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二課每一個自然段的小標題
22 牧場之國
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
一條條運河之間的綠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頭黑牛,白腰藍嘴黑牛,在低頭吃草。有的牛背上蓋著防潮的毛氈。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有時站立不動,彷彿正在思考著什麼。牛犢的模樣像貴夫人,儀態端莊。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長,無比尊嚴。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絲絨般的碧綠草原和黑白兩色的花牛。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碧綠色的低地鑲嵌在一條條運河之間,成群的駿馬,匹匹剽肥體壯。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著的運河,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它們飛馳到遠方。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
在天堂般的綠色草原上,白色的綿羊,悠然自得。黑色的豬群,不停地呼嚕著,像是對什麼表示贊許。成千上萬的小雞,成群結隊的長毛山羊,在見不到一個人影的綠草地上,安閑地欣賞著這屬於它們自己的王國。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到了傍晚,才看見有人駕著小船過來,坐上小板凳,給嚴肅沉默的奶牛擠奶。金色的晚霞鋪在西天,遠處偶爾傳來汽笛聲,接著又是一片寂靜。在這里,誰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鈴鐺也沒有響聲,擠奶的人更是默默無言。運河之中,裝滿奶桶的船隻在舒緩平穩地行駛。滿載著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車、火車,不停地開往城市。車船過後,一切又恢復了平靜。最後一抹晚霞也漸漸消失了,整個天地都暗了下來。狗不叫了,圈裡的牛也不再發出哞哞聲,馬也忘記了踢馬房的擋板。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著微弱的光芒。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Ⅱ 四年級下冊語文22課2到5段各加一個小標題。
《生命生命》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級下冊.它屬於第五組課文的第三篇文章.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朴實,思想含蓄深邃.文中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是一篇抒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教學中一方面要整合前兩篇課文有關生命真諦的內容,繼續引導學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另一方面要根據單元教學的目標,指導學生發現並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培養理解語言的能力.引導學生搜集資料、積累語言,不斷增強語感.學情分析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即將進入青少年時期,漸漸地會開始思索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應該怎樣塑造自己,我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的問題.因此,有關生命的話題,學生是渴望了解的,進行生命的思考是學生心靈成長的需要.但是他們年齡較小,大多數對生命的認識,地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現象和空泛的生命道理這一層面,對生命的意義缺乏深刻的理解.具體到對《生命生命》一文的閱讀來看,四、五自然段中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文中從動物到植物再到人三個生命個體所展現的生命精神內涵,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學生在體會時會因對作者的不了解,對生命話題的認識較粗淺而產生學習困難.三維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鼓動、躍動、慾望、沖破、堅硬、不屈、茁壯、沉穩、震撼、糟蹋、短暫、有限、珍惜、聽診器」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2、過程與方法(1)以讀為手段,在讀中體會文章的情感.(2)聯繫上下文和抓住文章的關鍵詞語來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3)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及閱讀實踐理解課文內容,說說對生命的感悟.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與感悟;(2)讓學生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教學重難點1、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對生命的熱愛之情、贊嘆之情、珍惜之情.2、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教學准備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有關生命的名言警句.教學時數: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揭題,引發對生命的思考1、師:學習了《觸摸春天》,我們已經知道:安靜雖然是一位盲童,可她的生命仍然煥發出勃勃生機;閱讀了《永生的眼睛》,我們懂得了:珍愛生命,關注他人,人生會更有意義.關於生命,我們還有太多的話題.2、板書;生命生命齊讀課題.想一想:這個課題有什麼特別之處嗎?3、生談論交流用兩個「生命」作題目的表達效果.4、師總結:題目運用反復的手法,強調了生命的可貴,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珍惜與熱愛.請同學們自由讀文,讀准字音,注意其中的生字新詞、文章的標點符號、長句難句,把它們讀正確、讀通順.看看本文共寫了幾個事例,能用小標題概括一下每個事例的內容嗎?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檢查學生朗讀情況.評議朗讀情況.重點讀好以下詞語:(隨機學習生字詞語)慾望不屈震撼茁壯糟蹋聽診器有限騷擾指導讀好下列句子:a.我常常想,生命是什麼呢?b.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慾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c.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啊!d.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2、師范讀課文,生邊聽邊體會文章的情感.3、生默讀課文,思考:生命是什麼?本文從哪幾個方面寫到了生命的存在?共寫了幾個事例?試著用小標題概括一下每個事例的內容.4、反饋交流讀後所得.師生梳理總結課文的三個事例,並隨機板書:⑴飛蛾求生慾望強烈.⑵瓜苗破土不屈抗爭.⑶心臟跳動令我震撼三、再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情感1、齊讀課文.2、選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3、幻燈片出示填空內容,初步理解生命的意義.生命是什麼?生命就是小飛蛾;生命是什麼?生命就是香瓜苗;生命是什麼?生命就是我們心臟;四、小結本課生命是什麼?生命就是小飛蛾求生的慾望;生命就是香瓜苗不屈的抗爭、茁壯地生長;生命就是我們心臟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地跳動;生命是一首詩;生命是一支歌.我們贊美它,更要珍愛它.師生齊讀課文最後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