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說說2011版小學語文課標強調什麼意義何在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說課標說教材
大家好,我說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下面,我將從三方面來解讀課標和教材,即說課標,說教材,說建議。
一、說課標
課程標准把小學語文分為三個階段,目標螺旋上升,整體推進。第三學段目標是建立在第一、二學段目標的基礎上的,更重視閱讀和寫作。
1、第三學段目標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能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
2.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3.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三)習作
1.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積累習作素材。
2.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並修改自己的習作,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
(四)口語實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2.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注意語言美。
(五)綜合性學習
1.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2.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能組織討論、進行專題演講。
2、內容標准
教材共安排了八個專題,每個專題人文內涵豐富,蘊含教育意義。圍繞本冊目標,第八單元確定的內容標準是:
(一)識字寫字
認字27個,會寫17個,正確讀寫新詞,抄寫指定段落。
(二)閱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段落。
2、理解課文內容,能結合重點語句感受毛澤東偉人的風采和凡人的情懷。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和場面描寫的方法。
(三)習作
學習《開國大典》場景描寫方法,按時間順序寫一個場景。從最近讀過的文章或看過的影視作品中,選擇一個寫梗概。
(四)口語交際
能講一個自己聽過或讀過的革命領袖和英雄人物的故事,訓練口頭表達和交際能力。
(五)綜合性學習
舉辦語文學習方法、經驗交流會,交流本學期語文學習的收獲。
二、說教材
1、編寫特點:
(1)單元導讀、課例、口語交際、回顧拓展都緊緊圍繞「走近毛澤東」安排,各部分內容成為一個互相聯系的有機整體。聽、說、讀、寫各種活動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復習、拓展、交流。
(2)精心安排精讀和略讀。保留了「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教科書」的優秀篇目《開國大典》,還選取了人文內涵豐富、感人至深的《青山處處埋忠骨》。
(3)加強導學功能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課文後的「思考·練習」突出重點,兼顧理解和表達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主動思考。此外,「口語交際·習作」單列。加強對「口語交際·習作」的指導,教材中提示的文字,注意在內容上提供多個角度,在表達上提倡多種形式,增加了選擇性,為學生回歸常態進行口語交際、自主進行習作,留有更大的創造空間。在「回顧·拓展」中 「交流平台」欄目,引導學生交流收獲、體會,特別側重就閱讀、習作、習慣養成的某一方面,進行交流小結,以漸漸悟到讀、寫的一些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編寫體例:
點明專題的單元導讀,精選的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課例包括2篇精讀課文和2篇略讀課文,口語交際習作包括訓練學生口頭表達和交際能力的口語交際和與其結合的習作。回顧拓展由3個欄目組成,包括2個固定欄目:交流平台、日積月累,還插進了機動欄目成語故事。
3、內容結構
單元導讀中明確提出了本組教學的主要目標—走近毛澤東,去感受他偉人的風采和凡人的情懷。
課例中兩篇精讀課文《七律·長征》、《開國大典》展示了毛澤東作為領袖的風采。兩篇略讀課文《青山處處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則向我們介紹了作為普通人的毛澤東的情感世界。
口語交際則讓學生將聽過或看過的有關毛澤東或其他領袖、英雄人物的故事講給大家聽。習作則學習《開國大典》場景描寫的方法寫一處場景。
回顧拓展中交流平台對本組課文的重點進行小結:即認識毛澤東、學習場面描寫和人物描寫。日積月累進一步領略毛澤東作為詩人詞人的文學成就。
四、知識與技能的立體式整合:
橫向整合
本組教材以「走近毛澤東」為專題精心設計,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學習內容與訓練內容、口語交際習作與回顧拓展彼此關聯,緊密結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又從不同的層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現著、詮釋著、實踐著這個專題。
從內容上,《七律·長征》,一首中國革命的不朽史詩,革命樂觀主義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現了毛澤東的藝術風格和高昂氣概。《開國大典》,通過對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盛況的描寫,展現了人民領袖、一代偉人的風貌。《青山處處埋忠骨》,情感細膩、真摯,毛澤東的那種常人的情感和不同常人的寬闊胸懷躍然紙上。《毛主席在花山》,記敘了毛澤東在花山村的幾件事,體現的是毛澤東熱愛人民群眾的高貴品質,深刻地表現出毛澤東既是偉人,也是普通群眾。總之,這四篇課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澤東偉人的風采和凡人的情懷,讀後,讓人深深地感到毛澤東──他是傑出的詩人,他是偉大的領袖,他是慈愛的父親,他和普通的群眾在一起。
教材在細節處緊緊圍繞專題圍繞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尤其是課後練習題。如25課第2題和26課,讓學生在思考討論交流中感受領袖的風采,學習描寫人物和場面的方法。學生在課後習題的提示下,提高閱讀能力,同時積累了語言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從形式上,如《長征》課後安排了選做題(出示)口語交際中把你印象最深的有關毛澤東或是其他領袖、英雄人物的故事推薦給大家。習作要求用學到的描寫場景的方法按時間順序寫一個場景。交流平台把前四課中對毛澤東的認識以及場面描寫和人物描寫的方法進行小結。日積月累繼續積累毛澤東的詞,進一步領略他的的文學成就。環環相扣,凸顯主題。
縱向整合
「走近毛澤東」專題是從人物的角度提出來的,毛澤東這個人物形象在一年級下冊學生就有了認識。學生了解了這位為人民翻身得解放,為人民謀幸福的毛主席。本冊教材第八單元又安排了「走近毛澤東」專題讓學生繼續感受他偉人的風采和凡人的情懷。六年級下冊第12課,讓我們又領略到了毛澤東的文學成就。循序漸進,讓學生不忘歷史,加深對毛澤東文學成就、領袖風范、人格魅力的了解,把毛澤東的形象深入心中。
三、說建議
(一)說評價建議
根據課標和教材特點,教學中要:
一、准確把握目標,夯實基礎知識
1、字詞教學放手指導
學生通過前四年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老師要放手,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檢查,可以對多音字、難讀準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導,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2、閱讀教學打好基礎
(1)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2)精讀課文,領悟感情。
疑是思維的火花,思維總是從發現問題開始,以解決問題告終。同時要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如教學《開國大典》,教師提出:「畫出文中描寫毛主席的動作和群眾的反應的語句,並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並讓學生讀文提出疑問。教師引導學生將問題梳理整合。讓學生帶著師生共同的問題走進文本,圍繞問題抓住重點詞句,用聯繫上下文聯系已有經驗邊讀邊想像等方法品析文本。自學後小組交流討論,讓每個學生,有所悟,有所得。
(3) 注重朗讀、加深理解
教師要調動學生的情感積累和知識積累,在如何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上下工夫。
二、提高語言能力養成良好文風
從喜歡到記憶再到運用,這是積累的最終目的。也就是要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就要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多讀多積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此外,還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文風,鼓勵學生如實表達,用自己的語言,提倡朴實、自然的語言風格。
(二)說評價建議
教學離不開評價,為了喚醒學生沉睡的潛力,為了激發學生創造的熱情,要評價學生的:
1課堂表現:包括聽講、討論、發言。
這項內容採取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評等相結合的方法評價學生。學生、組長、教師各有一張表,每周評一次,期末統計。這種形式的呈現既體現了定量的評價,又體現了定性的評價。
2 評價寫作能力:包括日記、練筆和習作。
堅持鼓勵為主,把學生的習作分為優上、優中、優下、良上四個等級。尤其重視學生習作中遣詞造句是否應用了積累的語言素材。在平時的批改中根據學生使用佳詞佳句的數量採取等級加分制,用一個好詞加一分,用一個好句加二分,激勵學生運用積累,推敲文字。要關注習作水平不高的學生,認真批閱他們的習作,努力發現他們使用的佳詞。一個學生在練筆中用了第13課的「懇求」一詞,我馬上給他加二分,並當眾大加贊賞。這樣他們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受到激勵,逐漸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
這樣評價能反映學生在活動中的學習態度、表現,是全面、公正的評價,起到了很好的肯定、激勵作用。
(三)說課程開發與利用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我們應高度重視課程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這一單元中
一要要依託文本,有效地開發利用教材、教參資源。
二要藉助多媒體,在視頻中感悟如《開國大典》中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那一刻和檢閱部隊的情景。
三要拓展閱讀,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文本。
四要抓住身邊的資源,如開學典禮、班級聯歡會等活動,為習作提供素材。
其實我們深厚的文化底蘊、學生豐富的生活積累都是教學資源,我們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開發利用新的課程資源,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是滋味芳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
語文是清涼可口的泉水,讓人清甜解渴;
語文是芳香濃郁的咖啡,讓人溫馨浪漫;
語文是新鮮味美的果汁,讓人滋心潤肺;
語文是神秘美麗的花園,讓人流連忘返;
語文是香氣撲鼻的綠茶,讓人神清氣爽。
讓我們准確把握課標與教材,用嶄新的理念,飽滿的激情,無窮的智慧,去實踐幸福的課堂,去譜寫理想的篇章。
Ⅱ 全日制語文課程標准與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是同一個嗎
教育部《全日制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自標准》推薦書目小學:成語故事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中外神話傳說格林童話精選安徒生童話精選伊索寓言精選克雷洛夫寓言精選小學生必備古詩70篇中國短篇童話精選外國短篇童話精選小兵張嘎初中:西遊記水滸傳朝花夕拾駱駝祥子繁星春水芙蓉鎮二十世紀中國散文精選二十世紀中國詩歌精選魯濱孫漂流記格列佛游記名人傳童年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二十世紀外國散文精選初中生必備古詩文50篇中國歷史故事精選外國歷史故事精選中國民間故事精選外國民間故事精選城南舊事賈平凹散文精選海底兩萬里文學名著導讀(小學初中版)高中:論語通釋孟子選注莊子選譯三國演義紅樓夢西廂記吶喊魯迅雜文精選子夜家茶館邊城雷雨女神朱自清散文精選圍城談美書簡平凡的世界歷史的天空二十世紀中國短篇小說精選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精選哈姆雷特堂吉訶德歌德談話錄巴黎聖母院歐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傳復活普希金詩選泰戈爾詩選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契訶夫短篇小說精選歐享利短篇小說精選二十世紀外國短篇小說精選高中生必備古詩文40篇文學名著導讀(高中版)
Ⅲ 2011版小學語文課程新課標簡答題
我手裡的這本,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2012年4月第7次印製。2001年的是實驗稿,2011年的是修訂稿
Ⅳ 2011版小學語文課程標准必須熟悉的內容有哪些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必須明白課程標準的中規定的語文的基本性質、語文的基本理念回,尤其要明白小學各學段答的具體教學目標,明確每個學段在識字寫字、閱讀、作文、口語交際、綜合實踐等方面的操作要求,不要導致目標定位不準、操作過高或過低的現象發生。如果能就某一方面的教學各個年段目標、操作要求形成連貫性的掌握,教學就會更具有長遠和發展的眼光了。
Ⅳ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有哪些新增內容
一是適當減負。這個減負不完全是學習負擔的減少,更是追求學習效率的提高,以及激發興趣,教學生學會學習。比如小學生的識字寫字教學,過去一二年級就要求2000多字,而且「四會」。現在減少識字量,改為認識常用漢字1600,其中會寫800。提倡「多認少寫」,不再要求「四會」。還請專家對兒童認字寫字做了專門的字頻研究,從兒童語文生活角度提出先學先寫的300個字。附錄有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300字的字形結構簡單,重現率高,其中的大多數能成為其他字的結構成分。這些字應當作為一二年級教科書中識字寫字教學的重要內容。
二是更加重視寫字與書法的學習。針對目前電腦化之後,寫字能力普遍下降,這次修訂特別加強了寫字教學的分量,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都有相關規定。明確寫上「在小學每天語文課都要求安排隨堂練習,天天練字」。
三是閱讀教學也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強調閱讀是個性化行為,尊重學生閱讀的感受,老師應加強指導,但不應當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體驗與思考。特別是提出了這樣幾句話: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特別注重體驗與感悟,注重語感。對於課外閱讀格外重視。閱讀量也有具體要求,9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
特別要提到,這次修訂對於傳統文化的繼承是格外關注的。9年要求背誦優秀詩文240篇(段),包括古代和現代的中外作品。課標列出部分中國古代的優秀詩文背誦篇目,小學到初中,136篇。其中小學背誦75篇,初中61篇。
四是寫作教學。目前有不少學校搞「提前量」,小學一二年級就布置寫作文,是不合適的。課標修訂一二年級定位為「寫話」,三年級開始是「習作」,初中才是「作文」。另外強調作文教學一定要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現在作文教學那種完全面向考試,只教套題作文、餡餅作文、宿構作文的做法,不但助長假大空的文風,助長文藝腔,對學生的人格成長也是有很強的負面作用的。所以這次課標修訂特別注意引導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寫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
最近關於語文教材的爭議不斷,很多都是傳媒炒作,對於語文課改以及教學是有負面影響的。這次修訂對於編寫教材也提出一些建議,其中提到教材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有助於激發學習興趣,選文要文質兼美,有典範性,還要給地方、學校、老師留有開發選擇的空間,等等。都是有現實所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