
, 。是故謀閉而不 ,盜竊亂賊而不 ,故外戶而不 ,是謂大同。
4、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與「夜不閉戶」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望岳》
1、透過《望岳》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兩句我們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反襯出泰山的雄偉壯麗及其感人力量。
2、《望岳》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兩句用虛筆寫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實筆寫出了泰山的高大。
3、《望岳》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借齊魯大地來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參天聳立的形象。
《春望》
1、《春望》中寫出戰火連續不斷,消息隔絕,音迅不至時迫切心情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運用擬人手法,承上啟下,表現詩人對國事的憂傷,對家人思念感情的兩句詩是: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望中之所見,也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
4、表達作者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更增一層悲哀的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
《石壕吏》:
1、說明兵役之苛酷: 。
2、 說明戰爭之慘烈: 。
3、 說明戰爭破壞嚴重: 。
4、《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渲染出了縣吏的如狼似虎的蠻橫氣勢,也表現了老婦人的凄苦、可憐,形成鮮明對比。
5、《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盡全篇,於敘事中含無限深情,也暗示老婦人已被抓走。
6、存者且偷生, 。
7、老嫗力雖衰, , , 。
8、夜久語聲絕, ,天明登前途, 。
7、《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綱是______________,以下情節,都是從這里生發出來的。
答案:1、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2、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遂與外人間隔4、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5、土地平礦,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6、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1、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水不在深,有龍則靈4、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5、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6、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1、花之富貴者也、花之君子者也2、陶後鮮有聞,同予者何人宜乎眾矣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4、蓮,花之君子者也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7、香遠益清8、蓮,花之君子者也
1、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粟許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3、珠可歷歷數也4、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5、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6、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
1、選賢與能,講信修睦2、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4、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5、故外戶而不閉
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2、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3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末了
1、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4、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三男鄴城戍 2、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3、 出入無完裙、4、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5、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6、死者長已矣、如聞泣幽咽、獨與老翁別7、有吏夜捉人
⑤ 七年紀語文下冊30課狼
初中語文文言文《狼》教案
一、教法建議
【 拋磚引玉 】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初步接觸文言文的初一學生,一定讓他們熟讀成誦,再藉助注釋,課文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因此,指導他們反復誦讀是本課的主要教法。
本文的故事性強,可以採用講故事的方式,先講故事,再啟發指導學生閱讀分析。
2. 為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可結合班級情況,採用賽背、賽問、賽講、賽練的比賽方式,依據學生的程度分層次促進指導。
【 指點迷津 】
重點:理解本文故事短小精悍,情節曲折的特點。
解決辦法: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閱讀提示」中的內容體會,教師作一些講解。
提示:
課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記敘故事,第二部分是議論。第一部分記敘的故事短小精悍,情節曲折。先寫屠戶遇狼。交待了時間是「晚」,地點是「途中」,事件是屠戶歸途中遇狼。這是情節的開端。後寫屠戶懼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屠戶扔幾塊骨頭,狼就停下來,不再追他的,表現他對狼抱有幻想。可是「骨已盡」兩狼之並驅如故」。這時的屠戶心裡非常害怕,也表現出狼的貪婪和狡猾。再寫屠戶御狼,這是情節的進一步發展。這時的屠戶已明白了,狼不會改變吃人的本性。只有和狼斗爭,才能得以生存。於是就奔倚柴垛下面,弛擔持刀,狼不敢前,最後一層是寫屠戶劈狼。「一狼徑去,其一伏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 」屠戶並沒有被狼的假相迷感,而是乘隙進攻。「以刀劈狼首,又數斃之。」殺死一隻狼,剛要走,轉到柴垛後面一看,另一隻狼正在打洞,身子進去一半,只露著屁股和尾巴,「屠戶後斷其股,亦斃之」。這是情節的高潮,也是結局。整個故事只用了一百八十餘字,把曲折的情節表現出來。不能不說是故事短小精悍,情節曲折。讓學生懂得對待狼一樣的惡勢力,必須敢於斗爭,善於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難點:文言文中一字多義,詞的活用,虛詞的含義
突破方法:先引導學生結合上下句的意思推斷,然後教師給予明確。
提示:一字多義
1 . 敵 恐前後受其敵 ( 攻擊 ) 蓋以誘敵 ( 敵人 )
2 . 止 一狼得骨止 ) 停止 ) 止增笑耳 ( 只 )
3 . 意 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 想 ) 意暇甚 ( 神情態度 )
4 . 乃 屠乃奔倚其下 ( 於是,就 ) 乃悟前狼假寐 ( 才 )
詞的活用
1 . 一狼洞其中 ( 「洞」,名詞,活用為動詞「打洞」 )
2 . 狼不敢前 ( 「前」,名詞,活用為動詞「上前」 )
3 . 其一犬坐於前 ( 「犬」活用為「像狗一樣」 )
4 . 意將隧入…… ( 隧」活用為「鑽洞」 )
5 . 一屠晚歸 ( 「屠」,動詞,活用為名詞 )
文言虛詞
1 . 其 恐前後受其敵 ( 指狼 ) 場主積薪其中 ( 指麥場 )
一狼洞其中 ( 指柴草堆 ) ……以攻其後 ( 指屠戶 )
2 . 以 投以骨 ( 把 ) 蓋以誘敵 ( 用來 )
以刀劈狼首 ( 用 )
二、學海導航
【 學海指要 】
《狼》是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中的精品。情節雖比較簡單,但波瀾起伏,含義深刻,具有較大的藝術魅力,令人玩味不盡。
1 . 學習這篇課文,要熟讀背誦,仔細思考本文下列問題:
( 1 ) 本文的敘事部分與議論部分有什麼內在聯系 ?
具體的敘事含有議論的主旨:狼雖然狡詐兇殘,但在機智勇敢的屠戶面前,終究還是自取滅亡;而精短的議論之筆又是從具體的敘事之中生發出來的。可見,本文的議論和敘事聯系十分緊密。
( 2 ) 本文的敘事部分,如從記敘的要素來看,六要素各是什麼 ?
本文六要素是:時間:晚;地點:途中;人物:一屠和兩狼;事情的起因:狼;事情的經過:懼狼、御狼;事情的結果:殺狼。
( 3 ) 屠戶晚歸,肯定隨身帶著刀,為什麼他先遲遲不用刀去劈狼 ? 而到了「一狼犬坐於前」之時,他卻「暴起,以刀劈狼首」 ?
屠戶先前對狼的兇殘狡詐而貪婪的本性缺乏認識,以為「投骨」就可息事寧人。後來狼的步步緊逼,使他「大窘」,才猛然省悟過來,認清了狼的本性,看準機會,當機立斷,立即用刀去殺死兩狼。
2 . 品味語言
( 1 ) 本文開頭兩句寫「遇狼」,這是情節的開端。點明了時間、地點、人物,除此之外還有些什麼作用 ?
還有兩點作用:①為情節的展開留下了伏筆 —— 因為「擔中肉盡,止有剩骨」,才有下文懼狼的「投以骨」的情節。②渲染了緊張的氣氛 —— 試想一下:天色已晚,行在半路上,屠夫孤身一人,卻碰見了兩只惡狼,而且這兩只惡狼已一步一步緊跟著屠夫走了老遠。這該是多麼令人恐懼,毛骨悚然的情景 !
( 2 ) 「顧野有麥場」的「顧」即「看見」的意思,聯繫上下文想想。屠夫當時是有心去看才看見了麥場積薪,還是無意中看到的呢 ? 何以見得 ?
有心去看才看見的。從上文「投以骨」可見,屠夫起先對狼的貪婪兇殘本性缺乏認識,對狼抱有幻想,一再退讓。但兩狼還是「並驅如故」,於是「屠夫窘,恐前後受其敵。」這時,他才對狼的幻想破滅,對狼的本性有了足夠的認識,知道要想保全自己,非將狼殺死不可。於是人就果斷抉擇,採取了行動:首先要尋找一個有利地勢,然後再與狼勇敢搏鬥。下文所寫也證實了這一點。可見,「大窘」是屠夫由被動轉為主動的轉折點。這以後的「顧」。等一系列行動就是主動的了。
( 3 ) 本文中的兩個「乃」,它們的意思都一樣嗎 ?
不完全一樣。前一「乃」是「於是,就」的思想,而後一「乃」字,聯繫上下文應譯為「這才」的意思才更恰切。因為屠夫是在當機立斷連殺二狼之後才明白前狼「假寐」「誘敵」的詭計的。
( 4 ) 「乃悟前狼假寐」,此句中一「悟」字,可否換成「知」、「曉」等字 ? 為什麼 ?
不可。因為「悟」不僅僅是一般的「明白、知道」的意思,而是「恍然大悟」的意思,所以不能換詞。
( 5 )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 」這是個反問句。為什麼要用反問語氣來發表評論而不用陳述語氣 ?
因為反問語氣表達的意思更肯定,觀點更鮮明,其表達效果也更強烈些。
( 6 ) 「止增笑耳」,句中的「耳」這個詞,沒什麼實在意義,能否將它們刪去 ? 為什麼 ?
不能。因為這個「耳」是專用來表示「不過如此」、「不置一談」類似語氣的,具有諷刺意味;另外,「耳」與前文的「止」常常配合使用,刪去了「耳」,這句子就顯得很不協調,也不完整。
3 . 能力綜合訓練
( 1 ) 熟讀、背誦這篇課文,仔細揣摩屠夫及狼一連串心理活動。口頭復述這個故事,要有詳略,要加重心理描寫的成分。
( 2 ) 細心體味本文的佳詞妙句,心領神會,口頭說說,然後將這些詞句一一抄錄下來。
( 3 ) 屠夫終於戰勝了兇殘狡詐的狼,保全了性命。屠夫的收獲僅止於此嗎 ? 說說看。
( 4 ) 結合課文中寫狼的語句,分析一下狼的本性。
從描寫狼的狡猾的語句中認識狼的本性:①「途中兩狼,綴行甚遠。」「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目似瞑,意暇甚。」「積薪後,一狼洞其中……」從狼綴行不舍,到相向對峙,可見狼吃人的本質不會改變。②再看狼前誘敵,後偷襲的詭計,又知其不但兇殘,而且狡猾。
舉例分析:
1 . 《狼》這篇文章結尾說:「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 止增笑耳,」這句話有什麼含義 ?
解題思路及參考答案:
文章結尾的話是作者的評論,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分析這句話的含義時要聯系全文。兩只狼為了蠶食屠夫,它們時而一止一從,時而一去一坐,時而一前一後,配合得十分默契,看去好象很有靈性,可是,最終還是被屠夫殺死了。由此看來,作者辛辣地嘲笑了玩弄陰謀、自食其果的惡狼,贊揚了屠夫的機智勇敢。說明真正有智慧有力量的還是人,而決不是禽獸。有許多人認為,作者當年寫狼,實際是指向 統治階級中那些最兇殘、最狡猾的衣冠禽獸,意在提醒人們,要提高斗爭的信心和勇氣,這種看法有一定的道理。
2 . 找出表現狼陰險狡詐的句子,並把它們譯成現代漢語。
解題思路及答案:
此題考查對課文的背誦及理解。
綴行甚遠 一狼骨止,一狼仍從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
目似瞑,意暇甚 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兩狼之並驅如故 ( 譯文略 )
3 . 寫出含加點詞的成語。
積薪其中 ( ) 並驅如故 ( )
乃悟前狼假寐 ( ) 馳擔持刀 ( )
答案:杯水車薪 並駕齊驅 夢寐以求 風馳電掣
4 . 《狼》的主角是誰 ?
作者通過對狼的惡行的描畫,揭露了社會上像狼一樣猙獰貪婪的壞人的本質,並指出妥協退讓是沒有出路的,只有消滅這樣的惡人,好人才能活命。
許多分析都把屠夫當作是小說的主角,其實,狼,才是小說的主角,才是故事發展的推動者:
跟蹤欲吃人 → 得骨復追人 → 逼人倚薪立 → 計敗被劈死
【 妙文賞析 】
我夢見我做了醫生
「你長大了想干什麼 ? 」爸爸邊看電視邊問我。「當醫生,就象他們一樣。」我指著電視說。這時電視里正在播放白衣戰士的片子。媽媽聽了笑著說:「未來的大夫,能治治我這腰疼病就好了。」「當然可以,理當效力。」我頗有些得意地說。「好了,我知道你自小就喜歡這一行,現在快去睡吧,未來的醫生 ! 」爸爸慈愛地說。「是,遵命 ! 」……
模糊間,我已在全市最有名的醫院工作了。
呵,好漂亮的一所醫院啊 ! 鮮花盛開,碧草如茵,綠樹成行,美觀大方的醫用樓,新穎別致的亭閣小園,造型獨特的噴泉長廊,隨處可見散步閑談的人,簡直是花園一樣的醫院。
我來到自己所分配的外科,向主任報到,主任高興地說:「歡迎你,我先領你到處看看好嗎 ? 」我正求不得,馬上就答應了。
「咱們醫院的設備十分齊全,全是一流的。」主任邊走邊說。來到門診部,我向四周看了看,只見看病的人川流不息,可大夫卻很少。「他們能忙得過來嗎 ? 」我有些驚疑。還沒等我開口,主任便解釋道:「這里好多事都是由機器代替的,原來必須由大夫親自檢查的疾病,象把脈、量血壓、量體溫等,全由機械手取而代之了,而且收費、拿葯也是由機械手完成的。這樣不就節省很多時間了嗎 ? 所以他們一點也不忙。」這些事我全是頭一次聽說,不由聽入了迷。
住院部病房裡的設施更是應有盡有,而且採用了先進的程式控制設備。在中心觀測台就可以觀察到每一個病人的情況,無論出現什麼事情大夫護士們都能趕到,這可替護士小姐幫了大忙。正看著,主任手腕上的對講機響了,原來有個急診病人需要馬上動腹腔手術。我聽後,馬上自告奮勇地請求讓我來做這個手術,主任點頭同意了。我興奮不已,急忙著手准備。主任攔住我說道:「先別忙,現在不用親自主刀做手術了,只要在中心操作台上操縱機械手就可以了。」說完,就領我來到操縱台上。
只見操縱台前有一個大屏幕,將患者需要動手術的部位顯示得非常清楚。屏前有幾排紅紅綠綠的按鈕。一切就緒後,我操縱機械手動起了手術。正當我緊張地做手術時,忽然病人呼吸急促,腹部左側大出血。不好,按錯了電鈕,頓時周圍的護士一片驚叫,我早已驚呆了。就在這一剎那間,主任一個箭步登上操縱台,奪過制動器。好險啊 ! 「輸血 ! 」主任命令道。大家早已把心提到嗓子眼上了。緊張的搶救開始了。「輸備 ! 輸血 ! 血 —— 我驚叫著。
「快醒醒,快醒醒,要上學了。」我一驚,啊,身邊竟是媽媽。剛才原來是一場夢呀 ! 我不由得舒了一口氣,忙起了床,洗漱、吃飯。
媽媽問我:「你做了個什麼夢,大叫大嚷的 ? 」「沒什麼。」我做了個鬼臉,提著書包跑出家門,又回頭沖媽媽說:「不過,我相信我的夢一定會成為現實的,到那時,你就知道我做了個什麼樣的夢了 ! 」
評析:
這是一篇夢幻理想的記敘文。作者以看電視談理想 —— 長大了當醫生,交代了夢由,以「模糊間,我已在全市最有名的醫院工作」入夢;夢中寫了美麗、幽靜、有著現代化設施的醫院,重點而詳盡地記述了「我」按錯電鈕引起一場驚慌,主任救急才又化險為夷的過程,形象而生動地說明了現在扎扎實實學好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我相信我的夢一定能成為現實的」。多麼自信啊 !
【 思維體操 】
宰相的眉毛
有一次,一位宰相請一個技藝高超的理發師理發。理發師給宰想修面到一半時,不小心把宰相的眉毛刮掉了。哎呀 ! 他暗暗叫苦。如果宰相知道後怪罪下來,那可吃不消呀 ! 但他情急生智,心中暗喜:有啦 ! ……
他告訴了宰相 。結果,宰相沒有懲罰理發師,讓理發師給他畫了兩道眉毛。
請你想想理發師是如何躲過懲罰的 ?
參考答案:
原來理發師是這樣做的:他停下剃刀,故意兩眼直愣愣地盯著宰相的肚子,彷彿要把五臟六腑看個透。
宰相莫名其妙,迷不解地問:「你不修面,卻光看著我的肚皮,這是為什麼 ? 」
理發師忙說:「人們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我看大人的肚子並不大,怎能撐船呢 ? 」
宰相一聽理發師這么說,哈哈大笑:「那是形容宰相的氣量大,對一些小事情都能容忍,從不計較。」
理發師隨即:「撲通」一聲跑在地上,聲淚俱下地說:「小的該死,方才修面不小心,將相爺的眉毛刮掉了 ! 相爺氣量大,請千萬恕罪。」
宰相一聽啼笑皆非:眉毛給刮掉了叫我今後怎能見人呢 ? 正要發怒,但又冷靜一想自己剛講過宰相氣量最大,怎能為這小事,給他治罪呢 ?
於是,宰相便豁達溫和地讓理發師給他把眉毛畫上。
三、智能顯示
【 心中有數 】
1 . 識記下列字的音、形
綴zhuì 窘jiǒng 屠tú 苫shàn 倚yǐ 馳chí 眈dān
瞑míng 暇xiá 斃bì 隧suì 尻kāo 寐mèi 誘yòu 黠xiá
2 . 掌握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字
●一詞多義
止: 止有剩骨 ( 通「只」 ) 一狼得骨止 ( 停止,動詞 )
意: 意暇甚 ( 精神,名詞 ) 意將隧入以攻其後 ( 想要,動詞 )
敵: 恐前後受其敵 ( 攻擊,動詞 ) 蓋以誘敵 ( 敵方,名詞 )
前: 前狼又至 ( 前面,名詞 ) 狼不敢前 ( 上前,動詞 )
乃: 屠乃奔倚其下 ( 於是,就,副詞 ) 乃悟前狼假寐 ( 才,副詞 )
●古今異義
去 古義:離開。如:一狼徑去。 今義:往。如:出去。
少 古義:一會兒。如:少時, 今義:數量小。如:少量。
幾何 古義:多少。如:幾何哉。 今義:數學的一種,幾何學。如:幾何知識。
3 . 理解文中表現狼的陰險狡詐的語句
4 . 掌握「其」作代詞時,在句中指代什麼
5 . 背誦全文
6 . 了解蒲松齡及《聊齋志異》的情況
【 動腦動手】
1 . 結合課文語言特點,分析一下狼的本性和屠戶的性格特點。
參考答案:
《狼》語言十分精練生動。對屠戶和狼的刻畫,形象鮮明,神態逼真,而用語卻極其簡省,可謂達到「句不可削,字不可減」的地步。如寫狼,用「綴行甚遠」,「並驅如故」、「眈眈相向」等語,刻畫出狼的貪婪、兇殘、得寸進尺的吃人本性;用「徑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將隧入」等語,描繪出狼的狡猾、陰險。寫屠戶,用「懼」、「大窘」、「投以骨」、「復投之」等語,表現出他的恐懼、退讓、存在幻想;用「顧」、「奔」、「倚」、「馳」、「持」、「暴起」、「劈」、「斃」等語,活畫出他的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
2 . 從《狼》這則故事中,你受到什麼啟發 ?
參考答案:只要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就一定能戰勝像狼一樣貪婪兇殘、狡詐陰險的惡勢力。
3 . 選出對「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翻譯正確的一句。 ( )
A . 骨頭已經完了,但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你追趕我,我追趕你。
B . 骨頭被狼吃完了,但兩只狼仍舊照樣追趕。
C . 骨頭沒有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互相追趕。
D . 骨頭已經沒有了,但是兩只狼仍像原來一樣追趕。 答案 ( D )
4 . 選出對「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翻譯正確的一項。 ( )
A . 狼不敢上前,瞪眼盯著屠戶,屠戶也瞪眼盯著狼。
B . 狼不敢上前,瞪著眼朝著屠戶。
C . 狼不敢上前,注視著屠戶走來的方向。
D . 狼不敢走在前面,瞪著眼朝著屠戶。 答案 ( A )
5 . 按《狼》課文填詞並解釋所填的詞。
①___行其遠: ②___驅如故: ③___擔持刀:
④___以誘敵: ⑤___野有麥場: ⑥轉視積____中:
⑦目似___: ⑧意___甚: ⑨一狼得骨____ : ⑩___增笑耳:
答案:①綴,連結,這里緊跟的意思。②並,一起。③馳,放下。④蓋,原來。⑤顧,看。⑥薪,柴草。⑦瞑,閉眼。⑧暇,悠閑。⑨止,停下。⑩止,通「只」,僅僅。
知識拓展:
蒲松齡及《聊齋志異》
蒲松齡 ( 1640 — 1715 ) ,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 ( 今淄博市 ) 人。蒲松齡十九歲慶童子試,中縣、府、道三個第一名。以後卻屢試不第,始終沒有考上舉人。《聊齋志異》是他的代表作,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是他書房的名稱,「志異」是記載奇聞異事的意思,這部書以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寫成,共有四百九十一篇。它主要借鬼狐神妖、奇聞異談曲折地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政治制度的黑暗、科舉制度的不合理、青年男女嚮往真摯自由愛情等,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 創新園地 】
1 . 冰上的難題
假如你獨自一人趴在一個結了冰的池塘的冰面上,冰非常滑,既不能爬動,也無法翻身。想想看,你能用什麼辦法離開這個結冰的池塘 ?
2 . 十九噸魚
從前有個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港口,向當地漁民購買了五千噸魚。船經過了幾十天的航程,來到了非洲赤道附近的馬加的沙港停泊,准備將魚在那兒轉手賣出去。誰知一過秤,卻發現魚少了將近十九噸。短缺的魚到哪裡去了呢 ? 被偷是不可能的,因為輪船沿途沒靠過岸。當時大家都無法揭開這秘密,你能揭開這個謎嗎 ?
答案及分析:
1 . 脫掉鞋子,向相反方向扔去,反作用力可以使你滑出冰面。
2 . 同一物體離地心越近重量越大。兩極地區物體重量,要比赤道附近大0 . 53%。物體重量還與地球自轉速度有很大關系,在南北極基本不受地球旋轉的影響,所以那裡的引力最大,在赤道附近正好相反。阿姆斯特丹位於北極附近,而馬加的沙港位於赤道附近。這正是缺少19噸魚的原因。
⑥ 語文周報七年級下冊第三十六期
ⅠADCBCBDACCBACDCⅡ.1.ruler2.key3.map4.jacket5.orange6.pen7.English8.spell9.what10.pleaseⅢ.1.CI和O都是母音字母。2.B字母I的筆劃是三劃。3.C題意:「這是一把鑰匙嗎?」「是的,它是。」問句是一般疑問句,應用yes或no來回答,B項中主語不能用that,D項前後矛盾,只有C項符合題意,故選C。4.A題意:「你的夾克真好看。」「謝謝。」對於別的贊揚,應該表示感謝,故選A。5.Beye發音為[ai],與字母Ii同音。6.B題意:這用英語怎麼說?介詞in表示「用某種語言說」,故選B。7.C詢問英文名稱應該用「What‟sthisinEnglish?」,是固定句型。8.B「Fine,Thankyou.Andyou?」意為「很好,謝謝。你呢?」,回答一般是「I‟mfine,too.」,意為「我也很好。」9.D英語中母音字母一共有五個,分別是a,e,i,o,u,A項中的k,B項中的n和C項中的j均是輔音字母。10.B題意:我的名字是湯姆。myname是第三人稱單數,故be動詞用is。11.A題意:「這是什麼?」「這是字母Q。」由答語可知問句是詢問是什麼東西,故選A。D項語序不對。12.C題意:「早上好。」「早上好。」當對方打招呼用Goodmorning.時,回應也用相同的語句。13.A題意:「你身體怎麼樣,海倫?」「我很好,謝謝。」詢問某人近況用Howareyou,尤其指身體狀況。14.C題意:「晚上好,辛迪。」「晚上好。」跟某人打招呼,直接在招呼語之後說出名字即可,之前不加任何介詞。名字首字母要大寫,故選C。15.C題意:「這用英語怎麼說?」「這是bike。」It‟s是Itis的縮寫,It指代問句中的this,以避免重復,is是謂語動詞。Ⅳ.1.A2.B3.C4.C5.CⅤ.11.in12.an13.a14.it15.Q-U-I-L-TⅥ.1.B2.C3.E4.A5.DⅦ.1.Goodmorning.2.Goodafternoon.3.Goodnight.4.I‟msorry.5.That‟sallright.6.Thankyou.7.Excuseme.8.Thankyou.9.What‟sthisinEnglish?10.Howdoyoudo?
⑦ 七年紀語文下冊30課狼求大神幫助
初中語文文言文《狼》教案 一、教法建議 【 拋磚引玉 】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初步接觸文言文的初一學生,一定讓他們熟讀成誦,再藉助注釋,課文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因此,指導他們反復誦讀是本課的主要教法。 本文的故事性強,可以採用講故事的方式,先講故事,再啟發指導學生閱讀分析。 2. 為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可結合班級情況,採用賽背、賽問、賽講、賽練的比賽方式,依據學生的程度分層次促進指導。 【 指點迷津 】 重點:理解本文故事短小精悍,情節曲折的特點。 解決辦法: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閱讀提示」中的內容體會,教師作一些講解。 提示: 課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記敘故事,第二部分是議論。第一部分記敘的故事短小精悍,情節曲折。先寫屠戶遇狼。交待了時間是「晚」,地點是「途中」,事件是屠戶歸途中遇狼。這是情節的開端。後寫屠戶懼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屠戶扔幾塊骨頭,狼就停下來,不再追他的,表現他對狼抱有幻想。可是「骨已盡」兩狼之並驅如故」。這時的屠戶心裡非常害怕,也表現出狼的貪婪和狡猾。再寫屠戶御狼,這是情節的進一步發展。這時的屠戶已明白了,狼不會改變吃人的本性。只有和狼斗爭,才能得以生存。於是就奔倚柴垛下面,弛擔持刀,狼不敢前,最後一層是寫屠戶劈狼。「一狼徑去,其一伏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 」屠戶並沒有被狼的假相迷感,而是乘隙進攻。「以刀劈狼首,又數斃之。」殺死一隻狼,剛要走,轉到柴垛後面一看,另一隻狼正在打洞,身子進去一半,只露著屁股和尾巴,「屠戶後斷其股,亦斃之」。這是情節的高潮,也是結局。整個故事只用了一百八十餘字,把曲折的情節表現出來。不能不說是故事短小精悍,情節曲折。讓學生懂得對待狼一樣的惡勢力,必須敢於斗爭,善於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難點:文言文中一字多義,詞的活用,虛詞的含義 突破方法:先引導學生結合上下句的意思推斷,然後教師給予明確。 提示:一字多義 1 . 敵 恐前後受其敵 ( 攻擊 ) 蓋以誘敵 ( 敵人 ) 2 . 止 一狼得骨止 ) 停止 ) 止增笑耳 ( 只 ) 3 . 意 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 想 ) 意暇甚 ( 神情態度 ) 4 . 乃 屠乃奔倚其下 ( 於是,就 ) 乃悟前狼假寐 ( 才 ) 詞的活用 1 . 一狼洞其中 ( 「洞」,名詞,活用為動詞「打洞」 ) 2 . 狼不敢前 ( 「前」,名詞,活用為動詞「上前」 ) 3 . 其一犬坐於前 ( 「犬」活用為「像狗一樣」 ) 4 . 意將隧入…… ( 隧」活用為「鑽洞」 ) 5 . 一屠晚歸 ( 「屠」,動詞,活用為名詞 ) 文言虛詞 1 . 其 恐前後受其敵 ( 指狼 ) 場主積薪其中 ( 指麥場 ) 一狼洞其中 ( 指柴草堆 ) ……以攻其後 ( 指屠戶 ) 2 . 以 投以骨 ( 把 ) 蓋以誘敵 ( 用來 ) 以刀劈狼首 ( 用 ) 二、學海導航 【 學海指要 】 《狼》是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中的精品。情節雖比較簡單,但波瀾起伏,含義深刻,具有較大的藝術魅力,令人玩味不盡。 1 . 學習這篇課文,要熟讀背誦,仔細思考本文下列問題: ( 1 ) 本文的敘事部分與議論部分有什麼內在聯系 ? 具體的敘事含有議論的主旨:狼雖然狡詐兇殘,但在機智勇敢的屠戶面前,終究還是自取滅亡;而精短的議論之筆又是從具體的敘事之中生發出來的。可見,本文的議論和敘事聯系十分緊密。 ( 2 ) 本文的敘事部分,如從記敘的要素來看,六要素各是什麼 ? 本文六要素是:時間:晚;地點:途中;人物:一屠和兩狼;事情的起因:狼;事情的經過:懼狼、御狼;事情的結果:殺狼。 ( 3 ) 屠戶晚歸,肯定隨身帶著刀,為什麼他先遲遲不用刀去劈狼 ? 而到了「一狼犬坐於前」之時,他卻「暴起,以刀劈狼首」 ? 屠戶先前對狼的兇殘狡詐而貪婪的本性缺乏認識,以為「投骨」就可息事寧人。後來狼的步步緊逼,使他「大窘」,才猛然省悟過來,認清了狼的本性,看準機會,當機立斷,立即用刀去殺死兩狼。 2 . 品味語言 ( 1 ) 本文開頭兩句寫「遇狼」,這是情節的開端。點明了時間、地點、人物,除此之外還有些什麼作用 ? 還有兩點作用:①為情節的展開留下了伏筆 —— 因為「擔中肉盡,止有剩骨」,才有下文懼狼的「投以骨」的情節。②渲染了緊張的氣氛 —— 試想一下:天色已晚,行在半路上,屠夫孤身一人,卻碰見了兩只惡狼,而且這兩只惡狼已一步一步緊跟著屠夫走了老遠。這該是多麼令人恐懼,毛骨悚然的情景 ! ( 2 ) 「顧野有麥場」的「顧」即「看見」的意思,聯繫上下文想想。屠夫當時是有心去看才看見了麥場積薪,還是無意中看到的呢 ? 何以見得 ? 有心去看才看見的。從上文「投以骨」可見,屠夫起先對狼的貪婪兇殘本性缺乏認識,對狼抱有幻想,一再退讓。但兩狼還是「並驅如故」,於是「屠夫窘,恐前後受其敵。」這時,他才對狼的幻想破滅,對狼的本性有了足夠的認識,知道要想保全自己,非將狼殺死不可。於是人就果斷抉擇,採取了行動:首先要尋找一個有利地勢,然後再與狼勇敢搏鬥。下文所寫也證實了這一點。可見,「大窘」是屠夫由被動轉為主動的轉折點。這以後的「顧」。等一系列行動就是主動的了。 ( 3 ) 本文中的兩個「乃」,它們的意思都一樣嗎 ? 不完全一樣。前一「乃」是「於是,就」的思想,而後一「乃」字,聯繫上下文應譯為「這才」的意思才更恰切。因為屠夫是在當機立斷連殺二狼之後才明白前狼「假寐」「誘敵」的詭計的。 ( 4 ) 「乃悟前狼假寐」,此句中一「悟」字,可否換成「知」、「曉」等字 ? 為什麼 ? 不可。因為「悟」不僅僅是一般的「明白、知道」的意思,而是「恍然大悟」的意思,所以不能換詞。 ( 5 )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 」這是個反問句。為什麼要用反問語氣來發表評論而不用陳述語氣 ? 因為反問語氣表達的意思更肯定,觀點更鮮明,其表達效果也更強烈些。 ( 6 ) 「止增笑耳」,句中的「耳」這個詞,沒什麼實在意義,能否將它們刪去 ? 為什麼 ? 不能。因為這個「耳」是專用來表示「不過如此」、「不置一談」類似語氣的,具有諷刺意味;另外,「耳」與前文的「止」常常配合使用,刪去了「耳」,這句子就顯得很不協調,也不完整。 3 . 能力綜合訓練 ( 1 ) 熟讀、背誦這篇課文,仔細揣摩屠夫及狼一連串心理活動。口頭復述這個故事,要有詳略,要加重心理描寫的成分。 ( 2 ) 細心體味本文的佳詞妙句,心領神會,口頭說說,然後將這些詞句一一抄錄下來。 ( 3 ) 屠夫終於戰勝了兇殘狡詐的狼,保全了性命。屠夫的收獲僅止於此嗎 ? 說說看。 ( 4 ) 結合課文中寫狼的語句,分析一下狼的本性。 從描寫狼的狡猾的語句中認識狼的本性:①「途中兩狼,綴行甚遠。」「骨已盡矣,而兩
採納哦
⑧ 七年級下冊語文30課翻譯
狼
蒲松齡
原文: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浪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翻譯:
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裡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
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隻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後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於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朝著屠夫。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鑽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後面。身子已經鑽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後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⑨ 七年級下冊語文學習之友答案第三十頁的嗚嗚嗚2016
http://www.1010jiajiao.com/daan/bookid_57918.html
如果版本不同,請自行搜索(搜索練習冊)
如果幫助了你,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