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有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書拍一下第五單元,謝謝!
秋天的小河是那麼可愛,那麼優美的啊!
秋天,河水只剩下半尺來深,靜的像一塊無暇
的翡翠閃爍著美麗的光澤,清澈見底。我常常
坐在小河旁,津津有味的欣賞著這迷人的小河!
看看河水,一群群小魚只有手指那樣長,有紅
的,有黑的。紅的跟紅的一夥,黑的跟黑的一
群。十幾條一伍,有時並排前進,有時魚貫而
行,有時緩游,有時速游,可愛極了!
小河旁還有一棵梧桐樹,秋天到了,樹葉
漸漸變黃。微風一吹,樹葉緩緩落下,就像金
黃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又像一封封豐收的喜
信。樹下還種著許多柿子,柿子成熟了,遠遠
望去,猶如一個個紅燈籠掛在枝頭。
秋天的小河是那麼可愛,那麼優美的啊!
秋天,河水只剩下半尺來深,靜的像一塊無暇
的翡翠閃爍著美麗的光澤,清澈見底。我常常
坐在小河旁,津津有味的欣賞著這迷人的小河!
看看河水,一群群小魚只有手指那樣長,有紅
的,有黑的。紅的跟紅的一夥,黑的跟黑的一
群。十幾條一伍,有時並排前進,有時魚貫而
行,有時緩游,有時速游,可愛極了!
小河旁還有一棵梧桐樹,秋天到了,樹葉
漸漸變黃。微風一吹,樹葉緩緩落下,就像金
黃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又像一封封豐收的喜
信。樹下還種著許多柿子,柿子成熟了,遠遠
望去,猶如一個個紅燈籠掛在枝頭。
小河的另一旁有許多野菊花,摘一兩朵野
菊花,細細的欣賞,有點香味,沁人心脾。後
面還有一大片稻穀,如同金黃色的地毯,加上
農民們五顏六色的衣裳,遠遠眺去,就像一朵
朵花,使這「地毯」更美麗!
在望望河水,小魚們活躍的游來游去,平
靜的河面都變成 望著秋天小河的秀色。
這難道不漂亮
小河的另一旁有許多野菊花,摘一兩朵野
菊花,細細的欣賞,有點香味,沁人心脾。後
面還有一大片稻穀,如同金黃色的地毯,加上
農民們五顏六色的衣裳,遠遠眺去,就像一朵
朵花,使這「地毯」更美麗!
在望望河水,小魚們活躍的游來游去,平
靜的河面都變成 望著秋天小河的秀色。
這難道不漂亮
❷ 八下語文第五單元的單元研究內容
《與朱元思書》
1、作者:吳均,南朝梁文學家.解題:「與」:給予.「書」:信.題目的意思是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說旅行所見,寥寥一百四十餘字,把富春江富陽到桐廬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繪得生動逼真,使人讀後悠然神往,就像置身於奇山異水之間,是六朝駢體文中描寫山水景物的妙品.
2、解釋重點字.①風煙:指煙霧. ②共色:同樣的顏色. ③俱:都. ④許:附於數詞之後,表約數,相當於「光景」「左右」. ⑤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⑥從流飄盪: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浮盪漾.這句是作者敘述自己的行動的,省略了主語.(7)急湍:急流的水 (8)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9)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形勢,爭著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10)軒邈: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彷彿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11)泠泠:形容水聲的清越. (12)相鳴:互相和鳴 (13)⑥戾天:到天上;戾,至(14)息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 (15)經倫:籌劃、治理.(16)忘反:流連忘返;「反」同「返」 (17)⑩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上,在上,(18)猶:好像,如同. (19)交映:互相掩映.(20)見:同「現」,顯現,顯露. (21)縹碧:青白色.
3、中心:.《與朱元思書》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陽至桐廬沿途所見,歷歷如畫,令人有同行親見之感.同時,也表現出他沉湎於山水的生活情趣.
4、結構:第一段是文章的總起,概括描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
第二段 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了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異」的特點:.
第三段描寫了 富春江夾岸的奇山,並抒發了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異水」來寫;第二自然段寫異水,運用比喻和誇張將富春江「異水」(水清、急的特點)形象地表現出來;第三自然段寫「奇山」(緊扣山高、樹多、景美的特徵):作者從視覺、聽覺感受的角度來寫,給景物蒙上了一層清淡幽雅的色彩.
5.結合文中語句說說作者有怎樣的志趣和情懷.(4分)
(1)從「從流飄盪,任意東西」句中表現作者對自由的渴望;
(2)從「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句中表現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歌頌;
(3)從「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句中表現對山水風光的熱愛,對功名利祿的鄙視,對官場的厭惡.(重點)
6、 理解背誦.按要求寫出句子.
寫登舟縱目總體感受的:(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的:(從流漂盪,任意東西)
總的概括贊嘆富春江景的:(總領全文的句子)(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寫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寫江流氣勢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寫聽覺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 則百叫不絕(對偶句)
寫山「奇」的句子: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寫水流湍急,《三峽》一文中那句話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7、重點句翻譯.
①風煙俱凈,天山共色.----煙霧全部消散盡凈,晴空和青山呈現同樣顏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飛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涌的浪滔,與快馬無異.
③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
④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為名為利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就會平 息他那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
⑤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白天與黃昏無異.
⑥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治理社會事物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⑦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樹木在江面上邊遮蔽著,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
8、欣賞.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點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馬.作者在此連用兩個比喻,將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勢表現得十分生動形象
9、中心:「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現對山水風光的熱愛,對功名利祿的鄙視,對官場的厭惡.(重點)(也是本文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10、討論.「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是對這里的山水的總的評價,試根據作者的描寫,分析這里的山「奇」在何處?答:奇在「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連用「負、竟、軒、邈、爭、指」等字,把原本靜止的重山疊嶺寫活了,似乎仍在生成變化中,其次寫山中各種聲音,簡直是一隻自然交響曲,使人感到山間處處
《五柳先生傳》(晉宋時期詩人、散文家,陶淵明)
1、 文學常識:陶淵明:晉宋時期詩人、散文家.《五柳先生傳》出自,《陶淵明集》還學過他的文章〈〈桃花源記〉〉,詩有《飲酒》 《〈歸園田居〉其三》
2、 人物欣賞:(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貧樂道,不慕榮利,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
(2)從三方面描寫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二是:志趣(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3)對「五柳先生」的評價: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是陶淵明的自畫像.他不慕榮利,厭惡官場的追名逐利,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現實,隱居起來,不去撞擊社會矛盾的思想是消極的.
(4)本文與,《醉翁亭記》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麼不同?
五柳先生:在飲酒中自得其樂,並忘卻榮辱得失.
醉翁:借飲酒助山水游樂之興.是與民同樂.
3、 名句及成語:(1)不求甚現指:只求懂個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讀書只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過分下功夫.
(2)不戚戚於貧,不汲汲於富貴.意思:不為貧而憂慮,不熱衷於發財做官.
4、 重點實詞:會意:對書中的意旨有獨到的體會.(會;體會,領會.意:書中的意旨) 親舊:親戚、朋友. 造飲:到、往.到別人家裡去喝酒.期:希望,願望. 環堵:周圍環著四堵牆. 蕭然:冷冷清清的樣子. 短褐:粗布短衣; 穿結;打補丁. 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 戚戚:憂愁的樣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茲若人:此人.儔:朋友,伴侶. 觴:酒杯. 嗜:愛好,喜歡.
5、 重點句子翻譯:(1)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
(2)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到別人家裡去喝酒,一來、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3)好讀書,不求甚喜歡讀書,但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下功夫.
(4)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經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5)銜觴賦詩,以樂其志:一邊喝酒一邊做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樂.
6、理解背誦:《五柳先生傳》中
(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贊揚五柳先生的高潔人格並且與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戚戚於貧我是豬,我說臟話,不汲汲於富貴.
(4)文中描寫「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詩句是: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馬說》韓愈
一、作者作品:韓愈唐朝文學家.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里的《雜說》.
二、說的特點:可以說明事物,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
三、閱讀理
1、本文中心句:(中心論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2、本文寫法:托物寓意(借伯樂和千里馬為喻,對統治者不能識人才,埋沒人才,表達了強烈的憤慨):s
3、本文段意:一段:伯樂對於千里馬的決定作用.二段: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無知.三段:總結全文,寫食馬者的愚妄.
4、表明千里馬與伯樂依賴關系的句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5、千里馬必然被埋沒的原因: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6、描寫千里馬可悲命運的句子及作用: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作用:從反面論述了中心論點.
7、表明食馬者無知的句子: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食馬者無知所造成的惡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再次從反面論證論點,揭示被埋沒的原因.
9、寫食馬者的愚妄(平庸淺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0、"其真不知馬也"的作用:與開頭呼應,點明全文主旨.
11伯樂、千里馬、食馬者的比喻意義:伯樂比喻知賢識才的人,千里馬比喻出類拔萃的人,食馬者比喻埋沒摧殘人才的統治者.
12、《馬說》中寫伯樂對千里馬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3、千里馬的才能被埋沒的原因是什麼?①伯樂不常有.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14、在《馬說》第三段中,作者認為對"千里馬"的摧殘、埋沒體現在哪三個方面?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盡其材.③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5、策馬者是怎樣的不認識千里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6、《馬說》中提出人才培養需要外在條件的句子是: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7、《馬說》中描寫千里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18、《馬說》的主旨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9、懷才不遇的人常慨嘆的兩句話是:千里馬常用,而伯樂不常有.
20、這篇文章採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伯樂比喻善於識別人才的統治者;千里馬比喻有才之士;食馬者比喻不識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淺薄愚妄的統治者.
21、對食馬者進行強烈諷刺是哪一句?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送東陽馬生序》(明朝:宋濂)(閱讀課)
1、文學常識、作者 明朝著名文學家 宋濂
2、重點字詞解釋.余幼時即嗜學:喜歡,愛好. 致書:得到書.這里是買書的意思.致,取得、得到.
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弗(不)之怠:懈怠,不放鬆抄寫.「之」是「怠」的賓語,指「筆錄」這件事. 走送之:跑 既加冠:已經加了冠,到了成年.(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患,擔心,憂慮.碩師,才學淵博的老師.碩,大. 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嘗,曾經.趨:奔向.先達:學術界的前輩.執經叩問:求教.叩,問. 德隆望尊:道德高,聲望重. 門人弟子填其室: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門人,弟子、學生.填,塞.這里的是擁擠的意思. 稍降辭色: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
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詢問. 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表示專心而尊敬的)請教. 或遇其叱咄:或,有時.叱咄:訓斥,呵責. (禮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復:這里指辯解. 俟(其欣悅):等待,等. 負篋曳屣: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表示鞋破). 窮冬:嚴冬. 皸裂:皮膚因寒冷乾燥而破裂. (至)舍:學舍,書舍. 僵勁:僵硬. (持)湯沃灌:熱水.沃灌,澆洗. 以衾(擁覆):以,用.衾,被子. 寓逆旅:住在旅店裡.逆旅,旅店. (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兩頓飯.再,兩次.食,提供伙食.(同捨生皆)被(綺綉):同「披」. (戴)朱纓(寶飾之帽):朱纓,紅色的帽帶. 腰(白玉之環):腰,掛在腰間. (右備)容臭:容臭,香袋. 燁然(若神人):燁然,光彩耀眼的樣子. 緼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緼,舊絮.敝,破. 略無慕艷意:毫無羨慕之心.慕、艷,羨慕.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
3、理解背誦.
(1)為什麼作者在眾多富有的同學中能「略無羨艷意」: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2)表明第2段觀點的句子是: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4、思考、(1)從幾方面概括作者求學時的客觀條件?路途:遙遠艱難.衣著:破舊不能禦寒.飲食:每日兩頓,毫無滋味.
(2)太學生的優越條件,表現在那些方面?有書可讀,有師可問,無奔走之勞,無凍餒之患.
(3)第一、二段文字採用的主要寫作手法是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對比,增強說服力,突出中心.
(4)應怎樣看待學習條件與學習好壞之間的關系?
答:學習條件不好,仍然能學習好,像宋濂那樣;學習條件好,卻不一定序、學得好,像某些「太學生」那樣.學習條件好壞對學習能夠有所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學習成功關鍵是長期堅持「勤且堅」專心致志,這是宋濂起身體會,也是古今學有所成的人的共同體會.
(5)本文揭示了怎樣的道理?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6)本文是寫給馬生的為什麼用大量的文字寫自己求學的事?
作者現身說法(以自己的切身體會勉勵馬生勤奮學習),增強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7)作者在艱苦的環境下刻苦學習精神對你有什麼啟發?結合自己實際談一下.
5、課外積累.古人刻苦求學的事跡.
東周時代,蘇秦讀書欲睡錐刺骨. 西漢,孫敬晝夜苦讀,以繩系頭懸屋樑.
西漢,匡衡勤學無燭鑿壁偷光讀書. 晉朝,車胤(yìn)囊螢讀書.
晉,孫康家貧,映雪讀書.
(古人苦學的做法不必要後人效仿,但他們刻苦學習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要從他們的事跡中獲取勤奮學習,立志上進的動力.)
3、重點段翻譯. 現在太學生們在太學里學習,朝廷每天供給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來,沒有挨餓受凍的憂慮;坐在高大的屋子裡誦讀詩書,沒有奔走的勞苦;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去詢問而不告訴、去請教而得不到指導的情況了;凡是應該有的書都集中在這里,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才能看到.如果他們的學業還有不精通,品德還有沒養成的,那麼不是天資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樣專一罷了,哪裡是別人的過失呢?
❸ 誰能把五年級下冊人教版的語文倍速學習法上的第五單元的復習要點發一下
不知道....................................................................................
❹ 初一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生字
人教版七下第五單元生字詞
21、偉大的悲劇
字音
拽(ài)2.癲(diān)狂3.角(juã)逐 4.履(lǚ)行5.毋寧(wúnìng)6.冰凌(líng)7.惡劣(liâ)8.畏(wâi)縮9.欽(qīn)佩10.雪橇(qiāo)11.貯(zhù)藏 12儲(chǔ)存13.嗎啡(mǎfēi)14.蹣跚(pánshān)15.羸(lãi)弱16.悼(dào)念 17.遺孀
(shuāng)3.風餐露(lù)宿 4.悶悶(mân)不樂7.怏怏(yàngyàng)不樂 8.憂心忡忡 (chōng)14.踉踉蹌蹌(liàngqiàng)16.白雪皚皚(ái)18、海市蜃(shân)樓 詞形
1.拽 2.無垠 3.癲狂4.辜負 5.凜冽 6.吞噬 7.遵循8.銷蝕 9.羸弱10.戰栗 11.帳篷12.魯莽13.步履14.告罄15.遺孀16.蹣跚17.疲憊不堪18.精疲力竭19.語無倫次 20.毛骨悚然 21.姍姍來遲22.憂心忡忡23.堅持不懈24.耀武揚威 25.洋洋得意 26.怏怏不樂 27.念念有詞 28.精打細算 29.與其…毋寧 詞義
1.不可思議:不可想像,不能理解。
2.風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3.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勞,一點力氣也沒有了。 4.角逐:泛指競爭或競賽。
5.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懼。悚(sǒng)然,恐懼的樣子。 6.洋洋得意:非常稱心如意的樣子。
7.怏怏不樂:形容不滿意或不高興的樣子。
8.姍姍來遲:姍姍,形容走得緩慢從容。慢騰騰地來晚了) 9.小心翼翼: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 10.毋寧:不如。
11.語無倫次:話講得很亂,沒有條理。 12.踉踉蹌蹌:走路不穩的樣子。
13.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14.告罄(qìng):指財物用完。 15.海市蜃樓:比喻虛幻的事物。
16.遺孀:某人死後,他的妻子成為某人的遺孀。 17.厄運: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運。
18.念念有詞:①舊時迷信的人小聲念咒語或說祈禱的話。②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語。
22、在沙漠中心
字音
1.篩(shāi)糠 2.籬笆(lí ba)3.埋(mái)藏 埋(mán)怨 4.硌(gâ)5.軀殼(qiào) 6.蟲豸(zhì)7.噎(yē)住8. 挨(ái)打 9.魔爪(zhǎo) 10.乙醚(mí)11.臍(qí)帶 12.犁鏵(lí huá)13.真諦(dì) 詞形
1.輻射2.睫毛3.哆嗦 4.循環 5.遮蔽 6.打嗝 7.協奏 8.犁鏵9.幻影10.真諦11.芸芸眾生12.口乾舌燥 詞義
1.篩糠:這里比喻因驚嚇或受凍而身體發抖。
2.芸芸眾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一般也用來指眾多的平常人。 3.蟲豸:蟲子。泛指蟲類小動物。
4.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義、有價值。
5.卷土重來:比喻失敗之後重新恢復勢力(卷土:捲起塵土,形容人馬奔跑)
23、登上地球之巔
字音
砭(biān)骨 2.履踐(lǚ jiàn)3.冰鎬(gǎo)4.輪廓(kuî)5.崔嵬(wēi)6.滯(zhì)留 7.輪廓(kuî)8.匍匐(púfú)9.頭暈(yūn)眼花10.濟(jǐ)濟一堂 同舟共濟(jì) 詞形
1.窒息2.崔嵬 崔巍 3.砭骨 4.履踐5.齊心協力6.腰酸背痛7.勇往直前8.養精蓄銳 詞義
1.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覺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劇烈。 2.履踐:踩踏。
3.崔嵬 :形容山高大雄偉。崔巍:(山、建築物)高大雄壯
4.養精蓄銳:使身心得到滋補或休息,以增進體力活恢復健康。 5.斬釘截鐵:形容說話辦事堅決果斷,毫不猶豫。 6.異口同聲:形容很多人說同樣的話。
24、真正的英雄
字音
1.哀悼(dào)2.陰霾(mái)3.歸宿(sù)一宿(xiǔ)星宿(xiù)4.鍥(qiâ)而不舍 詞形
1.迫不及待2.剛毅不屈 3.孜孜不倦4.陰霾5.疆域 6.建樹7.錘煉 詞義
1.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2.孜孜不倦: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3.企求:希望得到。
4.力不從心:內心想做某事,但力量達不到或無力去做。