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當一個初中語文老師是一種什麼體驗
不談崇高的教育理想,又愛又恨的學生,說點別的。當老師一年,累,身心俱疲,跟學生關內系不大,跟容學校管理關系很大。學校位於一個區縣,沒有大型超市、電影院、KFC、麥旋風、外賣、有的只是每天晚上九點之後的一片漆黑,是的,每天晚上下了晚自習,我連一個吃宵夜的地方都找不到,十點之後,我連一包泡麵都買不到。學校實行月假制度,連續上三周然後放一個雙休(周五上午第四節課後放,周日晚自習前收假),每周日晚上都有晚自習的我覺得,這個雙休我一點都不期待。
Ⅱ 當一名語文老師好不好
呵呵 這個得看你個人的意願啦 看你自己喜不喜歡語文呢 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歡,你教書的時候就不會充滿熱情,學生也會受到影響的
Ⅲ 當小學語文老師好不好
如果抄你自己不曾養過孩子或襲者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夠強的話,不建議。因為小學的孩子,就算已經相當聽話,也會有以成年人的視角看起來相當熊的地方。你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愛心,不然會被氣死。而且還要學會哄小孩般的說話方式。【我有三個朋友分別是小學美術老師、小學語文老師和小學英語老師】
Ⅳ 如何成為一名好語文老師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於漪的經驗很值得借鑒。首先要好學,作為語文教師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其次要深思,一個不會思考的人是成不了優秀教師的,最後要力行,身體力行,才能獲得真知。
第一是好學。作為語文教師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必須要有文化的積淀。知識不等於文化,知識是一種本領,文化是一種素質。知識是文化的一小部分,是文化的基礎。我們過去的一些大學的、中學的教師文化積淀很深,他們沒有什麼教學參考書,拿起一個教本來,就可以左右逢源。他們的文化底子好,學生再怎麼問,他們也不怕。我們現在上課就怕學生問,一問就不知道怎麼辦,回答不上來。
我們確實要有點文化積淀。我們的語文內容豐富復雜,它的家屬成員很多,它的社會關系非常復雜,字詞句篇,讀寫聽說,並且跟很多學科都有關系。因此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作出哲學的思考。
作為語文教師還需要智慧。智慧就是認識、辨別事物的能力,判斷的能力,發明的能力,創新的能力。你有了底子就能辨別這是科學的,還是偽科學的;是真正反映規律的,還是三流化妝。三流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化妝是精神的化妝;我們要的是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我就是語文,我和語文是融為一體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的教學中,不要塗脂抹粉,滿足於三流的化妝。
第二是深思。一個不會思考的人是成不了優秀教師的。各行各業都是如此,一定要深思。比如說,我們為什麼會淺閱讀,為什麼會誤讀,就是沒有通過紛繁復雜的文字表象看到它的內核。
不深思,你怎麼知道這些文字背後的東西呢?感性的認知都是蒙矓的,因此你要學生真正理解,獲得清晰的認識,就一定要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系統的語言,形成理性的思考。為什麼我們的課不能刻骨銘心?不能震撼學生的心靈?不能打動他們心靈深處的一隅?就是因為我們往往是泛閱讀,是在文字的表面游移。任何字句都是語言整體里的一個部分,七級浮屠呀,拆下來就不行了,那就不是浮屠了,不是寶塔了,一句一句的相加不是文章。
文章是有邏輯,有內涵,有情感的。語言本身是雙刃劍,課堂上我們要發揮它的正面作用,我們通過語言文字的咀嚼、品味來理解背後的作者的寫作意圖、作者的情和義乃至文外的東西。品味語言是中國的特色.因為中國的語言文字是很值得品味的。英語每年的新詞大概要增加兩萬,所以莎士比亞的文章,現在英國人讀不懂了。中國的詞是妙得不得了的,你再增加新的事物,只要把字重新組合一下就好了。過去是牛車、馬車、人力車、自行車,現在是火車、磁懸浮車、動車,你怎麼組合都可以。因此品味語言確實是很有意思的。但它是雙刃劍,弄不好就掉進了語言的陷阱。為什麼這么說?言過其實,就是語言的陷阱;我們教師駕馭語言的能力也被消解了,一直被詞句拖著走,文沒有了,被肢解了。
教課,一是要研究語文和語文教材,第二要研究學生。任何優秀的教師都無法代替學生的成長。師傅引進門,修行在自身,教師的作用是引導,你的方向引得對,方法正確,修行還要看學生自己。湯顯祖在《牡丹亭》中寫杜麗娘步入園中,情不自禁地說:「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同樣,語言文字非親身實踐不可,要讀,要說,要寫,要聽。教師要養成傾聽學生的好習慣。學生有很多思想、意見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你要教他,教心。必須知心,一定要養成傾聽的習慣。所以課堂,不只是教師展示的場所,它也是引導學生學習思考的場所,實踐語言文字的場所,要讓學生親自實踐。
第三是力行。事情是干出來的,絕對不是吹出來的,不是捧出來的。捧不出優秀教師,也捧不出領軍人物。一定要艱苦奮斗,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地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哪些做對了,哪些錯了,用流行的話講,就是反思。身體力行,才能獲得真知。
執著追求: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
我非常希望我們的語文教學能出現很多流派,百花齊放。有了很多流派,就可以相互促進。
我們什麼時候有教師專門從美育人手來教語文,就可以使我們的學生在美的世界裡徜徉。也可以從文言文這個角度人手,從朗讀人手,從寫作人手,等等。應該研究教學,研究學生,研究自己。教師一定要充實自己,研究自己,要認識你自己,這叫自信力。我的優勢在哪裡?我的特長在哪裡?我從哪一個地方切人,最能發揮長處和優勢?在教學實踐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逐步成長為出類拔萃的頂尖人物。
到底教師要不要教學個性?如果我們全國各地都能出一批個性鮮明的優秀教師,一定可以頂起我們語文教學的一片天,而不是都「差不多」。這個差不多,絕對不是胡適先生講的「差不多先生」.而是我們的課基本上面貌是差不多的。我們聽了很多課,特別是年輕教師的,教學過程可以說是天衣無縫,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絲絲人扣,分秒不差。對怎麼教考慮得很多,但對教什麼考慮得顯然不夠。
上個世紀80年代,全國各個地方很多教師都有自己鮮明的教學個性。我不是說這些個性都非常完美,從科學的層面、從哲學的層面、從語文本體的層面,也可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是這個人的教學就是這個人的,不是其他人的,這就叫個性。差不多一個模式,我是比較反對的。大家用一個模式,會出現什麼狀況呢?標准化的教師。
標准化的教師就無法張揚個性,你這個人的才華和潛能自然也就顯示不出來了。我們很多中青年教師很有才華,但是被框住了,潛能出不來。因為一個模式定型了以後,已經是死水一潭了。語文教材中有那麼多豐富多彩的文章,怎麼可能是一個模式呢?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教育對象。難道你用一個模式就可以套住了嗎?套不住的。所以我覺得這是一種危害。
我們語文學科太需要領軍教師了。我們教語文的也要深思,語文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啊,我們太需要全國性的出類拔萃的領軍的語文教師。可是沒有個性就根本沒有可能領軍,不可能出類拔萃。出類拔萃需要有智慧。我們的課堂是時間和空間的聚焦點,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包括時代精神的交匯點,是教師和學生心靈溝通的一個場所。語文教學不僅需要知識,而且需要智慧。智慧的起點就是思考。
Ⅳ 初中語文老師好還是小學語文老師好當
孩子的學習成績直接關繫到孩子的未來,同時孩子成績差就是每個家長的心病。寒假快要來臨,很多家長都在考慮利用假期給孩子補課。語文差的學生家長會著重給孩子補習語文,那如何給孩子選擇一個優秀小學語文家教老師呢?給孩子選擇一個有責任心、優秀的小學語文家教老師可以從下面幾方面考慮。
1.選擇語文家教老師,可以使用網路進行初步的篩選。根據查詢的結果得知哪些輔導老師比較優秀,利用網路的優勢進行多方面的了解,從網路中得到的資料進行對比和參考。
2.選擇小學語文家教老師可以參考以往的輔導成績。這點可以根據曾經參加過語文課輔導的學生那裡得知,這個老師的輔導效果是否有效。重要的是在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內,進行對輔導老師的個人實力來考量,對於教師而言,具有真正實力對於是否能提高學生的成績有重要的作用。家長們不能因為費用的問題去選擇較差些的輔導老師,否則對孩子沒有任何的好吃。
3.選擇之前可以試聽,在進行選擇。家長如果有時間可以對一些輔導老師的課進行試聽,俗話說真正的體驗過了才知道效果。經過試聽,對多個輔導老師進行比較,這樣也能幫助你選擇到一位有價值的輔導教師。
每個輔導老師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做相關的復習和新課的學習。一般小學語文最重要的就是一些基礎的知識,字、句、詞都是在為將來的知識打基礎,所以孩子每一天的學習內容對於輔導老師也是一種考量。家長在結束一天的輔導後,可以抽查孩子的學習結果,知道孩子是否對輔導的知識做到良好的接收。
學習語文應該是十分的注重對於知識的積累,一個好的家教老師會教給孩子積累一些重要的知識點,一些詞語或者是成語的積累,對於孩子在語文作文寫作方面都是重要的點滴,所以孩子是否也有相應的積累,是家教老師應該提醒孩子做到的一點。
一個優秀的輔導老師是孩子提高成績的關鍵所在,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擦亮慧眼,給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小學語文家教老師,讓孩子的成績通過假期的補給得到提高。
Ⅵ 當高中語文老師是怎麼樣的體驗
看著孩子們,心中滿是歡喜,他們會和我談詩詞歌賦也會和我談人生哲學,覺得高中老師是一個很偉大的職業。
Ⅶ 以後是語文老師了.當老師好嗎好是為什麼,不好又是怎麼了
做老師很好啊!沒有不好的!老師是一個受人尊重的職業.就象他(她)們父親母親一樣專教導你,成為了屬他(她)們人生成長的一分子.
我從小到大都一直很尊重老師,因為是你們教我們才讓我們懂的了那麼多,才有今天的我們.
如果真的有不好,那隻是你自己做的好不夠好.
Ⅷ 當小學語文老師還是數學老師好
那就要看你語文和數學哪個專業性強。還有覺得自己在數學和語文哪一個的教學質量高一些就選哪個!
Ⅸ 當小學語文教師好還是初中的
其實這個是因人而異的,看自己更適合教小學還是初中,小學老師的話,壓力沒有初中老師那麼大,上課的內容也比較簡單,沒有初中語文內容那麼深。這個沒有一個絕對,不能說哪個好哪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