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一下冊語文第一單元 的考試卷
初一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測試卷
一、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
1.下面加粗字注音有錯誤的是 ( )
A.奇崛(jué) 柔媚(mèi) 犀利(xī)
B.憩息(qì) 輕颸(sī) 雋妙(juàn)
C.叫囂(xiāo) 引吭(háng)
(kuī)
D.剽悍(biāo) 綺麗(qí) 颶風(jù)
2.詞語填空。
爭_____斗艷 忍俊不_____ 左_____右盼 無可言_______
絡_____不絕 通____不眠 束手無____ 無_____於事 凌空____翔
3、仿照下面的例句寫句子(兩句任選一句)。
例1:天上也是皎潔無比的蔚藍色,只有幾片薄紗似的輕雲,平貼於空中,就如一個女郎,穿了絕美的藍色夏衣,而頸間卻圍繞了一段絕細絕輕的白紗巾。
例2:
帶了它的雙剪似的尾,在微風細雨中,或在陽光滿地時,斜飛於曠亮無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聲,已由這里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高柳之下了。
4、萬物皆有靈性,美無處不在。本單元的幾篇課文都能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徵,既繪形又傳神,將下列事物與對應特徵連線:
石榴 伶俐
燕子 團隊精神
白鵝 熱烈
鶴群 傲慢
5.兩個賣瓜人分別在各自的瓜攤前豎了一塊牌子,誇耀自己的瓜好,第一個賣瓜人在牌子上寫道:「甜得捨不得賣。」第二個賣瓜人寫道:「甜的捨不得賣。」僅僅一字之差,產生怎樣的結果呢?你能幫他們找找原因嗎?
結果:
原因:
二、閱讀
(一)
海水是皎潔無比的蔚藍色,海波平穩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樣,偶有微風,只吹起了絕細絕細的千萬個粼粼的小波紋,這更使照曬於初夏之太陽光之下的、金光燦爛的水面顯得溫秀可喜。我沒有見過那麼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潔無比的蔚藍色,只有幾片薄紗似的輕雲,平貼於空中,就如一個女郎,穿了絕美的藍色夏衣,而頸間卻圍繞了一段絕細絕輕的白紗巾。我沒有見過那麼美的天空!
我們倚在青色的船欄上,默默地望著這絕美的海天,我們一點雜念也沒有,我們是被沉醉了,我們是被帶入晶瑩的天空中了。
就在這時,我們的
,二隻,三隻,四隻,在海上出現了。它們仍是雋逸地從容地在海面上斜掠著,如在小湖面上一樣;a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與翼尖一打,也仍是連漾了好幾圈圓暈。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飛著飛著,不會覺得倦么?不會遇著暴風疾雨么?我們真替它們擔心呢!
b
卻從容地憩著了。它們展開了雙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雙翼如浮圈似的支持著體重,活是一隻烏黑的小水禽,在隨波上下地浮著,又安閑,又舒適。海是它們那麼安好的家,我們真是想不到。
在故鄉,我們還會想像得到我們的小燕子是這樣的一個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貼無波,許多絕小絕小的海魚,為我們的船所驚動,群向遠處竄去;隨了它們飛竄著,水面起了一條條的長痕,正如我們當孩子時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劃起的長痕。這小魚是我們小燕子的糧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著,浮憩著。它們果是我們故鄉的小燕子么?
啊,鄉愁呀,如輕煙似的鄉愁呀!
1.海上的燕子與故鄉的燕子有什麼不同?(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作者從動、靜兩方面描寫海上的燕子,請各舉一例。
3.作者描繪海上的小燕子的活動背景時先寫__________,然後寫_________,這是作者遠眺;然後作者(描寫的角度)__________,寫天的___________,天上的___________,構成一幅「____ ___圖」。
4.從課文中找出作者對小燕子十分關心的語句。
5.找出能體現文章主旨的句子。
6、說說畫線句分別運用的
。
a b
7、文章通過寫小燕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8.就本文語言特色方面,寫一兩句品析的話。
9.語段中兩次提到「鄉愁」,而且說它是「輕煙似的」、「一縷兩縷的」,關於這樣寫的含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如輕煙似的」說明這種思鄉之情很淡,不是很濃。
B.「一縷兩縷的」說明作者的思鄉之情不是很強烈的。
C.輕煙可揮去,一縷兩縷可剪斷,理出頭緒,說明作者看輕這份感情。
D.作者的思鄉之情,像煙霧繚繞,揮之不去;像亂麻「剪不斷,理還亂」。這是一種
的寫法。
(二)
駱 駝
①有人喜歡看猴子,看那些乖巧伶俐的動物,略具人形,而生活究竟簡陋,於是令人不由地生出優越之感,掏一把
擲進去。有人喜歡看獅子跳火圈,狗作算學,老虎翻筋斗,覺得有趣。我之看駱駝則是另外一種心情,駱駝扮演的是悲劇的角色。它的檻外是冷清清的,沒有遊人圍繞,所謂檻也只是一根杉木橫著攔在門口。地上是爛糟糟的泥。它卧在那裡,老遠一看,真像是大塊的毛薑。逼近一看,可真嚇人!一塊塊的毛都在脫落,斑剝的皮膚上隱隱地露著血跡。嘴張著,下巴垂著,有上氣無下氣地在喘。水汪汪的兩只大眼睛好像是眼淚撲簌地盼望著能見親族一面似的。腰間的肋骨歷歷可數,頸子又細又長,尾巴像是一條破掃帚。駝峰只剩下了干皮,像是一隻麻袋搭在背上。駱駝為什麼落到這悲慘的地步呢? A
②我心目中的駱駝不是這樣的。兒時在家鄉,一聽見大銅鈴玎玎璫璫響就知道送煤的駱駝隊來了,愧無管寧的修養,往往奪門出視。一根細繩穿系著好幾只駱駝,有時是十隻八隻的,一順地立在路邊。滿臉煤污的煤商一聲吆喝,駱駝便乖乖地跪下來給人卸貨,嘴角往往流著白沫,口裡不住地嚼——反芻。有時還跟著一隻小駱駝,幾乎用跑步在後面追隨著。面對著這樣龐大而溫馴的馱獸,我們不能不驚異的欣賞。B
③是亞熱帶的氣候不適於駱駝居住。動物園的那一雙駱駝不久就不見了,標本室也沒有空間容納它們。我從此也不大常去動物園了。
④C其實,駱駝不僅是在這炎蒸之地難以生存,就是在北方大陸其命運也是在日趨於衰微。在運輸事業機械化的時代,誰還肯牽著一串串的駱駝招搖過市?沙漠地帶該是駱駝的用武之地了,但現在沙漠里聽說也有了現代的交通工具。駱駝是馴獸,自己不復能在野外繁殖謀生。等到為人類服務的機會完全消滅的時候,我不知道它將如何繁衍下去。最悲慘的是,大家都譏笑它是獸類中最蠢的當中的一個;因為它只會消極地忍耐。給它背上馱五磅的重載,它會跪下來承受。它肯食用大多數哺乳動物所拒絕食用的荊棘苦草,它肯飲用帶鹽味的臟水。它奔走三天三夜可以不喝水,並不是因為它的肚子里儲藏著水,是因為它在體內由於脂肪氧化而製造出水。它的駝峰據說是美味,我雖未嘗過,可是想想熊掌的味道,大概也
。像這樣的動物若是從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於引起多少人惋惜。尤其是在如今這個世界,大家所最歡喜豢養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駱駝這樣的「
」的傢伙,恐怕只好由它一聲不響地從這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罷!
1.給文中加粗字注音。
撲簌( ) 吆喝( )
2.「難道『沙漠之舟』的雄姿即不過如是么?」是原文中的一句話。你認為放在A、B、C、D中哪一處合適?說明理由。
3.用橫線在語段中畫出作者所描寫的動物園中駱駝的形象,並用簡潔詞語概括這一駱駝的形象。
4.從語言特點看,第①段有不少生動形象的語句。寫出你認為最生動形象的一句話,並簡單分析。
5.作者心目中的駱駝的特點是:_____ _____。
6.第③段作者寫到:「動物園那一雙駱駝不久就不見了,標本室也沒有空間容納它們。」這句已交代了駱駝的結局是______,你得出這一判斷的理由是:_____。
7.文中兩處用到了
。
第一處是:
第二處是:
8.第④段中「大家都譏笑駱駝是獸類中最蠢的當中的一個」,共有三個理由,分別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
A.大夥都不大喜歡看駱駝,作者看到受冷落的駱駝,心生憐憫寫了此文,呼籲大夥關愛駱駝。
B.駱駝代表了默默無聞,埋頭苦幹而不被人所重視,最終被人冷落老弱而死的人。
C.童年中駱駝的形象很美好,而動物園中駱駝的形象讓人難以接受。
D.駱駝失去了用武之地,只好在動物園中默默地老其終生。
三、作文
生活中,一定會有你喜歡的事物:或是因為它美好的外形,或是因為它蘊含某種情趣,或是因為它引起了你的聯想,觸動了你的情思。試著把這種事物連同你的感受寫出來。
要求:選擇自己真正有感觸的事物來寫,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與所寫事物的特點聯系起來。如夏季開放、顏色深紅的石榴花恰與作者熱烈、奔放的性格和積極向上的精神相契合。描寫事物時,適當運用比喻、擬人、對比等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傳神。題目自擬。500字以上。
㈡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詞語
攢成 拗過去 確鑿 菜畦 桑葚 輕捷 蟋蟀 臃腫 腦髓 相宜 書塾 方正 博學 蟬蛻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倜儻 鑒賞 盔甲 收斂 秕谷 狗竇 厥土 腫脹 叮囑 恐懼 驪歌 花圃 廊檐 徘徊 抽屜 咻咻 懶惰 掄起 醜陋 訕笑 嫉妒 來勢洶洶 沼澤 駭人聽聞 木屐 鉸鏈 迸裂 泥濘 棕色 火鉗 颼颼 瞬息 幽寂 延綿 荒草凄凄 涉足 矗立 佇立 山巔 澎湃 狂瀾 屏障 哺育 九曲連環 氣魄 濁流 滋長 郝叟 哽住 喧鬧 肅靜 懊悔 磨損 祈禱 慘白 宛轉 縱身 詫異 柏林 乾脆 強迫 踱步 熾痛 嗥鳴 斑斕 讕語 怪誕 亘古 默契 田壟 蚱蜢 污穢 飢腸轆轆 樺樹 石碾 宰割 籌劃 彷徨 可歌可泣 鮮為人知 當之無愧 鋒芒畢露 家喻戶曉 婦孺皆知 馬革裹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至死不懈 奠基 元勛 孕育 選聘 無垠 難堪 殷紅 縈繞 開拓 衰微 直腸癌 赫然 迭起 高標 鍥而不舍 兀兀窮年 瀝盡心血 潛心貫注 心會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氣沖鬥牛 彌高 群蟻排衙 愁苦 深邃 躊躇 巴望 鎖閉 磐石 惹人注目 雜亂無章 不見天日 喃喃自語 古董 白皙 瑣事 滑稽 輪廓 捋著 荒謬 嘲諷 含蓄 義憤填膺 博學多識 重荷 一拍即合 尋歡作樂 忘乎所以 肆無忌憚 踱步 棹著 歸省 行輩 攛掇 鳧水 潺潺 絮叨 船櫓 筋斗 彌散 旺相 撮手 桕樹 作揖 狂舞 閃射 火烈 飛濺 亢奮 晦暗 羈絆 驀然 冗雜 搏擊 燒灼 奔突 翻飛 大徹大悟 戛然而止 嘆為觀止 水門汀 撇下 蘸醬 幽暗 愜意 疏密 包羅 硃砂 口頭禪 參差不齊 清揚 咿呀 靜穆 端凝 顰蹙 粲然 嗔視 變幻多姿 本色行當 離合悲歡 低回婉轉 叱吒風雲 吁氣 渾身解數 高視闊屏 盡態極妍 息息相通 驚鴻 倘若 蘊藻 家眷 鬆懈 漁父 悶熱 蕭蕭 錚錚 衣褶 供養 渾身解數 絢麗 拉拽 無垠 癲狂 凜冽 吞噬 銷蝕 羸弱 步履 告罄 磐石 擊罄 遺孀 堅持不懈 千辛萬苦 風餐露宿 夜不成眠 精疲力竭 悶悶不樂 毛骨悚然 耀武揚威 洋洋得意 怏怏不樂 姍姍來遲 語無倫次 精打細算 與其……毋寧 泱泱大國 輸贏 嬴政 踉踉蹌蹌 悼念皚皚白雪 眼眶 角逐 辜負 辛苦 幸福 欽佩 魯莽 貯存 佇立 矗立 儲存 迸裂 厄運噩耗 噩夢 硌腳 噎住 輻射 篩糠 遮蔽 幻影 疲倦 軀殼 臍帶 犁鏵 真諦 卷土重來 芸芸眾生 死得其所 籬笆 屠刀 打嗝 睫毛 乙醚 蟲豸 砭骨 履踐 崔巍 養精蓄銳 齊心協力 頭暈眼花 腰酸背痛 勇往直前 建樹 陰霾 疆域 迫不及待 孜孜不倦剛毅不屈 污澀 紅綾 慫恿 悵然 蜷伏 悲楚 懲戒 妄下斷語 肌腱 逞能 恍惚 甜膩 嫻熟 進退維谷 一塵不染 略勝一籌 煙花繚亂 秩序盡然 悲愴 蒼穹 墜落 湛藍 參差 對峙 炫目 斑斕 鉸斷 勸誘 抽搐 溝壑 不羈 嘰嘰喳喳 石破天驚 面面相覷 鬣毛 彪悍 疆場 馴良 勇毅 窺伺 迎合 瘡痍 枉然 闊綽 觀瞻 妍麗 庇蔭 遒勁 獷野 畸形 顎骨 慷慨以赴 相得益彰 有過之無不及
我們語文老師給的
㈢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測試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測試題
(時間:100分鍾 份值:100分)
一、積累與運用(2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2分)
A.收斂(liăn) 倜儻(tì) 倘若(shăng) 冰雹(báo)
B.衣襟(jīn) 腫脹(zhàng) 懶惰(ò) 驪歌(lí)
C.抽屜(tè) 沼澤(zhăo) 迸出(bèng) 木屐(jī)
D.憂郁(yù) 瞬息(shùn) 涉足(shè) 長吟(jīn)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錯別字並改正。(4分)
①這是荒圓,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 )
②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嚨腫漲著,聲音是低啞的。( )
③藍色的煙霧像雲似的彌慢在這些黑樹之間( )
④但所得的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燥,養不過夜的。( )
3.根據語境解釋詞語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朴,博學的人。(正派)
B.於是我唱了五年的驪歌,現在輪到同學們唱給我們送別。(告別的歌)
C.他處處挨啄,被排擠,被訕笑。(譏笑)
D.然而同窗們到園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共用同一個窗戶)
4.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在橫線上。(3分)
(1)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 ( A.嚴格 B.嚴厲 C.嚴肅),後來卻好起來了。
(2)他覺得非常 (A.悲痛 B.哀痛 C.悲哀),因為自己長得那麼醜陋,而且成了全體雞鴨的 (A.嘲笑 B.嘲弄 C.玩弄)對象。
(3)我看看老師, (A.請求 B.徵求 C.求取)他的同意,老師也微笑地點點頭,表示答應我出去。
5.下面是對課文內容的分析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丑小鴨》選自《安徒生童話故事選》。作者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一個恆久的夢想,又不怕艱難險阻,勇敢地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早晚你會成功的。
B.《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本文記敘了方仲永由「神童」變為常人的過程和原因,然後通過議論指出一個人能否成才,與天資有關,更與後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學習有關。
C.《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童年時代的幸福生活的回憶,充滿童真童趣。
D.《爸爸的花兒落了》是台灣作家林海音寫的,全文集中回憶了爸爸逼我上學和畢業典禮後,我急著回家,得知爸爸去世的消息兩件事。
6.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題目:(3分)
顧欣,一個22歲的陽光男孩,充滿了生機與夢想。然而,不幸從天而降,白血病奪走了他的一切,連同生命。在他離開人世前的28小時,他以口述的方式托朋友在網上發表了一紙「絕筆」信——「誰來拯救我的父母」。那是把心揉碎了吐出的文字:「世上不幸的人不止我一個,我想通了生死,所以我不遺憾。只是感恩於父母,心裡反復想,沒有了我,他們該怎麼繼續活下去。」許多讀到信的人落淚了,數百人在網上跟帖留言。其中一位網友這樣寫道:「不能不為之動容,不能不為之流淚。同齡的孩子們,想一想自己吧,想想父母的含辛茹苦,不要再讓他們擔心,不要再讓他們傷心!」
請你也寫一段話跟帖:
7. 請仿照畫線句子的形式,在橫線上寫一句話。(3分)
情誼是詩。「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是高適送別董大時真誠的勸慰;
[示例1]
[示例2]
[示例3]
8.仿寫(4分)
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境;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獨立。
感謝 ,因為他 。
二、閱讀理解(47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8—12題。(13分)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節選自《傷仲永》)
[乙]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①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②,猶當博學審③問,古人與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牆之士,雖有子羔、原憲⑥之賢,終無濟於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學也。」夫以孔子之聖,猶須好學,今人可不勉⑨乎? (節選自顧炎武《與友人書》)
[註解]①[孤陋]片面、淺陋。②[資]盤纏。③[審]詳細。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幾]差不多。⑥[子羔、原憲]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2分)
①卒之為眾人 卒:
②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至:
③不幸而在窮僻之域 域:
④終無濟於天下 濟:
10.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
②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
11.甲文談「成才」,乙文談「做學問」,二者強調的重點各有不同。請根據你的理解,談談具體有什麼不同。(3分)
12.甲乙兩文都具有較強的議論性,試分別概括兩文所論述的主要內容。(4分)
甲文:
乙文:
(二)閱讀下文,完成13—17題。(17分)
家書
胡凱
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飄落下來。菊麻雀似的蹦進門,喊道:「哥來信了。」延叔接過信又遞給菊:「快拆開念念。」菊娘一臉驚喜地從灶間跑出,坐到靠牆的矮凳上,認真地仰起頭。菊小心地拆開信,抽出薄薄的一張紙。
「我一切都好,只是錢不夠用。春節咯上擠,不回家過年了。」菊一字一頓地念出,臉上的喜悅一點點地消失。
延叔有些不高興,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延叔長長地「嗯」了一聲,倒滿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臉色不對勁兒,忙打起圓場:「收到信就好。伢子在大學念書很忙,沒工夫寫許多話。」
菊問:「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當然回。把家裡事告訴哥,讓他安心念書。」
菊趴到桌子上,從書包里翻出兩張草稿紙,紅通通的小手一把撰住筆桿裂開的圓珠筆。延叔嘆了一口氣說:「告訴你哥,信已收到,錢過幾天湊好寄去。叫他放心。」說完回過頭去,「我沒什麼說了。」菊娘心領神會,雙手攏到圍裙下,臉上漾出笑容:
「我說兩句。對哥說家裡的事都好。秋後老母豬生下9隻崽。今年價好,漲到7塊,有賣頭兒。賣豬崽的錢還清了去年的債。
上個月,那隻黑老毋雞被隔壁伢子打斷了腿,我心疼了好幾天,找到村上張獸醫,他說不礙事。現在果真好了,只是有點跛。」
延叔腮幫子一鼓:「說這些幹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當心自己,免得你娘掛念。告訴他家裡人身體都好。」菊娘趕緊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著,胃老是痛。叫你哥在學校吃飽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讓人笑話咱。」菊煩透了:「哥是大學生,這點事都不懂?』』
延叔把酒瀝下,不夠一盅,只好慢慢喝,邊咂嘴邊說:「菊,把你的學習情況給你哥說說。」
菊咬起下唇,寫道:「上次期中考試我第一名,得了一張獎狀和一枝鋼筆。娘還蒸了雞蛋給我吃。那枝筆很漂亮,我捨不得用,收在枕頭底下……大學里也發獎狀嗎?你也要好好學習,爭取得到獎狀,讓全家都高興高興。」
菊寫好抬起頭。延叔收回盯著菊飛快移動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間盛飯。延叔又想起來什麼,叫菊接著寫:
「前兩天,上面分來救災衣服。隊長說你有出息,特地分給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讓你回家過年穿。臘狗說樣式還挺流行,城裡都作興。你不回家我就託人寄去。」
菊娘端出飯,也突然想起什麼,叫菊再加上幾句:「娘初一到後山廟里替你求了簽,簽上說你有小災損,要切切注意。」
菊嚷嚷起來:「沒紙寫了。」延叔見寫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張,說:「就不寫了。」菊娘便說:「對。你哥不信這些。再說,寫多了他沒時間看,他的信就那麼短。」
延叔端起飯碗扒拉了幾口,又放下,彷彿心裡有什麼東西哽著。拿起那薄薄的一張紙,延叔瞪著眼前沒了熱氣的幾碟菜,硬邦鄭地甩出一句:「重寫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飯鍋巴的菊 愕然睜大眼睛,隨即就按延叔的話莊重地寫好第二封信:
信收到。錢就寄。
13.從經濟狀況來看,你覺得延叔家是一個怎樣的家庭,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4分)
14.菊的哥哥是一個沒有出場的人物,你能依據文本分析他表現出的性格特點嗎?(3分)
15.「延叔端起飯碗扒拉了幾口,又放下,彷彿心裡有什麼東西哽著。」哽在他心裡的是什麼東西?(2分)
16.最初的家書密密麻麻寫了三大張,說了許多事,這反映了延叔一家三口怎樣的情感?最後延叔又讓菊將家書改成短短的六個字,這又是為什麼?試做分析。(4分)
17.你覺得這篇小小說有哪些突出的寫作特點?試從兩個方面結合文本具體談談你的看法。
(4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18—21題。(17分)
余 音
吳韓嫻
歲月悠悠,往事依稀,始終記得故鄉青石戲台上上演的一幕幕悲歡離合,只是時光易逝,如水月光下的戲台上只剩下深紅淺綠的綽約人影在輕輕晃動,戲子的容顏也已經殘缺,如絲的唱腔尚在耳畔嗚咽,一切卻已遙遠而凄迷。
記憶中的大戲台還如昨日般清晰。鄉下的戲台是用大石塊砌成的,灰白的色調干凈而古樸。一旁大榕樹的枝椏碰碎了一地的陽光,斑駁的葉影在青石上閃爍著,倒也頗有幾分盎然古意。戲台後面是一座紅牆黃瓦的小廟,終日香煙繚繞,總有很多孩子在嬉鬧,也時常有幾個調皮鬼竄到戲台上過過戲癮。但我是從不上去玩的,總覺得一人多高的戲台是需要仰望的,神秘而奇妙,讓人輕易接近不得。
不過那社戲卻始終是親切的,著實讓人喜歡,唱戲時的熱鬧更是讓我無比神往。每逢農歷大節,悠揚的歌聲在清涼的夜風里斷斷續續地傳來,輕敲著耳骨鑽進心裡,一絲一縷地洇成一片浮動著朦朧月色的迷醉時,就馬上明白了村民請來的戲班已經開始吊嗓子練唱了,而恍惚中戲子們躲在飄飛水袖後面的羞澀笑靨彷彿就在眼前。於是便萬分心急地拉著爺爺去看戲……
終於開唱了,師傅們敲著金鈸,拉著二胡,好聽親切的曲調就飄了出來,飛到各個角落,讓人感到一陣莫名的興奮。薌劇雖然沒有吳儂軟語的越劇來得 ,但是帶著閩南方言特有的 ,活潑但不失 ,平易又不乏 ,向外散發著它古老但不改蓬勃的生命力。只是年紀尚小,聽不全那時而飛快時而凝重的戲詞,就總是一知半解地連蒙帶猜,也分外關注台上戲子的一顰一笑,不必說孩子們最喜歡的滑稽可笑的丑角,即使是面對拖著長腔的老生也捨不得移開眼去。小小年紀竟也會隨著劇情不時喟然長嘆抑或撫掌大笑。
不過黃毛丫頭實在無法免俗,最喜花旦與小生。記憶里的小生是由女子反串。那清麗如水的容顏在峨冠博帶的映襯下,倒也平添幾分英氣。雪白的扇骨一滑,書生的倜儻瀟灑就在風中徐徐綻放。只是小女子些微的靦腆與羞澀依舊會偶然地在那儒雅的微笑里悄悄顯現出來。花旦也是極為標致的女子,掩嘴微笑時會忽然滿臉緋紅,讓雙頰上的胭脂生動起來。清甜的歌聲在那一低頭的溫柔里慢慢盪漾開來,攪動得台下人的心就盪起了一圈圈的漣漪。唱到動情處她眉尖一蹙,長長的水袖一擺,自是有說不出的嫵媚動人。
多年來這一切都讓我一直認為戲台上眉分八彩氣宇軒昂的俊朗與眉似遠山朱唇妙目的俏麗是生活里難以企及的美好,再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擁有那復活瞬間的鮮活和感動。只要插著金步搖的濃麗女子邁著不急不徐的小碎步踏上青石戲台,抿嘴微笑或是皺眉輕嗔,一切就都驟然蘇醒,一點兒也不生澀蒼老,彷彿從來沒有停頓或消失過。
匆匆走過的我們都在只屬於自己的戲里傳承著生命里不論是苦痛還是幸福的全部美好,有無可奈何更有不變永恆,而濃縮了芸芸眾生生命軌跡的民間戲曲,更將憑借著它綿長而堅韌的生命力在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季節里,向所有憧憬美好的孩子們一次又一次地講述一切美麗的故事…… (選自《閩南日報》2006年5月11日 有刪改)
18.結合語境,揣摩語言。
(1)把下面4個詞語分別填入恰當的空缺處。(只填序號)
A、莊重 B、珠圓玉潤 C、 高雅 D、飛揚熱情
薌劇雖然沒有吳儂軟語的越劇來得 ,但是帶著閩南方言特有的 ,活潑但不失 ,平易又不乏 ,向外散發著它古老但不改蓬勃的生命力。
(2)文中還有許多值得品味的句子,請摘抄一處並賞析。
句子:
賞析:
19.結合文章內容,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作者為什麼以「餘音」為題?
20.假如有一天「我」重返故鄉,「我」會以怎樣的心情去面對昔日的大戲台呢?請你展開合理的想像,用富有文採的語言為文章續寫一段話。(不少於60字)
21、綜合性學習。
(1)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是文藝舞台上一棵璀璨的明珠。除文中提到的薌劇、越劇外,你還知道哪些地方戲曲,請寫出來。(不少於兩種)
(2)在你看過的戲劇中,你最喜歡哪出戲或哪個人物?為什麼?
三、作文(30分)
22.請以「愛的傳遞」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卷面整潔,字跡清楚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參考答案:
一、1.B 點撥:A項「倘」應讀tăng;C項「屜」應讀tì;D項「吟」應讀yín。
2.①「圓—園」;②「漲—脹」;③「慢—漫」;④「燥—躁」。
點撥:這是一組同音形近字,注音根據形旁推斷字義,結合語境判斷。
3. D 點撥:「同窗」是指同在一個學校學習的人。
4.(1)B (2)CA (3)B
點撥:幾組同義詞,注意辨析異同。
5. D 點撥:文中主要表現「我」對爸爸的崇敬和懷念,「我」從中感悟到爸爸去世後自己雖小,但應該承擔起許多原屬於爸爸的責任。
6.示例:珍惜我們的生命,珍愛我們的父母,善待我們身邊每一個愛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讓人間多一點溫情。
點撥:扣住感恩父母跟貼。
7. 示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王勃送別杜少府時豪邁的宣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蘇軾思念弟弟時無奈的輕嘆。「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是孟浩然離開山村時美好的約定。
點撥:寫出符合題意要求的詩句,在理解的基礎上仿寫句子。
請仿照畫線句子的形式,在橫線上寫一句話。(3分)
8. 略 點撥:內容相承,句式一致即可。
二、(一)9.①終於 ②達到 ③地方(答「疆界」「區域」也算對) ④幫助
點撥:注意一詞多義及古今異義詞。
10.①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②人們做學問,如果不每天進步就會每天退步點撥:注意關鍵詞語翻譯正確、無語病即可。
11.甲文強調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強調做學問要有研討的朋友,要認真鑽研書中的道理,要出門學習生活(或開闊眼界)
點撥:根據甲乙兩文所強調的重點作答。
12.甲文:論述了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 乙文:論述了「為學」不進則退的道理。(二) 13.這是一個比較貧苦的家庭。從以下的敘述描寫可以看出:菊寫信是從書包里翻出兩張草稿紙,用的是筆桿裂開的圓珠筆;菊的哥哥要的錢需要湊好才能寄去;去年的債剛剛還清;學校獎給菊那枝筆,她捨不得用;家裡分了救災衣服;信寫了三張就沒有紙了點撥:注意從家庭貧苦方面搜集有效信息。
14.菊的哥哥的來信很短,他只表示自己需要錢,不回家過年,對家裡的事和父母、妹妹的情況一概不問。從中可以看出他親情淡薄,對家人和家庭情況漠不關心。點撥:仔細閱讀選文進行揣摩即可。
15.兒子對家庭的冷漠使他產生無法接受的不快。
點撥:仔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即可。
16.這反映了他們有濃濃的親情,希望菊的哥哥分享他們的快樂,安心讀書。延叔以這種方式對兒子的冷漠態度表示不滿。
點撥:從寫第一封信的內容可以看出濃濃的親情,從重寫的信中看出不滿。
17. (1)運用了對比的寫法。例如,冷漠的簡訊與充滿親情的長信的對比;拆信前的興奮與拆信後的失望的對比。
(2)通過語言、動作、神態表現人物的情感。例如,菊麻雀似的蹦進門,喊道:「哥來信了。」延叔接過信又遞給菊:「快拆開念念」菊娘心領神會,雙手攏到圍裙下,臉上漾出笑容。
(3)通過細節描寫表情達意。例如,「菊小心地拆開信,抽出薄薄的一張紙。」「小心地」說明菊把信看得很重;「薄薄的一張紙」,說明信的內容很少。又如,「紅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筆桿裂開的圓珠筆」「筆桿裂開」說明家庭不富裕,非常節儉。
(4)語言含蓄,耐人尋味。通篇沒有一句話明確表明作者的觀點,但對菊的哥哥的批評態度卻包含在字里行間。開頭和結尾都強調了「薄薄的一張紙」,暗示著菊的哥哥親情淡薄。第二封信改為六個字,更是耐人尋味,延叔的不滿之情蘊含其中。
點撥:從任意兩個方面作出分析均可。
(三)18. (1)依次是:B D A C
(2)示例①:句子:鄉下的戲台是用大石塊砌成的,灰白的色調干凈而古樸。一旁大榕樹的枝枉碰碎了一地的陽光,斑駁的葉影在青石上閃爍著,倒也頗有幾分盎然古意。
賞析:這句話通過對戲台的環境描寫,渲染氣氛,表現作者對兒時生活的懷念。
示例②:句子:而濃縮了芸芸眾生生命軌跡的民間戲曲,更將憑借著它綿長而堅韌的生命力在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季節里,向所有憧憬美好的孩子們一次又一次地講述一切美麗的故事……
賞析:語言含蓄,有韻味。它表達了作者對蘿劇的熱愛,希望它能永遠傳承下去。
示例③:句子:雪白的扇骨一滑,書生的倜儻瀟灑就在風中徐徐綻放。只是小女子些微的靦腆與羞澀依舊會偶然地在那儒雅的微笑里悄悄顯現出來。
賞析:通過對人物的動作、神態的細膩描寫,形象生動地再現了演員表演藝術的高超,表達對蘿劇藝術的喜愛。
點撥:扣住所選優美語句,從修辭、表達等角度賞析。
19.示例①:能讓我們想起「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形象地寫出薌劇對作者的影響之長久。
示例②:表現作者對蘿劇藝術的無比喜愛,希望蘿劇能永遠傳承下去。
點撥: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理解標題的深層含義。
20.示例:這就是那個曾經喧嘩快樂的青石戲台嗎?這就是那個扎著小辮子愛笑愛鬧的女孩嗎?歲月匆匆,生命因生活中所有瑣碎的無知而改變了面貌,可永恆不變的依然是我對你的感情——青石戲台!
點撥:相像不要脫離實際,要結合選文進行。
21. (1)示例:黃梅戲、豫劇、京劇、潮劇等。
(2)示例①:《竇娥冤》它情節曲折、離奇,如: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和大旱三年。竇娥的冤情最終得以昭雪,符合老百姓的善惡觀念,表達了他們的美好願望。
示例②:竇娥她美麗、善良、孝順、剛強,面對惡勢力,她毫不退縮,不惜以死抗爭,維護自己的清白。
點撥:寫出自己喜歡的地方劇種及人物,寫明喜歡的原因即可。
三、例文 美麗的蘋果
長沙考生
祖母愛吃蘋果,尤其愛吃媽媽削的蘋果。
媽媽削蘋果的姿勢很漂亮。她安詳地拿起水果刀,飛快地在蘋果上轉著,果皮便宛如一隻輕輕點過水面的燕子,時而向下,時而朝上,繞著蘋果自由地飛舞。片刻之後,圓圓的 蘋果便呈現在我們面前,完美得就像一件藝術品。削完後,媽媽總會拿過碟子,將蘋果一片片削好,遞給祖母。那一瞬間,媽媽那寫滿微笑的雙眼那麼美麗。祖母每每遞給我幾塊,而我吃完後總是不懂事地嚷著還要。望著媽媽那似嗔卻笑的樣子,我是樂滋滋的。不過,心裡總想,要是自己能吃上一個完整的蘋果該多好啊!
歲月流逝,祖母年紀漸漸大了,但仍然還和以前一樣地摟著我看媽媽削 蘋果,媽媽依舊用她那靈巧的雙手製作出一件件沁人心脾的「藝術品」。不同的是,我們每個人手裡有她親手削出的大蘋果。品著那甜甜的蘋果,我時常想,要是自己也能夠這樣為祖母或媽媽削一次蘋果,那該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啊!
那年深秋,祖母病了,昏迷了好幾天。我依然記得她那慈祥的容貌和那被疾病折磨的身子。那天,祖母奇跡般地睜開雙眼,吃力地說著什麼。我急忙把耳朵貼到祖母嘴唇邊,才聽清祖母說的是「蘋……果」。爸爸在上班,媽媽上街了,誰來為祖母削蘋果呢?看來只能自己動手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模仿媽媽的動作操作起來,可那小刀好像特意與我作對似的,我越想削好,刀子越不聽使喚,深一刀淺一刀地,果皮果肉灑落了一地。當我顫抖著將那僅剩下半邊的「醜八怪」遞到祖母眼前時,卻分明讀到她臉上一種幸福的笑容。
如今,祖母的病好了,我們晚飯後吃蘋果的習慣還是沒有改變。不過,水果刀已經掌管在我的手上。每每望著祖母和媽媽那愜意的笑臉,我感覺自己彷彿成了傳遞愛心的「小天使」,快樂著家人,也快樂著自己。
【總評】誰會想到,小作者竟用一隻小小的蘋果架起了三代人之間的情感橋梁。這篇滿載真情的佳作美在兩方面。一是細節美,文章緊扣媽媽削蘋果的動作精雕細琢,「轉」「點」「飛」等詞語,將媽媽對長輩的孝順、對晚輩的關愛展現得淋漓盡致;而對自己削蘋果的情景則是一抑再抑,先說「不聽使喚」,接著「深一刀,淺一刀」,最後連手都在「顫抖」,描寫真是細致入微啊!二是情感美。如果內容僅僅落在「削」與「吃」上,主題就較為平淡,作者便將這一故事放在奶奶生病、媽媽外出這一特殊時間,於是故事的情感頓時得到了升華。
㈣ 初一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我的好朋友》
【我的朋友】
友誼如一盞燈,照亮你的心靈;友誼如指路人,在你茫然的時候,指引著你前進;友誼如一朵鮮花,芳香我們的心靈;友誼如……人的一生,不能沒有朋友,朋友,他能趕走了我心中的寂寞和痛苦,給我帶來歡樂。朋友,他使我遠離冷漠、虛假。朋友他給我無數的信心和快樂。
他,濃濃的眉毛下襯托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子,一身白凈的皮膚,他就是我的好朋友——業發,我和業發認識已經有一年多了,他給我帶來歡樂,帶來……
業發,他是我學習上最大的對手。他勤學好問、尊敬師長、待人友好,是學生們的榜樣。因為他,我得更努力的學習,因為我們的目標相同,都是奪取全年級第一。每次大考,要不是我第一,就是他第一(目前來說,我奪取的第一比他多點)。如果他沒考好,他肯定會經驗,努力學習,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使自己更優秀。他從來不會因為的一次失敗而放棄,相反,他會找出原因,更加努力的學習,我不得不也加把勁,努力學習。記得有一次,我和他說:「業發,我們要考同一所高中,到高中的學校我們繼續競爭,好嗎?」他說:「好啊!」看樣子,我們的戰爭是很難停止的,相反戰爭會越來越激烈。但我們不象其他人那樣,反目成仇,相反我們還是很好的朋友呢,在學習上,我有不懂的地方,我會去問他,他也很樂意,他會詳細的和我講解,他有不懂的題,我也會講給他聽。因為有和業發競爭的壓力,我越來越堅強,我要把壓力變為動力,越來越努力的學習,努力的去和業發爭第一。有時我沒有考好,他會鼓勵我,要我努力,和他繼續競爭。有了業發的鼓勵,加上我自己的不服輸的性格,我又和業發開始競爭了,這就是業發給我帶來的學習動力,在這,我要好好的對業發說:「謝謝你!我一定會奉陪到底!」
業發,為什麼會給我帶來歡樂呢?因為我們不僅僅是學習上的對手還是很要好的朋友,玩伴呢!有時,沒事時他會叫上幾個好朋友來和我一起玩,打球。這時,我也會叫上幾個好朋友來,一起玩。我們幾個在一起總玩得很開心。這樣,業發他們、我和我的朋友們既鍛煉了身體也玩得開心。因為我們是同學,我們在一起總是很談得來,可以談學習、談理想……這些都是業發給我帶來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