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語文 復述課文有哪些方法
復述課文很復重要的一點是建立在制理解課文的基礎上。
先把你要復述的課文包含感情的朗誦5-10遍,到那種幾乎要脫口而出程度。
然後再去找關鍵詞分段,按自己的理解來串在一起。
把每段都按自己的理解總結成幾句話,可以通過記憶每段的關鍵詞幫助你更好的復述課文。很關鍵的是一定要用自己的語言!
我們語文老師說的方法大致是這樣,樓主還可以加以領悟噢~~
呵呵,不知道樓主是否滿意呢??
❷ 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扎實有效地進行復述
眾所周知,語文課堂是一個以鍛煉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為目標的教學過程。面對如今的現狀,課上,孩子們多數願聽、願讀,卻不願說,更不願寫。而如何激發孩子們解放自己的嘴巴,許是教學過程中更為繁瑣、更為復雜、更需智慧的難點。許多教師只是臨淵羨魚,或者淺嘗輒止。究其原因可能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全文累述,負擔過重。在語文課本中,許多故事性的課文,在文後都會有復述課文的要求。而教者不作取捨,不管文章是長是短,都帶著學生從頭到尾地復述課文。這種面面俱到的形式,加重了孩子們的課堂負擔,把大把大把的時間留於此,孩子們身心俱疲,從而每每出現復述課文的要求,則「人神共懼」。
2.復述過程,急於求成。即使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不花大力氣也休想一氣呵成。有些教師不願嘗試創造性地復述課文,即是因為缺乏等待的耐性。孩子們在講述故事時,語句出現重復、回環、停頓都是正常的現象,如急於打斷,甚至指責,有時還忙著換個孩子來說說,這些都大大地打擊了孩子們的表達慾望。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們不願開口的局面。
3.流於形式,不作深入。面對困難,多數人會畏懼。但為了完成教學目標之一的「復述課文」,有些教師也粗糙地過一過場。而更有甚者只是讓他出現在教學目標欄內露一露臉,作忽略不計。雖然課堂上仍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寧可移作他用。
面對如今的局面,作為執教三年級語文的一線工作者,筆者嘗試多渠道地打開孩子復述課文的本領,望能從另一個角度切開「復述」這一「頑石」。接下來,我就《日月潭的傳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與大家談談如何帶領孩子們在課堂上勤於把嘴動起來。
一、取捨之間,彰顯主次
《日月潭的傳說》是蘇教版第六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神話故事,課後練習明確提出要復述這個故事。作為三下和四上銜接的一個關鍵點,理清文章脈絡,了解內容的主次也是訓練的要求。本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先寫起因:兩條惡龍吞吃了太陽和月亮,天地間漆黑一團。再寫經過: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降伏惡龍,為民造福。最後是結果:兩位英雄吃下龍肉後,化身青山,守衛日月潭。整個故事濃墨重彩地記敘了故事的經過。在選擇為本文作全文復述的時候,我分別採用了兩種復述的形式:
1.原文復述。原文復述是指在理解了所學內容、了解敘述順序的基礎上,對故事內容進行復述。一般適用於低年級或篇幅較短的文章。但在《日月潭的傳說》一文教學中,我將這種復述的形式放在了故事中。由於這兩段內容較為簡單,通過學生熟讀課文便能輕松掌握。且多使用文中現有的詞語,從另一個層面上也達到了積累詞彙的作用,培養了語感。
2.創造性復述。創造性復述是指課堂中、學生學習課文後,教者可要求學生根據故事內容,用不同的方式改組課文,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敘述,以表達中心思想。其形式多種多樣。而在本文教學中,復述故事的經過則採用了「改變結構」的創造性復述課文。特別是變概括性描寫為細節描寫,將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動具體。這一方式,在下文中筆者將作詳細地敘述。
用這種詳略結合的方式來復述這個故事,即達到了教學目標所提出的要求,更彰顯了文章的主次。
二、生活情境,復述再現
選擇了以改變結構的形式來創造性地復述這個故事的經過,則抓住本文的第三和第四小節來訓練。在執教第三小節時,引導學生將這段內容讀成兩個詞――「一籌莫展」和「挺身而出」。這兩個詞即是兩組生活畫面,孩子們由於在生活中常常可見,對它們並不陌生。但要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則有一定的困難。在引導他們想像當時人們「一籌莫展」的樣子時,強調人物的表情、動作、語言。學生的敘述斷斷續續,但教師要及時捕捉精準的信息。如「皺著眉頭」「來回踱著步」「不停地搓著手」「不斷地唉聲嘆氣」「向前跨了一大步」「胸有成竹地說」「拍拍胸脯」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們平時積累著的零星碎片,當我們幫助他們撿起這點點小珠子時,再提供一條引線,便可穿成精美的項鏈。這條引線可以是一個「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訓練。如此融會貫通,就將人們一籌莫展的樣子描述得活靈活現。
在復述這一小節時,學生利用了生活中已有的經驗,將原本概括性地描寫變成了細節性地刻畫,使故事更加生動、人物形象也更加飽滿了。
三、巧遷舊知,省時高效
語文教學工作者們,一直在追求一種省時高效的課堂,可怎樣解決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就成了關鍵。而在平常的課堂中,我們常常為了啟發學生去想像而廢話連篇,幾經周折,最終還是落得個吃了不討好的下場。但在《日月潭的傳說》一文教學第四小節的過程中,教者巧妙地將以往的舊知遷移進了新課堂,省時又省力。我們仍可將第四小節讀成兩個關鍵性的片語――「吃盡千辛萬苦」和「激戰三天三夜」。這是兩個概括性的片語,要想憑空想像畫面必須具備十成功力才行。但在備課過程中,我意識到二年級下半學期有篇課文《沉香救母》中的一小節是這樣寫的:「一路上,沉香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道深澗。餓了就采幾只野果充飢,渴了就捧幾口山泉喝喝。腳上磨出了一個個血泡,身上劃下了一道道血痕。」這難道不是「千辛萬苦」的擴寫嗎?由此及彼,我又聯想到《哪吒鬧海》一文中小哪吒與龍王三太子打鬥的內容,這也正是「激戰」的畫面呀!這些可都是孩子們曾經滾瓜爛熟的片段啊!於是在課堂教學中,我只略作提醒,孩子們便水到渠成地把這兩個畫面描述得細致又生動。這樣一來,不僅人物形象在孩子們心中更為深刻,故事內容也更為豐滿,還大大降低了學生表述的難度,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有效地培養了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為習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難道不是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輕巧地翻越了「創造性復述課文」這座大山的有效手段嗎?
復述課文,作為教學目標一欄中較難逾越的屏障,尤其是創造性地復述課文,要真正落到實處,還需教者站在更高的層面來樹立語文價值取向。而學習的最高境界,也應當立足於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這就是智慧――即是教者的智慧;更是學者的收獲。
❸ 如何指導小學三年級學生復述課文
課文復述是指學生在認真閱讀和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把閱讀內容加以整理,用自己的語言,有重點、有條理、有感情的敘述出來。復述不是簡單、機械、不加思考的背誦,它熔理解、記憶、表達於一爐,是構成小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大綱》明確指出:中年級學生要能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要重視復述,復述要講究方法,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敘述順序的基礎上進行。 緊湊的課堂教學常常忽視對學生復述能力的培養,殊不知,課文復述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種創造性的綜合思維訓練,它能有效地將理解、分析、表達統一起來,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記憶、總結、表達、理解和創新能力,在語文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對於學生復述課文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筆者認為在指導學生復述課文時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掌握一定的方法,事半功倍地起到對學生復述能力的培養。 一、指導學生復述課文時要遵循一定得原則,因為遵循原則才能保證正確的方向。 1.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復述課文要求學生對文章能深入理解和整合,所以在初始階段,教師要指導理解課文的方法,教給學生如何理清文章脈絡,如何抓要點、找主題句、概括大意;學生能夠在掌握這些方法的基礎上提取有效信息。 2.面向全體學生,營造平等、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鼓勵與贊賞相結合的原則。課堂上要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復述,因此,可以採用先自己單獨復述、再小組內復述,後班內復述的方法,擴大學生復述的面。還要讓學生願意說、敢於說,允許學生在復述的過程中犯錯誤;有時還給予提示;特別是一些口頭表達能力不好的孩子,教師更應給予鼓勵與支持。 3.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復述。復述分為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和創造性復述。創造性復述是改變形式的復述。這種復述拘泥於課文敘述順序,最能鍛煉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尤其是中高年級學生,應該鼓勵他們大膽想像,進行練習。 二、根據不同的復述形式,指導學生使用正確的方法,因為正確的方法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詳細復述 詳細復述就是接近原文的復述。這要求我們能詳細、系統、正確地掌握文章的內容。文章中的每個情節和畫面都要清晰地保留在頭腦中,我們本身也要受到文章的熏陶感染。所以認真閱讀是進行復述的基礎。詳細復述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把文章中的主要意思搞清楚。比如《九色鹿》,這篇文章雖然較長,但敘述很清晰,全文主要圍繞九色鹿救調達,調達出賣九色鹿這兩個部分來展開,當我們把最主要的內容和情節抓到以後,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之上,就能夠力爭 80 %都用文中的語言表達出來了,這樣就比較好地完成一次復述了。詳細復述的時候,很重要的就是要把表現主要意思的句子和詞語運用起來。一般來說,詳細復述的時候應該和原文相差不是太大。 2. 簡要復述 簡要復述就是根據情節的發展來復述文章中最重要的內容。它不僅要求我們按照課文的順序復述,而且要求我們抓住整篇課文中最重要的內容。表達文章主要意思的時候,可以先看一看文章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麼。如果有幾個自然段的意思是一樣的,還可以進行合並。這樣,把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合並在一起就成了簡要復述的內容了。 3. 創造性復述創造性復述是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在復述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它能夠鍛煉我們的思維,加深我們對課文的理解。 創造性復述具體有下列方法: ①變換人稱復述一般文章描寫的時候用的都是第三人稱。在復述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改第一人稱「我」來敘述。這樣同學們就可能把作者或文中人物的經歷和感受轉化為自己的,同時也可能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融入復述中。 ②續編故事 續編文章就是給文章增添內容——可以在文章中間加,也可以在文章的結尾加。因為有些文章留有一定的空白讓我們展開想像,擴充理解。例如《普羅米修斯盜火》這篇課文,復述時可以加上想像人們獲得火種後歡欣鼓舞的場面,這在課文中並沒有提及,但是可以結合文中描述的人類沒有火種前的困苦生活加以對比聯想,人們在獲取火種後生活上得到的便利。 總之,在實際教學中,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還有其他很好的方法可以去探索,無論採取哪種方法復述課文,目的都是要學生學會自己的語言去組織,為學生提供訓練語言的實踐V?機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❹ 語文簡要復述課文方法有哪些
可以先分出段落
然後概括段意
總結中心內容
合上課本,看著段意和中心內容將課文回憶一遍
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❺ 語文31課女媧補天復述故事怎麼寫
《女媧補復天》原文:制
自從女媧創造了人類,大地上到處是歡歌笑語,人們一直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不知過了多少年,一天夜裡,女媧突然被一陣「轟隆隆」的巨大響聲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遠遠的天空塌(tā)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裡掙(zhēng)扎。
女媧難過極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場雨,把天火熄(xī)滅。又造了船,好救出掙扎在洪水中的人們。
❻ 如何以課文復述為主線設計語文教案
復述課文一般分為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和創造性復述三種。它們有各自的特點和要求,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學生的特點和訓練計劃,選擇合適的復述方式。我認為高年級學生進行創造性復述是比較適宜的。創造性復述是要求學生在理解、深化課文的基礎上,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想像,充實內容。這符合高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有利培養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想像能力。
那麼,教師該如何指導學生創造性復述呢?
課文補白,擴展復述
我們的教材中有不少課文有著可以讓學生思維自由馳騁的空白點,我就抓住了這些點做文章,讓學生進行課文補白,進行擴展復述。
人教版《金色的腳印》一文中就有幾處課文補白點,我就進行了如下的擴展復述:
補白1:通過老狐狸的努力,鎖住小狐狸的木樁被啃得很細了。復述補白:老狐狸是如何營救小狐狸的?
補白2:正太郎掉下懸崖,老狐狸救醒了他。復述補白:老狐狸是如何救助正太郎的?
補白3:狐狸一家告別正太郎,跑向樹林深處。復述補白:憧憬狐狸一家未來美好的生活。
學生在復述課文的時候加上了這些內容,無疑復述更生動豐富了。
改變結構,變敘復述
教師可以將課文中的順敘改為倒敘,或者將倒敘改為順敘進行復述。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採用的是倒敘寫法。復述課文時,可以要求學生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復述。又如《窮人》一文,可以嘗試讓學生先復述漁夫回家看到西蒙家的孩子睡在自己家裡,然後通過桑娜的回答把為什麼收養孤兒的前因後果交代清楚。
變化體裁,創造復述
通常常見的體裁改變有:詩歌體可改為記敘體,說明體可改為童話體等。
這種改變文體的復述最適合古詩教學。《春夜喜雨》一詩中,詩人敏銳地抓住了這場雨的特徵,從各個方面進行描摹。復述時,我要求學生以第一人稱的形式,著眼雨的樣子,大地的變化以,及喜悅的心情等幾個方面進行敘述性的復述。又如,《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說明文。學習課文後,我讓學生用敘述的方式復述課文《地球的自述》。
課本演繹,表演復述
這種表演性的復述比較適合篇幅長,故事性強的課文。活動深受學生喜愛,學生在小舞
台上常常有大發揮。
《草船借箭》一課人物形象生動,故事情節生動,很適合表演性復述。學完課文後,我讓學生組合成小組,每組三個主要角色:諸葛亮、周瑜、魯肅。我讓學生把握住人物特點,然後根據人物特點在表演中恰當演繹出動作、語言、神態。還可以適當地想像,表演課本內沒有提到的人物表現。可以想到,這種形式的表演學生是很樂意參與的,勁頭很高。
創造性復述課文就是在復述中尋找創新,它不同於其他復述形式。它要求學生更多的創新思維、想像思維的參與。這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細讀文本,鑽研教材,調動學生積極性,合理展開復述,最終實現語言文字的有效積累。
❼ 初一語文課文散步復述200字
《散步》文章寫了初春(時間),母親、妻子、兒子和我一行四人(人物回)在我的提議下到答田野上(地點)散步(起因)。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母親想走大路,大路平順。我決定委屈兒子走大路,母親疼愛孫子決定走小路(經過)。最後我背著母親,妻子背著兒子,一起散步在初春的田野小路上。(結果)
❽ 『老師說「復述課文」』的『復述』是什麼意思
復述就是重復敘述的意思,一般是指學生已閱讀文章,初步掌握了大概意思,然後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主要鍛煉了的是閱讀概括表達的綜合能力
❾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概括(人+事+結局)主要內容,復述
我在抗日戰爭抄時期,在白洋淀有一個過襲於自信、自尊的老頭子.有一次,他帶著兩個尋找隊伍的女孩准備進入隊伍所藏身的葦塘時,由於他過於自信在過封鎖線時,使一個女孩被日本鬼子射中,受了傷,他自責,後悔,於是在第二天,去找日本鬼子報仇.
❿ 初中語文課怎樣教會學生復述故事
一 .什麼叫復述課文?
復述課文就是用自己的話和課文中學過的主要詞句,把課文內容有條理地敘述出來。
二.復述課文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1. 用普通話復述,聲音響亮,口齒清楚,語句通順;
2. 有中心,有條理。
三、復述的方式一般有幾種?
復述的方式一般有三種: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和創造性復述。
四.怎樣復述課文呢?
1.理解課文內容。讀課文時,必須讀懂內容,抓住中心。
2 . 把握課文脈絡。對作者的寫作思路、課文的段落結構一定要很好掌握,這樣,復述時才能做到有條理。
3. 可以要求詳細復述,那復述時的內容順序、段落層次、重點部分以及情節發展應與原文一致;可以要求簡要復述,則要注意抓住主要內容,刪去課文中一些描述性文字,把人物對話和設問句改為陳述語氣,比如可以簡單到只把每段段意自然連接;也可以要求創造性復述,則要在原文基礎上發揮想像,重新加以組織,譬如改變人稱、改變敘述順序、合理擴充故事情節等等。
4. 列好復述提綱。為了使復述有條有理,復述前可以先列個簡單提綱,確定復述的順序。
5 . 用普通話復述,加強復述前的自我口頭訓練。語句力求完整、通順、連貫、精練,有感染力。
五.復述課文的注意事項
復述不是背誦,它是課文內容、語言、情感的內化、重組和表達的過程,因此,切忌照本宣科。
總之,復述課文是一個從簡單到具體,又從具體到創造的過程。也是一個從「死」到「活」,從「背誦」到「創新」的過程。只要同學們平時注意加強練習,不怕麻煩不怕辛苦,你們復述課文的水平一定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